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后端:产品故事语雀两度生死局

34次阅读

共计 550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语雀是一款文档和知识库产品,2016 年从一个技术团队支付宝体验技术部成长进去,2021 年蚂蚁成立了智能协同事业部,重点产品即为语雀,以独立 BU 运作,算是实现了“成人礼”。咱们和玉伯聊了聊语雀的成长故事。

极客工夫:市面上有很多的文档类产品,语雀的口碑还不错,它可能在蚂蚁立足,特地是在阿里有钉钉文档的状况下,外界对二者的比拟始终都在。我晓得过后阿里筹备做钉钉文档的时候,间接分了语雀的一批人去钉钉,对语雀来说应该是比拟艰巨的时刻。那么从开始始终到当初,你感觉语雀面临过哪些生死时刻?

玉伯:我分享几个工夫点。2016 年,体验技术部有个翻新产品孵化机制,叫策马扬鞭,语雀是参加策马扬鞭的我的项目之一。那时语雀还叫云雀,英文名叫 lark,是一款为金融云服务的文档产品,出发点是“让技术人写文档更简略”。

语雀的倒退可分成三个阶段,2016 年到 2018 年是语雀孵化期,怀胎两年,咱们从文档这个需要起步,开始逐渐替换掉公司里的 Confluence 和 Wiki(企业知识库软件)。咱们实现了一个 Markdown 编辑器,程序员特地喜爱,语雀就在程序员团队开始风行。2016 年从零起步,到 2018 年在阿里外部语雀的 DAU(日活)曾经破万,意味着每天有一万多人在应用内网语雀。10000 DAU 是决定这个产品能孵化进去的重要节点,在阿里内网,很多产品的应用人数都有天花板,过 1000 DAU 都挺难的,语雀能达到 10000 DAU,代表着无论是老板还是同学都会有根本感知。在咱们团队外部,语雀也是一个外部创业项目的榜样,这是语雀从零到一孵化进去的第一阶段。

第二个阶段,从 2018 年 1 月 8 号开始,咱们有了 yuque.com 服务,正式对公网提供服务。当初咱们会把 2018 年 1 月 8 号定义成语雀的生日,一方面是有了正式对外服务,一方面是因为这次发布会上,才把名称从云雀改名为语雀,同时也是因为到 2018 年,才算正式成立了一个团队去做。之前都是孵化期。

在国内,2018 年能够称之为文档暴发年。腾讯文档、钉钉文档、飞书文档等,我印象中都是这个期间开始呈现在公众视线。语雀也一直加大投入,从七八个人,都 2018 年 7 月份时,团队已扩大到三十几人,能够撸起袖子好好干一场了。

在 2018 年 7 月份时,语雀很快迎来了第一个生死点,各种文档都在起来,阿里也想做文档。公司在整体盘完后,确定要做阿里文档,同时最终决定要在钉钉做。那这个文档的初始团队怎么来?最初就是从语雀团队中分一拨人过来。语雀最终把三分之二的人,输送给了钉钉,成为了钉钉文档的初始团队。

这下语雀只剩下七八个人,团队十分灰心,但同时大家又很有信念,十分笃定。于是开始从新招聘,到 2019 年 4 月左右,团队从新回到二十几人,公网语雀也开始有了初步商业化的能力。2019 年 4 月 15 日是语雀商业化的开始工夫,语雀算是又活了过去。

极客工夫:大家感觉语雀可能要死掉,会不会有一个起因就是公司对做文档这个事件很器重,心愿集中资源只做一个最好的。

玉伯:这是很重要的起因。另外,之所以还能留下语雀这个团队,而不是全副整合到钉钉文档,是因为语雀想做的,并不是纯文档。过后我会一直讲语雀是什么、钉钉文档是什么,这两个货色是有区别的。并打比方说,阿里文档是做 Google Docs,语雀是做 Confluence,这个相似,让很多决策者开始懂得钉钉文档是钉钉文档,语雀是语雀,这两者有交加,但更大的是差别,两者产品定位是不一样的。还有一个关键点是,语雀在内网曾经有很多用户量,外部不可能间接关停,现有客户须要持续服务,再怎么说也得留下几个人来保护,所以最初才留下几个人。

另外还得感激无招(陈航,原钉钉负责人)。说切实的,我感觉无招肯定水平上是语雀的贵人,我能留下语雀的火苗,一方面我感觉产品定位不一样,一方面是现有客户要持续服务,同时,无招的一个观点也十分要害,无招感觉钉钉也是从无到有、好不容易翻新进去的,语雀也是,所以对翻新产品,公司应该要更有急躁,不能一下把语雀给掐死。其实他原本能够把语雀团队全副拿过来。就因为这句话,起初我跟他始终关系不错,彼此会钦佩。

到 2020 年时,语雀又迎来一次生死局。因为过后钉钉文档搞了很久,成果没达到预期,过后阿里云还是想尽快把文档方向倒退起来,因而心愿把语雀、钉钉文档、阿里云笔记等团体内各种做文档的团队汇集起来,成立一个独立的阿里文档事业部,想让我去带,不放在钉钉。这时,无招急了。

对无招来说,文档是钉钉很重要的一部分,独立倒退文档并不得当,这使得集结起来做阿里文档的事件又黄了。我说无招是语雀的贵人,也在这件事件上。无招不批准做阿里文档的思路,其实是间接又帮了语雀一次,让语雀能持续做。否则去搞阿里文档,语雀团队可能就又没了。

这个过程中,语雀算是经验了两次生死劫。起初始终到 2021 年 6 月份,正式成立了智能协同事业部,这个事业部的外围产品就是语雀,以一个独立 BU 去运作,语雀才算变成了公司的一块业务,正式比较稳定地能组织化去做。

在 2021 年之前,整个语雀团队都始终有个身份焦虑,尽管咱们不必思考下个月的工资从哪里来,但时时刻刻都得思考语雀跟公司是什么关系。咱们常常被人问起的就是“语雀和蚂蚁是什么关系?”,你又不是做领取,又不是做金融的,你在蚂蚁好奇怪啊。2019 年前后会天天被人问,咱们本人也会这么想,会想公司什么时候会不让咱们做了,会有这种放心。始终到去年,才不放心。

极客工夫:你说钉钉和语雀这两个产品其实定位是不一样的,但从开始语雀也是做文档的,知识库这个概念,是一开始就想好的吗?

玉伯:2016 年的确是文档,过后咱们是借鉴了石墨文档,而且第一版在内部长得都像石墨,起初咱们感觉石墨文档架构有问题,2017 年咱们把整体架构颠覆重来了。2017 年更多学习的是 GitHub,语雀其实就是文档界的 GitHub,GitHub 的外围是代码仓库,那么对应的文档仓库是什么?就是知识库,在语雀建一个文档的话你要先建知识库,从 2017 年咱们就以知识库去定位语雀。

极客工夫:知识库这个概念是怎么来的?是你命名的么?这个名字对于用户来说是有一个相熟过程的,比如说我最开始看到知识库这三个字的时候不晓得是什么意思。

玉伯:应该说语雀在文档产品外面正式把这个概念给推成了,咱们一开始也不叫知识库,咱们一开始叫仓库,因为咱们最早是学 GitHub,代码仓库,咱们是常识仓库,然而常识仓库这个名字对普通用户不太清晰易懂,于是咱们感觉还是叫知识库比拟好。

当初知识库这个概念钉钉文档和飞书文档都在用了,他们之前都不叫知识库,钉钉之前叫常识空间,外面有常识页、常识集等概念,起初才改成知识库这个概念。知识库这个概念还跟业界一个概念——智库是有相似性,语雀把这个概念变成了大家当下的了解,起初发现飞书他们也开始这么叫。

极客工夫:再聊一聊语雀的定位和在一些事件的取舍,回到最开始做语雀的需要是想代替 Confluence 和 Wiki,在阿里外部大家用了这两个零碎体验很不好是么?

玉伯:对。因为过后阿里每个大点团队简直都有本人的一套 Wiki 或者 Confluence,但本质上是彼此不互通的,都是各自搭一套。支付宝还好一点,整个技术部只有一套。同时 Confluence 有一个问题,它很容易常识僵化。在国外 Confluence 有很大市场,而且市场利润各方面都是挺好的,我感觉它在外海服务于一些中大企业是挺不错的。

但在阿里,大家可能都听过一个词叫拥抱变动,变动很快就意味着你用 Confluence 好不容易把目录树、各种构造都搭好了,然而组织构造一变动,Confluence 的文档就很容易变成一个荒岛,而后又要从新去搭建,很麻烦。很多时候,常识积淀是跟组织构造有很大关系,当组织频繁变动时,当产品更新迭代很快时,须要的是一种更灵便的组织形式。在知识库畛域,语雀切的是更灵便的结构化组织这个点。咱们没有像 Confluence 一样去做很大的一个目录树,还是回到头来做十分离散的偏小团队的形式,同时借鉴了 Wiki 词条的组织形式,让文档之间都是平等的,文档树则通过目录编排去实现。这样在组织变动时,迁徙老本会比 Confluence 会低很多,会比 Confluence 更适宜组织的频繁变动。这个点,是语雀能在外部流行起来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然还有一个起因,就是咱们有很好用的 Markdown 编辑器,程序员特地喜爱,这也是一个很大起因。基本上晚期就是靠这两个外围产品特色在阿里外部立住脚。

极客工夫:你之前还说过,团体已经对语雀也提过一些需要,但很多你们都没有做,大略是什么类型的需要,你们是怎么判断做还是不做的?

玉伯:对,这个有好多。最典型的需要就是很多团队都心愿有个常识门户,团队能够做整体管控,本人团队里的同学写的各种文档可能会集到这个团队门户中。还有一些个性化的需要,比方心愿当公布一个新人指南或者业务要害文档的时候,相干人员能看到且能够签到或者学习打卡等,这类需要偏学习平台性质。那语雀的做法是,宁肯凋谢 API,让大家本人去基于语雀的 Open API 去定制包装,而不是咱们去实现。因为每个团队的治理形式和所处的阶段不一样,这使得各种管控需要也往往会不一样,比方高德的需要,和菜鸟的需要就有比拟大的差异性,菜鸟的需要,和阿里云的需要,往往甚至会彼此矛盾,每个大团队外部的常识管理体系不同,只有需求方本人最懂本人的需要,基于凋谢去本人定制,往往会更好,语雀去做,很容易极耗精力,最终用户可能还不称心。

极客工夫:像这种需要的思考是最开始就曾经十分清晰了,还是说开始的意识也有一些含糊的中央?

玉伯:必定一开始是含糊的,很容易被绑架,因为总拿客户第一说事,还会有来自某些高管的压力。咱们晚期也没看透,做过一些这种需要,起初发现根本全是坑。当初逐渐看清楚之后,会十分审慎。

极客工夫:2019 年开始语雀尝试商业化,你也说语雀在商业模式上也算走过一些弯路,比方服务超过 1000 人的组织可能就波及到定制,在做过这方面的尝试后,你们最终能确定就在企业服务中做真正的 SaaS 产品。能保持这个指标也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当初很多所谓做 SaaS 的企业,有一个困扰是,因为业绩压力,就可能耐不住性子去做标品了,因为标品价格低嘛。这个时候如果有客户光顾,为了业绩他可能就会给客户去做定制,因为这样客单价高,企业就会很难去 hold 住这个立场。

玉伯:这个其实就是我没有抉择进来守业的起因。对守业我也有本人的想法,守业其实很多时候可分成两种思路。第一种守业思路,就是为了钱或者是为了守业而守业,大家心愿进来干一番事件,达到肯定的规模,拿到 VC 的融资,最初还可能去敲个钟上市。很多人守业都是被这个故事给绑架了。我感觉这种守业,能够形容为“跳悬崖”,做很多事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什么来钱快去做什么,因为这样能力保障在摔死之前能找到腾飞点。这很残暴,很多这种奔着上市去的守业或者奔着资本去的守业,就是在玩死里逃生的游戏。我感觉最初能成的都挺厉害的,胜利之后就能够开始讲故事了,市面上充斥着这种故事。

我本人的守业外围,还是回到“业”自身,“业”是佛学外面的一个概念。佛学外面叫做业障、业力,这个“业”就是你把本人内心想做的事件做完,同时你想做的事件也能帮到他人,这就是业。“创”是什么货色?就是发明,就是把业实现的过程。所以我心田的守业就变成:我想去做这件事件,且这件事件也可能帮忙他人,那就去做。把这个定义好之后,除了后面那种进来开公司、去上市之外,对我来说,可抉择的守业形式就太多了。

比方留在一个公司里,成为一个技术专家,通过大公司的平台去做本人想做的事件,这也是守业,就像当初我通过淘宝去服务更多人。我做语雀也是一样的,我想去做一款文档和知识库工具,心愿更多人基于语雀能开始生产创作,让本人和让别人都能受害,这是我内心想去实现的一个“业”。

在这个抉择过程里,也会有纠结,我有过很多抉择,比方听 VC 的倡议去拿几千万投资进来干,或者持续在大公司干。在大公司里干也会有很多抉择,比方抉择在阿里干,还是在腾讯干,还是去金山或者去字节,存在各种抉择。

但最终我发现面对这些抉择时,我只需答复一个问题: 到底哪个抉择,能够把我想创的“业”更好做进去,也就是胜利的概率更高,那我就去做哪个抉择。 如果进来开公司可能更让我更容易把“业”创进去,那我就去开公司。然而我本人剖析下来,目前留在蚂蚁做,胜利的概率反而是最高的。

极客工夫:在大厂外部守业和进来守业相比,外部守业可能须要扛的压力小一点。

玉伯:焦虑的事件不一样吧,外部守业不必焦虑团队下个月的工资在哪,但可能有身份焦虑,在大公司里如何找到本人的定位,也是有压力的。那进来守业必须要焦虑一件事件:团队下个月的工资在哪?你首先要解决这个问题,才可能谈其余现实情怀,所以你就必然要围绕着资本和营收去做,围绕营收去做,很容易偏离本心。这类走歪的守业故事十分多,我就不多说了。

在大公司守业绝对能够轻松自如去做,肯定水平上压力是小于在里面守业的,但在产品上、业务思考上,很多方面压力也不会缩小的,有时候也会变得更简单一些,这是我的感触。

小结时刻

对于体验技术部的产品故事有很多,极客工夫专栏《林外·专利写作第一课》,作者林外,是 Ant Design 的联结创始人之一,他已经发文分享了 Ant Design 1.0 背地的故事,玉伯回复说:历史总是在经验时苦逼不堪,但在回顾时激荡不已。

胜利背地兴许都要经验一些磨难,想要降级必须打怪。语雀在那些生死时刻肯定也是苦逼不堪的,但冲出重围就是不一样的故事了。

你用过语雀吗,在评论区说说你的应用感触吧,咱们下一篇见。

文章起源:极客工夫《超级访谈:对话玉伯》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