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2018年跳槽经验教训整理

37次阅读

共计 164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1. 战线切勿拖太长,除非练手,否则不是真心想去的公司就别试了。对公司信息的了解要放在平时,多与同事朋友了解沟通,偶尔逛逛 blind 一亩三分地一类,这样才能确定下次跳槽的目标,有的放矢。选公司不是买菜!别见一个爱一个。这样大面积的横扫,对各个公司的试水,做这一次就够了,也正好拎清了自己的分量,看清了市场的大致形势。2.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1 中提到的是知彼,主要是关于公司文化氛围、薪资、工作内容、招人情况等的了解。知己则重在对自己的了解:我需要什么方向的职位?我想要寻求什么突破?我的擅长和兴趣在哪里?问清楚这些问题才能写好简历。因为本次跳槽一个明显的感觉是,我的简历仍然像实习时候那样“写得很好”,项目充实、细节突出,但是差了一点的地方在于,目标模糊、技术亮点不明。(当然,这与我的工作性质和本来就处于迷茫期也有关。)Anyway 我的意思是,一份好的跳槽用简历应该能突出你的技术优势,让人一看“嗯这个人肯定适合我们的职位”“嗯这个人 XX 方面很强,让我很感兴趣”。这样才能避免我拿 ML focus 的简历去投 Dropbox 和微软 O365 导致的不匹配。(不过,谁叫我也不 system focus 呢 hhh。)3. 这是个小点,如果投 LinkedIn,HR 非常关键,一个不靠谱的 HR 绝对能给你把事办砸,以及他们家千万别催,一催一个拒信,也许本来是通过的也催成拒信了。4. 就如选择学校一样,location 仍然是个重要因素,异地跳槽的难度总体来说仍然高于本地跳槽。因此若是将来想回加州,最好的方式仍然是先内部请调,搬过去然后再寻找机会。5. 今后跳槽 level 只会 >= 当前 level,因此要注意,展现的点不能再是“我年轻,我肯干肯学”,而应该是瞄准痛点,“我有 XX 技术背景,我能解决你们 XX 问题”。即使是大公司 general hire,也应该是“我知道贵司目前急需 XX 方面人才,我正好有 XX 背景,在你们许多组都有用武之地”。6. 如果几年后又走到迷茫期又想换方向,举个栗子如果将来 ML 不行了或者 big data 饱和了,想换个方向做做,注意尽量不要通过跳槽的方式来换方向,成本太高因为 potentially 会降 level 而且也不容易进到满意的公司(毕竟你缺乏相关经验)。尽量先在原公司尝试相关项目,积累一定经验之后再跳槽,这样对简历也好。7. 时间安排,为了战线不能太长,总用时不要超过半年。大概是 2.5 个月刷题(也得包括对目标公司题库的刷题),2.5 个月投简历和电面,最后 1 个月集中 onsite。由此也见刷题也要靠平日之功。8. 公司顺序:第一批练手,第二批是目标公司,没有第三批了别想了你没有精力的。第二批里面也别太害怕把最想去的公司放到最后以为自己能好好准备了因为到最后你就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了,放到倒数二三个正数二三个比较合适。Speaking of which,也就是目标公司不要超过 5 个。微软这种以组招人的,视情况单独讨论。9. 每到年底定期更新自己的 LinkedIn。不更新哪有 HR 勾搭。10.Onsite 颇为累人,一定要保证充足睡眠精力充沛。此外今后对自己的要求还应更高一些,不是这道题我答上来就算了,而是我答上来我还要秀一下我会别的解法秀一下我懂别的相关知识点;不是你问我简单的我就欢欣鼓舞得过且过,而是你问我简单的我还要主动把你带到高级 domain 里面去。11.Offer negotiation 很重要。将来最好还是手握多个 offer 为好。面对 HR 说“我是站在你这边的,你不告诉我具体信息我怎么能帮到你啊”这种套话,一定要笑呵呵地跟他说“既然你都站在我这边了你看看还能往哪儿高一点?”此外牢记要向 HR 要 refresh match,原来公司该发的股票价值,新公司一样不能少。12. 我这次的整体感觉是,比较屌的组不会太 care 你跟他们说你的项目如何如何牛逼,因为他们就只会点头微笑“哎呦你可真棒可是我不 care 呢慢走不送”。所以越是你想去的地方,你越得研究他们的痛点在哪他们需要什么,然后使劲往那上面扯。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