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寻JAVA8-part1函数式编程与Lambda表达式

开篇在很久之前粗略的看了一遍《Java8 实战》。客观的来,说这是一本写的非常好的书,它由浅入深的讲解了JAVA8的新特性以及这些新特性所解决的问题。最近重新拾起这本书并且对书中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沉淀。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将会结合这本书,以及我自己阅读JDK8源码的心路历程,来深入的分析JAVA8是如何支持这么多新的特性的,以及这些特性是如何让Java8成为JAVA历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性质的版本。 Java8的新特性概览在这个系列博客的开篇,结合Java8实战中的内容,先简单列举一下JAVA8中比较重要的几个新特性: 函数式编程与Lambda表达式Stram流处理Optional解决空指针噩梦异步问题解决方案CompletableFuture颠覆Date的时间解决方案后面将针对每个专题发博进行详细的说明。 简单说一说函数式编程函数式编程的概念并非这两年才涌现出来,这篇文章用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对函数式编程的理念进行讲解。顾名思义,函数式编程的核心是函数。函数在编程语言中的映射为方法,函数中的参数被映射为传入方法的参数,函数的返回结果被映射为方法的返回值。但是函数式编程的思想中,对函数的定义更加严苛,比如参数只能被赋值一次,即参数必须为final类型,在整个函数的声明周期中不能对参数进行修改。这个思想在如今看来是不可理喻的,因为这意味着任何参数的状态都不能发生变更。 那么函数式编程是如何解决状态变更的问题呢?它是通过函数来实现的。下面给了一个例子: String reverse(String arg) { if(arg.length == 0) { return arg; } else { return reverse(arg.substring(1, arg.length)) + arg.substring(0, 1); }}对字符串arg进行倒置并不会修改arg本身,而是会返回一个全新的值。它完全符合函数式编程的思想,因为在整个函数的生命周期中,函数中的每一个变量都没有发生修改。这种不变行在如今称为Immutable思想,它极大的减少了函数的副作用。这一特性使得它对单元测试,调试以及编发编程极度友好。因此在面向对象思想已经成为共识的时代,被重新提上历史的舞台。 但是,编程式思想并不只是局限于此,它强调的不是将所有的变量声明为final,而是将这种可重入的代码块在整个程序中自由的传递和复用。JAVA中是通过对象的传递来实现的。举个例子,假如现在有一个筛选订单的功能,需要对订单从不同的维度进行筛选,比如选出所有已经支付完成的订单,或是选出所有实付金额大于100的订单。 简化的订单模型如下所示: public class Order{ private String orderId; //实付金额 private long actualFee; //订单创建时间 private Date createTime; private boolean isPaid}接着写两段过滤逻辑分别实现选出已经支付完成的订单,和所有实付金额大于100的订单 //选出已经支付完成的订单public List<Order> filterPaidOrder(List<Order> orders) { List<Order> paidOrders = new ArrayList<>(); for(Order order : orders) { if(order.isPaid()) { paidOrders.add(order); } } return paidOrdres;}//选出实付金额大于100的订单public List<Order> filterByFee(List<Order> orders) { List<Order> resultOrders = new ArrayList<>(); for(Order order : orders) { if(order.getActualFee()>100) { resultOrders.add(order); } } return resultOrders;}可以看到,上面出现了大量的重复代码,明显的违背了DRY(Dont Repeat Yourself)原则,可以先通过模板模式将判断逻辑用抽象方法的形式抽取出来,交给具体的子类来实现。代码如下: ...

October 7, 2019 · 2 min · jiezi

GO 匿名函数和闭包

匿名函数:顾名思义就是没有名字的函数。很多语言都有如:java,js,php等,其中js最钟情。匿名函数最大的用途是来模拟块级作用域,避免数据污染的。今天主要讲一下Golang语言的匿名函数和闭包。匿名函数示例:1、package mainimport ( “fmt”)func main() { f:=func(){ fmt.Println(“hello world”) } f()//hello world fmt.Printf("%T\n", f) //打印 func()}2、带参数package mainimport ( “fmt”)func main() { f:=func(args string){ fmt.Println(args) } f(“hello world”)//hello world //或 (func(args string){ fmt.Println(args) })(“hello world”)//hello world //或 func(args string) { fmt.Println(args) }(“hello world”) //hello world}3、带返回值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main() { f:=func()string{ return “hello world” } a:=f() fmt.Println(a)//hello world}4、多个匿名函数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main() { f1,f2:=F(1,2) fmt.Println(f1(4))//6 fmt.Println(f2())//6}func F(x, y int)(func(int)int,func()int) { f1 := func(z int) int { return (x + y) * z / 2 } f2 := func() int { return 2 * (x + y) } return f1,f2}闭包(closure)闭包:说白了就是函数的嵌套,内层的函数可以使用外层函数的所有变量,即使外层函数已经执行完毕。示例:1、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main() { a := Fun() b:=a(“hello “) c:=a(“hello “) fmt.Println(b)//hello world fmt.Println(c)//worldhello hello }func Fun() func(string) string { a := “world” return func(args string) string { a += args return a }}2、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main() { a := Fun() d := Fun() b:=a(“hello “) c:=a(“hello “) e:=d(“hello “) f:=d(“hello “) fmt.Println(b)//hello world fmt.Println(c)//worldhello hello fmt.Println(e)//hello world fmt.Println(f)//worldhello hello}func Fun() func(string) string { a := “world” return func(args string) string { a += args return a }}注意两次调用F(),维护的不是同一个a变量。3、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main() { a := F() a0//0xc00004c080 3 a1//0xc00004c080 3 a2//0xc00004c080 3}func F() []func() { b := make([]func(), 3, 3) for i := 0; i < 3; i++ { b[i] = func() { fmt.Println(&i,i) } } return b}闭包通过引用的方式使用外部函数的变量。例中只调用了一次函数F,构成一个闭包,i 在外部函数B中定义,所以闭包维护该变量 i ,a[0]、a[1]、a[2]中的 i 都是闭包中 i 的引用。因此执行,i 的值已经变为3,故再调用a0时的输出是3而不是0。4、如何避免上面的BUG ,用下面的方法,注意和上面示例对比。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main() { a := F() a0 //0xc00000a0a8 0 a1 //0xc00000a0c0 1 a2 //0xc00000a0c8 2}func F() []func() { b := make([]func(), 3, 3) for i := 0; i < 3; i++ { b[i] = (func(j int) func() { return func() { fmt.Println(&j, j) } })(i) } return b}或者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main() { a := F() a0 //0xc00004c080 0 a1 //0xc00004c088 1 a2 //0xc00004c090 2}func F() []func() { b := make([]func(), 3, 3) for i := 0; i < 3; i++ { j := i b[i] = func() { fmt.Println(&j, j) } } return b}每次 操作仅将匿名函数放入到数组中,但并未执行,并且引用的变量都是 i,随着 i 的改变匿名函数中的 i 也在改变,所以当执行这些函数时,他们读取的都是环境变量 i 最后一次的值。解决的方法就是每次复制变量 i 然后传到匿名函数中,让闭包的环境变量不相同。5、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main() { fmt.Println(F())//2}func F() (r int) { defer func() { r++ }() return 1}输出结果为2,即先执行r=1 ,再执行r++。6、递归函数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必须用都闭包,就是递归函数。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F(i int) int { if i <= 1 { return 1 } return i * F(i-1)}func main() { var i int = 3 fmt.Println(i, F(i))// 3 6}7、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这个数列从第3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fibonaci(i int) int { if i == 0 { return 0 } if i == 1 { return 1 } return fibonaci(i-1) + fibonaci(i-2)}func main() { var i int for i = 0; i < 10; i++ { fmt.Printf("%d\n”, fibonaci(i)) }}小结:匿名函数和闭包其实是一回事儿,匿名函数就是闭包。匿名函数给编程带来灵活性的同时也容易产生bug,在使用过程当中要多注意函数的参数,及可接受的参数的问题。links目录 ...

March 28, 2019 · 2 min · jiezi

胡扯JS系列-匿名函数的自动运行

函数有很多种,我们就选择我们不懂的函数开始学习!JS中自动运行的匿名函数在JavaScript中可以使用匿名函数(在我们学习Java的时候也有类似的概念,匿名实现类),在JavaScript中的函数也是一种对象,也是需要一块内存对其进行保存。如果想调用该函数,我们只是需要找到这块内存即可,然后就可以执行。关键步骤如下:将函数对象保存到一块内存当中找到这块内存通常我们使用函数名来查找这块地址,不过通过函数名只是找到这块内存地址的一种工具而已。function test01(){ console.log(“定义方式”);}//函数的调用test01();var test02 = function () { console.log(“变量方式”);}//函数的调用test02();上述的示例,我们就是通过函数名找到了这块内存地址,在使用()进行函数的执行,也就是只要我们能找到这块内存就可以去执行!匿名函数,顾名思义就是没有名字的函数,其实在上面写的test02函数表达式中,我们就创建了匿名函数,并将该函数赋值给了变量test02,用test02来进行函数的调用,调用方式就是在变量test02后面加入小括号,这是匿名函数的调用方式之一还有一种匿名函数的调用规则如下:第一步:使用function关键字定义一个函数第二步:使用小括号将内容括起来关键步骤:这只是一种语法的要求,否则后面的执行语句无法被引擎正确的识别,如果这样将函数定义好,引擎就会为其分配一块内存保存第三步:直接在后面加入小括号完成调用,可以放入参数(function (x, y) { console.log(x+y);})(2, 3);//等价于代码var test03 = function(x,y){ console.log(x+y);}(2,3);代码分析var log=(function(){ console.log(“创建日志函数”); return function(param){ console.log(param); };})();log(“www.baidu.com”);这段代码属于一种比较经典的代码,这里创建了一个自动运行的匿名函数,不过其返回值仍然是一个匿名函数,也就是说函数自运行后返回的结果仍然是函数。把返回值的函数赋值给变量log,就可以使用log变量来调用返回的函数了。请注意上述代码中,我们其实是包含两块内存保存函数,自动运行的函数本身有一块内存来保存,当碰到后面表示执行的小括号后会自动运行,另外还有一块内存来保存所返回的函数,而返回的值其实是这块内存地址,这样log变量就指向了这块保存函数的内存,因此可以使用log来完成对函数的执行。一些有趣的自运行函数的定义方式// 下面2个括弧()都会立即执行 (function () { /* code / } ()) // 推荐使用这个 (function () { / code / })() // 但是这个也是可以用的 // 由于括弧()和JS的&&,异或,逗号等操作符是在函数表达式和函数声明上消除歧义的 // 所以一旦解析器知道其中一个已经是表达式了,其它的也都默认为表达式了 var i = function () { return 10; } (); true && function () { / code / } (); 0, function () { / code / } (); // 如果你不在意返回值,或者不怕难以阅读// 你甚至可以在function前面加一元操作符号 !function () { / code / } (); ~function () { / code / } (); -function () { / code / } (); +function () { / code / } (); // 还有一个情况,使用new关键字,也可以用,但我不确定它的效率 // http://twitter.com/kuvos/status/18209252090847232 new function () { / code / } new function () { / code / } () // 如果需要传递参数,只需要加上括弧() void function(){ / code */ }(); ...

January 8, 2019 · 1 min · jie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