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golang:Go-Tipsfor-range-深入分析指针取值排坑

18次阅读

共计 130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for range 遍历是 go 语言中罕用的循环构造之一,在应用循环赋值时有时候须要留神指针的援用问题。在探讨之前,先让咱们来回顾下 Go 的指针。

Go 指针回顾

Go 语言中有指针类型,没有指针的计算,这在肯定水平上减弱了指针的性能,但也缩小了指针的复杂度,给使用者带了更好的应用体验。在 Go 中,类型 *T 是指向类型 T 的值的指针,&符号会生成一个指向其作用对象的指针,*符号示意指针指向的底层的值。如下:

var p *int      // 定义一个指针 p 
i := 42         // 初始化一个整数类型 i 
p = &i          // p 指针指向 i, 或者说将 i 的指针赋值给 p  
fmt.Println(*p) // 通过指针 p 读取 i
*p = 21         // 通过指针 p 设置 i

可参考如下图了解:

有时候当变量值很大,在函数中传来传去,就会占用大量的内存空间。指针中存了指向变量值的地址,在肯定水平上能够应用指针来代替变量值,这样在函数参数传递、各种逻辑计算中,就能够节俭大量空间。

for range 遍历取值的问题

咱们来看一段示意代码,代码中在 append 赋值的时候为了节俭内存应用了指针。猜猜遍历后果集是什么?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type Persion struct {name string}

func main() {arr := []Persion{Persion{"小明"},
        Persion{"小刚"},
    }
    var res []*Persion

    for _, v := range arr {res = append(res, &v)
    }
    // 遍历查看后果集
    for _, persion := range res{fmt.Println("name-->:", persion.name)
    }
}

看后果:

name-->: 小刚
name-->: 小刚

能够看到在遍历 arr 这个数组时,后边的值把前边的笼罩了。让咱们加点打印信息:

···
    for _, v := range arr {fmt.Printf("v 指针 %p\n", &v)
        fmt.Println("v 的值", v)
        res = append(res, &v)
  }
  fmt.Println(res)
···

输入如下:

v 指针 0xc0001101e0
v 的值 {小明}
v 指针 0xc0001101e0
v 的值 {小刚}
[0xc0001101e0 0xc0001101e0]

能够看到在后果集中的指针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在 for range 的时候,v 只 初始化了一次,之后的遍历都是在原来遍历的根底上赋值,所有 v 的指针(地址)并没有变。该指针指向的是最初一次遍历的 v 的值,所以最初后果集中,也就都成了最初遍历的 v 的值。

这里正确的做法是应用下标。如下:

    for i, _ := range arr {fmt.Printf("v 指针 %p\n", &arr[i])
        fmt.Println("v 的值", arr[i])
        res = append(res, &arr[i])
    }

后果:

v 指针 0xc0000a6020
v 的值 {小明}
v 指针 0xc0000a6030
v 的值 {小刚}
[0xc0000a6020 0xc0000a6030]
name-->: 小明
name-->: 小刚

总结

Go 语言中的指针在肯定水平上能够节俭内存的占用,但在应用时肯定要留神前后语言环境中是否有变动,免得造成援用同值的锅。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