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运营:龙蜥社区第-17-次运营委员会会议顺利召开

5 月 26 日,龙蜥社区走进 Arm 北京办公室召开了第 17 次经营委员会会议。本次会议由龙蜥社区经营委员会副主席金美琴主持。来自 Arm、阿里云、电信、红旗软件、飞腾、海光、Intel、浪潮信息、联通软研院、龙芯、凝思软件、麒麟软件、普华根底软件、申泰、统信软件、万里红、新华三、中科方德、中科曙光、兆芯、中兴通讯|中兴新支点等理事单位的 30 位委员及代表缺席,销假 2 人。会上总结和回顾了龙蜥社区 5 月经营倒退状况并对 6 月经营打算进行了同步,同时针对各家理事单位 2023 年度的社区奉献指标进行了分享和探讨。 (图/线下参会委员合照) 会议伊始,经营委员会主席陈绪博士做收场发言。他说到:“龙蜥社区的倒退过程中,声量是越来越大,取得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到目前为止,社区成员也超过了 300 家。我心愿经营会议可能开释大家的能量,独特将中国的社区倒退得更大更强,让更多的国内企业从中受害。在此感激与会各位为龙蜥的壮大付出的每一份致力。” 龙蜥社区经营委员王云志对龙蜥社区走进 Arm 表白了热烈欢迎,并示意“ 5 月份咱们访问了龙蜥团队,同时沟通了往年在社区要落地的事。后续在经营上会从联结流动切入,心愿往年能在龙蜥有更多的奉献和成绩输入。Arm 是一家做 IT 服务的企业,心愿能够和大家一起致力把龙蜥做得更扎实。” 会上,经营委员会副主席金美琴为大家做了龙蜥社区 5 月份重点经营成绩的汇报。自 16 次经营委员会会议上,龙蜥社区2023 年度经营委员“3 个指标”表决通过后,各理事单位都踊跃加入进来,尤其是 Intel、浪潮信息、飞腾、凝思、中兴通讯 | 中兴新支点等。经营委员 Jane 表白了认可,她说:“《龙蜥社区理事单位管理制度》公布之后,Intel 依据这个制度进行了 2023 年度奉献的布局。2023 年,咱们会以一个更加降级的形式全面投入社区的建设,比方在技术层面,咱们会持续深刻和各 SIG 的单干,在重点 SIG 里参加的单个我的项目会增多。另外咱们在资源上也心愿跟社区有一个互动。” 经营委员张旭芳也示意:“咱们依靠浪潮信息龙蜥联结实验室进行生态认证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凋谢,浪潮信息也在踊跃的参加社区规范及行业标准的制订,以及有打算地去举办/加入社区每一场流动,比方针对 Serverless SIG、可信计算 SIG,曾经主导并举办了两场 MeetUp,为参加 SIG 建设的开发者们提供一个面对面顺畅沟通交流的平台,也欢送各个理事单位及合作伙伴报名参加后续社区活动,独特探讨龙蜥社区及各个 SIG 的倒退布局和共建计划。” 接着,经营委员蔡佳丽介绍了龙蜥社区月度重点流动。5 月,龙蜥流动热火朝天,包含开发者服务平台(devFree)MeetUp、SIG 研讨会等。其中,开发者服务平台(devFree)MeetUp 线上直播观看 2 万+,线下汇聚了百位技术大咖、开发者及高校师生,来自不同单位的 10+ 位嘉宾围绕龙蜥基础设施做了主题分享,大家一起见证了“开发者服务平台 devFree2.0”和“龙蜥众测共创行动指南”的公布。另外龙蜥社区也受邀参加了寰球开源技术峰会等大型国内开源流动,为开发者带去更多龙蜥前沿技术。6 月 2 日在浪潮信息(北京)举办了线下可信计算 SIG 研讨会,独特探讨可信计算 SIG 的布局以及共建计划。本流动由经营委员张旭芳组织策动。另《龙蜥社区 5 月度经营大事件回顾》已推送,欢送大家理解更多详情。 ...

June 15, 2023 · 1 min · jiezi

关于运营:龙蜥社区-5-月度运营大事件回顾

各位龙蜥社区的敌人们,你们好! 5 月经营月报来啦!从龙蜥看点、龙蜥生态、龙蜥流动、龙蜥 SIG 月度动静、精彩内容举荐等几方面总结、回顾了 5 月产生的重要事件。以下是社区经营报告,也欢送更多的开发者退出,与咱们一起打造面向云时代的操作系统。

June 5, 2023 · 1 min · jiezi

关于运营:极光笔记-极光推出运营增长解决方案开启企业增长新引擎

摘要:挪动互联网流量红利见底,营销获客面临更多挑战随着挪动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越来越多的企业客户发现获取新客户的难度直线回升,获客老本继续攀高。传统的挪动互联网营销以PUSH为代表,采纳简略粗犷的形式给用户进行推送就能够获客的时代曾经成为过来式;与此同时,企业营收中的“二八效应”更加显著,即“20%的客户奉献了80%以上的营收”。这意味着至多80%的存量用户,价值未被开掘,大量的用户资源被闲置节约。基于此,企业意识到如何升高获客老本进步ROI,如何开掘80%存量客户价值,围城企业营销降级的必经之路。仅仅依附传统PUSH,曾经不再可能满足企业营销的增长需要,营销形式办法的降级火烧眉毛。 PART.1应用传统PUSH产品,企业的四大痛点在应用传统PUSH产品时,企业通常会面临以下四大痛点:1. 无奈精准细分分群传统PUSH产品可能无奈反对用户精细化分群,而且PUSH厂商对APP推送有着明确配额(如华为、光荣、OPPO\对新闻类APP单设施/单日限度5条营销推送,对非新闻类APP单日/单设施限度营销2条;),粗放的推送会导致推送内容无奈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要,升高推送成果和用户满意度;且无限的配额资源没有失去正当的利用,真正有需要的用户没能失去推送;同时推送内容往往不足个性化,难以吸引用户留神。2. 频繁推送带来的用户疲劳感传统PUSH产品没有进行用户画像的深度开掘和行为剖析,导致推送机会过于频繁或无关紧要的推送告诉容易让用户产生疲劳感,甚至可能导致用户卸载利用或敞开告诉。3. APP卸载用散失无奈召回传统PUSH之所以能够对用户进行推送是因为用户受权了利用推送服务权限,受权后操作系统为该利用凋谢推送服务权限。因而只能对APP在装用户进行触达,若用户卸载了APP,那么利用相干推送服务权限会被操作系统移除,操作系统会阻止push的持续下发。4. 营销渠道繁多传统PUSH产品通常只关注挪动APP推送,而疏忽了其余潜在的营销渠道,如邮件、短信、社交媒体等,限度了企业营销成果的晋升,同时无奈满足企业在多种场景下的经营需要,例如告诉敞开、后盾过程杀死等,一旦呈现这种状况将导致企业无奈再对这类用户进行经营。同时推送过程中可能呈现稳定性问题,例如推送提早、推送失败等,却没有其余渠道做音讯补发,最终影响推送成果和用户体验。5. 指标成果归因能力无限传统PUSH产品往往只提供简略的推送数据统计性能,而不足深刻的数据分析和开掘能力,无奈对PUSH的最终带来的业务成果进行深度归因,导致企业难以从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优化经营策略。总之,企业在应用传统PUSH来营销用户时时可能会面临成果不现实、用户疲劳感、数据分析能力无限等问题,那么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呢?当然有,答案就是精细化营销。 PART.2 精细化营销是什么?精细化营销(Precision Marketing)是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营销策略,旨在通过深刻开掘和剖析用户数据,实现更精准、更无效的营销指标。精细化营销关注用户需要,以进步用户满意度和转化率为指标,晋升营销流动的投资回报率(ROI)。精细化营销的次要特点包含: 用户画像:通过收集和剖析用户数据,构建详尽的用户画像,包含用户的趣味、需要、行为习惯等,以便为用户提供更精准、更个性化的营销信息。行为剖析:使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用户数据进行深刻开掘和剖析,发现潜在的需要和行为法则,为营销决策提供无力反对。用户细分:依据用户画像和行为数据,对用户进行精细化的细分,为不同用户群体制订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以进步营销成果。个性化推送:依据用户画像和行为数据,为用户推送个性化的营销信息,包含优惠券、流动、产品举荐等,进步用户满意度和转化率。多渠道营销:利用多种营销渠道,如挪动推送、邮件、短信、社交媒体等,为用户提供丰盛多样的营销体验,晋升营销成果。营销成果评估:通过对营销流动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剖析,评估营销成果,一直优化营销策略,进步投资回报率。精细化营销要求企业在数据收集、剖析、利用等方面投入更多精力,实现营销策略的准确制订和执行,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营销体验,从而晋升营销成果和企业收益。然而想要构建残缺的精细化营销体系绝非久而久之:平台数据如何互通、用户身份与标签如何辨认、自动化经营如何落地、营销成果如何量化,企业精细化经营之路,还面临诸多挑战。那么有没有更加疾速的办法能够构建精细化经营体系呢?当然有,答案就是【极光经营增长解决方案】PART.3极光经营增长-助力企业减速构建精细化营销极光经营增长解决方案是极光施展多年以来积攒的极光全网数据劣势,面相企业客户的用户行为剖析、用户标签画像、MA营销自动化等场景,针对于企业在构建精细化经营体系上的痛点,匠心打造的解决方案,致力于帮忙企业全面晋升营销成果和经营效率。极光经营增长解决方案由是极光剖析、极光经营、极光画像三大产品组合而成的一站式、综合性解决方案,可实用于所有行业。极光在产业互联网畛域深耕多年,在已经充斥挪动互联网流量红利的时代,极光敏锐的洞察到了宽广企业在拉新获客上的痛点,推出了【极光推送】,并且为了更好的服务开发者,一直的打磨产品,逐步成长为国内服务开发者数量最多的推送产品。现在,挪动互联网流量红利曾经见底,宽广企业的次要痛点由拉新获客转变为了存量竞争,针对企业痛点,极光再次“出鞘”,推出【极光经营增长】,极光将秉持【极光推送】产品的匠心,通过极光经营增长解决方案帮忙企业实现经营增长。 PART.4 极光经营增长如何解决传统PUSH痛点?极光经营增长通过联合先进的技术和多元化的营销策略,帮忙企业实现PUSH的精细化营销。针对传统PUSH的四大痛点,极光经营增长提供以下解决方案:1. 用户精准分群极光经营增长凭借极光多年积攒的海量的全网数据,通过隐衷框架无效施展数据劣势,并通过收集和剖析用户的一方行为数据,构建用户画像,通过用户画像和行为数据实现精细化分群,为不同用户群体制订针对性的推送策略。这有助于进步推送的相关性和有效性,晋升用户满意度;同时让无限的push配额资源被精准正当调配,最大化推送通道的ROI。创立用户精准分群 2. 行为触发营销极光经营增长通过构建触发型经营打算,监控和剖析用户行为数据,让企业可能在用户被动须要的时候向其推送音讯,进步推送成果和沉迷感创立触发型经营打算 3. 卸载散失人群召回极光经营增长凭借对极光全网数据劣势以及极光推送回执,岂但能够无效剖析出APP卸载用户数和潜在卸载人群,还能够针对这些人群做对应的召回和挽留打算,比方对曾经卸载APP的用户发送短信或邮件等强触达形式进行召回;对潜在卸载人群发送优惠券、积分等形式来挽留用户。APP卸载散失人群 4. 多触达通道整合极光推送、极光短信、极光邮件和极光UMS都是极光在市场取得高度认可的产品,以极光推送为代表,其在线送达率更是达到了99.99%,使得极光推送在市面上泛滥同类型产品中自成一家。极光经营增长凭借以上积淀多年的通道产品和技术教训,为企业提供多触达通道推送服务,蕴含APP推送、短信、邮件、微信公众号音讯、微信小程序音讯、支付宝生存号音讯,可实现PUSH未送达/未点击时用其余触达形式进行音讯补发,无效解决因告诉敞开、后盾过程杀死等起因而触达失败的问题;其丰盛的触达形式也有助于为用户提供丰盛的营销体验,从而晋升营销成果。全平台数据源和多触达通道治理 未送达/未点击用其余触达形式进行音讯补发 5. 指标成果深度归因极光经营增长通过设定经营打算指标,深度开掘企业APP内的用户行为,如注册账号、提交订单、购买商品等,对业务要害行为进行归因,精准追踪每条推送带来的实在成果,精准归因每个指标成果的价值起源。设定经营打算指标 结语总的来说精细化营销对于企业业务倒退来说至关重要,是企业增长的新引擎,也是传统PUSH实现能力跃迁的无力伎俩,为助力企业减速构建精细化营销,在此,我举荐极光经营增长。 极光经营增长解决方案有提供收费服务,收费服务反对5000万/年事件上报,能够收费应用极光剖析、极光画像、极光经营的所有性能。可拜访极光官网立刻体验~ 对于极光极光(Aurora Mobile,纳斯达克股票代码:JG)成立于2011年,是中国当先的客户互动和营销科技服务商。成立之初,极光专一于为企业提供稳固高效的音讯推送服务,凭借先发劣势,曾经成长为市场份额遥遥领先的挪动音讯推送服务商。随着企业对客户触达和营销增长需要的不断加强,极光前瞻性地推出了音讯云和营销云等解决方案,帮忙企业实现多渠道的客户触达和互动需要,以及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驱动的营销科技利用,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May 8, 2023 · 1 min · jiezi

关于运营:龙蜥社区-4-月度运营大事件回顾

各位龙蜥社区的敌人们,你们好! 4 月经营月报来啦!从龙蜥看点、龙蜥生态、龙蜥流动、龙蜥 SIG 月度动静、精彩内容举荐等几方面总结、回顾了 4 月产生的重要事件。以下是社区经营报告,也欢送更多的开发者退出,与咱们一起打造面向云时代的操作系统。 ——完—— 为给大家提供更好的内容和服务,龙蜥社区诚挚地邀请大家参加问卷调研,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此链接填写,咱们将筛选出优质反馈,送出龙蜥周边!

April 28, 2023 · 1 min · jiezi

关于运营:极光笔记-让运营从心出发打造身临其境的客户体验

在数字化时代,用户对于个性化、实时和多元化的互动体验需要越来越高。作为中国当先的客户互动和营销科技服务商,极光始终致力于满足客户一直变动的需要。当初,咱们很快乐发表,极光推送富媒体性能全新革新降级,“从心”登程,推出“利用内音讯”性能啦! 上面咱们将具体介绍极光推送“利用内音讯”性能的特点,以及如何帮忙开发者实现更高效的挪动营销和用户互动! 导语极光利用内音讯,是指应用程序外部的音讯告诉,而不是通过告诉核心或其余内部通道发送的音讯;相比于传统的告诉推送,“利用内音讯”更重视用户互动和参与度,通过弹窗、悬浮框等模式向用户展现信息,并且能够间接在利用外部进行交互和操作,能够在用户最沉闷(即用户应用您的利用)时发送音讯;如果说推送告诉有助于将用户带回您的App ,“利用内音讯”性能则可确保用户“以正确的,预期的形式”与您的App 进行互动,帮忙您造就和吸引最有价值的用户! 利用内音讯(INAPP)罕用场景●  告诉权限疏导当您的 App 用户敞开了利用的告诉权限时,他/她们可能会错过一些重要的音讯,如订单物流和商品提价告诉。为了帮忙您的终端用户不再错过这些重要音讯,咱们举荐应用极光推送利用内音讯服务;通过此服务,将能够向您的终端用户发送弹窗揭示,提醒用户开启告诉权限,以便及时获取重要音讯,晋升告诉权限开启率。●  促销流动揭示当您有一些临时性 App 营销经营流动,而 App 发版不及时,咱们举荐应用极光推送利用内音讯服务;通过此服务,您能够向您的终端用户及时推送商品优惠券、折扣信息等,给用户购买提供帮忙,晋升App用户购买体验,帮忙用户节俭资金,在晋升用户转化的同时也减少了用户粘性。●  版本更新疏导当您的利用上线新性能时,咱们举荐应用极光推送利用内音讯服务;通过此服务,您能够为旧版本App用户提供新版本更新告诉,为曾经降级到新版本的App用户提供新性能应用疏导教程,从而放慢新版本覆盖率,进步用户体验。●  问卷调查与反馈征集当您须要进行文件考察与反馈征集时,咱们举荐应用极光推送利用内音讯服务;通过此服务,您能够向指定指标用户发动不同模式的问卷调查或反馈征集,留神在利用内音讯中须要蕴含一个链接,让用户能够不便地拜访表单填写反馈和答案;这样能够及时理解不同用户客群的需要和意见,优化产品和服务。以后,当用户填写完表单后,您还能够通过雷同渠道(极光告诉服务)向他们发送感激信息,以保障您的用户体验。 更多利用场景举例依据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业务目标和利用类型,您肯定能够有更加丰盛和垂直的利用场景,举例如下:总之,无论是促销流动揭示、新性能疏导还是问卷调查与反馈征集等利用场景,利用内音讯都能助力开发者晋升用户体验、加强用户粘性和进步转化率。同时,利用内音讯与内部推送(如告诉栏推送)的完满联合,实现了多渠道、多场景的用户触达,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经营成果。 性能简介●  实时互动利用内音讯可在用户正在应用利用的过程中实时展现,无需期待用户来到利用查看告诉。这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间接与用户互动的渠道,有助于及时捕获用户注意力,进步音讯的浏览和响应率。 ●  高度个性化极光推送的利用内音讯反对高度个性化的定制,包含文本、图片、按钮等内容,以及弹窗款式、弹窗成果等外观。开发者能够依据用户画像和行为数据,依据本人的需要,只需在控制台选取模板简略配置,即可为不同用户群体推送定制化的音讯内容,进步互动成果。 ●  与内部推送的完满联合极光推送的利用内音讯可与内部推送(如告诉栏推送)完满联合,实现多渠道、多场景的用户触达。开发者能够依据用户习惯和场景特点,灵便抉择适合的推送形式,进步整体经营成果。 ●  数据分析极光推送反对实时数据分析和反馈,企业开发/经营人员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得悉利用内音讯的发送成果和用户反馈,进而优化推送策略。 ●  治理和管制企业开发/经营人员能够通过极光控制台实时掌控利用内音讯的发送、治理和撤销,从而更好地控制应用程序的音讯告诉。 怎么疾速发送1条利用内音讯极光利用内音讯性能能够说应用起来相当简略,简略到无奈设想(留神搬个梯子~~),接下来,咱们就来瞧瞧具体是怎么实现的:请确保您的 App 中有集成极光推送 JPush Android SDK v5.0.0 及以上和 JPush iOS SDK v5.0.0 及以上版本。只须要在极光推送后盾设置相干参数和模板,就能够像发送一般推送一样发送“利用内音讯”了。同时,您也能够依据利用场景和用户需要自定义弹窗、悬浮框和交互方式,进步用户体验和参与度。到这里所有的工作都曾经实现了,您甚至不必编写额定任何代码,是不是简略到不堪设想!哈哈~~ 上面咱们就来发送一条测试的音讯:登录极光控制台,进入「极光推送」产品页,找到「利用内音讯」性能入口,如下图: 极光推送利用内音讯提供了“插屏”、“横幅”、“全屏”三类款式模板供选择(可选任意一类模板而后自定义款式,进行音讯创立);抉择款式模板后,可依据业务需要,对选中模板的图片、文案、按钮等元素,以及元素大小、色彩等,以及点击操作行为等,进行自在配置和组合,自定义出合乎您业务需要场景的款式。 设施终端收到成果如下: 总结极光推送的“利用内音讯”性能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弱小且灵便的用户互动工具。咱们置信,“利用内音讯”性能将帮忙企业打造更加个性化、实时和多元化的互动体验,从而吸引更多用户,晋升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对于极光极光(Aurora Mobile,纳斯达克股票代码:JG)成立于2011年,是中国当先的客户互动和营销科技服务商。成立之初,极光专一于为企业提供稳固高效的音讯推送服务,凭借先发劣势,曾经成长为市场份额遥遥领先的挪动音讯推送服务商。随着企业对客户触达和营销增长需要的不断加强,极光前瞻性地推出了音讯云和营销云等解决方案,帮忙企业实现多渠道的客户触达和互动需要,以及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驱动的营销科技利用,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April 19, 2023 · 1 min · jiezi

关于运营:112道运营面试问题及答案合集适合用户运营产品运营新媒体运营社群运营

我会始终长期给你分享经营面试问题大全及答案合集,助你斩获心仪offer!请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公众号【B端产品经理面试官Aadi】,免得错失后续更多实用的经营面试技巧!  经营面试问题及答案合集图1 你好,我是B端产品经理面试官Aadi,也是经营面试官,任职大厂,曾负责产品总监和经营总监,12年互联网经验,11年资深大厂面试官教训,10年产品经理教训,8年经营教训,始终专一于帮忙学员斩获心仪offer!offer遍布腾讯、阿里、百度、抖音、美团、网易等互联网大厂!下一个就是你! 作为11年资深大厂面试官,我教你一个答复面试问题的最重要准则:答复面试问题的最重要技巧是“不是答复你认为的正确答案,而是答复面试官想听到的面试答案”!) 所以,明天我就从《经营斩获offer宝典》中摘取6道常见的经营面试问题及答案来给你分享,心愿能对你的求职面试有帮忙!适宜零根底、初中级的用户经营、产品经营、新媒体经营、社群经营等经营岗位。如果你想获取112道经营面试问题及答案合集,请详见文末! 本文分享的经营面试问题及答案目录及全副脑图如下:1、说说你对经营的了解2、你认为哪些是经营人员必备能力?3、你认为一般经营与优良经营区别在哪?4、你怎么对待产品和经营的关系?5、你感觉什么是互联网思维?6、你有什么要问我吗?7、Aadi面试官通知你的面试筹备8、Aadi面试官给你的面试揭示B端产品经理面试问题及答案二图2 B端产品经理面试问题及答案二图3 B端产品经理面试问题及答案二图4(Tips:截图来源于我亲自制作的《经营斩获offer宝典》,宝典内含112道经营面试问题及答案合集,是我站在面试官的角度,基于我11年大厂面试官和8年经营教训,耗时200天工夫才实现的。所有面试问题都有答案,每个面试答案都是能够间接拿来即用,间接套用模板即可!因上传会被压缩含糊,所以想要获取高清完整版的112道经营面试答案脑图,请详见文末)   一、经营面试问题及答案合集第20题:说说你对经营的了解B端产品经理面试问题及答案二图5(截图来源于我亲自制作的《经营斩获offer宝典》中的112道经营面试问题及答案合集,因篇幅无限,想要获取高清完整版全副面试答案脑图,请详见文末)【✅Aadi面试官给出的参考答复】我对经营了解有两点:①从狭义上来说,所有围绕着产品进行的人工干预伎俩都是经营。从广义上来说,互联网经营指的是为产品拉新、促活、留存、付费、流传这一链条上的要害节点所做的任何事件。②经营贯通了互联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它依据产品的变动而调整,为了实现不同阶段的指标而有所扭转。但经营的外围目标只有一个:让产品活得更好、更久。因而,经营人是要对KPI负责,须要时刻记住本人的KPI,并且懂得如何去达到本人的KPI。 二、经营面试问题及答案合集第23题:你认为哪些是经营人员必备能力?经营面试问题及答案合集图6(截图来源于我亲自制作的《经营斩获offer宝典》中的112道经营面试问题及答案合集,因篇幅无限,想要获取高清完整版全副面试答案脑图,请详见文末)【✅Aadi面试官给出的参考答复】我认为有4种能力是经营必备能力,相熟这4种能力,基本上可胜任90%的经营类岗位。①用户剖析能力用户剖析能力是所有经营工作的根底。开始经营工作前,须要明确咱们的指标用户是谁?用户构造是怎么样?这些用户有什么需要?咱们该怎么做能力帮他们解决需要?这就是用户剖析能力。对这些根底的用户剖析会决定经营人员该当采纳何种经营策略、应用何种经营工具、公布哪些经营流动和内容。②文案撰写能力作为经营人,大多数工夫是在和文字打交道的,无论是新媒体经营、短视频经营、内容经营等,都是以内容出现为主,文案撰写永远是一个根底的能力。这里的文案并不是写一般的文章,而是指有带有目标(转化)性质的文字,这是文案的最实质价值所在。举个例子,比方商城上新,那么banner文案根本都会写新品上市,前10名收费试吃”,那么这句文案是一个带有目的性。目标就是让用户试吃产品进而付费购买。这就是文案能力的体现。剩下的③和④,请见残缺高清版《经营斩获offer宝典》,内含经营面试问题及答案合集(112题全副有答案,后续还会继续减少…),是我站在面试官的角度,基于我11年大厂面试官和8年经营教训,耗时200天工夫才实现的。所有面试问题都有答案,每个面试答案都能够间接照抄套用,让你带着考题及答案去面试,一举斩获心仪offer!!! 三、经营面试问题及答案合集第24题:你认为一般经营与优良经营区别在哪?经营面试问题及答案合集图7(截图来源于我亲自制作的《经营斩获offer宝典》中的112道经营面试问题及答案合集,因篇幅无限,想要获取高清完整版全副面试答案脑图,请详见文末)【✅Aadi面试官给出的参考答复】我认为这5种思维是优良经营的必备思维。领有这5种思维,基本上遇到的经营难题都能够迎刃而解①指标思维我每次开始经营工作前,第一步先确定我的目标是什么?我做这件事件的目标是什么?而后才开始思考接下来我该怎么做去达成这个指标。任何经营工作脱离了指标,都是不着地,都是做无用功。②流程化思维我平时很喜爱画“泳道图”来把事件的每一个流程都整顿分明。流程化就像横向的一根线,帮我梳理一个我的项目从开始到结尾的全流程是怎么推动的,将一个大工作分解成几大块,再将每个大块拆分成小步骤,同时将具体的流程、注意事项、参加人员等列举进去。同时,拆分的过程也会促使我更深刻地思考如何能力正当、高效地实现工作,从而将流程优化。另外,在做完以后我的项目后,我会把教训积淀成一个SOP规范流程,下次做相似的工作时能够借鉴,能高效顺利完成我的项目。这样就会进步事件的可行性,将看起来难度很高的事拆分成简略的小事的组合,把大问题拆分为有数细小的节点,让我从纷繁复杂的经营工作中,抽出主线,处变不惊,熟能生巧,辞别打杂。③精细化思维它和流程化思维严密相连。经营是十分考验细节的,精细化就像纵向的一根线,能让我做每个我的项目都要纵深地去优化每一个点、每一个细节,去达成我的指标另外,精细化思维还体现在个性化看待用户,将渠道、用户进行分层,而后采纳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伎俩。这就是咱们所说的“千人千面”比方我把公众号的文章推送到各个微信群时,会很有心理的加上不同的疏导语,让群内的用户感觉这篇文章跟本人是有关系,有用的,而不是群发的广告。这就是精细化思维的体现。剩下的④和⑤,请见残缺高清版《经营斩获offer宝典》,内含经营面试问题及答案合集(112题全副有答案,后续还会继续减少…),是我站在面试官的角度,基于我11年大厂面试官和8年经营教训,耗时200天工夫才实现的。所有面试问题都有答案,每个面试答案都能够间接照抄套用,让你带着考题及答案去面试,一举斩获心仪offer!!! 四、经营面试问题及答案合集第25题:你怎么对待产品和经营的关系?经营面试问题及答案合集图8(截图来源于我亲自制作的《经营斩获offer宝典》中的112道经营面试问题及答案合集,因篇幅无限,想要获取高清完整版全副面试答案脑图,请详见文末)【✅Aadi面试官给出的参考答复】依据我集体的工作教训看,我是这么认为的:两者工作内容的侧重点不同。互联网产品是一项贯通用户整个生命周期的设计行为,它依据用户的需要而变动,最终实现对用户需要的实现与用户体验的欠缺。互联网经营贯通了互联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它依据产品的变动而调整,为了实现不同阶段的指标而有所扭转。也就是说,产品是1,经营是0。一款优良的产品,应是满足用户需要,可发明用户价值,被市场和用户承受的,而后通过经营的形式让更多人看到这款产品晋升价值。反过来,一款产品是否可能活得好、活得久,并不仅仅取决于经营人员的能力,归根结底还是要看产品自身的品质。那如何实现产品经理和经营人员两个岗位的价值最大化?我的教训是:必须让他们有雷同的指标。如果产品经理和经营人员大家一起退出某个我的项目,却不晓得做这个我的项目的指标在哪里,那就很容易呈现两者互相制约的情况。Aadi面试官重要揭示你:不要认为产品的设计完满到无需经营,即使是可能实现自经营的产品,也仍然须要继续地经营疏导能力达到自经营的状态。 五、经营面试问题及答案合集第31题:你感觉什么是互联网思维?经营面试问题及答案合集图9(截图来源于我亲自制作的《经营斩获offer宝典》中的112道经营面试问题及答案合集,因篇幅无限,想要获取高清完整版全副面试答案脑图,请详见文末)【✅Aadi面试官给出的参考答复】我认为互联网思维有4个①用户思维互联网思维第一个,也是最次要的,就是用户思维。互联网公司的产品都是为了满足用户需要,依据用户的需要去做产品;而传统企业往往是自行生产产品,而后配之大量的广告促销等流动,把产品采购给顾客,消费者无奈参加产品研发。在“以用户为核心”的互联网时代,用户的话语权日益增大,并且影响着企业各环节的决策。以小米为代表的新经济企业,使得用户越来越宽泛地参加到产品研发和品牌建设环节之中,用户思维贯通整个企业经营的始终。用户思维是所有互联网思维的外围,没有用户思维,也就不可能领悟好其余思维。②迭代思维互联网产品更新很快,往往是疾速开发、疾速上线、小批测试、疾速试错,依据反馈而后进行疾速迭代调整。这是一种以人为焦点、迭代、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容许有所有余,不停试错,在间断迭代中欠缺产品,而不是想一口气憋个大招出来。比方小米就拿这种办法做硬件,胜利干掉了所有山寨机。剩下的③和④,请见残缺高清版《经营斩获offer宝典》,内含经营面试问题及答案合集(112题全副有答案,后续还会继续减少…),是我站在面试官的角度,基于我11年大厂面试官和8年经营教训,耗时200天工夫才实现的。所有面试问题都有答案,每个面试答案都能够间接照抄套用,让你带着考题及答案去面试,一举斩获心仪offer!!! 六、经营面试问题及答案合集第07题:你有什么要问我吗?经营面试问题及答案合集图10(截图来源于我亲自制作的《经营斩获offer宝典》中的112道经营面试问题及答案合集,因篇幅无限,想要获取高清完整版全副面试答案脑图,请详见文末)【✅Aadi面试官给出的参考答复】面试官,我有个问题想要问您:①我想理解下目前经营团队架构②我这个岗位负责的KPI指标是什么?③这个岗位为什么要招人?④如果我被录用了,在我下班的第1个月,公司最心愿我做的三件事件是什么?⑤您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优良的xx经营都是什么样的?他们身上有哪些独特特色? 七、Aadi面试官通知你的面试筹备面试筹备除了筹备面试问题之外,还要筹备理解指标公司的产品、业务、倒退历程和岗位要求,有空还能够理解下创始人的守业历史,这些都是体现你的诚意和态度的加分项。我在面试的时候如果遇到求职者答复说不晓得企业和产品的都会有肯定的减分,而且在竞争强烈的岗位里,很可能初试也是一次海选。如果没有提前做功课,那第一次沟通的深度必定不够,除非你有很强的硬实力或现场应变能力,不然初试根本就不会有后果而让本人又多出一轮变数。顺道说一句,提前做这些筹备工作还能够对企业做筛选,防止不必要的工夫节约。 八、Aadi面试官给你的面试揭示不要鄙视每一次面试,因为有时候你会发现原本对这个公司没啥期待,当你面试完之后,却是你十分想要退出的公司,但因为本人没有好好做好筹备,导致施展不好,后悔莫及。所以,既然决定要去面试了,那就全力以赴! 九、总结总结一下,本文一共给你分享了6道常见的互联网面试问题及答案,全部都是从《经营斩获offer宝典》中摘取的,别离如下: B端产品经理面试问题及答案二图11 B端产品经理面试问题及答案二图12 B端产品经理面试问题及答案二图13 十、如何获取112道经营面试题合集的全副面试答案脑图?本篇干货文章的所有面试脑图和所有内容,全副来源于我亲自制作的《经营斩获offer宝典》,基于我11年大厂面试官和8年经营教训,从面试官的角度去整顿,耗时200天工夫才实现的。 因为上传图片会被压缩含糊,如果想要获取高清完整版112道经营面试问题大全合集的全副面试答案脑图,请你去公众号【B端产品经理面试官Aadi】打赏获取《经营斩获offer宝典》 《经营斩获offer宝典》内含:✅高清完整版经营面试问题大全及答案合集脑图(112题全副有答案,后续还会继续减少……),每个面试答案都能够间接照抄套用!让你带着考题及答案去面试,不想拿offer都难!✅精选大厂互联网经营简历模板制作✅大厂互联网经营的手把手撰写和优化简历教程✅晋升面试邀约率的简历投递办法✅选offer、谈薪资等晋升心仪offer斩获率的互联网经营面试技巧攻略大全 《经营斩获offer宝典》实用于新媒体经营、用户经营、产品经营、新媒体经营、社群经营等经营岗位。如果你是B端产品经理、C端产品经理岗位,同样你也能够去公众号【B端产品经理面试官Aadi】打赏获取《B端产品经理斩获offer宝典》、《C端产品经理斩获offer宝典》! 同时《经营斩获offer宝典》实用于以下同学:①已有经营工作教训的产品经理(如:经营助理、经营专员等)②无工作教训想加入互联网校招经营(春招、秋招、实习等)的应届生(如:大三大四的大学生、研二研三的研究生等)③其余传统行业零根底想入门转行经营的产品小白(如:土木、修建、财务等)④互联网行业的其余岗位想转岗经营的新人(如:产品、UI、开发、测试等) 下篇文章分享预报: 【经营面试问题及答案(2)】好了,明天的分享先到这里,如果你对于经营面试问题及答案这方面还有其余问题的话,能够参考《经营斩获offer宝典》的全部内容,外面能够解决你目前遇到难题! 我是B端产品经理面试官Aadi,也是经营面试官,任职大厂,曾负责产品总监和经营总监,12年互联网经验,11年资深大厂面试官教训,10年产品经理教训,8年经营教训,做过B端和C端,始终专一于帮忙学员斩获心仪offer!offer遍布腾讯、阿里、百度、抖音、美团、网易等互联网大厂!下一个就是你!最初,祝你斩获心仪offer!All wishes come true!咱们下期再见,比心心( ´・・` ) 上面是本篇文章的补充,倡议点击去看一看,必定对你有用↓↓↓《最新B端产品经理面试问题大全及答案合集(151题全副有答案)》《常见B端产品经理面试问题及答案(2)》《常见B端产品经理面试问题及答案(1)》 “高清完整版经营面试问题大全合集脑图(112题全副有答案,后续还会继续减少…)起源公众号【B端产品经理面试官Aadi】,实用于新媒体经营、用户经营、产品经营、新媒体经营、社群经营等经营岗位。【申明】本文作者:B端产品经理面试官Aadi,未经受权,不得转载。

April 4, 2023 · 1 min · jiezi

关于运营:龙蜥社区-3-月度运营大事件回顾

各位龙蜥社区的敌人们,你们好! 3 月经营月报来啦!从龙蜥看点、龙蜥生态、龙蜥流动、精彩内容举荐等几方面总结、回顾了 3 月产生的重要事件。以下是社区经营报告,也欢送更多的开发者退出,与咱们一起共建龙蜥社区。

April 3, 2023 · 1 min · jiezi

关于运营:开发者社区运营与增长-DevTogether-分论坛介绍

Dev.Together 中国开发者生态峰会是由 SegmentFault 思否发动的,国内首个面向 to D Marketing、开发者经营、开发者关系从业者的交流活动。咱们心愿突破日常工作中来自不同厂商背景给大家带来的交换屏障,在一个中立的平台上,彼此交流学习、凋谢分享,畅聊走过的路、踩过的坑,携手 Dev.Together! (扫码/点击“浏览原文”立刻报名) 本次大会设有 1 个主论坛和 5 个分论坛及一场别开生面的读书会,分论坛围绕以下五大主题开展,聚焦开发者业务价值、开发者社区经营与增长、技术流动与技术布道、开发者体验与开发者关系及软件出海,心愿能够帮忙不同企业规模的开发者生态从业者取得成长。 明天咱们将为大家带来开发者社区经营与增长论坛的详情介绍。 议题概览 议题详情HarmonyOS开发者社区经营教训分享 议题简介:HarmonyOS 开发者社区从 0-1 的经营策略思考及经验总结分享。 嘉宾讲师:齐宝玮,现任华为 HarmonyOS 开发者经营总监,凋谢原子基金会OpenHarmony基础设施组组长,前阿里巴巴高级经营专家,前百度资深产品经营经理,中国第一批集体站长,间断 9 年微软最有价值专家。二十年互联网从业经验,研发出身,在百度、阿里近十年中专一于开发者生态的经营。 2012~2020 年间,在百度先后负责百度云 / 百度开发者守业核心 / 轻利用 / 中转号 / 大数据 / 小度智能音箱 / 百度小程序开源联盟等业务的开发者生态经营工作,2006~2012 年间,负责 ITPUB 及 IXPUB 技术社区的经营及治理,中国零碎架构师大会(SACC)及中国数据库技术大会(DTCC)创始人,《网管家族》及《黑客手记》作者。 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和倒退 议题简介:Datawhale 的起源和倒退如何继续为社区用户提供价值建设良性的社区开发者关系摸索长期继续的商业逻辑 嘉宾讲师:范晶晶,科鲸 CEO,Datawhale 创始人。 Apache TVM 中文社区经营实际 议题简介:国内开源我的项目走出国门、拥抱国内市场的同时,也一直有诞生于海内的优良开源我的项目走进中文技术社区。本次分享将从开源我的项目 Apache TVM 的本土化经营登程,分享 HyperAI 超神经从技术流传的基础设施开始,反对并组建机器学习编译器 (MLCompilation) 社区的教训和思考。 嘉宾讲师:白杨(社区 ID 三羊),现任 HyperAI 超神经社区负责人,曾就任于掘金、字节跳动,CLUE 基金会成员。 ...

March 14, 2023 · 1 min · jiezi

关于运营:极光笔记-当前最佳实践Header-Bidding-与瀑布流混合请求技术

通过这篇文章您讲将理解:Header Bidding 的发展史Waterfall、Header Bidding 的逻辑及优劣势为什么说 Header Bidding 与瀑布流混合申请技术是以后最佳实际 PART 01、Header Bidding 的起源Header Bidding(头部竞价,又称 Pre-Bidding 或 Advance Bidding)是一种程序化交易广告技术,最后起源于海内网页端广告头部竞价。2015年广告平台 AppNexus 心愿联手其它的 SSP/ADX 一起通过凋谢的形式撼动 DFP 的垄断位置。其计划就是将代码嵌入在网页代码的 Header 片段中,同时向不同的广告交易平台发送广告申请,并依照返回价格进行“价高者得”的竞价,从而取得更高的收益。因代码嵌在网页 Header 代码片段块里,从而叫 “Header Bidding”。 尔后,头部竞价在 PC 端被宽泛采纳,到了2016年曾经成为国外桌面 PC端联盟广告的规范。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转向挪动端,这种竞价技术也逐渐被引入到挪动利用中,帮忙挪动利用公布商和开发者晋升广告收益。因而 Header Bidding 也被称为 In-app Bidding(从,即更精准的角度来说挪动端的该技术应该叫 In-app Bidding,但因为大家曾经习惯了叫 Header Bidding,两者也是经常混着用)。国内的 Header Bidding 始终不愠不火。一是扭转 Waterfall 的习惯很难,或者说 Waterfall 还没有让大家不满到马上摈弃的状态;二是 Header Bidding 利用起来比较简单,但须要各方对本人的技术架构进行一些调整,在没有显著利益的状况下大家并不违心承受头部竞价。直到2021年 Header Bidding 模式在国内开始逐步失去遍及利用。 PART 02、瀑布流(Waterfall)历史使命与弊病何为瀑布流(Waterfall) 对于挪动开发者而言,如果仅集成一个广告网络 SDK,利用的广告填充率和 eCPM 都难以达到开发者的变现需要。因而,为了接触到尽可能多的潜在买家,许多开发者开始在利用中增加多个广告网络 SDK。而这也催生了广告聚合平台的诞生(这个话题当前有机会咱们再开展聊)。 开发者接入多家的广告源后问题来了,流量改该怎么调配呢?同一个广告申请(ad request)到底是该发给 Facebook,还是 google 还是 vungle 还是其他人呢?这时候就波及到调解平台的算法逻辑了。通常,依据各广告平台的 eCPM 历史数据排个排序,这个排序就是 Waterfall。广告申请优先发给排序中的第一顺位广告平台,若没有填充(fill),就下一个,没有填充就再下一个,如此周而复始,直到有填充才进行往下申请。 Waterfall 刚进去的时候真的是一个超级棒的概念,很好地解决了开发者流量变现最大化的问题。 ...

January 4, 2023 · 2 min · jiezi

关于运营:极光笔记-用-WhatsApp-进行海外用户运营的-N-个理由

在出海热潮下,各大企业纷纷将国内业务拓展到海内。而在各大企业出海时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与国内齐全不同的数据合规、网络环境、软件生态等问题。在这种状况下,企业如何针对海内用户实现本土化、精细化和稳固高效的音讯触达,如何和用户放弃严密的分割,从而实现业务持续增长呢? 一方面能够从「寻找和国内相似的触达通道或服务」的角度来思考,有什么软件、客户沟通渠道是能够用来代替国内支流的「微信」「微信公众号」呢? 另一方面能够从短信代替的渠道开展寻找(国内短信不仅发送价格比国内低廉,同时结算形式亦是按下发免费,而不是国内惯常采纳的按送达免费。) 基于此,咱们举荐企业应用 WhatsApp 作为海内用户经营渠道,应用 WhatsApp 商业账户(WhatsApp Business API 服务)代替微信、微信公众号和短信。接下来将具体介绍为什么咱们举荐抉择 WhatsApp Business API。 一、WhatsApp 在国内市场上广受欢迎作为海内市场上很受欢迎的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曾经在寰球领有超过20亿的月沉闷用户。超过180个国家/地区的人们,应用60多种不同的语言在 WhatsApp 中进行交换,每天产生超过1000亿条音讯。尤其是在中企出海的热门国家,如新加坡、印尼、印度、巴西、俄罗斯、墨西哥、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等,WhatsApp 曾经成为一条极其重要的用户交互渠道。 得益于 WhatsApp 在寰球的高覆盖率,企业的指标客群大都有应用 WhatsApp 的习惯,因而企业抉择通过 WhatsApp 提供服务,如解答问题、公布告诉等,更能取得用户的好评。 二、更丰盛的利用场景和音讯类型WhatsApp Business API 服务反对企业向用户发送文本、表情、图片、视频、文件、地理位置、联系人名片、交互卡片(下拉列表、按钮、商品列表)等多种类型的音讯,如此丰盛的模式能够让你的音讯更具吸引力。同时,WhatsApp 会将用户的回复通过 WebHook 回调给企业,且会阐明用户回复的是哪一条音讯,供企业建设起音讯流,再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应用这些音讯类型,企业能够笼罩「问题征询」「客服聊天」「告诉揭示」「信息指引」「营销流动」「疾速互动」「商品选购」等业务场景。以下是一些实在应用案例: A:企业应用 WhatsApp 的交互-列表音讯,让用户便捷的抉择所需的业务,晋升了16%的用户满意度。B:企业应用 WhatsApp 来实现虚构客服,回复速度晋升3倍,回复率达到91%,客服接听电话的数量大量缩小,能够专一于简单问题的解答。C:企业依据客户定位,发送左近的诊所信息。D:企业接入 WhatsApp Business API 实现下单即时响应客户、告诉服务人员烹饪配送的自动化,使订单解决工夫缩短75%,订单量晋升16%,与顾客拉近了关系,对餐厅业绩产生了踊跃影响。 三、官网认证的账户主页企业能够为注册的商业账户自定义主页信息,并申请官网认证取得绿标。在主页上能够设置头像、服务类别、介绍、公司地址、公司邮箱、公司网站信息。 用户在企业聊天窗口点击企业名称/号码即可进入主页,具体的企业介绍既能够让用户产生官网正规的印象,还能疏导用户快速访问官网或进行邮件分割。 四、轻量的用户受权制在微信等渠道,用户须要有「关注」「在弹框中强制受权」等比拟繁琐的操作后,企业方可进行音讯发送。在 WhatsApp ,只须要企业在本人的业务中以任意形式取得用户的许可,就能够对用户的 WhatsApp 电话号码发送音讯。取得用户许可的形式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在注册/登陆时提供「通过 WhatsApp 收取音讯」的勾选项在获取验证码时提供「通过 WhatsApp 获取验证码」的抉择在广告、客服联系方式中减少「企业的 WhatsApp 商业账户二维码、链接」供用户被动开启聊天在业务实现时(如下订单后)给出「后续的告诉信息将通过 WhatsApp 收回」的确认抉择尽管 WhatsApp 的 Opt-in 很灵便,但咱们强烈不倡议将 WhatsApp 渠道当成打广告、发送骚扰信息、无节制营销的渠道。一方面,WhatsApp 用户有权随时进行投诉拉黑,Meta 官网将会对有此类行为的账号进行封禁惩办,对企业品牌有影响;另一方面,这样的行为会导致 WhatsApp 在用户心中的信赖度和口碑升高,从而对 WhatsApp 商业服务产生整体的影响,咱们或者能在首次取得流量,但企业做继续的经营也是须要依赖于 WhatsApp 自身的被认可度,切勿涸泽而渔。 ...

November 25, 2022 · 1 min · jiezi

关于运营:运营小能手看过来龙蜥社区招募-5-名校园大使另兑换功能上线啦

宝子们,明天小龙带来了社区最新资讯,那就是: 首先龙蜥社区校园推广大使开始提拔啦!其次「人人都能够参加开源」奉献值兑换性能上线! 先来说说校园推广大使的事儿,你: 想在求职履历中加分吗? 想要拓宽本人将来职路线吗? 想要证实本人的能力吗? 想要领有出名社区定制大礼盒吗? ...... 赶快来报名: 报名链接:https://openanolis.cn/templat...校园推广大使是什么?龙蜥社区近期推出了「人人都能够参加开源」流动,无差别面向宽广开发者。 当初招募提拔 5 名校园推广大使,作为龙蜥社区在学校的“经营合伙人”,是在校园内的社区代言人。请充分发挥你的创意和想法、展现社牛属性,负责在校内宣传推广该流动。在实践与实战的双重配合下,你会成为杰出的龙蜥人,与社区一起成长! 另外,也欢送高校老师前来单干,一起摸索产教交融。欢送各位老师增加助手-小龙微信(微信号:openanolis_assis),备注“XX大学老师”。咱们会第一工夫分割您。成为大使,有什么福利?01 求职面试加砝码 社区颁发实习证实,为你的简历加分!还可优先参选社区年度贡献奖,在社区展现你的成就,精益求精~ 02 重磅学习加油包 你会领有一整年的 svip 学习大礼包,还有社区经营专家贴身领导培训,可能一起参加流动策动组织,后人一步学习实践与实战,职场起跑线胜人一筹! 03 大厂实习机会 优良的校园大使,有机会取得心仪单位的实习机会,享受社区中单位的内推并匹配最佳岗位。另外,也提供社区单位的其余实际机会,如退出统信校园联盟。 (图/社区单位-阿里云的职位要求之一) 04 大型流动实际 与社区团队一起参加大型流动,亲自体验互联网峰会。最近的是云栖大会哦,一起来现场吧~ 05 心水大礼包 ¥2999 的课程会员卡、龙蜥公仔、定制T恤...... 大使要做什么?充分发挥你的创意和想法,在校内宣传推广「人人都能够参加开源」流动,带动肯定数量的学生胜利参加。与此同时,也能建设更多的校内关系,为社区的更多流动和我的项目做好推广蓄力。 大使的任期至多半年。前 3 个月是试用期哦,须要实现肯定的指标证实你的能力。 成为大使的申请要求:01 有工夫、有精力 有工夫和精力负责大使并实现指标,违心花工夫在实践中成长。 02 有创意和策动能力 学习能力强,领有有限创意,酷爱并善于策动计划、组织流动,有策动流动教训的同学优先。 03 执行能力强 执行能力强,有能力在校内自行搭建推广渠道。 04 沟通能力强 沟通能力强,能在学校建设不同推广渠道;能治理同学、带动同学激情、动员同学参加流动。 05 喜爱挑战 抗压能力强,喜爱挑战,设置指标并实现。 奉献值兑换性能上线啦!登录龙蜥社区官网,点击右上角的账号,在奉献值页面,可申领实习证实,可兑换定制礼品,也能够换取云服务器资源包!快去兑换吧~~ (图/查看奉献值并兑换,礼品继续上线中) 让小龙康康,这是哪些同学的礼品: —— 完 ——

August 24, 2022 · 1 min · jiezi

关于运营:龙蜥社区第七次运营委员会会议顺利召开

4 月 1 日,龙蜥社区召开了 2022 年第一季度经营委员会会议。本次会议由经营委员会委员金美琴主持,采纳线上模式进行。来自 Arm、阿里云、电信、飞腾、红旗软件、Intel、联通、统信软件、万里红、挪动云、兆芯和中科方德等数家理事单位的 20 位经营代表参会,回顾总结龙蜥社区第一季度的经营工作,同步了下一阶段的重点事项进行,并对社区以后理论经营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 本次社区理事单位经营代表如下: 会上,龙蜥社区经营委员会主席陈绪就龙蜥操作系统的捐献流程等事宜进行了同步,他说:“龙蜥操作系统的捐献流程十分顺利,龙蜥社区和凋谢原子开源基金会的团队全面单干,循序渐进推动商标、品牌、代码等的捐献工作。目前来看,无论是从测试流程的规范性还是自研代码的品质,龙蜥操作系统的捐献都是前所未有的。心愿龙蜥操作系统的捐献能给后续我的项目打个样,做成样板工程!” 龙蜥社区经营委员会委员金美琴在会上向经营委员们同步了往年第一季度的经营停顿。在社区的内容建设、生态建设到龙蜥流动等各个方面,都获得了肯定的经营成绩,品牌影响力、用户数、生态单干数等都持续保持增长。比方生态方面,近200家合作伙伴踊跃退出社区,参加兼容认证、技术交换等;流动方面,龙蜥社区推出的 2021 年度「突出贡献奖」评选活动受到开发者的欢送,「龙蜥开发者说」系列也由此产生。龙蜥大讲堂的SIG 技术分享会和走进北京大学的开源课程也在有序推动中。 会上,龙蜥社区经营委员会委员 Jane 也为大家介绍了 Intel 行将举办的线下流动,并在社区经营和生态单干方面发表了认识。 SIG 方面在一季度同样获得了不错的停顿,龙蜥社区经营委员金运通介绍了以后 SIG 组的相干停顿和打算,本季度新增 DeepRec、龙蜥文档组等 SIG。将来,社区将持续放弃后退步调,踊跃推动 SIG 组的落地和产出,同时欢送更多的开发者退出到 SIG 工作组。 第一季度社区也取得了多项行业认可,比方龙蜥社区和龙蜥操作系统荣登 2021 “科创中国”开源翻新榜、龙蜥社区获 CSDN 2021 年度技术影响力「年度开源我的项目」奖等。 会上,对于社区下一阶段经营工作的重点,各位经营委员已达成共识,也针对对于如何调动社区开发者的活跃度、如何推动合作伙伴参加社区奉献等问题进行了充沛探讨。 上面摘录局部代表发言—— 龙蜥社区经营委员陈晖示意:“往年咱们心愿能融入和真正参加到社区活动中去,比方技术分享和认证工作,咱们都很有趣味,下一步落实咱们的力量融入社区中。” 龙蜥社区经营委员冯倩倩示意:“很同意联结认证,生态聚焦能够独自探讨,后续也会积极参与到社区活动中去,对社区举办的流动大力支持,咱们会疾速落实。” 龙蜥社区经营委员袁志昌示意:“龙蜥社区的技术、流动和生态方面的工作,咱们是积极参与的,最近也在沟通龙蜥大讲堂的系列技术分享,心愿后续能在技术支持及社区建设中施展咱们本身的劣势,与龙蜥社区一起单干做出一些问题。” 龙蜥社区经营委员杨毅示意:“对龙蜥社区系列流动比方大讲堂很感兴趣,心愿往年能参加其中,一起把流动搞起来。” 最初,龙蜥社区经营委员会副主席任紫东总结道:“很快乐加入明天的会议,听到各位经营委员踊跃的倡议。龙蜥社区将判若两人秉持中立、凋谢的准则,大家独特参加、独特治理。等疫情过后,大家一起举办更多的线下流动,联结交换, 一起翻新,倒退中国本人的社区模式。” 会议内容也会在「社区品牌推广 SIG」中同步,欢送关注。同时感激本次参会的经营委员:陈绪、任紫东、金运通、金美琴、蔡佳丽、杨毅、Jane、苏楠、陈晖、张希静、柯冠岩、王鑫辉、王星野、袁志昌、陶兰茜、冯倩倩、张克强、崔开、张梦瑶。 —— 完 —— 退出龙蜥社群 退出微信群:增加社区助理-龙蜥社区小龙(微信:openanolis_assis),备注【龙蜥】与你同在;退出钉钉群:扫描下方钉钉群二维码。欢送开发者/用户退出龙蜥社区(OpenAnolis)交换,独特推动龙蜥社区的倒退,一起打造一个沉闷的、衰弱的开源操作系统生态! 对于龙蜥社区 龙蜥社区(OpenAnolis)是由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单位、非营利性组织、集体等在被迫、平等、开源、合作的根底上组成的非盈利性开源社区。龙蜥社区成立于 2020 年 9 月,旨在构建一个开源、中立、凋谢的Linux 上游发行版社区及翻新平台。 龙蜥社区成立的短期指标是开发龙蜥操作系统(Anolis OS)作为 CentOS 停服后的应答计划,构建一个兼容国内 Linux 支流厂商的社区发行版。中长期指标是摸索打造一个面向未来的操作系统,建设对立的开源操作系统生态,孵化翻新开源我的项目,凋敝开源生态。 目前,龙蜥OS 8.4已公布,反对 X86_64 、Arm64、LoongArch 架构,欠缺适配飞腾、海光、兆芯、鲲鹏、龙芯等芯片,并提供全栈国密反对。 ...

April 6, 2022 · 1 min · jiezi

关于运营:我的3个月和我的1850个社区种子用户上篇

你将从这篇经营记实外面看到一些 discuzQ 的经营方法,理解到那些可能无效带来精准用户群体的经营伎俩,近距离感触整体经营思路的设计、策动、具体实施过程。 从纪实故事中吸取养分,使用到本人经营的社区下来。 我的社区叫做穿甲兵技术社区 https://chuanjiabing.com倡议大家在看完文章后到社区察看一下内容组成、用户沉闷状况、用户积极性、用户互动状况。贴一下到明天的经营状况 故事开始 很久以前我就在寻找一个可能让我长期继续取得支出的方法,十年前是集体站长的天下,6年前是集体博客炽热的年代,最近几年则是微信公众号暴发的阶段。现如今,我应该做什么呢? 我应该做什么,取决于我能做什么。这么说来,我必须想想我有什么本事? 我是一名善于编程的 it 工程师,2 年多以前,我连文章都不会写,题目都起不好,内容跟我读书时候写的作文一样——头重脚轻。一边写一边从别的网课、经营社区、经营交换群外面学习,缓缓把握了写文章的根本办法。写得多了,写文章就再也不是问题了。 编程技术方面,我判断本人属于中上程度,说不上多厉害,但也不菜。我有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以文章做笔记、做学习的总结,这个办法使我学习速度很快,而且很扎实。每过一个季度,我就感觉我能力上又有不少提高。我挺喜爱写技术类教程的,一方面是本人总结经验,一方面是因为网上的学习内容大部分都是断断续续的(权且称为垃圾),另一方面是我须要通过文章广结好友。 通过我后面一两年的铺垫,我在几个比拟大的技术交换社区曾经锋芒毕露,傍上了华为云的大腿,间断几年都是华为云云享专家,起初通过本人的致力,出版了两本技术畛域的书籍。 我不喜爱下班,并不是因为下班不好,而是习惯了自由散漫的生存。我心愿把工夫用在我冀望的事件上,而不是公司那些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修修改改。我不能一边拿着公司的工资,一边做着本人的事,于是萌发了退意。 回到开篇的问题,我应该做什么呢? 作为技术人员,接外包其实是能够的,但我感觉这不是长久之计。依照集体属性,低于 5 万的我的项目我都会介绍给身边其他人,这导致了本人一年最多也只有 1~2 个业务,会有肯定工夫的闲置。 那持续写文章呢? 写文章短时间出不了经济,而且微信公众号太灵通了,读者必须关注你能力继续浏览到你的文章。技术社区那边就更别提了,对于作者的流量搀扶还能够,但要是作者本人做广告、呈现一些跟技术无关的文章就会被断流。大方向上看容易受到微信公众号官网或者技术社区官网经营策略的影响。 做编程培训? 说实话,本人开局就做培训是很艰难的,尽管能出经济,然而压力比拟大。略微有点清高,不是那种要割韭菜的人,无奈承受那些品质很水,技术层级很低但来钱快的培训,我认为那就是在割韭菜。 做自媒体? 今日头条带动了一大批自媒体,我之前也有过一些尝试。那种边缘试探性的尝试并没有失去正向反馈,而且我感觉我没有那种天性,大概率做不来。 掰着手指头数了数,既然本人曾经有了一些粉丝根底,而且又有内容输入能力,还会不少经营,罗唆围绕着本人做吧!纯写文章必定不行,方才微信公众号那里就排除了。 本人一个人不行,如果是很多人呢? 想想本人平时逛的技术类社区,内容交换挺多的,而且很少须要官网带动氛围,大家会自发地产出内容。这种由用户本人可能产出内容的,在经营畛域叫做 UGC。UGC 能够解决内容方面的问题,经营人员只须要做好大方向的掌控和用户疏导即可。看起来真不错,于是就开始了社区利用的调研,也就是要确定具体用哪个程序做技术社区。很久以前就晓得了 discuz,第一反馈就是在百度搜寻 discuz,接着就理解到了 discuzQ。 discuzQ 官网的介绍很迷人,我想要的性能简直都有。那个周末,本人在家就搭建了 discuzQ 进行深刻调研,理论的体验和介绍的有点区别,但同类其余产品在价格、性能以及品牌力方面都不如 discuzQ。后续再进行了一轮性能的查看,确定必要性能都有,最初就选定了 discuzQ。 程序选好了,我该怎么迈出第二步呢? 作为一名有 3 年经营工作教训的靓仔,很快我就整顿好了身边的资源和初步思路,而后造成了一个短期的经营构想图。这种从 0 到 1 的阶段,也就是社区开始吸引用户的阶段在经营畛域叫做冷启动。 冷启动阶段有 3 个重要的事,第 1 是积攒用户,经营畛域将这个阶段积攒的用户称为种子用户;第 2 是发现问题,依照我 3 年经营教训来看,真正的问题只有在实践中才会裸露,无论后面做的工作有如许好,它总是会有新问题呈现,咱们能做的就是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第 3 是探明用户的口味,通过多元化的文章和最终的浏览量来确认社区初期次要内容的格调; 启动初期,最重要的就是手续的办理,理解一些限度条件并作出对应的解决办法。 以 discuzQ 社区为例,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多账户体系的事,穿甲兵技术社区敞开了邮箱注册,通过认证和绑定实现了微信账号和小程序账号体系的合并(discuzQ 官网提供的性能),保留了短信注册;接着是 discuzQ 前期降级与优化方面的事,因为是技术人员出身,所以抉择了本人搭建 PHP、NGINX 和数据库等利用,放弃了 docker 和宝塔的形式;最初是微信领取,社区有红包性能、打赏性能、付费文章、付费附件等,经营组的日常工作中必定会借助性能发展,因而必须开明领取。 根底打好了,后续才不必为了这些事挠头。 ...

December 1, 2021 · 1 min · jiezi

关于运营:数字化让618有了洞悉消费者内心的大脑

简介:阿里云数据中台已造成包含会员智能经营、全域天攻智投、GMV策略模仿等在内的近10套解决方案,围绕“人”“货”“场”三大批发行业因素,一一击破品牌业务难点,记者理解到,过来一年,悦诗风吟、Benefit、高露洁、三只松鼠、九阳等多个海内外品牌曾经尝鲜利用。 在昨天正式完结的2021天猫618生产季,泛滥品牌通过阿里云数据中台的系列解决方案,从精细化洞察会员需要并提供经营能力、户外广告智能投放及曝光回流、GMV拆解及全链路策略领导等三大外围场景切入,实现具体业务问题解决和业绩强势增长。 据悉,目前阿里云数据中台已造成包含会员智能经营、全域天攻智投、GMV策略模仿等在内的近10套解决方案,围绕“人”“货”“场”三大批发行业因素,一一击破品牌业务难点,记者理解到,过来一年,悦诗风吟、Benefit、高露洁、三只松鼠、九阳等多个海内外品牌曾经尝鲜利用,并取得实效。 全域天攻智投:既要做到广而告之,也要能洞察为谁所知只管短视频平台、图文社交app在近年来倒退迅猛,但不可否认的是,户外广告仍旧能凭借可交融多种展示模式,且给予肯定场景式沉迷体验,而备受品牌商青眼。 依据央视市场钻研(CTR)在往年5月公布的《CTR媒介智讯》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有约34%的广告破费投放在电梯等户外媒介,且投放榜单前20位的品牌,持续保持高增长和高占比。 数据起源:CTR媒介智讯 然而,在过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户外广告投放都还停留在“做曝光”繁多层面, “相较于其余媒体,户外广告对于特定周边市场的触达能够更加集中且高频次,同时因为视觉影响力大的个性,其对品牌心智的造就有肯定作用,”高露洁市场部品牌总监胡懿示意,“但传统户外广告的触达率大多依赖预估及第三方考察拜访,相对来说,品牌对于理论触达的状况知之较少。” 往年3月,高露洁首次使用阿里云数据中台专门面向户外广告投放场景的全域天攻智投解决方案(以下简称“全域天攻智投”),跑通“指标市场智能圈选-线下广告精准投放-曝光数据无效回流-积淀数据中长期经营”的数智化全链路。 作为阿里云数据中台在批发行业率先盘活的解决方案之一,全域天攻智投可能基于品牌既有市场数据(品牌维度/商品维度/门店维度),通过算法模型放大,计算可用于营销场景的高潜市场,并以此为根据进行线下广告位的智能选址,晋升广告投放效率。 而当广告实现投放之后,企业还能精确评估市场曝光数据,同时将外围市场数据对立回流积淀至自有市场数据资产中,不便在前期的营销链路中长线经营,也未后续营销投放打算进行校准。 近年来,短视频、播送、图文社交类营销伎俩的衰亡确实给传统户外广告行业带来了冲击,但传统户外广告在场景感营造,帮忙消费者突破原有认知,跳出信息茧房,以及对品牌来说,可能帮助品牌性情建设,并且在沟通和链接消费者下面施展的作用,其实是很难被取代的。 而全域天攻智投则是在维持户外广告这一外围竞争力的根底上,通过更为粗疏地分析企业需要,用数据思维及数智能力,帮忙厘清“给谁看-投哪里-成果量-沉淀物”,并在每个环节提供动作设置倡议,让户外广告投放的每一步价值都能够被量化,被经营。 “咱们这次次要是将全域天攻智投使用在新品酵素美白牙膏上,投放期及完结后的一段时间,相较于没有投放的时候,商超支付宝优惠券的核销率是有晋升的。”胡懿走漏。 值得注意的是,除高露洁外,目前该解决方案已被包含快消、3C数码、家装、美妆等多个行业头部品牌所复用,且效果显著。 会员智能经营:不打搅、不自觉,货品照样能找准市场如果说全域天攻智投给企业带来的价值,更多是聚焦在市场影响力和消费者认知(包含市场数据积淀及中长期经营)层面,那么阿里云数据中台推出的第二套解决方计划,会员智能经营解决方案(以下简称“会员智能经营”),则更符合批发企业在市场生产终端的场景需要。 2012年进入中国的韩国品牌悦诗风吟,在通过近10年的市场深耕之后,积攒了千万级的品牌注册会员——怎样才能更好地将会员经营起来,并为之提供更为精细化的会员服务和生产体验,始终是其一直降级的自我要求。 “从2015年开始,咱们就开始着手建设数字化会员零碎,并不断丰富包含线上和线下、自有和第三方平台的会员触达渠道,以及会员经营玩法。”悦诗风吟新批发总监Paris SHANG通知记者。 2016年,悦诗风吟与天猫平台买通会员体系,并积极探索会员积分兑换玩法;而当近年小程序衰亡,悦诗风吟也率先尝试——基于洞察到线下门店有相当体量的消费者习惯以支付宝为领取伎俩这一前景条件,悦诗风吟于2020年12月正式上线支付宝商城,在承接领取流量用以二次经营的同时,买通支付宝积分体系,成为接通支付宝积分兑换体系的首批品牌商之一,而其带来的会员拉新及经营成果也相当可观。 然而,如此量级的会员增长速度,也给悦诗风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咱们的会员体系维度绝对还比拟繁多,所以想把会员的价值施展到最大,还须要有新的工具和产品来做能力输出,” Paris说道,“这里既包含对会员特色更精细化洞察的能力,也包含可能基于会员洞察来倒推品牌应该须要提供什么样商品的能力。” 往年3月,悦诗风吟正式引入会员智能经营,针对悦诗风吟第四代明星商品小绿瓶,通过将线下门店、线上平台在过来一年有品牌购买行为的会员数据进行建模计算,圈选其中对该单品具备高潜购买动向的局部,配以包含优惠券、满减券等在内的促销伎俩,实现基于短信、微信公众号伎俩的精准营销。 她示意,会员智能经营应用的所有数据都为品牌自有数据,“它通过算法模型设计和计算,可能让咱们更分明地晓得不同会员的品牌粘性,产品偏好,以及要害转化动因,其中既包含沉闷会员,也有长时间未再复购的沉睡会员,这是后续不同经营策略发展的根底。” 而会员智能经营的价值点还在于,可能针对繁多货品,在现有分层的会员体系中寻找最具生产后劲局部——同时,洞察影响其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比方流动满减、津贴贴补、产品组合等。既能从现有货品为出发点,找准指标人群,又能从指标人群视角收回,辅以最无效的营销动作,最终造成精准的“人货匹配”生产闭环。 “目前,咱们对我的项目I期的各项数据都还比较满意。”Paris走漏。 GMV策略模仿:不止是大促节点全监测,还要领导每一步Action不论是聚焦会员经营还是货品经营,品牌在大促期间的指标之一就是既定GMV(商品交易总额)的达成。 LVMH P&C Data CoE Head(数据专家核心负责人)Marco Li(以下简称 Marco)早前承受媒体采访时示意,每年的天猫双11、天猫618生产季都是各家品牌的必争工夫点,如何在无限的大促流动期限内全力冲刺指标销售额,是品牌最为关怀的。 但GMV的达成在以前始终是一门“玄学”,Marco总结目前少数品牌在大促期间遇到的情况——很容易就陷入自觉堆砌促销机制、自觉减少媒介估算,陷入一直拉高营销老本但转化日益升高的泥淖,他认为呈现这一状况呈现的基本,“还在于不足对GMV达成链路的可视性。” 所以当据说阿里云数据中台可能基于品牌的指标GMV及过往营销流动体现,来反推系列营销资源调配并以“天”为单位进行GMV指标实现全链路可视化监测后,Marco毅然决然决定单干,从第一次合作意向探讨到能力落地执行,不过一个半月工夫。 2020天猫双11后期,阿里云数据中台通过对Benefit历史营销流动数据的建模,学习了影响品牌销量各种特色之后,再联合Benefit对此次天猫双11的营销估算投入、促销机制、各外围商品定价等多方面打算,对品牌GMV进行了预测,并向火线业务部门输入全套优化策略倡议。 比方,在双11期间,Benefit通过阿里云数据中台发现某商品的全域营销投入组合成果不够现实,影响了GMV体现时,于是疾速联动业务团队生成调整策略,依据GMV模拟器的倡议,对媒体渠道的抉择和投入做了优化,最终,不仅实现了GMV的指标,在其余多项数据也都有亮眼体现。 据理解,2020天猫双11期间,Benefit发展的22场品牌自有直播,曝光量较去年增长596%,品牌增粉量较2020天猫618期间增长712%;面向品牌新用户精准营销明星单品,转化率晋升将近70%;此外,定制的3款天猫双11促销套装,从跨品类套装到爆品单品套装的组合模式,信息更间接,很大水平上缩短了消费者决策门路,转化率晋升120.3%…… 而这一套解决方案,在往年618期间也为多个品牌所复用,阿里云数据中台解决方案团队成员林世茂介绍,这套解决方案尽管对品牌商的数据分析和解读能力都有肯定的要求,“但当初咱们曾经有残缺的培训资料,品牌商家参照阐明文档便可实现链路跑通;此外,咱们目前也曾经与国内几家数据能力强劲的服务商达成单干,可能为品牌即时提供帮助。” 天猫618生产季已落下帷幕,但阿里云数据中台切入各品牌理论业务场景,践行数智服务的过程还在持续。 回望这半年,包含疫情影响在内的种种不确定因素,在肯定水平上妨碍了品牌们的成长,但同时也有伽蓝团体、薇诺娜、良品铺子、benefit、红星美凯龙、联合利华等泛滥品牌通过数智化转型斩获了业绩增长实效,阿里巴巴团体副总裁、数据技术及产品部总经理朋新宇示意,过来一年是不确定性因素最多的一年,“但数智化是所有企业最具确定性的事,而数据中台则是确定性的翻新增长引擎”。 将来,阿里云数据中台还将继续对外输入数智能力,携手百万企业爆发更多商业可能。 原文链接本文为阿里云原创内容,未经容许不得转载。

June 25, 2021 · 1 min · jiezi

关于运营:叮您有一份618防薅羊毛攻略已送达

获客日益难度增大,品牌纷纷推出各类福利流动吸引用户。总有那么一些“用户”能找到其中的破绽,从中胡作非为的薅羊毛,而让实在的消费者与优惠失之交臂。 近年来,羊毛党作案的新闻不足为奇。前有拼多多谬误将100元优惠券设置成无门槛,被撸千万元;后有某视频平台会员VIP充值流动金额设置谬误,仅领取0.2元即可开明月会员资格,以致39万用户充值胜利,导致平台损失重大。 明天,MobTech开发者就将通知大家,怎么轻松辨认羊毛党,互联网挪动端则又该如何防备黑灰产业入侵。 五大异样行为轨迹 轻松辨认羊毛党身份 通常市面上,咱们看到的这些“羊毛党”,小编大抵将他们分为五种类型,其中蕴含刷单类、工作类、黄牛类、漏研类、黑客类。 他们身处在互联网任何的黑灰地带角落,能够通过以下5个维度的行为轨迹,辨认他们的实在身份: 虚伪身份信息:注册填写的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银行卡号教训证后不匹配;异样社交行为:为把握一手羊毛信息,低中级羊毛党往往会退出薅羊毛交换QQ群或常浏览相干薅羊毛论坛;App装置卸载频繁:在多平台薅羊毛,需频繁装置有流动的App,而在薅完之后,又会很快卸载,均匀App留存工夫不会超过一个月;银行卡的异样动账行为:银行卡没有失常的生产数据,频繁与多个流动平台商户交易,并同一时间开数张卡;异样状态的手机号码:虚构手机号无奈查阅归属地,境外卡常在境内产生交易等等。 深刻探索羊毛党作案伎俩 从造假源头杜绝 围绕泛滥薅羊毛的“战法”,想要在平台留言或下订单刷量,必须应用手机号注册。但对于羊毛党来讲,SIM卡注册时须要提供身份证明,就造成了注册艰难。针对这一问题,市场上目前存在的薅羊毛办法有:实在设施薅羊毛和应用模拟器薅羊毛两种。 应用真机设备薅羊毛,咱们可通过羊毛党在挪动设施上的异样行为轨迹来杜绝,而模拟机造假的行为,当初能够通过防薅羊毛工具辨认,杜绝假粉来袭,躲避挪动端平台产生防止不必要的让利老本。 辨认解决方案 从注册初始手撕黑灰分子入侵 那么,挪动端应用防薅羊毛工具的原理是什么?应该从那一步动手呢?不难看出,羊毛党作案的外围就是利用手机号动手,使用相应的技术手段过滤掉羊毛党的手机号,就能够在注册入口处提前防备羊毛党了。 以寰球当先的数据智能科技平台MobTech为例,旗下开发者服务推出App用户经营【辨认解决方案】,可在企业挪动端入口,用户首次进入平台时,利用MobTech全景大数据检测为主,实时监测用户在线上应用App的行为变动为辅,助力企业提前意识你的每一位用户,并对用户的品质分级布局,以便于将来更好地经营及转化。 App只需傻瓜式集成MobTech开发者所研发的【秒验】SDK,用户在应用极简的一键登录形式的同时,后盾即可基于用户行为模型+综合数据分析鉴定,辨认用户的真实度、牢靠度,并反馈白名单、灰名单、黑名单数据给与运营者。 同时,对用户应用的通讯设备信用同步检测,在OAID/IDFA/设施指纹及MobTech大数据反对下,鉴定注册用户应用设施的信用等级,是否存在欺诈危险等信息,实时输出设备信用分值,助力运营者多方辨认羊毛党身份。 写在开端,随着黑灰产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强,模式日益多样化,企业也须要建设更迷信、系统化的平安机制,广泛应用大数据分析等伎俩来发现和解决问题,避免因为黑灰产入侵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MobTech开发者也将继续深耕并守护App的全生命周期倒退,赋能企业用户及开发者个性化、极简、实用的解决方案。

June 5, 2021 · 1 min · jiezi

关于运营:618年中大促倒计时App运营如何将盈收最大化

618年中大促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中,各大厂商、平台疯狂发券、提价打折,为了抢在疫情后的第一个电商大促多卖货,几乎挤破头,间接打起了价格战。小编翻看了某猫某东等App,能够说往年618大促的商品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如果说,价格战只是各大平台吸引消费者眼球的钓饵,那么如何做好这部分用户今后的转化?怎么将搭建起的用户流量池进行价值提炼?才是须要咱们认真去思考的。 助力App闭环营销 让所有拉新成果有据可依 首先,须要解决是如何激发他们为平台带来更多无效地转化,但往往App在拉新过程中,用户行为的轨迹是运营者无奈监控的,导致很多流动推广无成果,无奈预估转化效率。 为解决App这一用户经营痛点,MobTech旗下开发者推出的用户裂变解决方案中,【ShareSDK】可通过用户一次次裂变的分享轨迹,利用数据化经营为佐证判断App用户需要,同时造成一套残缺的用户画像体系,为前期精细化经营做好铺垫,最终造成无效地转化积淀。 轻便的拉新形式 用户无需适度解读流动流程 其次,如何使新用户参加拉新环节中不易散失呢?惯例流动中,不少经营人员应用裂变工具造成流程设计繁琐,流动无奈无效裂变。 ShareSDK的无码邀请性能可大大简化经营人的拉新流程,在执行裂变拉新的动作中,后盾可智能匹配用户关系,被邀请方无需填写邀请码,即可在下载APP后主动与邀请人绑定关系,进步用户转化率及跳出率,优化用户体验。 裂变页面简略易操作 大幅度晋升流动转化率 最初,当一位潜客收到老用户的拉新邀请后,却因为在下载App后,找不到流动页面,从而造成用户散失,甚至卸载App。在用户裂变解决方案中,【MobLink】已攻破了这一难题,App后盾集成此项SDK服务后,用户首次下载并关上App,也能实现场景复原,让所有用户都能中转别人分享所对应的App页面,大大优化流动转化率。 写在开端, 618大促利用价格差各大平台已播种一波用户群体,如何做好前期的精细化经营,将存量用户施展的价值施展至最大化才是要害,借助MobTech旗下开发者推出的用户裂变解决方案,可为App提供更便当、更高效的数字智能化经营,助力App实现增量变现。

June 4, 2021 · 1 min · jiezi

关于运营:都说裂变已死还不是因为你不懂闭环分享

近年来,增长与裂变成为经营人的年度热词。然而好景不长,在大多数人还没弄明确逻辑时,微信就给了裂变一记重拳。很多人哀嚎裂变已死,可路子野过拼多多的【淘集集】,上线6个月就吸引了近1亿用户,分得下沉市场的一杯羹。很多人说【淘集集】最终“死”在了模拟的路上,但业内人士剖析,压死骆驼的最初一根稻草,不是wx,而是Money。 随着市场的日渐成熟,裂变之路的难度减少,其背地的操作玩法及逻辑规定也日趋多样和欠缺。 裂变的玩法和流传路径 惯例的裂变玩法分为10种(上图),像咱们熟识的瑞幸咖啡就是利用【海报营销】+【邀请有礼】等多种裂变模式,造成一套适宜品牌的玩法。依据品牌倒退的不同阶段,投入不同的裂变玩法,利用趣味刺激用户分享并买单。 当初,绝大部分的营销流动是只有三层,裂变层就死掉了。当到了员工、亲友、铁粉、单干渠道转发后,并没有在他们各自的朋友圈造成再次分享,流传链中断,沦为小圈子自嗨。 如果一个流传流动顺利走过裂变层,走到往下裂变一层、裂变二层……则很有可能获得指数增长的成果,达到裂变式流传,其流传效备注: Custs(0):种子用户数量; Custs(t):过了一个工夫周期后, 减少的新用户人数; t:周期, 能够抉择天、月等; ct:流传周期,是指种子用户在一轮流传后,失去了再邀请新用户能力的工夫周期; K因子:一个用户能够胜利举荐的新用户数量;确定t周期后, 通过大数据统计, 就能够计算出K值和ct值。 K值,每个用户能够带来多少个新用户。 如果K=1,则相当于1个用户带来1个新用户,还是有所增长的,只是增长比拟迟缓。 然而当K因子<1的时候, 零碎是没有流传性的, 过一段时间, 新增用户人数就会变成0, 零碎就会齐全进行增长。 只有在K>1的状况下,能力实现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 也就是说,只有当1个用户能带来1个以上的新用户时,裂变零碎才会成立。 然而很多时候,咱们看到的绝大部分流动,裂变都不胜利,其起因何在? 常见的裂变瓶颈问题 1、无奈获取推广数据,无奈评估各渠道推广成果, 无奈通过数据进行精细化经营; 2、模式不利于裂变分享扩散,用户接管到信息后不明确目标; 3、应用裂变工具产品设计逻辑繁琐,不便当。 胜利的APP裂变流传办法 1、 操作便当,利于公众分享 MobTech旗下ShareSDK,简化经营人员的拉新流程,推出【无码邀请】性能,在经营人员执行裂变拉新的动作中,后盾可智能匹配用户关系,被邀请方无需填写邀请码,即可在下载APP后主动与邀请人绑定关系,进步用户转化率及跳出率,优化用户体验。 2、裂变页面简略易懂,便于用户执行 当被邀请人收到裂变流动,但未装置APP时,容易呈现被邀人点击装置了APP后却找不到流动页面的状况,从而散失。 而ShareSDK攻破了这一难题,裂变APP染指服务后,用户首次关上也能实现场景复原。实现分享内容与所对应的App页面的无缝连接。 3、 接入闭环分享工具,优化拉新效率 ShareSDK已实现【闭环分享】这一性能,优化用户应用体验进步拉新效率。值得一提的是,ShareSDK能精准统计无效分享、分享回流、用户点击等数据,帮忙企业精细化经营,造成分享闭环的良性循环。 目前,ShareSDK已为42W+APP提供服务技术支持,5分钟集成,开发完全免费,全年24小时提供服务反对。 如果你有任何对于闭环分享的问题,欢送在底部留言留言,咱们将请专业人士,一一为您解答。

May 16, 2021 · 1 min · jiezi

关于运营:对话全棉时代三剑客业绩增长背后的私域运营秘籍

近年来,私域流量池成为各企业的必“造”之地。企业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用于“引流”,却也因而呈现黑产侵害、黑客盗取数据、平台“崩瘫”、内容违规等平安问题,给企业带来微小资源资产损失。 新品收费试用、优惠促销流动是各企业罕用的经营伎俩,在流动过程中却时常呈现不合常理的、霎时涌入大量“新客”秒光礼品的情景;而对于“老用户”,也会呈现无论用短信、公众号、模板音讯等伎俩触达都“盘不活”的痛点。 其实,当私域流量达到一定量级,经营进入精细化阶段,平安问题带来的危害会更加凸显。私域经营过程中有哪些坑,企业该如何建起私域经营平安城墙?腾讯平安总监、腾讯私域平安总负责人姚凌鹏,对话全棉时代“三剑客”,以全棉时代私域经营历程、胜利抵挡黑产实例,向大家分享企业私域经营成功经验以及如何爱护私域经营平安。 全棉时代“三剑客”是谁? 李华铖(大侠):全棉时代门店事业部总经理 夏现实(公子):全棉时代官网电商新批发总负责人 苏志彬(苏少):全棉时代消费者经营核心负责人 姚凌鹏:全棉时代私域建设从开始到当初的简要历程,三位能不能简略介绍一下? 苏志彬:咱们始终认为私域跟公域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如果严格意义上来讲只是对“用户”。全棉时代的整个品牌始终把用户放在第一位,只不过是说咱们的渠道特点让咱们有了一个不同的经营形式而已。为什么咱们叫“三剑客”,其实三个人所在的岗位就是一个很好的代表。比方“大侠”,他当初是咱们整个门店事业部的总经理,他次要负责咱们整个线下的包含门店的推广、经营还有拓展还有加盟。咱们的“公子”是负责咱们整个品牌官网平台的整个线上的经营。而后我呢,他们都叫我苏少,次要是负责咱们整个全棉时代品牌的消费者经营。所以你会看到门店也好,官网商城也好,消费者经营也好,形成了整个品牌的对于用户的自有资产的经营。这个就是咱们这样一个定义的起源。 李华铖:其实用户、线上官网商城、整个门店,你方才讲的私域基本上是咱们自有用户这一块。 姚凌鹏:从消费者的经营角度来看,线上线下用户是如何均衡的,全棉时代的经营策略是什么? 苏志彬:其实这个问题已经给我提出过很大挑战,因为当我去开始做这个业务的时候,我的思考是既然你把握着公司“人”这个维度的简直所有的资产,那咱们首先要思考的是均衡的问题,第二个要思考到价值最大化的问题,第三个要思考到如何对这样的消费者去传递咱们整个品牌价值观的问题。所以这三个问题其实有一段时间始终困扰着我。那首先第一个,比方咱们的资源均衡的问题,咱们当初有公域、私域,咱们有线下的自营商城,咱们还有咱们的京东、天猫,还有咱们的KA,那这个时候每一个业务都须要流量。那在把握这个公司的整个大的资产状况下,如何去匹配到,其实这是一个比拟大的思考,而不仅仅在于说咱们的私域、咱们的官网、咱们的门店还有咱们的大客户或者咱们的天猫,每一个都须要,那这个时候对咱们来讲,咱们就须要依据不同的业务模式去怎么样跟消费者沟通,这个是我第一步须要思考的问题。 夏现实:其实三个人有一个畅想,咱们心愿跟用户之间关系的距离感越来越短。全棉时代的会员也好,流量也好,咱们心愿能够让用户真正做到去到A渠道的都去到A渠道,去到B渠道的都去到B渠道。其实用户在哪一个渠道生产应该是用户本人抉择的,咱们怎么样让用户更好地在全棉时代这个品牌下面领会、体验到他应该有的服务。 李华铖:苏少有个更形象的比喻,他说咱们俩是油门,他是刹车。所以其实通过以前转换过去就是说,消费者心愿通过哪个渠道去接触全棉时代的产品或者是全棉时代的理念、全棉时代的文化,而后咱们就提供给他相应的渠道跟相应的便当,其实是以用户为导向做这个事件。 苏志彬:咱们带着这样一种思考去跟腾讯聊的时候,腾讯的团队永远会通知咱们“不必焦急,慢一点,慢一点,咱们首先思考的是用户的体验”,这是我感觉特地深的一个中央。所以我心田暗暗自喜就说,终于有人跟我一起踩刹车,慢一点,慢一点。所有以用户的体验为首要思考,这个是我感觉跟咱们品牌特地特地吻合的一点。 姚凌鹏:全棉时代的用户经营目前处于生命周期的什么阶段,精细化经营在私域经营中会表演什么角色? 苏志彬:其实用户经营这个课题,应该是目前整个ToC或消费者市场一个比拟大的难题,因为每个品牌、每个企业都想说我要用我本人的资产,我要可能跟我的用户产生比拟大的互动,让他产生肯定的踊跃效应。然而这个过程当中,我集体的领会是不同的企业,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其实走的是太过于商业化的。我始终在外部灌输一个思维,咱们怎么样跟用户做敌人,咱们怎么样跟他造成有温度的链接。和用户做敌人以及造成有温度的链接,其实实质意义上就是让用户跟企业之间成为肯定的互相互助的关系而不是交易的关系。所以,目前全棉时代整个始终往这个方向去倒退。有小局部的业务曾经让咱们的用户晓得全棉时代是在做一件值得信赖的事件,是自豪的事件,所以我违心跟它一道做这个事。所以咱们一直一直在致力,让这样的人变得越来越多。 夏现实:很多品牌在触达用户,新客来到品牌当前,可能特地焦急,都想马上可能销售跟转化。全棉时代在整个用户经营的阶段,更多地去思考新用户进来当前,咱们怎么样去通过7天,14天,21天,这种循环的形式去对用户有一个品牌的价值文化传递。 有的时候生意可能是一个慢动作,品牌就须要有足够的耐性或者是肯定的文化、内容的积淀,来帮忙消费者认知品牌。特地是全棉时代的品牌覆盖面,因为咱们的门店基本上都在一二线城市,不论是在天猫或者京东还有其它的平台,包含当初咱们自营的小程序,会发现线上的覆盖面相对比线下要宽很多,三四五线城市的用户逐渐在增长,有些三四线城市用户的体量有一个激增的态势。这些用户通过门店可能没法理解到全棉时代这个品牌,更多是须要有一些线上的社群,企业微信的模式,或者是其它公众号,视频号,跟用户更多地有一些深层次交换,这个是苏少这边的消费者包含目前咱们三剑客在经验的事件。 姚凌鹏:在用户经营及拉新和促活的过程中,是否遇到过一些问题,比方转化率、点击率、效率遇到瓶颈等,能够分享一下吗? 夏现实:在整个用户池子外面,每一次咱们在做小程序也好,用户的营销流动也好,咱们会通过很多种形式去触达或者去召回用户,比拟罕用的是公众号,包含短信,还有模板音讯。当咱们去触达用户的时候,发现咱们会员体系池子里的一些用户,通过一个月或是屡次触达,都处于“睡眠”状态,用好多种形式都没方法把他唤醒,这是咱们遇到的特地痛的一件事件。 姚凌鹏:这些难以触达的客户你们之前有剖析过是来自哪里吗? 夏现实:因为从线下,通过企业微信、其它形式也好,把它积淀到咱们的用户池子外面,这种模式基本上是属于面对面的。所以,咱们感觉从线下转化回到全棉时代用户池子这条线的安全性是相对来说比拟强的。对于咱们面临比拟大的挑战或者问题的是在线上。因为在线上咱们常常跟用户发动一些相似福利派送的流动,通过一些营销形式,做用户的感恩回馈。全棉时代各个品类常常会有新品,基本上每个月或者一个季度咱们会定期、不定期地组织一些新品试用的流动,让用户有一个尝鲜、新品试用的动作。在这个过程中,当咱们把这些福利或者是咱们须要跟用户之间去沟通交易的这种流动,发起来当前,会发现整个池子外面一下子来了很多用户。 过后确实特地开心。我记得最近在3月份的时候,咱们跟用户之间发动一场流动,过后筹备派发20万份试用装的这种礼包,发现当这个利益点刚刚开释进来可能5分钟不到,一半的试用装的样品就曾经被领出去了。 线下面对面的时候,我晓得这个用户是活的,是存在的,在线上发动流动的时候,咱们不能辨认用户是否实在存在,这个用户是不是无效用户对咱们来讲就很难判断,这个是咱们的痛点。 夏现实:把记忆点切换到那一档流动,10万礼包,5分钟就进来了。小伙伴特地开心的通知我咱们拉新的用户体量一下子激增了好多好多万,我过后心里就开始打鼓,咱们了解再大的量去做裂变,你动员身边的好友一起去做新品试用的流动,你会发现5分钟不可能做到。这就是我心里过后特地沉的中央,必定有问题,我就开始复盘说是不是会员品质呈现了问题。 苏志彬:过后霎时涌进来的这些数据,咱们首先会去匹配,比方会留下一些信息跟咱们的数据库去对撞,跟咱们当初的用户池去对撞,看看哪些是新的,哪些是旧的。把新的剔除之后,咱们会去看这些新的用户到底是不是实在用户还是某些数据。咱们三个人的教训以及所碰到的很多战斗通知咱们,商业嘛,肯定会有人追赶利益的,他们会想尽方法或者用一些技术,像薅羊毛党。这个时候我撞库下来发现公子的猜想是对的,无论是来源于小程序也好,来源于咱们公众号也好,来源于门店流传也好,其实这些货色只有咱们把信息放出去,肯定会有那么一些业余或者半业余的人去所谓的薅羊毛,这个时候咱们跟腾讯的单干也就开始起作用了。 上次我在办公室讲过,咱们要把整个数据库的用户数据跟腾讯平安的黑产数据去对撞一下,而后帮我查看出哪些是所谓的黑产。对咱们企业来讲,一个是节省成本,第二让咱们更主观地对待咱们整盘用户数据的品质。咱们目前在这样逐步推进,也是心愿通过这样的单干让咱们更分明、更主观地去对待咱们的整盘数据,有利于咱们下一步,无论是从门店社群,无论是从线上推广,还是咱们的用户经营,都可能真正地精准地做到确确实实为用户发明价值,让咱们的真正用户可能感知到咱们品牌为他们传递的价值,这个也是咱们特地重要的一环。 夏现实:过后我去跟苏少、大侠三个人交换了一下,苏少说当初市场上有一种叫“黑产”,我过后还是有点懵,我说薅羊毛我据说过,他说黑产你晓得吗?我说不会吧,有这么恐怖吗?他说确实有。会员池子过后拉了那么多新用户进来,我还是有点不信。我做了一个比拟傻的事件,我把进来那个池子里的用户,随机抽取了几百个手机号,我就让小伙伴去打电话,要么打不通,要么就没人接。很恐怖,他真的几秒钟就进来了,真的没法辨认他的身份。 我如果没有形式去把我现有的池子外面不衰弱的用户资产数据给荡涤掉,它永远都在我的池子里。当我前面再发动促销流动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是一个恶性循环,20万的礼包也好,30万的礼包也好,你每次进去,这次也就算了,前面你会发现我要去触达用户的时候,通过短信或者公众号,这种资源的节约、老本的叠加特地恐怖。 李华铖:他理论的老本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对实在用户、实在顾客、实在消费者的体验会很差。比如说20万礼包分进来,咱们实在的用户基本就没有参加到这个所谓的福利当中,没有享受到那个福利,对于整个品牌来讲是十分坏的事件。 苏志彬:消费者会问你,你说20万份,这么快就没了,都给谁了?到底是不是20万份? 姚凌鹏:所以你们跟腾讯平安在会员体系层面开展了一个什么样的单干?最初的功效大略如何? 苏志彬:咱们要跟腾讯平安去做一个撞库,筛掉一些。另外,咱们每一次的流动都要腾讯平安“保驾护航”,对咱们的数据检测,及时筛选出不衰弱的数据。过后咱们还没有理解到腾讯还有这样的工具,多方打听之后才晓得腾讯还有这样的能力,我感觉特地棒,也让咱们接下来更加释怀地进行更大胆的流动,是一个保驾护航的作用。当然我心愿接下来能在进一步接触的过程中,发现腾讯平安更多的工具、更多的能力去帮咱们保驾护航。 李华铖:过后腾讯平安的搭档对咱们做过一个全面的用户诊断。 夏现实:过后请腾讯平安这边帮咱们做诊断,你会发现真的10%几、20%几的用户基本就不是全棉时代的用户。因为全棉时代的用户池子曾经有肯定的规模跟体量了,当咱们洗完之后发现真的是减负了,把有效的用户给释放出来。另外一部分就是方才苏少介绍的,平安还有一个形式是能够在咱们做流动的时候给咱们保驾护航。当咱们发动一项营销流动的时候,特地是像过来咱们做的新品试用的时候,可能黑产进来的时候我就曾经把他挡在里面了,这是咱们外围的能力。我能够大胆、释怀地做流动,也能够跟小伙伴们讲“这是拉新的数据”,这是高质量的。这个特地重要。前面咱们再去做大这批用户的时候,就晓得我应该用工夫和精力在这批用户上,因为他们是优质的用户,这个特地重要。 姚凌鹏:全棉时代之前和腾讯平安共建了一个“黑名单”,是继续更新的。有没有想过后续和腾讯平安还会有哪些单干? 苏志彬:这就是咱们将来要跟腾讯平安在做一个整体布局的时候,咱们须要你们更多的助力跟输出,目前咱们停留在认知或者是咱们的单干停留在对流动的保驾护航以及对数据的平安监测,以及对咱们这种诊断的状况下。将来我置信腾讯平安的整体能力远远不止于此,下一步咱们还有更多的设想空间,特地期待着咱们下一步看怎么样开展。 夏现实:将来肯定会有特地多的品牌开始走向本人用户的精细化经营这条路。在走这条路之前,市场上常常提的私域也好,咱们做新批发也好,在后期的阶段,在整个搭建用户体系经营的后期阶段,咱们就须要平安来提前做保驾护航。因为用户体量到肯定规模或者阶段当前,再去建平安或者是建体系的时候,破费的代价就会特地低廉。所以,也心愿其它的品牌真的不要去踩这种全棉时代过来的坑。 李华铖:其实平安在平时没有什么异样的时候,大家没什么感知。但一旦出了问题,其实你会发现挺重大的,而且补救投入的老本其实十分十分高。对于一个品牌,比方像咱们全棉时代,无论是从零碎层面、用户甄别的层面,包含后续的营销层面,其实都有很多须要长期去做的一些事件。说重大点,对品牌的挫伤其实十分大,相对不只是一个商业的老本或者是商业的利益这个层面。 姚凌鹏:很多人感觉平安是投钱的一个动作,理论是帮忙企业降本增效的,对此你们怎么看? 苏志彬:简略来讲就是省钱吧。比如说你能够通过咱们撞库之后,咱们会把五个等级,最危险等级那局部咱们把它禁止触达。第一步,它节俭了短信的费用。其次,如果咱们有赠品、券,节俭了券的费用。第三,从长期来讲,咱们缩小了人力老本经营的费用,折算起来这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像你方才说的转化率的晋升,我印象中当初咱们每场流动相比以往应该有一个10%的转化率的进步。算成钱的话,靠近千万体量。 姚凌鹏:基于会员经营维度,你们对UGC内容平安有什么认识? 夏现实:说到直播也好,说到图片、敏感文字的审核,咱们目前在品牌端有建设内容社区,曾经在开发阶段,很快就要上线。这个阶段,咱们很关怀将来的审核,放心纯靠人工判断犯错率高。后果,前段时间跟腾讯平安对业务的时候,说能够帮咱们做这个业务,还发现整个平安体系波及的面不光是咱们介绍的数据方面的畛域,在内容等畛域都能够给咱们保驾护航,这是特地有价值的。 李华铖:自身品牌走到明天的时候,比方全棉用户量达到一定量级的时候,如果没有平安方面的保障,特地容易呈现一些结果比较严重的事件,我感觉无论是内容层面还是社交层面,这是十分外围的。 夏现实:平安不是在业务畛域一个点一个点的须要它,而是整个链路都须要。咱们的数字化经营,咱们的精细化经营这条路上,在后期的企划阶段就须要平安染指,在你的业务倒退范畴越来越多或者越来越广的时候,平安笼罩的畛域就是一张安全网,为咱们品牌倒退提供平安保驾护航的能力,这个我感觉是咱们要去思考和定位的。 姚凌鹏:最初,能够用一句话来表白对腾讯平安与全棉时代的单干冀望吗? 苏志彬:什么叫全棉时代?咱们始终有一个思考,就是说,当更多消费者甚至全民来应用棉花的时候,那个时候才是咱们心中的全棉时代,而不仅仅是当初应用的这个品牌。那在咱们围绕着这个过程,围绕在推动的过程当中,咱们须要让更多的消费者、更多的用户退出到这个行列,在这个过程当中咱们真真正正须要腾讯、腾讯平安,为全棉时代保驾护航。 夏现实:其实全棉时代有一句话,也是咱们常常会去遵循的,衰弱、舒服、环保。其实衰弱的背地底层应该是先有平安。所以,更多的全棉时代心愿在跟用户沟通交流的状况下,第一,基于腾讯平安的保驾护航,让用户在全棉时代畛域里,他的生产、购物、服务、体验是相对平安的,这个是根底,是底座,而后能力谈上咱们给用户传递更多产品的平安跟产品的衰弱。所以,全棉时代所提倡的衰弱、舒服、环保,我置信跟姚帅整个腾讯平安提的平安的畛域,这两者之间是有不约而同的中央。 李华铖:其实产业平安或者是腾讯平安就相似于内地卫士,平时你都无感,但他确确实实是无处不在的。对于咱们整个全棉时代自身,咱们的文化是以用户为核心。包含咱们整个产品的平安,咱们做医疗出身,有医疗背景,自身就特别强调平安。不光是产品安全,还包含咱们整个用户的平安、体验。其实平安是根底,所以十分心愿后续全棉时代跟腾讯平安、跟整个腾讯有更多的单干,帮忙咱们晋升整个用户体验。

April 19, 2021 · 1 min · jiezi

关于运营:微信公众号如何关联答题活动小程序

通常,如果想做一个答题流动,而后将它作为微信公众号的线上答题的惟一入口,那么就要首先关联答题流动小程序了。 微信公众号关联小程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进入你的公众号页面,点击“小程序管理” 2、点击增加 3、点击关联小程序 4、应用管理员的微信扫一扫,验证身份 5、输出小程序APPID,比方答题小博士,按回车键搜寻 6、实现公众号关联小程序

January 30, 2021 · 1 min · jiezi

关于运营:两步实现桌面图标短信和邮件外链跳转到小程序轻松召回沉睡用户

近期微信小程序上线新性能,将流量生态延长到微信以外渠道,进一步补足了小程序的营销场景。除了之前上线过 app 跳转小程序,小程序再跳转回 app 的性能,这次新上线的性能有: 反对邮件中文本链接跳转到小程序反对短信中链接跳转到小程序反对二维码辨认跳转到小程序反对 iOS 桌面小程序图标跳转到小程序这对于小程序运营者而言,相对是个好消息。全渠道召回用户,好像刚刚定下的 2021 年经营 kpi 就要提前完成了! 开发者通过服务端接口能够获取关上小程序任意页面的 URL Scheme,后盾反对生成的到期生效和永恒无效的 URL Scheme。有了 URL Scheme,开发者和经营就能够通过短信、邮件等形式唤醒用户,不便用户间接从微信内部关上链接跳转到微信小程序。 演示成果如下。 你也能够间接下拉到题目「 如何疾速获取和应用小程序外链 」查看教程,就算你是一名经营人员,也能够轻松搞定,无需期待开发排期,3 秒即可实现接入,春节流动全渠道营销立马安顿! 邮件跳转 短信跳转 二维码跳转 iOS 桌面图标跳转比拟让人意外的应用场景是桌面。很久以前 Android 就能够将小程序增加至桌面,点击桌面快捷方式的图标,用户就能回到微信小程序页面。 有了网页跳转小程序的新性能,iOS 也能够做到将小程序增加到桌面了。 ▲ 利用 shortcuts 将小程序增加桌面 看完演示后,你可能有两个问题:如何获取小程序外链(URL)?如何将小程序图标增加到桌面? 答案在此 ???? 如何疾速获取和应用小程序外链获取小程序外链(URL)登录通晓云控制台),点击「微信」-「小程序链」-「增加」按钮,输出相干信息生成小程序外链(URL)。你还能够针对不同渠道创立不同的外链,实现营销渠道的成果剖析。 如果你还不是通晓云的用户,请先注册账号,创立利用并实现微信小程序受权,能力获取小程序外链(URL),点击接入文档查看教程。 在邮件/短信中用小程序外链实现营销经营人员在编辑邮件/短信内容时,将小程序外链(URL)粘贴到对应文案中,当用户收到邮件/短信时,点击该外链即可疾速跳转到微信小程序,再也不必关上微信 App 搜寻小程序名称或者扫描二维码能力拜访小程序,无效升高用户操作门槛,进步营销成果。 疏导用户在用户手机桌面上生成小程序图标在通晓云控制台,点击「增加到桌面」按钮,即可关上「小程序桌面快捷方式生成器」。你能够将已生成的小程序外链(URL)和「小程序桌面快捷方式生成器」分享给你的用户,疏导他们将你的小程序增加到手机桌面上,用户无需关上微信客户端,点击图标一秒拜访小程序。快捷的拜访形式有利于进步小程序活跃度,缩小用户散失。 增加微信客服(微信号:minsupport4),理解应用办法和更多增长工具。以上教程基于 PC 端实现,挪动端的反对将于下周上线,敬请期待。 目前微信小程序该性能有两个限度: 它的凋谢范畴是仅针对国内非集体主体小程序凋谢,集体开发者想用上这个性能只能注册公司或者期待。另一个问题是这种这个性能在微信 app 内不实用。你能够在微信内部用这个计划进行引流,但在微信外部,想要疏导用户跳转还是只能用小程序卡片和小程序码等形式,经由用户确认后实现跳转。 从实用角度来看,外链跳转小程序的新性能是补足了营销场景的。设想一下双十一前你天天收到的营销短信,是不是总要带一个跳转链接。而当初,这个跳转的起点也能够是微信小程序。用户召回,用户激活,在微信内部平台,这些都能通过一个网页链接做到。 跨浏览器和 app 零碎的 URL 自身就是操作系统提供的一种联通形式,它简直能够达到互联网的任意一个区域。当初,小程序也退出了这种全局的联通形式,这显著给运营者和开发者提供了更多的设想空间。 通晓云是国内首个小程序后端云服务平台,它免去了小程序开发中服务器搭建、域名备案、数据接口实现等繁琐流程,让开发者能够专一于业务逻辑的实现,开发效率晋升 200%。 通晓云还集成了通晓推送(全平台音讯推送服务)、经营后盾、用户画像、数据分析引擎、可视化数据面板等营销和经营工具,晋升效率的同时,更是帮忙经营人员实现全渠道用户营销、用户对立治理,实现用户增长和转化。

January 11, 2021 · 1 min · jiezi

技术人如何通过了解业务获取晋升机会

阿里妹导读:伐薪是阿里巴巴高级技术专家,14年初入阿里时,没有过多地思考业务痛点和了解业务策略。后来,经历过晋升,当晋升评委,主动学习业务,最后,完成了从技术专家向综合性 TL 转变。这一路下来,总结了不少经验,今天,分享给你们。最近刚过晋升季,本身也作为评委参与了一些同学的晋升,整体上觉得业务与技术链接比较好的同学容易脱颖而出,另外也看到有些同学在业务理解上存在一些问题,也促使我最近一直在回顾和反思最近几年的经历,发现还是有很多可以写的,在此记录下来,希望能给新同学或者迷茫的同学带来少许启发。 首先我说下自己的经历,我在14年才加入阿里,以前也做的是2C的电商业务,现在想想以前是真的不懂业务,也没有业务意识,自己也不会去思考业务痛点和了解业务策略,几乎从来没和业务方(运营)沟通业务,都是和产品沟通需求(后面会说需求和业务的差别)。 晋升成功之后,我就陷入了迷茫之中,如果我不接触一线业务,是不可能有更大的成长和发展的,在和老板多次谈话的过程中,我逐步理清了我之后的方向,那就是做业务、技术两手都要抓的人,补齐业务理解,带动周围的同事一起加油。 为了促进业务的理解,我主动要求加入干部组织,了解更多技术 TL 的信息,主动阅读各种业务方的周报,遇到不理解的策略,厚着脸皮去找非对口的运营去问,由于没有直接对接的业务,因此也没有谁邀请我去做市场走访,因此我更多的是去看别人的走访记录去理解商家遇到了什么问题,目前市场的状况是怎么样的,主动思考业务问题,并且学习 odps 自己去分析数据,很多疑问用数据一查便知,主动去梳理 CBU 业务的产品树和对接团队,理清业务和产品脉络,在这种情况下,我对业务的理解逐步清晰起来。 此后各种主动或者被动的变化,负责的业务也越来越多,团队最多达到18人,是一年前的9倍,一开始业务带的很多觉得是一种荣耀,但是后来也慢慢发现,业务做的多,不如业务做的好,因此后面又和老板做了一些调整,团队负责的东西也越来越聚焦,目前主要负责 CBU 的营销、导购、内容以及工程技术,是 CBU 源头厂货战略的一线参与者,也是大促的前端对口 team 和主要搭投产品 owner,同时技术上也有不少抓手。自此,个人算是完成了从技术专家向综合性 TL 转变,接下来主要对自己在技术理解和判断上做一些回顾和总结,希望能给有同类问题的人一些小小的帮助。 业务先赢是技术第一要务首先对于业务先赢这一点,我相信大家是没有争议的,一个公司是因为先有业务模式,才去招兵买马,组建研发团队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业务好坏决定了公司的营收和前途,也决定了研发的效益和去留,因此技术人员首要任务是先把业务支持好,在这个前提下,再来讲技术沉淀和技术红利,支持业务又分这么几种层次,按对业务的影响程度排序,我整理了一个图: 这个图主要把研发过程对业务的影响分为了6类: 1.按时交付,质量一般,大概就是对外包的要求; 2.技术增值,能够很快而且很爽地完成交付,这种情况下需要磨刀或者升级研发工具,会存在研发效能提升的机会,事实上研发大部分的技术沉淀也会在此,就是升级自己的研发流程和工具,提升自己的交付效率和研发体验。我们听过业务方对我们最多的诉求就是希望快速上线,因此研发效能是技术的生命线。 当然研发效能提升也没那么容易,而且很难量化,因为即使是同一个人,不同时间面对的事情也是不一样的,而同一个事情,在不同阶段的策略和细节也不一样,因此即使你做了一些研发效能提升的事情,也很难说到底对交付效率提升了多少,很多情况下会是研发自己觉得爽了,当然研发自己爽这也很重要,因此对于这类研发效能类工具,研发满意度和用户数是比较重要的评价指标;其他类型的,尽量找定量结果,通常是一些可模式化的工作,比如还原一个视觉稿的速度,客户端发版的速度,编写一个 http 接口的速度,上线一个应用的速度。 3.技术增值,除了按时完成交付之外,还能把产出质量做得很好,比如端的体验(流畅度、性能)、稳定性、接口的速度与数据实时性,安全性等,按理说这些是基本的要求,为何要成为技术的增值价值呢? 因为从软件工程的角度来讲,软件质量是一定有问题的,而且与项目复杂度和周期成正比,而且业界也没有标准,说什么规模、特质的业务应该达到什么样的体验,因此这里更多要依赖于技术人员的工匠精神与技术挖掘能力,而且软件质量看起来对业务没有直接驱动作用,但是在竞争对手足够多而且用户更换成本又低的情况下,软件质量的好坏对用户留存有一定的影响。这是定性,当然大部分研发的困境也就在此,就是如何量化体验提升对用户转换和留存的价值? 如果无法量化,那么在软件体验上应该投入多少呢?ROI 如何衡量呢?当然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你的质量要做到一定范围的领先,超过同类产品,那么你的增值价值就更能体现,对于技术本身就是业务的公司如云计算公司,技术产品本身的质量对业务的价值则非常明显了。 4.仍然是技术增值,但是这里的技术具有鲜明的业务场景特色,比如 SEO 技术、B 类的大额支付、A 站的弹幕技术、广告的创意技术、店铺装修技术,这里所有的技术沉淀都是围绕业务来的,因此我把它画在中间,属于又有技术沉淀,又能带来业务结果的技术。 5.业务增值,就是做了一些业务方原以为技术不能干、干不好的那些能够直接促进业务发展的事情,这就是所谓的技术驱动业务。当然这里的抓手还是技术,但是,与前面说的区别是,这里的出发点或者说结果,是直接能对业务产生有利增长的,前面很多事情提升的都是一些技术指标,比如交付周期、crash 率、页面或接口性能等等。 技术驱动业务也是大部分工程开发最困惑的一点,也是对业务型开发影响最大的点,在前面的阶段,研发做的事情都是解决技术的事情,这个阶段,你需要去发掘业务痛点或机会,然后用技术力量去改善,当然这里的技术力量可以是有很大厚度的。比如算法与机器学习,也可以是不需要技术厚度,但是需要产品设计和链接的,也可以是老技术,也可以是新技术。总的来说,它更看重业务价值,而不是技术厚度,哪怕是简单的技术解决了业务问题,也是值得喝彩,这就是我经常说的,站在业务视角,技术价值能够被放大。 6.直接参与业务决策的阶段,在云计算公司、技术产品型公司或者业务模式简单的公司,技术参与决策的机会更大,部分高管本身也会是技术出身,也可能是技术高管直接担任业务负责人,在腰部,也会有一些技术主管直接带运营和产品。 但是大部分情况并不是这样,尤其是商业模式复杂,生态复杂的公司,产品、运营和技术,三位一体,角色分明,即使技术可以在一些产品和业务上提供建议或者分析依据,但通常不会成为业务的主要决策力量,是因为整体上,技术对商业的理解比较碎片,或者仅仅是想法而已。 运营通常在某一行业深耕许久,接触到的情况,实践过的东西非外行能够快速追赶,当然业务和技术对行业、对市场大局的洞察,以及做事情需要的优秀特质,这一点,并不存在很大的壁垒。 个人认为,技术是否要做到这一阶段,取决于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属于做了需要奖励但不必作为基本要求,需要要求的是,对业务的理解尽量与业务高度接轨,对业务要有自己的洞察,清楚业务的痛点和难度,理解背后战略意义,做到这一点,可以做到上一个阶段说的很多事情,就是能够做更多技术驱动业务的事情,因为你对业务的理解有了,才知道业务更需要什么,也会有使命感去推进这些事情。 上述几个阶段,层层递进,对业务的影响不断提升,不管是间接还是直接地做效能、体验、质量、稳定,还是做直接促进业务增值的事情,最终都是要促进业务发展的,只是方式不一样,影响程度不一样,作为技术的职责,就是要想办法让业务能够更好,能让技术的价值有更大的体现。 那么不理解业务是不是就无法做驱动业务的事情,或者说就不做那些驱动业务或者参与业务决策的事情,只做那些技术的基本要素的事情——质量、稳定、体验、性能,就行了?事实上也是可以的,我看到很多优秀的同学发展得不错,他们也没怎么去看业务的事情,也有一些人对业务理解并不是那么好,但是能抓住一些小点,做了一些改善局部业务的事情,也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这是因为我们讲究的是多元化人才,人是阿里的最大财富,每个人的特质不一样,有的人善于钻研技术,有的人善于做串联协调,有的人具有产品 sense,他们都是我们需要的人才,业务理解和业务结果不是唯一衡量研发或人才的指标。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理解业务有助于你做技术决策去驱动业务,有助于你对资源的优先级做判断,而且还有助于提升你的研发效能,是不是听错了,理解业务有助于提升研发效能?我们一般讲研发效能都是依赖一些技术或工具手段来改善的,理解业务怎么能促进研发效能,大部分持这一观点的人,都忽视了人的精神因素,一个对业务理解的人,一个认可业务的人,他做事情的时候会有很大的使命感,业务有一定成绩会有很大成就感,这都能让他又好又快完成任务的交付,因此也是研发效能的提升,这就是我们的老板经常和我们讲业务策略,或者搞业务动员大会的原因;反之一个对业务背后的 why 不理解,没有使命感的人,如何要求他做出高质高效的交付呢?更不用说增值价值了。 如何理解业务很多人认为理解需求就是理解业务了,需求其实是业务经过产品消化后的产物,可能已经经过演绎,或者是其中某个拆解环节,因此需求并不是业务本身。当然了解的需求越多,可以让你更清楚业务的全貌。 那么什么是业务呢?业界对"业务"有多种定义,但是其主要思想基本不变,业务就是一系列人通过一系列活动完成某一任务的过程,因此,业务可大可小,可以无限拆分,对 CBU 的批发业务来说,就是次终端用户通过1688批发商品并转卖给下游的行为,而 CBU 本身又分了很多子业务,如诚信通,是百万商家通过付费方式获取增值服务的业务。数字营销,则是让卖家通过采买流量促进转化的过程,而数字营销中的 CPS 业务,又是让商家为商品设置佣金,渠道推广商品促进成交而获得该佣金的业务,诚信通、实力商家和数字营销,又可以归结为 CBU 的商业化业务。 广义上来说,研发过程也可以是业务,比如对于 aone 来讲,产品在 aone 提需求,开发在上面建立项目、迭代,测试提交 bug,最终需求发布的过程也是业务,当然在本文中,我们讲的业务主要是商业业务,就是与该 BU 商业模式直接关联的业务或其组成部分。 ...

August 7, 2019 · 1 min · jiezi

快速验证业务决策玩转用户增长

背景闲鱼目前已经是国内最大的闲置物品交易平台,每天都有数以千万计的用户过来闲鱼,以C2C交易为主。在闲鱼里面,用户的C2C购物频率其实是很低的,而纯粹地逛商品feed流是一件挺无聊的事情。在业务上做加法,突破闲鱼用户增长缺少抓手的困境,将业务与玩法深度结合到一起,提升用户参与积极性和活跃度,同时让更多没来过闲鱼的用户对闲鱼产生兴趣。 思路玩法是什么? 玩法不是一种业务类型,它是作为一种能力去赋予具体的业务。 在我理解上来看,玩法像是游戏里面的打怪升级,产品(游戏规则制定者)制定了整个游戏生命周期的规则,用户(游戏参与者)通过完成一个个的任务来获得升级和即时奖励,游戏过程中不仅用户能玩得爽,而且对游戏本身来说,用户游戏等级越高,用户对游戏的粘性越强。 举例来说,在用户浏览feed商品流的时候,当浏览了5个宝贝时弹出宝箱,用户打开宝箱可获得现金红包;对挂出很久仍未卖出的宝贝,去引导用户降价,在宝贝售出后赠与用户一张“回血宝卡”即现金回血。也就是说,产品设置一套玩法规则(一系列的任务编排组合),用户行为触发任务上报,任务达成时发放奖励。 我们再来看看,设计一个这样的玩法体系需要哪些功能支撑? 1、支持不同人群投放不同的玩法策略。 2、支持分桶做ABtest。 3、支持不同人群编排设计不同的任务。 4、在用户达到任务触发条件时,能够上报任务并更新用户的任务列表进度。 5、支持积分兑换权益。 6、数据反馈。 系统设计玩法是由一系列的任务组合而成,在任务的设计上,它是自由的,可以是有序的组合,也可以是无序的。比如说,A人群当天登录闲鱼,先去到某个兴趣鱼塘签到,再发帖子且点赞数超过1个,就自动弹出宝箱,获取积分,并能拿积分换取免费送商品,这是有序的任务编排组合;假如说A人群发帖和签到的顺序不分先后,只要完成全部子任务就算达成目标任务,这就是无序的任务组合。 我们设计的玩法体系,产品可以对任务进行编排设计,运营可以针对性地进行各种玩法实验策略,对不同人群投放不同玩法,对玩法命中人群进行分桶AB测试,并获得即时反馈数据,辅助业务决策,组合成一整个快速优化迭代地玩法策略闭环。 赋能运营在玩法体系中,产品是玩法规则制定者,运营则是架起用户和玩法之间地桥梁,负责将玩法的效益最大化。对运营来说,我们构建了一条完整的实验通道: 1、人群圈选。每个玩法对应的受众是不一样的。打个比方,假如玩法目标在于提升留存率,对于高活人群来说活跃率已经足够高了,在这基础上投入现金红包激励,能够带来的活跃增量就很少,对应的ROI(投入产出比)就很低了,所以像浏览feed开宝箱的玩法,我们会投放给中低活人群。但针对引导发布商品的玩法策略“回血宝卡”,就适合投放给对应的发布高活人群。 2、分桶AB Test。针对同一个玩法,我们希望能快速地找到这个玩法地最佳策略组合。像浏览feed开宝箱的玩法,就有很多个因子的组合可能性(1个宝箱或n个宝箱、是否自动帮用户打开宝箱、feed个性化的方案等等),每个因子对于用户留存都存在影响,通过分桶测试,我们能快速验证哪种组合的效果是最优的。 3、及时地数据反馈。各个玩法下发到对应人群中的对应分桶实验结果,运营都能及时从回流的数据中得到反馈。 效果上述玩法体系已经在为闲鱼多个玩法场景提供能力支持,像边逛边赚钱、流量宝卡、回血宝卡、百币夺宝等,其中百币夺宝的参与率达到了70%多,用户活跃率相比提升了30%左右。 既丰富了闲鱼的娱乐性,让用户除了在闲鱼完成商品交易之外,还能做一些有趣的事情,增强了用户对闲鱼的粘性,又能够赋能运营,建立一条实验通道,验证运营各种业务决策,减少试错成本,并为闲鱼整体的业务决策方向提供非常大的辅助。 未来上述文章介绍了一个简易的玩法体系设计思路,其中很多能力依赖了团队内部其他同学努力的成果,比如:任务系统、积分系统和权益系统。 目前玩法体系依然存在两个局限性,还有较多可以优化的点: 1、固定的产品场景。未来我们希望玩法可以覆盖到整个闲鱼APP,甚至渗透到小程序、快应用等端外投放的场景。 2、实验方法论沉淀。经历了多个玩法开发之后,发觉运营在使用技术提供的实验能力时,缺乏明确的放量节奏和AB节奏,未来我们希望能沉淀出一套方法论,或者是一些工具,来辅助这条通道更加高效和合理化。 3、数据工具化和可视化。目前每开发一个玩法,都需要投入开发资源去做数据报表,未来我们希望在玩法数据这块做更多地抽奖和沉淀,以及提供可视化的能力。 闲鱼目前除了C2C交易,还有很多其他分支业务,比如说免费送、闲鱼币、回收、鱼塘、租赁租房等等,我们相信,玩法的多样性跟用户粘性是呈正相关的,在技术上满足一个优良的螺旋式上升的快速实验闭环,将会在未来给闲鱼、给用户创造更多的价值。 本文作者:闲鱼技术-云听阅读原文 本文为云栖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July 26, 2019 · 1 min · jiezi

1个月获客100万这个支付宝小程序如何打造生态运营的增长飞轮

“支付宝生态红利是不可错过的时代产物,你很难再遇到这样一个能够让中小微创业者真正融入并扎根生长的生态平台。”拥有近 10 年互联网运营经验的老兵、嘉图软件副总经理兼共享事业部经理张韵攀说道。 嘉图软件是国内从事图书共享流转业务的平台企业,为全国读者提供书籍共享、图书借阅、二手书买卖等服务。张韵攀负责该公司线上图书共享业务。 二手共享市场被预测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然而在共享经济心智日益成熟的今天,就二手图书业而言,据统计,全国每年新增闲置图书量约为 20-30 亿册,2014 年至今闲置图书量已经达到100 亿册,但是,国内二手书回收率不足 5%,流转率更加受到制约。 在这样的背景下,嘉图软件运营的支付宝小程序书袋熊 BOOKSTORE 平台,上线 1 个月时间即实现从零开始累计获得超过 100 万用户,并且不到三个月销售二手书 20 万册,营收上每个月增长率达 50%。这样的创新自运营成绩,让书袋熊 BOOKSTORE 小程序一举夺得第一届支付宝小程序创新大赛总季军。 支付宝小程序创新大赛是以支付宝端为依托,面向广大开发者、商户及企业的大型创新创业孵化计划,旨在通过开放阿里巴巴与蚂蚁金服的技术、能力和生态,助力优秀商户探索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推动各行业生态商业创新和服务升级。以日前刚结束的第一届大赛为例,通过创新挑战赛,支付宝小程序助力了多项商业价值创新成果,书袋熊便是其中之一。 那么,在高速业务增长的背后,书袋熊是如何不断向前自我驱动的? 为什么选择支付宝?虽然 2018 年才开始探索支付宝小程序,而嘉图软件与支付宝的结缘可以追溯到 2016 年 12 月。 据介绍,那时嘉图软件通过与芝麻信用合作,帮助全国多个城市公共图书馆简化线上借阅流程,优化读者体验,提升图书借阅率。 而随着自身对图书线上线下的管理能力逐渐形成,嘉图软件希望图书管理服务能够向外延伸,因此开展了二手图书回收共享业务,向更广大读者提供图书借阅、交易、公益捐赠等服务。 关于互联网线上运营,嘉图软件也经历尝试了许多路径,而该公司最终选择支付宝小程序的考虑在于,首先,无论是图书借阅或销售交易,都需要信用担保和完善的流程服务,支付宝则天生具有信任和服务的属性,通过接入支付宝展开业务是自然而然的选择。其次,由于自身场景的锻造,支付宝具有丰富的商业基础资源和能力支持,能够适应各类业务场景。 更重要的是,张韵攀表示,支付宝具有非常成熟的生态,强大的生态连接力和平台工具让中小微业务能够植根其中成为一方领域、一个频道,打造自己的阵地和增长模型,实现服务升级和商业创新。“这些原因促使我们决定全力投入支付宝生态,探索支付宝小程序的创新运营。” 也因为这些不同的考虑,书袋熊小程序上线时并没有直接做太多关于小程序本身的推广活动,而是通过“创新图书循环服务+支付宝开放平台”的融合创新模式,打造新的图书共享平台服务体系。 “我们的目标是从图书全生命周期出发,从各个领域贡献自身的能力,而不是利用支付宝小程序简单获取流量。”强调服务的生态特点,既是支付宝的优势,也是前提基础。 张韵攀认为,图书共享与循环流转是链条很长的过程,图书管理服务能力也具有相应的壁垒,而且阅读是一项深度沉淀的服务和社交活动,如果不能很好地消化转换平台上的流量,并提供优质的服务体验,后续的自运营就是空中楼阁。 因此,书袋熊小程序在开发、上线过程中,在支付宝小程序创新大赛平台的助力下,选择了通过服务生态、融合场景的方式来影响用户,创新商业运营模式。 1个月100万用户背后的秘诀经过多年实践积累,支付宝上有丰富的应用和服务场景对外开放,包括蚂蚁森林、小目标、社区生活等,以及地图、芝麻信用、区块链、智慧营销等技术和能力都全面开放给支付宝生态创新创业者。 图书共享流程包括从回收、处理,到借阅、捐赠或售卖。张韵攀介绍,书袋熊的图书回收能力包括完善的物流服务体系,后期对图书进行质检、消毒、翻新、塑封的仓储处理能力,以及高达数百万册的图书管理能力。数百万册的图书相当于一个市级图书馆藏书管理规模。 基于小程序进行生态创新运营时,书袋熊首先根据支付宝各类场景和能力特点,对自身业务和能力进行分解,形成不同的服务和能力融入支付宝生态场景中,最终实现全链条自运营创新。在此过程中,大赛也持续为参赛团队组织由投资人、创新创业者等组成的专家集训营交流。张韵攀笑称,“过去这大半年我几乎一周来一次支付宝大楼。” 服务输出,融合生态场景首先是回收循环的创新。 基于回收能力形成的壁垒,现在,在芝麻信用的信用回收频道,以及在城市服务领域,书袋熊都成为图书快速回收场景的服务者,输出图书回收处理能力。同时,书袋熊也作为绿色能量生产的策略和支付宝生态紧密结合,读者参与书籍回收可以获得相应的“蚂蚁森林能量”奖励。 而在提供能力和服务的同时,书袋熊也获得了生态的支持。除了一方面获得庞大的流量资源,化公为私,另一方面,基于芝麻信用能力,书袋熊实现预付款结算的回收模式创新,提升回收效率和用户体验;而基于城市共享和蚂蚁森林等应用,成功打造了良好的绿色阅读的心智,吸引用户。据统计,书袋熊上线收书 2 个月,收书总量超过 100 万册;截至 6 月 10 日,收书总量超过 300 万册。 过去,图书回收存在几个痛点:一是流程问题,需要读者先寄回书籍,再被评估价值,最后打款,过程长、无保证;或者是,线上线下回收点不发达,送书不够便捷,再一次提高书籍回收门槛。今天,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支付宝生态的服务属性很强,相应地用户的便民诉求也比较突出。”张韵攀说道。“痛点的解决对市场潜力的释放作用也尤其明显。” 然而,“不只是收书,送书也是书袋熊的能力,”张韵攀笑道,并且,送书作为优质权益,它在书袋熊连接更丰富的场景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打造场景矩阵,高增长高转化“免费领好书”是书袋熊为生态打造的一项“送书”权益,通过它而连接的生态场景涵盖支付宝的业务、应用、服务等各种类型,实现多场景融合,并将用户沉淀在小程序和生活号上。比如: 通过该权益,书袋熊与支付宝生态包括饿了么会员、支付宝会员、花呗等场景保持高频互动,最高曾实现单日会员增长 180%。对接“步数”应用,通过“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活动,读者可用步数免费兑换好书。针对大学生活、社区生活等人群和服务场景,推出“打卡读书小目标”等活动,覆盖更多人群。……有了更多好书,实现生态连接、用户留存后,基于支付宝人群画像、精准营销推荐等技术能力,通过“书单推荐”、“名人荐读”等服务,实现购买转化。据透露,书袋熊小程序上线 1 月累计用户突破 100 万,“免费领”销售转化率达到 11%;截至 6 月 10 日,出现单日订单最高超过 23000 单。 ...

July 9, 2019 · 1 min · jiezi

谈谈接入各种第三方推送的技术方案和坑点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为了运营好一个APP,消息推送是一个优质廉价的渠道。消息推送的使用场景简单来说,可以包括运营类的消息推送,如活动推广期间的推送等,还包括通知类的消息推送,如社交场景中的新消息提醒等。对于APP来说,消息推送能够起到内容告知、提高日活,甚至召回用户的作用。那么如何接入第三方推送平台呢?本篇文章中,网易云信资深研发工程师将和大家聊聊接入各种第三方推送平台的技术方案,分享接入推送平台的一些实用经验。 如何接入第三方推送1、 推送的一般流程推送是一种服务器主动push消息到设备端的行为,因此依赖于设备端和服务器的长连接。整体的架构和流程如下: 具体如下:1) 设备和推送服务器建立长连接2) 设备会根据某些规则生成或从推送服务器获取到一个DeviceToken,推送服务器可以根据DeviceToken定位到具体的设备3) 设备会上报DeviceToken到应用服务器(由应用自己完成)4) 应用服务器根据需要调用推送的服务端接口发起推送5) 推送服务器收到推送请求,根据请求中的DeviceToken定位到具体的设备,下发推送通知6) 设备收到推送消息,可以进行通知栏弹窗或者其他行为2、 IOS苹果官方提供了APNS推送,有很高的推送送达率。早先的APNS推送提供了一套基于TCP协议的接口,但是该接口使用方式比较复杂,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推送失败,但调用方还误以为推送成功。后来苹果又提供了一套新的基于HTTP2协议的接口,新接口的一个好处是可以追踪到每个推送请求是被APNS服务器拒绝了还是成功了,再也不用去猜请求到底是被苹果服务器给丢了还是接受了。3、 安卓谷歌官方最早提供了GCM推送,后来又推出了FCM推送来代替GCM,但由于国内的环境不适合使用,因此各个手机厂商又相继推出了各自的推送,推送的原理都是类似的,都是依赖于设备和推送服务器的长连接,但是厂商推送的优势在于这样的长连接可以和自己的手机系统绑定到一起,从而可以不同应用共享同一条长连接,节省了心跳的流量消耗,并且这样的系统级长连接可以不用担心应用被杀导致的应用内长连接断连导致消息推送不可达。目前已经推出厂商推送的包括小米、华为、魅族、OPPO等,FCM也可以算安装了谷歌服务的设备的系统级推送。不同于IOS,安卓阵营的推送服务器接口都是HTTPS接口,并且通过SecretKey的方式来进行安全校验。 一点经验1、 DeviceToken的管理我们知道DeviceToken标识了一台具体的设备,但是推送服务本身是不知道应用本身的账号体系的,因此同一个APP,假设注销了A账号,改用B账号登录,此时DeviceToken一般来说是没有变化的,此时应用服务器需要去标识A账号的该设备属于注销状态,不然一条针对A账号的推送消息就会被B账号收到。2、 应用被卸载的情况应用被卸载的时候(这时候登录的A账号),应用本身感知不到,此时针对A账号的该设备的推送还是会发出去,推送服务器收到推送消息,找不到对应的设备,此时没有问题,只是会消耗一些资源。假设此时设备上的应用又重新安装了,然后登录了另一个账号B,假设DeviceToken没有变化,此时针对A账号的推送将会被B账号收到。上面这种情况出现的前提条件是DeviceToken没有发生变化,测试发现华为推送存在这个问题(经过询问华为推送技术支持,2018年3月之后的设备不存在该问题),其他推送没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服务器必须自己管理DeviceToken-用户账号的映射关系,并在发现有DeviceToken冲突的情况下去把老的账号设置为注销状态。3、 IM场景下推送时机问题IM场景下,应用服务器有自己长连接服务,此时第三方推送服务的作用是利用第三方厂商推送的系统级长连接来提高消息推送的送达率。首先对于IOS端,应用无法常驻后台,我们会在应用切换前后台的时候通过IM长连接发送一个标记位,服务器会在设备离线或者处于后台的情况下触发APNS推送,从而减少设备在前台情况下APNS推送的流量消耗。而对于安卓端,服务器会在设备处于离线的情况下触发第三方推送,否则会走IM长连接下发通知,当设备处于后台但还活着的时候,会在收到消息之后主动弹窗以便提醒用户有新消息。对于安卓端还有一个场景是这样的,安卓端在后台的某个时刻进程死了,此时过来一条需要推送的消息,服务器发现设备处于离线状态,尝试调用第三方推送(可能有也可能没有)。过了一会进程自己活回来了,重新连接到了IM服务器,拿到了未读消息,此时一般的逻辑下,进程会主动弹窗告知有消息到达,造成设备端的通知栏有两条推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IM服务器在设备重连的时候下发未读消息是否需要弹窗的信息。 以上就是网易云信对于第三方推送平台技术方案的介绍和经验分享。想要阅读更多技术干货文章,欢迎关注网易云信博客。了解网易云信,来自网易核心架构的通信与视频云服务。__网易云信(NeteaseYunXin)是集网易18年IM以及音视频技术打造的PaaS服务产品,来自网易核心技术架构的通信与视频云服务,稳定易用且功能全面,致力于提供全球领先的技术能力和场景化解决方案。开发者通过集成客户端SDK和云端OPEN API,即可快速实现包含IM、音视频通话、直播、点播、互动白板、短信等功能。

June 28, 2019 · 1 min · jiezi

云上的Growth-hacking之路打造产品的增长引擎

增长关乎产品的存亡增长!增长!增长!业务增长是每一个创业者每天面临的最大问题。无论你的产品是APP,还是web,或者是小程序,只能不断的维持用户的增长,才能向资本市场讲出一个好故事,融资活下去。活到最后的产品,才有机会盈利。 为了获取用户的增长,可以投放广告,也可以内容营销、社交传播、销售地推,或者持续的专注于产品优化。无论哪一种方式,我们都面临这几个问题: 运营活动,覆盖了多少用户?多少用户,开始使用产品?多少用户付费?多少用户持续的活跃?下一步,我们应该把精力放在哪些方面?是持续运营?还是开发新功能? 如果不能回答这些问题,无疑我们的运营活动或者开发就是盲人摸象,完全靠运气。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我们不妨关注一下growth hacking这种数据驱动的手段。 Growth Hacker的核心思想传统的市场营销策略,例如投放电视广告,覆盖了多少人,有多少人看过广告后进行了购买,多少人进行了复购,没有准确的数据进行衡量,只能依赖于资深专家根据经验判断。在互联网行业,每一个产品都是新的,前所未有的。每一个产品能不能存活,每一次运营的效果如何,没有多少经验可供借鉴,结果是不确定的。 GrowthHacking是兴起于硅谷的创业公司的marketing手段,旨在使用少量预算获得巨量增长。由于其极高的性价比和有效性,非常适合于创业公司,因而得到了广泛传播。 Growth Hacker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数据指标,驱动运营决策,以及优化产品。Growthacker通过关注用户获取、用户转化、用户留存、用户推荐、盈利等核心的一系列指标,以及通过各种维度拆解,分析出下一步的增长决策。通过Growth Hacking,打造一个产品增长策略的闭环。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搭建出GrowthHacking架构,为自己的产品赋能呢? GrowthHacking之架构Growth Hacking 包含了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报表、A/B test等系统,首先我们来看,传统的解决方案,搭建出GrowthHacking有哪些痛点: 搭建运营体系的痛点搭建运营体系的过程中,常常面临以下问题: 缺少数据,数据散落在各个地方,有的是app数据,有的是web数据,有的是小程序数据,没有一个统一的架构来把数据采集到一个地方。缺少一个分析平台。传统的策略,需要运维团队帮助搭建hadoop集群,需要专门团队持久运维。离线跑报表,一晚上才能拿到一次结果,周期太长。手工跑一次,几个小时过去了,有什么新的想法,不能及时验证。严重影响运营效率。借助云服务搭建的GrowthHacking技术架构为了解决以上问题, 日志服务提供了日志采集、存储、交互分析、可视化的一整套基础设施,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搭建出来灵活易用的Growthing Hacking的技术架构,每天的工作只需要专注于运营分析即可。 Growth Hacking首先从数据采集开始,定义清楚要采集的日志内容、格式。把各个终端、服务器的日志集中采集到云端的日志服务。后续通过日志服务提供的SQL实时分析功能,交互式的分析。定义一些常规报表,每日打开报表自动计算最新结果,也可以定义报告,自动发送最新报表。全部功能参考用户手册 此外,除了日志数据的分析,还可以为用户定义一些标签,存储在rds中,通过rds和日志的联合分析,挖掘不同标签对应的指标。 日志服务有如下特点: 免运维:一次完成数据的埋点、数据接入,之后只需专注于运营分析即可,无需专门的运维团队。实时性:用SQL实时计算,秒级响应。快人一步得到分析结果。灵活性:任意调整SQL,实时获取结果,非常适合交互式分析。弹性:遇到运营活动,流量突然暴涨,动动手指快速扩容。性价比:市场上常见的分析类产品,多采用打包价格,限制使用量。日志服务按量付费,价格更低,功能更强大。借助于日志服务提供的这套数据采集、存储、分析的基础设施。运营者可以从繁重的数据准备工作重解脱出来,专注于使用SQL去分析数据,配置报表,验证运营想法。 开始搭建GrowthHacking系统具体而言,Growth Hacking的架构可以拆分如下: 数据收集 定义埋点的规范,定义要采集的事件内容、字段、格式。通过Android SDK,iOS SDK, Web tracking等手段在客户端埋点。存储 选择日志服务的region。定义每一种日志存储的Project & LogStore。分析 开启分析之路,定义常规报表,或者交互式分析。通过分析结果,调整运营策略,有针对性的优化产品。基于日志服务,可以完成Growth Hacking的分析策略: 定义北极星指标。拉新分析。留存分析。事件分析。漏斗分析。用户分群。A/B test。在日志服务中,可以通过定义一系列仪表盘,来沉淀数据分析的结果。接下来的几篇文章中,将依次介绍如何在日志服务实现上述几种策略。 总结本文主要介绍Growth Hacking的整体架构,之后将用一系列文章介绍step by step如何介入数据,如何分析数据。 本文作者:云雷 阅读原文 本文为云栖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June 25, 2019 · 1 min · jiezi

阿里敏捷教练全面解析淘宝直播敏捷实践之路

背景介绍阿里很少提敏捷转型或DevOps,阿里是强业务驱动的,不管用什么办法,一定要达到业务目标。 我来自敏捷教练团队,我们的职责是帮助团队拿结果。这里的团队不限于研发团队,我现在支持的团队包括销售团队和产品运营团队。我们要帮助整个业务链上所有职能角色协作起来达成业务目标。 阿里同学对敏捷的态度非常有意思。大家有问题才找我,同时会提醒我一句话,“我们不在乎敏捷,只要解决痛点和问题就行”。所以阿里的同学非常实在,就是要见效,只要他感觉到有效果,原来痛的地方不痛了,原来不通畅的地方顺畅了,他就觉得敏捷转型的努力是值得的。 面临的问题我们更像一个内部顾问,团队带着痛点和问题来找敏捷教练,我们要贴着他的问题想办法,一起做实践的落地,一起评估效果。 迭代过了一半,需求还没定2016年5月底,我进淘宝直播团队的时候,主要的痛点是“需求定不下来”。当时直播跟电商结合还是新业务,没有人知道应该做成什么样。运营和产品一直在摸索。摸索的过程中有很多犹豫,这样需求出来的比较晚。手机淘宝一个月发一个大版本,可能离封版只有两周,这一版到底做什么还没想明白,开发和测试非常着急。 开发时间紧,加班赶工需求出来后,开发非常赶,基本在5-8个工作日把1个月的版本需求都开发完。一个大版本总要有些亮点,不能只做一些小改进。所以开发工作量很集中,这个时候开发都在玩命加班赶工。 质量不达标,版本发不出赶工是有代价的,赶出来的东西可能表面上看是OK了,但是内在欠的技术债比较多,质量容易出问题。手机淘宝用户量非常大,质量卡点非常严,有严重缺陷没修好绝对不允许上线。淘宝直播2016年3月底发布第一个公众版本(淘宝的用户都可以用),3月、4月、5月连续三个版本,每一个版本都没有赶上正常的发版节奏。要申请紧急发版,提申请的人超级尴尬觉得很没面子。 线上问题多,运营变客服版本发出去了,可是质量太差了,主播天天在说直播间怎么黑屏了,怎么闪退了。运营同学本来应该做一些拉新、留存,想一些玩法,结果很苦的在主播群里做客服,运营同学一片抱怨。 着手解决问题数据度量 我需要一个仪表盘快速了解团队。我们经常讲到底怎么去衡量一个团队是不是敏捷?或者现在有没有比过去更敏捷?有几个维度还是值得大家去看的。 速率怎么样?一个月能不能交付更多功能,或者交付功能的价值有没有提高。 周期时长有多长?从打算做一个功能到用户可以用上这个功能,享受到它的价值要多久。这个时长越短,团队的适应性越好,在短时间内能响应一个新需求并把它交付。 质量怎么样?很多团队敏捷转型的时候,一上来就追求快。短时间内是快了,却欠了很多技术债。过一段时间速率会下来,最后既没有快也没有好。我的思路是先保证交付的东西质量都特别好,一次把有价值的事情做对,去掉中间的返工、浪费。如果有很好的质量,架构演进会更容易,开发新功能会更快。从质量出发先好再快,长期来讲能够拿到又快又好的效果。 最后准时性很重要。在阿里尤其电商系,可能90%以上需求是倒排的。需求提出来老板不会让团队评估多久可以做出来,老板通常说这个东西很重要,什么时间之前一定要,而且不是光要功能,还要业务结果。阿里不看苦劳看功劳,我们直接拉业务指标看。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维度是业务目标。敏捷也好、DevOps也好,最重要的还是业务,如果业务没做好其他都是零。即便做了一百个功能,如果业务指标没上来也是白搭。对于团队来讲,老板跟你说10月底要达到什么样的业务目标,即便没有100%把握做到,也要找到一条可行的路,10月底前把这件事搞定,在阿里这样才是靠谱的。 接下来会讲我们怎么始终扣紧业务目标,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帮助我们拿到业务目标。这点在阿里特别重要。我们会找一些具体的指标来度量这几个维度。 速率度量 完成需求数是一个简单的度量,说它简单是因为我们只度量了单位时间内完成需求的个数,我们没有算故事点数,也没有考虑功能大小。 如果需求非常大,意味着它的开发测试时间都会变长,第一次得到反馈的时间也会很晚。一个大需求如果拆成两个小需求,并且每个需求都可以独立发布,先上一个再上一个,其实是比完成一个大需求再发布更好。这个指标有一个积极的副作用是鼓励团队把需求拆小一点,逐步的迭代和优化。我会跟产品经理商量,有没有办法把需求拆到研发团队在5个工作日内可以提测这样的粒度。如果一个团队有四五个开发,一周之内搞不定一个需求,意味着这个东西本身很大或者很复杂。 这个度量指标提出来后有人问我,需求大小不均,为什么只算个数。我说是为了鼓励大家拆需求。他说为什么要拆需求,我说不要憋大招小步快跑。这样他自己会把逻辑理顺。 质量度量 看质量更多是看过程的质量,在提测以后发现缺陷的数量,还有严重缺陷和低级缺陷占比。如果同一批人,同样的周期,缺陷数量突增,就有点不靠谱了。从5月到8月缺陷数量有明显的下降。 严重缺陷很好理解,我们来看看低级缺陷。低级缺陷是傻子都能发现的缺陷。这个指标衡量的是提测质量。如果开发比较上心,对自己交付的东西有责任心,通常不会有很多低级缺陷。回顾会上我会问低级缺陷数量我们有没有办法降下去?团队商量后觉得一个月不应该超过十个,就变成一个目标了,团队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周期时长度量 周期时长我们拆了三段:分析时长、开发时长和测试时长,合起来是总的周期时长。 6月的周期时长大概是30天,分析时长大约占了一半。需求准备的时间特别长,大家觉得应该花更多时间分析需求,以免没想明白。实际上我们会发现即便多一倍时间分析需求,也未必能把所有问题都想明白。我们做的是创新的事情,这里有非常多的未知,想在一开始就把所有坑找出来不现实。我们要在研发过程中去探索,而不是在前面增加复杂的流程和评审。 大家会发现从6月到8月分析时长缩短了,开发时长和测试时长增加了。尤其是测试时长从3天增加到了7天。以前我们是小瀑布模式:一个月的功能最后三天一起提测,测试同学加班到凌晨。后来我们改进为小批次逐步提测,迭代的早期开始就不断有需求提测,测试压力分布在整个迭代周期。 还有一点大家可能很困惑,为什么7月的时长这么可怕,如果翻到前面会发现7月份交付需求数量也变少了,这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7月有两个很大的需求插队进来,团队的并发增加了。那个时候看板上有些卡片好几天拖不动,因为开工了太多需求,研发同学根本顾不过来。7月是一个比较失败的版本,我把7月的度量数据拿给开发负责人,我问改进了一个多月,为什么周期时长反而变长了,完成的需求反而变少了。开发负责人非常聪明,说我们并发太高了,这时候我觉得不需要再多说了。其实数据的力量很强大,大家知道高并发的伤害,但是伤害多严重不清晰。数据显示出来,因为并发提高,增加了那么多等待,大家觉得这件事代价太大了划不来。 8月淘宝直播火了,不断有合作方找我们想要加塞需求。经历了7月版本,团队通过反思学会说不。到了8月,我们比较能控制自己的节奏了。 准时性度量 准时性我们看计划交付的功能有多少按时交付了。7月并发度提高了,速率并没有提高,准时交付率也下降了。我们6月和8月是100%准时交付 , 7月没做到。没关系,只要找到原因,吃一堑长一智就可以了。 变化的背后聚焦业务目标 阿里是强业务驱动的公司,做任何事情在一个季度或半年,业务效果一定要被验证。淘宝直播是一个新业务,大家不知道往哪里去,这时候特别需要快速试错和验证。 我到手淘我也不了解他们的业务,就做了一个业务指标板,列出9月底要达到的目标,每个月发版后更新数据。 这些数据在BI系统里可以看到,为什么还要费力做个物理板呢?我观察虽然在BI系统里随时可以看到,并且大家都有权限,但是真正去看的就那么几个人,主要是运营和产品同学。研发 TL会看,一线同学一般不会看。大家也不太清楚正在做的功能对提升业务指标有什么帮助。 可视化以后,大家经常路过这个板,有时候就会聊两句,7月底了某某指标还没到一半怎么办,还有同学自告奋勇跟运营说有好点子,要知道以前都是运营说服产品和开发同学赶紧做。 业务主线 业务目标只是一个方向或者要去的地方,怎么到那里要有一个路线图,要有一个规划,这个规划是按季度做。产品、研发和业务三方负责人清楚季度规划,一线同学不清楚。后来我们决定季度规划定下来以后要分享给全员,所有人都要知道接下来三个月要去哪里,要攻什么目标,打法和策略怎样,分解到每个月要交付什么核心功能。这个规划就是我们的业务主线。 迭代目标 业务主线不落地也是空的,接下来迭代里的核心功能要扣住季度规划的业务目标和业务打法。我们做了比较狠的事情,产品经理不只要讲做什么功能,还要说明白做这个功能的业务价值在哪里,这个价值还要可度量。发布了这个功能以后看数据,比如直播间的观众有不同来源,有人从直播列表进来,有人从微博过来,有人是关注了主播从主播的直播预告列表进来,通过埋点可以知道每个来源对直播间UV的贡献。直播间UV这个月相比上个月有提升,到底哪个来源贡献比较大,上了哪个功能带来了这样的变化。有个新入职的产品经理以前做游戏直播也没有电商经验,但是她提的需求经过数据验证确实非常有效,大家非常信任她。反过来讲如果一个产品经理一次没命中,我们会觉得他运气不好,如果总是摸不中,再提需求可能大家要打一个问号。 迭代计划 我们的迭代计划可以一层层展开,从业务主线链接到核心需求。我刚去的时候他们刚好要发版,我问这个版本三个最重要的需求是什么。我分别问了三个开发同学,他们的回答不一样,有个开发同学直接跟我说做了很多,但是零零碎碎都想不起。6月、7月、8月我们主线很清晰。 迭代过程 迭代过程我们有物理看板,这是一个完整的端到端的板,这里只显示了一段。白色的是需求卡片,黄色的是任务卡片,红色的是风险、问题或缺陷,绿色的是谁做这个需求。我跟开发同学讲,每个人只有两张绿纸条,每个同学同一个时刻最多领两个任务,先领高优先级需求的任务,完成一个任务再领新任务。6月份开始用看板,集成封板前一天,我在钉钉上收到电子照片,所有需求在待集成那一列,然后开发TL跟我说感谢。之前连续三个版本都没赶上节奏,这次顺利集成了,大家都很开心。6月我们没有做更多的改进,只是把研发过程可视化出来,每天按照优先级的顺序更新今天进展如何,明天计划到哪里,有没有问题和风险。大家会有一种强烈的动力想把卡片拖到终点。 我刚进团队的时候大家觉得敏捷教练不干活,就是做了几个板弄了点数据,到底有什么用。大家也不太认敏捷这一套,比如开回顾会,我跟开发TL说开个回顾会吧,开发TL说代码写不过来没空开,我就说我很会控场,保证一小时之内开完。他有点活动心思,就开一个小时。回顾会开了以后,他觉得说的问题都在点儿上,改进行动也靠谱,就比较认同了。 去年双十一之后我离开淘宝直播去支持别的团队,今年1月底我去回访,发现他们的敏捷实践坚持得非常好,那个板比原来的更漂亮。阿里的同学都是价值驱动的,他觉得这个东西有用,才会坚持做下去。 快速验证假设 快速验证假设的工具在很多公司都有,就是A/B Test。在手淘A/B Test有非常好的技术支持,在APP里面集成SDK,服务端是现成的,很快可以接入。怎么样把工具用好是另外一个挑战了。 首页改版 当时想尝试在直播列表里透出直播信息,最容易想到把评论信息透出来,这样气氛能够感染到用户,吸引用户进来看直播。开发同学尝试了一个礼拜很苦恼地找我说,把评论透出来很麻烦,消息系统我们用了别人的,这个功能他们没有,要现开发一个。他们有一时排不上,就想看代码自己改,结果花了一个礼拜才调通接口,有没有办法可以快一点?我说最核心验证点在哪里,是不是透出来评论吸引用户进直播间?如果透出来的评论信息不是从消息流里自动获取的,而是在某几个直播间手动抓一些评论透出来,多久能实现?他说快的话今晚就可以搞定。先弄清楚验证的核心点是什么,再去看验证这个核心点最快最轻成本最低的方法是什么。 直播首页改版是很大的需求,我们不会所有东西一块做,而是拆成小点。每个点可以独立验证,而且非常轻,用户几乎感觉不到变化。这个例子里有两个点,一是底下赞的地方从静态变成动态,还有一个是从主播的静态图片改成直播间当前的十秒视频回放。这样可能气氛好一点,会吸引更多用户看直播。不需要PRD和交互视觉设计,运营直接和开发同学聊一下,大概知道要验证什么做成什么样,开发实现核心功能,推1%的用户做一个A/B TEST。数据如果有明显统计意义上的区别,可能摸对了,再按照做产品的方式精细地做出来。没摸对,成本肯定不会超过一个礼拜,这个事情不用再投入了。 一起打磨需求 需求为什么定不下来? ...

June 13, 2019 · 1 min · jiezi

如果测试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阿里妹导读:质量不是测出来的,但为什么又有这么多测试工程师为了质量而工作?测试是一个成本部门,测试创造的价值是什么?研发的模式在不断地变化,测试的定位如何不断去定义,未来的测试又会是什么形态?今天,阿里巴巴高级测试开发专家傲野总结了对未来测试形态的一些思考,希望对正在做测试的同学有所启发。前言从社会发展上来说,各领域的分工越来越细。但从技术部门的发展上来看,测试和开发的角色却是在不断融合,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互联网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促成的多角色融合,还是因为技术(特别是质量技术)先进生产力在逐渐取代落后的生产力?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回顾“测试工程师”作为一个职能或者个体在过去的发展历程: 10年前,最初级的测试产出工件是比较一次性的,比如项目中写的文本型测试用例,基本在项目发布后就废弃了。那个时期测试工作的进阶是方法论,比如能够把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项目流程管理讲得头头是道已经是高阶了。有一些技术能力的测试同学,投身于自动化脚本的编写。自动化在“软件”测试时代和互联网初期,是真正的硬核能力。但这样的测试模式和效率都是非常低的,显然无法支撑互联网无快不破的浪潮。2010年以后,在头部企业的测试团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快速地从上述的这些初级能力,扩大到以 CI/CD 为驱动的技术体系,并最终推动了测试技术产品化进程,形成一个较为清晰的测试平台发展脉络。 在这个将近十年的周期中,由于测试工具、平台的不断创新,测试团队得到了一个突破性的发展。但工具作为传统测试模式的辅助手段,仍然会遇到突破的瓶颈。比如,从全球来看质量也发生了一定的分支: 一种是不断坚持平台化的发展路径:项目质量是基础,不断孵化出各类的效能平台,解决的问题也从传统的质量领域本身,往研发各环节拓展。有些大型的企业也开始沉淀了通用的研发协同平台(研发流水线)。一种是从内往外突破:比如 Google 的 SRE 团队,以纯技术的手段,打造一个内建且自洽的质量体系(传统以证伪为理论依据的是一个外建的质量体系)。[1]这两者的方向和目标,是有一定的重合的,比如有些公司以测试负责线下,SRE 负责线上进行区分。但如果从质量这个大的目标来看,未来的成功画面应该是:“质量和效率的结合”和“外建与自洽的结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打造一个真正完整的技术质量生态。 实时质量也是基于上述的一些思考和实践,我们在2017年底提出了“实时质量”的概念。“它不是一个具体的测试技术产品,而是一种面向未来解决质量问题的方法和手段。” 它的主要特性是:运行含测试,实时可反馈。 为什么要往这个方向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交付模式的不断改变,对于测试团队来说,需要尽快地从交付型质量往实时质量方向进行转移。传统的交付型质量,把测试作为一道道关卡,以任务的方式布防在开发提测、项目发布时。这种方式存在不同角色之间的过多交互,只能起到单点的质量保障。而实时质量的目标是:将质量手段以模块、组件乃至系统化的方式嵌入到业务型应用中,形成实时保障质量的能力。未来开发和测试人员之间的合作(或者就不区分开发测试了),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协同,更多是双方分别为完成“业务特性服务的代码”和为完成”业务质量服务的代码“而相互配合,并形成系统级的依赖关系。在提供的这些质量系统上,我们希望公司内部的各种角色都能成为质量的操作者。只在做到这些,我们才可能将测试工作真正从面向过程到面向对象。 实时质量的架构 要做到质量的实时反馈和面向对象测试,这意味着我们的测试方法和协同方式发生了较为根本性的变化。我们需要以一个合适的方式参与到业务应用中,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把测试的各种能力封装成一个个服务,而不是现在的工具。工具终究是需要人来操作的,而我们希望未来测试任务的主体是机器、算法。测试人员只构建测试服务,而不参与测试过程,这也是最符合测试开发 Test Development Engineer 的 job design 。 那测试到底还需不需要做功能测试?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需要的,但那一定只是日常工作中很小一部分。 实时质量是基于现有测试能力改造 我们在推进一个新的方向时,尽量不要去推翻重来。如果要面向未来,实时质量必须是可以向下兼容的,因为只是这样才能继承现有的测试沉淀,也才能被团队中的测试人员所接受和支持。只有自己不断进化才符合自然规律。所以我们需要更多强调对现有测试能力的改造,而避免另起炉灶。以下用运营页面测试的实时质量改造作为一个案例。 案例:运营页面的实时质量改造 作为电商域的同学对于运营页面应该非常熟悉,在之前也非常痛恨。比如: “CBU的一次大促,运营人员至少需要配置千级以上的活动页面,而每一个页面上又包含几百上千个商品等活动元素,平均一个页面需要5到10分钟的人肉检测,同时运营和测试人员需要不断就测试标准和 Bug 来回讨论、提交。一次大促下来,我们至少需要十几人/日的测试资源才能保证会场的正确性。” 这个过程很痛苦,运营人员需要不断去找对应的测试同学协同,幸福感很差。而测试人员来说,这些页面的测试更多是一个重复劳动,一个黑盒。能力也得不到什么成长。我们如何对它来进行实时质量的改造呢? 总共分两步: 我们对传统的测试体系进行了改造。把以往通过人工测试的各个测试点,通过自动化的方式来实现。比如基于 DOM 树制定一系列规则,例如403这些的错误都可以被很好地扫描出来。同时,针对于一些无法通过规则排查的问题,我们运用了算法能力。例如空坑检测,一致性检测等。把以上测试组件,通过消息的方式跟运营页面发布系统对接。它的系统依赖关系是如下的: 同时针对于不同的业务场景,我们开发了不同的页面检测能力,比如针对于 DOM 树的页面检查: 还有基于算法能力的识别能力: 通过上述的改造后,对于运营人员发布页面以及页面的测试就极简化为三步一站式的能力。从以往运营、测试、开发之间的来回交接,变成了运营跟系统之间的交互。不仅提升了运营人员的页面搭建体验,也极大地提升了测试的效率。 在某次运行中活动中实际的执行结果【示意图】: 以上的过程和结果数据,也充分体现了“运行含测试,实时可反馈”的价值。 数据和算法是实时质量的核心 测试出现以来,我们一直习惯于代码逻辑类的测试,但数据一直都是测试很重要的生产材料。因为人肉执行任务的局限性,我们发明了等价类和边界值等测试理论和方法来用尽可能少的成本来尽可能多的验证问题。但一方面算法的不断应用,每一个数据都可能存在个性化的业务表达,我们可能无法找到一个通用的预期结果较验(还是会有一些通用的预期结果的,比如非空判断和区间等,但这类的预期不能很好地做业务判断)。因此,我们也需要用数据和算法能力来武装自己。 在以数据驱动的业务发展进程中,我们的测试主体已经从简单的代码转变为数据+算法。或者说,业务对质量的核心述求,已经从简单的页面错误、代码 BUG 到数据的准确性、算法的有效性(我老板在每次大促前,都要再三叮嘱我数据不能错)。如何来感知质量风险,以及捕获各类的异常?那必须先把数据、流量、监控来做收口,同时提升测试工具在大数据分析上的能力。 基于这些思考,我们构建了全域实时数据校验能力,是一款通过实时获取线上 DB 中的海量业务数据,完成业务数据校验、质量风险感知的产品。 案例:Captain 全域实时数据校验 它具备的一些能力: 严格的安全策略。实时获取线上数据:通过强大的数据支持能力,平台可以在无损线上数据库表的前提下,通过 SQL 查询获取线上 DB 中的真实业务数据,且做到了实时获取,通过数据可以进行完善健壮的数据校验,从根本上提高对于业务的把控。多样的数据获取方式:目前平台支持多种数据获取方式:单库单表查询、单库多表联表查询、分库分表查询、跨库的多表的联表查询。多种比对方式支持,比如跨库查询和联表查询等等。最主要,它可以用一套脚本无损地支持测试环境、灰度、生产环境等。让线下测试的所有经验可以得到复用和沉淀。(我们内部调侃说,这才是带着测试的灵魂的,而其他的很多产品都只是一个面向开发的工具) ...

June 11, 2019 · 1 min · jiezi

揭秘闲鱼拉新投放系统如何设计

背景闲鱼目前已经是国内最大的闲置物品交易平台。随着闲鱼体量的增长和用户规模不断扩大,闲鱼App上的一个普通banner抑或是feeds中的一张普通的卡片,每天都可能被数以千万计的人看到。 为了更好地服务好广大的用户群体,更加个性化的内容推荐和更加精细化的素材投放就显得尤为必要了。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如何设计一个可以精准触达用户、运营快速试错、解放开发生产力的投放系统。 思路分析投放是什么?举例来说,往城市广场的一块广告牌上在不同时段不同场景下更换广告画就是一种投放,当然互联网技术带来了人的维度,不同用户看到的广告画可能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来看下这样一个系统应该包含哪些功能。 1、我们把“城市广场上的那块广告牌”叫资源位,那么需要一个服务端接口来获取需要透出的素材。2、不同资源位需要透出的素材格式可能是不一样的,可能是banner,可能是feeds,可能是运营自定义的手填数据,可能是任何合理的数据结构。3、同一个资源位,不同时段,针对不同平台、不同人群,透出的素材可能是不一样的,那么就需要有一个服务来在一堆素材中筛选出适合资源位的内容。在资源位命中了多个素材的时候,还需要有一些机制来裁决出最终透出的那一个。 详细设计我们设计的投放系统扮演的是前端实体资源位和后端多种数据源之间的桥梁的角色。它负责从各个业务数据源中根据一定规则筛选出在特定资源位上需要透出的数据,基本的数据流如下图所示: 资源位所谓资源位,在我们这个体系内,是指前端页面上的实体坑位。是技术同学在产品开发中创建的。理所当然,资源位需要消费的数据结构是在开发阶段就确定了,比如banner、feeds或者结构非常灵活的手填数据等。 在我们这个体系里,我们用一个 schema 描述资源位需要消费的数据结构。 这个 schema 是用 json 描述的。技术同学在前端页面上开发实体资源位后,需要在我们的系统中创建对应的虚拟资源位,并通过一个图形化的 json schema 编辑器来定义这个资源位需要消费的数据结构 投放物料上述 schema 定义了一个资源位所需要消费的数据的格式。但是光有 schema 是不够的,因为资源位要消费的数据,而不是数据结构本身。在我们的系统中,我们用一个动态表单模块根据schema生成动态的表单,产品运营同学通过动态表单生产的数据,我们称之为投放物料。资源位消费的就是投放物料。 对于一些手填数据,表单直接产生的数据就是资源位可用的了。但是对于 Feeds 之类的,表单往往只能定义 Feeds 的一些诸如选品等特征字段。对于这类特殊类型的数据源,服务端就不能简单的直接返回数据了,需要根据这些特征字段,做一些数据查询和数据解析工作,再返回给前端一个完整规范的数据。 投放单元前述文章说到,同一个banner,可能对新用户投放的是红包,对年轻男孩子投放的是手机数码内容,对年轻女孩子投放的是美妆服饰。我们把这个连接了资源位、投放物料与多个投放因子的桥梁叫做投放单元。 那么投放单元需要有多少个投放因子呢?其实是视业务而定的,我们认为基础的投放因为应该包含 投放时段、投放人群、投放平台、投放AB配置等。 当资源位向投放系统发起请求拉取数据时,投放系统在这个资源位上挂载的所有投放单元中根据投放因子筛选出命中的投放单元,最后将命中的投放单元上挂载的投放物料返回给前端的投放资源位。当命中了多个投放单元时,需要有些方法来裁决出最终胜出的那一个。这个方法简单点做,可以在投放单元中配一个权重,筛选时最后选择权重高的那个,也可以引入算法决策,根据投放的 ctr 数据做排序。 投放计划投放计划是产品运营对多个资源位管理形式。简单来说,一个投放计划下,可以挂载多个关联的资源位。试想一下,一次大促活动可能涉及到几十个资源位的投放,将这些资源位组织到同一个投放计划中进行管理,可以更加方便操作以及查看投放效果。 端侧接入对于前端来说,我们希望通过提供一个封装的npm包,通过简单调用,传入resourceId(资源位ID) 即可获取数据。 这种调用方式对业务调用方来说是比较优雅的,但是对页面性能来说却是不省心的。因为一个页面往往由很多个资源位组成,每个资源位单独发起请求就会形成大量的并发请求,不仅页面性能会降低,还会对服务器产生比较大的qps压力。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做了一个小优化。服务端提供一个批量查询的接口,前端SDK内部,每10ms 对模块的请求调用做一次聚合,将单个资源位的数据获取转化成批量的查询。负面影响是对部分资源位的数据加载造成最大10ms的延时,优点是提升了页面整体的性能,有效减小了服务端QPS压力。 效果上述投放系统在我们的拉新业务实践中run得非常好,已为闲鱼应用内的数百个资源位提供投放能力支持,每天服务数以千万记的闲鱼用户。既实现了资源位的精细化投放,提高了单个资源位的利用率,又赋能运营更自由地进行各种拉新投放实验,减小试错成本,还减少了技术同学频繁参与运营实验改造的开发工作量,解放了技术同学的生产力。 总结上述文章介绍了一个简易的投放系统的设计思路,本质上是一个连接前端实体资源位和服务端多种数据源的桥梁的设计。 其中有很多能力是依赖了团队内部其它同学努力的成果,比如:1、描述资源位数据结构的 json schema如何设计2、根据json schema动态生成的表单怎么实现3、人群校验的服务和能力4、AB测试的能力5、feeds 的选品服务4、个性化动态banner能力 还有很多可以优化的点,比如数据回流如何做得更好,怎样引入算法能力对策略筛选进行优化。。。持续优化、持续为业务创造价值是我们一直坚持努力的方向。 本文作者:闲鱼技术-长玖阅读原文 本文为云栖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June 5, 2019 · 1 min · jiezi

3个技巧教你做好微博号运营

目前中国市场的社交分享功能主要集中体现在微博、微信和QQ等平台。其中,微博又因所蕴含的明星资源及粉丝文化早已成为年轻人互动的主要平台是营销兵家必争之地。微博月活用户已经破4亿,约有30余万家企业开通了微博。在如此体量庞大的基础之上,如何从微博的海量信息流中脱颖而出,成了微博运营的超级命题。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就是非常简单,又非常实用的微博运营的3个小技巧。 1.保持发文频率其实这一点最简单,但是也最难做。很多人觉得日更一条没什么难的,但是坚持下来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因为都没有意识到发文频率的重要性。但现实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最关心你发文频率的是粉丝,保证发文频率本质上只是为了让粉丝感受到你微博号的态度,认可你的恒心和你的态度。粉丝不见得会去看内容,但是他们一定会养成阅读习惯。 2.选对发布时间对于运营来说发微博是工作,是996,但你要是真的在上班时间发微博,那么就势必遇到粉丝互动低的问题。毕竟,你上班的时候他们也在上班。那么什么时间段最适合发微博呢?据调查,周三周四的18:00-23:00,周六周日的13:00-14:00以及17:00-20:00点就是能提高粉丝互动的黄金时段。 3.展现形式吸引用户的内容展现永远遵循着“短视频>图片>文字”的法则。视频、图片能让用户快速阅读并产生联想和记忆。图片越精彩越容易引起粉丝的关注和深入阅读,也越容易被记住,被分享。所以为了解决纯文字的单调枯燥的问题,提高点击率,就要记得多发视频和图片,分享的时候也尽量通过视频和图片的形式进行传播。 这里就要讲到“卡片式微博分享”(LinkCard),这种分享方式是通过图片的形式强化对用户的视觉冲击,省去密密麻麻的文字,直接用视频/图片传达信息。传统的纯文字链接相比来看,显然是“卡片式微博分享”(LinkCard)更具有新鲜感,也更容易在瞬间让用户明白你在说什么,你想说什么。目前市场上来看,由MobService推出的ShareSDK中就已经实现了卡片式微博分享的功能。成功突破了文字信息量大,抽象复杂,碎片化时间内不利于信息传递和消化理解的局限。 ShareSDK 的“卡片式微博分享”(LinkCard)作为未来微博分享的主要趋势,可以满足更加多样的场景下的用户视觉需求,让分享界面更加合理。同时,ShareSDK也可以满足更加复杂的运营者的使用需求。比如可以对文字部分进行编辑,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分享短链进行自定义修改,可以自主设置卡片名称插入图片,灵活设定让分享界面展示更多内容。 运营微博号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想要获得1000名铁杆粉丝,那么你至少需要100W以上的粉丝体量。想要实现裂变,社会化分享,粉丝的快速增长,那么除了优质的内容,科学高效的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

April 30, 2019 · 1 min · jiezi

Pick!闲鱼亿级商品库中的秒级实时选品

一、业务背景在电商运营工作中,营销活动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对用户增长和GMV都有很大帮助。对电商运营来说,如何从庞大的商品库中筛选出卖家优质商品并推送给有需要的买家购买是每时每刻都要思索的问题,而且这个过程需要尽可能快和实时。保证快和实时就可以提升买卖双方的用户体验,提高用户粘性。二、实时选品为了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闲鱼研发了马赫系统。马赫是一个实时高性能的商品选品系统,解决在亿级别商品中通过规则筛选优质商品并进行投放的场景。有了马赫系统之后,闲鱼的运营同学可以在马赫系统上创建筛选规则,比如商品标题包含“小猪佩奇”、类目为“玩具”、价格不超过100元且商品状态为未卖出。在运营创建规则后,马赫系统会同时进行两步操作,第一步是从存量商品数据筛选符合条件的商品进行打标;第二步是对商品实时变更进行规则计算,实时同步规则命中结果。马赫系统最大的特点是快而实时,体现在命中规模为100w的规则可以在10分钟之内完成打标;商品本身变更导致的规则命中结果同步时间为1秒钟。运营可以通过马赫系统快速筛选商品向用户投放,闲鱼的流量也可以精准投给符合条件的商品并且将流量利用到最大化。那么马赫系统是如何解决这一典型的电商问题的呢,马赫系统和流计算有什么关系呢,这是下面要详细说明的部分。三、流计算流计算是持续、低延迟、事件触发的数据处理模型。流计算模型是使用实时数据集成工具,将数据实时变化传输到流式数据存储,此时数据的传输变成实时化,将长时间累积大量的数据平摊到每个时间点不停地小批量实时传输;流计算会将计算逻辑封装为常驻计算服务,一旦启动就一直处于等待事件触发状态,当有数据流入后会触发计算迅速得到结果;当流计算得到计算结果后可以立刻将数据输出,无需等待整体数据的计算结果。闲鱼实时选品系统使用的流计算框架是Blink,Blink是阿里巴巴基于开源流计算框架Flink定制研发的企业级流计算框架,可以认为是Flink的加强版,现在已经开源。Flink是一个高吞吐、低延迟的计算引擎,同时还提供很多高级功能。比如它提供有状态的计算,支持状态管理,支持强一致性的数据语义以及支持Event Time,WaterMark对消息乱序的处理等特性,为闲鱼实时选品系统的超低延时选品提供了有力支持。3.1、Blink之StateState是指流计算过程中计算节点的中间计算结果或元数据属性,比如在aggregation过程中要在state中记录中间聚合结果,比如Apache Kafka作为数据源时候,我们也要记录已经读取记录的offset,这些State数据在计算过程中会进行持久化(插入或更新)。所以Blink中的State就是与时间相关的,Blink任务的内部数据(计算数据和元数据属性)的快照。马赫系统会在State中保存商品合并之后的全部数据和规则运行结果数据。当商品发生变更后,马赫系统会将商品变更信息与State保存的商品信息进行合并,并将合并的信息作为入参运行所有规则,最后将规则运行结果与State保存的规则运行结果进行Diff后得到最终有效的运行结果。所以Blink的State特性是马赫系统依赖的关键特性。3.2、Blink之WindowBlink的Window特性特指流计算系统特有的数据分组方式,Window的创建是数据驱动的,也就是说,窗口是在属于此窗口的第一个元素到达时创建。当窗口结束时候删除窗口及状态数据。Blink的Window主要包括两种,分别为滚动窗口(Tumble)和滑动窗口(Hop)。滚动窗口有固定大小,在每个窗口结束时进行一次数据计算,也就是说滚动窗口任务每经过一次固定周期就会进行一次数据计算,例如每分钟计算一次总量。滑动窗口与滚动窗口类似,窗口有固定的size,与滚动窗口不同的是滑动窗口可以通过slide参数控制滑动窗口的新建频率。因此当slide值小于窗口size的值的时候多个滑动窗口会重叠,此时数据会被分配给多个窗口,如下图所示:Blink的Window特性在数据计算统计方面有很多使用场景,马赫系统主要使用窗口计算系统处理数据的实时速度和延时,用来进行数据统计和监控告警。3.3、Blink之UDXUDX是Blink中用户自定义函数,可以在任务中调用以实现一些定制逻辑。Blink的UDX包括三种,分别为:UDF - User-Defined Scalar FunctionUDF是最简单的自定义函数,输入是一行数据的任意字段,输出是一个字段,可以实现数据比较、数据转换等操作。UDTF - User-Defined Table-Valued FunctionUDTF 是表值函数,每个输入(单column或多column)返回N(N>=0)Row数据,Blink框架提供了少量的UDTF,比如:STRING_SPLIT,JSON_TUPLE和GENERATE_SERIES3个built-in的UDTF。UDAF - User-Defined Aggregate FunctionUDAF是聚合函数,输入是多行数据,输出是一个字段。Blink框架Built-in的UDAF包括MAX,MIN,AVG,SUM,COUNT等,基本满足了80%常用的集合场景,但仍有一定比例的复杂业务场景,需要定制自己的聚合函数。马赫系统中使用了大量的UDX进行逻辑定制,包括消息解析、数据处理等。而马赫系统最核心的商品数据合并、规则运行和结果Diff等流程就是通过UDAF实现的。四、秒级选品方案选品系统在项目立项后也设计有多套技术方案。经过多轮讨论后,最终决定对两套方案实施验证后决定最终实现方案。第一套方案是基于PostgreSQL的方案,PostgreSQL可以很便捷的定义Function进行数据合并操作,在PostgreSQL的trigger上定义执行规则逻辑。基于PostgreSQL的技术实现较复杂,但能满足功能需求。不过性能测试结果显示PostgreSQL处理小数据量(百万级)性能较好;当trigger数量多、trigger逻辑复杂或处理亿级别数据时,PostgreSQL的性能会有较大下滑,不能满足秒级选品的性能指标。因此基于PostgreSQL的方案被否决(在闲鱼小商品池场景中仍在使用)。第二套方案是基于Blink流计算方案,通过验证发现Blink SQL很适合用来表达数据处理逻辑而且Blink性能很好,综合对比之后最终选择Blink流计算方案作为实际实施的技术方案。为了配合使用流计算方案,马赫系统经过设计和解耦,无缝对接Blink计算引擎。其中数据处理模块是马赫系统核心功能模块,负责接入商品相关各类数据、校验数据、合并数据、执行规则和处理执行结果并输出等步骤,所以数据处理模块的处理速度和延时在很大程度上能代表马赫系统数据处理速度和延时。接下来我们看下数据处理模块如何与Blink深度结合将数据处理延迟降到秒级。数据处理模块结构如上图,包含数据接入层、数据合并层、规则运行层和规则运行结果处理层。每层都针对流计算处理模式进行了单独设计。4.1、数据接入层数据接入层是数据处理模块前置,负责对接多渠道各种类型的业务数据,主要逻辑如下:数据接入层对接多个渠道多种类型的业务数据;解析业务数据并做简单校验;统计各渠道业务数据量级并进行监控,包括总量和同比变化量;通过元数据中心获取字段级别的Metadata配置。元数据中心是用来保存和管理所有字段的MetaData配置信息组件。Metadata配置代表字段元数据配置,包括字段值类型,值范围和值格式等基础信息;根据Metadata配置进行字段级别数据校验;按照马赫定义的标准数据范式组装数据。这样设计的考虑是因为业务数据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商品信息包括数据库的商品表记录、商品变更的MQ消息和算法产生的离线数据,如果直接通过Blink对接这些业务数据源的话,需要创建多个Blink任务来对接不同类型业务数据源,这种处理方式太重,而且数据接入逻辑与Blink紧耦合,不够灵活。数据接入层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数据接入层可以灵活接入多种业务数据,并且将数据接入与Blink解耦,最终通过同一个Topic发出消息。而Blink任务只要监听对应的Topic就可以连续不断的收到业务数据流,触发接下来的数据处理流程。4.2、数据合并层数据合并是数据处理流程的重要步骤,数据合并的主要作用是将商品的最新信息与内存中保存的商品信息合并供后续规则运行使用。数据合并主要逻辑是:监听指定消息队列Topic,获取业务数据消息;解析消息,并将消息内容按照字段重新组装数据,格式为{key:[timestamp, value]},key是字段名称,value是字段值,timestamp为字段数据产生时间戳;将组装后的数据和内存中保存的历史数据根据timestamp进行字段级别数据合并,合并算法为比较timestamp大小取最新字段值,具体逻辑见下图。数据合并有几个前提:内存可以保存存量数据;这个是Blink提供的特性,Blink可以将任务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存量数据保存在内存中,在下一次运行时从内存中取出继续处理。合并后的数据能代表商品的最新状态;这点需要一个巧妙设计:商品信息有很多字段,每个字段的值是数组,不仅要记录实际值,还要记录当前值的修改时间戳。在合并商品信息时,按照字段进行合并,合并规则是取时间戳最大的值为准。举例来说,内存中保存的商品ID=1的信息是{“desc”: [1, “描述1”], “price”: [4, 100.5]},数据流中商品ID=1的信息是{“desc”: [2, “描述2”], “price”: [3, 99.5]},那么合并结果就是{“desc”: [2, “描述2”], “price”: [4, 100.5]},每个字段的值都是最新的,代表商品当前最新信息。当商品信息发生变化后,最新数据由数据接入层流入,通过数据合并层将数据合并到内存,Blink内存中保存的是商品当前最新的全部数据。4.3、规则运行层规则运行层是数据处理流程核心模块,通过规则运算得出商品对各规则命中结果,逻辑如下:规则运行层接受输入为经过数据合并后的数据;通过元数据中心获取字段级别Metadata配置;根据字段Metadata配置解析数据;通过规则中心获取有效规则列表,规则中心是指创建和管理规则生命周期的组件;循环规则列表,运行单项规则,将规则命中结果保存在内存;记录运行规则抛出异常的数据,并进行监控告警。这里的规则指的是运营创建的业务规则,比如商品价格大于50且状态为在线。规则的输入是经过数据合并后的商品数据,输出是true或false,即是否命中规则条件。规则代表的是业务投放场景,马赫系统的业务价值就是在商品发生变更后尽快判断是否命中之前未命中的规则或是不命中之前已经命中的规则,并将命中和不命中结果尽快体现到投放场景中。规则运行需利用Blink强大算力来保证快速执行,马赫系统当前有将近300条规则,而且还在快速增长。这意味着每个商品发生变更后要在Blink上运行成百上千条规则,闲鱼每天有上亿商品发生变更,这背后需要的运算量是非常惊人的。4.4、运行结果处理层读者读到这里可能会奇怪,明明经过规则运行之后直接把运行结果输出到投放场景就可以了,不需要运行结果处理层。实际上运行结果处理层是数据处理模块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在实际场景中,商品的变更在大部分情况只会命中很少一部分规则,而且命中结果也很少会变化。也就是说商品对很多规则的命中结果是没有意义的,如果将这些命中结果也输出的话,只会增加操作TPS,对实际结果没有任何帮助。而筛选出有效的运行结果,这就是运行结果处理层的作用。运行结果处理层逻辑如下:获取商品数据的规则运行结果;按照是否命中规则解析运行结果;将运行结果与内存中保存的历史运行结果进行diff,diff作用是排除新老结果中相同的命中子项,逻辑见下图。运行结果处理层利用Blink内存保存商品上一次变更后规则运行结果,并将当前变更后规则运行结果与内存中结果进行比较,计算出有效运行结果。举例来说,商品A上一次变更后规则命中结果为{“rule1”:true, “rule2”:true, “rule3”:false, “rule4”:false},当前变更后规则命中结果为{“rule1”:true, “rule2”:false, “rule3”:false, “rule4”:true}。因为商品A变更后对rule1和rule3的命中结果没有变化,所以实际有效的命中结果是{“rule2”:false, “rule4”:true},通过运行结果处理层处理后输出的是有效结果的最小集,可以极大减小无效结果输出,提高数据处理的整体性能和效率。4.5、难点解析虽然闲鱼实时选品系统在立项之初经过预研和论证,但因为使用很多新技术框架和流计算思路,在开发过程中遇到一些难题,包括设计和功能实现方面的,很多是设计流计算系统的典型问题。我们就其中一个问题与各位读者探讨-规则公式转换。4.5.1、规则公式转换这个问题的业务场景是:运营同学在马赫系统页面上筛选商品字段后保存规则,服务端是已有的老系统,逻辑是根据规则生成一段SQL,SQL的where条件和运营筛选条件相同。SQL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作为离线规则,在离线数据库中执行SQL筛选符合规则的离线商品数据;另一方面是转换成在线规则,在Blink任务中对实时商品变更数据执行规则以判断是否命中。因为实时规则运行使用的是MVEL表达式引擎,MVEL表达式是类Java语法的,所以问题就是将离线规则的SQL转换成在线规则的Java表达式,两者逻辑需一致,并且需兼顾性能和效率。问题的解决方案很明确,解析SQL后将SQL操作符转换成Java操作符,并将SQL特有语法转成Java语法,例如A like ‘%test%‘转成A.contains(’test’)。这个问题的难点是如何解析SQL和将解析后的语义转成Java语句。经过调研之后给出了简单而优雅的解决方案,主要步骤如下:使用Druid框架解析SQL语句,转成一个二叉树,单独取出其中的where条件子树;通过后序遍历算法遍历where条件子树;将SQL操作符换成对应的Java操作符;目前支持且、或、等于、不等于、大于、大于等于、小于、小于等于、like、not like和in等操作。将SQL语法格式转成Java语法;将in语法改成Java的或语法,例如A in (‘hello’, ‘world’)转成(A == ‘hello’) || (A == ‘world’)。实际运行结果如下:代码逻辑如下(主要是二叉树后续遍历和操作符转换,不再详细解释):五、结论马赫系统上线以来,已经支持近400场活动和投放场景,每天处理近1.4亿条消息,峰值TPS达到50000。马赫系统已经成为闲鱼选品投放的重要支撑。本文主要阐述马赫系统中数据处理的具体设计方案,说明整体设计的来龙去脉。虽然闲鱼实时选品系统针对的是商品选品,但数据处理流计算技术方案的输入是MQ消息,输出也是MQ消息,不与具体业务绑定,所以数据处理流计算技术方案不只适用于商品选品,也适合其他类似实时筛选业务场景。希望我们的技术方案和设计思路能给你带来一些想法和思考,也欢迎和我们留言讨论,谢谢。参考资料闲鱼实时选品系统:https://mp.weixin.qq.com/s/8ROsZniYD7nIQssC14mn3wBlink:https://github.com/apache/flink/tree/blinkPostgreSQL:https://www.postgresql.org/druid:https://github.com/alibaba/druid本文作者:闲鱼技术-剑辛阅读原文本文为云栖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April 3, 2019 · 1 min · jiezi

代号“凤凰”,阿里新零售秘密武器,今年要打入100个城市

2019年,淘鲜达要在100个城市完成1000个门店的新零售改造。过去一年,初平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出差,足迹遍及山东、河南、江西、湖南等地。初平是天猫超市事业群战略合作部总经理,负责天猫超市旗下“淘鲜达”战略合作拓展。从2017年年中上线,不到两年时间,已为大润发、欧尚、三江购物等超过700家门店完成新零售升级。2019年年初,淘鲜达制订了拓增100个城市、1000个门店的年度目标。完成了对三江购物胜丰店的秘密改造和试运营后,淘鲜达步入扩张期,其中大润发门店的服务半径已经从现在的3公里扩宽至5公里。拿下三江购物的改造工程过去几年,阿里巴巴孵化盒马鲜生,入股三江购物、新华都、百联集团、大润发和欧尚的母公司高鑫零售等多家实体商超。随着马云在2016年提出新零售,阿里巴巴开始拓宽零售的边界,而生鲜和快消品作为离消费者最近、消费频率最高的品类,成了构筑新业态最好的切入点。淘鲜达业务雏形“淘宝便利店”,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它选在杭州试水。手机淘宝接入实体便利店,周围两公里范围内用手淘下单,货品会在1小时内送到用户手上。“最开始希望拓展阿里巴巴能够做的事情的边界,不可能只是在电商角度去探索,探索线下是为了能够和用户建立更多、更亲密的触点,满足他们之前没有体验过的、新的服务和生活方式。”天猫超市事业群全链路营销部资深运营丝米说。丝米参与过许多淘内创新业务,随后进入“淘宝到家”团队,和无眉搭伙做起淘宝便利店。丝米和无眉先前做的全是线上业务,没有实体零售经验。一开始她们对商家说,“线下店开着可以,但是我帮你在线上再搞一个。”谈判推进慢,好不容易谈下几家,扩展中又发现了问题。“很多是夫妻店,它的运营、服务能力跟不上,教育成本特别高,一家一家做的话,拖到明年、后年也做不了一个城市。这样的夫妻店虽然能够在社区扎根,但很多消费频次其实不是由它们来主要满足的,那些人还是周末会去超市、或者上天猫、淘宝满足 ‘一站式购物’需求。”丝米说。2017年初,“淘宝到家”团队开始接触宁波的三江购物。三江购物此前接入京东到家,它的用户对“到家”模式已经有了认知。考察之后,无眉他们发现,三江购物和京东到家的合作存在痛点。比如很多货品需要临时散称。这带来了几个问题:一是品相不稳定,早晨和下午可挑拣的货品品相差别很大;二是多斤少两没有解决方案,称多了是不是要找消费者补钱?称少了要怎么把钱退回去?三是拣货效率慢,来一单拣一单太慢,还会影响内场消费者体验,另外还要拨出一个收银台,用来摆放几大袋货品,等待配送员取货,这样乱糟糟的场面同样会让人不快……从这些痛点出发,淘鲜达项目正式启动,代号“凤凰”。它不再是简单地为商超提供线上入口,而是重新站在实体商超的角度,思考线上业务如何优化,线上线下如何联动,经营模式如何迭代。于是,单店试运营几个月后,三江购物放弃了京东到家,旗下门店全部接入淘鲜达。淘鲜达的攻坚战将近4个月,无眉常常带队到盒马鲜生,停在一个地方一直看,体会盒马的经验。无眉是天猫超市事业群超市生态事业部区域运营,她当时的角色用一句话形容:“可以理解为除了手淘页面设计和研发我不需要去做,其他的事情我都要去做”。为解决拣货问题,淘鲜达借鉴了盒马店仓一体的设计,把一家实体商超划分为前场和后场,由于没有悬挂链,他们想出了一个人工分拣办法:拣货员按照货架划分,只拣某几个货架的货品,所有货品最后汇总到后场,核批后分配进配送箱,配送员按规划出发。按照这样的办法,拣货员越娴熟,速度越快,同时拣货不再跨区,路径也更短了。另外,淘鲜达还会根据历史数据,对当天热卖商品进行预测,让商超工作人员提前在后场备货。淘鲜达联合三江购物的加工中心推进生鲜标准化,把品质统一、个头差不多的货品事先称重包装,运到后场。交易过程遵循“多退少不补”,钱收多了在线返还用户,收少了用户也无须再补。配送方面,淘鲜达先后接入盒马和蜂鸟,并重新设计了路线规划算法。一方面,为门店分配固定的配送员,摒弃传统的抢单模式;另一方面,淘鲜达把门店的服务范围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域,每个配送员拿到的都是同一个区域的订单,往返时间会因此缩短。“我们不能100%地复制盒马,”无眉说,“是不是再搞一个餐饮区,再加一点灯光,生意就会好?其实并不是,我们不会去做很大的动作。因为,要改变一个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认知是非常难的,做了这种调整,消费者会担心 ‘我在这买东西会不会变贵?’”盒马是“建新城”,淘鲜达是“旧城改造”。无眉说,淘鲜达要专注于那些跟生意本质更相关的着眼点。丝米也说,实体商超“最痛的点”无非是,今天做了淘鲜达,会不会就让线下的生意变少了?淘鲜达放低姿态,倾听线下的想法,并把实质性提升对方营收和盈利作为重心。无眉认为,京东到家只为三江购物“带了一些线上的成交”,没有带来额外的用户。反之,淘鲜达在三江购物装设自助收银机、改造收银系统,实现会员系统线上线下融通,这项改造关键之处是,无论对于淘鲜达,还是三江购物,用户画像都更完整和精准了。“今天,这个消费者在线下买了一瓶飘柔,在线上也买了瓶飘柔,就是这个人,一共买了两瓶,我就知道(是同一个人)了嘛,之前不知道他在线下所有消费习惯。”丝米说。由此,淘鲜达能够获知线下消费者的消费力,比如,“他们会在淘宝上面搜生鲜,然后可能也会搜3C数码,就代表他们的消费层次是高的。”从而,淘鲜达可以通过盒马、云象供应链,为三江购物适时地引入新的货品品类,丰富线下SKU和消费者的体验感。淘鲜达会联合品牌发一些线下优惠券。反之,用户在线下门店买满100元,也能获得一张线上减价券。丝米说,“商家很开心,因为淘鲜达是在帮他提高线下的客单价。”“哪里有阿里,哪里就有灯火”一次一次打磨,淘鲜达和实体商超形成合力,逐渐实现“让最适合的人去最适合的场景里消费”,丝米说,“我们的生活就是由线上和线下组成,消费者在某个点就想买,我们就能让消费行为继续在那个场里面发生下去,以淘鲜达或者线下的能量为他推波助澜,这是我们要做的事情。”无眉依然记得和几个同事在宁波加班到凌晨的日子。时钟划过1点,她穿过马路回到下榻的酒店,透过窗子,看得到对面三江购物的办公室里灯火通明,不禁拍下来,发了一条状态:“哪里有阿里,哪里就有灯火。”2017年5月,三江购物在淘鲜达上线首家门店不久,淘鲜达由手淘并入盒马鲜生。2018年12月,淘鲜达并入天猫超市事业群,“天猫超市、天下超市”成了它的新征程。后来,淘鲜达团队的一名成员把无眉那张在凌晨拍的照片发给盒马鲜生CEO侯毅,“你看,我们团队确实是非常拼的。”本文作者:张文政阅读原文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 天下网商”,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April 2, 2019 · 1 min · jiezi

十年再出发!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演讲全记录

3月21日,“十年再出发”阿里云峰会于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召开。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行癫)携核心管理团队首次悉数亮相,并对阿里云做了全面的战略解读。以下是演讲全文。张建锋:今天是我们阿里云智能升级之后第一次和大家见面,所以我们给大家讲一讲阿里云智能,对云智能的一些思考,对生态合作伙伴的思考。阿里云到今天做了十年,大家看到我们这次主题叫“十年再出发”。在十年前,阿里云也是一件非常小众的事情,那时候做电子商务觉得是一件非常小众的事情,当时我们一直关注电子商务到底会对未来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包括2005年我加入淘宝网的第二年,马老师突然有一天说,我们还要做一个支付宝,让全国以后都要用支付宝付钱,大家也是觉得不可思议,到2009年马老师说“没有云就没有未来”,那个时候是觉得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阿里巴巴就这样一点一点走到今天,也走到了阿里云第十年。在十年前,很多人在问一个问题,云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我为什么要上云?十年后,大家在讨论的问题是“我为什么不上云?”所以十年间发生太多的变化。我们看过去的十年,阿里云到底做了什么样的事情?第一、开创了中国的云时代。这是09年阿里巴巴、阿里云真正第一次在中国开创了这个云时代,在此之前在中国是没有一个公司把云作为一个业务、作为一个技术的未来在看待。09年之前,阿里巴巴做淘宝,我们前六年都是处于亏损的状态,我们也不知道商业模式是什么,但是我们发现电子商务的渗透率在逐年提升,我记得到很长一段时间才慢慢提升到10%左右,也花了十年才有40%的人才用了这个电子商务。现在应该大家知道各行各业基本上都跟这个电子商务挂上了钩。现在是新零售,线上线下的一体化的融合。那今天我们十年之后再来看这个云,德意志银行分析报告,中国现在有84%的企业是有意愿要上云,他们觉得云是未来,所以我们对云在中国的普及开了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头。第二,研发了中国的云操作系统和城市AI平台。阿里云跟别的云不一样,别的云叫云,阿里云就叫阿里云,为什么阿里云叫阿里云?因为阿里云的云从第一行代码开始是完全我们从头开始书写的,并不是我们拿了一个东西包装一下作为一个云产品在售卖,所以这个是我们跟别的云最大的不一样。2017年获得了电子学会的科技进步特等奖的是飞天操作系统,就是我们云的一个主要的操作系统,是电子学会15年历史上第一个颁出去的特等奖。我们对云之上的应用做出了一些关键性的探索,特别是基于AI为数据、AI为核心能力的产业化的应用作出了非常大的一些努力跟探索,这里面有非常多的一些代表,我觉得有一个非常代表性的就是这个城市大脑,阿里云在三年前就提出了城市大脑这个概念,并且在杭州取得了非常好的一个效果,这也是数据智能在一些传统产业里面大规模的一个探索,因为原来的智能都是跟互联网数据、互联网业务相关系,这是我们在产业化上的一个巨大突破。城市大脑也是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之一。这些我们在努力做,从杭州走到了上海,走到了重庆,走到了更多的一些城市。第三,阿里云今天已经有数百万的客户,各行各业都从云的发展中,获得了发展的新动力。传统行业跟互联网、云产生了密切的连接,中间发生了非常多的化学反应,包括我们现在有工业大脑,有农业大脑,都是通过云及之上的一些数据智能的服务跟各行业的连接,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云从技术角度来讲,它跟以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是一样的,今天没有一个公司一定要去建自己的电厂,因为云它就是这么一个基础性的公共服务,但是跟原来的行业产生连接之后,发生了非常非常多的创新跟变化。基于云基于数据基于智能的结合,肯定会对这个行业带来新的变革,这个也是技术革命带来最大的进步。在中国,我们通过十年的努力,受到了非常多客户的认同,市场份额超过第二到八名的总和。感谢大家对阿里云的信任和支持。从云变成云智能意味着什么?阿里巴巴的云跟别的云有什么不一样?我们跟AWS不一样,跟微软的云也不一样,我们跟其他中国各式各样的云也不一样。阿里巴巴的云是个怎么样的云? 我觉得有三个关键点。第一,我们在讲的是IT基础设施的云化。我们原来要做一项工作就必须要自己去建或者租一个IDC,自己去维护去购买设备,这对任何一家公司来说都是一个额外的开销。我们大部分企业的核心能力并不是去建一个基础设施,它只是要用好这个基础设施。我们回想之前做电子商务,为什么像淘宝网这种新的商业模式获得巨大的一个成功,因为原来你要在自己做一个零售,你要开一家店,那你一定得租个门面对吧?第二你要去进货,第三要去搞装修,去运营这家店铺。这样一套下来,没有5万块钱或者没有10万块钱,是没办法启动一家店铺的,你没办法再在现实的地方开一家店,而且你的客流量还受地域环境的影响。电子商务第一个突破就是今天你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在网上开一家店,你一分钱都没有花的时候你就开了一家店,你还能连接供应链和消费者,只要做好你自己的服务、对消费者的认识、跟商品的认识就可以了。那云对绝大部分的传统产业来说,对数字化来说,它起的就是这么一个关键作用,今天你不用花大量的投资,每个月可能花几千块钱,或者甚至几百块钱,甚至几十块钱,你就能拥有一个跟阿里巴巴一样先进的基础设施。这个是IT基础设施云化带来的一个最大的价值,使得数字化门槛大幅度降低。第一天开始你可能只要五台服务器,你第二天可能要十台服务器,你以前是很难规划的,你一定得为你最大的那个负载做规划,比如说你今天要搞个活动,你要50台机器,你就必须要按照50台机器去配置,那事实上你可能平常都只要10台服务器。那阿里巴巴第一次走上去IOE的道路也完全是这样一个逻辑,我们当初发现要扩容的话,一定要一倍一倍地扩容,每增加一倍我们的投资是几千万,但你扩容的那一刻到你容量用完的那一刻,中间的时间是非常长的,可能有50%的时间一直是处于容量不足的这个情况,所以是巨大的浪费。基础设施云化之后,它可以非常平滑地进行过渡。第二,核心技术的互联网化。基础设施的云化,它不是简单的云化,它带来了一个新的技术体系。原来传统IT领域的体系都是像小型机,像高端存储,传统数据库这么一套体系,但今天云化之后,它有一套新的体系,它是比较廉价的PC机,通过大规模分布式的一些调度,把一些廉价的PC机变成可以跟原来这套体系一样、甚至优于原来这套体系的能力,这是基础设施云化后一个最大的变化。从一个传统的体系变成新的体系,是需要一套新的系统去运营它的。这里包括一些大规模的调度、消息的处理、分布式的数据库、负载均衡,都是原来基于硬件大型设备的,现在都需要基于互联网技术来进行改造,所以我认为这是云之后第二个核心的能力,是用互联网的技术来构建整套IT系统。今天大多数的传统IT产业,它最大的问题第一是基础设施是老的,第二技术体系还是老的体系。今天来看,云为什么说一定是个趋势?因为所有面向下一代的技术,它一定是构建在互联网技术、构建在云化基础设施上的。若干年后,如果还是老的那套体系,我觉得可能会招不到合适的工程师。因为所有的工程师慢慢地都向新的体系迁移,开源生态,所有的云,它都是构建在这么一套新的体系之上。阿里巴巴是这条道路上一个坚定的实践者,也是一个探索者。我们运营了全球最大的零售平台,也运营着全球最大的支付平台,我们通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把自己一整套的系统用互联网技术来构建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最佳实践,这都是经过双11、双12反复考验的一套系统,证明这套技术体系是可行的,也是一个未来。今天我们谈新零售谈新技术,这个“新”最关键的就是对未来的看法。新技术的未来到底是什么?商业的未来到底是什么?今天我们可以很明确地说,它一定是在云化的基础设施之上,也一定是“一个互联网技术武装起来的云”。第三,阿里云跟别的云有一个非常大的不一样,我们的云上做了数据化跟智能化这两大比较关键的基础设施,这也是我们今天从IaaS层走向智能化最大的不同。传统IT设施基本上是硬件为主,信息系统基本上是以流程控制为主,但今天我们还在看所有成功的互联网公司都是数据驱动的,智能驱动,没有一家公司例外。只是说互联网公司它获取数据处理数据这个过程更为自然,理念也更为先进,所以它走到了前面,但我们并不是说传统的企业、业务没有数据。它有很多数据,只是没有去处理这个数据,数据这个东西是越处理越多的。今天阿里云智能最关键的两大能力,一个是数据,第二个是智能。那我们怎么来理解这个数据?很多人理解数据就是能源。数据其实是一个企业的血液,不仅是个简单的能源问题,只有把这个数据完全利用好了,才能做一个智能化的判断跟决策,才能把原来纯粹基于流程的公司改造成基于智能的公司。以阿里巴巴自己为例,电子商务有20亿的商品,1100万个卖家,每天大概有3亿人访问,每天会产生大量的数据。那怎么利用好数据?手机淘宝今天能做到每个人看到的每一个页面都是不一样的,每一次点击之后,会根据点击实时生成后续页面。这里边有两个概念,第一怎么样处理海量的数据?第二个你怎么样实时地处理数据。这是两个关键能力。实时更难。实时不是说一分钟就叫做实时,是用户觉得没有体感才叫实时,都是秒级的,每秒都要处理这么多的数据,为每个人处理不同的数据,所以是一个非常非常关键的能力。我们需要真正能够支撑大数据智能化的关键基础设施,从数据的收集、处理、存储,要构建一整套技术。首先是智能。今天处理数据绝大部分都不是单纯靠算力,算力是基础,而主要是靠上面的智能化的算法,算法跟各行各业的业务有密切相关,所以阿里巴巴通过与各行各业合作,沉淀了一个完整的智能化平台。我们认为在基础设施的云化、核心技术的互联网化以及在之上叠加大数据+智能化的平台和能力,完整地组成了阿里云智能的整体能力框架。这是我们核心的能力。我们再看一下「云上的阿里巴巴」。当阿里巴巴要运营这么大的经济体,每天要售卖出上百亿,却只有几百个运营人员。对比一下传统公司与互联网平台公司的巨大的差别就在这里。因为阿里巴巴电商大量地用好了数据,用好了智能做出的决策。反过来说,但凡企业复杂到一定程度,任何一位CEO其实很难做出科学客观的决策。但有了数据之后,任何一位普通员工,其实在他自己的岗位上都可以跟CEO一样做出一个正确的决策。数据是个非常客观的指导意见。阿里巴巴的客服小二是凭什么作出客观的决策? 因为客户打电话进来的那一刻,系统就在后台有一个数据上的智能分析,给到客服小二,帮助他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这样才会大幅度地提高决策的公平性跟效率。当客户打电话进来的那一刻,系统可以推理出大概要问什么问题,这跟很多因素有关。这就是从智能来改变业务流程,一个非常典型的这个例子。阿里巴巴自身几乎所有的流程里面都有数据、智能的作用。整个阿里巴巴今天大概有60~70%的流量是跑在公共云上,我们接下去花1到2年的努力,将阿里巴巴100%的业务跑在公共云上。第二,云智能升级之后,把阿里巴巴的技术跟阿里云的技术完全拉通,以后阿里巴巴用的技术跟阿里云上的产品是完全一样的。大家第一时间用也是跟阿里巴巴用的一模一样的底层。阿里巴巴集团的整个技术都变成一个云上的技术。所有的技术的输出,产品的输出,对to B的服务都必须通过阿里云智能这个平台,包括我们的金融云,包括我们像钉钉这样的协同办公系统,包括新零售的核心技术和新产品。三年前成立了达摩院,我们在持续加大投入。在量子计算、机器智能、嵌入式芯片、数据库进行了广泛投入。在芯片端我们在IoT端嵌入式芯片发展非常快,去年销售约2亿片芯片,下半年自己研发的第一款阿里巴巴NPU将会正式发布,这个性能在这个同等芯片里面都是非常非常领先的,它不是领先一倍两倍的问题,是领先十倍以上的。2013年,我们第一次的大的突破是把5000台计算机作为一个整体来做计算。今天阿里巴巴的计算平台总共有7万台计算机在做大数据的处理,我们每天要处理超过一百个P的数据,我们双11当天处理了超过1300P的数据。我前两天跟央视的人聊,央视60年积累的影像资料是80P。我们在双11当天就能够处理超过1000P以上的数据,每天都处理超过100P的数据。刚才我讲了,第一是海量,第二是实时,这是对我们系统一个非常大的考验。所以我们从达摩院开始,就下决心从基础技术上开始突破。我们从芯片到操作系统到网络,到我们的神龙服务器,一层一层,在逐步构建我们端到端的核心技术能力。对于战略性的行业,阿里巴巴有太多的产品可以输出,可以去赋能这个行业。一个是零售,大家知道对新零售阿里巴巴一直在持续投入和探索,我们有大量的产品可以输出,可以被我们的客户所使用。第二个是金融,大家知道我们蚂蚁金服在金融上用互联网的技术、用智能,和金融行业结合,做出了非常多的创新,例如余额宝、芝麻信用。像余额宝这样划时代的产品,几乎是每一个消费者都知道了。还有一个是思路的转变。这是互联网的技术和传统的产业结合的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金融行业从基础设施基于oracle、EMC和IBM这套体系到新的体系,到怎么样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利用大数据、智能化的能力,以及最重要的是新理念跟思路去服务消费者,都有巨大的一个空间,所以这方面我们会持续持续加大投入。第三是数字政府。从浙江开始,从浙江的最多跑一次开始,全国有很多地方开始利用了互联网技术和智能,让我们的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从原来基于部门的系统到今天变成基于用户、基于数据的系统。第一是理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第二,支撑这个理念的技术,转变是因为有了新的技术。在各地政府的实践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刚才我讲了阿里云要做什么,做好自己最核心的能力。第一是怎么样把基础设施更好地云化。第二,怎么样迅速地加强加厚我们的互联网技术。第三,我们做好大数据、智能化的平台。但是我们知道从基础设施到中间件,一直到这个智能化数据化在上面,才是真正的各行各业自己的应用,这里面的应用非常非常广阔,非常非常多,所以这方面阿里云会跟所有的合作伙伴建立深度的关系。我们帮助他们换完成三个转型:帮助他们把基础设施云化,帮助他们把核心技术互联网化,帮助他们把应用系统从原来的流程化为主,变成流程、数据智能并重的系统。我们也希望合作伙伴跟阿里云一起更多去探索这个行业的未来。今天我们提出一个口号叫“被集成”,我们希望阿里云的产品技术变成他们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这是我们非常认真思考做出的一个重要转变,我们会跟整个行业一起去探索。我们希望这个行业的解决方案,行业的实施,行业的复制,要交给我们的合作伙伴去做。阿里云只做最擅长的部分——基于技术的创新和突破。我们今天提出一个理念:阿里云自己不做SaaS,让大家来做更好的SaaS。刚才我讲了阿里云的核心能力就在于三个能力,所以我们要把SaaS交给各行各业的合作伙伴来做。SaaS意味着什么?SaaS意味着要进入客户的业务流程,这里有太多各行各业自己独特的知识跟价值,需要客户和合作伙伴自己去发掘。SaaS意味着什么?SaaS意味着要做咨询,要去帮助客户去做咨询,但这个咨询不等同于传统的咨询,传统的咨询完全是基于流程的。我们要把我们的数字化的理念变成咨询方案里面的一部分。所以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跟德勤、埃森哲、毕马威等建立更广泛的合作。帮助他们,他们也帮助阿里。为什么叫相互帮助?因为帮助他们把数据化的理念、智能化的理念变成他们解决方案的一部分。第二,他们把自己的解决方案里面的核心产品,带上阿里巴巴的核心能力,共同去赋能客户,这是我们的理念。各行各业的合作伙伴,基于云、基于数据、基于智能、基于互联网技术,去完成系统升级改造。云化、智能化、数据化一定是未来,所以我们希望共同去拓展广阔的行业,从制造业到流通到零售等等,我们都希望是以这个思路去拓展,所以今天我们提出来,阿里云要被集成。当然,被集成对阿里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大的挑战。很多人都会问我,阿里云凭什么会被集成?这是我们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我们的信心和能力所在。我们一定有信心和核心能力,因为我们不仅有技术,而且有理念,最重要的是有在阿里云、在阿里巴巴体系里面的云上最佳实践。总结一下,阿里巴巴云智能的四个关键点:第一、技术,达摩院加持的云。整个阿里巴巴的技术变成阿里云的一部分,我们有达摩院的先进技术,作为云智能的一个基础部分。第二、产品,数据智能的云。我们产品一定是基于数据智能的、非常稳定可靠的云。第三、商业,最佳实践的云。我们和绝大多数云服务商不一样,我们是自带最佳实践的云。我们运营了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也运营了最大的支付平台。我们有非常多的技术实践、产品实践和商业实践,阿里云是一个最佳实践的云。第四、生态,被集成的云。我们会跟合作伙伴建立更紧密的关系,我们的合作伙伴成功了,我们的客户成功了,才说明阿里云这个云智能模式、这个系统、这个产品、这个技术是成功的。今天是阿里云第一次明确说我们是一个被集成的、生态化的云。今天我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本文作者: 十年再出发阅读原文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 阿里技术”,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March 25, 2019 · 1 min · jiezi

安排!活动素材的亿级用户精准投放

1.背景随着闲鱼用户快速增长,运营活动越来越趋于精细和个性化,运营会根据用户偏好为其投放合适的活动,如下图所示在闲鱼首页商品展示时,会在商品的列表中插入活动Banner,通过这些活动banner引导用户进入到相应活动会场,实现会场导流。闲鱼投放系统负责闲鱼运营活动的配置、管理、投放。主要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1.配置环境隔离问题,根据开发规范,任何线上业务必须先进行线下环境发布,测试验证通过后再发布上线。所以提供的管理平台需要拥有线上和线下环境隔离的能力。2.检索中的性能问题,在同一资源位下会配置多个活动,每次检索时需要把该资源位下的所有活动拉出来,按照条件进行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活动,这个过程会随着资源位下的活动增多检索遇到性能瓶颈。3.人群管理问题,在活动中会配置投放的人群,每次检索活动时人群作为活动的检索条件,需要验证用户是否属于当前活动的人群,所以需要解决用户和人群关系的管理。4.AB测试问题,运营投放的活动往往需要进行AB测试比较不同策略的表现,此时需要提供AB测试的能力。下面将通过介绍闲鱼投放系统设计、技术方案设计和实现过程,进一步阐述如何解决上面提出的四个问题。2.系统架构设计闲鱼投放系统是一个配置管理和配置检索的系统,换句话讲他不生产任何活动素材,他只是活动素材的搬运工。下面介绍闲鱼投放的系统设计。如上图所示闲鱼投放系统共分为了活动素材层、投放配置层、业务流程层和应用层四个层次。活动素材层是对在闲鱼投放系统中所有素材源的汇总,目前闲鱼投放中主要汇集了三种素材鲁班素材、马赫素材、TPP素材,鲁班素材提供了用户个性化Banner的能力,他的原理是根据用户的行为获取到偏好的商品,然后把商品图和素材模板组合为一个Banner;马赫素材提供规则圈选商品,他的原理是利用规则引擎把规则转换为SQL语句,然后利用该SQL在商品表中捞出符合规则的商品,同时马赫利用流计算能力对增量商品也实现了实时的规则圈选。TPP素材提个性化商品推荐,例如首页的商品推荐和猜你喜欢的商品推荐,TPP作为个性化推荐平台,可以根据不同的算法实现不同的推荐策略。投放配置层是开放给运营能力的汇总,包含活动配置、环境隔离、数据报表三种能力。活动配置是对一个资源位下所有投放行为的具体配置,如下图所示每个资源位会投放多个活动,活动与活动之间需要进行排期,每个投放活动中包含人群和素材两类信息,人群用来确定该活动投放的对象,素材用来确定该活动投放的内容,同时在人群下支持AB的能力。环境隔离是为了能够区分线上和线下业务,保证线上的投放环境在线下充分验证后再进行上线。数据报表是对所有投放活动关键指标的数据汇总。业务流程层是闲鱼投放系统的关键,主要负责投放活动的检索,根据调用方传入的用户信息和资源位信息,返回该资源位下符合该用户的活动。具体的检索逻辑如上图所示,首先在DB中查询当前资源位下的所有在线活动,然后依次过滤每个活动下的人群信息是否符合当前用户,从符合该用户的活动列表中选取一个活动,如果该活动下有AB测试,需要请求AB测试平台获取AB测试中配置的素材信息,最后返回该活动下的素材内容,客户端拿到活动素材后进行展示。应用层是对客户端能力的汇总,包括获取素材、素材样式展示、数据埋点。素材展示是直接与用户交互的部分,需要前端提供多种展示样式,数据埋点是为了验证AB策略和收集活动关键指标数据。3. 技术方案设计在上文中我们提到闲鱼投放面临四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分别是环境隔离问题、活动检索问题、人群管理问题、AB能力问题。下面将分别从这几个问题出发介绍解决的方法。3.1 人群管理问题人群管理使用的是集团内的奥格人群平台,他为我们提供了人群圈选和人群验证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闲鱼投放的人群管理,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该平台的实现原理。如上图所示展示了奥格几个核心功能点,实现原理是这样的,首先平台会提供给用户可选择的规则,然后利用规则引擎把所选的规则,生成SQL查询语句和流计算规则,SQL查询语句用来离线圈选用户和流计算规则用来实时筛选新增用户,通过离线规则和在线规则实现了奥格的人群圈选,在人群验证阶段,首先利用倒排检索的思想,用户和人群的关系利用倒排数据结构标识,该方法解决了单用户与多人群关系验证的效率问题,最后利用多级缓存和热点数据本地缓存的方式解决人群检索RT问题。3.2 AB测试管理问题AB测试是用来验证方案的常用方法,常用的AB测试方案大多是用户唯一属性取模的方式按比例划分用户,但是会面临很多复杂的问题1.按照用户的id进行取模计算,对于未登录用户处理是一个常被忽略的问题。2.测试白名单管理,在AB测试时需要把特定人员划分到特定测试桶里。3.多个AB正交测试,如果有多个AB测试,此时需要正交测试时会出现更复杂的情况。在闲鱼投放中使用了集团的一休AB平台,一休提供基于用户、设备等多维度AB策略,同时支持白名单与正交AB测试的复杂场景,在AB基本能力的基础上提供了数据分析的能力,实现了调用到数据管理的一体化。3.3环境隔离问题解决环境隔离问题主要是为了方便测试,先在线下看效果,然后再把数据配置到线上。为了实现环境隔离迭代两次技术方案。首先介绍第一个方案,依照总体功能设计我希望平台中每个模块都可以灵活复用,可以利用已有模块,快速搭建出满足业务要求的投放活动,所以从业务角度进行了抽象,把能拆分的模块尽可能的抽象出来,最终的实体关系如下图所示。从业务逻辑角度共抽象了6个实体分别是资源位(Resource)、活动(Activity)、人群(Crowd)、素材(Data Source)、资源位和活动的关系(Resource Plan)、活动和人群素材的关系(Activity Plan)实体,每个模块之间可以按照下图的关系进行自由组合成一个投放活动。在该方案中利用每个实体中的env字段解决环境隔离问题,无论是在投放活动配置还是在检索过程中,只可以利用相同env字段的实体,该方法完全实现了环境隔离,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效果却不是很好,因为利用一份数据表中的env字段实现环境隔离,所以线上和线下对应的Resource Plan和Activity Plan关系表中关联的实体ID不同,那么将无法实现线下配置直接拷贝到线上,此时需要在线下和线上两次配置,由于配置过于复杂增加错误风险。下面介绍第二个方案,第二个技术方案中对方案一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优化。具体的设计如下图所示:如上图所示,实体对象由6个转换为4个,下面一次介绍这些实体和如何解决环境隔离问题。首先介绍新引入的Data Schema实体,DataSchema是由开发同学负责,提供了一个配置好的JSON配置模板,他与Resource进行关联,意味着当前Resource下的所有DataSource都将按照该DataSchema提供的JSON模板进行配置,同时在解析时也按照当前的DataSchema进行解析Resource不再区分线上和线下环境,因为Resource无论是线上和线下他总是存在的并且不会改变的,所以区分线上和线下是没有必要的。DataSource不再用env字段区分线上和线下环境,利用preData和onlineData进行区分线上和线下配置,由于引入了DataSchema模板,所以彻底解放了DataSource,他不再需要进行繁琐的配置,只需按照DataSchema把所有的需要字段都配置到对应的Schema中即可。这样在线上和线下DataSource是一条数据主键不再改变。Activity实体是DataSource和Resource的关系实体,同时包括活动的人群、起止时间等属性。由于DataSource和Resource实体线上和线下环境中主键ID都不会改变,那么意味着Activity可以把线下的配置直接同步到线上,在同步过程中需要做的是如果线上没有配置就插入一条如果存在就更新。那么怎么映射Activity线下和线上的关系呢,在Activity里面引入了mapId字段,线下的Activity实体在mapId中存储线上Activity实体的主键Id,利用这种映射关系实现了线下和线上的映射。具体的如上图所示,通过这种表和表之间映射关系,实现了环境隔离问题,同时简化了业务中的实体,让配置更简单更易用。3.4活动检索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遇到了检索能力的性能瓶颈,根据每次检索时都需要拉出当前资源位下的全部活动,然后按照起止时间、人群作为过滤条件,筛选出满足当前用户的活动列表。以上过程中每次检索都会发生与数据库的IO操作。当资源位和访问QPS增多时,数据库IO操作将成倍数增长,此时会成为检索的瓶颈,所以在以上的技术方案中,需要一个完备的缓存方案支撑检索的正常运行。按照常规的缓存设计方案进行了如下的缓存方案设计。所有的查询都是先进行缓存查询,如果未命中再查询数据库,把查询到的数据回写到缓存中。对于所有的更新操作,都是先更新数据库,然后再失效缓存,在更新活动时,需要在失效活动缓存的同时,也要失效该活动对应资源位下活动列表的缓存。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问题,资源位下的活动列表存储采用了kv结构,key为资源位ID,value为活动列表的JSON序列化,当资源位下的活动增多时value也会随着膨胀最后超出阈值,所以把活动对象进行了简化仅存储活动Id和人群Id。优化后检索过程将有所变化如下图所示:4.总结与展望4.1总结通过以上的整体功能设计、技术方案设计、代码实现,介绍了一个投放平台从设计到实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点和解决方案。目前投放平台已经在闲鱼的用户实时触达、首页feeds投放、淘宝闲鱼小程序投放中使用,完美支持运营根据人群精准投放活动。4.2展望闲鱼素材投放平台但仍有需要持续完善的地方,首先是精准人群的个性化,例如在首页的投放中,针对圈选的人群透出的Banner图片都是一样的,目前我们的投放最小粒度是人群未来将会做到个人。然后是投放能力自优化,目前活动针对资源位的争夺还是利用权重、人群、起止时间作为前置条件,未来将会通过投放数据回流利用算法计算其关键指标实现投放的自优化。同时闲鱼素材投放将对接集团内部的更多优秀的素材提供源丰富闲鱼的活动。本文作者:闲鱼技术-齐悟阅读原文本文为云栖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March 1, 2019 · 1 min · jiezi

数据流被污染?数据质量不高?蚂蚁金服数据资产管理平台了解一下

摘要: 蚂蚁金服的数据治理之道。今年年初,蚂蚁金服ATEC城市峰会在上海举办。金融智能专场分论坛上,蚂蚁金服数据平台部高级数据技术专家李俊华做了主题为《蚂蚁金服数据治理之数据质量治理实践》的精彩分享。演讲中,李俊华介绍了蚂蚁金服数据架构体系的免疫系统——数据质量治理体系,此外还着重介绍了数据质量实施的相关内容,以及蚂蚁的数据质量治理实践与所面对的实际挑战。![蚂蚁金服数据平台部高级数据技术专家李俊华](https://upload-images.jianshu…一、数据治理概况近年来,蚂蚁金服不断在数据架构上进行升级改造,其目的在于解决蚂蚁所面临的数据物理孤岛问题。如今,蚂蚁以及整个阿里巴巴集团的底座都统一到了同一个平台上,这样当实现第五代数据架构体系升级时,就降低了一站式研发的整体门槛,并使得蚂蚁金服的所有工程师都可以在平台上轻松玩转数据。如今,在蚂蚁的数据架构中已经能够很好地解决数据孤岛问题,而如今在数据治理体系中所需要关注的就是逻辑的孤岛。在对数据治理展开论述之前,先谈一谈数据价值。之前的情况是,当数据首先需要经过专门团队负责处理,删除没有价值的数据,负责上线或者下线数据。但是,对于数据价值的判断也是一个非常令人头疼的问题,大部分的数据只会上线不会下线,这样就造成了大量没有价值的数据的堆积。而如今,蚂蚁不仅关心下线没有价值的数据,同时也侧重数据资产的价值最大化。在数据价值方面,蚂蚁有一套完整的数据资产等级以及数据资产的易用模型,这样就能够驱动自身充分利用数据资产,来创造更多的价值。但是如果这些数据被使用了,但是质量却很低,这样就会使得数据资产的价值大打折扣。数据质量产生分析接下来将重点介绍蚂蚁金服在数据治理质量领域的实践思路和方案,并与大家分享两个案例。如下图所示的是抽象数据抽取的全流程图。当某个业务同学录入数据的时候出现一点错误,就会造成数据的质量问题,比如把客户的行业信息填错或者打错了一个字都会造成数据质量问题,而这样的问题很容易出现。在基于传统数据库资产开发数据应用的时候,基本都是从数据源端产数据过来,经过加工、分析再将数据发送出去,也就是“从业务中来,最后回到业务中去”。现在的方案与之前存在很大区别,以前做数据处理时,从数据生产的采集数据来,加工之后就给出去了,而如今蚂蚁很多数据应用将数据处理之后还会回到数据系统中。比如芝麻信用分的计算中存在很多大家看不到的场景,这些数据处理之后还会回到系统之中,而这个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可能存在数据质量问题。二、数据质量治理的挑战在下图中的左侧展示了蚂蚁的业务形态。如今,蚂蚁的业务场景已经不再仅限于统计分析,而在蚂蚁的芝麻分、花呗、借呗以及“310”放款的背后都是数据在进行支撑并驱动着其发展。今天,蚂蚁的业务形态成为了“技术+数据+算法”三者的融合来追求价值最大化。与此同时,数据质量治理也存在着诸多挑战,它们来自于业务方面、数据方面、用户方面。三、数据质量治理实践数据质量治理思路从事金融业务的同学往往深有感触,互联网金融时代业务的生命周期缩短了很多,并且变化也非常频繁,相比于原本银行的节奏显得非常快。此外,目前无论是蚂蚁金服还是阿里巴巴都在谈“数据业务化、业务数据化”,数据和业务一同共同发展和前进,并且已经进入了发展的深水区。之前的几年,蚂蚁在业务上偏向于“T+1”,而如今,原来的架构体系不足以支撑蚂蚁未来继续发展以及高时效性的诉求。同时,如今蚂蚁的数据体量很大,而数据业务也驱动蚂蚁的整个人才体系的升级。现在,除了本身做数据算法研发的同学之外,其他的技术同学也都会在平台上使用数据,这些同学可能对于数据的认知不同,那么在数据驱动下真正保证数据质量就显得异常重要。那么如何实现数据质量治理呢?首先,需要有一套明确的组织,这是持续建设企业文化的土壤,而数据质量治理文化的建设一定是一个确定的、有组织的并且需要长期持续推进的事情。在组织保障和质量文化的基础之上,蚂蚁还侧重了研发流和数据流。在金融领域,研发流的管控更严格,也更严谨。而对于如今的互联网金融而言,也需要进行强管控,这是因为业务形态决定了研发周期很短,现在蚂蚁在研发流做了强管控,在一站式数据研发平台上,使用了分级管控。需求提出之后就会被等级管理,并且进行打标,进而走入不同流程。此外,研发流上还侧重分级管控,在同一套标准上定义级别,拉平不同的研发流。对于数据流而言,当一个应用发布到生产环境之后,大部分精力花费在数据流中,每天需要从生产环境将数据采集到处理平台,然后运行算法计算,之后将数据返回到生产环境中,走这样的闭环。如今,蚂蚁在数据流链路上做了很多事情,也建设了很多能力。对于数据流而言,如果源头被污染了,如果不能控制其污染到下游,那么越往下修复成本就越大。基于以上的数据质量治理思路,蚂蚁金服做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在数据平台运行时会将整个体系监控起来,如果出现数据质量故障,就能够及时进行修复。此外,从研发到生产的各个环节,蚂蚁都做了大量的工作,这是因为基于平台进行数据研发的同学很多,需要尽量降低使用门槛。对于全数据流而言,主要建设了四大能力,包括感知能力、识别能力、智愈能力和运营能力。平台需要能够感知发布任务的故障问题以及数据质量问题,此外,平台需要能够识别出潜在风险,因为需要非常及时地了解被破坏的数据。当风险被识别出来之后,就需要智愈能力,之所以使用“智”,是因为原本数据处理任务往往是离线的,可能从凌晨开始到早上8点钟左右属于数据生产高峰,在这段时间里会有人员参与质量保障任务。而智愈能力就希望通过AI算法来配合数据处理工作,使得感知能力叠加算法能力,能够对于数据感染进行自愈。最后是运营能力,数据质量不会被展现在前台,如果数据质量足够好,完全可以实现无感知,使用者不用再担心数据能不能用,也不会出现敢不敢用的疑惑,因此数据质量对于运营而言也非常重要。其实,数据质量问题既不仅属于研发也不仅属于业务,而是需要全员参与,共同来解决,这就是数据治理的思路。蚂蚁数据质量治理架构如下图所示的是蚂蚁金服的数据质量治理架构体系。在系统层,按照上述所谈到的具体思路,研发阶段主要集中在数据测试、发布管控以及变更管理等方面的建设,这里着重提及变更问题,数据的变更不仅仅设计到系统层的变更管理,也会涉及到在线系统的相互打通。如今,在线数据源的变更,也会使得数据运营发生变更,更可能会导致数据运营的数据质量问题。在线研发部分为数据运营系统提供了一些相关的接口,能够通知使用者线上的哪些变更会影响到数据运营。对于发布管控能力而言,蚂蚁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研发。目前在蚂蚁已经没有专职负责数据测试的同学,基本上全部都是全栈工程师,所以对于研发而言可能管控不是非常强,但却实现了强大的发布管控能力,将与经验、规范、性能以及质量相关的检测全部在这部分执行。在生产阶段,则主要侧重于质量监控、应急演练以及质量治理这三个系统能力。质量监控告警系统能力在大部分的数据系统架构中应该都有,其功能类似于汽车的刹车功能,因此肯定是存在的。而蚂蚁却做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数据攻防演练,工程师会人为创造故障,然后测试系统能否在短时间内发现故障并进行有效修复,这部分也是目前蚂蚁在重点进行建设的能力。在质量治理部分,会根据不同应用的级别,发布到生产环境之后进行定期巡检,分析是否会影响数据质量。总之,对于数据质量架构体系的系统层而言,不仅原数据非常重要,如今更是结合机器学习来自动配置一些相关策略。数据质量治理方案如下图所示的是蚂蚁金服在实践中的事前、事中、事后的数据质量质量方案。整体而言,事前包括需求、研发、和预发三个阶段,而如今蚂蚁在事前可以做到的可管控、可仿真、可灰度。在事中,监控问题是重点建设的,出现问题不可怕,但是需要实现自主发现问题。而为了使得防御能力更强,蚂蚁实现了主动的攻击演练,而正是通过攻防演练,帮助蚂蚁发现了自身很多薄弱的地方。除此之外,还在事中提供了强大的应急能力,某些事件将会触发应急预案,在这部分,保证数据质量其实就是把不确定的数据风险变成确定的东西。在事后,数据质量也非常重要,事后需要通过有效的指标和管控手段来进行审计和度量,以此发现整个链路上不完善的地方并持续完善。数据质量治理案例最后为大家分享蚂蚁金服在数据质量治理方面的两个案例:案例1:在蚂蚁数据治理架构体系下的发布环节,实现了一个发布强管控的流程。任何脚本在提交时都需要经过检测,然后发布到线上,并再进行一次检测。案例2:数据治理涉及到整个链路,而针对不同链路上的数据版本,数据采集主要是将数据从一端搬运到另一端,不存在加工的过程,此时可以人为注入一些故障,分析数据质量治理体系能否发现问题并作出修改,因此这就产生了“攻”与“防”双方。数据加工处理又另外一套体系结构,其涉及逻辑的加工,更多地需要考虑注入怎样的故障,需要面临什么。如今,在蚂蚁真正落地数据质量治理体系的时候,在攻防演练环节投入了大量精力。本文作者:华蒙阅读原文本文为云栖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February 28, 2019 · 1 min · jiezi

深度揭秘“蚂蚁双链通”

摘要: 目前,市场上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基本上是从应收账款切入的。蚂蚁区块链做到了应收账款确认、流转、融资、清分的全生命周期上链,资产的确权和流转以链上为准,而不是简单的业务存证。今年年初,蚂蚁金服ATEC城市峰会在上海举行。在ATEC区块链行业研讨会分论坛上,蚂蚁金服区块链高级产品专家杨俊带来了主题为《供应链金融,不止于金融:蚂蚁双链通——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协作网络》的精彩分享。区块链与应收流转目前,市场上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基本上是从应收账款切入的。应收账款是最容易数字化的资产,其业务模式比较简单:核心企业核心供应商进行应付账款确认,将应收账款拆分转让,再将应收账款转入金融机构进行融资,金融机构之间或金融机构与投资者间用ABS的方式再次进行资产的转让或融资。无论是合同转让、融资产品还是ABS产品,均为已经成为成熟的业务产品,区块链的使用让这个旧有的业务模式变得更加可靠并容易实施。蚂蚁金服做到了应收账款确认、流转、融资、清分的全生命周期上链,资产的确权和流转以链上为准,而不是简单的业务存证。区块链的以下四个特点使其在金融领域发挥出了极大价值:1.多方性:区块链无需依靠中心化系统即可帮助很多企业进行多方协作,多方是区块链中非常重要的特征。2.可信性:区块链模式的分布式特性、多方共识特性、不可篡改特性保证了整个数据资产的可信性。3.高效性:区块链通过可信的方式进行数字化,使其成为高效的可在线上完成的工作。4.智能性:在区块链上附加智能合约可编程的资产,通过资产的流转来实现管理上的优化及其他业务领域的创新。区块链技术虽然没有创造新的业务,但却依靠其特性为金融领域、供应链领域及更多相关领域创造出了新的价值。区块链模式对企业的价值对于企业而言区块链模式有如下的一些价值:1.对于核心企业而言,区块链模式可以很好的改善其子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通过区块链模式核心企业可以用自身内部资产流转提升整个集团的资金使用效率,以此提升企业运作效率。对于额外有金融板块的公司来说,区块链技术可以为这样的公司带来额外的收益,为核心企业在财务领域创造不小的价值。2.通过区块链的方式,企业与供应商间可以建立密切的协作关系。蚂蚁金服的区块链技术可以做到对供应链进行多级分析并进行穿透式的管理,对于很多对供应链管控要求严格的行业是一个很大的助力。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在企业与供应商间更快更好地建立良性的协作与管理关系。3.通过区块链模式可以建立一种新的协作方式。供应链的中间渠道将变得更顺畅,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核心企业的管理。对于原材料企业与上游大企业来说,在提升企业效率的同时,还可以降低企业的金融风险并把绩效上的融资业务做得更好。4.对于蚂蚁金服而言,通过区块链的方式可以让供应链上的小微企业得到更好的融资服务。除此以外,对于很多中型企业来说,通过区块链方式可以很好的协调管理应收应付这项复杂繁琐的工作。对于应收账款过多而造成很大经营风险的企业而言,通过区块链的方式可以得到信誉良好大企业的应收账款凭证,对于企业经营稳定性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对于需要融资的企业来说,通过区块链的方式可以使用应收凭证很便捷地在线进行融资。区块链模式探索中的难题对每个企业而言,多种多样的选择带来不同的价值与代价。企业构建区块链也是如此,企业在利用区块链方式构建自己生态的同时,往往被多种多样的可选择路径困扰。这时一个十分重要的考量标准为:企业技术上、风险管控上的投入与所建立的生态产出是否匹配。如上图所示为企业在选择发展自身区块链模式时的可选路径:1.对于加入其他企业构建的平台的企业,无法完全信任平台对其独立性、企业隐私的保证。2.加入金融机构所构建平台的企业,往往受到金融机构类型平台的限制,很难向除开金融以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3.不同企业、合作方等多方协作构建的区块链联盟由于经验与技术的不足无法产生很好的协作关系。4.一些企业选择放弃发展区块链。5.技术选型上的困扰。区块链技术虽然很有发展,但目前尚处于不成熟的阶段,无论公司使用公链技术、联盟链技术或是传统的中心化技术,都会面临各自的问题。如下图所示,蚂蚁金服绘制了企业所关心的雷达图,图中将区块链的优劣分为以下几大考量维度:高可靠性合法合规性分布式的开放隐私安全可运营性 在上图所示的雷达图中,黄色线条代表的公链技术在分布式开放与高可信度方面做的很好,而在合法合规性、隐私与安全方面,公链模式还差的很多,一旦应用实名后在隐私方面将很难得到保障。在雷达图中的深蓝色线条代表了联盟链。传统的联盟链中,机构与机构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完成相互的业务,合法合规性是很高的,高可信性也比较可观。在隐私安全方面联盟链远远强于公链,在可运营性方面同样表现不俗。而在分布式开放方面,传统的联盟链基本上仅为机构间的业务交流所用,分布式开放能力比较不足。蚂蚁金服双链通对于上述种种选择区块链时面临的难题,蚂蚁金服的新品牌双链通可以很好的进行解决,双链的涵义分别指区块链与供应链。如下图所示,双链通可分为联盟网络、企业运营服务、金融基础业务设施这三大部分:蚂蚁金服会与所有合作伙伴一起构建区块链的联盟网络。蚂蚁金服将作为这个联盟网络最主要的技术运营方及开发方。蚂蚁金服拥有完全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可以解决很多开发中的问题及技术难点,并通过全球的技术网络无缝支持联盟网络的开发与运营。联盟网络作为企业级、金融级商业应用,安全性与隐私性将十分可靠。蚂蚁金服落地了全球第一个硬件级的隐私保护方案,将隐私保护从硬件层面做起,排除掉一切不安全的因素。在开放性方面,蚂蚁金服将会为企业级应用提供配套的基础设施以帮助合作伙伴成功构建起自己的业务。在应收账款及其他功能性领域,例如应收账款的确权和转让等业务,业务安全性要求高,风险很大,必须要用可靠的措施来完成。在这一准金融领域,蚂蚁金服拥有多年的沉淀与丰富的资源,可以为企业提供安全可靠、合法合规的融资与金融通道。在供应链的协作方面,如何让客户企业发现潜在目标,如何让客户企业真正获得价值是一大难题。蚂蚁金服在B类客户特别中小微企业上面,拥有多年合作经验并通过大量相关基础设施作为配套开发了符合这样中小公司利益的双通链网络。最核心的区块链联盟网络、金融业务的基础设施配套、面向企业运营服务能力的配套三者组合成为了蚂蚁金服的双链通服务,这是一个可以用多种方式组装的合作蓝图,一个由多方组成的协作网络。蚂蚁双链通未来的协作生态面向未来,蚂蚁金服计划构建区块链的协作生态。如下图所示,图的中央部分代表蚂蚁金服发起建设的基础设施,周围部分是蚂蚁金服的合作伙伴:1.核心企业是蚂蚁金服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在这些合作伙伴当中,不仅有与蚂蚁金服合作的核心企业,还可以包括其下属的财务公司、保理公司、信托公司甚至自有的银行等。这些下属公司也可以成为蚂蚁金服区块链的联盟成员,并把核心企业的业务进行打包。2.对于不具备自己开发业务系统的链上中小企业来说。蚂蚁金服提供了一个轻量的业务平台,帮助中小企业直接上链进行交易。蚂蚁金服有很高的网络公信力,同时也正在引入审计与监管机构的参与,值得中小企业的信赖。同时行业的组织也可成为行业联盟的成员之一。3.银行与金融机构均可成为区块链联盟成员,可以在平台上进行网银、身份核实、账务甚至资金结算等业务。对于更高层级的服务商、合作伙伴来说,依托核心能力,可以为蚂蚁金服合作的客户提供更多的供应链协作、供应链管理相关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双链通可以和所有的客户及合作伙伴建立一个良好的协作生态。本文作者:华蒙阅读原文本文为云栖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February 27, 2019 · 1 min · jiezi

用AI说再见!“辣眼睛”的买家秀

阿里妹导读:提起买家秀和卖家秀,相信大家脑中会立刻浮现出诸多画面。同一件衣服在不同人、光线、角度下,会呈现完全不同的状态。运营小二需从大量的买家秀中挑选出高质量的图片。如果单纯靠人工来完成,工作量过于巨大。下面,我们看看如何使用算法,从海量图片里找出高质量内容。说到淘宝优质买家秀内容挖掘,必须从买家秀和卖家秀说起。我们总是能在卖家秀和买家秀中找到强烈反差,比如这样:这样:又或者这样:买家秀和卖家秀对比这么一言难尽,那还怎么让运营小二们愉快地玩耍?出于运营社区的需要,运营的小二们得从当前的买家秀中抽取出一批高质量的内容,作为社区的启动数据。找到高质量的买家秀有那么难吗?就是这么难!这不,运营的小二们碰到了以下几个问题:买家秀质量良莠不齐淘宝海量的买家秀无疑都很难入得了运营小二们的法眼,以业务维度进行筛选的买家秀,审核通过率普遍不足三成。这意味着,在海量的买家秀中,能被运营小二们看对眼的,无疑是凤毛麟角。审核标准严苛咨询了运营小二,他们要求图片视频必须要美观,有调性,背景不凌乱,不得挡脸,光线充足,构图和谐,不得带有明显的广告意图,以及等等等等……这么多要求,难怪挑不着!审核工作量巨大由于运营小二们审核的买家秀中优质买家秀很少,不得不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了审核低质量买家秀上。有鉴于此,用机器帮助挖掘优质内容刻不容缓。优质内容挖掘方案优质内容挖掘的整体方案如下:全量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是指所有含图或含视频的买家秀。过审UGC是指最终审核通过的高质量买家秀,加精UGC是指商家认可的买家秀,普通UGC则是上述两种情况以外的其他买家秀。我们的核心目标就是要挖掘出丰富而多样的优质UGC。UGC质量评估模型运营人员在审核买家秀时,通过综合判断买家秀的图片质量和文本内容等方面的因素,来决定是否审核通过。这促使我们直观地将将问题转化为一个分类问题。1、特征的选择我们首先采用了UGC的用户特征、商品特征和反馈特征等统计特征(详见下表),通过GBDT模型来预估UGC的内容质量,并初步验证了将UGC质量评估任务转化为分类问题是可行的。2、分类问题的转化一个非常直观地感受是,将审核通过的数据标记为1,审核未通过的数据标记为0,将问题转化为二分类问题。但在实际训练中,我们发现,将审核通过的数据标记为2,将运营审核未通过(商家已加精)的数据标记为1,将商家未加精的数据标记为0,把问题转为三分类问题比把问题转化为二分类问题得到了更好的效果。原因在于,审核人员在原来的链路中只审核了商家加精的数据,在此基础上审核通过与否;而为数众多的商家未加精的数据没有审核到,因此三分类更贴近于真实场景,因此表现更佳。通过GBDT模型的训练,在全量UGC数据中进行预测,挖掘出了约400万优质UGC。自查后发现,这一批数据能挖掘出部分优质UGC,准确率在50%左右,缺点在于图片质量往往不够美观(即使较为贴近用户的生活场景)。3、图片语义特征的引入在与业务同学的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业务同学需要极高质量的UGC内容,以便营造出良好的社区氛围,让用户在洋葱圈中找到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其核心标准就是宁缺毋滥。在充分理解了业务同学的要求,拿到图片数据后,对于图片质量的评估势在必行。一个较为直观的方案就是,通过CNN模型训练,进行图片质量的评估。增加图像特征后,通过对ImageNet预训练的ResNet50进行fine-tuning,模型表现有了极大提升,与原有链路相比,审核通过率提升了100%以上。其中含小姐姐的UGC业务同学的认可程度较高(小姐姐们更乐意晒单,更乐意发买家秀,质量也更高),而针对不含小姐姐的长尾类目,业务同学认为主要存在图片无美感和图片不相关两类问题。图片无美感的问题主要是由于,CNN更擅长捕捉图片的语义信息,而对于美学信息不敏感。4、美学特征的引入在图片美感方面,目前有一份较为优秀的数据集——AVA Database(A Large-Scale Databasefor Aesthetic Visual Analysis, 参见 Perronnin F ,Marchesotti L , Murray N . AVA: A large-scale database for aesthetic visualanalysis[C]// 2012 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IEEE Computer Society, 2012.)。AVA Database是一个美学相关的数据库,包含25万余张图片,每张图片包含语义标注(如自然风光、天空等)、图片风格标注(如互补色、双色调等)和图片美感评分(由数十到数百人评出1-10分)。在 Zhangyang Wang, Shiyu Chang, Florin Dolcos, Diane Beck, DingLiu, and Thomas S. Huang. 2016. Brain-Inspired Deep Networks for ImageAesthetics Assessment. Michigan Law Review 52, 1 (2016) 一文中提出了Brain-inspired Deep Network,其网络结构如下:其核心思想是,通过AVA数据集提供的图片风格标签,学习图片风格的隐藏层特征,将图片风格的隐藏层特征和图片经过HSV变换后的特征结合起来,以AVA数据集提供的图片美感分为监督,学习图片的美感特征。在此基础上,最终在UGC质量审核模型中采用下述结构评判UGC的质量:以AVA数据集提供的图片风格标签和美感评分进行预训练,通过Brain-inspiredDeep Network提取图片的美感特征;通过ResNet提取图片的语义特征;通过深度模型刻画统计特征;最后将三种特征拼接起来综合预测UGC的质量。引入美学特征后,验证集上模型的准确率、召回率和F1值均得到了提升,ABTest显示,与原有模型相比,审核通过率提升6%以上。脏数据处理除了业务同学提出的问题,在自查过程中,发现目前挖掘出来的UGC内容中仍有以下脏数据:1、评论倾向判定针对差评UGC,利用现有的组件进行情感分析,发现并不能很好地挖掘出差评评论,容易误伤。基于此,取过审UGC的评论和UGC中的差评进行训练,在验证集上F1值高于0.9,但由于实际预测的数据不同(忽视了中评等),导致容易误判(如将商品名称等判断为差评)。在此基础上取过审UGC的评论、UGC好评、中评、差评分为四档进行训练,在验证集上F1值稍低,但由于训练数据更贴近于真实场景,在实际预测中效果更好;目前基本解决了差评UGC的问题,实际自查过程中,没有再看见差评UGC。在实际的模型选择上,Attn-BiLSTM(带attention的双向LSTM)效果好于TextCNN(F1score约相差3%),分析原因在于:TextCNN的优势主要在于捕捉局部特征,而很多文本虽然含有吐槽性段落(如批评物流慢等),但整体仍然是对卖家商品的肯定。2、N-Gram过滤针对套路评价UGC,通过全局比较UGC的文本内容,将被多名用户重复使用的模板UGC过滤掉。针对重复评价UGC,通过判断UGC文本内容中重复的2-gram、3-gram、4-gram,结合文本长度和文本信息熵进行过滤。3、OCR及图像Hash过滤针对牛皮藓图片,一部分采用了OCR识别和牛皮藓识别进行过滤。针对盗图、网图UGC,将图片表示为哈希值,通过全局判断哈希值在不同买家、不同卖家间的重复次数,进行过滤。在过滤此项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买家秀中盗图、网络图的现象较为普遍,很多肉眼看似原创的内容也涉及盗图和网图;此项过滤掉了大多数的UGC。无关图识别解决了上述问题后,仍然较为显著的问题是无关图的问题。无关图的出现原因较为复杂,表现类型也非常多样;既有上述提到的盗图和网络图,也有用户随手拍的风景图,还包括动漫截图等各式各样和商品无关的图片。一方面,无关图以盗图、表情包、网络图等为主,通过哈希值过滤,能够过滤掉一批无关图;另一方面,即使过滤以后,预估仍然存在10%-15%左右的无关图。这部分无关图的解决较为复杂。目前所采用的方案是,将盗图、表情包、网络图等重复图片作为负样本,将过审UGC图片作为正样本,通过ResNet提取图片特征,将类目通过embedding作为类目特征,将用户行为(发表重复图的数量和比例)作为用户特征,判断该UGC的图片是否是无关图。就这样,大家终于又能愉快地欣赏美美的买家秀了~~划重点在此分享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数据强于特征,特征强于模型;贴近真实场景的数据对提升任务表现贡献巨大;如果确实缺乏数据,不妨尝试快速标注数千条数据,可能取得超出预期的效果;对ImageNet等数据集预训练的模型进行fine-tuning可以在小数据集往往能取得更好的问题;通过图像翻转、旋转、随机裁剪等方法进行数据增强,可以提升模型泛化能力。本文作者:晓鸿阅读原文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 阿里技术”,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February 25, 2019 · 1 min · jiezi

TOP100分享实录 | Microsoft Annie Wang:Building an Inclusive Product

本文内容节选自由msup主办的第七届TOP100summit,Microsoft Principal Program Manager Annie Wang分享的《Building an Inclusive Product》实录。Annie is a 18-year veteran in Microsoft with proven success of leading large-scale collaborations and shipping world-class product like Cortana, Bing search, NET Framework and Visual Studio. Her focus of the last few years is on AI-powered applications/services and led projects such as future of home experience in Microsoft Envisioning Center and SwiftKey. She is motivated by solving hard user problems and building delightful and inclusive solutions that scale.编者按:2018年11月30日-12月3日,第七届全球软件案例研究峰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开幕,现场解读2018年「壹佰案例榜单」。本文为Microsoft Principal Program Manager Annie Wang老师分享的《Building an Inclusive Product》案例实录。不论是产品经理还是运营又或是市场,我们都希望学习到一些方法/思维将产品体验做好,提高用户使用频率。今天,我希望借TOP100summit平台为大家分享一些自己在产品工作中的经验与心得。切入正题之前,我们一起来看上图的照片。相信大家第一眼看到的模块都不太相同,这是因为当我们看到同一张照片,切入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东西也就不尽相同,其实,在用户方面也是如此多元化。用户多元化不止看人的性别、年龄,还需要考虑文化背景、个人喜好、对科技的认知程度等其他因素。所以,做一个成功的产品,我们应该全面了解用户的需求。如果单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就会在无形中建立了一道墙,导致你和用户之间没有接触。所以,我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包容性设计的思维方式。包容性设计的思维方式是指考虑人类的多样性,交互环境的复杂性,认知功能缺失的不同场景,并最终帮助产品更好地为每个人服务。• 包容性设计的好处:1.扩大用户群 2.优化用户体验 3.增加用户粘性• 包容性设计原则:第一,考虑用户的多元性,发掘自身盲点,不要把用户排除在外。第二,在多样化中学习,由于用户是多方面的,所以在收集资料/接收反馈时,不要只针对一群人做测试。所有的设计要以人为中心,建立同理心,这样才能更深入了解用户需求。第三,特定功能延伸到更多的用户群。以上三个原则均可应用于产品研发的各个阶段。在产品设计期,套用包容性设计的思维方式可以更深入的了解用户的需求和痛点,以便想到更好的解决方式。在产品开发期,将这些思维融入到工作的计划中,可以让产品自动变成更有包容性。从总体研发来看,思维方式不仅是收集和反馈,而是覆盖不同的用户群。接下来,我开始分享一些自己在工作中的心得。Learning #1提供用户多种选择• 配合用户的习惯:产品的包容性并不是以一概全,而是要配合用户的习惯、表达方式等。以SwiftKey的人工智能输入法为例,它会根据每个用户的打字方式,打造出合适的模型,即让科技配合不同的用户习惯。• 支持多语言:SwiftKey在伦敦起家时,为了迎合欧洲多语种的情况,会按照用户的打字形式在用户不需要特意转换的情况下,帮助判断用户选择他使用的语言,此种形式,给用户提供了方便,也增加了更多欧洲用户的加入。• 配合用户的表达方式:此外,SwiftKey还做到了配合用户的表达方式,例如,加一些表情符号等。所以,我们在打造键盘的时候,会提供配合用户的表达方式,给用户提供不同的选择。• 设计多元空间来满足不同的需求和工作方式:我在未来展望中心做设计空间的时候,由于每个人性格、职业、年龄不同,所以,设计出来的空间不仅要美观,而且要考虑到使用空间者的需求。以产品经理为例,他们更喜欢社交,最适合开放的空间;而写代码的程序员,他们需要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因此,在设计空间时,要考虑到用户的不同需求和工作方式。Learning #2小心无心的偏见• 缺乏多元性的培训数据会造成偏颇的人工智慧:在做人脸识别时,要避免一些无心的盲点或偏见。因为在做人工智能运算或模型的时候,数据对质量来说非常重要。如果数据极小或同值,往往会产生问题。所以,缺乏多元性的培训数据去开发人工智能会造成一个偏颇的人工智能。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人工智能的测试会根据肤色、种族,出现不同的错误率。白人男性的错误率最低(1%),肤色较深的女性错误率最高(32%)。这表明,人工智能在训练时,会被大数据带有的偏见影响,所以,我们现在做人脸辨识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微软除了做人工辨识之外,还用模型测试人的表情。后来我们发现,训练模型都是用成人的脸测试,这导致小孩子使用时就会非常不准确;厚嘴唇的用户在使用时,嘴巴明明闭着却显示的是张开状态。这些都属于盲点。因此,我们在注意数据多元化的同时,也会用不同的案例测试,不然流入市场时会造成PR问题。• Five Ways to Identify Bias:我将其大概分成五类:第一类Dataset Bias,数据的盲点。第二类Association Bias,连署的偏见。假设微软发展翻译功能,描述人的性别时,它是有区别的。如果把职业和性别联系在一起,例如,医生和律师会自动把性别变为男性,这无形之中加了一些偏见。第三类Automation Bias,自动偏见。例如,美颜类app会根据每个用户的审美,设计不同的调整空间,用户可以选择自己认为最完美的呈现方式。第四类Interacton Bias,微软在中国和美国分别有人工智能小冰,起初我们设置小冰非常有礼貌,但机器人是人教什么就学什么,所以到了社群后,有些人教它说很多不该说的话,而我们在程序中也没有设限和审核,导致发生故障。有些机器不该学习的内容需要从训练数据中拿掉,才不会造成model的偏差。第五类Confirmation Bias,亚马逊购物会给用户经常推送,他经常购买的某种类型产品,即使用户已经购买,也还会继续推荐。所以,在设计产品时要结合这类的可能性,并做出相应的调整。Learning #3将包容性的理念融入日常工作中前几年产品卖出不去,导致工程师一直修改包容性设计。现在,我们在日常程序之中做一些变动,把帮助包容性的工作项目列入计划中,则减少了之后的工作量。另外,写代码的时候,要结合无障碍功能。在安卓/ios系统中,尽量善用系统组件让很多东西自动化的加在一起,不需要另外做编码。Learning #4聆听多元的反馈做产品需要聆听用户的声音,可是当你去聆听用户声音的时候,可能会犯一些错误。我们做过一个调查,选择18岁-20岁的用户群测试表情符号,可用户量并未发生变化,后来才发现表情符号并不局限于年轻人,其他年龄层的用户同样有需求。所以,不管是收集资料,还是在市场推销产品,在进行使用群体调查时应避免针对一些特定群体以提高调查的适用性。另外,在市场调研中,也要考虑从未使用过我们产品的用户,了解他们选择其他产品的原因。Learning #5善用多元化的团队团队具备包容性的思维,才能打造出包容性的产品。微软在亚洲、欧洲、北美洲的团队提供了全球化的产品,这对我们语言测试工作非常有利,同时也面临一个挑战。微软在美国工时比较长,而在欧洲工作时间有严格的要求,我们需要花费时间磨合并找到共同的时间。因此,团队合作要考虑不同的文化背景,工作习惯才能达到最高的效率。经验教训 • 提供用户多选择 Offer Alternatives to Your Users• 小心无心的偏见Watch out for Unconscious Bias• 将包容性的理念融入日常Incorporate Inclusive Practices to Day-to-Day Tasks• 聆听多元的反馈Listen to Diverse Feedback• 善用多元化的团队Embrace the Diversity of Your Team最后,发觉有用户被排除在外是个好的开始,如此我们才能发挥同理心找出解决之道,希望大家今后多思考如何消除人工智能中的偏见。以上内容来自Annie Wang老师的分享。本文章来自壹佰案例公众号原创,转载请联系:fuzhinaxiewenxin(微信号)。 ...

January 10, 2019 · 1 min · jiezi

全球首款5G手机出炉?其实只是一个笑话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本月18日称,将于21日在美国12个城市试点5G(移动通信技术)移动网络,这将使AT&T成为美国首个提供5G服务的电信运营商。近日AT&T再次宣布,从明年开始,AT&T的用户将会在自己的手机状态栏看到“5G”的标志。所谓“5G”标志大概长这样可能大家会认为这是明年要推出适应5G技术的手机,但事实并非如此,AT&T公司的意思是用户将不必更换手机,就能“体验”到5G网络。科技圈的朋友看到这两个新闻应该要纳闷儿了,“不是说5G标准只有高通和华为吗?这AT&T是干嘛的?”提到AT&T,来头可不小,他的前身是“贝尔电话公司”。嗯,你没有看错,就是那个发明电话的贝尔。电话发明者贝尔这位大佬在获得电话的发明专利后,颇具商业头脑的立刻创办贝尔电话公司,并且不像其他创业公司在初期波折不断,九死一生,AT&T因为对电话的专利所有权,从成立起就是龙头老大。直到现在,在运营商领域,依然是龙头老大(世界500强第20位)。最初的AT&T还掌握有“地表最强实验室”——贝尔实验室,背靠AT&T的贝尔实验室从不缺钱,研发经费在20世纪初期就是千万美元级的,甚至在这个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有11位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位于美国新泽西州茉莉山的贝尔实验室但是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贝尔实验室衰落,最终只成为一个小小的研究机构,要不然今天的5G标准也不会有华为和高通什么事儿。说回开头的两条新闻,在详细了解之后我们发现,这两条新闻简直就是笑话。首先是所谓的“5G试点”,虽然确实是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上线的,其实就是给了少数几个用户一个巨大的5G无线热点,让他们揣着到处跑。。。嗯,就这玩意儿而不换手机就能“体验”5G又是怎么回事?很遗憾,这是AT&T对自己的4G LTE网络进行了一次“品牌升级”,改了个名字叫“5G E”,全称5G Evolution。简单来说,就是AT&T的用户将得到一个更快的4G LTE。。。和5G没有半毛钱关系。虽然也可以理解他的做法,毕竟5G时代即将来临,谁先成为“第一个5G”,谁就能在未来的市场营销、用户积累等方面获得巨大优势,因为大多数用户压根不懂,也不在乎“5G”是不是真的,只要你运营商说是,我手机网络比身边同事朋友快,再加上那个“5G E”的标志,那就够了。2019马上就要到了,AT&T的用户马上就能看到狂霸酷炫的“5G E”标志了,也不知道是谁蒙谁~~

December 28, 2018 · 1 min · jiezi

支付宝客户端架构分析:自动化日志收集及分析

小蚂蚁说:《支付宝客户端架构解析》系列将从支付宝客户端的架构设计方案入手,细分拆解客户端在“容器化框架设计”、“网络优化”、“性能启动优化”、“自动化日志收集”、“RPC 组件设计”、“移动应用监控、诊断、定位”等具体实现,带领大家进一步了解支付宝在客户端架构上的迭代与优化历程。本节将结合禾兮在 OSChina 珠海站现场的分享《移动端分析方案在蚂蚁金服 mPaaS 中的实践》,介绍支付宝客户端自动化日志收集与分析的具体思路。内容将分成三个部分展开:支付宝客户端分析方案的探索;MAS 移动分析框架浅析;mPaaS 技术架构与助力。支付宝客户端分析方案的探索正如我们在《开篇 | 模块化与解耦式开发在蚂蚁金服 mPaaS 深度实践探讨》已经对支付宝的架构演变与开发团队规模发展做过介绍:截止目前,在研发上面,支付宝仅 Android、iOS 客户端开发人员近千人,客户端代码行数超过了数百万行,按业务划分的工程数也已近千个,每个工程都有独立的开发 owner 负责某一个具体的模块。虽然工程师团队及工程量越发庞大,支付宝依旧能够做到日发布的频率以确保业务快速迭代,同时在业务功能日益复杂的环境,保证 App 闪退率仅 0.01%。那么,在如此大体量的用户规模和研发团队下,支付宝又是如何确保用户使用过程中的用户体验呢?我们主要从以下两个维度衡量客户端用户体验:静态:指应用开发过程中,关注 App 本身的安装包大小、存储、涉及到的用户隐私权限、安全策略等,决定用户是否愿意安装并使用你的应用。动态:指应用发布上线后,用户在使用过程中,App 的启动速度,闪退、卡死卡顿等稳定性数据,网络请求,内存以及电量流量等用户实际的使用感受。启动应用是用户使用任何一款应用最必不可少的操作,从点击 App 图标到首页展示,整个启动过程的性能,严重影响着用户的体验。支付宝客户端作为一个超级 App,启动速度当然是我们关注的重要指标之一。支付宝对于应用启动过程中的优化,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框架治理:梳理启动流程并重构,遵守启动过程中按需加载原则。引用 Pipeline 机制,根据业务优先级规定业务初始化时机。制定统一的开发规范,尽量降低业务方流程对启动性能的影响。业务治理:按需加载,延时执行。线程治理:统一管理已有线程,并调整线程优先级。I/O 治理:关注主线程 I/O,优化合并频繁读写的 I/O 操作,尽量使用统一存储。技术突破:防止启动过程中的 UI 重刷操作。虚拟机优化,包括 JIT 关闭,降低 GC 次数。基础模块调优,分析主线程耗时操作并优化。另外,用户使用过程中 App 的内存、存储、电量及流量等消耗,也是重要的衡量指标。具体的优化点如下:内存:内存分析:memtrace hprof 线下内存分析,遍历对象,根据生命周期标记内存泄露,同时根据 object 创建引用确定业务归属。Native 内存:图像库切换到 native 层,4.x bitmap 像素数据放到 ashme 共享内存,降低 GC。内存优化:对象池复用,减小 bitmap 对内存占用,使用更小的图,尤其注意三方 H5 页面。存储:存储分析:查看应用存储大小。存储优化:使用共享库,业务定向优化,压缩存储等。流量:耗流量原因:分析各种网络请求。流量异常捕获:hook 所有网络请求,根据host聚合流量,超过阈值确定异常。流量优化:PC 底层协议优化,资源增量按需下载,同时通过切面信息调用方。电量:耗电原因:监控 CPU 使用率,各种 sensor、gps、weaklock、网络连接等耗电操作。耗电异常捕获:遍历线程,获取所有线程运行时间,与主线程比较确定异常。耗电优化:高性能 dump 线程栈优化,通过线程映射调用方,评估调用逻辑进行优化。针对以上每个优化点,支付宝都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研究和实践,有关启动性能优化的详细内容可以查阅文档《支付宝客户端架构解析:iOS 客户端启动性能优化初探》和《支付宝客户端架构解析:Android 客户端启动速度优化之「垃圾回收」》,其他优化点请持续关注“客户端架构解析”系列文章。基于这些对用户体验优化的内容,支付宝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超级 App 线上运维体系,实时监控线上 App 发生的异常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以最快的时间定位问题原因并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案,最后通过动态热修复的技术及时修复线上问题,最终形成一个线上质量保障的闭环,保障应用运行的稳定性。MAS移动分析框架浅析接下来,详细介绍超级 App 运维体系中的移动监控框架具体是如何实现的。移动分析 MAS(Mobile Analysis Service)通过对移动客户端、H5、小程序、PC等多端埋点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实现产品核心指标监控,提供页面、设备、留存、性能等基础分析,并支持自定义事件分析、漏斗分析等高阶分析,帮助企业更好地完成业务监控、用户洞察与行为分析,指导产品迭代,精细化产品运营,辅助营销决策,加速业务商业化。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整个移动分析的完整链路从左往右看,就是客户端通过调用埋点 SDK 的接口进行数据埋点,埋点 SDK 对日志进行格式化后,先写入客户端本地文件,满足日志上报触发条件后,将本地日志上报到日志服务器并清理本地日志文件以减少存储大小;日志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上报的日志后同步到计算平台,经过离线计算和实时计算后,将结果进行展示,用来监控、分析、搜索、推荐等。接下来我们将从移动分析框架的四个阶段,详细介绍数据分析的整个链路逻辑。数据采集根据采集数据时机、应用场景,最终用途的不同,我们把客户端采集的数据分为了以下几类。其中结合 mPaaS 模块化开发框架,报活埋点、押后台埋点、页面自动化埋点、性能埋点及 H5 埋点,由客户端 SDK 自动采集,无需开发者手动调用接口实现,开发者只需要关注自己的业务逻辑,在需要监控的逻辑除埋点统计。为了降低频繁上报日志对应用性能的影响,客户端采集到数据后,会预先保存在应用本地,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同步到日志服务器:自动上报:满足一定条件后客户端埋点 SDK 自动上报,包括程序每次冷启动都会触发检查日志上报的逻辑。程序进入后台会立即触发上报。写日志时,某种类型的日志默认到达 40 条就触发上报。实时监控:对于比较重要的客户端日志,如异常、应用闪退日志等,可实时上报,产生一条上报一条,便于后台实时监控。动态控制:在自动上报的基础上,通过服务端下发的开关值,修改客户端日志写入和日志上报触发的条件。如在大流量并发的情况下,为减少日志服务器的压力,控制客户端只写入并上报异常或闪退日志,忽略行为日志的统计。数据计算上报到日志服务器的日志,会同步到计算平台进行计算,后台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系统:mdap:日志采集网关,负责收集客户端埋点日志,收到日志后,直接传输至 JStorm 集群进行计算。JStorm:实时计算引擎,根据处理规则对日志进行实时解析并将需要的数据存储入库。SSDB: kv 数据存储层,底层使用 leveldb,支持单表十亿级记录。ZooKeeper:集群管理、组件间服务发现。数据应用计算平台计算出来的结果,可以为用户提供用户分析、事件分析、行为、性能等数据分析服务。基础分析:关注于 App 的通用分析,包括每日登录用户、新增用户、使用时长、用户留存、页面分析、访问路径等基础分析。高阶分析:用于 App 专注业务的特定分析需求,提供一种灵活的多维分析能力;提供热修复报告,帮助您了解 RPC、修复、回滚相关信息等。性能分析:提供闪退、卡死、卡顿的统计功能。当客户端发生性能问题后,移动分析服务提供实时查看性能分析的统计数据。日志管理:支持按关键字实时搜索查询日志,或通过服务端开关实时控制客户端日志上报逻辑。数据决策在上一步数据应用的基础上,可以与大数据、营销平台及推送平台结合,根据移动分析得到的埋点数据,通过大数据平台进行打标、圈人、用户画像及建模后,可以在营销平台上发起一次营销活动,指定活动的类型,活动算法,参与人群及活动奖品,通过消息推送、数据同步,动态发布等形式,触达到客户端,实现客户端拉新促活、活动推广及操作引导的目的。同时结合运营活动的场景需求,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数字化运营体系,监控一次运营活动的参与人数、活动发放率、核销率等,观察活动的有效性。mPaaS 技术架构与助力上面介绍的支付宝内移动端分析方案的技术积累和架构实践,已经通过 mPaaS 移动开发平台作为蚂蚁金服金融科技的一部分对外开放。mPaaS(Mobile Platform As A Service),源于支付宝 App 的移动开发平台,为移动开发、测试、运营及运维提供云到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能有效降低技术门槛、减少研发成本、提升开发效率,协助企业快速搭建稳定高质量的移动 App。在 mPaaS 移动开放平台上,我们将移动分析框架中的本地日志、埋点、自动化埋点、性能监控、Crash报告、诊断日志等模块,作为一个个独立的组件来进行输出。任何一个 App 都可以通过 mPaaS 插件,添加对应的组件,在当前应用中集成这些功能,只需要这样简单的操作,就可以让你的应用具有和支付宝一样强大的移动端分析监控能力。客户端集成了这些移动分析相关的组件后,用户在使用APP过程中会产生相应的日志,经过数据采集、数据上报、数据计算等处理后,计算的结果会同步到 mPaaS 移动分析的大盘上展示,包括应用的基础应用概况、性能稳定数据、流量走向等等,方便开发者实时监控 APP 的概况大盘和稳定性等,实时发现线上问题并修复。目前,mPaaS 移动开发平台已经服务了众多企业,包括蚂蚁金服内部的香港支付宝、网商银行、口碑商家等,同时还有大量的外部蚂蚁生态合作伙伴,包括12306、上海地铁、广州地铁、广发银行等。秉承着「给世界带来小而美的变化」的理念,我们通过 mPaaS 帮助 12306 这样的国民级 App 重构了客户端,使得大家可以用上一个好的体验的 App 进行出行购票,用 mPaaS 这样成熟的底层框架搭建一个 12306 仅需要 2-3 个月的时间。除了 12306 还有支付宝香港版,广发银行手机银行和发现精彩多个客户端,同样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便完成了业务重构。蚂蚁金服ATEC城市峰会·上海2019年1月4日,一场金融科技的前沿探索之旅——蚂蚁金服ATEC科技大会即将起航,你准备好了吗?小蚂蚁为大家准备了满满了攻略福利,等你来拿!了解蚂蚁金服ATEC科技大会更多信息,记得持续关注小蚂蚁(官微:蚂蚁金服科技)蚂蚁金服金融科技官网:https://tech.antfin.com/artic…ATEC科技大会:蚂蚁金服ATEC(Ant Technology Exploration Conference)科技大会是蚂蚁金服在中国举办的最大的技术盛会,旨在向遍布全球的合作伙伴与技术专业人群分享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与落地实践,通过对先进的前沿技术探索与讨论,为世界带来平等的机会。ATEC大会一直在路上。过去一年,蚂蚁金服ATEC科技大会走过杭州、硅谷、新加坡、伦敦等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之后将会造访国内各个金融科技中心城市,与当地受众分享蚂蚁金服对金融科技最前沿的洞察。ATEC科技大会报名方式 & 福利:本次大会门票采用审核制。嘉宾填写个人信息进行报名,报名后3天之内收到报名审核成功的短信,即为报名成功。大会报名截止日期为2018年12月31日24时,额满即止。前50位报名嘉宾将会优先审核通过,先到先得哦~小蚂蚁还为大家准备了本账号读者的专属福利邀请码: SF2B3A 还等什么,赶紧点击下方报名链接,小蚂蚁期待你的到来ATEC报名链接:https://alipaytech.mikecrm.co… 本文作者:平生栗子阅读原文本文为云栖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

December 19, 2018 · 1 min · jiezi

客户故事:4家银行如何打造新一代移动金融中心

摘要: 数字金融时代!小蚂蚁说:我国"十三五"信息化规划明确提出,全球信息化将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未来,以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将改变金融行业的形态、支撑设施和运行机制。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拥抱科技公司以加速数字化转型。今天我们以“移动化”为主题,向大家呈现一些零售业务、小微金融业务领域的典型合作故事,与大家探讨金融数字化转型。为什么银行纷纷走向开放?未来移动金融、数字化银行将需要怎样的能力和运营?数字金融时代,金融科技创新的领先机构,各自都有哪些实践经验?近期,广发、西安等领先的股份制银行、城商行,以及更多的农商行都相继发布新一代手机银行服务平台。移动优先战略成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实践之一。基于每家机构的业务战略差异,各家的数字化战略也会有各自的差异化。而如西安银行王欣副行长在《多维深耕打造数字化银行》一文中指出,今天所有业务都推向手机端,未来银行将打造APP统一入口,通过场景化联接方方面面,移动化是数字化转型战略的核心。值得一提的是,从各家银行对新一代手机银行的App的升级和塑造来看,于金融机构而言,手机App不再仅是一个渠道,而是经营新一代银行的移动终端工具,因此无论从技术架构还是业务的发展,转型路径规划中呈现出前、中、后台完整的建设体系的趋势。这样银行可通过“统一银行超级App”来实现端到端客户旅程的数字化改造、建立“全渠道、全业务、全智能”的服务能力,拓宽、深化服务半径,打造卓越的随人、随地、随需、随时的服务和客户体验。今天我们以“移动化”为主题,向大家呈现一些零售业务、小微金融业务领域的典型合作故事,与大家探讨金融数字化转型。“小微金融专家”台州银行如何利用科技创新提升服务台州银行的服务一直极具特色。针对小微企业主白天工作时间长、生意经营繁忙的情况,以及小微企业融资“金额小、需求频、周期短、要求快”的特点,从创立初期开始,就调整、延长了服务时间,并于1989年在浙江金融界最早推出“夜市银行”。台州银行推行“简单、方便、快捷”的服务理念,每一项业务都有限时服务规定,将柜面业务办理时间精确到秒,使贷款业务达到“新客户3天内回复,老客户立等可取”的效率。此外,台州银行还练就了一套标准化的风控技术。在90年代,凭两张身份证,就能贷到两三万元钱,个体户的融资难题也迎刃而解。如今台州一些产值几亿元的规模企业曾经就是他们客户,从这里获得第一笔2万元、3万元的小额度贷款开始的。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台州银行更是把这些优秀的服务理念推向新的高度。为了更高效、便捷地服务客户,台州银行引入蚂蚁金服移动开发技术,以及在线生物识别和智能风控技术Zoloz,发展移动金融业务,一方面将服务效率和体验持续优化,同时拓宽服务半径,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实践。突破疆界“发现精彩”,广发银行的移动金融创新2018年9月,将是广发银行成立三十周年。近年来,该行通过金融科技的主动创新,在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也在提高自身风险控制能力,不断实现自我升级。在移动金融中心的建设方面,广发银行引入蚂蚁金服移动开发平台mPaaS构建新一代信用卡“发现精彩”App和手机银行两大App,解决App用户体验差、数字化运营能力弱等问题。通过蚂蚁移动开发平台mPaaS,广发大幅提升了APP开发和运营性能,其中 “发现精彩”的启动时间就降低近70%,同时具备了强大的实时稳定监控能力,保证线上金融服务稳定流畅。作为一家历来“以客户为中心”,高度重视用户体验的金融机构,广发银行除了通过技术升级改善用户体验上全面落实,还在产品设计上大胆创新。举个例子,不久前,广发信用卡推出了多种给利信用卡产品,其基于大数据实时营销平台,率先做到消费后实时返现,在服务用户中践行普惠金融理念。日前,广发银行闪亮发布了手机银行4.0新版。广发手机银行4.0重构重建,针对目标客群特点,重新设计手机银行界面、交互和流程,形成广发银行特有体验风格,并融入银保协同、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新元素,打造差异化。据介绍,手机银行是广发银行重点打造的综合性金融生态平台,是最主要的移动网点。广发银行2018年9月介绍,值该行成立30周年之际,广发手机银行客户数已突破3000万,年复合增长率超90%,稳居同业前列,手机银行已成为该行客户服务最主要的渠道。据介绍,未来广发银行全面实施 “数字广发”战略,积极推动金融科技发展,推进实现服务智能、业务协同智能、数据动能,以及风控效能和平台的聚能,以“平台互联、数据互通、能力开放、场景聚合”为目标,将手机银行打造成开放的平台,将产品服务进行整合和场景嵌入,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创造更多业务价值。常熟银行的移动金融创新从第一家银行“网点”落成起,网点数量成为银行业务发展规模的衡量指标之一。但数字化时代,这些常规都将被打破。常熟银行以“农村金融领跑者”为企业愿景,并不只是意味着更多的网点增加。作为区域性农商行,该行高度重视科技创效与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以及零售转型创新。一方面,依托公司条线、零售条线客户经理走村入户提供三农金融服务的模式,常熟银行采取错位竞争策略,发力零售银行业务,持续下沉服务,拓展小微金融服务范围。在此实践下,助推融资便利化、精准化,扶持了一大批小微客户成长与发展,并帮助银行进一步迭代到依托公司、零售、金融市场业务“三驾马车”,资产规模稳步增长,资产质量稳中提升。另一方面,在科技和组织的创新上,常熟银行加大转型创新力度,组建财富管理中心,打造私人银行团队,积极推进客户精准服务。同时,大力发展线上业务、手机银行,推进大数据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科技自主研发水平。据介绍,在新一代信息系统建设中,常熟银行把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作为金融科技的关键技术,并且“移动化”能力作为该行未来业务发展中的第一阶段关键能力。为统一移动端平台的开发与运营管理,加快移动金融产品迭代速度,常熟银行引进蚂蚁金融科技mPaas作为全行统一的移动平台架构。同时,引进分布式数据库OceanBase搭建基础分布式架构能力,助力搭建数字银行大中台,为实现未来的移动银行目标打好基础,全面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西安银行APP的智慧城市建设与场景金融连接背靠千年文化古都、旅游名城,以及在智慧城市升级的时代变化下,西安银行旨在通过科技创新,布局未来数字金融发展,提升银行对经济和人们生活的服务。因此,西安银行需要通过以建设新一代移动金融中心为抓手,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在经历了电子银行、网络银行、移动银行后,银行业已经全面进入数字化时代,金融科技创新正加速重构银行经营发展模式和市场竞争格局。这样的环境下,西安银行提出以下数字化转型战略目标,以实现“体验和单产提升,风险和成本双降”: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创新的产品体系、创新的获客渠道、创新的风险管理机制乃至创新的金融生态。将“数字化”注入全渠道业务的全流程闭环操作,全面提升客户体验,形成新的交互体验。建立全方位对接互联网机构的业务和科技能力,形成场景共享,生态共建,着力打造具有高效流程、大数据模型和高并发支撑能力的平台。探索“集中+分布”的开放融合架构,推进云平台集中管理模式的应用,实现信息科技支撑的安全高效、开放融合、集中管理和弹性扩展。移动化、平台化、场景化,统一移动服务门户,以开放、标准的框架无缝打通手机银行业务生态,并以平台化的方式,对内聚合产品与服务,对外链接合作伙伴与客户,广泛连接各类金融生态场景。数据化,通过大数据应用和挖掘,全面客观地刻画客户标签,设计针对性的产品和营销方案,提高“识客、达客、获客、活客”能力。西安银行通过引入蚂蚁金服移动开发平台mPaaS,对手机银行进行架构升级,实现手机银行由传统移动渠道向移动金融开放平台的转变。在这个平台上,从基本银行业务功能,到生活、出行、购物消费,银行能从全生命周期了解用户,推动个性化的产品设计和服务能力,精准触达用户,将金融服务渗透到用户的生活当中,推进普惠金融实践。在合作过程中,通过mPaaS模块化组件,西安银行手机银行从建立标准化开发框架,到应用模块组合,逐步完成新一代手机银行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升级。性能优化基于mPaaS经历过支付宝高并发、大流量检验的组件,以及分布式底层框架,西安银行新一代手机银行能够支撑复杂的客户端情况,接口响应速度从平均500ms提升到平均200ms左右,提升手机银行平台化高频、多维运营能力。场景化金融生态圈建设基于mPaaS的小程序App开发技术,构建手机银行App生态,简单快捷地将支付宝小程序迁移到自己的App中,拓宽数字化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智能营销基于mPaaS的用户行为分析、数据同步等黑科技组件,更好地了解用户,了解需求,通过数据化实现数据驱动业务运营智能化。敏捷开发基于mPaaS模块化开发框架,西安银行可实现手机银行App模块化多人协作开发,从研发上提升App功能应用的开发迭代效率。……总结2018年9月21日云栖ATEC大会上,结合与合作伙伴的广泛探索,以及自身的经验,蚂蚁金服自主研发并开放了未来数字金融或数字经济社会所需的5个基础科技。海量金融交易技术、金融智能技术、区块链技术、金融安全技术、新一代交互技术,在蚂蚁金服技术解决方案中的多条重要技术主线上,无数的金融场景都能被一一对应,蚂蚁金服也由此不断在技术前沿展开探索。此外,蚂蚁金服还发布了基于实践总结的数字化转型构建框架,基于该框架,以及蚂蚁金服实践中总结的五大解决方案,金融机构可定义标准、量化评估自身数字化阶段和缺口,与蚂蚁金服共同寻找数字化转型最佳抓手。未来的数字化银行也会逐渐形成差异化、快速创新、细分市场的商业格局,只有结合自身银行特点、选择适当的数字化转型,并快速实践获得“银行数字力”才能成为未来的赢家。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度分享更多合作故事,通过更多的技术创新与实践,蚂蚁希望帮助银行机构在推进数字化转型中有经验可循,有技术可用,有方案可落,有效果可预期。本文作者:平生栗子阅读原文本文为云栖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November 30, 2018 · 1 min · jie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