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告诉你其实中国电影票房的最强锦鲤不是吴京

42次阅读

共计 307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8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作者 | 赵鹿鸣
转载自 | 网易数读

打开购票软件,我们决定看哪一部电影的因素可以有很多:也许是影片的类型、场次的安排,还有可能是豆瓣的评分。

另有一个很重要的信息,主创的组成——知名演员的加盟,通常会为影片的放映带来原生的关注。

当然,并非每个人都一定是某个明星的拥趸,但当你看见一位口碑不错的演员出演了某部影片时,不难会产生“某某某演的电影应该挺值得一看”的想法,反之,你会避开。

这是因为观众对知名演员的市场定位和选片原则都有一个大概的判断,这些判断直接影响了电影的市场表现,也就是票房。

那么,成百上千位中国演员里,谁主演的电影通常伴随着优质的市场表现?谁才称得上票房福星呢?谁的票房表现又不尽如人意呢?

沈腾位列片均票房榜第一

数读菌结合中国票房、猫眼两家平台汇总了 2000 年至今国产电影的票房及其主演数据。

数据显示,吴京主演的电影以超过 120 亿的累计票房位列中国演员之首,这其中《战狼 2》与《流浪地球》的接连大卖起到了关键作用,也使得吴京的“咖位”在近两年直线上升。

紧随其后的为黄渤,以超过 113 亿的累计票房位居第二。与吴京稍有不同的地方在于,黄渤主演的电影表现“均衡”——《心花路放》、《寻龙诀》等影片都是票房和口碑双丰收。

与之类似的还有位列第三第四的沈腾和徐峥,累计票房差距不大。其主演的多数电影都保持了较好的口碑与票房。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本身与黄渤合作紧密,戏路相似,与位列第六名的王宝强一起,都属于近年来拥有突出观众缘的演员。

反观香港老牌演员,如成龙、梁朝伟、古天乐、周润发等人,尽管尚位列累计票房榜前二十,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已经被白百何、井柏然等新兴演员超过。

这其实与市场需求的转向以及香港电影衰落的大趋势有关。成龙、梁朝伟、古天乐等老牌港星以敬业著称,作品产量较高,但是在港片的黄金年代,内地电影市场还没有发展起来,很多片子也未曾在内地上映,通常以盗版的形式在民间流传。

香港电影衰落后,导演和演员纷纷北上,但也难保证每部作品都在内地市场取得满意成绩。

如果说以累计票房排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爆款”作品的出现,那么片均票房可以很好地帮助考察票房福星是否具有稳定的表现。

数读菌以多次(≥5 次)主演电影为筛选门槛,结果可见:沈腾位列第一,8 部主演电影(如《西虹市首富》、《夏洛特烦恼》)几乎片片卖座,片均票房超 13 亿,是名副其实的票房锦鲤。

林允排名第二稍微让人觉得惊讶。事实上,她目前主演电影数量仅有 5 部,通过《美人鱼》、《西游伏妖篇》两部“星爷”电影的加持拉高了均数,是否具有真正的票房号召力还有待市场观察。

其它演员多数也入围了累计票房榜,显示出其较高的市场价值。

其中,徐峥与邓超主演次数最多,但片均票房依然逼近 5 亿。说明他们表现稳定,虽然也拍过烂片,但是相对来说,还是维持了产量、口碑与市场表现之间的较好平衡。

可以发现,能否成为票房福星其实取决于电影与演员的双向关系。

一方面,知名演员的加盟会为电影的大卖起到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一些演员哪怕现有的票房号召力较弱,但借着优秀电影的东风,既能获得好口碑,也可以增加自己的市场价值。

两种情况下,多数演员在期待着第二种。

福星也会新老更替

如果将 2000 年至今的国产电影划分为 4 个阶段,会发现票房福星很难是同一批人,这代表了新老演员的人气更替。

以刘德华为例,2000 至 2004 年,在历年票房最高的 10 部国产电影,也就是共计 50 部电影中,刘德华主演的影片就占到了 8 部,远远高出其他演员。

而在 2005 至 2009、2010 至 2014 年两个时间段内,这个数量回落至 5 部和 3 部。近 5 年,已低于 3 部。

时至今日,“华仔”主演的作品依然会被中青年观众关注,但已经较难产生更多的社交媒体流量。

取而代之的是陈坤、黄渤、徐峥等人。尽管他们都可列入“老牌”演员的行列,但其作品调性通常更能吸引新一代观众买单。

那么,十九年来,有没有长期能产出高票房电影的演员呢?

还是有的——比如成龙大哥,早些年间可以凭借《特务迷城》杀入年度票房前三,也可以在近两年通过《功夫瑜伽》豪取 17 亿的贺岁档票房,至少在市场层面奠定了“成龙电影”的金字招牌。

另一方面,老牌演员与新生代演员并非隔阂,其间的合作正变得越来越多。通常考察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可以更好的了解高票房电影通常是怎样搭配演员阵容的。

数读菌将历年票房前十的国产电影主演导入关系网络,同时将吴京等 10 位累计票房最高的演员标红显示。

结果发现,邓超、梁朝伟等人接近网络中心,意味着他们拍摄广泛,与各种类型的演员均有合作。

与成龙合作的演员最多,但联系最密切的依然是一众香港演员。黄渤、徐峥等人与他们关系较远,但是与王宝强、沈腾等人频繁合作,组成了自己的国产电影联盟。

有流量就能转换为票房吗?

数读菌已经探讨了那些在电影领域发展良好的知名演员,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位演员的名气都可以顺利等换于票房。

因为一部影片能否被市场接纳,最直接的因素还是它的实际品质,这与演员的资源获取能力有关。

此外,也取决于他 / 她是否有一批稳定且规模较大的支持者,否则只能归为一种“虚假”的名气。

数据发现,在片均票房榜倒数 20 名中(仅筛选知名演员),杨紫位列倒数第一,其 6 部主演电影的片均票房仅有 200 余万元人民币,且几乎全部由 2016 年上映的《在世界中心呼唤爱》贡献。

这说明她的支持者多为电视剧粉,且当前的经纪团队尚未帮她争取高品质的电影项目,不失为一种遗憾。

这一情况在长期耕耘电视剧的女演员中经常出现。毕竟,从制作门槛上,电影与电视剧之间依然有个“惊险的一跃”。

还有一种类型的演员,虽然名气较高,但粉丝规模无法与流量艺人相及,如榜单中的林依晨、谢娜、周韦彤、应采儿等人,她们的戏路通常集中在爱情、喜剧类电影

但这类影片摄制门槛偏低,投资规模通常较小,影片品质并不稳定,因此才会出现片均票房极低的情况。

蒋雯丽执导的电影取得了不错的口碑,但是累计票房仅为 80.8 万元

此外,还有一些演员,主攻电视剧的同时,也对艺术电影情有独钟。

比如蒋雯丽,除了参演《立春》《明月几时有》等片,甚至在 2010 年自行执导了一部艺术电影《我们天上见》并广受好评。在这一维度下,票房并不是一个要优先考虑的问题。

除了这些连你爸妈都认识的演员或者说明星,还有一批“新生代偶像”的影视表现值得关注,因为后者通常具有强大的粉丝规模支撑,有成熟的应援体系。那么,他们的支持是否会直接转化在电影的市场表现上呢?

数读菌收集了当前发展较好的十余位高流量艺人,来看看他们在电影领域取得的成绩:

可以看到,在片均票房上,这些高流量艺人主演电影的票房多在 2 亿元以上,基本面都不错。

毕竟鉴于他们的现有身价,作为演员他们通常能获取到最优质的演出机会,与之搭配的是更为成熟的主创阵容与宣发渠道,影片的出路通常不会差。

其中最突出的是刘昊然与张艺兴,分别凭借《唐人街探案》系列、《功夫瑜伽》拉高了自己的均值。

相比之下,吴磊的运气则没有那么好,片均票房远低于同期演员,2018 年主演的大片《阿修罗》甚至遭遇了撤档风波,与其团队的选片能力不无关系。

在主演次数和累计票房上,杨幂远超其它演员,堪称“劳模”。但总体来看,这些高流量艺人的电影成绩都比较理想。

可以说,尽管他们的演技依然有待更广泛的公众检验,但市场价值早已突出。

尽管我们说手握“票房福星”会为一部电影的市场表现提供基本保障,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因果,而是需要整个剧本和摄制水准的相辅相成。

因为观众们心知肚明,专注电影品质才是关键,而不至于再像王宝强执导《大闹天竺》后,在领取金扫帚奖时向大家真诚地说道:

“让我跟观众说一句,对不起!”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