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技巧大作用POC让业务流程与RPA高效融合

11次阅读

共计 106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POC(Proof of concept),常译作“概念验证”,是企业部署 RPA 的必经环节。作为业界流行的针对客户具体应用的验证性测试,POC 的关键特点即匹配用户真实的业务场景。
根据客户对系统提出的需求和标准,在指定的业务场景,通过对编写好的脚本进行测试,以发现其局限性,帮助确保 RPA 机器人按预期工作,从而向企业证明系统可以实现某些功能,满足业务的基础需求。
POC 通常发生在企业正式部署 RPA 之前。通过 POC,企业可根据自身业务需求或未来发展布局部署 RPA,以实现降本增效,将更多的时间留给精细化管理和创新。

POC 的 2 种形式
POC 通常涉及两种形式:
1、直接对选定产品进行 POC 测试。
客户已经认定了某种产品,会直接选择这款产品进行 POC 测试。这种情况下的 POC 较为省事,客户能配合 RPA 实施方的要求,快速整理出业务需求。
2、通过 POC 进行产品比对,选出最适合的产品。
此种情况则相对复杂。由于客户不知该怎样去做相关的需求整理,这就要求 RPA 实施方亲自调研。
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是,重现业务流程,并用视频录制,再配以语音讲解。
在文档方面,实施方需先于客户环境下,做个简单且图文标配的 SOP(标准化操作流程)文档,为后期做细节准备。
前期文档准备通常也分为两种:SOP 和 BRD(业务需求文档)。两种只选其一即可。

评估 RPA 应用可行性
文档梳理完毕后,需要评估实施 RPA 是否可行。
在大多数规则固定的情况下,不考虑公司内部信息安全因素,RPA 的实施基本都是可行的。可在该前提下考虑验证性方案。
那么,什么情况下没有可验证性的需要?
第一,异常情况无法全部覆盖,其他情况下无法进行灵活导向。第二,时间的考虑,方案在白天和夜晚时间段的干扰因素会有所不同,无法进行精准判断,需要人工参与决策,也会有一些其他因素无法验证。

实施 POC 的小技巧
实施 POC 其实是为了更好地部署 RPA。因此在部署初期:
1、应挑选那些有固定规则、逻辑性强,不需要人工参与,又有大量高度重复的场景进行 POC。这样便于客户快速看到成果,由点及面能快速扩展开来。
2、制定方案,首要确定最有可能看到具有积极业务影响的流程。通过 ROI(投资回报)分析,挑选最优选择,确保提升实现业务流程现代化的可能性,从而部署后获得最大价值。
3、必须要考虑 RPA 部署后的可维护性,这是重要测试指标之一。RPA 部署必须具备较强的可维护性,RPA 操作脚本必须具备参数化调整,同时还必须提供模块化组件,确保在系统调整时候能够快速响应,易于维护。
4、慎重考虑供应商是否有合理丰富的安全机制,可以保证 RPA 部署后的系统安全性。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