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296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8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我是个被家庭“道德绑架”入了 IT 圈的屌丝码农,可能由于父母大学专业问题,我似乎顺理成章地子承父业,每一次考试,每一次择校,每一次志愿报考,一路有父母的陪伴,家人的呵护,于是也就自然而然地来到了这所离家最近的“程序员”学府——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
虽然志愿是我自己选的,但高考我还是拼尽了全力,要说发挥超常分数超高那也算吧,但毕竟那是靠着我的语文功底奠定的我在大学生涯中的心理地位,又不是程序员最看重的“数理化”。
于是大学四年就成为了我最迷茫也最丰满的时光——以下是个在计算机方面没有任何天赋的“穷二代”的奋斗史,在大好的校园生涯中受尽了专业歧视、分数歧视、地域歧视、贫富歧视、甚至性别歧视……仍然不忘初心虐掉一群科班毕业生,以一个程序员屌丝身份混入正经“学术研究”圈,发 paper,做演讲,去留学,最终拿到【伪】助理研究员岗位的励志剧!嗯,总之来说就是,学霸学神请慎入。
- 一. 惨淡的大学生涯
不文不理的专业让我在北邮这座学府中,有点 ABC 的感觉。第一次让我有“我或许能成为一个程序员”的自信的时候,还是某次小学期的经历。说起来,那大概是我第一次搭网站。
当时老师教我们用的是 java web,都是比较基础的小 demo,可小学期要求是做一个推销技术商品(自动走迷宫小车)的电商网站,能拿出去见人的那种。这可让大家有点捉急……当时我能想到的写页面的工具除了 frontpage 也就是 dreamweaver 了,窘迫呀。由于自己一直在宣传部美编部之类的地方做做海报传单什么的,感觉自己要大展身手的机会来了,于是也就在这个项目中投入许多(虽然页面确实是用 ADOBE 系列制作样图和动画交互,再用 dreamweaver 拼凑起来,设计还参考了一系列《xxx 宝典》中的样例),但当时来看,还是挺自得意满的。毕竟能把前端设计和服务器 demo 联调到一起,嗯……不容易的。顺便自己瞎搞了一堆诸如论坛、头像、小游戏之类的花边儿功能,实现方案其实都挺不合理,过程有点像北大青鸟技校出来的那种,囧。再加上我们学院在学校中的地位,之后见了世面之后,这项目我都不好意思提。
再之后就是一系列“浅入深出”的专业课,可是听来听去都和码代码八竿子打不着关系,我管你路由通信怎么搞的,各类协议怎么设计的,我只想问我学这么多将来能不能找到工作喂!
大三大四英方教学占主导,虽然 Queen Mary 也不是什么技术名校,但毕竟也是……嗯,挺学院派的。然后就有了跟导师混学术界的经历。第一个挑战是用 matlab 做物理层 802.11a 的协议仿真,这玩意儿还只是给人家主方向(ADHOC 路由算法设计)提供一点底层仿真支持,说白了对整个研究小组来说就是个可有可无的加分项。饶是如此,这货对于一个没有学过通原,对通信方面的知识也只局限于 7 层网络结构以及勉强理解二进制的基本含义的学酥来讲,那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人以为我不是学神就是学霸呢,但其实只是个靠大作业做苦力以及考前刷夜冲刺勉强混进学霸圈儿的学渣)
导师说这东西要进化成我的毕设,窘迫啊,顿时有一种要毕不了业的感觉,其实不参加所谓的 summer project,不跟着英方导师做项目,乖乖滚回大部队还是能混口饭吃的,但是毕竟机会只有一次,嗯,不成功便成仁。于是我就在一个月的假期里去啃了《通信原理》,参考并利用了无数个网上的 demo,加之本部学长导师的帮助(提问题的时候可是真被无声的鄙视,人家还是挺尊重人的,但最初鸡同鸭讲的阶段真是不好受),最终总算是勉强地融会贯通理解了其中的原理,总体来说算是自己动手编了一遍仿真代码,关键是还跑通了。最后的感觉就是,爽!
然后问题又来了,这货要说练手还可以,可怎么拿到台面上做研究,发 paper 啊?协议原理都是成熟的了,完全没有创新点好不好!说白了我在研究小组中的地位还是鸡肋啊……
于是我又深入参考了导师的研究方向,结合自己的优势以及自身未来希望的发展规划,诚诚恳恳又战战兢兢地给导师写了封邮件。第一点呢,就是我看了一些相关方向的 paper,在 ADHOC 路由算法设计和多媒体压缩的结合这一点上,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可以作为创新点。而这与原本给我的安排(MAC 层仿真)不太相符。本科毕设是很重要的履历,我自己希望能和自己未来发展相结合,做自己擅长的方向,也委婉地表达希望在学术研究上有一些输出。我们导师还是很开明的,经过多次探讨与无数次会议、刷夜后……最后的结果就是导师采纳了我的提议,并且 paper 还真的中了。这经历我以前都不太敢想。一起之后第一次去美国做演讲的经历,虽然只是个 workshop,但毕竟主会还是业内挺有重量的,我投的是医疗自组网的小会场,算是比较前沿且目前也看不到什么实际用处的细分方向,小会场里大部分都是外国学生,都是导师带博士之类的,我一本科生放在那真是紧张得不行。后来去主会场听讲座,完全听不懂好不好,基本上都是清北上交一类的,也有一些本科生,那气场一看就是大神,年纪轻轻心高气傲的……
我是混不入那个圈的。
- 二. 硕士游学的不务正业
硕士终于申到了我 dream 的学府,也申到了正经的计算机专业,终于敢挺胸抬头和人说我是学计算机的了,呵呵。虽然说一年的香港硕士,分数要求那卡得真是宽松,但对于我来说还是拼尽全力啊,一个英语渣渣雅思考了 6 次才过关!总有人问我都四年双语教学了英语考试不是手到擒来的事吗?可是技术英语和日常英语完全不一样好不好,更何况看 paper 写提案什么的,又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还可以随手查词典查资料什么的,和英语考试怎么能比!总之,就是踏入硕士生涯的时候,我还是非常激动的。
硕士同学大多都是 985 科班出身的,虽然混学术界的比较少,大部分同学本科排名也不是冒尖的那种,但专业成绩也都还不错,工程界最需要动手能力那是比本科同学强太多了。
经过了一两次大作业的体验,感觉编程实力能和硕士同学混在一个起跑线,这让我挺满意的。虽然说还是没能混入学霸圈吧……但由于毕设项目是自己找导师提的方案,脑洞开得比较出奇,有段时间每天夜里一个人去实验室刷夜,一届 150 多人里,还是能稍稍混个眼熟。
顺带附上我的硕士毕设项目:http://www.cafe-designer.com/
- 三. 职场萌新——要学历不要能力的一系列面经
由于错过了校招,教学体系又和大部分内地大学区别较大,混互联网踏踏实实做工程师,我这种条件是很难有人要的。大部分公司也就是能给个初面聊一聊,真要招人的话,要不就要上来就会干活的,要不就是正经校招,管实习管培训签三方的那种。毕竟我是个连业界工程师类别都傻傻分不清,对自己希望往哪个细分语言、职位发展都很迷惑的萌新嘛。
最终我还是在一家小小的初创公司中得到了彻底的救赎。虽然公司小,但是老板好!所谓好就是,一:大公司出身,微博能搜出来的那种。二:技术出身,非名校毕业的那种,务实。三:团队还不错,有技术大神带,玩玩闹闹的,轻松。
一方面由于团队是前端出身,另一方面也由于前端比较适合我吧,于是就从前端工程师入门拿到了一张“程序员”身份证……
之后的事,就只能说: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做技术最好的一点就是,只要有了张入门票,基本上还是靠能力说话,算是个比较公平的行业。
以上就是一个在工程界没有任何天赋的女屌丝奋斗史,喜欢的话点个攒呗!
注:最近在玩儿阴阳师,想勾搭的加好友哇,账号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