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发展史:由点到生态

9次阅读

共计 213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在当今无边界组织的商业背景下,企业与员工关系已经转化为联盟关系,以往通过工作场所、劳动合同等约束的形式已经逐步弱化,管理行为空前复杂,OA 正是将一个个散点整合起来的看不见的手。那么,推动 OA 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什么?中国 OA 到底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分哪些阶段? 以后将去向何处?
一、OA 发展的驱动力
办公自动化(OA,Office Automation)其主要使命是依托计算机技术,提高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行为的效率和效果。因此,OA 的成长有两个引擎:一方面是硬性技术的不断更新,另一方则是管理活动复杂性和重要性的持续提高。二者从可能性和必要性上共同推进 OA 的演变与发展。
二、中国 OA 的发展阶段
(一)点—单一个体与机器的链接
上个世纪 80 年代初,计算机刚刚起步,在中国经济体制和发展阶段的影响下,政府部门开始推行无纸化办公。主要表现形式是档案管理,这个时代的 oa 关注的是个体,以 office 为代表。可以理解为机器代替了部分的手工工作,而对于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作用尚未体现。鉴于面向个人的软件相对业务比较单一,可以简单地表示为一个点。
(二)线—单一审批流程
到了 80-90 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政府正式开启办公自动化建设,完成了公文审批的办公自动化。在这个阶段,组织结构大多以直线职能模式为主,因此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审批。将纸质流程搬到计算机上,节约了时间成本,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由于“线与线”之间的交集较少,未能体现出 1 +1>2 的增值优势。因此,这个阶段的管理流程呈现的就是一个一个审批人的串。在 OA 的质量或业务上表现的就是一条线。
(三)面—横、纵向工作流打通
98 年开始,oa 开始进入企业。以“内部工作流协同”为切入点,实现企业“人、事、物、系统”等资源的全协同,这一阶段 OA 系统的真正商业模式开始打开,企业购买使用 OA 系统是其商业模式(私有部署)。这个阶段涌现出大批 OA 厂商,泛微、致远、金和、华天动力、蓝凌等(凡是现在存活的 OA 厂商企业规模都比较大),但企业采购的目标还是以满足基本的办公需求为主。管理形态上逐步实现公文流转、流程审批、文档管理、制度管理、会议管理、车辆管理、新闻发布等,在横向和纵向上共同发挥作用。OA 表现为审批流和协作流同时存在,为进一步发展形成基础框架。
(四)体—多方协同
协同的概念是泛微韦利东升华 OA 而来的。在该阶段 OA 真正进入了百家争鸣阶段,无论是泛微的矩阵是管理还是致远的多组织管理模型、二元化工作流都进入完善阶段。此时的 OA 也成为企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成为企业真正意义上的神经网络。员工进入公司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协同工具,了解最新的企业信息,待办事项,企业内部的所有“人、事、物”都在 OA 上完美调度,而外部第三方的应用只有接入 OA 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通过 Worktile 工作台查看每日工作安排)
在协作循环和管理形态上表现为一个多重循环体,这 2 个循环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融合相互关联的,举个例子:公司有一个项目在进行,那此时的二重循环是:
协作循环:项目内成员协作开发(研发人员、产品经理、设计师)
(研发项目中每个人都有不同角色,并对应不同权限)
管理循环:成员考勤、成员入职、离职、活动经费申请、合同签订等
(协作之外也要有企业管理功能)
OA 表现为一个体,包括:“密度”——安全性、交互性、稳定性;“长度”——可扩展、可深入性;“宽度”——涵盖管理职能、内容的广泛性;“高度”——组织架构、业务规模。
M(质量)= ρ(密度)[安全、用户体验、并发数、稳定性] * 长 [可扩展性、随企业伸缩] * 宽 [审批、流程、hr] * 高 [组织架构的规模]
另外,移动设备的盛行对 OA 也产生了影响,但笔者认为,它对当前阶段 OA 的影响更多的是形式是方式上的从空间上将 oa 扩大化,并非性质上的影响,就像第一阶段机器一定程度上取代人工一样,更多的是为 OA 进一步深层次的发展做好准备,积蓄能量。
三、OA 的未来——生态
互联网发展到此刻,还没有完全进入生态的阶段,但是大数据、区块链已经铺好了前进的道路,愈演愈烈的商业竞争对管理的高要求更是推动 OA 发展的原动力。因此,OA 的生态阶段只是时间的问题。进入生态后的企业就像一个个小的生命体,为了生存按照一定的规则运转,形成生态链。现阶段的传统 oa 已经走到尽头,互联网巨头进入企业协作市场,进一步刺激传统 oa 企业变革,最近致远的“蜂巢计划”是最直接的体现,一方面是企业在变革,另一方反应的是 oa 正在向生态转变。在协作循环和管理循环表现为:企业内既有协作循环也有管理循环,企业作为一个个体即遵守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协作循环,也遵守生态链的管理循环。OA 可能会表现为一个个阿米巴(一种虫子,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理论)。已经脱离了简单的固体形态编程一个更加智能的生命体, 开始依靠已经积累的内容开始自主学习、引导管理行为。也许有一天,工位没有了、会议室没有了,但工作还在,项目还在,OA 还在,并且,OA 会蜕变成一个智慧顾问,一边记录、讲述这家企业管理的“前世今生”,一边运筹帷幄,告诉企业应该走向何处。
本文作者:Worktile 高级工程师 马传佳
文章来源:Worktile 技术博客
欢迎访问交流更多关于技术及协作的问题。
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