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编程语言:Go语言学习查缺补漏ing-Day1

作者:ReganYue

起源:恒生LIGHT云社区

Go语言学习查缺补漏ing Day1

零、前言

因为笔者根底不牢,在应用Go语言的时候常常遇到很多摸不着头脑的问题,所以笔者下定决心好好对Go语言进行查漏补缺,本【Go语言查缺补漏ing】系列次要是帮忙老手Gopher更好的理解Go语言的易错点、重难点。心愿各位看官可能喜爱,点点赞、关注一下呗!

一、多个defer的执行程序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defer fmt.Println("蠢才第一步")
    defer fmt.Println("雀氏纸尿裤")
    defer fmt.Println("战神第一步")
    defer fmt.Println("盖亚纸尿裤")

}

咱们在理论我的项目开发中,常常会遇到应用多个defer来进行延时解决的状况,这时候,理解多个defer同时存在的状况下,它们的执行程序就是非常重要的了。

这段代码的运行后果是:

盖亚纸尿裤
战神第一步
雀氏纸尿裤
蠢才第一步

也就是说,当多个defer语句并称时,它们遵循后进先出的程序。

二、defer与return的先后执行程序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fmt.Println("主函数:", d())
}
func d() int {
    i:=0
    defer func() {
        i+=10
        fmt.Println("先来的defer语句:", i)
    }()
    defer func() {
        i++
        fmt.Println("后到的defer语句:", i)
    }()
    return i
}

先看一看执行后果:

后到的defer语句: 1
先来的defer语句: 11
主函数: 0

明确执行程序了吗?

明确的同学这里能够跳过了,我来解说一下,后面讲了defer语句的执行程序是后到先出。所以两个defer中先输入后到defer语句,再输入先来的defer语句。然而主函数输入0,这就阐明返回值是0,这就阐明是先return再执行defer语句。并且留神函数完结是defer实现之后再完结。

三、for…range…创立的是每个元素的正本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slice := []int{0, 1, 2, 3, 4, 5}
    m := make(map[int]*int)
    for key, value := range slice {
        m[key] = &value
    }

    for k, v := range m {
        fmt.Println("key=",k,"value=",*v)
    }
}

先来看一看运行后果,再来具体讲述:

key= 0 value= 5
key= 1 value= 5
key= 2 value= 5
key= 3 value= 5
key= 4 value= 5
key= 5 value= 5

咱们会发现key没问题,然而value都是一样的,是不是明确了什么?m[key] = &value是不是获得是value的地址,这就阐明for…range…生成的是每个元素的正本,而不是每个元素的援用。至于为什么都是5,而不是其它,是因为value最初被赋值5.而所有value都指向这个地址,所以输入的所有value都雷同。

咱们能够加一行代码,就能达到咱们原本想达到的目标了。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slice := []int{0, 1, 2, 3, 4, 5}
    m := make(map[int]*int)
    for key, value := range slice {
        v := value
        m[key] = &v
    }

    for k, v := range m {
        fmt.Println("key=",k,"value=",*v)
    }
}

批改后的程序运行后果是:

key= 3 value= 3
key= 4 value= 4
key= 5 value= 5
key= 0 value= 0
key= 1 value= 1
key= 2 value= 2

四、用make创立slice须要留神的一处小中央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s1 := make([]int,3)
    s2 := make([]int,0)
    s1 = append(s1, 8, 8, 8)
    s2 = append(s2, 8, 8, 8)
    fmt.Println("s1=>",s1)
    fmt.Println("s2=>",s2)
}

运行后果是:

s1=> [0 0 0 8 8 8]
s2=> [8 8 8]

咱们能够看到,append了三个8之后,s1后面有3个0,而s2后面却没有0。这就阐明应用make创立slice,会主动填充n个零。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