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云服务:从华为IT运维我终于知道了为什么华为敢做云

10次阅读

共计 272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7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华为尽管是一家 ICT 厂商,但自身也是一家企业,整个数字化转型过程走了三十年。”华为 EBG 中国区副总裁李同广在 2018 华为中国企业运维论坛上与笔者交换:“明天华为在运维寰球 200 多个数据中心,基本上运维人员喝着咖啡搞运维。当然,这样的‘优雅运维’实际上经验了好几代运维体系的演进,最终实现了自动化和数字化。”

华为 EBG 中国区副总裁李同广

李同广的话让笔者想起了国内另一家云计算企业高管的表述:任何一家云计算领导厂商,背地都有一个母体,一方面为云业务提供巨额的资金反对;另一方面,也为云业务提供很好的利用场景。

很显著,华为就属于这一类——在很大水平上,是业务需要驱动了华为的数字化转型,驱动了华为的运维变得越来越高效,越来越自动化,越来越智能化。

业务需要之变

“前两天一位省厅委办局的客户给我提了一个问题,他说早些年 IT 曾经造成了从省到市到县甚至到乡的四级 IT 架构,他特地关怀行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两头有谁能够帮他把整个运维体系做一个梳理。”李同广举了一个例子。

为什么省厅委办局现在对运维的需要变得越来越迫切?起因很简略,因为之前是各个委办局本人建 IT,而今,IT 集约化了,所有的运维压力都在省厅,哪一个中央出问题都可能会影响到业务,因而,整体运维的需要也就变得越来越迫切。

实际上,云计算也是一个典型的 IT 集约化的例子,当然,买通各个业务部门的孤岛,同样须要 IT 集约化。换句话说,明天每家企业都在提的数字化转型,其中的一个要害就是要买通以往的业务断点和数字断点,这就造成了企业 IT 部门运维压力的激增。

怎么破解这道难题?实际上,这也是华为举办 2018 华为中国企业运维论坛的初衷。

华为是怎么做的?

“华为晚期也是小作坊式的,每个业务零碎做本人的运维,不足对立的流程与体系的撑持。”华为云数据中心总监张鹏回顾:“起初,华为的业务遍布寰球之后,整个华为的用户数量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数据中心业务是永远在线的,不能美国操作中国就宕机。”

“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在张鹏看来,实际上就是打造一个大平台,撑持各个业务部门精兵作战。

“咱们从 2014 年开始,每年投资超过 1000 万美元,建设这个平台,为的就是降本增效。”张鹏说到要害,“这个投入是有回报的,比方从 2016 年到 2017 年,咱们的寰球资源利用率中,计算资源的利用率晋升了近三倍;而对于用户来说,咱们有 800 多个利用拜访性能从 10 秒降到了 3 秒,在寰球用户效率方面晋升了 3 倍。”

更重要的是,通过大平台的革新,华为让本身数据中心的治理,实现了端到端全栈“毛细血管级”的数字化经营,从 IaaS、PaaS 到 SaaS,能够实时在线洞察每个利用、每个用户的体验和效率。

这个大平台,就是华为的 SmartIT 经营平台,治理着华为寰球 200 多个数据中心、5 万多个机柜、30 多万台服务器、1000+PB 的数据、百万级的 VM 和多个异构的云环境。

大平台的外围

华为的 SmartIT 经营平台,包含 eSee(可视化剖析和智能经营)、eTicket(IT 流程治理)、eWork(运维工作台)、eOps(运维自动化)、eWatch(监控治理)、eCMDB(配置管理)、eIAM(身份治理)等七大外围组件,并通过 DevOps 使能云与非云 Bi-Model 治理,连贯各类角色与资源。

所有这些,晋升用户体验和业务效率是外围,总结为“监、管、控、营、服”这五个关键字。

“监”是指数据中心、机房、计算、存储、网络等海量 IaaS 的智能运维治理的监控;“管”是指平台自动化联动打造按需随享的数据服务,集成共享、配置生产;“控”是指衰弱巡检、变更执行、主动发现实现海量运维操作自动化场景;“营”是基础设施、云服务、云资源的数字化、精细化、可视化经营;”服”就是事件、工单、流程、变更、需要、申请、权限等集中管理服务,高效运维。

很显著,这五字一体的云运维自动化能力,带来的指标只有一个:晋升人机保护比,突破“海量云平台规模指数级增长与人力不显著减少”的矛盾,保障云平台基石的稳固运行。据称,华为一个 10 人规模的运维团队,能够高效实现 150 万 VM 云环境的运维治理。

不仅如此,华为 SmartIT 平台还能够实现多云治理,集成调用私有云服务,按需应用内部的多云服务,疾速撑持业务利用上云。起因很简略,因为华为本人在寰球各地不可能都消耗巨资部署数据中心。

华为寰球百人的云数据中心运维团队,实现寰球 5 万机柜的高效运维治理,最次要就是得益于华为的大平台。

运维也须要顶层设计

事实上,明天 IT 零碎正在从以前的撑持零碎,逐渐变成各行各业的生产零碎和决策零碎——而有了自动化的高效运维治理,这所有都不是问题——ICT 产业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产业周期。

“以前的数据中心要么是离散型的,不足对立的治理;建设和运维、麻利开发和运维之间的矛盾没解决。”李同广认为:“在 ICT 成为企业的生产零碎和决策零碎之后,企业要适应市场、满足客户需要的疾速迭代,不仅开发和运维必须拉通,团队组织须要改革,而且,ICT 的运维变成了延长到经营,从顶层设计就须要思考分明。”

具体到行业,实际上企业市场各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差异性依然比拟大,比方政府行业更关怀运维组织和体系的建设,把原来烟囱式运维模式拉通;而金融客户则更关怀业务连续性,特地是提前预判避免业务连续性呈现问题。

“咱们提出了行业运维成熟度模型,基于组织、流程与工具等维度去剖析,到底当初客户处于哪一个程度?这样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咱们的解决方案。”李同广所说的运维解决方案,曾经从之前次要关注建设和运维阶段,向前扩到了后期顶层设计的征询,向后延长到经营。

在笔者看来,明天云的技术就是一种很好的通用型的顶层设计,降本增效,不便了数据资源的整合,促成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而在 IT 运维治理上,因为云的集中化治理,规模微小,就特别强调自动化和智能化,这也是华为近些年来 IT 运维投资的方向。

通过这次华为中国企业运维论坛,我终于晓得了为什么华为敢做云,因为华为的确这些年积攒了很多黑科技,也包含 IT 运维。

文/余文

《科技看门道》保持深度报道,心愿能通过资深媒体人对 IT 产业热点新闻的深刻思考,开掘其背地的商业逻辑和翻新模式——不仅看热闹,更要看门道!

《科技看门道》主笔在行业渠道媒体领有超过 15 年的从业经验,不仅对 IT 消费类和企业级软件、硬件、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均有较深刻的了解,同时见证了中国 IT 产业链上下游单干生态圈包含分销、批发、SI、ISV 和 CSV 的进化历程,见证了金融、能源、制作、医疗、教育、政府、批发、高科技等行业的信息化之路。

《科技看门道》置信,IT 产业在供应侧的改革——包含云计算、大数据、挪动互联、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将会成为推动各行各业倒退提高的外围力量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