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干货!初学者也能看懂的DPDK解析

86次阅读

共计 671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7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欢迎大家前往腾讯云 + 社区,获取更多腾讯海量技术实践干货哦~
本文由 Willko 发表于云 + 社区专栏

一、网络 IO 的处境和趋势
从我们用户的使用就可以感受到网速一直在提升,而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从 1GE/10GE/25GE/40GE/100GE 的演变,从中可以得出单机的网络 IO 能力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
1. 传统的电信领域
IP 层及以下,例如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基站等设备都是采用硬件解决方案。基于专用网络处理器(NP),有基于 FPGA,更有基于 ASIC 的。但是基于硬件的劣势非常明显,发生 Bug 不易修复,不易调试维护,并且网络技术一直在发展,例如 2G/3G/4G/5G 等移动技术的革新,这些属于业务的逻辑基于硬件实现太痛苦,不能快速迭代。传统领域面临的挑战是急需一套软件架构的高性能网络 IO 开发框架。
2. 云的发展
私有云的出现通过网络功能虚拟化(NFV)共享硬件成为趋势,NFV 的定义是通过标准的服务器、标准交换机实现各种传统的或新的网络功能。急需一套基于常用系统和标准服务器的高性能网络 IO 开发框架。
3. 单机性能的飙升
网卡从 1G 到 100G 的发展,CPU 从单核到多核到多 CPU 的发展,服务器的单机能力通过横行扩展达到新的高点。但是软件开发却无法跟上节奏,单机处理能力没能和硬件门当户对,如何开发出与时并进高吞吐量的服务,单机百万千万并发能力。即使有业务对 QPS 要求不高,主要是 CPU 密集型,但是现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应用都需要在分布式服务器之间传输大量数据完成作业。这点应该是我们互联网后台开发最应关注,也最关联的。
二、Linux + x86 网络 IO 瓶颈
在数年前曾经写过《网卡工作原理及高并发下的调优》一文,描述了 Linux 的收发报文流程。根据经验,在 C1(8 核)上跑应用每 1W 包处理需要消耗 1% 软中断 CPU,这意味着单机的上限是 100 万 PPS(Packet Per Second)。从 TGW(Netfilter 版)的性能 100 万 PPS,AliLVS 优化了也只到 150 万 PPS,并且他们使用的服务器的配置还是比较好的。假设,我们要跑满 10GE 网卡,每个包 64 字节,这就需要 2000 万 PPS(注:以太网万兆网卡速度上限是 1488 万 PPS,因为最小帧大小为 84B《Bandwidth, Packets Per Second, and Other Network Performance Metrics》),100G 是 2 亿 PPS,即每个包的处理耗时不能超过 50 纳秒。而一次 Cache Miss,不管是 TLB、数据 Cache、指令 Cache 发生 Miss,回内存读取大约 65 纳秒,NUMA 体系下跨 Node 通讯大约 40 纳秒。所以,即使不加上业务逻辑,即使纯收发包都如此艰难。我们要控制 Cache 的命中率,我们要了解计算机体系结构,不能发生跨 Node 通讯。
从这些数据,我希望可以直接感受一下这里的挑战有多大,理想和现实,我们需要从中平衡。问题都有这些
1. 传统的收发报文方式都必须采用硬中断来做通讯,每次硬中断大约消耗 100 微秒,这还不算因为终止上下文所带来的 Cache Miss。
2. 数据必须从内核态用户态之间切换拷贝带来大量 CPU 消耗,全局锁竞争。
3. 收发包都有系统调用的开销。
4. 内核工作在多核上,为可全局一致,即使采用 Lock Free,也避免不了锁总线、内存屏障带来的性能损耗。
5. 从网卡到业务进程,经过的路径太长,有些其实未必要的,例如 netfilter 框架,这些都带来一定的消耗,而且容易 Cache Miss。
三、DPDK 的基本原理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得知 IO 实现的方式、内核的瓶颈,以及数据流过内核存在不可控因素,这些都是在内核中实现,内核是导致瓶颈的原因所在,要解决问题需要绕过内核。所以主流解决方案都是旁路网卡 IO,绕过内核直接在用户态收发包来解决内核的瓶颈。
Linux 社区也提供了旁路机制 Netmap,官方数据 10G 网卡 1400 万 PPS,但是 Netmap 没广泛使用。其原因有几个:
1.Netmap 需要驱动的支持,即需要网卡厂商认可这个方案。
2.Netmap 仍然依赖中断通知机制,没完全解决瓶颈。
3.Netmap 更像是几个系统调用,实现用户态直接收发包,功能太过原始,没形成依赖的网络开发框架,社区不完善。
那么,我们来看看发展了十几年的 DPDK,从 Intel 主导开发,到华为、思科、AWS 等大厂商的加入,核心玩家都在该圈子里,拥有完善的社区,生态形成闭环。早期,主要是传统电信领域 3 层以下的应用,如华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都是其早期使用者,交换机、路由器、网关是主要应用场景。但是,随着上层业务的需求以及 DPDK 的完善,在更高的应用也在逐步出现。
DPDK 旁路原理:
图片引自 Jingjing Wu 的文档《Flow Bifurcation on Intel® Ethernet Controller X710/XL710》
左边是原来的方式数据从 网卡 -> 驱动 -> 协议栈 -> Socket 接口 -> 业务
右边是 DPDK 的方式,基于 UIO(Userspace I/O)旁路数据。数据从 网卡 -> DPDK 轮询模式 -> DPDK 基础库 -> 业务
用户态的好处是易用开发和维护,灵活性好。并且 Crash 也不影响内核运行,鲁棒性强。
DPDK 支持的 CPU 体系架构:x86、ARM、PowerPC(PPC)
DPDK 支持的网卡列表:https://core.dpdk.org/supported/,我们主流使用 Intel 82599(光口)、Intel x540(电口)
四、DPDK 的基石 UIO
为了让驱动运行在用户态,Linux 提供 UIO 机制。使用 UIO 可以通过 read 感知中断,通过 mmap 实现和网卡的通讯。
UIO 原理:

要开发用户态驱动有几个步骤:
1. 开发运行在内核的 UIO 模块,因为硬中断只能在内核处理
2. 通过 /dev/uioX 读取中断
3. 通过 mmap 和外设共享内存
五、DPDK 核心优化:PMD
DPDK 的 UIO 驱动屏蔽了硬件发出中断,然后在用户态采用主动轮询的方式,这种模式被称为 PMD(Poll Mode Driver)。
UIO 旁路了内核,主动轮询去掉硬中断,DPDK 从而可以在用户态做收发包处理。带来 Zero Copy、无系统调用的好处,同步处理减少上下文切换带来的 Cache Miss。
运行在 PMD 的 Core 会处于用户态 CPU100% 的状态

网络空闲时 CPU 长期空转,会带来能耗问题。所以,DPDK 推出 Interrupt DPDK 模式。
Interrupt DPDK:
图片引自 David Su/Yunhong Jiang/Wei Wang 的文档《Towards Low Latency Interrupt Mode DPDK》
它的原理和 NAPI 很像,就是没包可处理时进入睡眠,改为中断通知。并且可以和其他进程共享同个 CPU Core,但是 DPDK 进程会有更高调度优先级。
六、DPDK 的高性能代码实现
1. 采用 HugePage 减少 TLB Miss
默认下 Linux 采用 4KB 为一页,页越小内存越大,页表的开销越大,页表的内存占用也越大。CPU 有 TLB(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成本高所以一般就只能存放几百到上千个页表项。如果进程要使用 64G 内存,则 64G/4KB=16000000(一千六百万)页,每页在页表项中占用 16000000 * 4B=62MB。如果用 HugePage 采用 2MB 作为一页,只需 64G/2MB=2000,数量不在同个级别。
而 DPDK 采用 HugePage,在 x86-64 下支持 2MB、1GB 的页大小,几何级的降低了页表项的大小,从而减少 TLB-Miss。并提供了内存池(Mempool)、MBuf、无锁环(Ring)、Bitmap 等基础库。根据我们的实践,在数据平面(Data Plane)频繁的内存分配释放,必须使用内存池,不能直接使用 rte_malloc,DPDK 的内存分配实现非常简陋,不如 ptmalloc。
2. SNA(Shared-nothing Architecture)
软件架构去中心化,尽量避免全局共享,带来全局竞争,失去横向扩展的能力。NUMA 体系下不跨 Node 远程使用内存。
3. SIMD(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
从最早的 mmx/sse 到最新的 avx2,SIMD 的能力一直在增强。DPDK 采用批量同时处理多个包,再用向量编程,一个周期内对所有包进行处理。比如,memcpy 就使用 SIMD 来提高速度。
SIMD 在游戏后台比较常见,但是其他业务如果有类似批量处理的场景,要提高性能,也可看看能否满足。
4. 不使用慢速 API
这里需要重新定义一下慢速 API,比如说 gettimeofday,虽然在 64 位下通过 vDSO 已经不需要陷入内核态,只是一个纯内存访问,每秒也能达到几千万的级别。但是,不要忘记了我们在 10GE 下,每秒的处理能力就要达到几千万。所以即使是 gettimeofday 也属于慢速 API。DPDK 提供 Cycles 接口,例如 rte_get_tsc_cycles 接口,基于 HPET 或 TSC 实现。
在 x86-64 下使用 RDTSC 指令,直接从寄存器读取,需要输入 2 个参数,比较常见的实现:
static inline uint64_t
rte_rdtsc(void)
{
uint32_t lo, hi;

__asm__ __volatile__ (
“rdtsc” : “=a”(lo), “=d”(hi)
);

return ((unsigned long long)lo) | (((unsigned long long)hi) << 32);
}
这么写逻辑没错,但是还不够极致,还涉及到 2 次位运算才能得到结果,我们看看 DPDK 是怎么实现:
static inline uint64_t
rte_rdtsc(void)
{
union {
uint64_t tsc_64;
struct {
uint32_t lo_32;
uint32_t hi_32;
};
} tsc;

asm volatile(“rdtsc” :
“=a” (tsc.lo_32),
“=d” (tsc.hi_32));
return tsc.tsc_64;
}
巧妙的利用 C 的 union 共享内存,直接赋值,减少了不必要的运算。但是使用 tsc 有些问题需要面对和解决
1) CPU 亲和性,解决多核跳动不精确的问题
2) 内存屏障,解决乱序执行不精确的问题
3) 禁止降频和禁止 Intel Turbo Boost,固定 CPU 频率,解决频率变化带来的失准问题
5. 编译执行优化
1) 分支预测
现代 CPU 通过 pipeline、superscalar 提高并行处理能力,为了进一步发挥并行能力会做分支预测,提升 CPU 的并行能力。遇到分支时判断可能进入哪个分支,提前处理该分支的代码,预先做指令读取编码读取寄存器等,预测失败则预处理全部丢弃。我们开发业务有时候会非常清楚这个分支是 true 还是 false,那就可以通过人工干预生成更紧凑的代码提示 CPU 分支预测成功率。
#pragma once

#if !__GLIBC_PREREQ(2, 3)
# if !define __builtin_expect
# define __builtin_expect(x, expected_value) (x)
# endif
#endif

#if !defined(likely)
#define likely(x) (__builtin_expect(!!(x), 1))
#endif

#if !defined(unlikely)
#define unlikely(x) (__builtin_expect(!!(x), 0))
#endif
2) CPU Cache 预取
Cache Miss 的代价非常高,回内存读需要 65 纳秒,可以将即将访问的数据主动推送的 CPU Cache 进行优化。比较典型的场景是链表的遍历,链表的下一节点都是随机内存地址,所以 CPU 肯定是无法自动预加载的。但是我们在处理本节点时,可以通过 CPU 指令将下一个节点推送到 Cache 里。
API 文档:https://doc.dpdk.org/api/rte_…
static inline void rte_prefetch0(const volatile void *p)
{
asm volatile (“prefetcht0 %[p]” : : [p] “m” (*(const volatile char *)p));
}
#if !defined(prefetch)
#define prefetch(x) __builtin_prefetch(x)
#endif
…等等
3) 内存对齐
内存对齐有 2 个好处:
l 避免结构体成员跨 Cache Line,需 2 次读取才能合并到寄存器中,降低性能。结构体成员需从大到小排序和以及强制对齐。参考《Data alignment: Straighten up and fly right》
#define __rte_packed __attribute__((__packed__))
l 多线程场景下写产生 False sharing,造成 Cache Miss,结构体按 Cache Line 对齐
#ifndef CACHE_LINE_SIZE
#define CACHE_LINE_SIZE 64
#endif

#ifndef aligined
#define aligined(a) __attribute__((__aligned__(a)))
#endif
4) 常量优化
常量相关的运算的编译阶段完成。比如 C ++11 引入了 constexp,比如可以使用 GCC 的__builtin_constant_p 来判断值是否常量,然后对常量进行编译时得出结果。举例网络序主机序转换
#define rte_bswap32(x) ((uint32_t)(__builtin_constant_p(x) ?
rte_constant_bswap32(x) :
rte_arch_bswap32(x)))
其中 rte_constant_bswap32 的实现
#define RTE_STATIC_BSWAP32(v)
((((uint32_t)(v) & UINT32_C(0x000000ff)) << 24) |
(((uint32_t)(v) & UINT32_C(0x0000ff00)) << 8) |
(((uint32_t)(v) & UINT32_C(0x00ff0000)) >> 8) |
(((uint32_t)(v) & UINT32_C(0xff000000)) >> 24))
5)使用 CPU 指令
现代 CPU 提供很多指令可直接完成常见功能,比如大小端转换,x86 有 bswap 指令直接支持了。
static inline uint64_t rte_arch_bswap64(uint64_t _x)
{
register uint64_t x = _x;
asm volatile (“bswap %[x]”
: [x] “+r” (x)
);
return x;
}
这个实现,也是 GLIBC 的实现,先常量优化、CPU 指令优化、最后才用裸代码实现。毕竟都是顶端程序员,对语言、编译器,对实现的追求不一样,所以造轮子前一定要先了解好轮子。
Google 开源的 cpu_features 可以获取当前 CPU 支持什么特性,从而对特定 CPU 进行执行优化。高性能编程永无止境,对硬件、内核、编译器、开发语言的理解要深入且与时俱进。
七、DPDK 生态
对我们互联网后台开发来说 DPDK 框架本身提供的能力还是比较裸的,比如要使用 DPDK 就必须实现 ARP、IP 层这些基础功能,有一定上手难度。如果要更高层的业务使用,还需要用户态的传输协议支持。不建议直接使用 DPDK。
目前生态完善,社区强大(一线大厂支持)的应用层开发项目是 FD.io(The Fast Data Project),有思科开源支持的 VPP,比较完善的协议支持,ARP、VLAN、Multipath、IPv4/v6、MPLS 等。用户态传输协议 UDP/TCP 有 TLDK。从项目定位到社区支持力度算比较靠谱的框架。
腾讯云开源的 F -Stack 也值得关注一下,开发更简单,直接提供了 POSIX 接口。
Seastar 也很强大和灵活,内核态和 DPDK 都随意切换,也有自己的传输协议 Seastar Native TCP/IP Stack 支持,但是目前还未看到有大型项目在使用 Seastar,可能需要填的坑比较多。
我们 GBN Gateway 项目需要支持 L3/IP 层接入做 Wan 网关,单机 20GE,基于 DPDK 开发。

问答如何检查网络连接?相关阅读把报文再扔回内核,DPDK 这样做用 DPDK rte_ring 实现多进程间通信低于 0.01% 的极致 Crash 率是怎么做到的?【每日课程推荐】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带你深度学习 NLP 技术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