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算法:学习算法和刷题的思路指南

0次阅读

共计 566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

告诉:如果本站对你学习算法有帮忙,请珍藏网址,并举荐给你的敌人 。因为 labuladong 的算法套路太火,很多人间接拿我的 GitHub 文章去开付费专栏,价格还不便宜。我这收费写给你看, 多宣传原创作者是你惟一能做的,谁也不心愿劣币驱赶良币对吧?

这是良久之前的一篇文章「学习数据结构和算法的框架思维」的修订版。之前那篇文章收到宽泛好评,没看过也没关系,这篇文章会涵盖之前的所有内容,并且会举很多代码的实例,教你如何应用框架思维。

首先,这里讲的都是一般的数据结构,咱不是搞算法比赛的,野路子出世,我只会解决惯例的问题。另外,以下是我集体的教训的总结,没有哪本算法书会写这些货色,所以请读者试着了解我的角度,别纠结于细节问题,因为这篇文章就是心愿对数据结构和算法建设一个框架性的意识。

从整体到细节,自顶向下,从形象到具体的框架思维是通用的,不只是学习数据结构和算法,学习其余任何常识都是高效的。

一、数据结构的存储形式

数据结构的存储形式只有两种:数组(顺序存储)和链表(链式存储)

这句话怎么了解,不是还有散列表、栈、队列、堆、树、图等等各种数据结构吗?

咱们剖析问题,肯定要有递归的思维,自顶向下,从形象到具体。你上来就列出这么多,那些都属于「上层建筑」,而数组和链表才是「构造根底」。因为那些多样化的数据结构,究其源头,都是在链表或者数组上的非凡操作,API 不同而已。

比如说「队列」、「栈」这两种数据结构既能够应用链表也能够应用数组实现。用数组实现,就要解决扩容缩容的问题;用链表实现,没有这个问题,但须要更多的内存空间存储节点指针。

「图」的两种示意办法,邻接表就是链表,邻接矩阵就是二维数组。邻接矩阵判断连通性迅速,并能够进行矩阵运算解决一些问题,然而如果图比拟稠密的话很消耗空间。邻接表比拟节俭空间,然而很多操作的效率上必定比不过邻接矩阵。

「散列表」就是通过散列函数把键映射到一个大数组里。而且对于解决散列抵触的办法,拉链法须要链表个性,操作简略,但须要额定的空间存储指针;线性探查法就须要数组个性,以便间断寻址,不须要指针的存储空间,但操作略微简单些。

「树」,用数组实现就是「堆」,因为「堆」是一个齐全二叉树,用数组存储不须要节点指针,操作也比较简单;用链表实现就是很常见的那种「树」,因为不肯定是齐全二叉树,所以不适宜用数组存储。为此,在这种链表「树」构造之上,又衍生出各种奇妙的设计,比方二叉搜寻树、AVL 树、红黑树、区间树、B 树等等,以应答不同的问题。

理解 Redis 数据库的敌人可能也晓得,Redis 提供列表、字符串、汇合等等几种罕用数据结构,然而对于每种数据结构,底层的存储形式都至多有两种,以便于依据存储数据的理论状况应用适合的存储形式。

综上,数据结构品种很多,甚至你也能够创造本人的数据结构,然而底层存储无非数组或者链表,二者的优缺点如下

数组 因为是紧凑间断存储, 能够随机拜访,通过索引疾速找到对应元素,而且绝对节约存储空间。但正因为间断存储,内存空间必须一次性调配够,所以说数组如果要扩容,须要重新分配一块更大的空间,再把数据全副复制过来,工夫复杂度 O(N);而且你如果想在数组两头进行插入和删除,每次必须搬移前面的所有数据以放弃间断,工夫复杂度 O(N)。

链表 因为元素不间断,而是靠指针指向下一个元素的地位,所以不存在数组的扩容问题;如果晓得某一元素的前驱和后驱,操作指针即可删除该元素或者插入新元素,工夫复杂度 O(1)。然而正因为存储空间不间断,你无奈依据一个索引算出对应元素的地址,所以不能随机拜访;而且因为每个元素必须存储指向前后元素地位的指针,会耗费绝对更多的贮存空间。

二、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

对于任何数据结构,其基本操作无非遍历 + 拜访,再具体一点就是:增删查改。

数据结构品种很多,但它们存在的目标都是在不同的利用场景,尽可能高效地增删查改。话说这不就是数据结构的使命么?

如何遍历 + 拜访?咱们依然从最高层来看,各种数据结构的遍历 + 拜访无非两种模式:线性的和非线性的。

线性就是 for/while 迭代为代表,非线性就是递归为代表。再具体一步,无非以下几种框架:

数组遍历框架,典型的线性迭代构造:

void traverse(int[] arr)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迭代拜访 arr[i]
    }
}

链表遍历框架,兼具迭代和递归结构:

/* 根本的单链表节点 */
class ListNode {
    int val;
    ListNode next;
}

void traverse(ListNode head) {for (ListNode p = head; p != null; p = p.next) {// 迭代拜访 p.val}
}

void traverse(ListNode head) {
    // 递归拜访 head.val
    traverse(head.next)
}

二叉树遍历框架,典型的非线性递归遍历构造:

/* 根本的二叉树节点 */
class TreeNode {
    int val;
    TreeNode left, right;
}

void traverse(TreeNode root) {traverse(root.left)
    traverse(root.right)
}

你看二叉树的递归遍历形式和链表的递归遍历形式,类似不?再看看二叉树构造和单链表构造,类似不?如果再多几条叉,N 叉树你会不会遍历?

二叉树框架能够扩大为 N 叉树的遍历框架:

/* 根本的 N 叉树节点 */
class TreeNode {
    int val;
    TreeNode[] children;}

void traverse(TreeNode root) {for (TreeNode child : root.children)
        traverse(child);
}

N 叉树的遍历又能够扩大为图的遍历,因为图就是好几 N 叉棵树的结合体。你说图是可能呈现环的?这个很好办,用个布尔数组 visited 做标记就行了,这里就不写代码了。

所谓框架,就是套路。不论增删查改,这些代码都是永远无奈脱离的构造,你能够把这个构造作为纲要,依据具体问题在框架上增加代码就行了,上面会具体举例

三、算法刷题指南

首先要明确的是,数据结构是工具,算法是通过适合的工具解决特定问题的办法。也就是说,学习算法之前,最起码得理解那些罕用的数据结构,理解它们的个性和缺点。

那么该如何在 LeetCode 刷题呢?之前的文章算法学习之路写过一些,什么按标签刷,坚持下去云云。当初距那篇文章曾经过来将近一年了,我不说那些不痛不痒的话,间接说具体的倡议:

先刷二叉树,先刷二叉树,先刷二叉树

这是我这刷题一年的亲自领会,下图是去年十月份的提交截图:

公众号文章的浏览数据显示,大部分人对数据结构相干的算法文章不感兴趣,而是更关怀动规回溯分治等等技巧。为什么要先刷二叉树呢,因为二叉树是最容易造就框架思维的,而且大部分算法技巧,实质上都是树的遍历问题

刷二叉树看到题目没思路?依据很多读者的问题,其实大家不是没思路,只是没有了解咱们说的「框架」是什么。不要小看这几行破代码,简直所有二叉树的题目都是一套这个框架就进去了

void traverse(TreeNode root) {
    // 前序遍历
    traverse(root.left)
    // 中序遍历
    traverse(root.right)
    // 后序遍历
}

比如说我轻易拿几道题的解法进去,不必管具体的代码逻辑,只有看看框架在其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就行。

LeetCode 124 题,难度 Hard,让你求二叉树中最大门路和,次要代码如下:

int ans = INT_MIN;
int oneSideMax(TreeNode* root) {if (root == nullptr) return 0;
    int left = max(0, oneSideMax(root->left));
    int right = max(0, oneSideMax(root->right));
    ans = max(ans, left + right + root->val);
    return max(left, right) + root->val;
}

你看,这就是个后序遍历嘛。

LeetCode 105 题,难度 Medium,让你依据前序遍历和中序遍历的后果还原一棵二叉树,很经典的问题吧,次要代码如下:

TreeNode buildTree(int[] preorder, int preStart, int preEnd, 
    int[] inorder, int inStart, int inEnd, Map<Integer, Integer> inMap) {if(preStart > preEnd || inStart > inEnd) return null;

    TreeNode root = new TreeNode(preorder[preStart]);
    int inRoot = inMap.get(root.val);
    int numsLeft = inRoot - inStart;

    root.left = buildTree(preorder, preStart + 1, preStart + numsLeft, 
                          inorder, inStart, inRoot - 1, inMap);
    root.right = buildTree(preorder, preStart + numsLeft + 1, preEnd, 
                          inorder, inRoot + 1, inEnd, inMap);
    return root;
}

不要看这个函数的参数很多,只是为了管制数组索引而已,实质上该算法也就是一个前序遍历。

LeetCode 99 题,难度 Hard,复原一棵 BST,次要代码如下:

void traverse(TreeNode* node) {if (!node) return;
    traverse(node->left);
    if (node->val < prev->val) {s = (s == NULL) ? prev : s;
        t = node;
    }
    prev = node;
    traverse(node->right);
}

这不就是个中序遍历嘛,对于一棵 BST 中序遍历意味着什么,应该不须要解释了吧。

你看,Hard 难度的题目不过如此,而且还这么有法则可循,只有把框架写进去,而后往相应的地位加货色就行了,这不就是思路吗。

对于一个了解二叉树的人来说,刷一道二叉树的题目花不了多长时间。那么如果你对刷题无从下手或者有畏惧心理,无妨从二叉树下手,前 10 道兴许有点好受;联合框架再做 20 道,兴许你就有点本人的了解了;刷残缺个专题,再去做什么回溯动规分治专题,你就会发现只有波及递归的问题,都是树的问题

再举例吧,说几道咱们之前文章写过的问题。

动静布局详解说过凑零钱问题,暴力解法就是遍历一棵 N 叉树:

def coinChange(coins: List[int], amount: int):

    def dp(n):
        if n == 0: return 0
        if n < 0: return -1

        res = float('INF')
        for coin in coins:
            subproblem = dp(n - coin)
            # 子问题无解,跳过
            if subproblem == -1: continue
            res = min(res, 1 + subproblem)
        return res if res != float('INF') else -1
    
    return dp(amount)

这么多代码看不懂咋办?间接提取出框架,就能看出外围思路了:

# 不过是一个 N 叉树的遍历问题而已
def dp(n):
    for coin in coins:
        dp(n - coin)

其实很多动静布局问题就是在遍历一棵树,你如果对树的遍历操作烂熟于心,起码晓得怎么把思路转化成代码,也晓得如何提取他人解法的外围思路。

再看看回溯算法,前文回溯算法详解罗唆间接说了,回溯算法就是个 N 叉树的前后序遍历问题,没有例外。

比方 N 皇后问题吧,次要代码如下:

void backtrack(int[] nums, LinkedList<Integer> track) {if (track.size() == nums.length) {res.add(new LinkedList(track));
        return;
    }
    
    for (int i = 0; i < nums.length; i++) {if (track.contains(nums[i]))
            continue;
        track.add(nums[i]);
        // 进入下一层决策树
        backtrack(nums, track);
        track.removeLast();}

/* 提取出 N 叉树遍历框架 */
void backtrack(int[] nums, LinkedList<Integer> track) {for (int i = 0; i < nums.length; i++) {backtrack(nums, track);
}

N 叉树的遍历框架,找进去了把~你说,树这种构造重不重要?

综上,对于畏惧算法的敌人来说,能够先刷树的相干题目,试着从框架上看问题,而不要纠结于细节问题

纠结细节问题,就比方纠结 i 到底应该加到 n 还是加到 n – 1,这个数组的大小到底应该开 n 还是 n + 1?

从框架上看问题,就是像咱们这样基于框架进行抽取和扩大,既能够在看他人解法时疾速了解外围逻辑,也有助于找到咱们本人写解法时的思路方向。

当然,如果细节出错,你得不到正确的答案,然而只有有框架,你再错也错不到哪去,因为你的方向是对的。

然而,你要是心中没有框架,那么你根本无法解题,给了你答案,你也不会发现这就是个树的遍历问题。

这种思维是很重要的,动静布局详解中总结的找状态转移方程的几步流程,有时候依照流程写出解法,说实话我本人都不晓得为啥是对的,反正它就是对了。。。

这就是框架的力量,可能保障你在快睡着的时候,仍然能写出正确的程序;就算你啥都不会,都能比他人高一个级别。

四、总结几句

数据结构的根本存储形式就是链式和程序两种,基本操作就是增删查改,遍历形式无非迭代和递归。

刷算法题倡议从「树」分类开始刷,联合框架思维,把这几十道题刷完,对于树结构的了解应该就到位了。这时候去看回溯、动规、分治等算法专题,对思路的了解可能会更加粗浅一些。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