共计 184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上一篇谈到了守业技术团队如何做打算,这次总结一下怎么调配工作。
调配工作的要害准则是:“ 事事有人做,而不是人人有事做 ”。一家公司最好是有多少事,配多少人。然而事是疾速动态变化的,尤其是互联网行业,业务变动极快,上周的紧急任务,本周就有可能被砍掉;人却不可能因为明天事儿少了就裁两个,明儿事儿多了再招一个——且不说招聘没有那么快,就算新人能迅速到位,他相熟我的项目,融入团队也须要爬坡期;何况之前也提到过人与人是无奈相互代替的资源,换了两三个人当前,甚至团队的分工合作模式都会有变动。
要想保障事事有人做,打算和工作合成当然是必不可少的,而合成后的工作如何调配到人,就要兼顾两个指标的均衡:高效做事 vs 造就团队。
高效做事的工作分配原则很简略:就是让每个人做他最相熟的事儿,但相熟的过程其实也是做事的过程,这就变成了一个“正反馈”(留神并不是褒义词啊,只是效应一直发大的意思),会带来很多副作用:
- 每个人都被局限在本人相熟的畛域里了,没有工夫和精力关注全局,等到实现大规模简单合作工作的时候,这种局限就是致命的;对集体来说,总是做相熟的事也会产生倦怠感,成长迟缓,不思进取,有谋求的同学甚至就此产生来到的想法
- 能者多劳,越来越多:一个人挖坑,其他人围观,最多递递家伙,任务分配重大不均衡,效率低下,长此以往,无能的人也会有牢骚
- 每件事都不足多集体的关注和思考,思路容易跑偏;比方实现办法有缺点,效率低、可读性差,这些问题都会被覆盖;万一对应的人到职了,其他人接手也变得异样艰难,调演变成传说中“往屎山上持续堆屎”的故事
所以咱们还须要关注团队造就,包含:
- 关注每个人的成长空间和成长门路(前面会专门写一篇如何造就人和团队),放弃他们的新鲜感和激情
- 让每个人适度冲破本人的舒服圈,做不太熟悉的模块,让相熟模块的“老人”带“新人”
- 放弃亲密的沟通,比方每天开站立晨会,办公空间集中,不设隔离,共事之间不便就工作问题随时探讨
- 让不同的人切换搭配组合:比方两个前端和 3 个后端,不要总是固定搭配,让他们充沛穿插组合,这样有利于实际和改善技术规范,比方接口格调,责任分配原则等等。
必定有人会感觉思考这么多,我的项目不受影响么?公司怎么可能承受为了什么团队成长,就义进度?
然而单纯的“高效做事”实际上是短视的。认真想想就会发现:很少有公司产品,只有几个月的生命周期;当咱们把眼光拉长到 1 年甚至数年工夫,“造就团队”的重要性就越发显著。
当然,产品生命尽管长,每次更新迭代都是短周期的,市场机会昙花一现,为了长期倒退,过分就义短期指标显然也不可取的,这就是咱们为什么要衡量:如何在保障按计划迭代的根底上,尽量兼顾长期指标,缩小技术负债,放弃团队成长。
一位技术管理者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在各种抵触的决策准则之间的无效均衡。
说得容易做来难,想做好两个指标的均衡,很重要的前提,还是技术团队与业务团队的互信,不然很容易呈现,工作从业务团队间接“命令”过去的场面:每个工夫点看起来都是 mission impossible,这时候谁还管什么长期短期,能加班加点实现就不错了。最终后果研发部门变成“救火队”,大家疲于奔命,队伍逐步松懈。
如果有互信关系,技术团队就能够和业务团队探讨真正的业务需要点在哪里,要害工夫节点是什么,在要害工夫点之前实现最外围的需要,同时兼顾整个团队的衰弱倒退。同时技术管理者也不怕裸露团队的弱点,能够婉言什么性能的实现会遇到困难,哪些新个性须要较长的工夫,以及什么样的改变,可能引起零碎不稳固;公司管理层只有在充沛把握这些信息的前提下,能力做出正当的决策,这样的决策再传导到执行层,才有可能落实为兼顾高效与成长的合成工作。
可能还有人会有疑难:就算事事有人做了,不免有时候人就闲了,怎么办?难道看着他闲着不干活?
其实管理者切忌见不得人闲着:要是再棘手给他派个活,甚至是和他工作职责无关的活儿,只会促成一个后果:人人都装作本人很忙的样子。
治理是个策略游戏,不能总想着微操 。
比拟好的解法,是给每个人提供长期的、有挑战性的工作,甚至是学习工作,它们不肯定间接带来公司的利益,却肯定有利于个人成长,所以团队成员有被动做的志愿;又因为是特意安顿的,长期来讲,这个工作也肯定会促成公司产品的倒退。很多新技术的预研,简单模块的封装,新版本升级,或者架构上的调整,都能够归类为这种工作。当这类工作待在每个人的 to do list 里,就不怕人闲着,甚至有点待期待空闲的日子了。它的作用相似于 google 的 beach time,只是没那么高自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