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趣区

一泡尿的时间快速读懂QUIC协议

1、TCP 协议到底怎么了?

现时的互联网应用中,Web 平台(准确地说是基于 HTTP 及其延伸协议的客户端 / 服务器应用)的数据传输都基于 TCP 协议。

但 TCP 协议在创建连接之前需要进行三次握手(如下图 1,更详细原理请见《理论经典:TCP 协议的 3 次握手与 4 次挥手过程详解》),如果需要提高数据交互的安全性,既增加传输层安全协议(TLS),还会增加更多的更多握手次数(如下图 2)。


▲ 图 1 – TCP 的三次握手原理图


▲ 图 2  – TLS 的初始化握手原理图

正如上面两张图里演示的原理,TCP 协议连接建立的成本相对较高。

所以,一般的稳定网络传输都是通过 TCP,但是在网络基建本身就已经越来越完善的情况下,TCP 设计本身的问题便暴露了出来,特别是在弱网环境下,让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些新的可能性。

(本文同步发布于:http://www.52im.net/thread-2816-1-1.html)

2、QUIC 协议登场

和 TCP 相反,UDP 协议是无连接协议。客户端发出 UDP 数据包后,只能“假设”这个数据包已经被服务端接收。这样的好处是在网络传输层无需对数据包进行确认,但存在的问题就是为了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应用层协议需要自己完成包传输情况的确认。

此时,QUIC 协议就登场了。

QUIC 是 Quick UDP Internet Connections 的缩写,谷歌发明的新传输协议。

与 TCP 相比,QUIC 可以减少延迟。

QUIC 协议可以在 1 到 2 个数据包(取决于连接的服务器是新的还是已知的)内,完成连接的创建(包括 TLS)(如下图 3 所示)。


▲ 图 3  – QUIC 协议握手原理图

从表面上看:QUIC 非常类似于在 UDP 上实现的 TCP + TLS + HTTP/2。由于 TCP 是在操作系统内核和中间件固件中实现的,因此对 TCP 进行重大更改几乎是不可能的(TCP 协议栈通常由操作系统实现,如 Linux、Windows 内核或者其他移动设备操作系统。修改 TCP 协议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因为每种设备、系统的实现都需要更新)。但是,由于 QUIC 建立在 UDP 之上,因此没有这种限制。QUIC 可以实现可靠传输,而且相比于 TCP,它的流控功能在用户空间而不在内核空间,那么使用者就不受限于 CUBIC 或是 BBR,而是可以自由选择,甚至根据应用场景自由调整优化。

QUIC 与现有 TCP + TLS + HTTP/2 方案相比,有以下几点主要特征:

1)利用缓存,显著减少连接建立时间;

2)改善拥塞控制,拥塞控制从内核空间到用户空间;

3)没有 head of line 阻塞的多路复用;

4)前向纠错,减少重传;

5)连接平滑迁移,网络状态的变更不会影响连接断线。

从图上可以看出,QUIC 底层通过 UDP 协议替代了 TCP,上层只需要一层用于和远程服务器交互的 HTTP/2 API。这是因为 QUIC 协议已经包含了多路复用和连接管理,HTTP API 只需要完成 HTTP 协议的解析即可。

有关 QUIC 的详解请见:《技术扫盲:新一代基于 UDP 的低延时网络传输层协议——QUIC 详解》。

3、QUIC 协议的目标

QUIC 协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整合 TCP 协议的可靠性和 UDP 协议的速度和效率。

一张图看懂 QUIC 协议的优势:

对于 Google 来说优化 TCP 协议是一个长期目标,QUIC 旨在创建几乎等同于 TCP 的独立连接,但有着低延迟,并对类似 SPDY 的多路复用流协议有更好的支持。如果 QUIC 协议的特性被证明是有效的,这些特性以后可能会被迁移入后续版本的 TCP 和 TLS 协议(它们都有很长的开发周期)。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理论上来说,如果 QUIC 的特性被证明是有效的,这些特性以后可能会被迁移到后续版本的 TCP 协议中,但鉴于 TCP 协议长达几十年在互联网通信里的垄断地位,以及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沉重历史报复,想要根本性地优化或改进 TCP 协议,难度相当大(或许,有些事情,只能是想想而已,IPV6 还喊了这么多年呢,不是一样没普及。。。)。

4、QUIC 协议这么好,可以大规模切换为 QUIC 吗?

理想和现实总是有一定的差距:虽然经过多年的推广的应用,但 QUIC 协议目前仍未达到大量普及的阶段,在 IETF 上的 QUIC 依然还是草稿,并且还存在 Google QUIC 与 IETF QUIC 两类不稳定的协定。

而且,QUIC 还面临以下挑战:

1)小地方,路由封杀 UDP 443 端口(这正是 QUIC 部署的端口);

2)UDP 包过多,由于 QS 限定,会被服务商误认为是攻击,UDP 包被丢弃;

3)无论是路由器还是防火墙目前对 QUIC 都还没有做好准备。

5、QUIC 协议实践

Chrome 浏览器从 2014 年开始已经实验性的支持了 QUIC 协议。可以通过在 Chrome 浏览器中输入 chrome://net-internals/#quic 查看是否已经支持 QUIC 协议。如果还未支持,可以在 chrome://flags/#enable-quic 中进行开启。

开始 Chrome 浏览器对 QUIC 协议的支持之后,可以在 chrome://net-internals/#quic 中查看到当前浏览器的 QUIC 一些连接。当然目前只有 Google 服务才支持 QUIC 协议(如 YouTube、Google.com)。

Google 在 2015 年的一篇博文中分享了一些关于 QUIC 协议实现的结果,这些优势在诸如 YouTube 的视频服务上更为突出:用户报告通过 QUIC 协议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可以减少 30% 的重新缓冲时间。

6、我想试试 QUIC 协议,可以怎么做?

目前支持 QUIC 协议的 web 服务只有 0.9 版本以后的 Caddy。其他常用 web 服务如 nginx、apache 等都未开始支持。

整个 QUIC 协议比较复杂,想自己完全实现一套对笔者来说还比较困难。

所以先看看开源实现有哪些。

1)Chromium:

这个是官方支持的。优点自然很多,Google 官方维护基本没有坑,随时可以跟随 chrome 更新到最新版本。不过编译 Chromium 比较麻烦,它有单独的一套编译工具。暂时不建议考虑这个方案。

2)proto-quic:

从 chromium 剥离的一个 QUIC 协议部分,但是其 github 主页已宣布不再支持,仅作实验使用。不建议考虑这个方案。

3)goquic:

goquic 封装了 libquic 的 go 语言封装,而 libquic 也是从 chromium 剥离的,好几年不维护了,仅支持到 quic-36,goquic 提供一个反向代理,测试发现由于 QUIC 版本太低,最新 chrome 浏览器已无法支持。不建议考虑这个方案。

4)quic-go:

quic-go 是完全用 go 写的 QUIC 协议栈,开发很活跃,已在 Caddy 中使用,MIT 许可,目前看是比较好的方案。

那么,对于中小团队或个人开发者来说,比较推荐的方案是最后一个,即采用 caddy 来部署实现 QUIC。caddy 这个项目本意并不是专门用来实现 QUIC 的,它是用来实现一个免签的 HTTPS web 服务器的(caddy 会自动续签证书)。而 QUIC 只是它的一个附属功能(不过现实是——好像用它来实现 QUIC 的人更多)。

从 Github 的技术趋势来说,有关 QUIC 的开源资源越来越多,有兴趣可以自已逐一研究研究:https://github.com/search?q=quic

7、本文小结

QUIC 协议开创性的使用了 UDP 协议作为底层传输协议,通过各种方式减少了网络延迟。

虽然目前 QUIC 协议已经运行在一些较大的网站上,但离大范围普及还有较长的一段距离,期待 QUIC 协议规范能够成为终稿,并在除了谷歌浏览器之外的其他浏览器和应用服务器中也能够实现。

8、参考资料

《技术扫盲:新一代基于 UDP 的低延时网络传输层协议——QUIC 详解》
《让互联网更快:新一代 QUIC 协议在腾讯的技术实践分享》
《七牛云技术分享:使用 QUIC 协议实现实时视频直播 0 卡顿!》

Google 的“Next generation multiplexed transport over UDP”文档:

 Next generation multiplexed transport over UDP.pdf _(563.01 KB)_ 

9、系列文章

本文是系列文章中的第 10 篇,本系列文章的大纲如下:

《网络编程懒人入门(一):快速理解网络通信协议(上篇)》
《网络编程懒人入门(二):快速理解网络通信协议(下篇)》
《网络编程懒人入门(三):快速理解 TCP 协议一篇就够》
《网络编程懒人入门(四):快速理解 TCP 和 UDP 的差异》
《网络编程懒人入门(五):快速理解为什么说 UDP 有时比 TCP 更有优势》
《网络编程懒人入门(六):史上最通俗的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功能原理入门》
《网络编程懒人入门(七):深入浅出,全面理解 HTTP 协议》
《网络编程懒人入门(八):手把手教你写基于 TCP 的 Socket 长连接》
《网络编程懒人入门(九):通俗讲解,有了 IP 地址,为何还要用 MAC 地址?》
《网络编程懒人入门(十):一泡尿的时间,快速读懂 QUIC 协议》(本文)

附录:更多网络编程相关资料推荐

《TCP/IP 详解 – 第 11 章·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TCP/IP 详解 – 第 17 章·TCP:传输控制协议》
《TCP/IP 详解 – 第 18 章·TCP 连接的建立与终止》
《TCP/IP 详解 – 第 21 章·TCP 的超时与重传》
《技术往事:改变世界的 TCP/IP 协议(珍贵多图、手机慎点)》
《通俗易懂 - 深入理解 TCP 协议(上):理论基础》
《通俗易懂 - 深入理解 TCP 协议(下):RTT、滑动窗口、拥塞处理》
《理论经典:TCP 协议的 3 次握手与 4 次挥手过程详解》
《理论联系实际:Wireshark 抓包分析 TCP 3 次握手、4 次挥手过程》
《计算机网络通讯协议关系图(中文珍藏版)》
《UDP 中一个包的大小最大能多大?》
《P2P 技术详解 (一):NAT 详解——详细原理、P2P 简介》
《P2P 技术详解(二):P2P 中的 NAT 穿越(打洞) 方案详解》
《P2P 技术详解(三):P2P 技术之 STUN、TURN、ICE 详解》
《通俗易懂:快速理解 P2P 技术中的 NAT 穿透原理》
《高性能网络编程(一):单台服务器并发 TCP 连接数到底可以有多少》
《高性能网络编程(二):上一个 10 年,著名的 C10K 并发连接问题》
《高性能网络编程(三):下一个 10 年,是时候考虑 C10M 并发问题了》
《高性能网络编程(四):从 C10K 到 C10M 高性能网络应用的理论探索》
《高性能网络编程(五):一文读懂高性能网络编程中的 I / O 模型》
《高性能网络编程(六):一文读懂高性能网络编程中的线程模型》
《不为人知的网络编程(一):浅析 TCP 协议中的疑难杂症(上篇)》
《不为人知的网络编程(二):浅析 TCP 协议中的疑难杂症(下篇)》
《不为人知的网络编程(三):关闭 TCP 连接时为什么会 TIME_WAIT、CLOSE_WAIT》
《不为人知的网络编程(四):深入研究分析 TCP 的异常关闭》
《不为人知的网络编程(五):UDP 的连接性和负载均衡》
《不为人知的网络编程(六):深入地理解 UDP 协议并用好它》
《不为人知的网络编程(七):如何让不可靠的 UDP 变的可靠?》
《不为人知的网络编程(八):从数据传输层深度解密 HTTP》
《不为人知的网络编程(九):理论联系实际,全方位深入理解 DNS》
《技术扫盲:新一代基于 UDP 的低延时网络传输层协议——QUIC 详解》
《让互联网更快:新一代 QUIC 协议在腾讯的技术实践分享》
《现代移动端网络短连接的优化手段总结:请求速度、弱网适应、安全保障》
《聊聊 iOS 中网络编程长连接的那些事》
《移动端 IM 开发者必读(一):通俗易懂,理解移动网络的“弱”和“慢”》
《移动端 IM 开发者必读(二):史上最全移动弱网络优化方法总结》
《IPv6 技术详解:基本概念、应用现状、技术实践(上篇)》
《IPv6 技术详解:基本概念、应用现状、技术实践(下篇)》
《从 HTTP/0.9 到 HTTP/2:一文读懂 HTTP 协议的历史演变和设计思路》
《脑残式网络编程入门(一):跟着动画来学 TCP 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脑残式网络编程入门(二):我们在读写 Socket 时,究竟在读写什么?》
《脑残式网络编程入门(三):HTTP 协议必知必会的一些知识》
《脑残式网络编程入门(四):快速理解 HTTP/ 2 的服务器推送(Server Push)》
《脑残式网络编程入门(五):每天都在用的 Ping 命令,它到底是什么?》
《脑残式网络编程入门(六):什么是公网 IP 和内网 IP?NAT 转换又是什么鬼?》
《以网游服务端的网络接入层设计为例,理解实时通信的技术挑战》
《迈向高阶:优秀 Android 程序员必知必会的网络基础》
《全面了解移动端 DNS 域名劫持等杂症:技术原理、问题根源、解决方案等》
《美图 App 的移动端 DNS 优化实践:HTTPS 请求耗时减小近半》
《Android 程序员必知必会的网络通信传输层协议——UDP 和 TCP》
《IM 开发者的零基础通信技术入门(一):通信交换技术的百年发展史(上)》
《IM 开发者的零基础通信技术入门(二):通信交换技术的百年发展史(下)》
《IM 开发者的零基础通信技术入门(三):国人通信方式的百年变迁》
《IM 开发者的零基础通信技术入门(四):手机的演进,史上最全移动终端发展史》
《IM 开发者的零基础通信技术入门(五):1G 到 5G,30 年移动通信技术演进史》
《IM 开发者的零基础通信技术入门(六):移动终端的接头人——“基站”技术》
《IM 开发者的零基础通信技术入门(七):移动终端的千里马——“电磁波”》
《IM 开发者的零基础通信技术入门(八):零基础,史上最强“天线”原理扫盲》
《IM 开发者的零基础通信技术入门(九):无线通信网络的中枢——“核心网”》
《IM 开发者的零基础通信技术入门(十):零基础,史上最强 5G 技术扫盲》
《IM 开发者的零基础通信技术入门(十一):为什么 WiFi 信号差?一文即懂!》
《IM 开发者的零基础通信技术入门(十二):上网卡顿?网络掉线?一文即懂!》
《IM 开发者的零基础通信技术入门(十三):为什么手机信号差?一文即懂!》
《IM 开发者的零基础通信技术入门(十四):高铁上无线上网有多难?一文即懂!》
《IM 开发者的零基础通信技术入门(十五):理解定位技术,一篇就够》
《百度 APP 移动端网络深度优化实践分享(一):DNS 优化篇》
《百度 APP 移动端网络深度优化实践分享(二):网络连接优化篇》
《百度 APP 移动端网络深度优化实践分享(三):移动端弱网优化篇》
《技术大牛陈硕的分享:由浅入深,网络编程学习经验干货总结》
《可能会搞砸你的面试:你知道一个 TCP 连接上能发起多少个 HTTP 请求吗?》
《知乎技术分享:知乎千万级并发的高性能长连接网关技术实践》
>> 更多同类文章 ……

(本文同步发布于:http://www.52im.net/thread-2816-1-1.html)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