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学的视角来诠释服务雪崩

4次阅读

共计 107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相信很多后端研发的同学有过类似的感觉:平时经常听到“服务雪崩”这个词,但总觉得是一知半解。今天我将从数学的视角来诠释“服务雪崩”。
“服务雪崩”,通常是指客户端的请求量超过了服务端处理的能力上限,最终导致服务不可用。

“雪崩”一词形象生动的描述了当请求量暴涨时,请求响应时间像“滚雪球”一样持续的变大,直到所有的客户端请求全部超时,服务端后续的任何响应都会被客户端所忽略,服务完全不可用,进而“雪崩”。

上面的描述依然很抽象,那该如何理解呢?我们先从服务端的处理能力入手,一般我们使用 TPS 或者 QPS 来衡量一个服务的处理能力,即吞吐量。

服务吞吐量 = 服务并发数 (单位时间 / 平均响应时间),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去银行某个营业厅办理业务,这个营业厅一共有 5 个柜台可以办理业务,平均每个人的办理时间为 10 分钟,那么这个营业厅一个小时的服务吞吐量 = 5 (60 / 10) = 30。

相对的如果我们有一个后台服务,它有 10 个进程在并发处理请求,每个请求的平均响应时间为 20ms,则这个服务每秒的吞吐量(QPS)= 10 * (1000ms / 20ms) = 500。

知道了服务吞吐量如何衡量,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响应时间。响应时间 = IO 时间 + 计算时间 + 等待时间。服务“雪崩”的关键在于等待时间持续变长,导致请求超时。

为了方便讨论,我们这里假设客户端请求的分布是完全均衡的,服务端的处理能力是不变的,服务端的吞吐量到达上限时的平均响应时间为 Tavg,如果此时请求量上升为吞吐量上限的 n 倍,Tni 表示请求上升到 n 倍后的第 i 个请求的响应时间,那么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公式:

第 i 个请求的等待时间 = 前 i - 1 个请求的处理时间 – 第 i 个请求的达到时间

第 i 个请求的响应时间 = 前 i - 1 个请求的处理时间 – 第 i 个请求的达到时间 + 请求处理时间

如果客户端的请求量还未达到服务端的吞吐量上限,即 0 < n <= 1,则此时服务响应时间在理想情况下是等于 Tavg 的。

因为当 n > 1 时,Tni 是一个增函数,所以越晚达到的请求,其响应时间则越长,当 Tni 的值大于客户端设置的超时时间时,就会发生服务“雪崩”。

上面的推导过程可能过于抽象,这里举一个具体的“栗子”。假定我们有一个服务,它的 QPS 上限为 100,则它的 Tavg 为 10ms。当每秒的请求量达到 200 时,第二个请求的响应时间为:10ms(第一个请求的处理时间) – 5ms(第二个请求 5ms 的时候达到服务端) + 10ms(第二个请求的处理时间) = 15ms。

根据上面推到的公式,此时 Tni = (i + 1) * 5ms,如果客户端设置的超时时间为 500ms,则第 100 个和后续的请求都会超时。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