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27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需求分析
可以把需求从不同抽象层次或角度进行分析
- 业务需求:描述使用软件系统要达到什么目标。例如,使用软件系统要提高工作效率多少倍,节省多少费用等
- 用户需求:描述用户要求系统必须能完成的任务,或者说描述用户能用系统做什么
- 系统需求:为了满足需求,系统或系统成分必须满足或具有的条件或能力。该项需求中通常包括软件和硬件需求,且对需求的描述层次是顶级的
- 功能需求:规定软件必须实现的功能性需求。该项需求规定开发人员必须要实现的软件功能供用户使用。该项需求基于系统需求得到
- 非功能需求: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软件系统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特性和必须遵循一定的约束,非功能需求描述相应的特性和约束。例如软件系统的特性为可用性、健壮性、可移植性、效率等,软件系统的约束可为开发人员构造软件系统时必须遵循的技术规范、开发周期、开发成本等
结构化分析方法
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一种建模技术,在模型的核心是数据字典,它描述了所有的在目标系统中使用和生成的数据对象。围绕这个核心有 3 种图,数据流图描述数据在系统中如何被传送或变换,以及描述如何对数据流图进行变换的功能,用于功能建模;实体 - 关系图描述数据对象及数据对象之间的关系,用于数据建模;状态 - 迁移图描述系统对外部事件如何相应,如何动作,用于行为建模。
设计准则
1、性能准则
性能准则包括对系统速度和空间的需求
响应时间:用户请求提交后多久可以得到系统的认可并作出反应
吞吐量:在一段固定时间内,系统能够完成多少任务
内存:系统运行需要多少空间
2、可靠性准则
可靠性准则决定了对减少系统崩溃及随后所造成危害所做的努力程度
健壮性:能够经受非法用户输入系统的能力
可靠性:特别指定的行为与观察到的行为之间的差别
可用性:系统能够用来完成正常任务的时间百分比
容错性:在出错条件下系统的操作能力
保密性:系统承受恶意攻击的能力
安全性:即便在出现错误或故障时,避免系统威胁到人类生命财产的能力
3、成本准则
成本准则包括开发、配置和管理系统的成本。成本准则不仅包括设计上的考虑,还包括管理上的考虑。当新系统取代旧系统时,应该考虑确保向后兼容,或减少新系统移植的开销,同时需要在多种不同成本中作出权衡,如开发成本、移植成本、维护成本、用户培训成本等。
开发成本:开发初始系统的成本
部署成本:按照系统并培训用户的成本
升级成本:从原有的系统中导出数据的成本,这个准则导致了向后兼容的需求
维护成本:需要进行修复错误和增强系统的成本
管理成本:需要对系统进行管理的成本
4、维护准则
维护准则确定在开发完成后再改变系统的困难程度
可拓展性:向系统中添加功能的难易程度
可修改性:更改系统的难易程度
可适应性:将系统发布到不同的应用领域的难易程度
可移植性:将系统移植到不同平台的难易程度
可读性:通过阅读源代码来理解系统的难易程度
需求的可追踪性:将代码映射到特定的需求的难易程度
5、最终用户准则
用户最终准则包括从用户视点出发所需的属性,不包括性能准则和可靠性准则
效用:系统支持用户的工作有多好
易用性:用户使用系统的难易程度
设计目标的某些权衡:空间与速度、交付时间与质量、交付时间与功能、交付时间与人员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