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批判:坑爹专用f(x+1)

UP001令人困惑的原因这个题乍一看让人有点懵,因为之前做过的都是 f(x)=.… 求f(x+1)=… 这种类型的东西,但是本能的就想把第一个式子两边的x都换成x+1,其实都没变,然后答案也果真如此f(?)到底是什么意思?f(A)的意思是,以A为自变量的Function这里的A是什么完全不重要(如果取值范围一致)[1],式子才是最重要的[2],他决定了对应关系,而Function函数表达的是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如果用我想吃冰激凌当变量,f(“我想吃冰激凌”)=“我想吃冰激凌”+1 也是没关系的,只不过比较难写罢了所以,把f(x)的形式改为f(x+1)的形式,是完全没有任何用处的,他们完全是一个Function没人会做这么愚蠢的事情,除了考试的时候坑上一个不知道怎么样就碰对答案了,但是这个就麻烦了,因为x^2并没有(x+1),无法直接带入,不知道是谁愚蠢的把右侧的形式改了凑看这条路走不通,只能把 x^2 凑成 含有(x+1) 的形式,虽然是对了吧,总感觉哪里怪怪的。答案上的方法如果无法代入的话,除了凑数之外还有一个很自然的想法就是,化简成x=?而这种形式,自然也就是可以带入的所以自然而然的想到 x+1=x ,因为他们不都是一样吗?坑就在这里,x+1=x可以看成"公设",是由函数表达式命名方法规定而成的,但是在实际的数学式子中,我们又有默认同一个变量代表的东西是一样的,这两个基础就是冲突的换句话说,这么列出来,等式左右两边的x虽然长的一样他们的意思却不一样所以写的时候必须要写成(x+1)=t,这么就可推出x=t-1,这是对的,然后带入即可 f(x)=.… 求f(x+1)=… ,这种形式之所以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只是因为替换x非常直观以至于都没意识 左右两边的 x 不是一个 x 这个奇葩现象批判函数的作用不就是掌握x/y映射关系吗?f(x+1)又有什么用呢?如此蹩脚有什么好处?f(x+1)除了让考试的人脑子犯晕,看不出有任何用处所以,这些题的本质就是,从一个简单明了的表达形式,转换成一个晦涩难懂的表达形式如果我是考官,这道题的最好答案就是:出这道题的人脑子有问题,我不回答对于这样的答案,我必须给满分的,其他任何答案,包括做对了,全都不给分蠢货更可笑的是,练习二的最后一题也出了个类似的东西,不仅题目是套套逻辑,完全没有任何实用价值,而且参考答案是错误的(如果上一个参考答案是对的)。笑死我了,人民教育出版社是让哪里的砖家写的这些题,还不如让我来写。群友让我解释下这个题目错在哪里,我这里写一下自己的看法让我们愉快的竖起中指注释[1]:在高中数学中没有表示取值范围的时候,代表取值范围均为实数域[2]:在高中数学课本上,如果对应法则的名字是一样的,那么默认他们是同一个法则;如果没有这个条件,那个题是根本无解的,因为不可能在仅知道自变量范围的情况下推出函数。下面放一张课本原图,不同的对应法则用不同符号表示。对质疑的统一回应Q1&A1、A1:对啊,如果你的"2"是变量,就是f(2)=f(3),和f(t)=f(x)是一样的,没有任何错误。再说一句,你没搞懂的是,括号里面的东西叫做"自变量",只是个符号而已,就算你里面填"2",也是一样的,只不过和现有的数学系统冲突了。人家的"2"是常量,你非要说是变量。这是个定义问题,只是不那么用而已。对论资排辈的统一回应Q2&A2Q3&A3A3:学生问题前面解释过了,同上,完全无意义的讨论。关于论文,我又不是进行前沿数学研究,没有能力去发论文,没有人会收。本来这种东西也不值得发论文。我只是对高中课本上的一道题进行质疑,这种程度的东西还需要发论文? 你有没有发过论文啊?知不知道什么叫发论文? 按你这说法,看到高中课本上一题不妥,感觉作者在这个地方做的不好,然后就要去发论文?不发论文还不能说了?呵呵。这种说法本质上还是"小精灵",不过好在身段放低一点,承认自己解释不了,但是假设别人能解释,比那些人好一些。玩弄文字游戏为什么说,这种东西是只有教科书和试卷上才有的废物呢?因为不仅是实际生产中,数学研究中也不会用到这种东西,数学符号只是一个工具,最重要的是这个世界本身。把这些符号套来套去,本身没有产生任何价值,没有对这个世界有任何新的理解。实际上连机器都不屑于去解这样的问题,把那些奇葩的东西输入到Geogebra中,你会得到一系列报错。C 与 谭浩强这种情况并不鲜见,写教科书的人经常会犯这种低级错误,这是由于时代所局限。社会已经发展了二十几年了,老的东西有问题是正常的,这是社会进步使然,不让批判,不让放弃是奇怪的现象,无助于社会发展,禁锢思想,理应批判。如果诸位在大学里面学过C,可能会看过"谭浩强"的书,这个人身上的光环一点也不小,但是现在他的书就是个笑话。谭浩强的百科:谭浩强教授,1952 年毕业于上海市上海中学,1958 年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毕业。学生时代曾担任清华大学学生会主席、北京市学联副主席、全国学联执行委员,北京市人大代表。毕业后留在清华工作,担任清华大学团委副书记,同时承担教学工作。从 70 年代末开始,投入计算机教育。现担任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会长、教育部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 (NIT) 考试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委员会副主任,是中国大陆部分计算机教材的作者。评价1:打个比方,谭浩强的书就是 80 年代录像厅里放的那种制作粗糙的港台三级片。放到今天根本没法看:画面不清楚、演员丑、要露也没露多少、仅有的剧情更是无趣到家。评价2:不用说其他的了。 『++++++(i++)++(++i)++++i++i++213』,类似这种破玩意儿的鼻祖到底是谁大家都清楚的很。时至今日依然有大波学生不得不把时间浪费这种在『“茴” 字的一亿个写法』上。都 2014 年了很多大学生还在这种事情上打转,不觉得悲哀?这么多年编程,我莫名产生了一种直觉:『凡是过了计算机二级 C 的人,我反而觉得也许这人根本不懂编程……』。横批人们一直说,英文中最难以启齿的三个字是 “I love you”(“我爱你”)。我们完全不同意!对大多数人而言,最难以启齿的是 “I don’t know”(“我不知道”)。多么可惜,你若不承认自己不知道,那几乎就不可能学到你所需要的东西。承认自己不知道和自己很笨是两回事。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这仅仅代表自己在这个领域积累不够,不代表自己很笨。 —《魔鬼经济学》如果我说得不对我是数学初学者,有错很正常,欢迎指教,QQ:2531574300这个系列会继续出,这只是UP001。之后,一是言辞不会这么激烈了;二是,可能会更多的重视"立",而不是"破"。!

January 31, 2019 · 1 min · jie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