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2-年度总结:死月的二零二二总结

16次阅读

共计 597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本文参加了 SegmentFault 思否年度征文「一名技术人的 2022」,欢送正在浏览的你也退出。

依照常规,先上春联,承前启后。去年的:

  • 上联:春趁其势以逮牛尾
  • 下联:岁攀南风来迎虎喵
  • 横批:双生时兮

往年拟的:

  • 上联:虎啸龙吟乘风冬远去
  • 下联:兔腾鹿跃飞花春沓来
  • 横批:新雀初飞

春意随同凛冬的远去慢慢回暖,但愿早些过了疫情的阴郁吧。往年外公走了,在年初我急性胰腺炎住院那段期间。尽管曾经很久没见过外公了,然而仿佛所有都如同才几个月之前一样,带着我去街上烧饼店买烧饼,冬日一起坐在小天井晒太阳。

开始奔四了,往年两次住院的经验让我开始惜命。一次是大过年的因为高血脂引起的急性胰腺炎,疼得死去活来大半夜去急诊,还因为过年期间没有医生,硬生生在住院部熬了一个星期,期间下了个雪,百无聊赖写了点货色。

《壬寅大年初七卧病观雪》

几丝柳絮悄入窗,忽而鹅毛漫琉璃。
只因卧床恰回首,堪堪取景飞花城。

2023 年春联的飞花就来自这里。

另一次是一个困扰了我四五年的问题,看了各种科室都误会的头疼,最终在口腔科发现是茎突过长导致的,做了个小手术切除了过长的那段茎突,并笑称本人是 杭州君麻吕

加上往年一整年的疫情,让情绪好不起来,总感觉往年是个大凶之年——风水意义上的。确实在阳历年关这会儿还真就赶上潮流阳了。除此之外,还有就是大环境的各种裁员音讯,还有身边的人半年没找到适合的工作等等,让人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只能说是苦中作乐吧。

所以心愿新年的春联能够帮着真破旧迎新,这些阴郁都随着虎年去吧,让兔年真的能够春城无处不飞花。

往年关键字:心愿。

生存

春联上的“新雀”天然就是 2021 年新添的小丁了。一岁已过,愿能初飞。基于此,我 2022 年的网易云音乐年度报告不再是二次元,听的最多的歌是《小苹果》,396 次

娱乐

娱乐基本上曾经没了,什么 Switch,什么 PS5,都已吃灰。年中的时候,在部门中了两个 PICO 3,也都是玩了两天就吃灰了。不过话说回来,PICO 上的体育游戏还是有点可玩性的,以及爱丽丝梦游仙境那个游戏。剩下的总给人感觉是半成品。至于用 PICO 看电影就更别想了,在电视上看电影都成了奢望。

原本打算年底这会儿去看阿凡达 2,后果就在买的票上工夫的前一天,🐑了。没看成。这会儿预计也找不到好的机会看了吧,估摸着等到能看那会儿,这电影天然也就下架了。

虽说以前的惯例娱乐不再,但往年好歹是多了个新的娱乐活动——漫步。往年进来“漫步”的次数应该数比今年都多。以前难得去一次西溪湿地、九溪、西湖等等,往年都去了好屡次了,还包含一些小众的景点、公园等等。也因而,往年发现了一些以前没留神到的美景。但这么点路,还是开车去的,运动量基本算不上“徒步”,只能说是“漫步”了。

出不去玩,在公司下班时,也会忙里偷闲从公司十二楼拍各种状态下的风光。

往年塑料君子不多,三两个 Myethos 的农药手办。一个地平线 2 的大象手办,青蛇白蛇里的宝青坊主,以及二妹又一尊。泡泡玛特就数不过去了。

天下生意,有来有往。我要的,你给得了吗?

看的货色有了,还入了几个听的货色。

  • 《最终幻想 X》黑胶,Yuna 真是学生时代的女神;
  • 《仙剑奇侠传音乐原声带》的粉黑胶,算是为青春付个费吧;
  • 《妖精的旋律》黑胶,仍旧是学生时代的最爱,Lucy 和 Nyu;
  • 《最平凡的作品》CD,黑胶仍没发货;
  • 《魔塔大陆 III》的 CD,想学塔语,想去异界,圆学生时代的梦——男人至死是少年;
  • 《When We All Fall Asleep》黑胶,冲着碧梨姐买的;
  • 而后就是其它一些不一一列举了,还买了一批黑胶盲盒。

年中在 Discogs 买了《Hymn of the Soul》的七寸黑胶,限量版的二手。可能英文名大家没听过,写日文就会感觉眼生了——《全ての人の魂の詩》,天鹅绒房间的主题曲——P5 天下第一!卖家年中自 USPS 寄出,到当初还没到,快递状态始终是:

Not Trackable

USPS Tracking is unavailable for this product for CHINA.

也不晓得它在路上待得还习惯不。P5 是天下第一,往年买的老头环和地平线,玩了几个小时就吃灰了。

脚印

基本上的脚印都是下面提到的杭城漫步。剩下的都是出差了。

  • 广州·团队出差;
  • 深圳·ArchSummit 寰球架构师峰会。

原本预计年底还应该去跟北京团队,以及业务方有一波接洽。也受限于非凡事件及疫情没去成。想复原成 2020 那时,想去各个中央见风光,想持续“每去一个新的城市,都要找一家当地不是那么有名然而有着不错驻唱的酒吧去观赏”——来自一个中年清淡男的牢骚。

往年两次都是南下。去广州看看团队同学,顺便团建;去深圳 ArchSummit 分享了一下我正在做的事件。往年也算是上了小蛮腰,去了白天鹅的人了。

冀望明年脚印能变多吧。

工作

往年的工作有了肯定的变动。我又从新开始带团队了,尽管还是大头兵的那种,不过相比起来,多年前在大搜车时几乎就是过家家,只是对大家进行工作的调配,连项目管理都算不上。角色的转变,让我又强行从舒服区中拔出来——毕竟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往年要对成员负责,除了日常写代码之外,更多的转变是我要做更多的布局,要保障路线不出错——否则很可能带着一帮弟兄们间接成了炮灰,尤其是当初这种全局经济上行的模式下。

上半年还在呼哧咖啦埋头写代码,下半年代码量就急剧下降了。更多的是要挑起方向的责任来,把更多写代码的后背交给共事去做,毕竟他们有更多比我出彩的中央,而我要做的更多的是保障航道不偏,以及以更具前瞻性的眼光对待整个事件。

其实这个转变过程还是有肯定苦楚的,尤其是在代码量降落的时候,我会感觉本人的价值变小了。在明晓得价值并没有变小,只是从一种状态转换成了另一种状态的状况下,还是会慌的。毕竟不晓得本人在新的价值畛域中施展得到底怎么样。其实路线还是有好屡次跑偏的,这其中堂主还是给予了很大的帮忙和信赖。

往年我开始全情专一于高密度部署解决方案,以及 Web-interoperable Runtime,这在公司外部叫 Goofy Worker。原来撺掇的 China Open Node.js Framework 交给段潇涵去带,其逐步孵化胜利,成了当初的 Artus.js,反应挺好,D2 上也分享了一波。

所以往年来说,工作上的关键字是“转型”。从一个低级 IC 往一个真正的 Tech Leader 上转,好在队友们都挺靠谱的,能交出后背。只能说大家一起成长一起提高吧,共勉。负责一款技术产品在公司外部落地,须要对其前因后果进行负责,要深刻去各业务方单干、抱大腿,防止“自嗨”。“我认为我这个货色很好,你要来用”,这种思维不能有。你得真真切切能解决业务方的问题,对他们来说,关怀的无非是他们能失去什么收益,稳定性、机器老本、人力老本,以及转化率等等。但凡在这之外的所有,都是自嗨。什么规范,什么更好的架构,这是本人的事件,业务刚才不关怀。他们怎么样能更好地把业务堆上去才是王道。而负责一个团队的存活时,须要思考的事件也是我以前从未思考过的事件,关怀每个靠谱队友的成长,帮忙其把握、争取好在团队中的定位,这些事件都会因人而异。不同同学的特色会有不同的成长路线,或者职业规划,这些事件我也是一点点在摸索。这个责任太大了,一个做不好,可能会影响到一个同学的职业途程。尽管拉长工夫来看,不肯定会影响他最终的状态,但如果在我手上被推延了一两年,也是一个让人六神无主的事件。当初开始了解了我历届 TL 的辛酸了,有我这么一个刺头在,真的难搞。如果之前的我在当初的我的团队外面,我又应该怎么搞?技术是没什么问题了,业务方关怀不?

无心插柳

有个无心插柳的小插曲。多年前,我曾在花瓣网钻研“主题色提取”,并开源了一个主题色提取的 Node.js 库。我的硕士毕业论文也是相干的内容。没想到在多年后的往年,字节跳动有团队在用这个库。他们把图片的主题色提取进去,进行优化,并最终显示在 App 上。

期间通过飞书找到我,问了一些问题。我天然毫不客气地就帮他们把逻辑迁徙到了所谓的 Goofy Worker 上,收益还不小。

除了转型给我带来的挑战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异地的团队所带来的合作问题。直到年中,方向在杭州多了一个同学之前,除了我一个人,剩下的同学全在广州。这也是我去广州出差的起因。如果大家在同一个 Base,那么很多事件、问题,都有可能是在中午吃饭的时候顺带提一嘴就能解决的;而在异地的时候,就须要经常性地去比拟正式的沟通,能力达到比拟好的合作成果。一般的沟通合作尚且如此,对于一个 Tech Leader 来说,这个问题就更显著了。尤其是,过后只有我一个人在杭州。不过好在通过一年左右的磨合之后,这方面也顺畅多了。

总结下来,以前是膂力累、脑力累,P6 的风波则是情绪累,当初我曾经能够拿这个事件自嘲齐全没问题了,甚至我的飞书状态是万年不变的“一个 P6”。当初的状态更多的是一个心力累,累的起因则是还没齐全适应当初的角色转变。不过从我这几年工作察看下来,即便我适应了这个转变,“心累”将会是一个长期的状态,只能说尽力去适应“心累”吧。

冀望明年在工作上能更“熟能生巧”吧。不过在当初的经济局势下,谁晓得今天会产生什么呢?原来蚂蚁体验技术部那一波相熟的共事,就这一两年工夫曾经是“散是满天星”了。有去蔚来扛大旗,有跟我一样来了字节,也有去腾讯搞事件……走了这么一遭,也没白来。还是苏千的那句话:

冀望在社区做一些非公司名义的事件,这样不论大家去到哪,至多还有一股力量把大家连贯在一起。

某种意义上,Artus.js 算一个吧。

往年还有一个值得快乐的是,高中的 OI 三人组之一 xmerge 往年也从谷歌跳到了我厂,在花旗国做 NLP 相干的事件。

技术 & 社区

往年复原了分享,一个是技术到了,另一个是也确实得为团队做的事件发声。2021 年的时候,始终在埋头钻研,事件做到一半,也不好拿进去分享。不过往年,原来在淘系的技术也成熟了,他们把 Noslate 开源了进去。这个就是我在 2021 年总结外面说的“基于 V8 开发了 Serverless Worker(Shinki.js)”,也算是一份早退的答卷。

而往年的分享则有三次,一次是对于我本身的技术成长,另外两次则是为团队的事件发声。

  • 掘金公开课:《这是一次水货分享——从小霸王到字节跳动》;
  • 前端早早聊前端性能专场:《Web-interoperable Runtime 与高密度部署架构》;
  • ArchSummit 深圳站:《Serverless 高密度部署与 Web-interoperable Runtime 在字节跳动的实际》;
  • 翻译书籍《Software Development Pearls》,仍在进行中;
  • 退出 WinterCG(Web-interoperable Runtime Community Group),将字节跳动的 Logo 印在了社区组首页;

还有一个事件,就是撺掇了几个团队的共事,让他们写一本对于 npm 的书,可能明年就能够跟大家见面啦。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帮忙其成长”?

翻译书籍

在这里我要给《Software Development Pearls》中文版的编辑道个歉,真的是因为往年太心累了,所以这本书停顿迟缓。不过我仍旧是以“我本身的最高程度”去看待这本书,尽管进度慢了,但自我认知上品质还是在线的。

这不是一本技术书籍,而是涵盖了软件工程各畛域的一本书籍。包含需要剖析、设计、项目管理、测试等等。恨只恨我大学的时候对“软件工程”不屑一顾,只有一个含糊的印象,全把技能点点在了代码下面,剩下的都还给老师了。当初补起课来分外苦楚。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之前高中时代跟我一起搞 OI 的好机油们,当初都散落在世界各个角落,也都涵盖了软件工程的各个领域,到时候想汇合他们一起各写个举荐语印在书上。

参会

往年做了三次分享,其中一次是参会。ArchSummit 寰球架构师峰会。极客工夫其实也挺不容易的,疫情之下,这些会议都不好搞。往年难得重拾起来,其实在深圳的那次还是战战兢兢,到场率也并没有以前那么爆棚——以前的会场座位都全坐满,甚至地上还坐了一群人。

ArchSummit 上加入的是前端 Serverless 研发体系建设专场,奉献的话题就是我往年一年所做的事件,Web-interoperable Runtime 及高密度部署。前者是咱们搞的 JavaScript 运行时,后者是这个运行时在实践中所应用的架构。

去语雀围观。

剩下两次都是线上分享。一次是掘金的公开课,首次公开地讲述了我的技术成长历程,也算是对本人打小入坑的一次回顾总结吧。从小霸王入坑,以游戏为指标,最终入了 Node.js 的“歧途”。

去语雀围观。

还有一次则是线上的前端早早聊性能专场。算是对往年所做事件分享的一个“提前练兵”。我当初曾经算是做过各种线上线下大会的分享,也组织过小会。在“参会”这条路上,应该就还剩“出品”这个事件没做了。

知乎

往年申请了知乎认证,神奇的是我申请的认证是“作家”,代表作《Node.js:来一打 C++ 扩大》,竟然认证胜利了。当前我高下算个“作家”了🤪。

以及,接着“小霸王”的上头劲,以及之前天猪业做过一次长文的回顾,我也在下面做了一次文字版的回顾。

从事前端开发的你,现在过的怎么样了?

记录下这些文字的起因很简略,其实外面有些事件的细节我曾经含糊了。我怕我再不记录下来,当前记忆力减退,老了后,我都不晓得我以前都干过哪些事。当初有一个遗憾就是,我曾经忘了小学时候的电脑老师给我的那本对于用 Turbo C 写图形的书是什么了。我就记得外面有画房子、画狗什么的。所以再不记下来,当前更多事件都会消散于细胞的苍老——毕竟这些事,如果我不记得,就更没人记得了。

再比方,依稀记得小时候去蹭同学家电脑玩,有一款游戏长得跟 M 豆人一样,能够制作关卡本人玩。但我甚至都不晓得这个游戏的名字。

啊,不能再说下去了,人到肯定年纪就喜爱说这些事件。真的是年纪到了。

二〇二一的 Checklist

  • 疾速相熟并上手往年的新角色——无论是生存上还是工作上的;
  • 团队的小伙伴尽可能多地造就成畛域的有深度的专家;
  • 翻译并出版《软件开发珠玑》;(实现一半,还在翻译)
  • 过得开心。

适应新角色,只能说随随便便吧。不至于无奈适应,但说本人做得有多好,也没有。毕竟这两个角色都是第一次表演,我也没有教训。

第二点,也只能说尽本人所能去做,至于成果如何,也都是在摸索中。

第三点,因为往年还在适应角色的转变,心累,所以进度比拟迟缓。再次跟编辑大小道个歉。

最初,从各方面说,有很开心的点,也有苦中作乐。除了感觉往年年份比拟凶,大抵都还好吧。心态比以前温和多了。

瞻望二〇二三

  • 冀望能复原以前出去玩的状态;
  • 冀望做一个好爸爸;
  • 冀望能真正承当起一个团队的责任;
  • 翻译并出版《软件开发珠玑》;
  • 过得开心。

Ask me anything: https://github.com/xadillax/ama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