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程序员:提质增效两不误揭秘大型软件团队价值增长飞轮|直播回顾

8月24日,ONES 研发治理巨匠课第三期课程正式开课。ONES 联结创始人兼 CTO 冯斌老师,分享了《大型软件团队高效合作的办法和实际》。借助「价值增长飞轮」这一概念,他分析了大型软件团队如何实现业务价值的飞速增长。

以下是冯斌老师分享的核心内容。

软件研发合作过程中的问题

咱们先来剖析软件团队合作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下图展现的是问题背地的起因,不同色彩代表不同起因,比方,深蓝色代表品质问题,绿色代表需要的变更。

综合来看,如何进步指标匹配率、进步工作效率、保证质量、升高返工率等是咱们做研发治理时比拟关注的问题。总结成一句话,咱们心愿在保障效率、晋升效率的同时,更好更快地产出业务价值。

大型软件团队的价值增长飞轮

那么,如何做到保障效率的同时又更好更快地产出业务价值呢?

软件团队,特地是大型的软件团队,在合作的过程中,要保障团队的高效以及价值输入,须要三个重要的治理办法——指标治理、组织治理、端到端数字化项目管理,我把它称为大型软件团队的「价值增长飞轮」。接下来,我来对「价值增长飞轮」进行深刻解说。

指标治理:
团队须要对指标造成统一的认知和共识,聚焦指标,如果指标偏离过大,再优良的执行也难以产出价值。那么管理者应如何制订指标呢?有以下几个不可漠视的步骤:

全局思维,仰视当下,布局将来。例如,在麻利流程里,咱们不单只是表白要做什么,同时也要表白业务价值。
定五年方向,做三年布局,执行一年指标。咱们不单只是看短期的指标,更要保持长期主义。
优先布局「减少业务价值」的指标,前期再布局「缩小老本」的指标。

组织治理:
典型的组织架构分为「职能型」与「业务型」,不同的组织设计反映的是组织的资源分配和团队合作形式。职能型,例如前端组、后端组、测试组、产品组,这就是职能型组织架构的特点;业务型更多是关注业务的闭环,例如,一个性能须要产品、研发、测试、运维等多个团队的合作能力胜利公布,为了实现雷同指标把这些角色放在一个团队内,这就是业务型组织架构。

须要留神的是,「职能型」与「业务型」组织架构并不是动态的,依据团队的具体情况,可能会同时存在两种组织架构。当团队规模减少速度超过50%,管理者应毅然决然,调整组织架构;同时,组织架构的设计也是灰度的,两种架构能够混合应用。我在和很多客户的交换里发现,绝大多数的团队组织架构设计都是灰度的。

增强团队文化建设同样重要,关键在于清晰定义团队价值观,并可能自上而下地贯彻执行。雷同的价值观、行为差别小,是协同效率的基本保障。

端到端数字化项目管理:

大型团队的项目管理往往会遇到指标无奈对齐、团队不足翻新、流程繁琐等问题,这须要通过建设端到端的数字化项目管理计划来解决。

指标对齐:
舍九取一,做优先级最高的工作。咱们常常开玩笑说,世界这么大,需要那么多,不可能都做完。当咱们真正对齐指标后,就会发现许多优先级较低的需要,是不肯定要做的。因而,咱们肯定要聚焦指标,找到最高优先级的工作去做。只有聚焦最优先指标,能力把最大资源投入进去。这里的「聚焦指标」最难之处在于,就算有10件事件都很有价值,咱们也须要找出1件最有价值的事件,将另外9个都舍弃掉,做优先级最高的工作。

应用量化优先级,对所有工作进行排序。在 ONES 项目管理工具的实际中,咱们会通过优先级对工作进行排序。排序完结当前,最下面的工作就是最高优先级,也是应该先实现的。在这个状况下能力和组员共享这个工作的优先级,并且进行对齐。

团队翻新:
为成员提供上下文信息,为翻新提供土壤。咱们只有将信息共享,让每个成员都有上下文的信息,他们才有机会通过这些信息去思考如何更好地解决问题。

信息通明带来安全感,激发能动性。沟通的时候无奈防止有很多新音讯,所以,不晓得就不敢说;不敢说,就不敢想;不敢想,就无奈做出翻新。信息通明带来的安全感十分重要,当咱们信息对齐的时候,安全感自然而然也会加深。

信息与常识的积淀,晋升合作效率。通过在线协同的软件,把咱们的常识积淀下来当前,能够随便翻阅,有助于晋升合作效率。

流程标准化:
工作流程规范难以落地,究其原因能够总结为:执行老本高、流程规范限度了创新能力、团队成员养成新习惯周期过长等。那么如何解决呢?有以下几个思路:

剃刀原理:精简流程,将不必要的流程剃掉。
流程规范保障上限,如实现70%即可,并不需要准确管控。
将流程规范固化到工具当中,实现自动化。

那咱们具体如何将规范落地呢?

  • 第一步,建设规范文档,这是根底。
  • 第二步,基于工具建设模板,固化到工具中。下图就是 ONES 零碎在解决某一类工单时的工作流。大家能够看到,每一个状态的流转,都是须要在满足不同角色和准出规范的状况下能力到下一个环节。这个就是所谓的把规范流程固化到工具里。
  • 第三步,流程自动化,大规模利用。例如,提交代码后,工作状态自动更新;父工作的状态依据子工作状态自动更新等,可能大大提高规范流程的执行效率。

继续改良:
量化反馈是无效复盘改良的前提,而足够的我的项目数据则是量化的前提。通过一站式的研发管理工具,统计和剖析研发全流程产生的效力数据,可能更加主观、迷信地度量团队效力,复盘改良工作,并将其依照优先级排入工作列表中,实现继续循环改良。

下图是很经典的 PDCA 循环图。当咱们去复盘相干的改良工作时,能够把它汇入到待办列表外面;在待办列表里确定它的优先级,并最终造成一个循环,达到解决问题的状态。

综上所述,「指标治理」、「组织治理」、「端到端的数字化项目管理」这三个「飞轮叶片」是相互依赖、互相推动的关系。当三个叶片同时推动,大型团队的业务价值能力疾速地晋升,实现业务增长。

– Q & A –

Q1:老师在讲到价值增长飞轮的时候提到了指标。那对于大型软件团队来说,团队的指标应该是自下而上制订还是自上而下制订呢?

冯斌老师:不同的状况下要做不同的决策。例如,在确定因素比拟多的状况下,自上而下地确定指标会是更高效的办法;如果不确定因素比拟多,高层有想法,同时,基层员工也依据本人的想法提供反馈与倡议,最初单方再进行对齐。所以,自下而上的办法或者更加无效。

其实,在很多软件团队里,都会看到两种形式的联合。就像是 OKR,管理者有本人的思考,并且向下传递,同时基层员工也有翻新的想法,两边进行对齐、综合,这是一个更好的做法。

Q2:咱们公司是大型团体,应用软件十分多,而且总是买新的软件,要如何解决这个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孤岛问题呢?

冯斌老师:这个问题产生的起因之一,是这些零碎笼罩的面比拟小,它只能解决一个小的事件。还有就是开发能力或是回调能力还不够强等等。

如何解决呢?两个办法。第一,咱们要找到一整套的解决方案。一开始,ONES 做的一站式研发管理工具就是有价值的,因为在研发过程当中,有很多问题是连在一起的。所以,一个一站式的解决方案,能更好地把信息聚拢在一起,达到数字化水平;第二,产品必须有肯定的开放性,领有丰盛的 API 接口。有了这些工具作为根底后,就能够去解决数据孤岛的问题以及治理这些数据,将有价值的数据进行建模,并且收集上来。

Q3:前段时间咱们公司承接了一个软件我的项目,开发团队也依照需要的规格说明书进行了开发,并且实现了所有性能的实现。然而客户在验收的过程中却说这与他们想要的产品差距十分大,这种问题应该怎么去防止呢?

冯斌老师:咱们应该通过相似麻利的形式,尽早给到客户一个可用的产品,获取反馈后,再去沟通交流、修改。在研发这个可用的产品过程中,优先级也起到很大的作用,什么事件先做、后做,都要排序。其实,没有人能够将最后的需要和最终的产品准确地对应起来,都是要通过每一步的迭代、沟通、修改,才能够交付一个有价值的产品。

ONES 研发治理巨匠课第一季课程还在持续,「研发效力度量的行业趋势及五项精进」「500强企业晋升效力实际」等课程行将上线。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