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前端技术演进盘点Web前端20年的技术变迁史

28次阅读

共计 1252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本文原文由作者“司徒正美”发布于公众号“前端你别闹”,即时通讯网收录时有改动,感谢原作者的分享。

1、引言

1990 年,第一个 Web 浏览器的诞生;1991 年,WWW 诞生,这标志着前端技术的开始。

在这将近 20 年的前端发展史中,我们经历了从最早的纯静态页面,到 JavaScript 跨时代的诞生;从 PC 端到移动端;从依赖后端到前端可自由打包开发;从早期的网景 Navigator 浏览器到现在各家浏览器百花齐放……

我们经历了前端的洪荒时代、Prototype 时代、jQuery 时代、后 jQuery 时期、三大框架割据时代,这其中均是由国外开发者主导,直到如今的小程序时代,才是中国开发者独创的。

这是漫长的技术储备下的成果,最终促成了良好的技术成长收获。期间的前端发展之路,崎岖艰难。

(本文同步发布于:http://www.52im.net/thread-27…)

2、相关文章

《小程序技术始于微信?来看看移动端小程序技术的前世今生!》

《盘点主流移动端跨平台 UI 技术:实现原理、技术优劣、横向对比等》

《最火移动端跨平台方案盘点:React Native、weex、Flutter》

《快速了解 Electron:新一代基于 Web 的跨平台桌面技术》

3、洪荒时代(1990~1994 年)

在 1990~1994 年期间,前端界发生的大事有:WWW(World Wide Web)的诞生、浏览器的诞生、JavaScript 的诞生,没有专业的前端,页面全是由后端开发的。

1990 年,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 - 李(Tim Berners-Lee)在 NeXT 电脑上发明了第一个 Web 浏览器。


▲ 互联网之父——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

1991 年 8 月 6 日,Tim 在 alt.hypertext 新闻组贴出了一份关于 World Wide Web 的简单摘要,这标志了 Web 页面在 Internet 上的首次登场。

1990 年 12 月 25 日,罗伯特·卡里奥在 CERN(即位于日内瓦的欧洲原子核研究会)和蒂姆·伯纳斯·李一起成功通过 Internet 实现了 HTTP 代理与服务器的第一次通讯(有关 HTTP 的详细介绍,请见《网络编程懒人入门 (六):深入浅出,全面理解 HTTP 协议》)。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 爵士作为万维网 (World Wide Web,简称 WWW 或互联网) 的发明者,被尊称为互联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建立的第一个网站 (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网站) 是 http://info. cern. ch/,它于 1991 年 8 月 6 日上网(即北京时间 8 月 7 日)。

最早的 Web 主要被一帮科学家们用来共享和传递信息,全世界的 Web 服务器也就几十台。由于仅是用来传递信息,从可视化方式或从传递数量上看,仅比电报强一点点。

当时还没有 JavaScript,用的是纯静态的页面。

1993 年,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出现了,人们可以在后端动态生成页面。

Perl 由于跨操作系统和易于修改的特性成为 CGI 的主要编写语言。当然,CGI 也支持其他支持标准输入输出和环境变量的语言编写,比如 Shell 脚本、C/C++ 语言,只要符合接口标准即可。

但显然,页面的内容更新完全由后端生成,这带来一个明显的缺憾:每次更新都要整页刷新,加上早期的网速情况,这个操作是非常慢的。因此针对这情况,人们从多方面着手改进:编写语言的升级、浏览器的升级、HTML 的升级。

1994 年,网景公司成立,发布了第一款商业浏览器 Navigator。自从这款浏览器面世后,微软推出 IE 浏览器。虽说有竞争才有发展,但这也埋下了 JavaScript 分裂的种子。


▲ 1994 年,网景浏览器的截图

同年,PHP 诞生。PHP 能将动态的内容嵌入到 HTML 中,提升了编写页面的效率与可读性,其性能也比一般的 CGI 高。PHP 的界定符、循环语句等的发明,深刻影响了后来的 ASP、JSP,乃致后来的 JavaScript 前端模板引擎。

1994 年 10 月,W3C 小组也成立了,他们负责 HTML 的发展路径,其宗旨是通过促进通用协议的发展。

待这一切就绪后,JavaScript 于 1995 年诞生了。

传闻,网景工程师布兰登·艾克(Brendan Eich)只花了 10 天时间设计出 JavaScript 语言,近乎上帝七日创造世界那么高效。但也因为工期太短的缘故,导致许多瑕疵,因此一直被正统程序员所嫌弃,直到 Ajax 的出世,才让人们找到理由忍受它的畸形。早期的浏览器都配有一个选项,用来禁止 JavaScript 语言运行。

兰登·艾克(Brendan Eich):

艾奇不仅是 Mozilla 的联合创始人,还是 JavaScript 技术的创始人。自 1998 年起,他开始深度参与 Mozilla 各方面的发展工作,包括 Firefox 浏览器和 Thunderbird 的研发。2005 年,艾奇被任命为 Mozilla 公司的首席技术官。

JavaScript 主要语言特征:

1)借鉴 C 语言的基本语法;

2)借鉴 Java 语言的数据类型和内存管理;

3)借鉴 Scheme 语言,将函数提升到 ” 第一等公民 ”(first-class citizen)的地位;

4)借鉴 Self 语言,使用基于原型(Prototype)的继承机制。

时下,静态语言大行其道,类与接口被证明是构建大工程的最佳实践,人们想不出没有类的语言如何编写业务。因此当时的微软也打造了另一门运行于浏览器的语言——VBScript。

如果继续细探 JavaScript 的能力,你会发现它早期真的非常空洞,一门没有灵魂的语言,没有包管理机制,也没有像 Java 与 C ++ 那样的打辅助用的 SDK,内置的方法也屈指可数。比如说数组方法,早期只有 push、pop、shift、unshift、splice、slice、sort、reverse、concat、join 等操作。动态调用方面,Function 的 apply、call 操作还没有出现!

早年的偷懒,导致后来不得不补课:到了 2019 年,数组上的原型方法,是原来 3 倍。

除了方法缺乏,还有性能问题,大家讨论用 eval 还是 Function,用哪种循环方式,用 parseInit 还是~~,就是为了那一点点的性能提升。例如 jsperf.com,就是一个专门研究 JavaScript 性能的网站。

因此 JavaScript 诞生后,其两大任务就是完善语言特性与提高性能。这两座大山分别由著名的 prototype.js 与 jQuery 来搬掉。

在搬掉之前,前端界还有一个曲折实践——第一次浏览器战争,并由其发展而来 UA 嗅深技术。

4、浏览器战争(1994~2005 年)

浏览器战争一共打了三场,IE 浏览器 vs 网景浏览器、IE 浏览 vs 火狐浏览器、IE 浏览器 vs 谷歌浏览器。

第一场浏览器之战打得尤其激烈。

微软的 IE 浏览器发布于 1994 年,但此时的网景已经占领绝对优势。微软在落后的情况,反编译 Netscape 的源码,推出 IE 与 JScript。但是由于 Bug 非常多,大家不愿意为 IE 开发网站,因此发掘出 UA,专门过滤掉 IE 浏览器。

UA 即 Navigator.userAgent,是用一个字符串来记录用户当前运行在什么操作系统与浏览器中。

当时 IE3 的 UA 是这样的:

Mozilla/2.0 (compatible; MSIE 3.02; Windows 95)

程序判断 UA 信息,假如发现当前运行的环境是 IE 浏览器的话,就提示用户用网景浏览器打开。因此微软不得不让自己的 UA 尽量伪装成网景的 UA,欺骗用于检测 UA 的脚本,达到 IE 浏览器可以跑这些网站的目的。

最终,第一次浏览器之战以微软胜利,Netscape 被美国在线收购,而落下帷幕。

第一次浏览器战争年代非常久远了,但其结局告诉我们,其实技术强弱并不重要。那时技术保护并没有这么重视,否则微软的行为可能会被告(谷歌的 openSDK 仅抄袭几十行代码,被 Oracle 公司诉讼赔 88 亿)。

第一次浏览器战争带来了一个问题:尽管当时有 ECMA-262(JavaScript 规范文档)与 W3C(HTML 与 CSS 的规范文档),微软却没有照规范来实现 JavaScript、HTML 与 CSS,导致前端兼容问题的诞生。所以 CSS Hack、浏览器判定、特性侦测,这些技术就应运而生。

这个时代最著名的人物是 Dean Edwrad,他是最早的近乎完美解决事件绑定的兼容性大神,其 addEvent()内置于 jQuery 最早的版本中。jQuery 的作者 John Resig 看到其超强的技艺,最后放弃推出大而全的框架,专攻选择器引擎。

John Resig:


John Resig 是 jQuery 的创始人和技术领袖,目前在 Mozilla 担任 JavaScript 工具开发工程师。著有《Pro JavaScript Techniques》(即《精通 JavaScript》)等经典 JavaScript 书籍。

Dean Edwrad 的 IE7.js、IE8.js 是早期处理浏览器兼容的良药,可以说是一切 Polyfill 的起源。他写了大量的 Hack,比如在 IE 如何测量元素的宽高,许多操作 DOM 的兼容。

这时期太早,中国基本没有参与这次浏览器战争。

5、Prototype 时期(2005~2009 年)

Prototype 是 Sam Stephenson 写的一个非常优雅的 JavaScript 基础类库。他是 Ruby 的大牛,因此 Prototype 的许多方法名都是来自 Ruby 界。

Sam Stephenson 最大的贡献是发掘了 Prototype 与创造了 Function.prototype.bind,在数组上也写了一大堆方法,其中许多被标准化了。

同期的 MooTools 也是 Prototype 挂方法,当时,大家还在前端论坛为这个争吵。还有前端工程师喜欢在当时很出名的前端聚集地——蓝色理想(现沦为设计师网站)上,讨论如何扒脚本、分享弹层、日历等小组件的技术,这在当时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

Prototype 当时还解决两大问题:动画特效与 Ajax 请求。动画特效是由 Scriptaculous 提供,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各种缓动函数,各种特效的命名与大致的运行形态,都是由 Scriptaculous 确定下来的。

在早期,谷歌就开始使用 iframe 实现页面刷新。

2005 年 2 月,杰西·詹姆士·贾瑞特(Jesse James Garrett)发表了一篇名为《Ajax:一种 Web 应用程序开发的新方法》的文章后,Ajax 被挖掘出,大家才开始重视起这技术的应用。

杰西·詹姆士·贾瑞特(Jesse James Garrett):

杰西·詹姆士·贾瑞特是一名用户体验设计领域的设计师、网页体验设计公司 Adaptive Path 的创办人,是 AJAX 技术术语的命名者。

例如 IE 下的 ActiveXObject(“Microsoft.XMLHTTP”),这是 IE 创建 Ajax 引擎的。假如当时有工程师开发出一个核心库,如果不包含 Ajax 的封装,便不好意思发布出来。


▲ 一些 Ajax 书藉

当时前端开发模式是选择一个核心库,找一些组件,或者扒别人的脚本进行开发。

Prototype 的源码挺好理解的,代码量也少,只有 5000 多行,里面的每个方法也很易扒出来,因此一些大公司总有高手能创造自己的 Prototype。

但前端开发还是离不开后端,因为前端没有模块机制,当时我们需要用 PHP 进行打包。

打包是雅虎 34 条军规之一,可以减少请求数。打包的同时也可以进行混淆,防止代码小偷来窥探。

N 年前,前端面试必问的题目:

▲ 模块化的雏型,在注释中标注它的依赖

这个时期,还没有前后端分离,可国内一些带着深厚后端背景的高手已经入场。

6、jQuery 时期(2009~2012 年)

2006 年,jQuery 发布,它当时的竞争对手很多:Dojo、Prototype、ExtJS、MooTools。

所以那时 jQuery 的宣传口号仅能说是它的性能上升了 100%、200%、300%。直到 2009 年,Sizzle 选择器引擎研发成功,jQuery 才取得压倒性的优势。

当时前端界首要面对的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jQuery 在处理 DOM 兼容上真是知微见著, 发掘出大量的 DOM/BOM 兼容方案(例如 Dean Edwrad 的 addEvent(),IE 的 px 转换方案,domReady 的 doScroll 方案,globalEval 的兼容方案等)

jQuery 也打破了前端开发者的编程思维,之前是按照后端的开发思路来的:做一个业务就先封装一个类,有了这个类后,再想办法传入一个 DOM,然后再通过类方法操作 DOM。而 jQuery 是 DOM 为中心,开发者可以选一个或多个 DOM,变成 jQuery 对象,然后进行链式操作。当时为了改变用户的思维,国内的高手写了不少文章来引导大家。

其次,开发者们已开始注重前后端分离,并要求不能污染 Object 原型对象,不能污染 window 全局变量。这样,jQuery 只占用两个全局变量。

再次,jQuery 非常轻量级,采用 Dean Edwards 编写的 Packer 压缩后,大小不到 30KB。并且里面实现得非常精妙,以令人瞠目的手段解决各种兼容痼疾。

为了学习这些技巧,高手们翻了一遍遍 jQuery 的源码,所以网上有大量关于其源码详解的书藉。甚至前端工程师在面试时也会被考到 jQuery 的源码实现,这样,jQuery 在国内更加流行。

jQuery 的流行间接带来以下的发展:

1)促使人们对 CSS1~CSS3 选择器的学习;

2)促进了浏览器原生选择器引擎 document.querySelectorAll、Element.matches 的诞生;

3)提高人们对 domReady(DOMContentLoaded 事件)的认识;

4)促进了 Promise 与 requestAnimateFrame 的诞生;

5)最重要的是降低前端门槛,让更多人进入这行业,前端工程师的队伍越来越壮大。

这样的话,不断涌现出优秀的工程师,他们创造了大量 jQuery 插件与 UI 库。为后 jQuery 时代,人们研发前端模块加载、统一异步机制、打造大型 MVC 框架,甚至伸向后端,接管打包脚本而发明 Node.js,来腾出大量时间。

这个时期涌现了大量 jQuery-like 的库,其中最著名的是 Zepto.js。Zepto 的出现也标志着我们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那时配套出的著名库还有 iScroll、fastclick、Lazy Load、Modernizr、fullPage。

jQuery 的链式操作风靡一时,也带来许多问题,当 Ajax 出现依赖时,就不可避免就出现回调地狱。因此针对这方面的讨论,诞生 Deffered 与 Promise。有关回调地狱的讨论,在后来讲 Node.js 异步处理时,将会再一次热烈地讨论。因此太阳下没有新事,我们总是遇到相似的问题。

jQuery 如此多的选择器也法维护,随着越来越多人涌现这行业,页面的交互也越来越复杂,从 Web Page 向 Web App 进化,新的趋势带来新的开发方式。

7、后 jQuery 时期(2012~2016 年)

这时期以 RequireJS 的诞生为起点,以 RN 的出现结束。同时解决了前端的模块定义问题,模块打包问题(通过 Node.js),JavaScript 不依靠其他语言创造了一套自己的工具链。

jQuery 的出现让前端工程师开发更加轻松,假如工程师想实现一个功能,现搜索出一个 jQuery 插件来实现。那时候大家在前端网站就整天介绍 jQuery 插件,很少讨论一些底层的实现。

前端工程师通常编写一个页面,会引入十多个乃至几十个 jQuery 插件,页面上塞满了 Script 标签。众所周知,浏览器是单线程,Script 的加载,会影响到页面的解析与呈现,导致著名的白屏问题(当时前端用力过猛,body 中的所有东西都是动态生成的)。

jQuery 另一个问题是全局污染,由于插件的质量问题,或者开发的素质问题,这已经是 IIEF 模块或命名空间等传统手段无法解决了。

于是一些优秀的前端工程师们决定向后端取经,引入模块机制。早期,这种模块机制在 Dojo、EXT 这些框架中都是内置的,但是显然说服不了另一个框架的用户用对方的模块机制,于是有人立志要统一这种模块定义方式,成立了 CommonJS。

但不料,CommonJS 内部也有派系,谁也说不服对方。终于有一个人忍不住自己独立开发出 RequireJS,其模块规范即为 AMD。AMD 最大的优势是它支持各种插件,且简单明了,并且提供 shim 机制加载以非 AMD 规范编写的 JavaScript 代码。

但在 CommonJS 诞生很久一段时间后,在后端的 Node.js 出现时才有用武之地。而国内,则流行另一种规范风格,背靠阿里的大旗,有人推出了 SeaJS,号称其规范为 CMD。其实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产生许多模块加载器,但最后还是被淘汰了,规范一个就够了,不宜过多。

但是前端工程师的创造力就是这么惊人,从无到有,再到泛滥成灾,一年足矣。这可能与前端代码是开源的原因。最后有人统一了前两种规范(AMD、Node.js 模块),同时还支持老式的“全局”变量规范。

自此,JavaScript 开发模式焕然一身了,大家只要在代码外面包一层就可以全世界通用,不用担心全局污染的问题。

其次,jQuery 开发者需要解决大段 HTML 的生成问题,之前 jQuery 有 $.html, $.append, $before 等方法,可以将一大段符合 HTML 结构的字符串转换成 DOM 再插入到页面上。

但现在我们想分离出来,让 HTML 独立到不同的文件中,然后插数据,这就是前端模板。前端模板的情况与模板规范一样,从没有到多如芝麻的境地。这时筛选一个好用且性能高的模板是一件让前端工程师头疼的问题,那时网上有许多评测文章来介绍它们。

前端模板技术可以用一个公式来描述:

HTML = template(vars)

有了前端模板后,又诞生了前端路由,基于它们,人们发明一个新词汇 SPA。作为这个时代的尾声,来自 Ruby 界的高手 Ryan Dahl 发明了 Node.js。前端工程师们欢呼:可以不用传统的后端就能自己写一个网站了!


▲ Node 之父 Ryan Dahl

Node.js 的发展就不详述上,很快它就冒出海量模块、路由、状态管理、数据库、MVC 框架都有了。这时,前端就缺自己的 MVC 框架了。Node.js 转眼就十岁生日了。

著名的 MEAN 架构,是 JavaScript 全栈开发的先锋。当时涌现了大量的 MVC 与 MVVM 框架。最先火起来的是 Backbone.js,使用纯正的 MVC 模型,Backbone.js 是 jQuery 最后的支持者,它强依赖于 jQuery。

Backbone.js 的作者还搞了另一套编译语言 CoffeeScript, 里面的箭头函数、类机制、解构赋值等语法糖都深深影响了后来的 ES6。

接着下来是谷歌的 Angular,微软的 Knockout.js,苹果的 Ember.js 这三个 MVVM 框架,MVVM 就是比 MVC 多一个数据绑定功能,但这数据绑定功能是非常难实现。Knockout 是使用函数代替属性的技巧实现,它的设计影响到后来的 Mobx;Ember.js 是基于 Object.defineProperty;Angular 是将函数体转译成 setter()、getter()函数。

大公司的介入,对个人开发者影响是很大,毕竟大家都爱迷信大公司,因此局面一下子就稳定下来。大公司还带来了全新的开发模式,早期都是找一个核心库,再搜刮一大堆插件,然后自己写业务代码,最后后端打包。

大公司将后端开发经验挪用过来,用 Node.js 开发了一套 CLI,里面包含了脚手架生成,打包脚本、语法风格检测、环境变量插入,代码复杂度检测,代码提交时自动跑单元测试,图片与 JS 压缩等功能。ESLint、JSLint、JSHint、CSS Lint、htmllint 等就是那时期出现的。

但 CLI 的出现导致了前端的分裂,以前大家都使用 jQuery,但自 CLI 帮你建好项目的那一刻起,就将你划归某一子阵营,你是 Angular?Ember.js?还是 jQuery?对了,jQuery 没有大公司支撑的阵营被快速边缘化。

对于个人开发者,他们是没有能力开发这么功能完备的 CLI,于是出现了 Code Climate、Travis CI、CircleCI 这样的平台。它们的出现标志着 jQuery 小作坊时代的终结了。


▲ CircleCI 官网

前端开发者也出现分化:有些人转向后端,出现了 CNode 的门户网站。另外一些人开始搞工程化。一时间出现上百种构建工具,出名的有 Grunt、Gulp、FIS3、webpack、Rollup、npm-script。

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些构建工具均会经历时代的考验,如大浪淘沙般,最后存活得仅为寥寥。

因此在这场工程化的盛宴中,注定把许多低层次的 jQueryer 淘汰掉。jQueryer 在空闲之余培育出的前端模板、前端路由、MVC 框架、模块加载器、Node.js 构建工具,却不料最终成为它自己的挖墓人。

jQuery 的时代一去不返了,再没有人关心拖了 N 年的 Bootstrap 4 终于发布了,没有人知道 jQuery3.5 的瘦身计划,也没有人问 jQuery 的源码,渐渐地,大家不关注 jQuery 的工具链了。

8、三大框架割据时代(2016~ 至今)

React 是突然爆发的,虽然它是与 Angular 是同时期发布,但因为 JSX 怪异的语法让人们远离它。此时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的中期,大公司都有自己的 App,或者基于原生,或者基于 Hybird(详见:《盘点主流移动端跨平台 UI 技术:实现原理、技术优劣、横向对比等》、《最火移动端跨平台方案盘点:React Native、weex、Flutter》)。

Hybird 是用 WebView 加载一个网站或一个 SPA。

由于原生成本太贵,需要招两套班子,一套安卓的,一套 iOS 的;而 Hybird 则一直存在性能问题。于是在 2017 年,Facebook 推出了 React Native(RN)。

RN 的性能不比原生差多少,比 Hybird 能好些,其次使用 JSX 开发界面比原生的快;RN 只需要低成本的前端开发人员就能上手了。中国国内经过瀑布流(图片导购)、团购、P2P、区块链等全新商业模式的开发浪潮后,前端人员数量大增。现在,他们只要稍微培训就可以转型为 App 开发。

在开发 RN 的过程中,人们开始了解 React 一系列的优胜之处。比如 JSX 背后的虚拟 DOM 技术,虽然事实证明虚拟 DOM 不会带来性能的巨大优势,但保证了你怎么写其性能不会太差。

React 为了引入 JSX,必须需要引入编译,这又间接促成 Babel 与 webpack 的壮大。尤其是 Babel,让我们在很旧的浏览器中使用非常新的语法,甚至一些还没有定案的语法。React 从 14 升级到 React 15,强制使用 class 语法,让这个推了好久的语法糖终于大规模落地。

之前如果 JavaScript 想使用类,只能自己模拟类,由于没有官方的实现,只能任由各优秀工程师发挥。而普通人想用好类,需要了解很复杂的 Prototype 机制。

现在只用几个新关键字就可以得到这一切。

如果对比 Python 2 与 Python 3 间的升级,JavaScript 实在太辛运了!针对 CSS 逻辑功能过弱的问题,我们也有了新的解决方案:Less、Sass、PostCSS 与 CSS Modules!

谷歌在发布 Angular 的同时,也发布了一个叫 Polymer 的框架,那时它想推广一种叫 Web Components 的浏览器自定义组件技术。这其实是微软在 IE5 就玩剩的 HTC 技术的升级版。虽然它没有火起来,但它将 Script、Style、Template 三种内容混在一个文件的设计,启发一个留美华人,再结合当时的 Backbone.js、Angular 等设计,Vue.js 横空出世。目前,这是国人最成功的前端框架了。

尤雨溪:

尤雨溪是 Vue.js 框架的作者,HTML5 版 Clear 的打造人。尤雨溪毕业于上海复旦附中,在美国完成大学学业,本科毕业于 Colgate University,后在 Parsons 设计学院获得 Design & Technology 艺术硕士学位,现任职于纽约 Google Creative Lab。

除此之外,国人也弄了好几套迷你 React 框架与迷你 Vue 框架。这有点像 jQuery 时代,大家疯狂做迷你 jQuery 框架一样。

总的来说,最有创造力的是 React 团队,做出状态管理器、CSS-in-JS、Flow 静态类型检查、devTool、Fetch、前后端同构、Fiber、suspend、并发渲染等名词层出不穷。其中,状态管理器拥有上百套,CSS-in-JS 也拥有上百套,Flow 则让前端尝鲜到接口编程的好处,间接推动 TypeScript 发展。这三大框架无法比拼个一二出来:Vue.js 有国人的拥趸,React 与 Angular 有大公司光环。

三大框架的缠斗从 PC 领域扩展到移动端:React 有 RN,Vue.js 有 Weex,Angular 有 ionic。想当年我们为了兼容浏览器,攒了一大堆浏览器侦探的 Hack,全部贬值为垃圾了。

在这时期,一种全新的后端渲染崛起,称之为前后同构,既拥有早期 SEO 的功效,又能复用大量的业务逻辑。随着国内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获客成本提高,各种有效的商业模式都进入红海,但只有头部用户能赚到钱,马太效应越来越严重,纯粹的技术解决方案已经无法满足商业诉求了。

9、小程序时代(2017~ 至今)

小程序时代与三大框架的时代几乎重合,但是出自不同一批人,决战的平台也不一样。

一直以来前端技术都是由国外开发者主导的,即便是 Vue.js 也是由美国的华人创造的。但是国内外的技术更新是存在代差,国内通常延期两三年,这个时间差可以让一些模仿者得以生存(如 SeaJS、FIS、avalon)。但随着封闭的时间越来越长,国内肯定也会诞生自己的专有物种。小程序就是其中之一。

小程序的出现有着明显的商业诉求,因为马太效应,一些超大流量的 App 诞生了。这些大流量 App 集成了许多功能,但显然公司再多员工,也无法所有功能全是自己弄,于是产生小程序这种“外包”的手段。

小程序是国内前端技术的一次厚积薄发:底层运行的迷你 React 的虚拟 DOM,内置组件是使用 Web Component,API 来源于 Hybird 的桥方法,打包使用 webpack,调试台是 Chrome console 的简化版,WXML、WXSS 的语法高亮也应该是 webpack 或 VS Code 的插件,模块机制是 Node.js 的 CommonJS……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微信开发者工具,以后开发者工具成了各种小程序 / 快应用的标配。

但微信小程序一开始的复用能力非常弱,没有类继承,不能使用 npm, 不支持 Less、Sass,因此基于它的转译框架就应运而生。第一代转译框架是 wept、WePY、mpvue,它们无一例外是 Vue 风格的。因为 WXML 的模板指令与 Vue 非常相似,只是改一下就能兼容。当时也出现了一个 MINA 的框架,听说是微信团队开发的,可以单独架起 Node.js 后端,让小程序运于浏览器中,方便做单元测试。

第一代转译框架主要是基于 Template 标签实现组件机制,自定义组件机制是以后的事了。这就造成了利用第一代转译框架编写的小程序项目很难升级。那时候是个人开发者的天堂,这些框架都是某一大牛独力开发的。

第二代转译框架是大公司主导的,因为需要兼容的小程序越来越多,百度、支付宝、字节跳动、小米、华为等公司都推出自己的小程序和快应用。个人开发者很难凭个人力量去开发转译框架,这时候各大团队纷纷推出自己的轮子:如京东的 Taro、滴滴的 Chameleon、网易的 Megalo、去哪儿网的 nanachi、百度的 Okam 等。

在这个时期,Angular 显然落伍了,一是 Angular 升级太快,国内的高手还没有消化好,新一版的 Angular 又发布了。二是国内缺乏迷你 Angular 的轮子,导致庞大的 Angular 无法塞进小程序中。

国外谷歌发布了 Flutter 跨平台转译框架,但是它的编写语言是 Dart,它也无法跨界到小程序中。

未来不仅国内一线巨头争夺小程序,二三线的巨头也可能会加入小程序的混战中,例如有人称 360 也在打造自己的小程序平台。小程序这种新的流量变现模式深刻地影响了国内的互联网布局。

10、结束语

当初 JavaScript 被误解为最糟糕的语言,时至今日它是最流行的语言:GitHub 60% 的开源项目都是与 JavaScript 有关。

以前,从事这行业的人被称为页面仔,现在他们的起薪有的比 PHP、JAVA、C++ 等后端还高。甚至有人说,“任何可以使用 JavaScript 来编写的应用,最终会由 JavaScript 编写。”

我们前端开发者触及的领域不仅仅是浏览器,还可以做后端,做桌面端,做手机端,做小程序端,前端开发者的性价比越来越高,越来越重要。可谓是时代造英雄。

笔者有幸成为前端开发者大队伍中的一员,也坚信我们前端开发者以后的路会越来越宽,越来越好走。

附录:有关 Web 即时通讯技术的文章

Web 即时通讯新手入门贴:

《新手入门贴:详解 Web 端即时通讯技术的原理》

Web 端即时通讯技术盘点请参见:

《Web 端即时通讯技术盘点:短轮询、Comet、Websocket、SSE》

关于 Ajax 短轮询:

找这方面的资料没什么意义,除非忽悠客户,否则请考虑其它 3 种方案即可。

有关 Comet 技术的详细介绍请参见:

《Comet 技术详解:基于 HTTP 长连接的 Web 端实时通信技术》

《WEB 端即时通讯:HTTP 长连接、长轮询(long polling)详解》

《WEB 端即时通讯:不用 WebSocket 也一样能搞定消息的即时性》

《开源 Comet 服务器 iComet:支持百万并发的 Web 端即时通讯方案》

更多 WebSocket 的详细介绍请参见:

《新手快速入门:WebSocket 简明教程》

《WebSocket 详解(一):初步认识 WebSocket 技术》

《WebSocket 详解(二):技术原理、代码演示和应用案例》

《WebSocket 详解(三):深入 WebSocket 通信协议细节》

《WebSocket 详解(四):刨根问底 HTTP 与 WebSocket 的关系(上篇)》

《WebSocket 详解(五):刨根问底 HTTP 与 WebSocket 的关系(下篇)》

《WebSocket 详解(六):刨根问底 WebSocket 与 Socket 的关系》

《理论联系实际:从零理解 WebSocket 的通信原理、协议格式、安全性》

《Socket.IO 介绍:支持 WebSocket、用于 WEB 端的即时通讯的框架》

《socket.io 和 websocket 之间是什么关系?有什么区别?》

有关 SSE 的详细介绍文章请参见:

《SSE 技术详解:一种全新的 HTML5 服务器推送事件技术》

更多 WEB 即时通讯文章请见:

http://www.52im.net/forum.php…

(本文同步发布于:http://www.52im.net/thread-27…)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