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771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0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最近原创文章回顾:
- 《了不起的 tsconfig.json 指南》
- 《了不起的 Webpack HMR 学习指南(含源码分析)》
- 《《你不知道的 Blob》番外篇》
- 《《你不知道的 WeakMap》番外篇》
Webpack 是前端很火的打包工具,它本质上是一个现代 JavaScript 应用程序的静态模块打包器(module bundler)。当 Webpack 处理应用程序时,它会递归地构建一个依赖关系图(dependency graph
),其中包含应用程序需要的每个模块,然后将所有模块打包成一个或多个 bundle
。
其实就是:Webpack 是一个 JS 代码打包器。
至于图片、CSS、Less、TS 等其他文件,就需要 Webpack 配合 loader 或者 plugin 功能来实现~
一、Webpack 构建流程分析
1. Webpack 构建过程
首先先简单了解下 Webpack 构建过程:
- 根据配置,识别入口文件;
- 逐层识别模块依赖(包括 Commonjs、AMD、或 ES6 的 import 等,都会被识别和分析);
- Webpack 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分析代码,转换代码,编译代码,最后输出代码;
- 输出最后打包后的代码。
2. Webpack 构建原理
看完上面的构建流程的简单介绍,相信你已经简单了解了这个过程,那么接下来开始详细介绍 Webpack 构建原理,包括从启动构建到输出结果一系列过程:
(1)初始化参数
解析 Webpack 配置参数,合并 Shell 传入和 webpack.config.js
文件配置的参数,形成最后的配置结果。
(2)开始编译
上一步得到的参数初始化 compiler
对象,注册所有配置的插件,插件监听 Webpack 构建生命周期的事件节点,做出相应的反应,执行对象的 run
方法开始执行编译。
(3)确定入口
从配置文件(webpack.config.js
)中指定的 entry
入口,开始解析文件构建 AST 语法树,找出依赖,递归下去。
(4)编译模块
递归中根据 文件类型 和 loader 配置,调用所有配置的 loader 对文件进行转换,再找出该模块依赖的模块,再递归本步骤直到所有入口依赖的文件都经过了本步骤的处理。
(5)完成模块编译并输出
递归完后,得到每个文件结果,包含每个模块以及他们之间的依赖关系,根据 entry
配置生成代码块 chunk
。
(6)输出完成
输出所有的 chunk
到文件系统。
注意:在构建生命周期中有一系列插件在做合适的时机做合适事情,比如 UglifyPlugin
会在 loader 转换递归完对结果使用 UglifyJs
压缩 覆盖之前的结果。
二、手写 Webpack 构建工具
到这里,相信大家对 Webpack 构建流程已经有所了解,但是这还不够,我们再来试着手写 Webpack 构建工具,来将上面文字介绍的内容,应用于实际代码,那么开始吧~
1. 初始化项目
在手写构建工具前,我们先初始化一个项目:
$ yarn init -y
并安装下面四个依赖包:
-
@babel/parser
: 用于分析通过fs.readFileSync
读取的文件内容,并返回 AST (抽象语法树); -
@babel/traverse
: 用于遍历 AST, 获取必要的数据; -
@babel/core
: babel 核心模块,提供transformFromAst
方法,用于将 AST 转化为浏览器可运行的代码; -
@babel/preset-env
: 将转换后代码转化成 ES5 代码;
$ yarn add @babel/parser @babel/traverse @babel/core @babel/preset-env
初始化项目目录及文件:
代码存放在仓库:https://github.com/pingan8787/Leo-JavaScript/tree/master/Cute-Webpack/Write-Webpack
由于本部分核心内容是实现 Webpack 构建工具,所以会从《2. Webpack 构建原理》的“(3)确定入口”步骤开始下面介绍。
大致代码实现流程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出,手写 Webpack 的核心是实现以下三个方法:
-
createAssets
: 收集和处理文件的代码; -
createGraph
:根据入口文件,返回所有文件依赖图; -
bundle
: 根据依赖图整个代码并输出;
2. 实现 createAssets 函数
2.1 读取通过入口文件,并转为 AST
首先在 ./src/index
文件中写点简单代码:
// src/index.js
import info from "./info.js";
console.log(info);
实现 createAssets
方法中的 文件读取 和 AST 转换 操作:
// leo_webpack.js
const fs = require("fs");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const parser = require("@babel/parser");
const traverse = require("@babel/traverse").default;
// 由于 traverse 采用的 ES Module 导出,我们通过 requier 引入的话就加个 .default
const babel = require("@babel/core");
let moduleId = 0;
const createAssets = filename => {const content = fs.readFileSync(filename, "utf-8"); // 根据文件名,同步读取文件流
// 将读取文件流 buffer 转换为 AST
const ast = parser.parse(content, {sourceType: "module" // 指定源码类型})
console.log(ast);
}
createAssets('./src/index.js');
上面代码:
通过 fs.readFileSync()
方法,以 同步方式 读取指定路径下的文件流,并通过 parser
依赖包提供的 parse()
方法,将读取到的文件流 buffer 转换为浏览器可以认识的代码(AST),AST 输出如下:
另外需要注意,这里我们声明了一个 moduleId
变量,来区分当前操作的模块。
在这里,不仅将读取到的文件流 buffer 转换为 AST 的同时,也将 ES6 代码转换为 ES5 代码了。
2.2 收集每个模块的依赖
接下来声明 dependencies
变量来保存收集到的文件依赖路径,通过 traverse()
方法遍历 ast
,获取每个节点依赖路径,并 push
进 dependencies
数组中。
// leo_webpack.js
function createAssets(filename){
// ...
const dependencies = []; // 用于收集文件依赖的路径
// 通过 traverse 提供的操作 AST 的方法,获取每个节点的依赖路径
traverse(ast, {ImportDeclaration: ({node}) => {dependencies.push(node.source.value);
}
});
}
2.3 将 AST 转换为浏览器可运行代码
在收集依赖的同时,我们可以将 AST 代码转换为浏览器可运行代码,这就需要使用到 babel
,这个万能的小家伙,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用的 transformFromAstSync()
方法,同步的将 AST 转换为浏览器可运行代码:
// leo_webpack.js
function createAssets(filename){
// ...
const {code} = babel.transformFromAstSync(ast,null, {presets: ["@babel/preset-env"]
});
let id = moduleId++; // 设置当前处理的模块 ID
return {
id,
filename,
code,
dependencies
}
}
到这一步,我们在执行 node leo_webpack.js
,输出如下内容,包含了入口文件的路径 filename
、浏览器可执行代码 code
和文件依赖的路径 dependencies
数组:
$ node leo_webpack.js
{
filename: './src/index.js',
code: '"use strict";\n\nvar _info = _interopRequireDefault(require("./info.js"));\n\nfunction _interopRequireDefault(obj) {return obj && obj.__esModule ? obj : { "default": obj}; }\n\nconsole.log(_info["default"]);',
dependencies: ['./info.js']
}
2.4 代码小结
// leo_webpack.js
const fs = require("fs");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const parser = require("@babel/parser");
const traverse = require("@babel/traverse").default;
// 由于 traverse 采用的 ES Module 导出,我们通过 requier 引入的话就加个 .default
const babel = require("@babel/core");
let moduleId = 0;
function createAssets(filename){const content = fs.readFileSync(filename, "utf-8"); // 根据文件名,同步读取文件流
// 将读取文件流 buffer 转换为 AST
const ast = parser.parse(content, {sourceType: "module" // 指定源码类型})
const dependencies = []; // 用于收集文件依赖的路径
// 通过 traverse 提供的操作 AST 的方法,获取每个节点的依赖路径
traverse(ast, {ImportDeclaration: ({node}) => {dependencies.push(node.source.value);
}
});
// 通过 AST 将 ES6 代码转换成 ES5 代码
const {code} = babel.transformFromAstSync(ast,null, {presets: ["@babel/preset-env"]
});
let id = moduleId++; // 设置当前处理的模块 ID
return {
id,
filename,
code,
dependencies
}
}
3. 实现 createGraph 函数
在 createGraph()
函数中,我们将递归所有依赖模块,循环分析每个依赖模块依赖,生成一份依赖图谱。
为了方便测试,我们补充下 consts.js
和 info.js
文件的代码,增加一些依赖关系:
// src/consts.js
export const company = "平安";
// src/info.js
import {company} from "./consts.js";
export default ` 你好,${company}`;
接下来开始实现 createGraph()
函数,它需要接收一个入口文件的路径(entry
)作为参数:
// leo_webpack.js
function createGraph(entry) {const mainAsset = createAssets(entry); // 获取入口文件下的内容
const queue = [mainAsset]; // 入口文件的结果作为第一项
for(const asset of queue){const dirname = path.dirname(asset.filename);
asset.mapping = {};
asset.dependencies.forEach(relativePath => {const absolutePath = path.join(dirname, relativePath); // 转换文件路径为绝对路径
const child = createAssets(absolutePath);
asset.mapping[relativePath] = child.id; // 保存模块 ID
queue.push(child); // 递归去遍历所有子节点的文件
})
}
return queue;
}
上面代码:
首先通过 createAssets()
函数读取入口文件的内容,并作为依赖关系的队列(依赖图谱)queue
数组的第一项,接着遍历依赖图谱 queue
每一项,再遍历将每一项中的依赖 dependencies
依赖数组,将依赖中的每一项拼接成依赖的绝对路径(absolutePath
),作为 createAssets()
函数调用的参数,递归去遍历所有子节点的文件,并将结果都保存在依赖图谱 queue
中。
注意,mapping
对象是用来保存文件的相对路径和模块 ID 的对应关系,在 mapping
对象中,我们使用依赖文件的相对路径作为 key
,来存储保存模块 ID。
然后我们修改启动函数:
// leo_webpack.js
- const result = createAssets('./src/index.js');
+ const graph = createGraph("./src/index.js");
+ console.log(graph);
这时我们将得到一份包含所有文件依赖关系的依赖图谱:
这个依赖图谱,包含了所有文件模块的依赖,以及模块的代码内容。下一步只要实现 bundle()
函数,将结果输出即可。
4. 实现 bundle 函数
从前面介绍,我们知道,函数 createGraph()
会返回一个包含每个依赖相关信息(id / filename / code / dependencies)的依赖图谱 queue
,这一步就将使用到它了。
在 bundle()
函数中,接收一个依赖图谱 graph
作为参数,最后输出编译后的结果。
4.1 读取所有模块信息
我们首先声明一个变量 modules
,值为字符串类型,然后对参数 graph
进行遍历,将每一项中的 id
属性作为 key
,值为一个数组,包括一个用来执行代码 code
的方法和序列化后的 mapping
,最后拼接到 modules
中。
// leo_webpack.js
function bundle(graph) {
let modules = "";
graph.forEach(item => {
modules += `
${item.id}: [function (require, module, exports){${item.code}
},
${JSON.stringify(item.mapping)}
],
`
})
}
上面代码:
在 modules
中每一项的值中,下标为 0 的元素是个函数,接收三个参数 require
/ module
/ exports
,为什么会需要这三个参数呢?
原因是:构建工具无法判断是否支持require
/ module
/ exports
这三种模块方法,所以需要自己实现(后面步骤会实现),然后方法内的 code
才能正常执行。
4.2 返回最终结果
接着,我们来实现 bundle()
函数返回值的处理:
// leo_webpack.js
function bundle(graph) {
//...
return `
(function(modules){function require(id){const [fn, mapping] = modules[id];
function localRequire(relativePath){return require(mapping[relativePath]);
}
const module = {exports: {}
}
fn(localRequire, module, module.exports);
return module.exports;
}
require(0);
})({${modules}})
`
}
上面代码:
最终 bundle
函数返回值是一个字符串,包含一个自执行函数(IIFE),其中函数参数是一个对象,key
为 modules
,value
为前面拼接好的 modules
字符串,即 {modules: modules 字符串}
。
在这个自执行函数中,实现了 require
方法,接收一个 id
作为参数,在方法内部,分别实现了 localRequire
/ module
/ modules.exports
三个方法,并作为参数,传到 modules[id]
中的 fn
方法中,最后初始化 require()
函数(require(0);
)。
4.3 代码小结
// leo_webpack.js
function bundle(graph) {
let modules = "";
graph.forEach(item => {
modules += `
${item.id}: [function (require, module, exports){${item.code}
},
${JSON.stringify(item.mapping)}
],
`
})
return `
(function(modules){function require(id){const [fn, mapping] = modules[id];
function localRequire(relativePath){return require(mapping[relativePath]);
}
const module = {exports: {}
}
fn(localRequire, module, module.exports);
return module.exports;
}
require(0);
})({${modules}})
`
}
5. 执行代码
当我们上面方法都实现以后,就开始试试吧:
// leo_webpack.js
const graph = createGraph("./src/index.js");
const result = bundle(graph);
console.log(result)
这时候可以看到终端输出类似这样的代码,是字符串,这里为了方便查看而复制到控制台了:
这就是打包后的代码咯~
那么如何让这些代码执行呢?用 eval()
方法咯:
// leo_webpack.js
const graph = createGraph("./src/index.js");
const result = bundle(graph);
eval(result);
这时候就能看到控制台输出 你好,平安
。那么我们就完成一个简单的 Webpack 构建工具啦~
能看到这里的朋友,为你点个赞~
三、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 Webpack 的构建流程和构建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和大家分享了手写 Webpack 的实现过程,希望大家对 Webpack 构建流程能有更深了解,毕竟面试贼喜欢问啦~
Author | 王平安 |
---|---|
pingan8787@qq.com | |
博 客 | www.pingan8787.com |
微 信 | pingan8787 |
每日文章推荐 | https://github.com/pingan8787… |
ES 小册 | js.pingan8787.com |
语雀知识库 | Cute-Front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