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亿行代码,阿里巴巴这一年的技术报告和梦想报告

5次阅读

共计 167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78 年前,图灵用代码编译出的情报破解系统,让二战至少提前 2 年结束,挽救了 2000 万人的生命;50 年前,登月科学家敲下的一行关键代码,启动了阿波罗号的着陆,成就了人类的一大步;30 年前,蒂姆·伯纳斯·李利用代码创造了万维网,让普通人也能够通过互联网连接全世界……如同数字世界的艺术家、数字文明的建筑师,各个时代的工程师科学家们正在用一行行代码改变世界。阿里巴巴是这个时代的技术追梦人。2019 年 1 月 9 日,阿里巴巴公布了其 2018 年度代码报告。报告显示,阿里工程师在 2018 年共写下了 12 亿行代码,总代码长度可绕地球 4.49 圈。
代码是 IT 行业的根基和基础。人们熟悉的 Windows 操作系统,是有史以来最复杂的软件之一,其总代码数大约为 5000 万行。这意味着,阿里工程师一年写下的代码总数相当于 24 个 Windows 的开发量。
在代码语言规范上的努力和对语言美感的追求是衡量一个科技公司对行业贡献的重要标准。通过两年多的努力,阿里巴巴已经在内部实现了代码规范的“书同文”,对外推出了《阿里巴巴 Java 开发规约》。杭州成了全球 Java 规范的策源地。阿里基于开发规约推出的编码插件在全球范围内被下载了 110 万次,帮助数千家企业解决了 1 亿多个代码的不规范问题。
共同分享共同进步的开源精神是技术人和开发者的精神底色,阿里技术人坚持拥抱开源、回报开源。目前阿里巴巴已经有 400 多个开源项目,涉及中间件、框架、组件、数据库、存储等,包括滴滴、网易、Netflix、Uber 在内的互联网公司都是阿里开源项目的使用者。有 3600 多位阿里工程师们成为了开源项目的贡献者,他们过去在开源社区里共获得了 30 多万个星星,在 GitHub 贡献排行榜上,阿里是唯一一家入围顶尖贡献名单的中国公司。
因为阿里工程师的贡献,阿里巴巴在 2018 年还获邀加入 Java 全球管理组织 Java Community Process (JCP)的最高执行委员会,这也是中国企业首次加入到 Java 全球标准的制定中,推动更多“中国标准”成为全球规范。

12 亿行代码背后是阿里工程师和科学家们的技术梦想和家国情怀。键盘间行云流水的代码最终变成了推动科技突破与社会发展的密码,是多个前沿科技领域科研水平的提速,是城市管理模式的日趋精细化,是中国制造业的整体转型升级,是社会民生难题的切实解决方案。
2018 年 5 月,阿里巴巴达摩院量子实验室的科学家利研发出当前世界最强的量子电路模拟器“太章”,率先成功模拟了 81 比特 40 层作为基准的谷歌随机量子电路。《连线》杂志认为,这一研究突破意味着,谷歌依靠 72 比特量子计算机问鼎量子霸权的计划或被推翻。

(“太章”拟基于该模拟器模拟的随机量子电路规模(黑线)与当前硬件可以实现的规模 (红线) 比较)
阿里工程师还联合天文学家们开启了向宇宙深处的探索。他们与耶鲁大学合作,对 39.13 光年外的一个恒星系统进行研究,那里或将发现适宜生命居住的“第二地球”。他们还开发了一个适用于分析卫星遥感数据的 AI,每天能够完成对北京郊区近 150 万亩的耕地状况的实时分析,从中找出破坏农田的违法行为,成功守护了百万亩农田。

2018 年,阿里工程师们给海内外的 20 多座城市装上了大脑。在浙江杭州,城市大脑覆盖全城 420 平方公里,降低了 3.5% 城市交通拥堵,让杭州脱离堵城行列。同时,城市大脑的能力从交通领域延展至包括在消防、城建、环境在内的城市精细化管理。在人类最关心的生命健康问题上,阿里巴巴的工程师们开发的医疗 AI 已可准确地测量肝结节,对判断肝结节是否为恶性和临床医疗有促进作用。2018 年,问题疫苗事件牵动无数国人,阿里健康的工程师,连夜开发了一个“疫苗查询”功能,用技术让国人追踪疫苗来源,获得社会各界赞扬。

过去的一年,阿里巴巴的工程师们不仅在办公室里写代码,他们还深入到工厂车间,和工人师傅面对面交流。通过云计算、IoT、AI,阿里巴巴正在驱动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世界工厂带来了一个个珍贵的“1% 良品率”提升和一个个数字化转型成功案例。

本文作者:阿里云头条阅读原文
本文为云栖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