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云服务:阿里云redis506集群搭建

一、引言:去年买的阿里云上周到期了,昨晚看到双11新用户有优惠活动,连忙偷摸的用媳妇手机,花800块买了3年阿里云(2核4G),好了,搭建新环境吧! 注:须要关上阿里云的平安组端口(https://oneinstack.com/docs/securitygroup/) 二、redis集群搭建:1.CentOs命令如下: wget 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s-5.0.6.tar.gz tar xzf redis-5.0.6.tar.gz cd redis-5.0.6 yum install gcc make MALLOC=libc cd src && make install cd ../utils/create-cluster/ ps -ef|grep redis vim create-cluster2.批改create-cluster配置文件: 注:(以下这几点必须弄,否则阿里云公网节点间切换不失常) 2.1. start命令:   退出redis明码                                       --requirepass qiang123                                 敞开平安模式(公网能够连贯到redis)    --protected-mode no ...

October 15, 2020 · 3 min · jiezi

关于云服务:20-个-2020-年软件开发趋势预测

企业上云已成不可逆的趋势,全面云计算时代宣告来临,微服务已成软件架构支流,Kubernetes 将会变得更酷,2020 年还有哪些技术趋势值得察看?一起来看! 基础设施:条条路线通云端 对于云厂商来说,2019 年是硕果累累的一年。不仅初创公司在应用云计算,那些很重视平安的“保守派”公司(如政府机构、医疗保健机构、银行、保险公司,甚至是美国五角大楼)也在迁徙到云端。这种趋势在 2020 年将会持续,大大小小的公司都将(或者至多有打算)迁徙到云端。Gartner 公司最近公布了一个数字: 如果你是一个还在思考要不要迁徙到云端的决策者,无妨从新扫视一下你的策略。如果你是一个独立开发者,并且还没应用过云基础设施,那么齐全能够在 2020 年尝试一下。很多大型的云厂商(如亚马逊、微软、谷歌)都提供了收费的体验机会。谷歌在这方面做得特地慷慨,它提供了价值 300 美元的一年收费服务。 策动注:阿里、腾讯、华为等国内云厂商同样有收费云服务试用产品。 云平台:亚马逊领头,其余跟上 作为第一大云厂商,亚马逊在 2019 年堪称风生水起。凭借其丰盛的产品组合,亚马逊将把它的劣势连续到 2020 年。Canalys 公布的 2019 年第三季度报告指出,大型云厂商(AWS、Azure、GCP)占据 56% 的市场份额,其中 AWS 独享 32.6%。 其余云厂商也在致力缩短与 AWS 之间的差距。微软把次要指标转向了大型企业。最近,微软战胜了亚马逊,从美国五角大楼拿到了一个 100 亿美元的大单子。这个单子将晋升 Azure 的名誉,同时减弱 AWS 的士气。 谷歌始终在推动 CNCF,实现云计算运维的标准化。谷歌的长期指标是让云迁徙变得更容易,不便企业从 AWS 迁徙到 GCP。IBM 之前斥资 360 亿美元收买了 RedHat,也想要在云计算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在亚太地区,阿里云市场规模超过了 AWS、Azure 的总和,全球排名第三。中国国内腾讯云等企业的增长势头也非常迅猛。 2020 年将呈现更多的并购。当然,很多初创公司将会带来新的想法和翻新,例如多云服务。因为竞争强烈,这些公司只能从提价和推出更多的翻新产品来获取利润。 容器化:Kubernetes 将会更酷 在容器编排畛域,尽管一度呈现了“三足鼎立”(Kubernetes、Docker Swarm 和 Mesos),但 Kubernetes 最终怀才不遇,成为相对的赢家。云是一个分布式系统,而 Kubernetes 是它的 OS(分布式的 Linux)。2019 年北美 KubeCon+CloudNativeCon 大会的参会者达到了 12000 名,比 2018 年增长了 50%。以下是过来 4 年参会人数的增长状况。 ...

October 15, 2020 · 4 min · jiezi

关于云服务:使用基于腾讯云阿里云serverless再封装的uniCloud

说到serveless,当然是腾讯云和阿里云啦,而我想两种环境切着来玩,那么这个时候我抉择了uniCloud,uniCloud其实是对腾讯云和阿里云进行了再次封装。一、新键我的项目(老我的项目右键创立uniCloud云开发环境) 1、勾选启用uniCloud,前面可选阿里云和腾讯云 2、生成文件夹 3、右键抉择云空间服务(没有创立的云服务空间的抉择第二个,或者地址) 4、右键新建云函数 新建实现之后,邮件pay-add云函数上传部署(当然你也能够上传并运行(测试之类的)) 5、新建云数据库 形式一 :右键cloudfunctions文件夹,抉择创立db_init.json 形式二:通过治理后盾–>地址,创立本人的表 这里我曾经创立了3张表,并点击新增记录去减少字段 6、通过客户端操作上传数据到云数据库 这里对pay表新增数据 对步骤4中新建的云函数pay-add编写 'use strict';const db=uniCloud.database()exports.main = async (event, context) => { // 插入数据 let res = await db.collection('pay').add(event) return res;};紧接着右键上传部署,到这里云函数操作数据库的阶段实现,剩下的就是客户端调用云函数。 7、客户端调用云函数 通过uniCloud.callFunction来调用 // promise形式uniCloud.callFunction({ name: 'test', data: { a: 1 } }) .then(res => {});// callback形式uniCloud.callFunction({ name: 'test', data: { a: 1 }, success(){}, fail(){}, complete(){}});对这个进行简要的封装一下 Vue.prototype.$cloud = async function(name = "", params = {}) { await uniCloud.callFunction({ name: name, data: params }) }调用保留: ...

October 15, 2020 · 1 min · jiezi

关于云服务:腾讯云服务器

我配置好了 下载到目录:D:\腾讯云\认证考试\0323 抉择连贯 应用 RDP 文件登录 Windows 实例(举荐)cloud.tencent.com 这个明码是什么呢?我是应用默认生成的明码 应用 RDP 文件登录 Windows 实例(举荐)cloud.tencent.com 过了几分钟曾经登录上,没问题。

October 15, 2020 · 1 min · jiezi

关于云服务:阿里云服务器Centos7成

背景查看服务器资源的时候发现服务器的CPUC曾经100%,而且是始终是这样, 最近三天的CPU使用率直方图 以后一个小时的直方图 18:15:00笔挺降落的是我在解决后CPU的使用率状况 找到它在哪里先看top过程应用状况 # toptop - 18:10:50 up 196 days, 18:59, 2 users, load average: 4.47, 4.21, 4.11Tasks: 163 total, 1 running, 162 sleeping, 0 stopped, 0 zombie%Cpu(s): 0.0 us, 1.6 sy, 98.4 ni, 0.0 id, 0.0 wa, 0.0 hi, 0.0 si, 0.0 stKiB Mem : 16267972 total, 185160 free, 14179644 used, 1903168 buff/cacheKiB Swap: 0 total, 0 free, 0 used. 1689432 avail MemWhich user (blank for all) PID USER PR NI VIRT RES SHR S %CPU %MEM TIME+ COMMAND16634 root 20 0 541132 50260 0 S 400.0 0.3 78595:40 imWBR1 1 root 20 0 43296 2364 1112 S 0.0 0.0 52:21.51 systemd依据CPU使用率排序,能够看到排行第一imWBR1的CPU使用率是400%,它的过程id是16634 ...

October 15, 2020 · 2 min · jiezi

关于云服务:阿里云与腾讯云部分产品对比

云厂商 地区 网络 实例 零碎 磁盘 公网带宽 包年 包月 阿里云ECS 华东 专有 系列II独享型sn1+8核32G windows server  2016数据中心版 64位中文版 SSD系统盘100G+SSD数据盘500G(包年包月可增4块数据盘,不可卸载) 固定带宽50Mbps 包年享优惠    1年57564.72元 1月5643.6元 腾讯云CVM 华东上海 -- 系列2高IO型8核32G windows 云硬盘600G 固定带宽50Mbps 包年享优惠    1年59839.68元 6008元 阿里云ECS 华东 专有 系列II独享型sn1+8核32G windows server  2016数据中心版 64位中文版 SSD系统盘100G+SSD数据盘500G(包年包月可增4块数据盘,不可卸载) 按应用流量250G/日 63369.72元 5518.6元 腾讯云CVM 华东上海 -- 系列2高IO型8核32G windows 云硬盘600G 按应用流量250G/日 61556.28元 5443元 阿里云ECS 华东 专有 系列II独享型sn2+4核16G windows server  2016数据中心版 64位中文版 SSD系统盘100G+SSD数据盘500G(包年包月可增4块数据盘,不可卸载) 固定带宽10Mbps 包年享优惠    1年13133.70元 ...

October 14, 2020 · 1 min · jiezi

关于云服务:阿里云服务器的端口有什么用常用的端口有哪些如何配置

服务器端口数最大有65535个,然而实际上罕用的端口只有几十个,由此能够看出未定义的端口相当多。比方:通常TCP/IP协定规定Web采纳80号端口,FTP采纳21号端口等,而邮件服务器是采纳25号端口。这样,通过不同端口,计算机就能够与外界进行互不烦扰的通信。 参考资料-阿里云帮忙核心-平安组规定设置 阿里云ECS云服务器罕用端口及阐明: 端口 服务 阐明 21 FTP FTP 服务所凋谢的端口,用于上传、下载文件。 22 SSH SSH 端口,用于通过命令行模式应用用户名明码验证连贯Linux实例。 23 Telnet Telnet 端口,用于 Telnet 近程登录 ECS 实例。 25 SMTP SMTP 服务所凋谢的端口,用于发送邮件。基于平安思考,ECS 实例 25 端口默认受限。 80 HTTP 用于 HTTP 服务提供拜访性能,例如,IIS、Apache、Nginx 等服务。 110 POP3 用于 POP3 协定,POP3 是电子邮件收发的协定。 143 IMAP 用于 IMAP(Internet Message Access Protocol)协定,IMAP 是用于电子邮件的接管的协定。 443 HTTPS 用于 HTTPS 服务提供拜访性能。HTTPS 是一种能提供加密和通过平安端口传输的一种协定。 1433 SQL Server SQL Server 的 TCP 端口,用于供 SQL Server 对外提供服务。 ...

October 14, 2020 · 1 min · jiezi

关于云服务:阿里云服务器Centos7成为挖矿肉鸡被挖矿imWBR1耗尽CPU

背景查看服务器资源的时候发现服务器的CPUC曾经100%,而且是始终是这样, 最近三天的CPU使用率直方图 以后一个小时的直方图 18:15:00笔挺降落的是我在解决后CPU的使用率状况 找到它在哪里先看top过程应用状况 # toptop - 18:10:50 up 196 days, 18:59, 2 users, load average: 4.47, 4.21, 4.11Tasks: 163 total, 1 running, 162 sleeping, 0 stopped, 0 zombie%Cpu(s): 0.0 us, 1.6 sy, 98.4 ni, 0.0 id, 0.0 wa, 0.0 hi, 0.0 si, 0.0 stKiB Mem : 16267972 total, 185160 free, 14179644 used, 1903168 buff/cacheKiB Swap: 0 total, 0 free, 0 used. 1689432 avail MemWhich user (blank for all) PID USER PR NI VIRT RES SHR S %CPU %MEM TIME+ COMMAND16634 root 20 0 541132 50260 0 S 400.0 0.3 78595:40 imWBR1 1 root 20 0 43296 2364 1112 S 0.0 0.0 52:21.51 systemd依据CPU使用率排序,能够看到排行第一imWBR1的CPU使用率是400%,它的过程id是16634 ...

October 14, 2020 · 2 min · jiezi

关于云服务:云原生安全相比传统防护到底优势在哪听这些安全大咖怎么说

在上云成为企业拥抱产业互联网必由之路的过程中,云上平安成为各方的关注焦点,云原生平安的理念应运而生。但贴合国内产业倒退的云原生平安外延是什么?云原生平安技术具体是哪些?云原生平安将来又将如何倒退? 围绕这些业界的关注话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大所副所长栗蔚、天融信科技团体策略单干核心总经理刘斯宇、深服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平安业务CTO郝轶、绿盟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解决方案核心高级总监刘弘利、腾讯平安云鼎实验室副总经理李滨等平安大咖在“平安思享会”第三期——云原生平安技术研讨会齐聚,分析了云原生平安技术的前世今生和将来。 云原生平安击破传统防护四大痛点,减速推动平安普惠随同着云计算成为新基建的组成部分,云计算逐步成为企业基础设施“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一方面要对上层的网络和算力负责,另一方面要对下层利用的部署运行负责。这意味着云计算不仅面临着传统平安,还有云计算新的技术带来的平安威逼。 传统的平安防护措施无疑显得滞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大所副所长栗蔚联合日前公布的《“云”原生平安白皮书》,具体解读了传统防护存在的外挂式部署、数据孤岛、平安产品联动性差、平安资源利用率低等有余。 关注腾讯平安(公众号TXAQ2019) 回复云原生平安白皮书,下载浏览白皮书全文 基于这样的局势,信通院联结腾讯平安等企业提出了云上平安与原生化的发展趋势,心愿将平安和云严密的联合在一起,一方面爱护好云平台,另外一方面也要让平安变得更高效。“不光是部署运行要高效,平安也要适应这样的趋势,变得更高效、弹性扩大、老本更低。”栗蔚说。 在具体的建设中,云原生平安蕴含云平台平安原生化和云平安产品原生化。其中,云原生平安产品内嵌交融云平台,解决用户云计算环境和平安架构割裂痛点的平安产品,蕴含计算环境的平安、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平安治理、平安服务等五大畛域。 在云原生计算环境平安里,云原生主机平安体系能用更轻量级的Agent与云端防护核心联合,以及更轻量化的部署在虚拟机上,并且可能帮忙企业智能化的被动去进攻、发现虚拟机逃逸; 云原生数据安全层面,一方面能构建针对敏感数据蕴含审计和解决等环节的治理流程,另一方面,能让凭据产品和云平台无缝连接,实现对凭据全生命周期的对立治理。 网络安全层面,原生的DDoS防护和云防火墙更加弹性和灵便,不节约平安资源,随取随用; 在平安治理上,云原生平安体系下的平安经营核心,让彼此孤立的平安产品连动起来,可能对资产数据、平安数据、日志数据,进行对立治理—审计—剖析解决,大幅晋升平安经营的精度并升高运维的老本。 云上平安任重道远,产业携手构建云原生平安生态将是必然趋势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就云原生平安对于企业构建平安防护利好价值广泛达成共识,同时也就这一新兴的理念如何更好地落地与倒退进行了圆桌对话。 天融信科技团体策略单干核心总经理刘斯宇示意,云计算在倒退初期很多安全措施是“生吞活剥”的,在搬进来的过程中还是依照原来的形式去解决,只是解决平安有和无的需要。“甚至公有云在初期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平安这个词。” 而在时下的倒退过程中,上云客户对平安需要逐步强烈。在刘斯宇看来,面对多云、混合云等不同的云状态,云原生平安的构建过程中能很好地把生态买通,进而无效解决云原生平台厂商和平安厂商单方在单干过程中的分工、合作,甚至交融单方的解决方案,为客户解决更加个性化、行业化的平安需要。 “过来很多年平安都是网络安全厂商的责任,然而云计算作为新时代IT基础设施的一种模式,是IT在云化,那么云服务方在扭转IT的同时,也在为大家带来新的能力。”深服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平安业务CTO郝轶认为,将来应该是云服务方网络安全生产厂商构建一种综合云计算或者云原生平安综合防控体系,也就是常常谈到的生态。 郝轶进一步指出,明天任何一家网络安全厂商都很难为用户提供所有平安能力,造成一个残缺解决方案。一方面须要平安厂商跟云服务商之间相互协同、配合,建设生态,同时平安厂商之间也应该互通建设生态,每一个平安厂商向用户提供本人最善于、最优良、最成熟的那局部技术,为用户建设一个全面、残缺、无效的解决方案,这是衰弱倒退的一种可行性。 事实上,厂商之间的合作早已开始开展。绿盟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解决方案核心高级总监刘弘利在研讨会上,就分享了绿盟科技与腾讯平安在智慧城市中的抗DDoS进攻体系建设实际——将传统平安产品云化,交融进腾讯云的零碎,让政企用户一键开明平安防护。对于云原生平安的趋势,刘弘利还着重强调了“开放性”,通过接口的凋谢,把相干能力输出给给态势感知平台,或者其余第三方平台,让企业能够便捷地对平安威逼进行阻断。 腾讯平安云鼎实验室副总经理李滨在最初做了总结发言,他认为时代的变动带给平安全新的挑战,以前是绝对固化、动态、长周期的模型来做平安,一年做一次危险评估,一个月做一次破绽扫描,以星期为单位来做部署,企业有比拟长的响应工夫。然而如果思考今后,没有足够量级的算力、足够量级的数据,要在毫秒级单位以内实现齐全生命周期,这时候会发现很多传统平安技术和理念会面临颠覆式挑战,这都对云原生平安以及云计算平安带来一些新挑战,心愿咱们朝着更宽泛、更前瞻性的方向,大家一起来共翻新的云原生时代的平安生态。 举荐浏览: 腾讯云原生平安体系图谱正式公布,打造易用可信赖的云腾讯丁珂:凋谢“腾讯级”云原生平安能力,打赢云上平安保卫战5分钟get云原生平安重点,听七位平安专家共探云上平安新思路

September 28, 2020 · 1 min · jiezi

关于云服务:腾讯云原生安全体系图谱正式发布打造易用可信赖的云

产业互联网时代,云计算IT架构以更简略的架构设计、更高的性价比、更灵便的零碎颠覆了传统IT基础架构,但随着算力、IT架构、攻防节奏、以及数据资产的一直变动,也为云上平安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刚刚完结的腾讯寰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副总裁丁珂也指出,“云曾经成为平安攻防的主战场,而上云是应答数字时代平安问题的最优解”。云原生平安具备开箱即用、弹性、自适应、全生命周期防护等显著劣势让企业在应答平安挑战时更加从容。 两分钟理解企业如何疾速构建云原生平安防护体系 围绕云原生平安,目前腾讯平安已搭建了蕴含平安治理、数据安全、利用平安、计算平安、网络安全等五个畛域的齐备云原生平安防护体系,将云原生的平安产品凋谢给腾讯云上的客户,让每一位客户都能应用腾讯级的平安产品。 ????一张图带你看懂腾讯云原生平安体系????关注腾讯平安(公众号TXAQ2019) 回复腾讯云原生平安体系图谱获取原图 在继续发力云原生平安钻研的同时,腾讯云原生平安体系曾经在实践中播种成绩,护航腾讯本身业务及腾讯云用户的平安。 云原生平安体系撑持腾讯会议疾速扩容 疫情期间,腾讯会议用户规模高速增长,产品迅速扩容的同时,也对平安防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这一诉求,腾讯平安在腾讯会议产品设计之初就将平安体系内置产品之中,使平安能力可能随同产品迭代降级,最终协同腾讯会议团队获得8天云主机扩容10万台、上线2个月日活冲破1000多万、100天更新20个版本等问题,保障了腾讯会议在停工复产期间的大规模利用。 打造云原生收费合规镜像,助力企业云服务器一键过等保 依附云原生平安体系防护自家产品的同时,腾讯平安还将这种能力继续凋谢给云上用户。为帮忙云上用户疾速解决云服务器合规问题,腾讯平安往年推出一套云原生的收费合规镜像,用户仅需在官网上进行简略操作,便能取得一套合乎等保要求的云主机。 详情请戳????看完这张图,让你的云服务器“躺着”过等保 携手Github检测API密钥泄露,累计挽回数亿元潜在损失 此外,腾讯平安还与Github官网达成单干,帮忙云上用户检测到数千次API密钥泄露事件并进行告警,疾速响应帮助用户修复,通过KMS白盒加密的形式对API密钥进行加密。累计帮忙云上用户挽回数亿元潜在经济损失。 在行业落地之外,腾讯云原生平安产品也失去了国内权威机构的认可。往年,腾讯云主机平安服务胜利入选Gartner CWPP寰球市场指南,成为中国首家取得指南举荐的全功能、多平台CWPP寰球供应商,为百万级主机平安保驾护航。随着虚拟机、云主机、容器等技术的一直落地,腾讯平安正将云主机平安、云防火墙、云SOC独特打造一个更加欠缺的云原生平安防护体系,继续保障云上用户平安。 在腾讯寰球数字生态大会·CSS互联网安全首领峰会-产业专场上,腾讯平安还联结信通院、天融信、绿盟科技、深服气等联结公布了国内首个《“云”原生平安白皮书》,联合国内产业数字化转型特点,对云原生平安做出了定义。 关注腾讯平安(公众号TXAQ2019) 回复云原生平安白皮书,下载浏览白皮书全文

September 16, 2020 · 1 min · jiezi

关于云服务:CSS峰会亮点直击大咖共议产业上云的安全最优解

9月11日,腾讯寰球数字生态大会 · CSS互联网安全首领峰会在云端召开。 “云上”话“上云”,移到云端的CSS以“产业上云、平安后行”为主题,聚焦数字经济下的平安态势、云时代的平安新思维、平安技术的演进与实际。会上,腾讯公布腾讯云原生平安防护体系,与中国信通院等单位联结公布国内首部《云原生平安白皮书》,定义云原生平安概念与外延,摸索平安与云计算的深度交融。同时,针对云时代重建平安边界的命题,腾讯发表腾讯零信赖框架反对挪动化SDP模式,进一步解决挪动办公平安痛点。 来自腾讯、IDC、小红书、民生银行、信通院、张裕、天融信、看雪学院等多位企业领军人物、技术大咖、专家学者缺席大会,独特摸索产业平安护航数字经济倒退的全新门路。 丁珂:打赢云上平安保卫战,普惠产业巩固倒退 腾讯副总裁丁珂在会上指出,云曾经成为平安攻防的主战场,而上云是应答数字时代平安问题的“最优解”。云原生平安具备开箱即用、弹性、自适应、全生命周期防护等显著劣势。腾讯平安围绕平安治理、数据安全、利用平安、计算平安、网络安全五个层面搭建了齐备的云原生平安防护体系,将云原生的平安产品凋谢给腾讯云上的客户,让每一位客户都能应用腾讯级的平安产品。 一方面,腾讯依靠云原生平安思路,构建和云齐全适配的原生平安产品架构,既能够无效的保障云平台本身平安;另一方面,腾讯也继续在云上为租户提供原生的平安防护产品,如云SOC、云WAF、云防火墙等。客户上云后,能够自选合乎业务须要的平安产品,一键开合、按需索取、按量付费,显著升高平安部署的老本,打消平安经营门槛、晋升整体的平安水位。此外,腾讯平安还面向生态搭档凋谢云原生平安相干的技术储备,推动云上平安理念在产业中的技术摸索和实际落地。 “作为行业的探索者和先行者,咱们走出了新的标准,建立了新平安样板”,丁珂示意,将来的企业将与云平台造成“价值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独特推动云上平安建设。腾讯平安搭建了产业链协同的生态平台,愿与生态搭档们能力、优势互补,一起构建“平安的云”,独特提供更适宜云上客户需要的平安防护产品,普惠产业巩固倒退。 ????演讲原文,请查看腾讯丁珂:凋谢“腾讯级”云原生平安能力,打赢云上平安保卫战 ????在“产业平安·对话院士”专场,腾讯副总裁丁珂还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苇草智库开创合伙人段永朝独特围绕“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平安体系构建”开展探讨。详情戳腾讯副总裁丁珂对话方滨兴院士:如何构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平安体系 王军民:将来信赖-智慧城市之魂 “在数字化转型催生数字信赖需要的前提下,将来信赖将是保障数字世界秩序的要害一环。” 在IDC助理钻研总监(网络安全和区块链畛域)王军民看来,以后局势下,网络立功的复杂程度迅速增长、海量数据引发用户对隐衷的关注并驱动合规需要的增多、身份和信赖在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性继续晋升,新局势给智慧城市倒退注入新动能的同时,也会带来新的平安危险。 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技术撑持,ICT市场的倒退同样至关重要。现阶段,云曾经成为业务倒退基础设施之一,而下一阶段,ICT市场将进入智能翻新的新征途,指数级AI、量子计算、生物数据整合等将在这一阶段呈现。王军民示意,ICT和平安的倒退是相辅相成的,平安问题和智慧城市是“孪生兄弟”。基于此,将来信赖的概念应运而生。 王军民解释了“将来信赖”的概念:“将来信赖是由危险、平安、合规、伦理、社会责任和隐衷形成的综合体系,这些因素也形成了将来信赖的演变框架,它们将是将来企业进行信赖治理的要害。”企业围绕这些因素进行平安治理,才可能建设可信的企业,造成可信的生态。 王军民在现场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为了更清晰地展示平安经营核心在智慧城市中的作用,IDC《中国智慧城市平安经营核心市场洞察》报告正式启动。腾讯平安将成为此次报告重要合作伙伴之一。 周达:小红书与平安 小红书平安业务负责人周达示意,社区平安治理是一个长期不间断的工作,其平安实质就是解决平台、发布者、消费者三方诉求,终极解决之道就是加持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伎俩,能力实现打击质效的进一步晋升。 对于社区平台而言,用户公布的内容,须要合乎相干的法律法规,以及平台的价值观。这要求平台强化内容平安审核时,要以科技翻新为根底,通过“机器审核+人工审核+高展复合”机制进步对内容平安的监管能力,始终围绕社区定位做好内容平安治理。 周达举例说,在机器审核环节中,通过引入了腾讯平安天御的AI技术,欠缺了机器审核能力,同时大幅提高了人工审核效率,以及缩小了人工审核的数量,为小红书的发布者提供了一个更加优质的体验。 目前,小红书在实际过程中逐步摸索一套“辨认+处罚+宣导”专业化平安治理体系,并且成果日渐凸显。据小红书2020年第二季度社区生态治理报告数据显示,小红书当季解决涉嫌刷量笔记 66万篇、实时拦挡和清理黑产行为超过1.3亿次、巡回拦挡和清理黑灰产行为超过1.3亿次,对网络黑灰产造成了微小的威慑力和杀伤力。 廖鹏:大变局时代,如何点亮银行科技树 “我置信点亮银行科技树的奇点曾经到来”。 廖鹏用树的概念形容了银行的金融科技策略:银行施行金融科技策略的剖析框架定义为树形构造,大树的树根是政策制度,树干是核心技术,树冠是产品和服务,土壤就是数据和生态,政策制度是银行科技树的树根也是银行的根源。点亮银行的科技树之后,不仅能更好的提供银行服务,还能减速银行走向“智能银行”这一终极目标的步调。 在金融科技的具体利用层面,廖鹏还分享了和腾讯平安天御团队的单干成绩:独特研发和推动新的技术落地,发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技术单干,基于小样本学习和联结学习等前沿技术进行多场景全周期的深度定制化建模,构建了对危险多视角感知、全链路响应的联防联控机制。 方斌:构建零信赖平安管理体系,推动企业平安重构 腾讯平安副总裁方斌从企业近程办公的平安需要切入,重点论述了腾讯零信赖平安管理系统iOA在重构云时代企业平安新生态的破局摸索,提出应充沛聚合零信赖平安框架能力,造成贯通身份、终端、链路的残缺平安闭环,为企业构筑新一代网络安全架构、晋升云上办公效率提供无力撑持。 方斌认为,以“继续验证,永不信赖”为特点的零信赖平安体系,作为新一代网络安全防护理念,因在平安可信度、动静防护能力、全链路加密、剖析能力、拜访集中管控、资产治理等方面体现出的突出劣势,成为云办公平安破局的要害。同时,他还提出,零信赖平安体系将成为产业互联网时代企业应答网络边界消除、重构平安生态、确保业务安稳倒退的新途径。 除了零信赖的明星产品腾讯iOA之外,方斌在大会上还带来另一个企业平安办公“利器”SDP(软件定义边界)——基于网络隐身和最小受权,反对连贯私有云利用及私有化利用,更适应云和挪动时代员工接入企业内网中各种场景的平安需要,可能实现安全性更高,更轻量化、细粒度的平安连贯管控,助力企业高效实现数字化转型。 何宝宏:“云”原生平安白皮书公布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大所所长何宝宏在大会上发表了国内首份《“云”原生平安白皮书》的公布。 他示意,云计算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的外围环节,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要害底层架构,曾经成为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撑持数字经济倒退的重要力量,历经多年倒退,我国云计算产业呈现出持重倒退态势,从个人用户向行业用户浸透。行业用户上云首先须要解决云上平安问题,依据中国信通院调查报告显示,42.4%的企业在抉择私有云服务商时会思考服务安全性,43%的企业在公有云平安上的投入占IT总投入的10%以上,企业如何构建平安云平台成为上云的要害因素。 传统云平安构建形式与云平台建设绝对割裂,存在部署艰难、数据流通差、联动性差等弊病,对于云上用户平安老本较大。近年来云原生平安理念衰亡,Gartner、Forrester均提出云原生平安理念,强调云服务商平安技术和治理能力深度交融,以用户视角优化并设计的云服务原生平安属性,构建原生平安产品,帮忙中小企业升高平安投入老本,实现平安联动、信息共享,缩小云上安全事件的产生,实现平安普惠,助力云上用户实现全面平安防护。 “云原生平安曾经成为行业关注焦点,是应答产业互联网和数字化带来的平安新需要的技术理念和业务办法,腾讯平安在云原生平安方向上也进行诸多实际,给整个平安行业起到了很好的指引作用。”何宝宏说。 董志强:用云原生平安打造易用可信赖的云 腾讯云平安总经理董志强,针对腾讯云原生平安体系进行了具体介绍和阐明,并联合具体利用场景的相干实际案例,全景式出现腾讯云原生平安体系的建设和钻研,为更多企业提供平安建设新思路。 董志强指出,云原生平安是应答新挑战的高效伎俩。将来的平安建设须要符合云计算的弹性特点,随时可能跟着服务器体量的变动扩容或者膨胀,并且能实现自我循环,做到自适应、可迭代,在云上就能实现降级,而无需破费大量工夫、人力和资金老本去更新硬件设施。同时,云上的平安服务也应像云计算一样,让客户可能开箱即用、按需索取、按量付费,真正做到平安前置。 在现场,董志强还首次向外界颁布了腾讯云原生平安防护框架,在具体论述云原生架构定义的同时,联合具体利用场景残缺展现了云原生平安架构利用所需的演进门路与业务逻辑设计,助力云上用户实现全面平安防护,晋升云计算整体安全性。 ????重磅预报:腾讯平安微信公众号行将公布腾讯云原生平安体系图谱 圆桌论坛:产业数字化降级过程中的平安建设 腾讯平安副总裁黎巍,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健、天融信策略单干核心总经理刘斯宇,小红书平安业务负责人周达,腾讯企业IT部平安经营核心总监蔡晨,在圆桌探讨环节分享了各自在数字时代中的平安实际。 来自数字化转型不同阶段的企业代表共聚一堂,从本身和行业角度阐释了平安在产业上云时代的价值和趋势。 ????详情戳CSS峰会圆桌论道丨共享产业数字化降级中的平安摸索 产业上云,平安后行。 在数字化转型一直提速的时代下,腾讯平安致力于让每一位客户都能应用腾讯级的平安产品,更加从容地应答平安挑战。 CSS 明年再见!

September 15, 2020 · 1 min · jiezi

关于云服务:聚焦产业上云安全挑战腾讯安全登陆2020国家网络安全周

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的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以下简称“网安周”)正式揭幕。联合疫情防控理论须要,往年网安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以云展会、对话论坛、网络直播等多种形式发展宣传教育流动,号召网信企业、媒体、社会组织和大众宽泛参加,独特打造一场全民网络安全盛会。 作为互联网安全当先品牌,腾讯平安携云管端全栈式平安防护体系登陆云展会,全方位、多角度出现护航18大行业、超万家客户平安上云的前沿技术与实际成绩。基于腾讯多年平安实际打造的腾讯零信赖平安管理系统iOA(以下简称“腾讯iOA”)将在由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CCIA)举办的“2020中国网络安全产业优良翻新成果展”中亮相。 同时,腾讯平安还将参加数据流动制度、网络安全危险源头治理、智能车联网平安等一系列主题论坛,带来在青少年网络安全爱护、治理网络赌博、打击网络欺骗等方面的新成绩与新举措,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推动构建社会共治的网络安全新格局。 聚焦产业上云平安,“腾讯级”平安能力亮相网安周随着新基建与云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刻,平安焦点曾经产生转移。腾讯副总裁丁珂示意,云曾经成为平安攻防的主战场,而上云是应答数字时代平安问题的“最优解”,但云上平安威逼的规模也在疾速扩充、破坏力日益增长。因而,应该依靠云原生平安思路,构建和云齐全适配的原生平安产品架构。就在刚刚完结的腾讯寰球数字生态大会CSS互联网安全首领峰会-产业专场上,腾讯平安正式公布了腾讯云原生平安防护体系,围绕平安治理、数据安全、利用平安、计算平安和网络安全五大层面,搭建残缺的云上平安防护架构,凋谢云原生的平安产品,助力云上客户应答数字化降级的平安挑战。 本届网安周,腾讯平安基于云原生打造的平安产品体系,以及笼罩通用行业、金融、批发、医疗、互联网、政务等多个行业解决方案也将重磅亮相数字化展会,聚焦新基建下的新业态、新场景平安痛点,提供数字经济时代的平安进攻之道。 (腾讯平安云管端全栈式平安防护体系) 在腾讯本身业务倒退中,基于云原生的平安思路曾经施展了要害价值,腾讯iOA应答今年春节疫情期间近程办公需要,平安、高效、稳固撑持了腾讯外部7万多名员工、10万余终端在云上发展全尺寸类型工作。在平安畛域腾讯已深耕二十余年,建设了多个平安实验室和工作组,在平安技术与平安攻防方面积攒了寰球当先的能力。在产业互联网时代,腾讯也将“外溢”的平安能力向外输入,助力企业应答数字化浪潮中的海量需要和突发的平安压力。其中,腾讯iOA就是“腾讯级”平安能力对外开放的良好实际,目前已在政府、金融、医疗、交通等多个行业畛域利用落地,并取得CCIA“2020年网络安全翻新产品优秀奖”和“最具投资价值奖”双料大奖,入选“2020中国网络安全产业优良翻新成果展”,在网安周期间线上展出,为带动企业晋升本身网络安全等级,夯实产业平安底座提供参考。 围绕产业上云时代的平安趋势,在地方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的领导下,腾讯联结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举办《网络安全会客室》,邀请政、产、学、研嘉宾代表,从数据流动制度、网络安全危险源头治理、智能车联网平安等角度探讨新形势下的网络安全挑战与应答之策,并将在9月14日-9月16日间断三期通过国家网安周官方网站播出。来自腾讯TEG平安平台部、腾讯规范等各部门的平安专家,将缺席广东网安周粤港澳大湾区网络安全产业翻新倒退、全国网安周网络安全规范等一系列主题论坛,分享腾讯在相干平安畛域的前沿平安摸索和平安能力成绩。 (2020网络安全会客室-次要网络安全危险源头治理研究) 助力青少年网络安全爱护,腾讯平安发动“守护青苗口头”保障网络空间平安,构建良好秩序是根底。增强青少年网络爱护,缩小网络有害信息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曾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聚焦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由教育部思政司领导,腾讯、中国大学生在线录制的“聚力青春 守护平安”网络公开课—《同上一堂网络安全课》,将于9月15日10时起通过新华网、央视频、腾讯新闻、哔哩哔哩、快手、新浪微博、中国大学生在线等平台进行在线播放。天津大学法学院院长孙佑海、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祝鑫、腾讯守护者打算平安专家张丹负责主讲嘉宾,对网络安全法规及常见高校网络安全欺骗套路进行深度解析,防止大学生群体落入不法分子的陷阱。 网安周期间,腾讯平安还将发动未成年人网络内容爱护的“守护青苗口头”,基于优图视觉AI前沿技术、天御内容风控等科技能力,助力企业建设欠缺长效的涉青少年网络内容治理机制,污染网络空间色情低俗、暴力欺凌等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不良信息,守护未成年人上网平安。此外,腾讯互动娱乐用户平台部总经理郑磊加入了由地方网信办社会局主办的“晋升网民网络素养,共建清朗网络空间”分论坛,作为惟一的互联网平台企业代表发表演讲,展现腾讯在网络游戏未成年人爱护中的落地实际,通过在游戏内外打造“衰弱零碎”和“成长守护平台”,腾讯始终践行科技向善,保持守护未成年人的衰弱线上生存。 由腾讯平安打造的《产业平安专家谈》系列视频还入选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领导的网络安全实践与科普讲堂“微课教室”,助力相干企事业单位网络安全意识和信息防护能力晋升。

September 15, 2020 · 1 min · jiezi

关于云服务:交一份安全新答卷

好的…… 产业乘云起,平安铸底座。 在第六届CSS互联网安全首领峰会收官之际, 一张图看懂腾讯平安护航产业的最新问题????

September 15, 2020 · 1 min · jiezi

关于云服务:腾讯丁珂开放腾讯级云原生安全能力打赢云上安全保卫战

近年来,我国数字化倒退迅猛,为社会经济注入全新动能,产业互联网对各行各业的浸透和助力日益减速。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所带来的新的平安问题也不容忽视,迫切需要加以解决。在9月11日举办的腾讯寰球数字生态大会CSS互联网安全首领峰会-产业专场上,腾讯副总裁丁珂发表了题为《打赢云上平安保卫战,普惠产业巩固倒退》的宗旨演讲。 丁珂指出,云曾经成为平安攻防的主战场,而上云是应答数字时代平安问题的“最优解”。云原生平安具备开箱即用、弹性、自适应、全生命周期防护等显著劣势。腾讯平安围绕平安治理、数据安全、利用平安、计算平安、网络安全五个层面搭建了齐备的云原生平安防护体系,将云原生的平安产品凋谢给腾讯云上的客户,让每一位客户都能应用腾讯级的平安产品。 一方面,腾讯依靠云原生平安思路,构建和云齐全适配的原生平安产品架构,既能够无效的保障云平台本身平安;另一方面,腾讯也继续在云上为租户提供原生的平安防护产品,如云SOC、云 Waf、云防火墙等。客户上云后,能够自选合乎业务须要的平安产品,一键开合、按需索取、按量付费,显著升高平安部署的老本,打消平安经营门槛、晋升整体的平安水位。此外,腾讯平安还面向生态搭档凋谢云原生平安相干的技术储备,推动云上平安理念在产业中的技术摸索和实际落地。 “作为行业的探索者和先行者,咱们走出了新的标准,建立了新平安样板”,丁珂示意,将来的企业将与云平台造成“价值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独特推动云上平安建设。腾讯平安搭建了产业链协同的生态平台,愿与生态搭档们能力、优势互补,一起构建“平安的云”, 独特提供更适宜云上客户需要的平安防护产品,普惠产业巩固倒退。 以下为腾讯副总裁丁珂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嘉宾、媒体敌人们、线上观众敌人们,大家上午好。 欢送大家来到CSS互联网安全首领峰会。往年的CSS和腾讯寰球数字生态大会合并在一起,在云端举办。今年线下举办的峰会,极限也就包容几万人,当初得益于云计算技术的倒退和云基础设施的建设,咱们冲破了这个极限,能够几十万人在线散会。 云是产业互联网倒退的载体,凋谢、便捷、多样和高性价比的个性,可能帮忙企业提高效率,晋升生产力。但云的遍及,也会带来不少新问题、新挑战。 首先,云上平安威逼的规模疾速扩充。从2018年到2019年,以国内各大公有云为指标的网络攻击显著回升,年均增长200%以上。一方面,5G、物联网、AI、云计算的广泛利用,使企业的数字化环境日益简单,显著减少攻击面。另一方面,云上平安威逼比例继续增高。腾讯平安的情报数据显示,以云资源作为攻打源的比例,占到国内所有攻打源的45.55%,约2/3的网络DDoS攻打事件都以云平台IP作为攻打指标。 其次,云上平安威逼的破坏力在增长。在黑灰产向云上迁徙的过程中,AI技术逐渐代替了局部劳动密集型工作。如通过DeepFake 主动生成换脸⾊情视频、训练验证码自动识别引擎、拟人化自动化攻打等。大数据技术的利用,让黑灰产对探测和利用破绽的周期变短,受攻打方应答威逼的工夫窗口变得十分窄。 第三,黑灰产也在通过私有云,不断完善本身的基础设施。他们将攻打的服务器部署在云上,攻打强度和密度变得十分大,甚至还可能利用私有云本身的平安能力去和传统平安厂商反抗。据统计,对私有云指标的攻打中,有近35%从私有云平台发动。 毫无疑问,云曾经成为平安攻防的“主战场”。 近几年,中国网络安全总支出增速放弃在18%左右。而我国云平安市场,从2016年开始增速就继续高于40%,远超过网安市场的大盘增速。这阐明,在产业互联网时代,大家都意识到了云上平安的重要性,也违心为平安建设投入老本。 但咱们也须要认清一个事实:大多数企业平安体系的齐备水平,相比数字化的倒退速度,还存在比拟大的差距。不能简略的把平安寄希望于一笔估算的投入,而是应该系统性地从新思考平安的策略定位,抉择失当的门路和伎俩,找到解决平安危险的“最优解”。 解决目前平安思维和部署上的差距,有几个要害的门路。 一个是“平安左移”。思维上的左移,要从企业的宏观视角,把平安当做企业的CEO一把手工程来关注。流程上的左移,要在生产流程中把平安前置。 第二,是要“缩小攻击面”,通过AI和大数据来提前发现和处理异样,升高高风险环节的权限,升高危险概率。对于重要的数据资产,被动管制资产裸露的工夫窗口和空间地位,可能无效的躲避危险。 第三,要增强“供应链平安”。大型企业或者政府对于本身平安的器重水平都很高,攻击者就开始通过供应链第三方潜入零碎动员攻打。要将产业链相干方置于同样的平安框架、规范和监管之下,或者纳入到同一个进攻体系中。 然而,要做到以上三个方面,难度太大了。对于少数客户来说,洽购安全设备、投入技术研发、招聘专家的老本累赘很高,从零开始自建进攻体系也不事实,怎么办呢? 我认为,上云是应答数字时代平安问题的“最优解”,应该用云的办法,去解决云上的平安问题。 依靠云原生平安思路,构建和云齐全适配的原生平安产品架构,既能够无效的保障云平台本身平安,也能让云上租户按需索取、按量付费,无效升高平安经营门槛、晋升整体的平安水位。 云原生平安具备开箱即用、弹性、自适应、全生命周期防护等显著劣势。 开箱即用,可能让云上平安产品模块化、麻利化和傻瓜化。云上租户配置平安产品的老本大幅升高,其兼容性和灵活性会更好。 举个例子。在抗疫期间,小程序施展了不可代替的作用,疫情防控、线上购物、出行预约等等都通过小程序实现。受疫情影响,不少小程序要在5-7天的极限工夫内实现开发,还要满足极其严苛的平安规范。特地是政务类小程序,波及大量用户隐衷信息,不容有失。咱们推出了一套小程序“微应急”平安防护计划,客户通过云端操作,就能够间接部署。电商小程序能够一键关上营销风控服务,无效抵挡羊毛党,将生活必需品、抗疫必需品送到真正的用户手中。政务小程序能够一键增强数据安全审计,对重要数据进行要害爱护。 “弹性”和“自适应”,指的是平安能力随同业务的变动而弹性增长,既能扛得住高强度攻打,也能在安稳期开释多余的计算能力,升高企业老本。 从往年2月份开始,腾讯会议用户量暴增,上线两个月就冲破千万日活,8天扩容超过10万台云主机,100天内迭代超过20个版本。一旦平安防护能力跟不上业务倒退速度,业务就会处于“不设防”状态。腾讯平安基于云原生的平安防护思路,提供了内部合规治理、外部根底防护、业务平安、情报监测和应急响应等残缺的保障体系,确保千万用户平安。 全生命周期防护,可能确保云上业务从出世到沦亡,领有全面、继续的平安防护。 6月24日,首届“云端”举办的广交会圆满闭幕,两万六千多家企业“云上”参展,间断10天24小时不间断地直播,向寰球展现180多万件商品。咱们联合广交会的平安场景和业务个性,打造了一套量身定制的平安防护体系,让广交会线上零碎领有原生的平安能力。重保前,提供业务危险剖析、防护策略优化、合规基线配置等服务;重保中,提供平安监测、应急响应、平安值守等服务。全程部署了云防火墙、DDoS防护、破绽扫描、主机平安等原生平安产品。最终,这套平安防护体系拦挡各类攻打超百万次,确保广交会0平安危险,0安全事故。 这些,都是云原生平安的价值所在。将来的企业,将与云平台造成“价值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独特推动云上平安建设,解决所有平安问题。 为了更好的应答数字化带来的云上平安问题,腾讯平安始终在进行云原生平安建设。咱们次要围绕平安治理、数据安全、利用平安、计算平安和网络安全五个层面,搭建云原生平安防护体系。不仅用于腾讯云自身的平安建设,还将云原生的平安产品凋谢给腾讯云上的客户,让每一位客户都能应用腾讯级的平安产品。 在云平安方面,腾讯曾经获得了1500多项技术专利,位列行业第一。往年上半年,咱们在云根底平安和云业务平安上的能力,取得了Gartner、Forrester、IDC、Sullivan等国内权威平安机构的认可。咱们还取得了德国、韩国、新加坡、美国、欧盟五个国家和地区的最高平安资质认证,守护腾讯云超过百万的客户。作为行业的探索者和先行者,咱们走出了新的标准,建立了新平安样板。 咱们心愿可能依靠云原生平安,显著升高平安建设老本,让企业“用得起”;升高平安产品的应用门槛,让企业“用得上”;进步平安防护的成果,让企业“用得安心”。 云原生平安实际,须要生态协同。腾讯也搭建了产业链协同的生态平台,与搭档们能力优势互补,一起构建“平安的云”,独特提供更适宜云上客户需要的平安防护产品,普惠产业巩固倒退。 谢谢大家。

September 15, 2020 · 1 min · jiezi

关于云服务:腾讯汤道生安全是产业数字化的底座

9月10日,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在2020腾讯寰球数字生态大会上指出,数字技术对于产业的重塑正在继续加深,产业互联网正在横向开展、纵向深刻。疫情期间,数字技术就像经济、社会运行的“韧带”,通过“高韧性”缓解“硬冲击”,为产业“V型反弹”蓄力。 汤道生示意,在产业数字化降级的过程中,效率、平安、生态是三大关键词。 效率是企业经营的要害,产业互联网的目标在于降本增效。向“数字”要“效率”,是产业重塑的必然选择。在企业经营治理中,数字化一方面能够进步生产制作、供需匹配、维保服务的效率,最终升高经营老本、晋升竞争力;另一方面,数字化也可能晋升组织运行的效率与弹性。比方,通过线上办公、近程客服等,企业能够更加地灵便合作、经营。 产业数字化在发明微小价值的同时,也产生了海量的数据,保障数据安全是全行业独特的命题。汤道生指出,平安是产业数字化的底座。每个单位都须要建设一套实用于数字时代的平安体系,不仅仅关怀网络边防,更要以数据为爱护对象,把安全措施带到数据流通的每个环节;将防护思维从被动进攻转向被动布局;将平安指标从合规延展到对资产的保障。 汤道生示意,5G、物联网、AI、云计算等技术的利用,让生产、服务过程减速数字化、云化。但哪里有利益,哪里就有好人盯着。产业数字化在发明微小价值的同时,数据安全就成为爱护价值的堡垒。近年来,网络安全事变也不足为奇。例如,委内瑞拉国家电网支线受到黑客劫持,导致全国大面积停电;某视频会议软件不足平安爱护,导致上万条企业外部会议视频泄露。能够看到,平安危险的危害面在扩充,对物理世界的威逼也在增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每个单位须要建设一套实用于数字时代的平安体系,不仅仅关怀网络边防,更须要以数据为爱护对象,把安全措施带到数据流通的每个环节;将防护思维从被动进攻转向被动布局;将平安指标从合规延展到对资产的保障;要把平安作为产业互联网的“底座”来对待,必须筑牢根基。 往年6月,领有悠久历史的广交会,第一次在线上举办。腾讯联合广交会的平安场景和业务个性,打造了一套量身定制的防护体系,让广交会线上零碎从一开始,就领有原生平安的属性,通过迭代防护系统和机动部署,助力广交会拦挡了超过130多万次各类平安攻打,实现近7亿次内容审核,最终做到零安全事故。 腾讯副总裁丁珂也认为,云已成为平安攻防的主战场,上云是应答数字时代平安问题的“最优解”。腾讯平安作为产业平安的领导者,在踊跃保障本身业务倒退的同时,也将凋谢平安技术和能力积攒,联结产业链生态搭档夯实产业互联网安全底座,为数字经济保驾护航。 腾讯在平安畛域腾讯已深耕二十余年,建设了多个平安实验室和工作组,组建了超过3500人的业余平安团队,在平安技术与平安攻防方面积攒了寰球当先的实力。在产业互联网时代,腾讯将“外溢”的平安能力向产业输入,助力企业应答数字化浪潮中的海量需要和突发的平安压力。 在云平安方面,腾讯曾经获得了1500多项技术专利,位列行业第一。往年上半年,腾讯在云根底平安和云业务平安上的能力,取得了Gartner、Forrester、IDC、Sullivan等国内权威平安机构的认可,还取得了德国、韩国、新加坡、美国、欧盟五个国家和地区的最高平安资质认证,守护腾讯云超过百万的客户。 作为行业的探索者和先行者,腾讯平安在行业外面曾经走出了新的标准,建立了新平安样板。丁珂示意,腾讯心愿依靠云原生平安,升高客户们平安建设的老本,让企业“用得起”;升高平安产品的应用门槛,让企业“用得上”;进步平安防护的成果,让企业“用得安心”。

September 14, 2020 · 1 min · jiezi

关于云服务:腾讯丁珂新基建加速中国上云速度云安全已成为安全主战场

2020年9月9日-11日,一年一度的腾讯寰球数字生态大会正式举办。泛滥嘉宾围绕“将来经济,数字优先”的主题,针对产业互联网的深入倒退及数字经济对社会倒退的助推作用开展探讨。作为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根底,产业平安也成为大会特地关注的重点方向。 在大会首日的“将来经济峰会”上,腾讯副总裁丁珂作了“产业上云,平安后行”主题演讲。他指出,如果把新基建比作“路”,把产业互联网比作“智慧汽车”,那么平安应该是这辆汽车的底盘,是保障“智慧汽车”平安、安稳行驶的前提。随着新基建与云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刻,平安焦点曾经产生转移,云平安曾经成为平安的主战场。上云是应答数字时代平安问题的“最优解”。 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也指出,平安是产业数字化的“底座”,每个单位都须要建设一套实用于数字时代的平安体系,以数据为爱护对象,把安全措施带到数据流通的每个环节。 腾讯平安作为产业平安的领导者,既赋予了外部产品原生的平安能力,也助力产业在数字化抗疫中领有“腾讯级”的平安防护能力。疫情期间,腾讯在医疗、教育、在线会议等方向的业务倒退迅猛,腾讯平安依靠于二十多年的技术、人才团队积攒,确保业务平安。在两会期间,腾讯平安团队为腾讯云助力两会的利用,围绕超大流量的DDoS攻打、针对应用层破绽的网络入侵以及服务器层面的攻打,搭建全方位的平安防护体系。并通过接入腾讯平安经营核心,实时监测各个攻击面的平安情况。在广交会上,腾讯平安作为重保团队,在展会揭幕前两个月就投入到平安建设中,进行了大量的危险评估、破绽测试与攻防演练等工作,展会期间24小时不间断值守,最终确保了0平安危险、0安全事故。此外,腾讯平安还宽泛服务于18大行业的12000余家客户。 丁珂示意,在生产互联网时代,腾讯将以守护10亿级用户平安为己任;在产业互联网迅猛发展之际,腾讯平安将持续携手产业链生态搭档,凋谢腾讯级平安能力,推动实现平安普惠。 以下为腾讯副总裁丁珂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嘉宾、媒体敌人们,大家上午好。 刚刚汤总和大家分享了“将来经济,数字优先”的洞察,我想沿着这个思路,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下新基建和平安的话题。 新基建的部署落实,将进一步放大5G、AI、云计算等关键技术在产业互联网倒退中的价值,为数字经济倒退注入新动能。而新技术的利用、新业态的倒退,必将带来更多新的平安挑战。产业互联网倒退,平安是必要前提。 如果把新基建比作“路”,把产业互联网比作“智慧汽车”,那么平安应该是这辆汽车的底盘,是保障“智慧汽车”平安、持重行驶的前提。 作为产业平安的领导者,腾讯在保障本身业务倒退的同时,正踊跃联结产业链生态搭档,致力于夯实“产业互联网安全底座”,凋谢本身的技术和能力积攒,为数字经济倒退保驾护航。 往年从天而降的疫情,就是对“产业互联网底盘”稳定性的最好测验。腾讯躬身入局,助力全社会战疫,腾讯本身的业务禁受了微小考验,这里能够和大家分享两个案例。 第一个,是腾讯会议。 受疫情在线办公影响,从往年2月份开始,腾讯会议用户量暴增,上线两个月日活就冲破了千万,成了一款“国民级会议软件”,还衍生出云毕业、云签约、云授课、云发布会等等很多“新姿态”,对用户数据安全、内容平安和利用平安等都提出了极大考验。为此,咱们组建了一支重保团队,实现数据、网络、治理、接入策略的多重平安防护,守住了用户平安底线。 第二个,是小程序平安。 在疫情期间,小程序成为线上“战疫”的必备工具。政务、医疗、社区治理等公共服务类小程序蕴含大量的重要数据,对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咱们推出了一套小程序“微应急”平安防护计划,客户可通过云端间接部署,保障小程序从上线到经营全生命周期平安。当初这套计划曾经利用在200多个城市公共服务当中。 在疫情的极限状况下,咱们的应答还不错,顶住了压力,解决了大量突发问题。当初回头来看,在疫情期间咱们走出了新的标准,建立了新平安样板。 咱们牵头制订了零信赖平安、物联网平安、平安风控等多个国际标准,云平安产品相继被Gartner、Forrester、IDC、Sullivan等国内权威平安报告举荐,播种了“大满贯”。腾讯的云平安技术专利申请量有1500多件,位列行业第一,超过第二名50%还多。不仅在国内,哪怕在国内上,咱们在面对新平安问题方面,都是探索者和先行者。 以后,咱们正处于平安产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随着新基建及云基础设施的不断深入,以后平安的焦点曾经产生转移,云平安曾经成为平安的主战场。 一方面,云计算的市场规模正在疾速扩容。据通信院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1334亿元,而到2022年,市场规模预期将达到2900亿元。另一方面,云平安问题愈发重要。腾讯平安的情报数据显示,云资源作为攻打源的比例已占国内所有攻打源的45.55%,约2/3的网络DDoS攻打事件都以云平台IP作为攻打指标;一旦产生安全事件,将给企业带来致命性损失。 与此同时,咱们不得不认清一个事实,咱们平安产业的齐备水平,相比数字化的倒退速度,还存在比拟大的差距,次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利用门槛太高。比方一些大型企业平安洽购投标,往往在曾经设计好的IT架构上,补充平安模块,还要实现全副兼容。其次是老本问题。第三个是数字化倒退的速度太快,企业要做到实时迭代更新、适配十分艰难。 要零碎的解决目前平安思维和部署上的差距,有几个要害的门路。 一个是“平安左移”。思维上的左移,要从企业的宏观视角,把平安当做企业的CEO一把手工程来关注。流程上的左移,要在生产流程中把平安前置。 第二,是要“缩小攻击面”,通过AI和大数据来提前发现和处理异样,升高高风险环节的权限,升高危险概率。对于重要的数据资产,被动的管制裸露的工夫窗口,管制资产裸露的空间地位,就可能无效的躲避危险。 第三,要增强“供应链平安”。大型企业或者政府对于本身平安的器重水平都很高,攻击者就开始通过供应链第三方潜入零碎动员攻打。要将产业链相干方置于同样的平安框架、规范和监管之下,或者纳入到同一个进攻体系中。 然而,要做到以上三个方面,对于一家企业来说,难度太大了。对于少数客户来说,洽购安全设备、投入研发、招聘专家的老本累赘很高,从零开始自建进攻体系也不事实,怎么办呢?我认为,上云是应答数字时代平安问题的“最优解”。 腾讯在平安上曾经耕耘了二十多年,建设了多个平安实验室和工作组,有超过3500人的业余平安团队,在平安技术钻研和平安攻防方面的实力寰球当先。依靠云原生平安思路,咱们构建了云适配的原生平安产品架构,既能够无效的保障腾讯云平台本身平安,也能让云上企业无效升高平安经营门槛、晋升整体的平安水位。这一部分内容,在CSS平安峰会上,我的共事会为大家做更加具体的分享。 在产业平安畛域,腾讯平安曾经为18大行业,12000多家客户提供了平安服务;服务300余家政务单位,为超过1000项挪动政务服务提供平安保障。在两会、广交会等大型峰会期间,腾讯提供了齐备的平安保障服务。 产业上云千万步,平安后行第一步。在生产互联网过来倒退中,腾讯平安践行责任,以守护10亿级用户平安为己任;在以后产业互联网迅猛发展之际,腾讯平安有责任再扛大旗,携手产业链生态搭档,凋谢腾讯级平安能力,推动平安普惠的实现。 谢谢大家。

September 14, 2020 · 1 min · jiezi

关于云服务:他们在云上更安全

产业互联网时代,上云成为规范动作。 云上的世界不仅更便捷,同样也更平安。 这是他们的故事 云上会议疫情期间,在家办公需要暴涨,从往年1月29日开始到2月6日,腾讯会议每天都在进行资源扩容,日均扩容云主机靠近1.5万台,8天总共扩容超过10万台云主机,共波及超百万核的计算资源投入,刷新了中国云计算史上前所未有的记录。在腾讯平安打造的云原生平安体系下,腾讯会议抗住了体量扩充的压力,为千万量级的用户提供各种会议场景的平安守护。 云上展会往年,第127届广交会首次搬上云端,50个展区、近2.6万家参展商“云上”参展,数十万来自寰球的采购商胜利在“线上”做成了生意。腾讯平安重保团队为首次“云上广交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确保0平安危险,0安全事故! 云上银行作为国内首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也是第一家基于腾讯云分布式架构进行零碎搭建的银行,单方联合腾讯平安在业务平安、主机平安、数据安全等多维度的平安能力和微众银行多年深耕的联邦学习技术,构建全方位金融平安防护体系,为微众银行的用户提供更平安便捷的金融服务。 云上课堂“复课不停学”,除了云上会议,云上课堂同样在疫情期间衰亡,服务全国四亿用户的猿辅导从容地迎接了这次挑战。在腾讯iOA的反对下,猿辅导疾速搭建了零信赖近程办公零碎,让扩散在全国各地的3.5万名员工能够更平安高效地办公。 云上内容社区在小红书上“种草”和“拔草”逐步成为当下年轻人的潮流。在腾讯平安天御的助力下,小红书在内容舞弊辨认能力上晋升了30%,打造更美妙、实在、多元的内容社区气氛。 云上小程序疫情期间,各种各样的小程序集中开发,广泛须要在1-3天的极限工夫实现上线,并疾速进行服务性能的迭代和降级。而针对小程序的平安规范又非常严苛:确保“0”大型平台问题,“0”数据安全问题。腾讯平安通过一套部署在云端的纵深产品体系和一套笼罩“事先、事中、预先”全生命周期的平安服务体系,让从小程序开发阶段就嵌入平安基因,胜利护航了200多个抗疫小程序全生命周期平安。 云上“身份证”假冒伪劣商品向来是世界性的难题,尤其是葡萄酒等高价值商品,往往难以逃脱被造假仿冒的危险。面对这个长久以来的顽疾,领有百年历史的张裕用区块链给出了答案——基于腾讯云平台和区块链技术,腾讯领御为张裕打造高端葡萄酒区块链溯源平台。初期以七大酒庄产品为主,基于“一物一码”防伪零碎,同时买通张裕品牌小程序,利用区块链防篡改属性,实现400万瓶酒庄酒的全流程信息的上链追溯,助力张裕葡萄酒买通消费者“验真”和企业“防伪”双向机制,实现品牌平安管理体系降级。 云上游戏与“猪队友”相比,玩家更胆怯的可能是不稳固的网络,这同样让游戏企业头疼不已。依靠腾讯平安DDoS防护,游族网络的海内游戏领有了扎实防护网,高效抵挡百G级别的DDoS攻打,守护千万玩家稳固的游戏体验。 云上文旅一部手机就可看遍云南美景,云南腾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打造的这款全域游览数字化平台背地,还有着更加高效的平安管理体系。接入腾讯云平安经营核心(SOC)之后,腾云公司平安经营及管理效率晋升600%,时刻守护着千万用户“游云南”的平安。 产业上云,平安后行 更多云上的最佳平安实际 等你来腾讯寰球数字生态大会见证 点击【链接】云上见!

September 10, 2020 · 1 min · jiezi

关于云服务:腾讯安全联合发布政务大数据安全指南六大建设满足四大安全刚需

9月9日,由腾讯平安联结北京城市大数据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安威士(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闪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三未信安科技有限公司、杭州世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生态合作伙伴,独特举办的《政务大数据平台数据安全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发布会在线上举办。 关注腾讯平安(公众号TXAQ2019) 回复政务数据安全获取指南 《指南》围绕等保2.0的“一个核心、三重防护”的准则,通过调研国内一些政务大数据平台我的项目和钻研数据场景,提炼业内最佳实际,并提出了合乎政务大数据平台特色的数据安全体系建设指南,为今后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提供了无益参考。 紧贴四大刚需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亟需“从内抓起”《指南》指出,大数据时代下的政务数据应用具备场景简单、数据用户多、数据量大、裸露面大等显著特点,传统的单品形式难以应答,这就迫使政务数据建设倒退应该遵循以下四大数据安全需要: 数据合规:数据安全合规已成为将来可继续倒退的必然要求,法律法规是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强制性动作,对于政务大数据平台,平安合规是可继续倒退的首要条件;防泄露:依据平台的性质和业务的不同通常会蕴含大量秘密数据资产,一旦产生泄露,不仅造成数据主体的损失,对政府部门的名誉也会造成重大影响;防篡改:因为利益的驱使,不法分子不免有会逼上梁山篡改信息,达到本身受害的目标,因而政务大数据平台也应该器重数据篡改的防护;防滥用:个别状况下,平台委托第三方负责建设和经营,平台业主方个别负责兼顾,这样就会存在第三方滥用数据的可能,不利于政务数据利用的倒退。遵循五大准则“技术+治理”强化源头管控如何均衡公共利益与公民个人信息爱护;如何摸索大数据时代下社会治理平安与效率,确保公民集体信息安全。《指南》提出,通过将技术防护和平安治理的无效联合,强化源头平安管控、升高数据被滥用或隐衷泄密的危险,并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建设和治理。 用管拆散:依据不同业务零碎、不同性能和用处将数据应用和数据管理拆散。采取“用管拆散、分权而治”的准则;权限最小化:依据各个业务零碎中不同角色不同业务场景的账户权限调配须要满足最小化准则,确保数据主体仅被授予工作执行和实现工作所必须的权限;全面笼罩:通过技术或管理手段,保证数据在零碎中数据流动的各个阶段是可控的;可控性:通过技术或管理手段,保证数据在零碎中数据流动的各个阶段是可控的;可塑性:通过技术及管理手段,实现数据的起源或泄露点可追溯。发力六大畛域构建残缺的数据安全进攻体系政务数据安全能力的建设是外围,同样也是根底。但如何构建齐备的平安进攻体系,是所有政务及公共数据持有部门目前面临的首要问题。《指南》倡议,围绕等保 2.0 提出的“一个核心、三重防护”的准则,来构建残缺的数据安全进攻体系,并从组织建设、制度标准、根底平安保障、数据安全能力建设、数据场景、数据安全经营六个方面发展进行。 组织建设:数据安全组织是数据安全体系建设的前提条件,通过建设专门的数据安全组织,落实数 据平安治理责任,明确数据安全治理的政策、监督执行状况,确保数据安全相干工作可能继续稳固贯彻与执行;制度标准:参考《ISO27001-2013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将制度分为四级,以便于依照体系化的办法治理;根底平安保障:密钥管理体系是数据安全防护的外围伎俩,对于密钥的应用国家明码管理局有相应的要求。因而,须要建设一套合规的密钥体系,并通过正当的使用达到数据保护的成果;数据安全能力建设:数据安全能力包含数据定级、数据脱敏、数据加解密、数据安全审计、数据安全态势感知五个方面的能力,通过能力建设和正当的应用,能够无效晋升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安全防护程度;数据场景:政务大数据的数据源个别来自各厅局、上司事业单位、政务替换平台或社会渠道等,通过政务零碎的接口调用、部署前置机或间接获取数据文件等形式来采集数据。在此过程中,保障采集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十分重要;数据安全经营:数据安全经营即数据安全工作常态化,数据安全经营工作包含制度标准欠缺、日常巡检自查、应急响应、告警解决、资源协调、策略调整、数据应用情况的监控等。数据安全经营能够有效应对数据变动和应用情况变动而产生的危险。此外,《指南》也提出,数据安全是一项体系化的工程,倡议政务数据平台应基于数据场景,以数据生命周期中的各个环节为次要管控点,从制度标准、技术工具、审计稽核三个维度来增强平安管控,并将数据安全工作进行常态化。 在此次《指南》的指引下,腾讯平安将联合过来20多年积攒的技术、人才、教训劣势,踊跃联结生态合作伙伴,助力政务机构建设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爱护,护航产业数字化转型降级。

September 10, 2020 · 1 min · jiezi

关于云服务:全球首家腾讯云率先通过德国C52020标准审计

腾讯云继续深刻摸索平安合规和防护钻研,减速海内布局,获得了一系列的问题。近日,腾讯云通过德国C5:2020云平安根底和附加规范审计,成为寰球首家通过该规范的云服务提供商。 这是腾讯云继韩国 KISMS、新加坡 MTCS、新加坡 OSPAR、美国 HIPAA、欧盟 CISPE 等平安资质后取得的又一项认证,再次证实腾讯云在云服务合规与平安畛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云计算合规性规范目录 (Cloud Computing Compliance Criteria Catalogue,简称C5) ,是由德国联邦信息安全局 (BSI) 制订,旨在基于标准化的检查和报告阐明云服务提供商的信息安全性的认证形式。 C5:2020规范是与德国公共部门单干的必要云平安基准,也是云服务提供商合乎《德国联邦数据保护法》BDSG和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的重要规范,目前曾经宽泛地被欧洲乃至全世界的私营部门采纳,是云服务畛域备受行业认可的高级别平安规范。 相比旧版规范,全新的C5:2020云平安根底和附加规范基于《欧洲网络安全法》扩大了云服务产品信息安全方面的规范,对云服务商的平安管理水平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同时,本次规范还有以下特点: 新增了云服务提供商“解决政府机构查问”方面的规范;针对“ DevOps”等新概念对规范进行更新或扩大;透明化,要求云服务提供商必须提供具体的零碎阐明并披露环境参数。在本次审计中,腾讯云产品以“0察看项”的优异成绩通过德国BSI C5:2020云平安根底和附加规范审计,进一步满足了德国和欧洲的数据安全合规要求,印证了腾讯云在云平台的安全策略制订和技术利用方面的寰球当先性。 截至目前,腾讯云已先后通过可信云数据安全认证、云产品信息安全认证证书(SaaS加强级)、CSA STAR以及ISO/IEC 27001:2013、ISO/IEC 27017:2015、ISO/IEC 27018:2014等寰球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同时,高分通过了等保2.0等国内重要平安合规资质的审核,成为国内率先通过ISO20000-1:2018、ISO/IEC 27701:2019规范认证的云平台,并取得了欧盟CISPE数据保护行为准则认证,晋升了在GDPR及服务区所在地的合规水平。 作为目前海内布局速度最快、散布区域最广的中国云服务商之一,腾讯云始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平安合规的云服务,将来将向更高的平安要求推动,为企业上云保驾护航。 举荐浏览: 金融级平安“零失分”,腾讯云IT管理水平再获国内认可国内首家!腾讯云通过韩国KISMS认证

September 8, 2020 · 1 min · jiezi

关于云服务:开放下载深入浅出玩转物联网平台

物联网正在迅速倒退、势如破竹,企业或创业者该如何面对? 本书从理论需要登程,分为高低两卷,和读者一起从多角度意识物联网。作者从简单的IoT产业链中,选取了多个经典案例联合知识点进行分类总结,集结成此书。致力于做到让业余的工程师和一般爱好者读了都能够很容易地整体了解物联网业务。因而,初识IoT的人士通过此书也能够轻松上手。 [点击收费下载 《深入浅出玩转物联网平台》>>>](https://developer.aliyun.com/... 本书轻松易懂,兼具专业性和实用性,通过零碎而翔实的讲述,为读者带来本质上的帮忙,为读者玩转物联网奉献出一分力量。配合物联网公开课一起食用成果更佳,可进一步晋升读者实战能力。 《深入浅出玩转物联网平台》的作者,阿里云工程师三烽、俏巴,具备多年IoT相干问题排查教训,相熟MQTT通信等常见问题,目前专一于边缘端的钻研。 也可在PC端关上 https://developer.aliyun.com/topic/download?id=722 下载 —精彩章节领先看— 本书以阿里云工程师角度对物联网进行全面了解,消化与思考,以海量实在案例为驱动,清晰出现IOT关键技术。 目录 根底入门篇6步疾速入门阿里云物联网平台物联网平台的三大性能模型(物模型)接入形式篇MQTT.fx:疾速接入,轻松体验基于开源JAVA MQTT Client连贯阿里云IoT示例代码详解Coap协定接入物联网平台(java实现)HTTP协定接入物联网平台(Getman模仿)数据流转篇服务端订阅之AMQP服务端订阅之MNS服务端订阅的4步排查流程7个数据流转实例详解规定引擎基于Topic音讯路由构建M2M设施间通信架构基于规定引擎构建M2M设施间通信架构高级性能篇8步详解固件降级流程演示近程配置的2种场景演示NTP时钟同步:如何得出设施上的准确工夫基于开源Java MQTT Client 演示RRPC的实现原文链接 本文为阿里云原创内容,未经容许不得转载。

August 25, 2020 · 1 min · jiezi

关于云服务:云上攻击太多怎么办不妨试试这些工具

摘要:防勒索病毒、ATP攻打、挖矿程序,防DDOS攻打、挂马、数据泄露,华为云最全防护套装理解一下。云上平安最重要,随着信息技术的疾速倒退,企业逐步加大云上投入和资产上云,另一边黑客继续从平安危险中找寻机会,攻打获利。特地是领有海量商业秘密数据、个人信息的医疗、金融行业,成为了黑客眼中的香饽饽,面临着微小的数据泄露危险,奄奄一息。 别慌,华为云的云上平安组合套装,可提供全方位平安防护服务,帮忙企业低成本抵挡云上高危危险。 根底平安:上云必备,防勒索病毒、ATP攻打、挖矿程序互联网时代,“上云”曾经成为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要害一步,“云载万物”是将来世界的写照,“云平安”也因而显得更为重要。 近几年广泛的网络攻击,比方勒索病毒:性质顽劣、危害极大,一旦感化将给用户带来无法估量的财产损失;APT攻打:黑客以窃取外围材料为目标,动员一场蓄谋已久的“歹意商业间谍威逼”攻打; 挖矿程序:黑客通过窃取机密文件、要害资产的用户名和明码等,导致企事业单位蒙受更进一步的资产损失。 华为云特推出主机平安+态势感知,满足混合云、跨云、多架构部署,反对动静网页防篡改,一网打尽病毒木马、挖矿勒索、ATP攻打,升高主机95%的平安危险,提供对立的威逼检测和危险处理平台,威逼检出率高达99%,疾速晋升政企用户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网站平安:防DDOS攻打、挂马、数据泄露企业网站的倒退越来越快,在谋求网站内容和外观的同时,企业网站的平安问题也逐步出现进去。 常见的黑客伎俩是通过web破绽入侵服务器、危害用户,歹意扫描程序爬虫,获取敏感信息。为爱护政企网站平安,华为云提供全智能防护,WAF配证书,加密传输更平安,可阻断互联网上占比75%Web攻打,紧急0day破绽2小时内修复实现,综合解决网站平安威逼。 另一方面,随着网络攻击的低成本和工具化,歹意竞争、巧取豪夺泛滥,各类型网站都面临着攻打危险。华为云DDoS高防,实现10+荡涤节点,8T+ 总体进攻,时延20ms。 同时,还有DigiCert、GlobalSign、GeoTrust多个国内大牌证书等你来选。绿色通道疾速签发,疾速省心地实现https化。 等保平安:一键打包所需平安服务,省时省力华为云为企业等保合规提供全套解决方案,30+评测单位,笼罩95%省份,已帮忙500+政企零碎通过等保测评。 其中,华为云多云等保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跨云可用的平安服务,企业无需为多云场景下“部署什么,不部署什么”而发愁。 当初还有等保合规二级、三级,多云平安解决方案线上收费征询,并可下载华为云等保2.0合规白皮书。 华为云828企业上云节期间,无论是根底平安、网络安全,还是等保平安,都有最新最优惠的产品等你。 点击关注,第一工夫理解华为云陈腐技术~

August 21, 2020 · 1 min · jiezi

关于云服务:云MSP服务案例丨某知名制造集团的Oracle-RAC部署实践

简介: 随着DT时代到来,挪动互联网、物联网开始高速倒退,更多的企业意识到了数据库架构选型对业务倒退的重要性,如何治理和利用好数据曾经变得越来越重要。Oracle作为世界上目前最风行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一,市场占有率达40%,且间断多年占据DBMS排行首位。随着云时代到来,传统Oracle用户抉择适合的云厂商和云服务商的Oracle上云解决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DT时代到来,挪动互联网、物联网开始高速倒退,企业正产生大量的数据,而数据的存储和组织离不开数据库技术,更多的公司意识到了数据可能为公司带来商业利益,于是如何治理和利用好数据曾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开掘数据的价值,对数据进行剖析,让数据领导决策曾经成为很多公司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因而抉择适合的数据库系统对公司的技术倒退至关重要。 Oracle Database是甲骨文公司研发的关系型的大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也是世界上目前最风行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市场占有率达40%。依据DB-Engines排行,截止到2020年2月,Oracle间断多年占据DBMS排行首位。 某出名制作团体是一家跨国企业,次要生产和经营各类型电梯、扶梯、主动人行道、修建智能化系统工程等,集产品研发、制作、销售、进出口贸易、装置、培修、颐养工程服务于一体。 目前,该集团公司公司年生产能力为4.2万台,市场占有率达14.4%,是国内最大的电梯制造商和服务商之一。 随着云计算的一直倒退,业务零碎上云也被集团公司提上了日程,云计算的高性价比、高度弹性、疾速部署等人造性能劣势也帮忙该集团公司在云时代更好倒退。 云上Oracle RAC方案设计及部署 阿里云是寰球当先的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科技公司,为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开发者和政府机构提供服务,更是奥运会寰球指定云服务商。除了看中阿里云全面、平安、稳固、高性价比的产品体系外,阿里云欠缺的生态合作伙伴和服务体系,及齐备的生态解决方案也是该集团公司抉择他们的起因。 在业务零碎个体上云后,该集团公司的数据库团队也接到Oracle上云的工作。在通过粗疏深刻的钻研,决定托付业余的云服务商来帮助实现Oracle RAC的云上部署。 RAC是real application clusters的缩写,译为“实时利用集群”, 是Oracle新版数据库中采纳的一项新技术,是高可用性的一种,也是Oracle数据库反对网格计算环境的核心技术。 在Oracle RAC环境下,Oracle集成提供了集群软件和存储管理软件,为用户升高了利用老本。当利用规模须要裁减时,用户能够按需扩大零碎,以保证系统的性能。 该团体数据库团队比照了多家阿里云生态服务商,找到了阿里云首家云上Oracle数据库解决方案提供商——云掣科技。云掣科技因”云“而生,为企业解决上云、用云、懂云的难题。 云掣科技领有来自阿里巴巴十年数据库教训积淀和业内顶尖的数据库技术团队,领有老板电器、方太厨卫、京东方、绿城团体、东风裕隆等泛滥批发制造业服务教训,在Oracle RAC畛域有这丰盛的教训和实际。 在深刻理解了企业现状后,服务团队依据理论状况对企业Oracle做了整体的布局和部署。基于阿里云产品,搭建Oracle RAC,满足企业对于云环境Oracle高可用和高性能的要求,同时搭配云掣自研的数据库全生命周期监控平台EasyDB,帮忙企业让数据库应用更加便捷、高效、灵便。 EasyDB 是一款PaaS层的企业数据库云平台,反对线下机房自建数据库、私有云RDS,混合云数据库的对立管控,反对MySQL,Oracle,Redis,PPAS等数据库全生命周期管控。可能极大不便云上用户疾速接入 Oracle 数据库,帮忙客户简化 DBA 的日常工作,具备云上 Oracle高可用性能、一键备份复原性能,保障客户利用及数据的安全性。 阿里云VPC构建平安网络环境,ECS作为计算节点,应用云盘实现存储节点性能。 EasyDB提供整个平台的软硬件资源监控和异样告警,帮忙企业及时知悉数据库整体情况,并且能对数据库和主机性能实时查看,定位瓶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提供数据库备份性能,并传至OSS,实现异地灾备;定期生成运维周报,帮忙企业更好的应用数据库。 云掣数据库团队胜利帮助该集团公司实现了Oracle RAC部署。在我的项目交付前,数据库团队对云上Oracle RAC进行性能压测和优化,在以后机器配置下,成果超出客户预期。 后记: 云掣数据库团队会持续为用户提供云上数据库的运维服务,帮忙客户从繁冗的数据库运维中解脱进去,专一于企业外围业务倒退。 数据库是企业的外围,企业的身家性命都存在一个个的数据库中,云掣科技心愿能够通过数据库的能力,帮忙更多企业在云时代治理好数据库,让业务稳固运行。 更多云上OracelRac计划请理解云掣运维中台

August 13, 2020 · 1 min · jiezi

关于云服务:2020可信云大会腾讯云防火墙获评可信云年度服务最佳实践

7月29日-30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主办的“2020可信云大会”在线上召开。作为我国云计算畛域信赖体系惟一的权威评估,本届大会以“数字新基建,可信新生态”为主题,致力于施展可信云平台作用,促成云原生、云网交融、云边协同等核心技术的不断创新,推动云计算产业衰弱倒退。 会上,可信云年度技术和服务最佳实际评选活动后果以及可信云最新评估后果正式颁布,腾讯云揽获四项最佳实际奖项,并新增十多项可信云评估认证。其中,腾讯云防火墙凭借杰出的企业级SaaS应用服务能力,获评可信云年度服务最佳实际奖。 腾讯云根底平安产品负责人周荃受邀缺席分论坛,发表题为《如何实现云环境下的流量可信、可控、可溯源》的主题演讲,解读腾讯云防火墙的外围能力与用户价值,分享基于云防火墙打造云原生平安体系的最佳实际。 腾讯云防火墙是腾讯云原生的新一代防火墙产品,与腾讯云网络架构和IT架构强关联,是用户业务上云的第一个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反对云环境下的SaaS化一键部署,为企业用户提供互联网边界、NAT边界,VPC 边界的网络访问控制;同时集成全网威逼情报、入侵进攻零碎(IPS)等多种平安能力,帮忙用户打造云上的流量平安核心和策略管控核心,保障云上资产与业务平安。 随同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业务上云,云原生曾经成为云计算畛域的重要技术趋势。在云原生平安背景下,计算、存储以及容器serverless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都具备原生的平安能力,但仍短少针对网络和流量的平安检测能力。而腾讯云防火墙恰好可能为用户提供入侵防护、威逼实时测、威逼向挪动防护等基于云环境开发的云原生平安防护性能,为企业打造上云的第一道平安防线。 现场周荃联合为腾讯云客户提供云端根底平安防护的实际,分享了腾讯云防火墙的四大外围价值:构建云环境下的DMZ区部署、基于攻打视角的威逼情报能力、集“事先检测-事中拦挡-预先追溯”于一身的高级威逼防护能力,以及优于平安组的管控能力。区别云平台自带的平安组,腾讯云防火墙能为上云企业提供包含基于SaaS的互联网资产梳理、集成IPS智能入侵进攻零碎拦挡网络攻击、威逼情报联动与被动外联管制、平安日志审计满足等保合规等多元化性能,一站式解决企业上云后的根底网络安全问题。 目前,腾讯云防火墙曾经为政府、互联网金融、教育等多个行业客户提供服务,实用于互联网裸露的破绽防护、被动外联管控、VPC间访问控制、平安重保等多种利用场景实际。往年6月广交会期间,腾讯平安重保团队基于腾讯云防火墙IPS实时监测和阻断,一键封禁海内IP和云内租户攻打,最终助力云上广交会实现了0平安危险、0安全事故。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逐步深刻,云原生平安正逐步深刻企业的外部流程和业务场景之中。腾讯平安将继续关注并输入云原生平安的技术与利用价值,打磨腾讯云防火墙等业余产品,帮忙企业实现危险被动发现、疾速管制,精细化、常态化的平安经营治理,助力上云企业业务高质量倒退。

August 3, 2020 · 1 min · jiezi

关于云服务:开放普惠高性能SLS时序存储助力打造企业级全方位监控方案

无所不在的时序数据工夫带走所有,长年累月会把你的名字、外貌、性情、命运都扭转。 ---柏拉图随着工夫的推移,万事万物都在不停的变动,而咱们也会用各种数字去掂量这些变动信息,比方年龄、分量、速度、温度、金钱...在数字化时代中,咱们会把这些随着工夫变动的数据保存起来,开掘这些数据的价值。通常咱们会称这类数据为---时序数据。 时序数据用于形容物体在工夫维度上的状态变动信息。 时序数据在各行各业都失去了十分宽泛的利用,例如股票走势、交易趋势、服务器指标、脉搏心跳、定位坐标、能耗趋势等等,而这些数据简直在所有的场景中都失去了利用,例如: 各类炒股软件提供泛滥不同维度的股票K线图,为宽广股民提供参考规范;Apple Watch通过监控佩戴者的心率信息,帮忙人们提前发现重大的心脏疾病;国家电网通过剖析各个小区、住户的用电量曲线,来判断是否有偷电漏电状况;电商类的公司会监控平台的下单、交易、退货、评估等要害流程的变化趋势,用来疾速发现各类异样;各个游戏平台通过剖析每个用户角色的操作、地位等变化规律,来判断是否应用了舞弊辅助工具...咱们须要一个什么样的时序存储为了可能撑持各种场景的时序剖析、监控等需要,近几年在开源和商业畛域均呈现了一些时序存储的引擎,例如TimescaleDB、CrateDB、InfluxDB、OpenTSDB、Prometheus等,这些存储引擎别离有本人的生态和实用场景,在某些场景下具备较高的劣势,例如TimescaleDB基于PostgreSQL,如果是PG的用户能够疾速上手;InfluxDB具备十分欠缺的生态,TICK(Telegraf、 InfluxDB、Chronograf、Kapacitor)能够疾速上手;Prometheus对于云原生场景反对十分敌对,PromQL也十分便捷灵便,曾经成为Kubernetes上监控的实事规范。然而从理论公司的业务场景登程,对于时序数据会有更多的要求: 高性能:时序数据通常流量大、保留周期长且须要长时间的范畴查问,可能撑持大规模的写入与疾速查问是必备条件;凋谢:通常公司外部会有多个部门对不同零碎的时序数据进行不同类型的剖析、监控等需要,因而时序存储需具备足够的凋谢能力,反对各种数据的接入以及上游生产;低成本:这里的老本次要包含两方面:资源老本和人力运维老本。有摩尔定律的存在,单位资源老本越来越低,而单位人力老本每年都在晋升,因而低成本的外围在于运维这套时序存储的人力老本;智能化:尤其在海量监控对象的场景中,纯正的动态规定很难发现某个监控对象的异样,因而时序存储下层须要附加智能化的算法,晋升监控的准确率。SLS时序存储公布SLS的日志存储引擎在2016年对外公布,目前承接阿里外部以及泛滥企业的日志数据存储,每天有数十PB的日志类数据写入。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时序类数据或者用来计算时序指标,为了让用户可能一站式实现整个DevOps生命周期的数据接入、荡涤、加工、提取、存储、可视化、监控、问题剖析等过程,咱们专门推出了时序存储的性能,与日志存储一道为大家解决各类机器数据的存储问题。 时序存储整体架构如上图所示,接入层能够对接各类开源的采集软件以及SLS本人开发的高性能Logtail,同时反对各种语言SDK间接写入,也反对Kafka、Syslog等开放性协定;存储层是齐全分布式架构,每个时序库可通过Sharding形式程度扩大,数据默认3正本高牢靠存储;计算层与存储层拆散,提供SQL、PromQL纯剖析型语法,同时提供智能剖析能力。基于SLS提供的采集、存储、剖析等性能可疾速构建企业本人的业务监控、微服务监控等计划。 性能特点 SLS时序存储从设计之初就是为了解决阿里外部与泛滥头部企业客户的时序存储需要,并借助于阿里外部多年的技术积攒,使之能够适应绝大部分企业级时序监控/剖析诉求。SLS时序存储的特点次要有: 丰盛上下游:数据接入上SLS反对泛滥采集形式,包含各类开源Agent以及阿里云外部的监控数据通道;同时存储的时序数据反对对接各类的流计算、离线计算引擎,数据齐全凋谢;高性能:SLS存储计算拆散架构充分发挥集群能力,尤其在大量数据下端对端的速度晋升显著;免运维:SLS的时序存储齐全是服务化,无需用户本人去运维实例,而且所有数据都是3正本高牢靠存储,不必放心数据的可靠性问题;开源敌对:SLS的时序存储原生反对Prometheus的写入和查问,并反对SQL92的分析方法,能够原生对接Grafana等可视化计划;智能:SLS提供了各种AIOps算法,例如多周期估算、预测、异样检测、时序分类等各类时序算法,能够基于这些算法疾速构建适应于公司业务的智能报警、诊断平台。典型利用场景利用/业务监控 利用/业务监控是公司层面重要的工作之一,在阿里外部始终作为最重要的监控项在建设。通过SLS提供的各类数据采集性能将所有利用/业务数据对立、实时采集,利用数据加工把各个不同期间、不同格调的数据做结构化解决,基于结构化的数据就能够做肯定的剖析,但通常业务数据量级较大,咱们还会应用SQL的聚合性能对数据进行肯定的降维,应用降维后的聚合时序数据来做告警以及长期的监控指标回溯。 云原生监控 随着云原生技术的遍及,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技术转型到云原生架构,借助于Prometheus、OpenTelemetry等CNCF的开源Project能够疾速采集到Kubernetes以及各类中间件、利用的监控信息,阿里云上的云监控获取到所有云产品的监控数据。利用SLS时序存储以及日志/Trace存储的能力,能够反对各类监控数据的对立存储,数据可无缝对接Grafana的可视化,在Grafana上构建基础设施、云产品、中间件、应用软件的全方位监控大盘。 拜访日志剖析 拜访日志作为网站、APP的入口流量记录,可能间接反映出以后利用是否失常,因而运维畛域的必备监控项。通过Logtail采集原始的拜访日志,可用来剖析/考察每个用户的申请,也可用作归档/审计需要;但原始拜访日志量较大,不太适宜间接的监控,通常会通过预聚合的形式对数据进行降维,基于聚合后的时序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并可利用SLS提供的智能巡检性能对每个业务站点进行独立的智能监控。 本文作者:元乙 原文链接:https://developer.aliyun.com/..._content=g_1000161276 本文为阿里云原创内容,未经容许不得转载。

July 30, 2020 · 1 min · jiezi

关于云服务:转载整理Iaas-paas-saas

"云"当下"云"倒退得越来越快,无论是大厂还是小公司都开始往这个方向进军。“云”的概念变成一个煊赫一时的词,但事实上他只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他涵盖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咱们在做产品的时候,要明确“云”的思维。在设计的时候要留神整体框架架构的正当。 架构目前常见的云服务模型有三种:SaaS(软件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和IaaS(基础架构即服务)。 每个都有本人的益处和差别。为了您的组织能作出最佳抉择,您有必要理解SaaS,PaaS和IaaS之间的差别。 Iaas 基础架构即服务云基础架构服务称为基础架构即服务(IaaS),由高度可扩大和自动化的计算资源组成。 IaaS是齐全自助服务,用于拜访和监控计算、网络,存储和其余服务等内容,它容许企业按需要和须要购买资源,而不用购买全副硬件。 IaaS交付IaaS通过虚拟化技术为组织提供云计算基础架构,包含服务器、网络,操作系统和存储等。这些云服务器通常通过仪表盘或API提供给客户端,IaaS客户端能够齐全管制整个基础架构。 IaaS提供与传统数据中心雷同的技术和性能,而无需对其进行物理上的保护或治理。 IaaS客户端依然能够间接拜访其服务器和存储,但它们都通过云中的“虚构数据中心”。 与SaaS或PaaS相同,IaaS客户端负责管理应用程序、运行时、操作系统,中间件和数据等方面。然而,IaaS的提供商治理服务器、硬盘驱动器、网络,虚拟化和存储。一些提供商甚至在虚拟化层之外提供更多服务,例如数据库或音讯队列。 IaaS的劣势抉择IaaS有很多益处,例如: • 是最灵便的云计算模型 • 轻松实现存储、网络,服务器和解决能力的主动部署 • 能够依据消耗量购买硬件 • 使客户可能齐全管制其基础架构 • 能够依据须要购买资源 • 高度可扩大 IaaS的特点在思考IaaS时要思考的一些特色是: • 资源可作为服务提供 • 费用因生产而异 • 服务高度可扩大 • 通常在单个硬件上包含多个用户 • 为组织提供对基础架构的齐全管制 • 动静灵便 何时应用IaaS与SaaS和PaaS一样,有些特定场景应用IaaS是最好的。如果您是初创公司或小公司,IaaS是一个很好的抉择,因而您不用破费工夫或金钱来创立硬件和软件。 有些大型组织心愿齐全管制其应用程序和基础架构,同时又想仅购买理论耗费或须要的硬,IaaS对他们也是无益的。对于疾速倒退的公司而言,IaaS可能是一个不错的抉择,因为您不用在需要变动和倒退时承诺应用特定的硬件或软件。如果您不确定新应用程序须要什么,这也会有所帮忙,因为依据须要能够依据须要进行扩大或放大。 国内IaaS的例子阿里云、隆重云、华为云计算 PaaS:平台即服务云平台服务或平台即服务(PaaS)为某些软件提供云组件,这些组件次要用于应用程序。 PaaS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一个框架,使他们能够基于它创立自定义应用程序。所有服务器,存储和网络都能够由企业或第三方提供商进行治理,而开发人员能够负责应用程序的治理。 PaaS的交付PaaS的交付模式相似于SaaS,除了通过互联网提供软件,PaaS提供了一个软件创立平台。该平台通过Web提供,使开发人员能够自在地专一于创立软件,同时不用放心操作系统、软件更新,存储或基础架构。 PaaS容许企业应用非凡的软件组件设计和创立内置于PaaS中的应用程序。因为具备某些云个性,这些应用程序或中间件具备可扩展性和高可用性。 PaaS劣势无论您的公司规模如何,应用PaaS都有很多劣势: • 使应用程序的开发和部署变得简略且经济高效 • 可扩大 • 高度可用 • 使开发人员可能创立自定义应用程序,而无需保护软件 • 大大减少了编码量 • 自动化业务策略 • 容许轻松迁徙到混合模型 PaaS的特点PaaS具备许多将其定义为云服务的特色,包含: • 它基于虚拟化技术,这意味着随着业务的变动,资源能够轻松扩大或放大 • 提供各种服务以帮助开发,测试和部署应用程序 • 许多用户能够拜访雷同的开发应用程序 • Web服务和数据库是集成的 ...

July 29, 2020 · 1 min · jiezi

关于云服务:SpringCloud-应用在-Kubernetes-上的最佳实践-线上发布

前言在利用公布上线的时候咱们最放心的莫过于因为代码的bug引发业务的问题,尽管咱们能够通过灰度的形式分批公布减小影响范畴,然而如果可能在公布的过程中从实时监控中疾速的发现问题进行回滚,那么就能缩短业务受影响的工夫。因而咱们能够看到灰度、监控、回滚是整个公布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三大利器,有了这三大利器后,咱们可能做到随时公布,从而放慢业务的迭代和上线速度。而监控作为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障生产环境服务稳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EDAS提供了十分丰盛的监控能力,上面咱们从不同的场景来具体介绍一下这些监控能力。 体系化监控能力搭建监控体系,最怕的就是有笼罩不到的中央,一个笼罩全面的监控应该是从基础设施到下层利用均有对应的伎俩去笼罩: 首先,如果故障产生时,最先感知到的其实是业务的受损,如交易量上涨、登陆的 UV 上涨等等。而如果持续往下钻,如果业务集群很大的时候,咱们最先须要定位到某一个服务或者某一台机器,这个过程如果没有相应的工具相佐犹如海底捞针,所以一个分布式链路级别的利用监控会是建设 Spring Cloud 利用的很好的配搭。等到咱们找到了相应的服务要开始进行定位剖析的时候,依据问题类型(是错是慢?)接下来须要开始剖析 JVM、内存、CPU 等维度的指标。最初咱们可能会发现这个问题是因为业务代码引起,也有可能因为基础设施引起,而在 K8S 中,Prometheus 目前是属于容器畛域根底监控最厉害的军刀。 如上图所示,目前 EDAS 联合阿里云上的某些云产品,齐全可能满足日常的运维的须要并帮忙业务开发的同学疾速的定位线上问题。 EDAS惯例监控能力系统监控利用实例的根底监控信息: 上图性能提供了以利用实例的维度来查看每个实例的监控信息,提供的JVM/CPU/Load/内存等的监控信息也是咱们常常须要关注的,当发现内存占用高,并且有频繁的FullGCC的状况时,咱们能够通过创立内存快照进行剖析来疾速定位问题。SQL剖析的能力也能疾速帮忙咱们定位到慢查问用来排查问题。 应用服务监控应用服务接口监控信息: 这里提供了以接口维度的监控信息,能够具体的看到接口在最近一段时间的申请信息,这里重点介绍一下接口快照性能,通过接口快照咱们能够看到该接口的申请耗时,以及申请的TraceId,依据这个TraceId咱们能够具体的看到本次申请的调用链以及调用的办法栈。 这里提供了以接口维度的监控信息,能够具体的看到接口在最近一段时间的申请信息,这里重点介绍一下接口快照性能,通过接口快照咱们能够看到该接口的申请耗时,以及申请的TraceId,依据这个TraceId咱们能够具体的看到本次申请的调用链以及调用的办法栈。 调用链路的追踪在分布式系统下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尤其是在排查上下游依赖中到底是哪个零碎拖慢了整个申请十分有用,在调用的办法栈中能够直观的追踪到调用出错的中央。 利用业务监控在EDAS中咱们反对利用自定义业务监控,这须要咱们开启高级监控的能力。从业务的视角来掂量利用的性能和稳定性,能够通过自定义来采集业务信息,来实时展示业务指标,帮忙业务进一步欠缺监控信息。具体的监控配置能够参考ARMS业务监控。 Prometheus监控监控产品的历史由来已久,然而随着云原生技术的继续炽热,Prometheus 作为新生代的开源监控零碎,缓缓成为了云原生体系的事实标准。而在EDAS中的高级监控产品ARMS曾经全面对接开源Prometheus生态,反对类型丰盛的组件监控,提供多种开箱即用的预置监控大盘,且提供全面托管的Prometheus服务,更多的具体内容能够参考ARMS Prometheus 通过以上这些监控能力,能够大大缩短线上问题从发现到定位再到解决的工夫,进步开发和运维人员排查和解决问题的效率。 EDAS利用公布场景中的监控以阿里巴巴团体的教训举例子,超一半以上的大故障都是在公布过程中产生,EDAS 针对公布这一场景联合 Kubernetes 的能力做了联合,其中的精华内容总结三个词:先发、再看、再发。艰深的解释就是能够利用 EDAS 中分批(灰度)公布能力,同时在公布视图中,确保相干的指标回归失常之后,再开始下一批公布了。 目前EDAS可能提供在三个维度上的指标监控数据,用来判断公布是否失常,列举如下: 利用业务指标目前EDAS以接口的维度提供了每个接口在公布前后的总的申请数比照以及申请该比例的图例,并且还可能具体的看到在公布前后该接口的谬误数、响应工夫以及单机的申请数比照,如下图所示: 通过上图,咱们能够直观的看到,当咱们公布后利用的接口申请是否失常,以此来判断是否会对业务产生影响。 利用异样在公布的过程中,咱们也须要时刻的关注在公布中是不是有新的异样产生,咱们想要有中央可能看到异样信息,防止间接登录到机器下来看业务日志,咱们的公布监控提供了日志聚合剖析的能力,能够在公布的过程提供实时的异样日志剖析展现,如下图所以: 零碎指标在新的业务性能上线的时候,咱们除了对业务自身的一些异样和指标进行关注外,还须要关注零碎的指标,这关系到咱们须要评估现有的机器是否可能撑持咱们的所有流量,是否须要进行程度扩容来更好的反对业务,咱们的公布监控零碎同样集成了零碎的监控的能力,为咱们的公布过程来保驾护航,具体的监控如下图所示: 以上内容咱们通过三个维度为大家展现了在整个公布的过程中EDAS为咱们提供的齐备的监控能力,通过这个能力能够让咱们的每一次公布都能做到镇定自若,成竹在胸,每一次公布都能平滑让业务进行降级。同时咱们也提供了查看公布报告的性能,将公布监控信息造成了一份清晰的可视化剖析报告供分享别人。 后续及结语本章咱们介绍了EDAS中提供的监控能力以及如何对EDAS Kubernetes集群上的Spring Cloud利用在公布的过程中如何看监控发现异常信息,然而如果出现异常了该怎么办呢?接下来的文章咱们将持续介绍,当呈现问题后咱们如何对曾经公布的利用进行疾速的回滚。 本文为阿里云原创内容,未经容许不得转载。

July 29, 2020 · 1 min · jiezi

关于云服务:Amazon-Redshift数据迁移阿里云MaxCompute技术方案

1 计划概述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公网环境迁徙Amazon Redshift数据到阿里云MaxCompute服务当中。 本计划的总体迁徙流程如下: 第一, 将Amazon Redshift 中的数据导出到Amazon S3存储上; 第二, 借助阿里云在线迁徙服务(Data Online Migration)从AWS S3将数据迁徙到阿里云OSS上; 第三, 将数据从阿里云OSS加载到同Region的MaxCompute我的项目中,并进行校验数据完整性。 2 前提条件· 筹备Redshift的集群环境及数据环境; 应用已有的Redshift集群或创立新的Redshift集群: ** ** 在Redshift集群中筹备好须要迁徙的数据,本计划中在public schema中筹备了TPC-H数据集进行计划介绍: · 筹备MaxCompute的我的项目环境; 在阿里云Region创立MaxCompute我的项目,这里以新加坡Region为例,创立了作为迁徙指标的MaxCompute我的项目: 3 Redshift导出数据到S33.1 Unload简介3.1.1 命令介绍AWS Redshift反对Role-based access control和Key-based access control两种认证形式实现Redshift UNLOAD命令写入数据到S3。 基于IAM Role的UNLOAD命令: unload ('select * from venue') to 's3://mybucket/tickit/unload/venue_' iam_role 'arn:aws:iam::0123456789012:role/MyRedshiftRole';基于access_key的UNLOAD命令: unload ('select * from venue') to 's3://mybucket/tickit/venue_' access_key_id ''secret_access_key ''session_token '';相干语法及阐明可参考Redshift官网文档对于UNLOAD到S3的介绍。 本计划抉择应用IAM Role形式进行数据导出。 3.1.2 默认格局导出unload默认导出数据的格局为 | 合乎分隔的文本文件,命令如下:unload ('select * from customer')to 's3://xxx-bucket/unload_from_redshift/customer/customer_'iam_role 'arn:aws:iam::xxx:role/redshift_s3_role';执行胜利后,在S3对应的bucket目录下能够查到文件文件: ...

July 28, 2020 · 3 min · jiezi

关于云服务:秒懂云通信号码隐私服务如何保护你的信息安全

本文为阿里云原创内容,未经容许不得转载。

July 28, 2020 · 1 min · jiezi

华为云技术分享跟唐老师学习云网络-Kubernetes网络实现

当今K8s独霸天下之时,咱们站在更高的角度,好好的看看K8s网络是以什么理念构筑的。以及一个容器集群的好保姆,是如何分别照顾 南北流量和东西流量的。 一、简单介绍下Kubernetes略。。容器集群管理的事实标准了,不知道要打屁股。 (ps:本章节可参考唐老师的《K8S前世今生》文章) 二、世界上的集群都一个样有点标题党哈,不过我接触过的各种集群也不少,各种各样: Ø OpenStack:在一大堆物理机上面,管理(启动/停止)VM的。 Ø SGE,Slurm,PBS:在一大堆电脑集群里面,管理(启动/停止)App的。 Ø Yarn:在一大堆电脑集群里面,管理(启动/停止)大数据App的。 Ø CloudFoundry:在一大堆电脑集群里面,管理(启动/停止)容器的 Ø Kubernetes:在一大堆电脑集群里面,管理(启动/停止)容器的。 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特点: 2.1 跨节点跑xx程序 这个xx程序一定是首先单机可以运行的。比如OpenStack:单机上面可以用qemu启动VM,想跨节点管理VM,就引入了OpenStack。Kubernetes也一样:单机上面可以跑Docker容器;想跨节点管理容器,就得引入集群管理老大的概念。 2.2 有一个管事的老大A)集群管理的老大,负责让手下的某个小弟干活。别管是命令式(直接下命令)的,还是申明式(发告示)的,小弟收到命令后,乖乖干活就是了。 B) 同时,这个集群管理的老大,需要有脑子,不然小弟数量多了管不好。所以它需要拿笔记一记。比如OpenStack的老大得带个Mysql数据库;Kubernetes把笔记记在了ETCD里面(不过ETCD这个本子太小,记得东西不能太大,这是另话)。 C) 不管哪种老大,都得有个军师。一个新活来到老大这里,那么多小弟,指派给谁不是干呀。这活实际分配给哪个小弟,这得军师说了算,所以每中集群软件都自己写了一套 Scheduler 算法,可谓程序员间浪费重复轮子之典型代表。 2.3 小弟上面都有一个Agent 这个小弟上面的Agent,时刻向老大汇报自己的状态:活不活着,忙还是闲,方便老大派活。同时,Agent也就是那台电脑里面的地头蛇了,帮忙老大负责各种临时事物。只是大家的取名不一样: OpenStack:取名Nova Kubernetes:取名Kubelet Yarn:取名NodeManager 2.4 老大怎么给小弟发号施令一般老大都是通过:消息队列来,给小弟发号施令的,而不是亲自上门(直连)下达命令。原因么,当然是小弟可能临时出门(故障)了呗~ 直接上门可能不通,放消息队列里面就可靠多了。等小弟出差回来,还能看到老大下达的任务令。 Ø OpenStack:用 RabbitMQ 发号施令 Ø Kubernetes:用 ETCD 发号施令 Ø CloudFoundry:用 NATS 发号施令 上面这些组件都是带消息通知的功能,区别有些有名,有些没那么出名罢了。 比如我们的K8s: 特别需要提一下:K8s这个老大不简单,找了个ETCD这个好帮手。这小家伙挺神,既能当笔记本记点事情(代替OpenStack中的Mysql),又能当公告牌,通知点消息(代替OpenStack中的Rabbit)。所以K8s这个容器集群管理相对OpenStack这个虚机管理不需要数据库,666~ 三、K8s怎么设计容器网络的呢3.1 南北流量要看到K8s诞生的时候,那时是有CloudFoundry和Docker的,且都已经比较成熟。那时作为PaaS一哥的CF对容器网络的抽象: 主要考虑平台外部,怎么访问容器里面的App。而平台内部的App之间如何互相访问,几乎没有太多的设计。 由上图所示,可以看到,平台外部访问,一般都是上下画的,所以也叫做南北流量。我们这么叫,也是便于程序员之间沟通和理解。 Ps:PaaS的基本原型大致都这样: 3.2 东西流量K8s吸取了前辈们的精华,除了平台外部访问App,还新增考虑了平台内部,App之间如何互相访问。 即K8s通过增加一个负载均衡的“LB”设备,来搞定平台内部的App间互相访问。给每个App取个别名,在LB上面登记一下,就可以被内部其他App访问。 由上图所示,可以看到,平台内部访问,一般都是水平画的,所以也叫做东西流量。一个完整的PaaS平台,就是需要南北流量+东西流量,全套治理的。 3.3 Docker原生访问方式还记得唐老师的《Docker网络实现》章节吧,Docker容器可以通过“节点IP+节点Port”的方式访问到容器。原理的容器所在节点,设置了NAT规则。报文一到达节点,根据目的端口,转发进入容器。 ...

July 7, 2020 · 1 min · jiezi

全球实时互动云服务商声网Agora成功上市超多福利反馈开发者

2020年6月26日,全球实时互动云服务商声网Agora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交易,股票代码:API,声网开盘价报45美元,较20美元的发行价暴涨125%,截止收盘,声网股价暴涨152.5%,报50.50美元,市值达50.6亿美元。 SegmentFault 思否作为声网的合作伙伴,由公司合伙人&CTO 祁宁@Joyqi 代表现场参加了声网的上市仪式。 “我十分有幸作为声网 Agora 的合作伙伴代表受邀参加这次特殊的 IPO 仪式,这件事对 Agora 的意义非常重大,对中国互联网科技界同样如此。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声网 Agora 作为一个纯技术公司能登录美国纳斯达克,本身就是一种强大实力的体现。我们作为开发者社区非常荣幸陪伴了这些企业的成长,也希望能看到更多的技术公司崭露头角。” 声网Agora创始人兼CEO赵斌在发给员工的内部全员信中表示,“回望过去,当前的时刻是一个里程碑,是很多声网伙伴曾经梦想的事件,是市场对我们服务专业价值的背书和认可。展望未来,这个时刻又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在我们面前, ‘让实时互动无处不在’的愿景,和实时互联网真正赋能线下全场景的未来,虽然正徐徐展开,令人神往,但也仍然前路蜿蜒,征程长远,等待我们一如既往地踏踏实实、一步一步走过。” 成立于2013年的声网Agora首创实时互动云(Real-time Engagement Platform-as-a-Service,简称 RTE PaaS)服务,并逐步将实时互动作为专业的云服务提供给开发者和企业,其主要为开发者提供简单易用、高度可定制和广泛兼容的应用编程接口API,使得开发者不需要研发或自己构建底层基础设施,就能将实时互动能力嵌入到应用中。 据赵斌在全员信中介绍,声网Agora创造了全球首个、同时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实时互动网络——软件定义实时网SD-RTN;创造了全球首个,且迄今为止数据处理能力最强、分析维度最广的实时互动质量诊断分析产品——水晶球Agora Analytics;2015年推出了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的实时互动领域开发者的盛会——RTC大会,此后一年一度从未间断。 目前,声网Agora服务的开发者既包括独立开发者,也包括企业中的开发者,帮助他们利用实时互动技术来创新产品,提升用户体验,从而使自己的产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招股书显示,从创立之初至2020年3月31日,已有超180,000个应用在声网Agora的平台上注册。今年3月,声网Agora通过超过10,000个活跃应用为100多个国家的终端用户提供了超过400亿分钟的实时互动使用时长。2020年Q1,活跃客户数达1176家。 此次成功上市,作为一家服务于开发者的企业,声网也推出了超多的福利回馈开发者。 活动一:千元代金券免费送 7 月 10 日起,访问 www.agora.io,注册声网Agora账号。在 Agora 后台,通过抵扣码“API”,即可对指定的分钟数套餐包抵扣 1000 元人民币,仅需8元购买价值1008元套餐包。详情请访问 Agora 后台。 活动二:RTC 2020全球挑战赛预热RTC Innovation Challenge 2020 全球挑战赛将于 7 月底开赛,本届大赛不仅有丰厚奖金,更有更多创业福利等你来拿!特此,声网建立了「预热群」,可第一时间获取大赛最新信息。同时,加群后不仅可领取限量 T 恤,还将在群内不定期抽奖。 活动方式:扫码添加「声网小姐姐」????,备注:RTC2020 挑战赛,即可入群。活动时间:6 月 28 日直至挑战赛开赛

June 29, 2020 · 1 min · jiezi

云图说|管理与部署域家族云图说重磅推出一图在手谁与争锋

摘要:管理与部署域服务包括云监控、云审计服务、云日志服务、标签管理服务、消息通知服务,这些服务为您的云资源管理提供便利。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往往要对云资源进行部署和管理,为了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管理与部署域的服务便应运而生。管理与部署域服务可以实现对云资源的监控和日志审计,同时可以帮助您便捷的完成对各类云资源的部署、管理和维护。 “云图说”带您总览管理与部署域的服务在整个公有云系统中的角色和地位,再对各个服务进行单点描述。 您也可以点击“了解更多”,管理与部署域服务等着您! 点击关注,第一时间了解华为云新鲜技术~

June 29, 2020 · 1 min · jiezi

云图说-初识标签管理服务给你的云资源贴个条

当组织中的多个部门有不同的工作流程和存储需求时,多云部署成为企业业务上云的首选。但面对相同类型的云资源如何进行分类,也成为了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那么,云产品在应用过程中是否有一个通过使用标签的形式,按各种维度(例如用途、所有者或环境)对云资源进行分类。 华为云标签管理服务就能够提供快速便捷将标签集中管理的可视化服务,提供跨区域、跨服务的集中标签管理和资源分类功能。 还等什么呢,快来给你的云资源贴个条! 点击关注,第一时间了解华为云新鲜技术~

June 24, 2020 · 1 min · jiezi

为什么需要云IDE

一.云 IDE?是新概念吗?不不不,早在 2010 年就有成熟的产品了:Cloud9 IDE 时至如今,云 IDE 已经相当常见了,比如: Cloud9:亚马逊为其云计算服务提供的 IDEEclipse Che及Eclipse Theia:老牌 IDE 的云化版本Coder:以及前不久开源的code-serverExpo Snack:React Native 的云端开发环境Coding:国内的云 IDE 产品codesandbox:面向 Web 项目的云 IDE二.为什么需要云 IDE?一般的开发工作流中,我们会建立一套本地环境,包括顺手的 IDE 和整套本地工具,但这种本地开发模式存在一些问题: 开发机性能要求高:冷编译一次 40 分钟开发环境配置复杂:工具环境能够通过容器技术或一系列版本管理工具(如 nvm)解决,但网络、安全等环境就不那么容易配置了依赖特定设备:休假可以,但是带上电脑,24 小时 On Call,10 分钟无响应记大过一次巨型代码库的管理难题:巨型代码库切换个 Git 分支,动辄半小时于是,远程开发的理念应运而生,连接远程测试服务器,直接在服务器环境完成日常开发工作,免去本地重建并维护一套测试环境的成本 现有的远程开发模式下,工程师大多通过终端交互工具连接远程机器,并通过 vim、naro 等文本编辑器来开发。而这些编辑器通常对项目文件管理、运行任务、调试器、智能提示/补全等基础功能的支持不那么友好,并不能像本地 IDE 一样提供舒适的开发环境。开发体验下降的同时,也限制了开发效率 那么,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有,把 IDE 也搬到远程,即云 IDE P.S.或者把云拽下来,即,本地 IDE 提供远程开发能力,但理念上与云 IDE 并无二致(本地 IDE 相当于浏览器),具体见VSCode 远程开发套件 三.云 IDE 能解决什么问题?综上,IDE 上云能解决两方面问题: 本地开发模式难以解决的问题:不再要求本地机器十分强大,不必担心环境,不依赖特定办公设备,硬盘也不用再疯狂旋转远程开发模式的体验问题:不再是 Web Editor 玩具,而与本地 IDE 一样顺手的开发环境云 IDE 也是远程开发模式的一种实现形式,自然能够解决本地开发模式所存在的一些难题 同时,作为 Web Editor 的升级形态,云 IDE 能够提供更好的远程开发体验,补足远程开发模式的体验短板,解决工具不称手限制开发效率的问题 ...

June 5, 2020 · 1 min · jiezi

阿里巴巴的云原生与开发者

摘要:利用云原生技术构建应用简便快捷,部署应用轻松自如,运行应用按需伸缩。如今,云原生已经成为下一代技术发展的趋势。在 2019 杭州云栖大会开发者峰会上,阿里巴巴资深技术专家李响就为大家分享了阿里巴巴的云原生技术与开发者的那些故事。为什么选择云原生?云原生的本质目标就是充分释放云计算带来的红利,阿里巴巴希望开发者能够使用云上极致弹性的资源交付能力,也能够使用云上极为便捷的产品和服务。阿里巴巴实践云原生也已经走过了几年时间,并在去年启动了全站上云。阿里巴巴希望业务可以更好地拥抱云,更加全面地推进云原生。 云原生既带来了技术红利,同时也带来了业务红利。 在资源效率方面,云原生为资源效率带来了极大提升。使用容器、调度等技术不仅提高了单机维度的部署密度和资源效率,还提高了集群维度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使用率。除此之外,将业务搬到云上,还可以使用云的极致弹性的资源交付能力,既能够应对流量洪峰,也降低了资源的使用成本。在开发效率方面,使用 Kubernetes 这样的平台增强了运维自动化的能力,也增强了对应用和资源进行编排的能力,并降低了运维负担,提高了开发效率。同时,阿里云也在推动 CI/CD 系统的演进,希望加速应用从完成到上线的过程,并提高这一过程的稳定性和确定性,提高开发人员迭代的信心。此外,阿里云也希望将通用框架下沉到基础设施中,使得开发者能够在多语言的环境下更容易地接入和使用平台的能力,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对服务网格的探索。在标准与开放方面,通过云原生可以帮助阿里巴巴实现基础设施和生态标准的完全融合。这不仅可以将开源生态中的新技术、新理念引入到阿里巴巴的基础设施中,利用阿里内部的大规模场景和复杂业务进行打磨、锤炼,并将经过打磨的结果回馈给社区,让它带给广大开发者更多的技术红利。还可以将打造的技术引入阿里云,打造出一套完整的云原生产品技术家族,帮助云上的开发者。从 Kubernetes 开始谈到实践云原生,其实可以从 Kubernetes 这个云原生的基石开始。从 Kubernetes 开始实践云原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 Kubernetes 向下可以对接各种不同的资源层,既可以对接像阿里云这样的公有云,也可以对接专有云,因此可以利用 Kubernetes 构建混合云平台。二是 Kubernetes 向上提供了强大的自动化运维能力、编排能力以及强大的拓展性,因此可以在 Kubernetes 上层构建一些垂直性的平台能力,比如可观测性、服务治理以及无服务化。基于这些垂直能力,可以进一步构建更贴近业务的平台,这也正是 Kubernetes 本身“Platform for Platform”的定位。 阿里巴巴的规模阿里巴巴的规模非常庞大,内部有超过 10 个集群,超过 10 万个节点,以及超过百万级别的容器。那么,开源技术和开源项目是否能够承受阿里巴巴的体量?能够抗住双11峰值规模的考验呢? 阿里巴巴坚信一定要和上游共建生态,阿里不希望只是去 ForkKubernetes,而希望去锤炼和打造 Kubernetes,因此有三个策略: 第一个策略是对自身业务进行负载的追踪和模拟,并将追踪和模拟的结果应用到 Kubernetes 云原生体系中进行测试。第二个策略是对于测试过程中发现的规模性问题,会持续优化,并反馈到上游,使得整个社区受益,进而推动云原生领域的发展。第三个策略是持续推动社区去接受这些可扩展的能力,阿里巴巴也定制了自己的调度器和控制器,来满足自身的业务场景。Kubernetes 1.16 和 etcd 3.4在最近发布的 Kubernetes 1.16 和 etcd 3.4 版本中,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也一同作出了大量贡献,单机的数据存储规模提升了 50 倍,单集群节点规模也提升了 3 倍,完全可以满足阿里巴巴这样体量的公司在双 11 这种场景下的需求。今年的 618,蚂蚁金服已经对 Kubernetes 集群进行了验证,在即将到来的双 11,阿里会对 Kubernetes 集群进行再次验证。如果阿里巴巴可以使用 Kubernetes 作为云原生的基石,相信 99.9% 的企业都可以信任 Kubernetes 以及云原生技术。 应用运维与交付除了云原生的基石 Kubernetes 以外,阿里巴巴还希望推动整体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希望把云原生技术的红利传导到更上层。 基础设施中一个重要的应用就是交付和运维,以前面向虚拟机的交付和运维非常复杂,并且不同企业有自己不同的运维模式和方法,可能是手动也可能是半自动,甚至在同一家企业内,运维手段也不尽相同。云原生倡导的是统一的平台和统一的理念,希望能够实现自动化运维,因此构建统一的应用模型和统一的应用架构分层就非常重要。 因此,阿里巴巴也同社区一起在推进云原生领域中应用交付与运维分层模型。并且将这一理念在阿里内部进行了规模化落地,目前已经推动了阿里内部的 4 个应用管理产品线面向云原生全面升级,构建了 100 多个应用。阿里认为这套应用结构非常有意义和价值,因此也与 CNCF 成立了应用交付领域小组,并由阿里的张磊担任小组联系主席 ,希望与社区一起推进这个项目。 服务网格在云原生领域中,位于更上层的系统就是服务网格。服务网格的好处在于具有强大的多语言支持能力,能够降低业务对接服务治理的难度,更易于实现统一的基础设施升级。在真正的实践中,Service Mesh 也会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如何支持更多的协议,能否在大规模场景下得以较好运用,数据链路、服务面是否足够稳定等。 为了解决 Service Mesh 面临的上述挑战,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率先决定选用一套与社区兼容的体系,并在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内部的云原生系统当中进行打磨。今年 618 蚂蚁金服已经完成核心系统上到 SOFAMosn 的验证工作,在马上来临的今年的双 11,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将会在核心系统大规模上线 Service Mesh,同时会把自身技术演进的结果及时反馈到上游去,和社区一起把 Service Mesh 从一个非常先进的技术变成一个非常稳定和可靠的技术,并且会在阿里云推出 Service Mesh 服务,让阿里云上的开发者能够便捷地使用服务网格技术。 FaaSFaaS 是开发人员非常喜欢的技术和概念,它可以极大地提升开发效率,使得开发者无需关注脚手架,可以直接以响应式模式来填充代码。同时,FaaS 可以帮助大家实现自动的扩容和缩容,当遇到问题时也可以帮助大家自动恢复,免去了运维的困扰。 但 FaaS 本身也存在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如何找到一个既能够适应不同业务,也能够适应复杂业务逻辑的编程模型。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在提供运维和弹性的自动化能力的同时,不增加额外的开销。阿里巴巴希望在今年的双 11 考验 FaaS 服务的极致弹性和极致的启动时间,阿里也会把 FaaS 的研究结果及时反馈到上游和阿里云中去,为广大开发者提供更大的便利和红利。 开源社区贡献阿里巴巴与蚂蚁金服对于核心开源社区的云原生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在 etcd、Kata Containers、Containerd 以及 Dragonfly 等项目中都有核心 Maintainer。除这些项目外,我们也会持续向 Kubernetes 等云原生其他领域提供贡献,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让云原生成为一个稳定、可靠的技术,成为企业未来的 IT 基石。 引领开发者走向云原生阿里巴巴在中国的开源社区以及开发者社区中有深厚的积累,之前就一直在运作很多开源项目。阿里巴巴希望用自身构建的土壤引领中国开发者走向云原生模式。 DubboDubbo 是国内最受开发者欢迎的微服务引擎之一,最近阿里把 Dubbo 捐献给了 Apache 基金会,希望它可以成为更加开放、更加标准的微服务引擎,希望能够与社区和开发者共建这个引擎。 现在,阿里巴巴对 Apache Dubbo 有了新的期望,希望 Apache Dubbo 能够成为更云原生的微服务框架。因此,在 Apache Dubbo 未来的演进道路中,有三个具体目标: 第一个目标是希望 Apache Dubbo 作为 RPC 框架可以更好地结合 Service Mesh,并对 Apache Dubbo 进行一定程度的瘦身,将一些能力下沉到 Service Mesh 上去。第二个目标是希望 Apache Dubbo 可以变得更加标准,能够和其他生态体系互融互通,能够支持 HTTP/2,能够融入 gRPC、Spring Cloud、Kubernetes 体系,为开发者提供更多选择。第三个目标是希望提升 Dubbo 本身的可观测性,支持 OpenTracing 等,使得基于 Apache Dubbo 构建的分布式系统能够具备更高的可运维能力。Nacos Nacos 是阿里巴巴去年开源的一个项目,开源之后很快就收到了广泛的好评。目前在 GitHub 上有超过 8000 个 Star,也有数十家企业已经将 Nacos 应用到了生产环境中。Nacos 本身在阿里巴巴内部也支撑了巨大体量微服务的注册。Nacos 的研发目标是简单且易用,其提供了一组非常简单的 API,方便开发者使用 HTTP 或 DNS 进行服务发现。阿里巴巴希望 Nacos 能够成为联动传统微服务框架和云原生微服务框架的桥梁,因此也希望 Nacos 既可以注册传统服务,又能注册云原生服务,让两边的服务实现互融互通。这样才能帮助阿里巴巴以及广大开发者平滑、稳定地从传统服务治理模式演进到云原生的服务治理模式。 ...

October 15, 2019 · 1 min · jiezi

阿里张磊云计算生态价值点正迅速聚焦到应用上

导读:云原生不再只是基础设施的开发和运维人员的关注点,在应用交付领域小组成立之后,CNCF 基金会正在同应用开发和应用运维人员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云原生的理念如今正如火如荼。它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社区基于对云的思考,逐渐提炼出的一系列技术、最佳实践与方法论的集合。不过,到目前为止云原生的讨论较多局限在基础设施的开发和运维人员群体中。 相比之下,更关注业务本身的应用开发同学,与云原生技术带来的资源利用率提升、分布式系统的弹性扩展与可靠性等能力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的隔阂。对这部分同学来说,云原生技术更多时候还停留在“知其然”的阶段。 然而,伴随着云原应用的理念持续普及,我们正看到整个云计算生态的核心关注点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2019 年 9 月 12 日,云原生基金会 CNCF 宣布成立应用交付领域小组(Application Delivery SIG)。阿里巴巴高级技术专家、Kubernetes 社区资深成员张磊,软件智能公司 Dynatrace 的首席技术与战略创新官 Alois Reitbauer,与 VMware 资深专家 Bryan Liles 共同当选为该小组首届联席主席。 该领域小组是 CNCF 基金会官方成立的第一个以“应用”为中心的领域小组,也被社区誉为是 “CNCF 里最具价值的领域小组”。 那么,为什么 CNCF 会将“应用交付”设立为新的核心关注点呢?云原生的本质,是一种让应用最大程度享受云计算红利的架构思想。这种思想,实际上是在云计算技术不断普及的过程中,应用基础架构不断朝着”让专业的人做专业事“的方向持续演进、然后逐步沉淀下来的一套最佳实践和架构范式。 实际上,在云计算真正普及之前,基础设施能力(比如服务发现、流量控制、监控与可观测性、访问控制、网络控制、存储层抽象等)并不是开发者唾手可得的资源。所以应用基础设施必须以某种方式屏蔽底层基础设施对它的缺失和薄弱的环节进行增补,才能够让开发者更好的专注于业务逻辑这个最具价值的事情。 所以在这个时期,传统应用基础架构与应用之间是非常紧密的耦合关系,要么应用基础设施直接接管应用开发本身的各个阶段(比如 ESB),要么就是应用基础设施直接成为应用开发过程中的一部分(比如 各种编程框架和中间件)。这种架构下,应用本身的能力与演进,实际上是跟应用基础设施的命运被紧紧的绑定在了一起。 当然,这个情况如今已经今非昔比。云计算的迅速崛起,使得当今的基础设施能力正逐渐通过 Kubernetes 这样的标准的平台层下沉到了更加专业的云服务体系当中,而不再拘泥和锁定于传统中心化应用基础设施和中间件自身的能力。云原生技术体系,打通了云与应用之间最后的隔阂,也使得后续涌现出的 Service Mesh 思想得以进一步解耦“应用”与“应用基础设施”,使得应用可以直接通过 localhost,即可连接到原先必须由中心化应用基础设施或者中间件才能提供的各项能力当中。 伴随着云原生应用架构的逐步落地,应用开发者的心智正逐步从基础设施层当中解放出来。这也使得社区的价值聚焦点,开始从“资源效能”逐步向“研发效能”和“交付效能”靠拢。这个变化,将会接下来成为云原生生态继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如何解读云原生基金会 CNCF 成立应用交付领域小组?对于这一新成立的领域小组,其后续会做哪些事情是广大云计算领域开发者非常关注的,张磊表示: 一、领域小组将逐步确立和推进“云原生应用管理与标准交付体系”云原生应用管理与交付是一个随着云原生技术日渐成熟之后迅速成为新一代云计算技术聚焦点的重要技术领域。在当前的技术生态当中,Kubernetes 正在构建一个受到全世界普遍认同的、标准化的应用基础设施层;Serverless 则提供了一种高效的调度与资源管理模型;而 Service Mesh 则进一步明确了应用之间非侵入式的服务治理机制。这些能力,我们都统一称之为“平台层能力”,也是之前 CNCF 基金会主要关注的领域。 而本次 CNCF 应用交付领域小组所关注的,则是在“平台层”之上的“应用管理层”的技术架构和演进方向。这一层,也是未来云计算生态的价值聚焦点。 应用交付领域小组将致力于与整个云原生社区协作,共同在“应用”、“最终用户”和“平台层”之间,构建出一套高效、标准和可信赖的交付与连通体系。这个思想贯穿应用交付的声明周期,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标准的分层结构(云原生应用分层模型)来将其形象表达出来: 在这个模型下,“应用定义”,“应用部署与交付”,和“应用实例管理”之间会进行清晰的分层和协作。这种分层理念,是目前整个云计算生态都缺失的。而云原生应用分层模型,将会成为后续云原生应用交付生态向“标准化”、“插件化”、和“职责分离”的方向不断演进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云原生应用交付最佳实践与架构范式应用交付领域小组将协同云原生开源社区一起,在上述“云原生应用分层模型”体系下逐步抽象与提炼出各层对应的最佳实践、基础范式、参考架构与项目范例,同时对主流开源社区中的应用管理项目进行梳理和汇总。最终,这些内容都会以《CNCF 云原生应用架构白皮书》的方式同整个生态见面。 三、推动云原生应用交付生态向分层与标准的架构上不断演进在上述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应用交付领域小组将会联同社区和生态,共同推进主线应用管理开源项目逐步向分层、统一、标准的方向持续演进。此外,领域小组也会持续在这套体系下进一步甄别和孵化开源项目,并通过编制《云原生应用交付生态指南(Cloud Native App Delivery Lanscape)》来帮助云原生用户和开发者进行选型和架构参考。这些都有望让云原生社区的终端用户真正成为应用交付领域小组最大的受益者。 ...

October 9, 2019 · 1 min · jiezi

蚂蚁金服自研数据库OceanBase如何登顶TPCC

10 月 2 日,国际事务处理性能委员会(TPC)宣布:在最新发布的 TPC-C 排行榜中,蚂蚁金服自研数据库 OceanBase 位列第一。InfoQ 记者第一时间采访到蚂蚁金服研究员、OceanBase 主架构师杨传辉(日照),请他解读这份 TPC-C 榜单,同时介绍 OceanBase 积累九年多才正式参与 TPC-C 打榜的过程和意义。 请从专业性和权威性,参与标准和参与流程上,介绍一下 TPC-C 的测试结果,对于数据库厂商来说意味着什么? TPC 是由数十家会员公司创建的非盈利组织,成立于 1988 年,总部设在美国,图灵奖得主 Jim Gray 是奠基人。TPC 的成员主要是业界主流的计算机软硬件厂家,其职责是制定企业级应用基准测试考评的标准规范,并且衡量整体系统的性能和性价比,管理测试结果的认证和发布。Oracle、IBM、微软等公司的多个数据库产品曾多次参与这个测评并且是主要领先成绩的保持者。TPC-C 是 TPC 组织制定的关于 OLTP 数据库事务处理能力的基准测试,金融、电信、政府等关键领域的客户一般参照 TPC-C 结果来衡量各个数据库厂商的事务处理能力。 只有在 TPC 官方网站上得到认证,得到国际机构审计的测试结果才是 TPC 机构认可的测试结果。TPC-C 认证要求非常严格,大到性能、功能、数据一致性和容灾能力,小到测试过程中使用过的鼠标键盘价格,都需要严格披露,确保测试可复现且与真实业务场景保持一致。OceanBase TPC-C 仅仅认证过程就花费超过半年时间。 数据库的核心能力包括性能、成本、功能、生态等等,而 TPC-C 是全球 OLTP 数据库最权威的性能测试基准。TPC-C 登顶是每个 OLTP 数据库厂商的梦想,登顶意味着具备世界级的事务处理能力,能够满足无论是互联网还是金融、电信、政府等关键领域的核心系统的事务处理需求。目前在 TPC-C 指标上,蚂蚁金服是唯一一家中国上榜企业。 OceanBase 此前参与过该基准测试吗?取得的成绩是什么? 几乎每个 OLTP 数据库都会在测试环境中跑 TPC-C 基准测试,OceanBase 也不例外。虽然 OceanBase 在阿里巴巴“双十一”等业务场景中积累了非常好的高并发事务处理能力,但 TPC-C“打榜”难度非常之大,OceanBase 积累了九年多才选择正式参与 TPC-C 打榜。 ...

October 8, 2019 · 2 min · jiezi

2019年云计算十大趋势预测

10年之后,世界云计算战场已经成为中美之间的角逐,中国云计算产业迎来了它的发展期!首先,关于2019云计算行业的趋势,这里分享一份来自云计算行业从业人士、分析师和企业决策层,对云计算产业2019年的发展趋势所作出的十大预测,供各位参考。 参自IDC圈:2019年云计算十大趋势:云成为获取人工智能主要途径 以下为云计算行业十大发展趋势: 1、广泛使用智能决策成为企业先进标志 人工智能走出“娱乐界”,开始在企业运营中广泛辅助人类做决策。 今后,一个企业是否先进,主要的衡量指标之一就是智能协助员工(不仅仅是服务于高管)做决策的比例。云不再是技术圈层讨论的问题,更多是企业决策者关注的问题。 企业对于使用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业务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同时,以云为基础的智能商业也将触发企业进行组织变革。 2、企业将整体上云 更多大型企业逐渐放弃自建的IT基础设施,整体迁移到公有云,出现“云基原生企业”。 美国视频网站Netflix的基础设施已经全部搬迁到亚马逊AWS上。中国少数企业在2018年实现了这样的整体上云搬迁,而在2019年预计这样整体搬迁上云的案例将会大量涌现。 生产资料的云化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3、云成为企业获取人工智能最重要路径 云天然解决了企业数据和技术的统一,并构成了企业获取人工智能能力的最重要路径。 目前,公有云平台已经成为客户低成本获取人工智能服务的最重要渠道。 在商业领域,经过云服务商自身业务验证的人工智能技术备受企业决策者青睐。 4、 硬件云服务商逐步告别公有云市场 2018年传统硬件起家的厂商在公有云时代集体遭遇水土不服。 IBM的云计算份额下滑,此前惠普、思科、富士通等企业借助开源OpenStack 技术进入公有云市场先后挫折。分析认为硬件厂商在公有云市场折戟,在于没有搞清楚云计算的本质。 云计算的本质并非“计算机”而是服务,加上此类企业几乎与互联网时代完美错身。由此,上述厂商的硬件基因如此强大既有商业如此成功以至于面临“创新者的窘境”。 5、公有云市场进一步集中 根据权威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和IDC的统计,包括亚马逊AWS、微软Azure、阿里云、谷歌云在内四家厂商成为了全球公有云市场的主导力量,并且这四家厂商的营收增长速度都远超行业平均增长。 华尔街投行高盛预计,2019年亚马逊、微软、阿里巴巴等巨头厂商将占据核心云计算市场约84%的份额。这些厂商在人才、技术、运营、服务、资本、生态等多方面都大幅领先行业对手,可以预见2019年全球云计算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并在未来几年更加显著。 6、企业更偏好全栈解决方案 过去一年,随着智能技术在商业领域的加速渗透,很多企业已经在部分业务环节中实现了智能化。 但是,相对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某一业务或者环节而言,越来越多的CEO群体表示更加青睐全面的解决方案。这类方案不但可以实现公司业务的数据化,还提供一整套经过验证的智能工具,帮助企业实现智能决策。 2019年,更全面的智能解决方案将会不断出现,并得到市场欢迎。 7、企业因为安全拥抱云计算 过去提到上云,安全成为一个阻碍因素。 很多企业在选择是否上云时,最重要的担忧是安全问题,不仅担忧自身的信息安全,也担心业务系统的稳定性。但是随着全社会数字化转型,各类企业业务经营将不可能避免地触网,为了寻求业务安全反而开始成为促进企业积极上云的驱动因素。 云计算厂商拥有强大的安全团队,服务过多类型的客户,可以让企业低成本获得了强大的安全防护能力,这改变了以往企业在安全方面的投资习惯。 8、云计算渗透率进一步提高 经过10多年发展,云计算技术已经逐渐成熟,企业对于云计算的接受程度也在进一步提高。 由于云计算能够给企业IT运营、业务创新等带来明显效用,上云已经成为企业常态。 2019年,全社会将把越来越多的预算投放在云计算领域,而这将进一步提升云计算在整体IT支出的占比。华尔街投行高盛预测,2019年云计算的市场渗透率将首次突破10%,到2021年该数字将跃升至15%。这意味着,云计算将进一步蚕食企业IT支出,提升在IT市场的影响力。 9、云计算产业并购活动将更加频繁 2018年,云计算领域出现了诸多规模巨大的并购交易,这些交易分部在芯片、安全、人工智能、开发者社区、云解决方案等不同领域。 主流云计算厂商为了维持高速增长,需要推出更多高附加值的产品或者服务,并不断扩大付费客户群体规模,通过合并或者收购成为快速见效的手段。 2019年,云计算巨头公司针对技术或者客户方向的收购活动预计还将高频出现。此外,部分公司还可能通过收购跨界进入云计算产业。 10、云厂商尝试向产业上游延伸 随着主流云计算厂商在IT市场上拥有更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它们开始尝试向产业上游延伸,尝试涉足芯片、服务器等核心环节,这给传统硬件产业链带来冲击。 过去几年,诸多云计算厂商先后宣布人工智能芯片、物联网芯片等开发计划,比如谷歌推出TPU(张量处理器)、阿里云开发神经网络芯片Ali-NPU、亚马逊AWS开发人工智能芯片Inferentia等。2019年,预计更多云厂商主导的专用芯片或者其他硬件将会上市。在特定场景下,这些专用芯片将挑战传统芯片的绝对统治地位。 2019年,云计算行业将会见证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上云。 银行、保险、制造业等均选择云计算作为未来战略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载体,一改过去主要以互联网客户为主的现状。云计算产业正在进入广泛的应用渗透,以及产品迭代升级与客户拓展交互推进的阶段,整体行业正在进入业绩逐步兑现的阶段。 2019年,云计算市场无论是放眼全球还是聚焦国内,已然百家争鸣的云服务市场将会迎来新一轮的洗牌。 包括全球六大云计算巨头:亚马逊AWS,谷歌,阿里云,IBM,微软Azure和甲骨文,也包括云服务市场的新玩家、初创企业等,从全球到国内,2019年云服务市场将不会太安静。 “马太效应”这个词经常会被拿来形容云计算这个行业,这和云计算产品既有的行业基因有密切联系,规模化竞争,布局及盈利、重资产化、先入为主,意味着更早入局的拥有更多资源的云服务商往往拥有更大的获胜机会,亚马逊AWS能有今天的成绩便是最好的例证。 当然,这也并不是意味着新来的玩家没有机会,不过对于新玩家而言无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对云计算行业的掌控力、具备扩展行业应用和计算能力、具有能够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能力、具有能够满足差异化需求和定制化服务能力、需要更加专注在所属领域的纵向发展和延伸,以达到更高的产品进入壁垒,保持在所属细分领域存在价值和竞争力,这样新玩家才可以在云服务的江湖占有一方天地,云计算市场将会呈现多寡头和垂直领域云服务商并存发展的局面。 2019年,云计算将会向成为「云生态」更进一步,不只是孤立独自发展,将会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5G等技术做更多的融合、交流和碰撞,彼此依附且相互助力!

July 16, 2019 · 1 min · jiezi

产品对话-愿云原生不再只有Kubernetes

从2013年,云原生(Cloud Native)的概念由 Pivotal 的 MattStine 首次提出,到现在,其技术细节不断得到社区的完善。云原生逐渐演变出包括 DevOps、持续交付、微服务、容器、敏捷基础设施等内容,也形成了一种团队、文化、技术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企业采用云原生来构建应用,可以更好地把业务生于“云”或迁移到云平台,从而享受“云”的高效和持续的服务能力。 那么云原生究竟有哪些神奇的力量?云原生技术的发展又面临着怎样的境况?京东作为CNCF云原生基金会的白金会员,又是如何利用自身业务场景优势来推动开源技术的应用实践?京东云产品研发部专家架构师刘俊辉为大家做出了解答。 云原生是什么?在云原生技术全面爆发之前,我们开发的应用可以被称为非云原生应用,非云原生应用并没有考虑到应用的弹性和规模性,甚至很多都不具备扩展性,当业务规模扩大时,特别依赖硬件的升级,进而带来了巨大的成本问题。 相比于传统开发,云原生的核心优势是: 灵活性,可以随意组合各种应用,通常是基于容器的应用;弹性,可以按需使用云的资源,节约成本;规模性,不再受传统机房物理机的限制,在云上几乎可以做到无限扩展。除了利用云本身的特点外,云原生在成本上、规模上都能更好的适应企业未来发展。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公司上云后并未明显降低成本,这类公司业务通常是非常稳定的,并且可预测在未来不会有爆发性增长的需求,那么企业运维原有的硬件以及维持一个稳定的团队就足够了。而真正的互联网公司,对用户增长的期待一定是指数级的,这样就要尽早考虑云原生的应用。 其实,在国内谈云原生是比较前沿的。 现在的互联网企业领导者,或多或少会意识到云或云原生的价值,但是多和少的程度差别很大,新兴的互联网公司基本上可以100%的拥抱云原生,但老牌企业对传统架构进行转型时就会遇到各种问题。 企业上云可能面临着三方面的需求:应用的技术改造、人员的技能升级、管理者的观念转变。 这三个需求是由易到难的。这其中最困难的就是管理者的观念转变,因为决心难下,决定难做。转变就意味着投入,意味着调整,意味着在短期内可能看不到收益并且会有较大的投入或者是生产力的下降。 如果领导者下定决心去做,还能给企业人员一定的时间去学习、转型新技能,这之后遇到的技术问题将会是最容易解决的问题。 京东为什么做云原生?京东云,作为具有强产业属性的云智能厂商,在云原生技术的大量投入来自于自身业务的需求,在每年的京东618、京东11.11电商促销季的海量数据和洪水般的流量面前,从电商的前端网站、订单、结算、支付、搜索、推荐,到后端的仓储、配送、客服、售后,以及采销人员使用的各种业务系统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京东几千个系统,几万个应用,每一个环节正常工作才能保证整体业务顺利运行。 因此,京东云需要一个灵活的、有弹性的、可规模化的平台,这是对云原生的天然需求。同时,京东云也要有自己的架构模式,并向着100%云原生努力着。 目前京东云的实践主要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京东云刚起步时,大量参考了OpenStack的实现,基本上是定制化的OpenStack。之后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比较多,其中一个重大问题是云原生的规模化,当规模迅速提升时,OpenStack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会出现各类问题,包括稳定性问题、数据一致性问题等; 第二阶段,京东云用自己研发的组件完全替代了OpenStack,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业务做到了容器化,并在此期间研发了原生容器容器技术。原生容器可以看作使用容器镜像的虚拟机。相对于虚拟机更轻量化,能更快捷的启动;相对于Docker容器,能更好的实现安全性和隔离性。 第三阶段,也是目前正在做的阶段,京东云希望把所有的业务都容器化、Kubernetes化,以便拥有快速、一致性的部署能力。 由于用户规模和业务量庞大,京东云在运行大规模集群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尤其是在集群的可靠性、稳定性、数据的安全性方面表现突出。 京东在云原生上有哪些技术突破?容器化 · 京东云容器部署 10x 加速 在传统情况下,容器启动时整个容器镜像都要被加载完才能开始启动的过程,但从抽样调研的一些京东容器应用中发现,平均每个容器镜像只有10%会在启动阶段被访问到。京东云所做的工作就是实现一边加载一边启动,优先加载启动所需要的部分,也就是说,典型情况下只要加载10%的镜像的内容就可以完全启动容器。 据了解,10x 加速的说法是从统计意义上定义的,不同业务模式的容器,启动模式不同,加速效果也不同。比如在京东云上运行机器学习的容器,它的镜像的大小可能超过 10G,相应的启动速度加速会更明显。 微服务 · 架构拆分和粒度 企业是否采用微服务、什么时候采用微服务、如何采用微服务的技术路线,一定是从需求出发的。如果企业是面向互联网的,像电商、社交网站等,在用户增长时一定会面临大量问题,如果不用微服务会导致架构到某个阶段被迫重构。但是对于一些客户数量、模式比较固定的应用,就可以选择其中具有弹性和规模性需求的部分应用先进行微服务化。 微服务的一个优点在于相互之间可以使用不同的开发语言,在处理不同的任务上发挥各自的优势。同时,可以根据开发人员的能力,来决定以何种语言开发何种功能,借此来进行整体架构的拆分。 京东云的微服务平台依托于京东的多可用区部署,可以实现跨可用区的分布式部署。用户无需任何运维操作,就可以获得跨机房的高可用性。此外,平台还将微服务框架、弹性部署、日志分析等系统深度集成,一站式满足各类运维需求。 自动化运维 · 云原生& DevOps DevOps和云原生是相对独立的关系,即使没有云原生,DevOps依然是一个非常领先的一个理念。DevOps存在的价值在于帮助互联网公司快速的迭代,能让用户的需求能在第一时间被满足,所以DevOps要求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的一致性,以及灰度发布等快速迭代的能力。 现在的互联网公司每天发布几十个变更已是常态,这几十个变更不只在开发环境,还包括在生产环境中。这种发布变更的模式就是由DevOps能力提供的,如果能持续的发布变更,并且不影响用户的使用,那么企业就可以比其他的竞争者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因此在京东云,DevOps和云原生是非常好的协同关系,而并非强绑定的。 为了更好的在云原生的环境下实践 DevOps ,京东云做了什么?京东云的DevOps目前主要能够提供全链路的部署、监控、运维、服务治理等解决方案,提升企业DevOps水平,实现研发、测试、运维高效协同,提升服务效率和整体稳定性。 京东云提供了代码仓库、云编译、云部署等DevOps各关键环节的产品解决方案,同时提供了代码流水线产品将DevOps全流程贯穿起来, 京东云提供的服务管理功能,能够进一步提供基于服务树的角色权限管理和机器、资源管理自动化运维服务,满足各种复杂运维场景一键式作业,实现自动化运维。 在持续交付方面,基于Kubernetes的容器编排方案,提供从代码编译构建、部署、流量接入的持续交付流程,未来还将在网络和调度层进一步进行定制化调优,更切合企业实际场景。 另外,京东云提供从基础资源到服务可用性、服务性能和业务逻辑的全链路监控服务,支持多种类型的监控:基础监控,进程/端口监控,域名监控,死机监控,日志监控,组件监控,方法监控和自定义监控。进一步形成故障发现 – 故障定位 – 故障恢复整个故障生命周期闭环,降低MTTR。 Serverless · 函数计算和原生容器 通常,企业在建一个网站时,至少需要一个虚拟服务器或是物理服务器。但有了无服务器架构的概念后,一些拥抱前沿技术的公司就把网站转移到了无服务器技术上。二者最大的区别是无服务器的网站不再需要外部服务器模块,所有动态的内容、资源、框架类的部分静态内容,都可以通过无服务器提供。因此Serverless能够帮助应用开发者摆脱服务器等底层基础设施管理的负担,专注于业务层的创新。 无服务器技术目前并无公认的定义,京东云认为服务器技术目前有三种实现:第一种是真正的无服务器,就是所谓的函数计算;第二种是类似京东云的原生容器,容器直接呈现给用户,并且背后不需要有虚拟机来支持”。第三种是应用的比较广泛的无服务器,背后的虚拟机由云厂商来提供,但是对用户不可见,仍然是以机的方式来提供容器。 根据现在企业的运作模式不难判断,无服务器未来大部分会迁移到函数计算,至于以分离容器形式存在的无服务器未来会不会保留,目前还没有结论。 京东云在无服务器方面开放了两个层面的服务:函数计算产品和原生容器,其主要考虑因素包括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其中还包括规模化和快速部署能力。 函数计算方面,京东云和AWS的Lambda 以及Azure的Function类似,都是需要用户提供一段代码,这段代码以HTTP的入口形式可以访问。代码可以用Java等多种语言写出,处理完用户请求后给出一定的反馈,整体代码的生存周期就是请求的处理过程。代码是由函数计算来提供包括CPU、内存、语言平台等运行环境,用户完全不用关心代码运行在什么地方。 ...

July 16, 2019 · 1 min · jiezi

Spring-Cloud-Alibaba-Nacos心跳与选举

通过阅读NACOS的源码,了解其心跳与选举机制。开始阅读此篇文章之前,建议先阅读如下两篇文章: Spring Cloud Alibaba Nacos(功能篇) Spring Cloud Alibaba Nacos(源码篇) 一、心跳机制只有NACOS服务与所注册的Instance之间才会有直接的心跳维持机制,换言之,这是一种典型的集中式管理机制。 在client这一侧是心跳的发起源,进入NacosNamingService,可以发现,只有注册服务实例的时候才会构造心跳包: @Override public void registerInstance(String serviceName, String groupName, Instance instance) throws NacosException { if (instance.isEphemeral()) { BeatInfo beatInfo = new BeatInfo(); beatInfo.setServiceName(NamingUtils.getGroupedName(serviceName, groupName)); beatInfo.setIp(instance.getIp()); beatInfo.setPort(instance.getPort()); beatInfo.setCluster(instance.getClusterName()); beatInfo.setWeight(instance.getWeight()); beatInfo.setMetadata(instance.getMetadata()); beatInfo.setScheduled(false); beatReactor.addBeatInfo(NamingUtils.getGroupedName(serviceName, groupName), beatInfo); } serverProxy.registerService(NamingUtils.getGroupedName(serviceName, groupName), groupName, instance); }没有特殊情况,目前ephemeral都是true。BeatReactor维护了一个Map对象,记录了需要发送心跳的BeatInfo,构造了一个心跳包后,BeatReactor.addBeatInfo方法将BeatInfo放入Map中。然后,内部有一个定时器,每隔5秒发送一次心跳。 class BeatProcessor implements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for (Map.Entry<String, BeatInfo> entry : dom2Beat.entrySet()) { BeatInfo beatInfo = entry.getValue(); if (beatInfo.isScheduled()) { continue; } beatInfo.setScheduled(true); executorService.schedule(new BeatTask(beatInfo), 0, TimeUnit.MILLISECONDS); } } catch (Exception e) { NAMING_LOGGER.error("[CLIENT-BEAT] Exception while scheduling beat.", e); } finally { executorService.schedule(this, clientBeatInterval, TimeUnit.MILLISECONDS); } } }通过设置scheduled的值来控制是否已经下发了心跳任务,具体的心跳任务逻辑放在了BeatTask。 ...

July 8, 2019 · 4 min · jiezi

Istio流量治理原理之负载均衡内含福利

流量治理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话题,例如: 动态修改服务间访问的负载均衡策略,比如根据某个请求特征做会话保持;同一个服务有两个版本在线,将一部分流量切到某个版本上;对服务进行保护,例如限制并发连接数、限制请求数、隔离故障服务实例等;动态修改服务中的内容,或者模拟一个服务运行故障等。在Istio中实现这些服务治理功能时无须修改任何应用的代码。较之微服务的SDK方式,Istio以一种更轻便、透明的方式向用户提供了这些功能。用户可以用自己喜欢的任意语言和框架进行开发,专注于自己的业务,完全不用嵌入任何治理逻辑。只要应用运行在Istio的基础设施上,就可以使用这些治理能力。 一句话总结Istio流量治理的目标:以基础设施的方式提供给用户非侵入的流量治理能力,用户只需关注自己的业务逻辑开发,无须关注服务访问管理。 Istio流量治理的概要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Istio流量治理的概要流程 在控制面会经过如下流程:(1)管理员通过命令行或者API创建流量规则;(2)Pilot将流量规则转换为Envoy的标准格式;(3)Pilot将规则下发给Envoy。 在数据面会经过如下流程:(1)Envoy拦截Pod上本地容器的Inbound流量和Outbound流量;(2)在流量经过Envoy时执行对应的流量规则,对流量进行治理。 负载均衡下面具体看看Istio提供了流量治理中的负载均衡功能。 负载均衡从严格意义上讲不应该算治理能力,因为它只做了服务间互访的基础工作,在服务调用方使用一个服务名发起访问的时候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后端,把流量导过去。 如图2所示,传统的负载均衡一般是在服务端提供的,例如用浏览器或者手机访问一个Web网站时,一般在网站入口处有一个负载均衡器来做请求的汇聚和转发。服务的虚拟IP和后端实例一般是通过静态配置文件维护的,负载均衡器通过健康检查保证客户端的请求被路由到健康的后端实例上。 图2 服务端的负载均衡器 在微服务场景下,负载均衡一般和服务发现配合使用,每个服务都有多个对等的服务实例,需要有一种机制将请求的服务名解析到服务实例地址上。服务发现负责从服务名中解析一组服务实例的列表,负载均衡负责从中选择一个实例。 如图3所示为服务发现和负载均衡的工作流程。不管是SDK的微服务架构,还是Istio这样的Service Mesh架构,服务发现和负载均衡的工作流程都是类似的,如下所述:(1)服务注册。各服务将服务名和服务实例的对应信息注册到服务注册中心。(2)服务发现。在客户端发起服务访问时,以同步或者异步的方式从服务注册中心获取服务对应的实例列表。(3)负载均衡。根据配置的负载均衡算法从实例列表中选择一个服务实例。 图3 服务发现和负载均衡的工作流程 Istio的负载均衡正是其中的一个具体应用。在Istio中,Pilot负责维护服务发现数据。如图4所示为Istio负载均衡的流程,Pilot将服务发现数据通过Envoy的标准接口下发给数据面Envoy,Envoy则根据配置的负载均衡策略选择一个实例转发请求。Istio当前支持的主要负载均衡算法包括:轮询、随机和最小连接数算法。 图4 Istio负载均衡的流程 在Kubernetes上支持Service的重要组件Kube-proxy,实际上也是运行在工作节点的一个网络代理和负载均衡器,它实现了Service模型,默认通过轮询等方式把Service访问转发到后端实例Pod上,如图5所示。 图5 Kubernetes的负载均衡 本篇内容节选及改编自《云原生服务网格Istio:原理、实战、架构与源码解析》本书购买链接:https://item.jd.com/12538407.... 将本篇内容转发至朋友圈集齐6个赞,并截图于“京东云开发者社区”公众号后台进行回复。 我们将为第6、66、99位回复者送出《云原生服务网格Istio:原理、实战、架构与源码解析》。 本期获奖名单将于本周日(7月7日)揭晓,快快点击“好看”,并且转发到朋友圈吧! 推荐阅读 干货 | 三分钟带你挑选专属负载均衡 干货 | 京东云应用负载均衡(ALB)多功能实操

July 5, 2019 · 1 min · jiezi

干货-云解析DNS之网站监控

云解析是在域名解析的基础上,由京东云团队,结合京东云的优质网络、主机资源研发的高可用、高可靠、功能丰富的权威DNS服务器。云解析拥有简单易用的控制台,方便用户对域名进行操作。采用多集群、多节点部署,拥有百G防护套餐,专业DNS团队提供全面的服务保障能力。本次操作需要用到京东云云解析【企业高级版】¥3888/年,因为只有这个版本才有网站监控功能 一、搭建测试站点具体配置如下: 计费模式:按配置地域与可用区:华北-北京(可用区随意)镜像:CentOS 7.4 64位规格:1核4GB存储:保持默认安全组:开放全部端口(仅用于测试,生产环境根据需求开放)带宽:1Mbps名称:自定义自定义数据:如下云主机dns_test1: 1 #!/bin/bash2 yum install httpd -y3 systemctl enable httpd4 systemctl start httpd5 echo "Web01" > /var/www/html/index.html云主机dns_test2: 1 #!/bin/bash2 yum install httpd -y3 systemctl enable httpd4 systemctl start httpd5 echo "Web02" > /var/www/html/index.html云主机创建完成如下: 浏览器中分别输入以上两个云主机的公网IP可验证测试站点是否创建成功 二、在云解析中添加域名1. 添加域名 打开京东云控制台:https://console.jdcloud.com/,在左侧导航中依次点击域名服务-云解析,如图添加需要被解析的域名(需要填写一级域名) 添加完成后,需要到原域名服务商所在的控制台修改NS 各个服务商界面不同 NS修改完成 NS修改是否生效,由于控制台是定时查询同步,所以会有所延迟,具体可查询whois:https://net.jdcloud.com/domai...2. 添加域名解析记录 如图添加两条A记录,分别指向上一步创建的云主机dns_test1的公网IP和云主机dns_test2的公网IP(这里设置的两条记录主机记录要相同,记录值不同,具体看后面操作) 解析记录添加完如下: 验证添加的记录 三、设置网站监控1. 设置报警联系人信息 注意:网站监控报警只有安全设置中绑定的手机号和邮箱才能收到信息,联系人管理中设置的联系人信息无法收到报警。 2. 添加网站监控 ...

July 4, 2019 · 1 min · jiezi

云原生应用-Kubernetes-监控与弹性实践

前言   云原生应用的设计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开发者接受与认可,而Kubernetes做为云原生的标准接口实现,已经成为了整个stack的中心,云服务的能力可以通过Cloud Provider、CRD Controller、Operator等等的方式从Kubernetes的标准接口向业务层透出。开发者可以基于Kubernetes来构建自己的云原生应用与平台,Kubernetes成为了构建平台的平台。今天我们会向大家介绍一个云原生应用该如何在Kubernetes中无缝集成监控和弹性能力。 本文整理自由阿里云容器平台技术专家 刘中巍(莫源)在 KubeCon 分享的《Cloud Native Application monitoring and autoscaling in kubernetes》演讲。获取 KubeCon 全部阿里演讲PPT,关注阿里巴巴云原生公众号,微信菜单栏点击 PPT下的“获取PPT” 阿里云容器服务Kubernetes的监控总览 云服务集成  阿里云容器服务Kubernetes目前已经和四款监控云服务进行了打通,分别是SLS(日志服务)、ARMS(应用性能监控)、AHAS(架构感知监控服务)、Cloud Monitor(云监控)。 SLS主要负责日志的采集、分析。在阿里云容器服务Kubernetes中,SLS可以采集三种不同类型的日志 APIServer等核心组件的日志Service Mesh/Ingress等接入层的日志应用的标准日志  除了采集日志的标准链路外,SLS还提供了上层的日志分析能力,默认提供了基于APIServer的审计分析能力、接入层的可观测性展现、应用层的日志分析。在阿里云容器服务Kubernetes中,日志组件已经默认安装,开发者只需要通过在集群创建时勾选即可。 ARMS主要负责采集、分析、展现应用的性能指标。目前主要支持Java与PHP两种语言的集成,可以采集虚拟机(JVM)层的指标,例如GC的次数、应用的慢SQL、调用栈等等。对于后期性能调优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AHAS是架构感知监控,通常在Kubernetes集群中负载的类型大部分为微服务,微服务的调用拓扑也会比较复杂,因此当集群的网络链路出现问题时,如何快速定位问题、发现问题、诊断问题则成为了最大的难题。AHAS通过网络的流量和走向,将集群的拓扑进行展现,提供更高层次的问题诊断方式。 开源方案集成开源方案的兼容和集成也是阿里云容器服务Kubernetes监控能力的一部分。主要包含如下两个部分: Kubernetes内置监控组件的增强与集成  在kubernetes社区中,heapster/metrics-server是内置的监控方案,而且例如Dashboard、HPA等核心组件会依赖于这些内置监控能力提供的metrics。由于Kubernetes生态中组件的发布周期和Kubernetes的release不一定保证完整的同步,这就造成了部分监控能力的消费者在Kubernetes中存在监控问题。因此阿里云就这个问题做了metrics-server的增强,实现版本的兼容。此外针对节点的诊断能力,阿里云容器服务增强了NPD的覆盖场景,支持了FD文件句柄的监测、NTP时间同步的校验、出入网能力的校验等等,并开源了eventer,支持离线Kubernetes的事件数据到SLS、kafka以及钉钉,实现ChatOps。 Prometheus生态的增强与集成   Promethes作为Kubernetes生态中三方监控的标准,阿里云容器服务也提供了集成的Chart供开发者一键集成。此外,我们还在如下三个层次作了增强: 存储、性能增强:支持了产品级的存储能力支持(TSDB、InfluxDB),提供更持久、更高效的监控存储与查询。采集指标的增强:修复了部分由于Prometheus自身设计缺欠造成的监控不准的问题,提供了GPU单卡、多卡、共享分片的exporter。提供上层可观测性的增强:支持场景化的CRD监控指标集成,例如argo、spark、tensorflow等云原生的监控能力,支持多租可观测性。阿里云容器服务Kubernetes的弹性总览   阿里云容器服务Kubernetes主要包含如下两大类弹性组件:调度层弹性组件与资源层弹性组件。 调度层弹性组件  调度层弹性组件是指所有的弹性动作都是和Pod相关的,并不关心具体的资源情况。 HPAHPA是Pod水平伸缩的组件,除了社区支持的Resource Metrics和Custom Metrics,阿里云容器服务Kubernetes还提供了external-metrics-adapter,支持云服务的指标作为弹性伸缩的判断条件。目前已经支持例如:Ingress的QPS、RT,ARMS中应用的GC次数、慢SQL次数等等多个产品不同维度的监控指标。 VPA VPA是Pod的纵向伸缩的组件,主要面向有状态服务的扩容和升级场景。    cronHPA cronHPA是定时伸缩组件,主要面向的是周期性负载,通过资源画像可以预测有规律的负载周期,并通过周期性伸缩,实现资源成本的节约。 ResizerResizer是集群核心组件的伸缩控制器,可以根据集群的CPU核数、节点的个数,实现线性和梯度两种不同的伸缩,目前主要面对的场景是核心组件的伸缩,例如:CoreDNS。 资源层弹性组件资源层弹性组件是指弹性的操作都是针对于Pod和具体资源关系的。 Cluster-Autoscaler Cluster-Autoscaler是目前比较成熟的节点伸缩组件,主要面向的场景是当Pod资源不足时,进行节点的伸缩,并将无法调度的Pod调度到新弹出的节点上。 virtual-kubelet-autoscaler virtual-kubelet-autoscaler是阿里云容器服务Kubernetes开源的组件,和Cluster-Autoscaler的原理类似,当Pod由于资源问题无法调度时,此时弹出的不是节点,而是将Pod绑定到虚拟节点上,并通过ECI的方式将Pod进行启动。 Demo Show Case  最后给大家进行一个简单的Demo演示:应用主体是apiservice,apiservice会通sub-apiservice调用database,接入层通过ingress进行管理。我们通过PTS模拟上层产生的流量,并通过SLS采集接入层的日志,ARMS采集应用的性能指标,并通过alibaba-cloud-metrics-adapster暴露external metrics触发HPA重新计算工作负载的副本,当伸缩的Pod占满集群资源时,触发virtual-kubelet-autoscaler生成ECI承载超过集群容量规划的负载。 总结  在阿里云容器服务Kubernetes上使用监控和弹性的能力是非常简单的,开发者只需一键安装相应的组件Chart即可完成接入,通过多维度的监控、弹性能力,可以让云原生应用在最低的成本下获得更高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本文作者:jessie筱姜阅读原文 本文为云栖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July 4, 2019 · 1 min · jiezi

性能压测工具选型对比

本文是《Performance Test Together》(简称PTT)系列专题分享的第二期,该专题将从性能压测的设计、实现、执行、监控、问题定位和分析、应用场景等多个纬度对性能压测的全过程进行拆解,以帮助大家构建完整的性能压测的理论体系,并提供有例可依的实战。 该系列专题分享由阿里巴巴 PTS 团队出品。 第一期:《压测环境的设计和搭建》,点击这里。 本文致力于给出性能压测的概念与背景介绍,同时针对市场上的一些性能压测工具,给出相应的对比,从而帮助大家更好地针对自身需求实现性能压测。 为什么要做性能压测在介绍性能压测概念与背景之前,首先解释下为什么要做性能压测。从09年的淘宝双十一大促导致多家合作银行后台系统接连宕机,到春运期间12306购票难,再到前不久聚美优品促销活动刚开始就遭秒杀。根据Amazon统计,每慢100毫秒,交易额下降1%。这些事件和统计数据为大家敲响了警钟,也客观说明了性能压测对于企业应用的重要性。 从具体的作用上讲,性能压测可以用于新系统上线支持、技术升级验证、业务峰值稳定性保障、站点容量规划以及性能瓶颈探测。 1. 新系统上线支持在新系统上线前,通过执行性能压测能够对系统的负载能力有较为清晰的认知,从而结合预估的潜在用户数量保障系统上线后的用户体验。 2. 技术升级验证在系统重构过程中,通过性能压测验证对比,可以有效验证新技术的高效性,指导系统重构。 3. 业务峰值稳定性保障在业务峰值到来前,通过充分的性能压测,确保大促活动等峰值业务稳定性,保障峰值业务不受损。 4. 站点容量规划通过性能压测实现对站点精细化的容量规划,指导分布式系统机器资源分配。 5. 性能瓶颈探测通过性能压测探测系统中的性能瓶颈点,进行针对性优化,从而提升系统性能。 综上所述,性能压测伴随着系统开发、重构、上线到优化的生命周期,因此有效的性能压测对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系统生命周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性能压测概念性能压测是通过自动化的测试工具模拟多种正常、峰值以及异常负载条件来对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从测试目的上性能压测又可以划分为负载测试、压力测试、并发测试、配置测试以及可靠性测试。 负载测试是测试当负载逐渐增加时,系统各项性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压力测试是通过确定一个系统的瓶颈或者不能接受的性能点,来获得系统能提供的最大服务级别的测试。并发测试通过模拟用户并发访问,测试多用户并发访问同一个软件、同一个模块或者数据记录时是否存在死锁等性能问题。配置测试是通过对被测系统的软/硬件环境的调整,了解各种不同方法对软件系统的性能影响的程度,从而找到系统各项资源的最优分配原则。可靠性测试是在给系统加载一定业务压力的情况下,使系统运行一段时间,以此检测系统是否稳定。总的来说,性能压测是在对系统性能有一定程度了解的前提下,在确定的环境下针对压测需求进行的一种测试。 如何选取性能压测工具在选取合适的性能压测工具之前,我们需要先先了解执行一次完整的性能压测所需要的步骤: 1. 确定性能压测目标:性能压测目标可能源于项目计划、业务方需求等 2. 确定性能压测环境:为了尽可能发挥性能压测作用,性能压测环境应当尽可能同线上环境一致 3. 确定性能压测通过标准:针对性能压测目标以及选取的性能压测环境,制定性能压测通过标准,对于不同于线上环境的性能压测环境,通过标准也应当适度放宽 4. 设计性能压测:编排压测链路,构造性能压测数据,尽可能模拟真实的请求链路以及请求负载 5. 执行性能压测:借助性能压测工具,按照设计执行性能压测 6. 分析性能压测结果报告:分析解读性能压测结果报告,判定性能压测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若不满足,要基于性能压测结果报告分析原因 由上述步骤可知,一次成功的性能压测涉及到多个环节,从场景设计到施压再到分析,缺一不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一款合适的性能工具意味着我们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一次合理的性能压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工具选型对比在论述了性能压测必要性之后,如何选取性能压测工具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本文选取了市场上主流性能压测工具:(ab)Apache Bench、LoadRunner、JMeter、阿里云PTS,并从多个方面出发分析了各个工具的优缺点,汇总后的优缺点如下表所示: 压测工具Apache Bench(ab)LoadRunnerJMeterPTS学习成本低高高低安装部署成本低高高低是否免费是否是否是否支持多协议否是是是压测结果是否能够图形化展示否是是是是否支持TPS模式否否否是是否有链路、场景编排管理支持否是是是是否支持场景录制否是是是生态环境强弱弱弱弱强监控指标是否完备否否否是是否原生支持流量地域定制否否否是Apache Bench(ab) ab是一款用来针对HTTP协议做性能压测的命令行工具,支持在本地环境发起测试请求,验证服务器的处理性能。它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作为一款开源工具,ab具有较好的扩展性,测试开发人员可以基于自身需求对其进行二次开发,同时它对HTTP协议支持度较好,比如支持设定HTTP请求头、支持Cookie以及HTTP的多种方法。此外,使用ab时还可以通过指定性能压测产生的总请求数、并发数与压测时长控制性能压测,结合其能够输出性能压测过程中的TPS(每秒事务数)、RT(响应时延)等信息的特点,ab具有简单易上手的特点。但ab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无图形化界面支持,支持协议较为单一,只支持HTTP协议,缺少对HTTPS协议、WebSocket等协议的支持,对于较为复杂的性能压测场景,ab缺少链路编排、场景管理等支持,只能够对单一地址发起性能压测,此外,它的性能压测统计指标纬度较少,缺少性能压测过程中的数据统计,只能够在压测结束后获取相关的统计数据,无法实时获取系统负载等指标,难以应用于生产环境下的性能压测。 总的来说,ab作为一款命令行测试工具,适用于本地对支持HTTP协议的单一地址进行性能压测,但缺少相应的链路编排、场景管理、数据可视化等大规模性能压测基础功能,无法应用于生产环境。 LoadRunner LoadRunner,是一款发布于1993年11月的预测系统行为和性能的负载测试工具。通过以模拟上千万用户实施并发负载及实时性能监测的方式来确认和查找问题,LoadRunner作为一款历史悠久的商业性能压测工具,能够对整个企业架构进行测试。企业使用LoadRunner能最大限度地缩短测试时间,优化性能和加速应用系统的发布周期。 LoadRunner可适用于各种体系架构的自动负载测试,能预测系统行为并评估系统性能。 LoadRunner从组件上可划分为四部分: 负载生成器:模拟用户对服务器发起请求虚拟用户生成器:捕捉用户业务流,用于录制和生成脚本控制器:用于提供场景设计与场景监控,能够实时监控脚本的运行情况分析器:汇集来自各种负载生成器的日志并格式化报告,以便可视化运行结果数据和监控数据从组件划分上可以看出 LoadRunner 对于性能压测拥有较为系统的支持,结合多个组件的功能特性,用户可以较为方便地设计复杂背景下的性能压测场景,例如结合场景设计设置虚拟用户数量、设置执行时间等,结合虚拟用户生成器实现复杂链路、场景的高效设计与编排。此外,LoadRunner支持设置思考时间、集合点,还可以结合分析器实现压测报告统计数据、指标的可视化,助力测试人员理解性能压测结果。但 LoadRunner 作为一款商业软件,价格较高,需要本地安装,安装过程较复杂,在实际设计执行压测时需要编写相应的脚本,对使用人员来说学习成本比较高,此外缺少监控告警等支持,性能压测过程中难以实时发现问题。 总的来说,LoadRunner 作为一款性能压测商业软件,功能较为齐全,使用者能够借助 LoadRunner 达到简单的性能压测场景编排、施压目标;但它也存在学习成本居高不下、扩展性差等缺点,此外支持的协议有限,不适合复杂的性能压测环境。 JMeter Apache JMeter是Apache组织开发的基于Java的压力测试工具。它可以用于测试静态和动态资源,例如静态文件、Java 小服务程序、CGI 脚本、Java 对象、数据库、FTP 服务器等等。另外,JMeter能够对应用程序做功能/回归测试,通过创建带有断言的脚本来验证你的程序返回了你期望的结果。为了最大限度的灵活性,JMeter允许使用正则表达式创建断言。同时JMeter支持对性能压测结果做图形分析。 JMeter 作为一款开源软件,扩展性强,具有强大的开源社区支持,社区内开发者活跃程度高,也正是在开源社区的积极发展下,JMeter 具有性能压测的诸多特性,如支持场景编排、断言设置,支持对多种资源施压,有图形化界面支持,支持脚本录制,使用人员能够较为简单的设计并发起性能压测,此外 JMeter 提供资源监控、性能压测报告生成等功能。但在需要高负载施压的场景下,JMeter 需要部署分布式环境,部署成本比较高,在使用时,需要编写相应的脚本,而每个脚本文件只能保存一个测试用例,学习门槛居高不下的同时也不利于脚本的维护,此外它缺少监控告警等支持,在性能压测过程中使用人员难以借助 JMeter 实时发现问题。 ...

July 2, 2019 · 1 min · jiezi

干货看云原生时代阿里云的四个最

云原生已经成为 IT 领域最热的词之一。到底有多火,大家感受一下:2015 年在旧金山召开的首届 KubeCon 只有 200 余参会者,而今年第二次在中国举办的KubeCon迎来了3000+现场观众,遍布全球的线上关注开者则更是不计其数。Gartner最近发布报告表示云原生时代已来,在未来三年中将有75%的全球化企业将在生产中使用容器化的应用。 作为云原生技术与应用的领先企业,阿里云在今年的 KubeCon + CloudNativeCon 大会上为全球企业和开发者分享了26场行业趋势和技术演讲。 阿里云智能容器平台负责人丁宇指出: 云原生正在重塑整个软件生命周期,容器、Kuberentes、云原生成为云时代的三个重要标准。阿里云将继续加大云原生技术栈产品体系的研发,并持续回馈开源社区,与生态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推动云原生标准制定以及应用的落地。 9年技术沉淀,阿里云云原生的四个“最”阿里巴巴是国内最早布局云原生技术的公司之一,丁宇在 26 日的主题演讲中表示:“早在 2011年,阿里巴巴就率先开始了容器化进程,开启了中国公司将云原生技术体系在电商、金融、制造等领域中大规模应用的先河。” 历经9年技术沉淀,阿里云成为国内唯一进入 Gartner《公有云容器服务竞争格局》报告的企业。今年 3 月,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表示,未来 1-2 年内,阿里巴巴要实现 100% 的业务跑在公共云之上,并且继续大力投入云原生技术的研发。 最丰富的云原生产品家族经过 9 年的内部技术实践,阿里云已拥有国内最丰富的云原生产品家族,覆盖八大类别 20 余款产品,涵盖底层基础设施、数据智能、分布式应用等,可以满足不同行业场景的需求。 目前阿里巴巴集团内部电商、城市大脑等核心业务已经大规模使用云原生技术,去年双 11,阿里云完成了 10 分钟 1000 台以上服务器的快速部署,容器部署规模达到百万级,两年内实现全部上云,是全球最大规模的云原生应用实践。 最全面的云原生开源贡献 阿里云一直致力于回馈社区、积极拥抱开源,是国内在云原生领域的开源贡献最全面的科技公司,涵盖编排调度、作业管理、无服务器框架等: ●主导维护 etcd、containerd、dragonfly 等多个 CNCF 明星项目的发展,已有超过 10 个项目进入 CNCFlandscape; ●项目建设层面:积极建设 Kubernetes 项目,贡献量位居全球前 10; ●开源生态支持:加入 CNCF、OCI、CDF 等基金会,成为多个基金会的顶级会员,共建开源生态。 今年 1 月,阿里云资深技术专家李响成为首个入选全球顶级开源社区 CNCF 技术监督委员会的中国工程师,致力于推动云原生技术的落地。 最大的容器集群和客户群体除了支持集团内部应用规模化运维,阿里云云原生技术还向全社会输出。阿里云 ACK(容器服务)遍布全球 18 个 region,拥有国内最大公共云容器集群以及客户群体。 ...

June 28, 2019 · 1 min · jiezi

干货-京东云数据库-RDS助力企业便捷运维

iPhone6发布那年,京东在国贸等商圈送货最快速度数分钟,包括从下单到送达。这是一个极端的富含营销因素例子。即便如此,常态来看,隔天到货的这种业务模式,也是基于同样的支撑:营销业务、物流业务,大数据业务,数据平台和数据。京东云在集团中担负着对外助力企业发展的责任。因为京东云的整体产品线确实特别丰富,因此呢,我今天特别把比较有代表性的数据体系提出来,管中窥豹。 希望在有限的篇幅内,围绕着数据生态,跟大家进行以下话题的交流:京东数据生态的主要涉及的范围有哪些?为什么京东数据生态可以主力企业架构的优化?落到两个层的解读:一是京东的数据生态是否可以在宏观层面上给企业的管理者一些灵感;二是开发、运维、战术性管理的执行落地层面。 一、数据生态助力企业架构首先我要表明的一个观点是,互联网模式或者思维不是所谓的互联网公司的专利。传统工业巨头拿互联网来武装,会更加凶悍。在互联网思维下,玩转一个模式下,无非这么几个要素,算力,平台,算法、数据、流量,加上具体的业务运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云、数据、AI这些要素,绝对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对业务的支撑,同时也使一种对业务的驱动,更帮助企业领导人重新思考IT架构,企业架构。 基于这些要素,今天的主题是数据,我希望京东云的数据生态可以帮助您的企业达到这样的一个数据目标:易使用(效率)、不出错(数据质量)、不泄露(数据安全)、产价值(数据变现)。 朝着这个目标,我从京东云数百种产品中挑选出了一个组合,如下图左侧: 把视角从京东云切换到企业:看看京东云的要素可以如何为您的企业进行服务?企业架构要做的事情是承上启下地将企业战略转化为日常的业务运营及IT实践。其中包括两个方面的四大板块: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技术架构。 业务架构:京东云在业务方面的数据应用,从价值链(研发导入-研发-采购-生产-库存-配送-营销-销售-售后)的各个模块帮助企业进行业务的优化和创意,。比如:研发导入(基于我们的数据,3亿活跃用户和AI算法,帮助企业识别他们的客户在哪里,偏好什么,购买力如何),采购库存配送方面(供应链分析,540万品类平均库存周期是36天。)关于营销、销售、售后领域效利仍然强近(我们基于数据的消费者的定位与触达,品牌关联分析;竞品分析等等)。此外,随着运营模式的调整,流程与组织可能随着调整。应用现成的业务模式后,可能原来10个人干十份的活,现在可以干20份。这意味着效率的提升。 IT架构:业务架构为IT架构的优化提供了输入。在IT架构中做的几个事情:数据架构,数据在在那里,数据怎么流转,彼此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元数据、数据质量)。应用架构:将业务架构分解出来的业务功能,以及数据架构中的数据,进行梳理,最后划清系统之间的边界,落地到技术架构映射为IT产品、服务、技术的组合;技术架构,京东云向您提供一揽子基础设施和平台。比如数据库系列(SQL的,NoSQL,分布式、BI),数据治理系列;向下,周边的高度关联的支撑产品(比如,数据的存储、数据安全;如何应用DevOps的思维增强数据类产品的开发,以及京东云所提供的AI算法服务);技术架构的一个重要原则之一是,对于一个业务集合,尽可能采用相同的技术和平台。京东云可以帮您某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多家产品同一地在一个平台集成,不论是横向还是从生命周期的角度都是互联互通的。 具体场景:为了仅以形象化我提到的这个思想,我们现在假设进入到一个业务模块当中,数字化营销体系。基础设施层基于集成的产品系列采集数据,集成、建模,产品包括关系数据库,Hadoop、元数据管理以及数据质量管理等等。在上层建筑层面,报表体系优化和创意营销业务,基于已有的洞察类营销类产品来做定位与触达。 二、京东云数据库RDS概述以上所谈到的,不论是京东云数据生态的全貌,还是某一个业务线条的场景,不是一次话题聊透的。从下面的环节,我们聚焦到一个典型服务,来直观地体验京东云关系型数据库,SQL Server。在此一小见大,理解京东云的产品到底如何助力您的IT。 要把数据库运作好确实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数据库管理、数据库开发、T-SQL查询、性能调优、外加BI。要达到易使用、不出错、不泄露的数据目标,对人、财、物的要求,很高。 京东云SQL Server在确保同样的功能和性能的前提下,以合理的预算,帮助您大量地屏蔽底层的技术细节,从而极大低降低管理复杂度。朴素地说来,京东云SQL Server是在原SQL Server基础上进行了封装,不改变低层的特性和性能。但是他为什么能帮助我们呢?下面让让我们从5个方面来解读如何降低您的管理复杂度。 1、便捷的高可用 毫无疑问,你可以选择自己搭建一套同城热备的高可用数据库,操心:租机柜、买服务器、配置服务器、配置存储、安装操作系统、安装并配置数据库、配置异地通信。无论从管理上还是周期上考虑,都很头疼。虽然你也可以选择把这一切都事先准备好,但是这意味着浪费。而云数据库:默认跨机架的热备高可用配置,数十秒建立完毕,可选跨机房配置;自动故障转移,一键主备切换,同时IP自动漂移;服务器硬件方面,我方负责监控与维护。本地磁盘16块盘RAID10,磁盘损坏问题无需用户操心。SQL 高可用方案,包括SQL集群、日志传输、数据复制、AlwaysOn、镜像。主备间的日志是内网级别的传输速度,磁盘是16块盘组成的SSD,理论上可以达到数十万的IOPS。(单块盘,顺序读:540M/s,顺序写300M/s,随机读8万 IOPS,随机写3万IOPS;RAID10,8块固态磁盘并行工作的性能) 2、便捷地备份与回复 备份恢复这点事,说难不难但的确很烦人,有点北京的春天,脱秋裤收秋裤找秋裤再穿秋裤一样。我试问你一个问题,请您的DBA找一个1年前他备份到磁带的数据,看看能不能找到?花多久找到? 这个问题对于您在京东云上的数据库实例来说是如此的简单,包括异地的备份。看几个大屏截图。 3、便捷的调优 通常,为了进行调优,需要综合使用一揽子工具。比如,登陆所实例所在服务器运行Performance monitor查看硬件信息、十数张系统表和视图拼凑信息查询实例级别和进程级别的问题、SQL Server Profiler查看正在运行的进程;数套工具在数个窗口里,更重要的时,没有历史记录,不能自如缩放,数据观察相当不便利。 而京东云将常用的重要调优信息和调优策略尽可能全面地集成在控制台种,方便用户使用。 4、便捷的扩展 数十秒完成纵向扩展,RDS Open API配合弹性伸缩便捷横向扩展 5、费用 综合看来,京东云数据库整体费用更低。 总结不能孤立地来看云产品,因为平台之间是集成的,联通的。我理解,您现在已经有一个即成的IT架构体系,如果对于云和AI的要素有兴趣,调整和转变也不是即刻可以完成。针对于此,我们也准备了完备的交付团队,来支持您进行业务的调整。过程可能存在曲折,策略是有的,比如是否可以把一部分过保的IT业务考虑上云。并且过程中,让各个层面的人,甚至包括业务参与进来,让他们了解云、理解云,甚至对云感兴趣。 推荐阅读Recommend 干货 | SSMS客户端连接京东云RDS SQL Server配置方法 干货 | 从自建MySQL迁移到京东云RDS

June 28, 2019 · 1 min · jiezi

蚂蚁区块链BaaS开放在云端落地于实体

自 2018 年 6 月上线以来,蚂蚁区块链 BaaS 不断在技术上实现突破,形成自身独特的优势,并做为行业领军者在不同领域的几十个场景实现落地。在区块链的商用时代加速到来之际,通过开放自身的技术体系,与国内外各合作伙伴一起来构建一个更大的信任体系,赋能于全球实体经济,将是蚂蚁区块链接下来整体的战略路线。什么是蚂蚁区块链 BaaS蚂蚁区块链 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是基于蚂蚁金服联盟区块链技术和阿里云的开放式“区块链即服务”平台。它将区块链作为一种云服务输出,支撑了众多的业务场景和上链数据流量,是行业区块链解决方案的基础。蚂蚁区块链 BaaS 致力于搭建一个开放、协作的平台,为全球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便捷的服务,为世界带来更多平等的机会。 为什么要建立 BaaS(而不是单一的区块链技术)基于云平台开放区块链技术,可以充分利用云计算本身的弹性、高可用性和灵活性。同时,又能充分发挥区块链本身的信任基础设施的能力,比如多方共识、不可篡改、可信。具体来讲,有三大优点: 1、客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定制适合的区块链服务; 2、客户可以快速地实现部署使用,从而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3、结合以上两大优点,BaaS 可以使客户在业务和应用上的投入成本达到最小化,让解决方案在各行业中完成高效复制。这样,BaaS 就变成了区块链在各行业解决方案的基础设施,提供可靠、扎实的信任基础。 蚂蚁区块链 BaaS 的优势2019 年 4 月,由蚂蚁区块链团队运营的阿里云 BaaS 被顶级咨询公司 Gartner 评选为全球 6 大领先区块链技术云服务商之一。从平台能力来看,蚂蚁区块链 BaaS 具有五大优势: 1、高性能、高可靠。平台不仅具有高速并行共识能力,达到秒级交易确认,也具备高可靠和高容错性; 2、信任隐私保护。平台不仅在区块链层实现了非常高的隐私保护能力,在 BaaS 服务层也提供了对于企业身份、实人身份的认证的能力; 3、简单易用。平台极大地减少了客户的区块链投入成本,降低了使用门槛,使客户不需要了解区块链很深的细节,也能利用该技术的能力赋能业务; 4、跨网络。区块链有一个相对来说深入人心的特点——去中心化。蚂蚁区块链 BaaS 在跨网络、跨不同云的平台上,以及跨公有云和用户IT环境的场景下,提供了相应的支撑和自动化的部署能力; 5、云上的网络安全。平台充分利用了阿里云的云平台安全能力(如 VPC 网络)来保证区块链网络的安全。 蚂蚁区块链 BaaS 的核心功能在企业级的联盟链场景下,蚂蚁区块链 BaaS 的核心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联盟链管理。联盟链的创建以及联盟组织的管理,是 BaaS 提供的一个基本能力; 2、身份认证。每一个参与联盟链的企业,都需要通过认证流程。平台会颁发证书来帮助客户认证自己在联盟链上的身份; 3、自动化部署。整个平台对于区块链采用自动化部署。这种方式可以非常迅速,低成本地部署区块链平台,让客户迅速地拥有自己的区块链; 4、区块链能力。蚂蚁区块链技术能力的输出目前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存证平台,针对区块链的存证场景提供高性能、高可靠平台。另一方面是智能合约平台,提供可编程的智能合约运行环境; 5、业务配置。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业务,其业务数据和业务工作流都是完全不同的。在这方面,平台提供了业务视图,workflow业务订阅服务来帮助客户配置面向业务的应用; 6、开发支持。区块链对于各个场景的应用都需要创新,也需要技术上的开发。平台提供了完备的技术开发相关组件,帮助用户落地最佳实践,拓展更多场景。 蚂蚁区块链 BaaS 的技术架构下图是蚂蚁区块链的产品大图,其中 BaaS 的技术架构主要分为三层: 1、底层是 BaaS Core,基于对主机以及容器提供灵活支持的云资源管理平台,实现跨平台的便捷运行和部署。对于可信硬件,即基于阿里云的神龙服务器提供相应的硬件服务,可以提供一个高可靠、高隐私保护的可信执行环境。除了存证平台和智能合约平台以外,在同构链跨链服务的基础上即将推出异构链跨链服务。目前的市场上,单链或者一条链存在自身的局限性,未来对于建立信任的基础设施、互信的生态,跨链技术将成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目前 BaaS 平台已通过跨链服务,实现了内部的互联互通,同时也可以通过智能合约和跨链服务,对于外部的互联网上的可信数据源进行访问。此外,对于其他的基础能力,例如联盟管理、安全隐私、证书密钥管理等,BaaS Core 都有相应的功能和支撑。在提供自主研发的蚂蚁区块链体系同时,BaaS 平台也支持开源体系以更好地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包括企业以太坊 Quorum和Hyperledger Fabric。 ...

June 27, 2019 · 1 min · jiezi

干货-如何搭建小型视频点播网站

视频点播是二十世纪90年代在国外发展起来的,英文称为“Video onDemand”,所以也称为“VOD”。顾名思义,就是根据观众的要求播放节目的视频点播系统,把用户所点击或选择的视频内容,传输给所请求的用户。视频点播业务是近年来新兴的传媒方式,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电视技术和数字压缩技术等多领域融合的产物。目前,在完善的技术平台支持下,通过互联网向用户在线流畅的发布视频作品成为主流,常用的视频点播网站有爱奇艺、腾讯视频等。视频点播网站建设分为域名的注册、服务器的准备、视频资源的准备和网站的搭建几个部分,本文将以京东云的产品和服务为基础,进行小型视频点播网站的搭建,为小型企业或个人用户提供帮助。 一、注册域名购买域名京东云域名服务是集域名注册、解析、监控和保护为一体的综合域名管理平台。域名服务帮助您实现以下需求: - 域名注册:提供丰富的域名种类供您选择。 - 域名保障:基于隐私保护、安全锁等安全服务,全面保障您的注册信息和域名信息,免遭恶意骚扰。 - 品牌保护:用域名保护您的品牌,帮助集团及大型企业安全、高效的管理品牌和域名。 - 域名解析:依托京东云解析,提供免费、高效、安全的 DNS 服务器,保障域名即买即用。 打开京东云官网,进入控制台 选择域名服务:域名具有全球唯一性,注册之前需要查询您的域名是否可注册。 加入购物车:选择想要注册的域名,点击“立即结算”前往购物车,在购物车中,选择注册年限并勾选域名注册协议。 完成支付:域名属于即时产品,无法预订,只有最终付款成功才算注册成功,所以下单后请尽快结算。付款方式有多种,推荐通过网银支付,支付成功后,您可以在会员中心-域名管理中找到域名并进行管理。 如果注册的是.cn等国内域名,注册成功后还需要提交与域名注册信息相同的资料,进行实名制认证,成功后域名才能正常使用;如果在注册过程中,选择已实名认证的信息模板,则可以省略此步骤。 域名备案网站备案是指向主管机关报告事由存案以备查考。行政法角度看备案,实践中主要是《立法法》和《法规规章备案条例》的规定。网站备案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在网上从事非法的网站经营活动,打击不良互联网信息的传播,如果网站不备案将会被拦截。 备案是域名指向国内IP时,在服务器提供商处的备案系统提交备案申请。如您购买了京东云服务器(有效期必须为3个月以上的包年/包月类型),且域名有使用备案的需求,即可按照如下图示操作: 备案详细流程请见京东云帮助文档:https://docs.jdcloud.com/cn/i... 域名解析初期网站小,内容较少,可以使用京东云云解析免费版,后期随着网站的扩容再根据情况选择企业版或企业高级版。详细操作流程见京东云帮助文档:https://docs.jdcloud.com/cn/j...。 二、准备服务器域名注册后,则需要购买云上资源,根据网站规模选择购买云上资源,云上资源涉及到云主机、云存储(云硬盘、对象存储)和公网IP&带宽,京东云按需配置云主机的操作系统、CPU、内存、硬盘及网络带宽,快速创建和释放,合理分配资源,并可根据需求进行横向和纵向的伸缩,避免资源浪费,初期可以先购买较低配置,后续根据业务需要再进行扩容。 本文使用centos服务器作为网站服务系统,创建linux实例详见京东云帮助文档:https://docs.jdcloud.com/cn/v... 三、使用京东视频云建立视频资源库开通视频点播服务打开京东云官网,进入产品-视频点播,点击开通服务,按指引开通视频点播服务。 上传视频文件服务开通后,进入京东云控制台,进入视频服务-视频点播页面,选择“视频上传”,上传视频文件,如下图: 上传文件的同时,可根据需要选择转码: 上传完毕后,可以在视频管理页面查看已经上传的视频文件: 在全局配置界面可以进行转码设置、水印设置、分类设置、回调设置和域名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上传完毕后,可以在视频管理页面,对视频文件进行管理: 点击管理,如下: 点击web播放器代码,复制代码备用。 四、网站搭建综述网站需要web服务器来架构,网页设计美工人员(使用flash、dreamweaver、firework、photoshop等设计工具),网页开发人员(使用ASP、JavaScript、PHP、HTML、ASPX&.net等语言)。本文使用Apache进行网站搭建,不包括html开发。 Apache HTTP Server(简称Apache)是Apache软件基金会的一个开放源码的网页服务器,可以在大多数计算机操作系统中运行,由于其多平台和安全性被广泛使用,是最流行的Web服务器端软件之一。它快速、可靠并且可通过简单的API扩展,将Perl/Python等解释器编译到服务器中。 Apache HTTP服务器是一个模块化的服务器,源于NCSAhttpd服务器,经过多次修改,成为世界使用排名第一的Web服务器软件。它可以运行在几乎所有广泛使用的计算机平台上。 服务搭建云主机购买后,我们使用SSH工具连接主机,进行配置,本文使用putty工具(putty是一个开源的Telnet、SSH、rlogin、纯TCP以及串行接口连接软件,可访问https://www.putty.org/进行下载)。登录京东云控制台,选择弹性计算-云主机-实例,可看到购买的主机实例: 打开putty进行连接: 使用root账户登录: 使用yum包安装Apache软件 1 # yum -y install httpd* -安装Apache软件2 # rpm -qa | grep httpd --查看安装的http包 ...

June 27, 2019 · 1 min · jiezi

有赞云如何支持多语言

一、背景有赞是Saas公司,向商家提供了全方位的软件服务,支撑商家进行采购、店铺、商品、营销、订单、物流等等管理服务。 在这个软件服务里,能够满足大部分的商家,为商家保驾护航。 Saas形成是追求共性的过程,Saas生态化是求同存异的过程,所以当我们能够满足大部分客户需求时,我们得考虑大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场景。 1.1 客户分析上面讲到我们要求同存异,我们要满足个性化需求,这里简单讲解一下大客户的价值,下面就不区分优势和劣势了,都放一起: 中小客户 企业规模小,付费能力相对弱一些;企业周期短,无法很好的保证续费;大部分停留使用产品基本能力,说明软件可替代性强,难形成粘性;但是数量庞大;获客成本相对低一些;大客户 企业规模大,付费能力强;发展稳定,企业周期长,能够保证续费;有利于形成标杆案例,用于推广;只要能实现需求,对资金要求和价格不敏感;定制需求多,一旦定制,替代成本高,粘性好;简单罗列了一下,当然其他点还有很多,对比会发现,Saas会满足大部分客户的需求,尤其是中小客户,而且中小客户量可能会达到90%以上,但是中小客户续费能力弱会导致销售成本高,同时无法形成标杆,很难有行业影响力;大客户付费能力很强,只要能够满足需求,可能不太会对相对高的价格说不,但是基本上每个大客户都有定制需求,而且一旦达成合作,可以稳定的续费。 1.2 有赞云是干嘛的前面简单的分析了一下中小客户和大客户,由于本篇的重点在于多语言,所以就不过多的讲解,实际上一些中小客户也有定制需求,希望自己的店铺标新立异,希望能够用低成本并且快速满足自己的需求,当成长为大客户时再有更多的需求。 Saas传统情况下是怎么做定制的呢? //核心业务流程 ............ ........... if (店铺Id.equeals(0023423)) { //do custom logic } else if (店铺Id.equeals(0056673)) { //do custom logic } else { //do stardand logic } ............ ...........作为一个技术人员,可能会对上述代码很熟悉,客户是上帝,当客户提各种各样的需求时,如果不满足可能会导致客户远走他乡,如果去满足,那么我们的核心业务代码耦合性会很高,而且代码扩展性很差,定制代码越来越多,越来越约束业务的发展,导致系统出现瓶颈;当然上面的代码有点直白,一般情况下会运用规则引擎、会独立一个定制应用来处理恶心的业务,但是问题依旧;更难受的一点是客户要定制页面,难道在node层做业务判断吗?看到这里相信大家都会说不,这个系统将没法扩展,业务没办法大步向前走。 这个时候有赞云出现了,所以有赞云的初衷是解决客户的个性定制需求,让各种各样的客户都能够和有赞合作,有赞提供的软件可以应用于各行各业,覆盖所有场景。 图相对抽象,但是更好理解。从图中的箭头可以看出,有赞云就是核心业务的扩展,我们的核心业务系统将交易流程输出到有赞云,开发者或者商家可以自己定制交易流程,如卖电影票的商家可以在下单流程中加一个选座的流程;同时在流程中的各个业务关键点输出扩展能力,让开发者可以去实现这个扩展能力,如价格计算,原来价格计算是核心系统做的事情,现在开发者可以自己写价格计算逻辑,这个价格计算的结果可能就是商品的实际成交价格;前端页面组件化,开发者可以定制自己的组件,修改原有组件的行为。当然还有很多很多更加复杂的定制。 所以有赞云是一个平台,提供了定制能力,并且把定制能力市场化,开发者开发各种各样的工具型App,实现了各种奇思妙想的功能,然后发布到有赞云的应用市场;商家浏览应用市场,发现某个或者几个应用的功能和自己的需求很匹配,然后购买应用,快速又低成本的完成了自己的店铺的定制。除此之外,我们还提供行业解决方案定制,如果你足够有能力,你可以定制整个行业的方案,比如有赞除了微商城还有有赞教育,你可以定制一套有赞教育,这是不可思议的;大客户往往希望能够私有定制,因为大客户的定制往往很特殊,不能推广,所以大客户找开发者可以开发自用型App,最大程度的完成自己的需求。 1.2.1 工具型应用 这里有两个角色两种资源,开发者和商家,店铺和应用。 开发者开发完App上架应用市场,商家购买应用,购买后会产生商家店铺和应用的授权关系,此时店铺可以使用应用的功能,比如某应用实现了国际地址,那么该店铺的买家在下单过程中选择地址时可以选择全球地址了。 1.2.2 自用型应用自用型顾名思义是自己使用的,此时商家可以自己找开发者为自己开发一个应用来实现自己店铺的定制,该应用的所有权也属于商家。 1.2.3 行业解决方案这是一整套方案,前面提到,你可以开发一个行业的软件,比如打车、外卖等等,和工具型应用一样需要上架应用市场,然后商家购买。 1.2.4 有赞云的影响将会全面助力商家成功,大大提升商家成功发展,给商家更多可能性; 给开发者提供平台,拓展开发者的收入,提升开发能力,拓展影响力。 二、什么是多语言2.1 应用什么是多语言,多语言应用在什么地方,离不开一个载体,那就是应用。 应用是开发者开发定制功能的实体,它包含代码、控制台、组件(mysql、redis等等)、权限、业务配置等等。 同时这个应用是部署在有赞云提供的容器里。 那么为什么要部署在有赞云提供的容器里: 如果部署在私有机房和外部的云,很难保证公网的稳定和延时;我们需要保证应用的质量,防止违规违法现象出现;部署在有赞云的容器里,和有赞核心应用更近,可以通过RPC的方式进行调用;这种方式可以监控整个链路,出问题容易排查;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有保障,这是对商家的保障。2.2 多语言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模式形成一种生态,支持各种语言进行开发的开发者,所以我们也上线了开发者社区,方便开发者学习、交流、更好地与有赞云沟通、与商家沟通。 多语言,此语言非彼语言,不是国家化支持多个国家语言的意思哈。 多语言是指我们提供一些规范、协议、框架、基础设施等等来支持开发者进行如Java、Php、Python、NodeJs等等语言的应用开发,并且我们的调用。 如上图所示,多语言包含很多模块,会着重挑几块讲一下,事实上每一块内容都可以写好几篇文章。 三、如何实现多语言如何实现多语言,这是一个好问题,也是一个难题,至少做有赞云是如此,这是一个全新的模式,虽然多语言调用有多种解决方案,但是对于有赞云这种模式来说没有前路可参考。 一开始可能还不知道如何上手,思维导图是个很好的工具,能够帮助梳理多语言该做哪些事情,如上图所示,当然下面细分的内容还有很多。 3.1 远程调用我们先来看远程调用,毕竟这个是主链路,没有这个能力,我们的扩展能力就无法实现。 ...

June 14, 2019 · 1 min · jiezi

何为真正的-FaaS-阿里舜天平台做了四大创新

阿里妹导读:数据中心和云计算的超高增速,AI、视频、基因测序等应用对于算力的无尽渴求和摩尔定律发展事实上已经停滞的现实,均给异构加速带来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商机。但 Faas 解决方案仍有较高的门槛,今天,我们一起了解 Faas 的难度在哪里?以及在阿里,我们如何做到真正的 Faas?一、 前言近几年,DC 和云计算领域风起云涌,发展地如火如荼。中外厂家纷纷发布 “DC First”、“All in Cloud”、“Cloud or Dead” 等战略,不管此前公司的主业为何,杀入 DC 和云计算领域的厂家如过江之鲫。但是,和任何 ICT 领域一样,在经过充分的搏杀和竞争之后,整个市场将基本稳定下来,由 TOP2-3的厂家把持,其他 players 加到一起分点残羹冷炙。Gartner 于4月24日发布报告,阿里云以19.6%的市场份额,雄踞整个亚太第一,AWS 和微软分居第二和第三。全球范围内,仍然维持了AWS、微软和阿里云分别为冠、亚、季军的格局。 阿里云 FPGA as a Service(以下简称FaaS)舜天平台正是 FPGA 异构加速领域的领导者和开拓者,也是 FPGA 异构加速领域良好生态的倡导者和建设者。依托阿里云百万企业付费客户以及阿里云强大的飞天操作系统,FaaS 舜天平台对内而言,已经成为阿里集团 FPGA 加速业务的基础设施;对外而言,则将大幅降低 FPGA 的开发和使用门槛,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高性价比的算力和打造健康的 FPGA 加速生态。 二、 传统的 FPGA 应用与 FaaS 的区别FPGA 由于其强大的灵活性,自诞生以来,在数以千计的垂直市场中都获得了大量的应用。但是,这种应用都谈不上“云”,也谈不上“service”。我们知道,传统 IT 基础设施是没有弹性的,因此很容易出现要么业务高峰时无法支撑乃至整个 IT 系统崩溃;要么陷入业务低谷时,大量 IT 资源闲置,造成成本高企。因此,“云”和“非云”的一个最大区别就在于是否支持资源的“弹性”伸缩:需要时按需获取,不需要时随时释放。而要做到“弹性”,那么一定要通过虚拟化来支持。如果做不到“弹性”和“虚拟化”,就称不上 FaaS,究其本质和传统上对 FPGA 的使用没有任何区别。 如果单纯从 FPGA 的设计和使用角度看,即使有门槛的存在,设计一颗 glue logic的 FPGA 或者跑一点简单算法,实现一点简单控制,难度是相当有限的。但是,不能说具备了这些能力之后,就可以对外宣称可以提供 FaaS 的能力了。 首先,使用 FPGA 实现复杂的算法的门槛是非常高的(比如用 FPGA 实现 H.265 编码);其次,高效使用 FPGA 实现复杂的算法的门槛是非常非常高的(还拿 H.265编码举例,设计得不好的话,很大容量的一颗 FPGA 也许只能支持一路 1080p/30 帧的 H.265 视频,好的设计也许就能支持4路);最后,把 FPGA 的加速能力通过“云”来输出给客户的门槛是非常非常非常高的。所以,FaaS 的核心之一是让 FPGA 的算力“x86化”,即云上购买和使用 FPGA 的算力和云上购买和使用 CPU 的算力一样简单;核心之二,是让 FPGA 的算力“服务化”,即不需要客户做二次开发和适配,通过简单的类 URL 调用即可使用。 ...

June 3, 2019 · 3 min · jiezi

全面了解阿里云能为你做什么

上云须知:全面了解阿里云能为你做什么 什么是阿里云: 阿里云创立于2009年,是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科技公司,致力于以在线公共服务的方式,提供安全、可靠的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让计算和人工智能成为普惠科技。 阿里云服务着制造、金融、政务、交通、医疗、电信、能源等众多领域的领军企业,包括中国联通、12306、中石化、中石油飞利浦、华大基因等大型企业客户,以及微博、知乎、锤子科技等明星互联网公司。在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12306春运购票等极富挑战的应用场景中,阿里云保持着良好的运行纪录。 阿里云在全球各地部署高效节能的绿色数据中心,利用清洁计算为万物互联的新世界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动力,目前开服的区域包括中国(华北、华东、华南、香港)、新加坡、美国(美东、美西)、欧洲、中东、澳大利亚、日本。 2014年,阿里云曾帮助用户抵御全球互联网史上最大的DDoS攻击,峰值流量达到每秒453.8Gb。在Sort Benchmark 2016 排序竞赛 CloudSort项目中,阿里云以1.44$/TB的排序花费打破了AWS保持的4.51$/TB纪录 。在Sort Benchmark 2015,阿里云利用自研的分布式计算平台ODPS,377秒完成100TB数据排序,刷新了Apache Spark 1406秒的世界纪录[3] 。 2017年1月,阿里巴巴成为奥运会“云服务”及“电子商务平台服务”的官方合作伙伴,阿里云将为奥运会提供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 在传统认知中,“计算”一词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太过遥远和冰冷,那是必须去花费力气破解的代码世界,与日常生活的交集看起来是那么微乎其微。 阿里云认为,计算的终极意义是发挥数字的力量,去解决问题、创造价值,让数字不止于数字,赋予数字以人的喜怒哀乐。 每一次当你在社交网站上发出一张照片;每一次当你的手机钱包多盈余一块钱;每一次当你和朋友在电脑前观赛发出一声欢呼;每一次当世界又迎来一个健康的婴儿;每一次当风、阳光带来一度最清洁的能源……这都是无法计算的价值。 教学课程:第1 章 : 4分钟了解阿里云产品(9课时)第2 章 : 阿里云行业解决方案 (7课时)第3 章 : 成功案例 (7课时) 免费了解阿里云能为你做什么:阿里云大学—开发者课堂

May 21, 2019 · 1 min · jiezi

基于ServerLess的极简网页计数器源码分析与实践

这几天基于支持HTML5无感认证的ServerLess平台开发了一款博客、门户网站等web平台常用的PV统计工具:page-counter 。主要用到的技术是js+webpack。 回首看来,解决了以下几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 如何设计代码,用统一的方式支持多个ServerLess平台?如何架构项目,使得其支持CDN和npm两种方式引入?如何精简源码,源码大小控制在4kb?如何借助webpack分离生产和测试环境?源码地址:https://github.com/dongyuanxin/page-counter npm地址:https://www.npmjs.com/package/page-counter 如果有兴趣的同学,欢迎在阅读完本文后一起接入其他平台的开发; 觉得不错的同学,欢迎给个Star哦 。 ????查看全部文章目录 / 阅读原文???? 项目目录 如上图所示,bin/backend 目录是暂时没用的。几个比较重要的目录功能说明: build/ : webpack的配置文件,分别是公共配置、开发模式配置、生产模式配置dist/ index.template.html: 开发模式下配合webpack的html模板文件page-counter.min.js: 打包后的page-counter内容,供CDN引入page-counter.bomb-1.6.7.min.js:我手动修改并且打包的Bomb平台源码examples/ : gh-pages页面,请看此页面deploy.sh : gh-pages部署脚本,支持ssh和https协议index.js : npm的入口文件index.build.js : CDN打包入口文件src/ : serverless/ : 暴露不同平台的统一接口config.js : 自动读取全局配置utils.js : 常用函数方法抽象接口:支持多Serverless平台src/serverless/interface.js 中定义了不同平台的类的公共父类。虽然js不支持抽象接口,但是也可以通过抛出错误来实现: export default class ServerLessInterface { constructor () {} ACL () { throw new Error('Interface method "ACL" must be rewritten') } setData () { throw new Error('Interface method "setData" must be rewritten') } count () { throw new Error('Interface method "count" must be rewritten') }}而 leancloud.js 、bomb.js 等不同平台的类都要实现这个接口中的这3个方法。然后通过 src/serverless/index.js 统一暴露出去: ...

May 18, 2019 · 2 min · jiezi

dockerk8s云

在https://segmentfault.com/a/11... 容器,隔离,云的概述。这篇对其中用途广泛的docker,k8s做详细介绍,并给出云搭建的生态环境体系。 docker1.与其他VM等对比容器发展,详见上面提到的文章 chroot1979Linux Vserver2001process container2006LXC2008Docker2013windows container2017典型图:VM与container对比,差异在于OS VMcontainer隔离OSkernel namespace可配额,可度量硬件页映射cgroups移动性snapshot,imageAUFS安全 gresc patch缺点 隔离性相比KVM之类的虚拟化方案还是有些欠缺,所有container公用一部分的运行库网络管理相对简单,主要是基于namespace隔离cgroup的cpu和cpuset提供的cpu功能相比KVM的等虚拟化方案相比难以度量(所以dotcloud主要是安内存收费)docker对disk的管理比较有限(disk quota)container随着用户进程的停止而销毁,container中的log等用户数据不便收集 优点: 轻量级的特点,其启动快,而且docker能够只加载每个container变化的部分,这样资源占用小docker不只是容器,高级容器引擎,应用部署平台,应用镜像商店2.docker生态圈————不只是容器 Image 一个包含运行环境的只读 模板Container 镜像的运行态,docker利 用容器运行应用Registry 存储容器镜像的仓库Dockerfile 包含构建镜像一系列命令 和参数的脚本3.执行过程 Docker Daemon 可以认为是通过 Docker Server 模块接受 Docker Client 的请求,并在 Engine 中处理请求,然后根据请求类型,创建出指定的 Job 并运行。 Docker Daemon 运行在 Docker host 上,负责创建、运行、监控容器,构建、存储镜像。job运行过程的作用有以下几种可能:向 Docker Registry 获取镜像通过 graphdriver 执行容器镜像的本地化操作启动容器graphGraph在Docker架构中扮演已下载容器镜像的保管者,以及已下载容器镜像之间关系的记录者。一方面,Graph存储着本地具有版本信息的文件系统镜像,另一方面也通过GraphDB记录着所有文件系统镜像彼此之间的关系。GraphDB是一个构建在SQLite之上的小型图数据库,实现了节点的命名以及节点之间关联关系的记录。它仅仅实现了大多数图数据库所拥有的一个小的子集,但是提供了简单的接口表示节点之间的关系。Graph的本地目录中,关于每一个的容器镜像,具体存储的信息有:该容器镜像的元数据,容器镜像的大小信息,以及该容器镜像所代表的具体rootfs。networkdriver 执行容器网络环境的配置networkdriver的用途是完成Docker容器网络环境的配置,其中包括Docker启动时为Docker环境创建网桥;Docker容器创建时为其创建专属虚拟网卡设备;以及为Docker容器分配IP、端口并与宿主机做端口映射,设置容器防火墙策略等。execdriver 执行容器内部运行的执行工作execdriver作为Docker容器的执行驱动,负责创建容器运行命名空间,负责容器资源使用的统计与限制,负责容器内部进程的真正运行等。在execdriver的实现过程中,原先可以使用LXC驱动调用LXC的接口,来操纵容器的配置以及生命周期,而现在execdriver默认使用native驱动,不依赖于LXC。具体体现在Daemon启动过程中加载的ExecDriverflag参数,该参数在配置文件已经被设为"native"。这可以认为是Docker在1.2版本上一个很大的改变,或者说Docker实现跨平台的一个先兆libcontainerDocker架构中一个使用Go语言设计实现的库,设计初衷是希望该库可以不依靠任何依赖,直接访问内核中与容器相关的API。正是由于libcontainer的存在,Docker可以直接调用libcontainer,而最终操纵容器的namespace、cgroups、apparmor、网络设备以及防火墙规则等。这一系列操作的完成都不需要依赖LXC或者其他包。libcontainer提供了一整套标准的接口来满足上层对容器管理的需求。 docker run过程(1) Docker Client接受docker run命令,解析完请求以及收集完请求参数之后,发送一个HTTP请求给Docker Server,HTTP请求方法为POST,请求URL为/containers/create? +xxx;(2) Docker Server接受以上HTTP请求,并交给mux.Router,mux.Router通过URL以及请求方法来确定执行该请求的具体handler;(3) mux.Router将请求路由分发至相应的handler,具体为PostContainersCreate;(4) 在PostImageCreate这个handler之中,一个名为"create"的job被创建,并开始让该job运行;(5) 名为"create"的job在运行过程中,执行Container.Create操作,该操作需要获取容器镜像来为Docker容器创建rootfs,即调用graphdriver;(6) graphdriver从Graph中获取创建Docker容器rootfs所需要的所有的镜像;(7) graphdriver将rootfs所有镜像,加载安装至Docker容器指定的文件目录下;(8) 若以上操作全部正常执行,没有返回错误或异常,则Docker Client收到Docker Server返回状态之后,发起第二次HTTP请求。请求方法为"POST",请求URL为"/containers/"+container_ID+"/start";(9) Docker Server接受以上HTTP请求,并交给mux.Router,mux.Router通过URL以及请求方法来确定执行该请求的具体handler;(10) mux.Router将请求路由分发至相应的handler,具体为PostContainersStart;(11) 在PostContainersStart这个handler之中,名为"start"的job被创建,并开始执行;(12) 名为"start"的job执行完初步的配置工作后,开始配置与创建网络环境,调用networkdriver;(13) networkdriver需要为指定的Docker容器创建网络接口设备,并为其分配IP,port,以及设置防火墙规则,相应的操作转交至libcontainer中的netlink包来完成;(14) netlink完成Docker容器的网络环境配置与创建;(15) 返回至名为"start"的job,执行完一些辅助性操作后,job开始执行用户指令,调用execdriver;(16) execdriver被调用,初始化Docker容器内部的运行环境,如命名空间,资源控制与隔离,以及用户命令的执行,相应的操作转交至libcontainer来完成;(17) libcontainer被调用,完成Docker容器内部的运行环境初始化,并最终执行用户要求启动的命令。4.docker技术 ...

May 14, 2019 · 3 min · jiezi

Gartner阿里云亚太市场份额第一超过亚马逊和微软总和

4月24日,据彭博社报道,阿里云在亚太云计算市场份额达19.6%,超过亚马逊和微软的总和。这是阿里云连续第二年位居亚太市场第一,份额同比上年增长4.7个百分点,持续扩大领先优势。 报道引述研究机构Gartner的最新市场调研数据,在云计算基础设施领域,2018年阿里云在亚太区域市场份额为19.6%,同期亚马逊为11%、微软为8%。同比2017年,阿里云市场份额增长了4.7个百分点。同时,在全球范围内,阿里云持续保持全球前三的领先地位。 彭博表示,阿里云在过去三年里持续保持高速增长,远超行业平均增长水平。在国际市场上,阿里云的增长更加迅速,其在亚太区域拥有最为广泛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布局,并且是唯一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开设数据中心的云服务商。 公开资料显示,2018自然年阿里云营收达到213.4亿,四年间增长20倍。高速增长的同时,阿里巴巴还在不断加码对云业务的战略投入,将全集团的技术与云全面结合并对外输出,目标是构建数字经济时代的云智能基础设施。 同时,阿里巴巴自身也将在未来1到2年内All in Cloud,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基于云上最佳实践的新技术和新理念。 本文作者:阿里云头条阅读原文 本文为云栖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April 25, 2019 · 1 min · jiezi

MSSQL最佳实践Always-Encrypted

摘要在SQL Server安全系列专题月报分享中,往期我们已经陆续分享了:如何使用对称密钥实现SQL Server列加密技术、使用非对称密钥实现SQL Server列加密、使用混合密钥实现SQL Server列加密技术、列加密技术带来的查询性能问题以及相应解决方案、行级别安全解决方案、SQL Server 2016 dynamic data masking实现隐私数据列打码技术和使用证书做数据库备份加密这七篇文章,直接点击以上文章前往查看详情。本期月报我们分享SQL Server 2016新特性Always Encrypted技术。 问题引入在云计算大行其道的如今,有没有一种方法保证存储在云端的数据库中数据永远保持加密状态,即便是云服务提供商也看不到数据库中的明文数据,以此来保证客户云数据库中数据的绝对安全呢?答案是肯定的,就是我们今天将要谈到的SQL Server 2016引入的始终加密技术(Always Encrypted)。使用SQL Server Always Encrypted,始终保持数据处于加密状态,只有调用SQL Server的应用才能读写和操作加密数据,如此您可以避免数据库或者操作系统管理员接触到客户应用程序敏感数据。SQL Server 2016 Always Encrypted通过验证加密密钥来实现了对客户端应用的控制,该加密密钥永远不会通过网络传递给远程的SQL Server服务端。因此,最大限度保证了云数据库客户数据安全,即使是云服务提供商也无法准确获知用户数据明文。 具体实现SQL Server 2016引入的新特性Always Encrypted让用户数据在应用端加密、解密,因此在云端始终处于加密状态存储和读写,最大限制保证用户数据安全,彻底解决客户对云服务提供商的信任问题。以下是SQL Server 2016 Always Encrypted技术的详细实现步骤。 创建测试数据库为了测试方便,我们首先创建了测试数据库AlwaysEncrypted。 --Step 1 - Create MSSQL sample databaseUSE masterGOIF DB_ID('AlwaysEncrypted') IS NULL CREATE DATABASE [AlwaysEncrypted];GO-- Not 100% require, but option adviced.ALTER DATABASE [AlwaysEncrypted] COLLATE Latin1_General_BIN2;创建列主密钥其次,在AlwaysEncrypted数据库中,我们创建列主密钥(Column Master Key,简写为CMK)。 -- Step 2 - Create a column master keyUSE [AlwaysEncrypted]GOCREATE COLUMN MASTER KEY [AE_ColumnMasterKey]WITH( KEY_STORE_PROVIDER_NAME = N'MSSQL_CERTIFICATE_STORE', KEY_PATH = N'CurrentUser/My/C3C1AFCDA7F2486A9BBB16232A052A6A1431ACB0')GO创建列加密密钥然后,我们创建列加密密钥(Column Encryption Key,简写为CEK)。 ...

April 25, 2019 · 4 min · jiezi

重磅来袭!腾讯云学院直播课程《视频云直播系统架构与最佳实践》等你来看!

腾讯云学院直播课程《视频云直播系统架构与最佳实践》将于4月25日(周四)19:00与您准时相约!直播主讲人:腾讯视频云高级研发工程师胡仁成直播课程内容:近几年,视频直播业务呈爆发态势,逐步发展为当前最热的风口之一。本次直播课程,将邀请到腾讯视频云解决方案的技术负责人enson,从技术层面详细讲解腾讯视频云直播系统,并结合直播场景详细阐述在海外视频云直播系统架构中的实践案例。帮助开发者快速梳理云直播核心知识点与视频云场景化架构方案。如何参加?点击【报名链接】或者扫描海报二维码即可马上预约,不要错过哦!想提前了解更多课程内容?扫码添加官方学院君账号,我们将邀请您提前加入学习互动群,您可以在群内结识共同兴趣的小伙伴,更有大咖提前在群内答疑解惑。腾讯云学院是腾讯云旗下,面向广大开发者的云技术学习平台。腾讯云学院邀请内部技术大咖,为你提供免费、专业、行业最新技术动态分享!直播后,更有大咖亲自答疑!

April 19, 2019 · 1 min · jiezi

云原生时代来袭 下一代云数据库技术将走向何方?

全面云化的时代已经到来,面对一系列的新技术和挑战,数据库市场将面临怎样的变革?作为云服务提供商,如何帮助更多的企业级用户把握“云”潮,提供最高效、最具价值的数据库解决方案?日前,在阿里云峰会·北京站的数据库专场上,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达摩院首席数据库科学家、阿⾥云智能事业群数据库产品事业部总负责⼈李飞飞针对下一代云原生数据库的技术与挑战进行了精彩分享。数据库发展与技术演进之路根据DB-Engine 2019年1月份的数据库市场趋势分析,关系型数据库依旧占据着最核心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数据库市场也在不断细分,图数据库、文档数据库以及NoSQL等数据库细分市场正在崛起。另一大趋势则是:以Oracle、DB2和Microsoft SQL Server三大巨头为代表的传统商业数据库所占据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而开源和第三方数据库市场持续增长。数据库技术诞生至今,虽然已经历40多年的发展历程,但仍旧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如今,各大云计算厂商也达成了共识:数据库是连接IaaS和云上智能化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数据的产生、存储以及消费等各个环节,云产商都需要提升全链路的能力,进而满足用户连接IaaS和智能化应用的需求。随着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出现了OLTP系统来实现事务的处理,可以实现对交易数据的实时记录;还出现了OLAP系统,借助OLAP系统可实现对于海量数据的实时分析。除此之外,还需要各类的数据库服务和管控工具支持核心的OLTP和OLAP系统。在此基础之上,针对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NoSQL数据库解决方案应运而生。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诞生了关系型数据库,产生了SQL查询语言以及OLTP交易处理系统。随着数据的爆发式增长以及复杂分析需求的出现,诞生了数据仓库,以及OLAP在线分析处理系统以及ETL等数据处理技术。技术发展到今天,图、文档以及时空、时序等多元异构数据量持续增长,因此也对应地出现了关系型数据库之外的NoSQL和NewSQL数据库系统。云原生时代 我们需要怎样的数据库?传统数据库往往采用单节点架构,而到了如今的云原生时代,云原生数据库通常会采用共享存储的架构方式。阿里云POLARDB所采用的就是共享存储架构,通过高速网络构建共享存储,在此之上实现存储与计算的分离,进而可以快速弹性扩容出多个计算节点。与此同时,POLARDB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在存储和计算两个维度迅速地实现扩缩容。而对于用户而言,无需修改任何业务逻辑,就可以使用基于共享存储的POLARDB数据库,可以实现无侵入式迁移。除了云原生的共享存储技术之外,面对高并发、海量数据访问的挑战,也需要借助分布式架构来解决,比如为了应对每年的双11大促,阿里巴巴自身就需要去探索分布式架构。此外,针对数据的多模多态需求,阿里云也希望在用户侧提供不同查询接口,比如SQL。在存储侧,阿里云希望能够支持用户将数据存储到不同地方,并通过像SQL这样的统一接口实现对不同数据类型的统一查询访问。目前,阿里云所提供数据湖服务就是针对上述场景所演进来的云原生技术。正如前面所提到的OLTP和OLAP系统,传统的解决方案希望将读写冲突隔离开,让OLTP负责事务处理,让OLAP负责海量数据的分析任务。而在云原生时代,阿里云会借助新硬件所带来的技术红利,尽可能降低数据迁移的成本,将事务处理和数据分析整合在同一个引擎中,通过一套系统为用户无缝解决两种问题。阿里云目前已经服务了大量企业级客户,这些客户通过虚拟化、存储与计算分离来使用阿里云所提供的云资源池。因此,我们需要对于云上全部资源进行智能化监控和调配,做到快速响应,并且为用户提供最高质量的服务。而智能化的背后需要利用机器学习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从数据迁移、数据保护、弹性调度等各个维度实现自感知、自决策、自恢复以及自优化。在云原生时代,另外一个重要技术就是软硬件一体化设计。新硬件的发展为数据库系统带来了许多可不断利用的技术红利,比如RDMA网络、SSD、NVM、GPU、IPG加速等。阿里云的POLARDB共享存储就利用了RDMA网络,因此可以做到像本地节点一样快速访问远程数据库节点。对于很多云上的客户而言,可能也有金融级高可用的需求。利用高可用协议,阿里云数据库可以采用三副本架构,在本地可以实现数据库之间的无缝实时切换,在异地也可以满足不同用户对于灾备的需求,借助Binlog技术实现异地数据同步,实现金融级高可用。此外,云上用户对数据的安全性尤为看重,阿里云数据库服务从数据落盘开始,就提供了加密技术,确保全链路的数据安全。阿里云数据库服务:全域布局自主可控 兼具创新与商用价值阿里云数据库所提供的工具类产品包括数据备份、数据迁移、数据管理、混合云数据管理以及智能化诊断与优化系统等,可以帮助客户实现快速上云并且打造混合云解决方案。我们提供的核心引擎产品中,既有自主可控的自研产品,也有第三方以及开源的产品。希望通过商业数据库以及开源产品为用户提供丰富的选择,同时也希望将云计算的技术红利整合到自研数据库产品中去,进一步做深做透,真正地帮助客户解决应用第三方或者开源数据库所无法解决的痛点和问题。在OLTP方向,阿里云数据库所提供的核心产品是POLARDB以及其分布式版本POLARDB X。除此之外,阿里云也提供主流的MySQL、PostgreSQL、SQLServer以及针对于Oracle兼容的PPAS等一系列服务。针对OLAP系统,我们的核心产品是AnalyticDB、针对多源异构数据所提供的数据湖服务DLA,以及针对IoT场景的时序时空数据库TSDB。而在NoSQL领域,阿里云则提供了丰富的第三方数据库产品供客户选择,比如HBase、Redis、MongoDB以及阿里云自研的图数据库GDB等。阿里云数据库的管控平台与全链路监控服务为用户提供了智能化的全链路检测与分析,保障阿里云数据库能够为用户提供最高级别的Service Level。阿里云帮助客户打造了一条线上线下混合云数据存储的链路,从客户迁移上云开始,其可以选择阿里云DTS服务进行实时的数据上传和同步。数据上云之后,客户可选择POLARDB等云原生数据库产品进行存储,也可以借助DLA或者AnalyticDB等产品进行数据分析。而针对特定场景进行数据分析可以选用文档数据库、图数据库或者时序时空数据库等解决方案,可以借助DTS系统实现线上线下的数据同步备份,并且还可以借助HDM来进行混合云数据库管理。此外,阿里云数据库服务还提供了数据库管理套件,可以支撑用户对数据库进行管理和开发,使得管理和开发流程更为高效。这里主要为大家介绍两种云原生数据库产品,POLARDB和AnalyticDB。POLARDBPOLARDB利用RDMA网络实现了高效的共享分布式存储,借助于共享存储技术,多个计算节点中可以实现“一写多读”,并且可以根据客户的工作量需求,快速弹出多个只读节点来满足客户在高峰时刻对于计算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在存储节点上实现快速缩扩容。针对客户的应用场景以及其业务峰值峰谷的波动情况,POLARDB可以做到按量按需使用和计费,进而大大地提升了客户的数据库使用效率,节省了所需要成本。总体而言,POLARDB就是一个超级MySQL,后续POLARDB还会陆续推出兼容PostgreSQL和Oracle的版本。在一些场景下,用户需要面对高并发和海量数据访问的挑战,因此需要突破共享存储的容量上限。分布式架构的POLARDB X则利用Sharding Partition解决方案实现了存储容量的无限水平扩展。POLARDB X分布式版本也会在后续进行公测,欢迎大家试用。AnalyticDB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的时候,读写会产生一定的冲突。如果需要读取大量数据并进行分析将会极为复杂,因此推荐大家使用阿里云的实时交互式分析数据库系统AnalyticDB。AnalyticDB最核心的特点是具有支持高吞吐写入的能力,并且具有针对于行列存储所研发的存储引擎,因此可以实现实时的交互式分析。在海量数据以及高并发场景下,AnalyticDB在响应时间方面的表现都非常优秀。AnalyticDB兼容了MySQL生态,因此可以将MySQL里面的数据直接导入AnalyticDB中,可以实现对上百亿级别的数据的毫秒级查询以及百万TPS级别的写入。数据传输云服务DTS除了核心的云原生数据库产品,我们还有多款数据库工具型产品,比如数据传输云服务DTS。DTS所解决的痛点是云下客户上云所需要进行的数据传输问题,以及其在上云之后,云上与云下数据库或者从TP到AP系统之间进行实时的数据同步问题。利用DTS,用户可以实现快速、高效地增量数据同步,保证了实时数据一致。DTS还提供了数据订阅能力,可以通过不同的协议和接口来接入更多不同的数据源。数据库家族迎来新成员:图数据库GDB这里为大家介绍一款阿里云新的数据库产品——阿里云图数据库GDB,该产品目前正在阿里云官网进行公测。GDB是一种支持属性图模型,用于处理高度连接数据查询与存储的实时可靠的在线数据库,其利用了大量的云原生技术,比如存储与计算分离等。GDB支持标准的图查询语言,兼容Gremlin语法,这一点与市场主流的图数据库保持一致。GDB另外一个最核心的特点就是支持实时更新、支持OLTP级别的数据一致性,能够帮助大家在对海量的属性图进行分析存储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GDB具有服务高可用、易于维护等云原生数据库产品的特性。比较典型的应用场景有社交网络、金融欺诈检测、实施推荐等,同时GDB还支持知识图谱等形态以及神经网络等。以赋能客户为本:降本提效 无忧发展阿里云数据库团队的目标是为客户提供企业级的云原生数据库服务,利用自身全域布局、自主可控的技术为企业客户提供快速数据上云、云上云下统一数据管理以及数据安全等服务。举例而言,阿里云数据库服务目前在杭州等城市支撑了像城市大脑这样复杂的应用,其既需要存储结构化数据也需要存储非结构数据,并且对于OLTP、OLAP、工具类产品等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而借助阿里云AnalyticDB、POLARDB、DTS等利用了云原生技术的产品可以无缝地支撑城市大脑这样的复杂应用场景。以POLARDB为例,该产品于2018年8月份进行公测,2018年的年底进行商业化,到目前为止实现了在公有云平台上的快速增长。POLARDB呈现快速增长背后的核心原因就是阿里云真正地帮助客户解决自身的痛点问题,不是利用新技术来“造完锤子找钉子”,而是真正地“看到钉子再去造锤子”。POLARDB最为核心的特点就是云原生、分钟级别的弹性存储和计算、高性价比、灵活弹性的使用计费方式、高并发能力,可快速扩容多个只读节点、大容量支持、通过共享分布式存储做到了类似单机数据库的体验,对用户的业务逻辑无侵入,并且高度兼容MySQL。AnalyticDB则是一个实时交互式分析系统,无论是自制数据还是从大数据系统中获取的存储数据,都可以借助DTS工具将其迁移到AnalyticDB集群上,进行深入的商业分析、可视化以及交互式查询等。AnalyticDB能够支持上百个表的连接查询,可为客户提供毫秒级的查询服务。如今,无数用户正在阿里云上使用POLARDB和AnalyticDB这样的云原生数据库,云原生数据库也正在真正地改变客户在应用中所遇到的痛点,为他们带来更多的业务价值。总结而言,云原生时代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技术和新挑战。面对这些挑战,需要对于数据库内核产品、管控平台以及数据库工具进行有机整合,才能够为客户提供最高效、最具有价值的解决方案。阿里云诚挚地邀请大家体验自身的产品和技术,希望能够与更多的客户一起合作,解决问题,也希望更多的开发者和生态合作伙伴能够基于阿里云的数据库服务和产品打造针对特定行业和领域的深度解决方案,使得云原生时代的数据库市场更加繁荣。本文作者:七幕阅读原文本文为云栖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April 19, 2019 · 1 min · jiezi

[给创业公司的原生云] ①原生云是什么

原生云是一种方法论,它描述的是充分利用云计算模型的开发方式。本质上,原生云方法就是将开发所针对的目标从“机器”转向“服务”。之所以近年来原生云的概念迅速发展,核心的动力来自于云计算基础设施的飞速发展及普及。随之而来的,是IT基础设施开销的大幅度降低,以及研发工程师效率的快速提升。创业公司可以说是其中受益最大的群体。真正基于云服务开发的产品,在火爆发布的第一天就可以支撑数以万计的用户,也可以在产品发布失利,无人问津的情况下以很低的成本关闭退出,无需支付持续高昂的服务器托管以及运维费用。这种优势使得创业公司可以快速将新想法推向市场,也可以fast fail。这就是初创公司使用云原生方法可以颠覆传统行业的原因。原生云服务可以帮助创业公司节省开销。传统云服务构建在数台虚拟服务器上,创业团队只能小幅度调整配置来临时增加降低开销。而采用原生云架构的团队,可以几乎“无级变速”的将应用的承载能力从0扩展到数十万用户,而几乎无需进行任何开发。所以我们会根据服务客户的经历,分享一些列创业公司使用原生云的经验。比如如何搭建一个用于构建和运行云原生应用和服务的平台,来自动执行并集成云服务的CD、DevOps、MicroService和Container。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原生云技术最主要的几大“组件”。DevOps。原生云应用开发需要工程师面向更“云”化的DevOps流程来工作。开发和运营服务不再是一种前后顺序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交织的合作关系。这种结合能带来更快更顺畅的开发进程。持续交付(CD)。持续交付使得单个更改在就绪后即可发布,而不必等待与其他服务一起打包发布或等待维护窗口期等。持续交付让发布行为变得常态且可靠,团队以更低的风险高频交付,并更快获得最终用户反馈。最终,持续交付会成为业务流程和企业竞争力必不可少的部分。微服务(Microservices)。原生云方法必然要使用微服务架构来构建应用。工程师用微服务来部署应用的某个独立模块,而微服务将工程师的关注点从具体的某个服务的部署打包解脱出来,更关注自己的核心业务逻辑。这样的分布式的架构让整个应用的开发部署流程更有韧性。容器(Container)。像Kubernetes这样的容器管理工具,帮助开发者自由的选择应用的部署方案,而不用关心那些关系到具体平台的具体实施。总结一下,基于原生云方法开发的应用有如下好处大幅度解放了开发者的时间,更关注在业务逻辑上通过“无级变速”节省开销快速高频交付通过客户的快速反馈保证产品始终符合用户预期下文中,我们会介绍我们的Spine框架对于原生云应用的具体设计。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大蛋科技雷达

April 17, 2019 · 1 min · jiezi

一次开发、多端分发,阿里巴巴发布AliOS车载小程序

4月16日上海国际车展首日,阿里巴巴小程序有了新动态:正在研发基于AliOS的车载小程序。作为阿里巴巴小程序在车载场景的重要延伸,AliOS车载小程序和支付宝、高德等小程序一样,将采用统一的开发框架和开放标准,依托于小程序云的一站式云服务,可进行统一的应用发布、资源管理和数据管理,大幅降低小程序开发者的运营和维护成本。基于算法和庞大的生态服务体系,AliOS车载小程序自带场景智能感知的基因。得到车主授权后,车载小程序可以围绕行车场景,实现上车前、行车中、下车后自然串联的智能化场景服务。譬如,你可以在车上通过触控、语音、手势等多模态交互方式,咨询附近的推荐餐厅,小程序会基于你的喜好作出推荐,还可以预约排号;到达餐厅附近,系统会自动唤醒小程序,为你找到停车场;下车后,车载小程序会无缝连接到手机小程序端,你可以在手机上查看预约餐厅的楼层位置、出示预约信息等。此前在2019阿里云峰会·北京上,阿里云、支付宝、淘宝、钉钉、高德等联合发布“阿里巴巴小程序繁星计划”,用20亿元补贴扶持200万以上小程序开发者、100万以上商家。此次AliOS车载小程序的发布,将为阿里巴巴小程序再增车载新场景。打造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小程序生态服务体系,实现支付宝、淘宝、高德、UC、AliOS等多端服务场景的打通,一次开发、多端分发,为用户提供从出行到生活的一站式服务。此次车展上,AliOS还展出AI HUD、AI驾驶舱等最新技术。作为国内最大的互联网汽车操作系统,AliOS正在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整合平台,通过对新交互、新科技的探索,创造具有便捷、愉悦、个性的互联网汽车产品。更多关于阿里巴巴小程序繁星计划的内容请访问专题页:https://yq.aliyun.com/activity/820本文作者:阿里云头条阅读原文本文为云栖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April 16, 2019 · 1 min · jiezi

稳坐视频云行业第一,阿里云将用边缘计算开辟新赛道

“CDN竞争的上半场已结束,中国视频云市场格局已定,边缘计算将成为下半场发展的新赛道。” 4月10日,阿里云视频云总经理、边缘计算负责人朱照远在第七届“亚太内容分发大会”暨CDN峰会表示。朱照远认为,阿里云依靠齐全的产品矩阵、最优秀的技术和人才、成本和效率、服务创新,以及在视频领域的场景实践等综合优势,已经赢得了中国视频云行业竞赛的上半场胜利。据市场咨询机构计世资讯(CCWResearch)数据显示,当前中国视频云服务市场格局已逐步进入整合阶段,技术能力与资源能力使得该市场的壁垒正在形成,头部厂商所占份额越来越大。其中,阿里云视频云以市场份额42.5%成为第一大厂商,所占份额几乎为二至五名总和。而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百亿联网设备、海量数据、超低延时等需求都对现有的云计算模式提出了挑战,边缘计算应运而生。“云计算领域累积的领先优势为我们开展边缘计算提供了足够的技术储备、丰富的实践场景以及服务经验,边缘计算的竞争是拼基础设施的成熟度、稳定性和开放性。”朱照远说。阿里云边缘计算第一层是将分布全球的边缘IDC变化为云基础设施,这个能力可以从云覆盖到用户100公里附近的位置;第二层是MEC,深入到5G通信网络;第三层是客户侧的边缘计算,通常是放在园区、政企、家庭等客户侧网络。阿里云边缘计算正在层层前移,深入每一个计算场景,直至用户的最近一公里。2016年,阿里云开始布局边缘计算;2018年3月,阿里云正式宣布战略投入边缘计算技术领域,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优势拓展到更靠近端的边缘计算上,打造云、边、端一体化的协同计算体系。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阿里云先后发布了IoT边缘计算产品Link IoT Edge和边缘节点服务ENS。工业互联网的数字化智能改造、物流行业的智能园区升级、未来酒店的低成本云边一体化实施, 7000万在线的大型游戏赛事直播的完美支持,阿里云的边缘计算已在多个场景得到实施和验证,并产生了相应成效。“未来,阿里云在边缘计算领域的投入还会加大,会以融合、标准、开发、被集成的理念,持续开拓面向未来的边缘服务,期待更多行业合作伙伴、客户与阿里云同行。”朱照远说。本文作者:隽阜阅读原文本文为云栖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April 11, 2019 · 1 min · jiezi

阿里小程序云应用上线了,有哪些看点?

3月21日,在2019阿里云峰会·北京上,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云、支付宝、淘宝、钉钉、高德等联合发布“阿里巴巴小程序繁星计划”:提供20亿元补贴,扶持200万+小程序开发者、100万+商家。凡入选“超星”的小程序,入驻支付宝、淘宝、钉钉、高德后还能得到流量重点支持。阿里云近期发布小程序云应用,提供一站式云服务,为开发者提供稳定和便捷的后端云服务,包括 Serverless 开发套件、应用托管服务、函数计算等。开发者可在这些小程序端上进行统一的应用发布、资源管理、数据管理。接下来,我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小程序云应用的具体内容:小程序云应用限量免费申请入口云应用产品架构产品价值通过一站式的资源编排、应用托管、DevOps 的能力降低企业和个人对小程序后端的开发成本。产品特色直接搭建和初始化好运行环境。支持 Node.js、Spring Boot 等主流框架应用托管。一站式的发布、运维、监控操作。方案优势资源编排通过对 ECS、RDS、SLB、EIP 等资源进行编排,帮助用户根据自身的业务情况提供不同规格配置自动搭建好符合业务场景的最优运行环境,低成本、高效率。应用托管为开发者提供主流应用框架的运行环境,直接上传 Node.js、Spring Boot、Java Web 部署包发布,开箱即用,极大的降低了前后端开发者对云服务的开发成本。一站式 DevOps支持开发者一站完成测试环境、生产环境的版本发布、扩容、资源监控等操作。无需运维即可高效进行线上服务的自动扩容、业务指标监控等。产品操作指引查看详情:https://yq.aliyun.com/activity/820?utm_content=g_1000051340扶持计划 - 云应用篇扶持计划说明:https://help.aliyun.com/document_detail/113009.html申请入口:https://yq.aliyun.com/activity/820?utm_content=g_1000051340本文作者:管理贝贝 阅读原文本文为云栖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April 10, 2019 · 1 min · jiezi

【实战教程】只需三步,用云函数又快又安全地实现小程序支付

本文主要侧重于讲述小程序在线支付功能中的编程思想和编程模式,并在必要的地方提供关键代码示例。(文末也将附上关键的 js 代码)为方便演示,这里将实现一个最简单的虚拟商品的订单支付功能,订单略去了收货地址和多规格、多数量的情况,示例中仅讨论在商品详情页中直接创建订单并发起支付的情况。需要分别定义 Product 表和 Order 表进行数据存取,在 BaaS 后台中创建两张数据表。一、数据表结构设计Product 表:数据表录入权限:所有人数据行读写权限:创建者可写,所有人可读Order 表:数据表录入权限:所有人数据行读写权限:创建者可写,创建者可读商品的订单结算和支付流程一般包括“创建订单 -> 支付 -> 更新订单状态”三个步骤。下文中将分析几种实现该流程的方案,供我们一起探讨。二、客户端创建订单,客户端更新订单状态我们先来看下只在客户端中如何处理这些逻辑。1) 创建订单:Order 表中创建一条新记录,status 字段默认值为 “no_paid”,保存订单金额,商品快照和商品 id 以及订单创建者,其中订单创建者由 BaaS 的用户系统自动处理,值为创建订单的用户 id:/** * 创建订单处理函数 /createOrderHandle() { const orderTableId = 12345678 const tableObject = new wx.BaaS.TableObject(orderTableId) const createObject = tableObject.create() const product = this.data.product const data = { product_id: product.id, product_snapshot: product, total_cost: product.price, status: ’no_paid’, } // 客户端创建订单,客户端更新订单状态 return createObject.set(data).save().then(res => { this.order = res.data || {} return this.pay(this.order) }).then(transactionNo => { return this.updateOrder(transactionNo) }).then(res => { wx.navigateTo({ url: ‘../order/order’ }) })2)支付:调用 BaaS SDK 提供的支付方法 wx.BaaS.pay,调起微信支付:/* * 发起微信支付 * @param {Object} order /pay(order) { const product = this.data.product const orderTableId = 12345678 const params = { totalCost: order.total_cost, merchandiseDescription: product.title, merchandiseSchemaID: orderTableId, merchandiseRecordID: order.id, merchandiseSnapshot: product, } return wx.BaaS.pay(params).then(res => { return res.transaction_no })}3)更新订单状态:支付成功后,更新 status 字段值为 “paid”,并更新微信支付序列号:/* * 更新订单状态 * 仅在由客户端更新订单状态时使用 * @param {String} transaction_no 支付成功后由微信返回的微信支付序列号 /updateOrder(transaction_no) { const orderTableId = 12345678 const tableObject = new wx.BaaS.TableObject(orderTableId) const recordId = this.order.id const record = tableObject.getWithoutData(recordId) record.set(‘status’, ‘paid’) record.set(’transaction_no’, transaction_no) return record.update()}我们从整体上来看支付流程,便能发现订单状态实质上是由客户端中 updateOrder 方法发起请求来进行更新的。而这一情况将导致极大的安全隐患。因为从原则上来说,我们认为来自客户端的信息都是不可信的,订单状态很容易被伪造出的一个请求跳过支付直接将状态更新为 ‘paid’,并更新一个假的 transaction_no。这意味着,不花一分钱也能将订单变为已支付。在生产环境中,任何情下都不应该使用这种支付流程。三、客户端创建订单,触发器更新订单状态基于这种情况,你或许会想:既然由客户端来更新订单状态会引起安全问题,又没有后端开发者参与,要怎么做?BaaS 平台中触发器和云函数可以帮你解决这个问题。它们可以完成这种非客户端的处理逻辑,同时使用它们的时候跟开发后端应用又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来看一下触发器(Trigger),触发器是一种当触发条件被满足,将会执行触发器中的事先定义的动作,定义好的动作可以是操作数据库或者调用云函数。我们希望当支付完成之后,触发器可以帮我们自动地操作数据库,更新订单对应的 status 和 transaction_no 字段。触发器设置如下:「触发类型」选择微信支付回调,条件是支付成功后执行触发器。一般触发器类型常见的还有操作数据表,定时任务等,分别对应操作数据表后触发和定时触发。「动作」定义了触发器将要执行的操作,这里是更新 Order 数据表对应的 status、total_cost 和 transaction_no 字段。更多触发器的具体细节,不同平台的实现有所不同,在此不展开讨论。借助触发器,客户端创建订单成功后不需要再调 updateOrder 方法,Order 订单的数据会自动更新成支付成功对应的状态:/* * 创建订单处理函数 /createOrderHandle() { … // 与上文相同 // 客户端创建订单,触发器自动更新订单状态 return createObject.set(data).save().then(res => { this.order = res.data || {} return this.pay(this.order) }).then(res => { wx.navigateTo({ url: ‘../order/order’ })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介绍的第一种方案中 Order 表的 ACL 数据行读写权限是创建者可写的,意味着创建者可以对数据进行任意操作,将更新订单状态的工作交给触发器后,Order 表的 ACL 数据行读写权限应设置为「不可写」,保证 Order 表的数据创建后不会由外部更改,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四、云函数创建订单,触发器更新订单状态细心的读者可能发现了除了 status 和 transacton_no 字段外,还由触发器自动更新了 total_cost 字段,保存的是实际支付的金额。这就引出了另外一个问题,虽然现在不能通过客户端修改订单状态,但是创建订单的所有数据仍是由客户端发起请求,在请求参数中定义的,这种方式同样很容易被人篡改数据,比如 1000 元的商品可以被更改成 1 元甚至 0 元,造成只需要花很少的钱就可以买到高价值的商品。使用触发器自动根据微信支付回调更新 total_cost 可以保证无论何种情况下,数据中保存的都是最终用户实际支付的金额。虽然这种方式可以事后帮助我们发现订单金额异常的问题,但还是不能解决在创建订单时金额被篡改的问题,这又要如何解决呢?这时候创建订单的功能应该交给后端逻辑去做了,在 BaaS 平台中就需要用到云函数了,云函数又被称为 FaaS(Functions as a Service)函数即服务。云函数是一段可以部署在服务端的代码,关键词是一段代码,而不是一整套的后端逻辑,它本质上就是函数而已,特别是对于运行在 node.js 环境下的云函数来说,它跟平常所写的 JavaScript 代码几乎一模一样,对前端开发者来说非常容易上手。云函数可以由 SDK 或触发器调用,也可以在云函数之间相互调用。为了避免创建订单时客户端数据篡改或商品信息不能实时同步的问题,我们将创建订单的逻辑迁移到 BaaS 平台的云函数中:关注「知晓云」微信公众号,在微信后台回复「创建订单」,获取完整的【创建订单】云函数源码。调用该云函数时传入商品 id,云函数先查出此商品的具体信息,再使用该商品信息来创建订单,整个过程在 BaaS 平台的云函数系统中完成,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支付完成后,触发器同样会自动更新订单状态。客户端中使用 invokeFunction 方法调用云函数:/* * 创建订单处理函数 /createOrderHandle() { … // 与上文相同 // 使用云函数创建订单,触发器更新订单状态 wx.BaaS.invokeFunction(‘createOrder’, { product_id: this.data.product.id }).then(res => { this.order = res.data || {} return this.pay(this.order) }).then(res => { wx.navigateTo({ url: ‘../order/order’ }) })}由于创建订单和更新订单的操作已经分别交由云函数和触发器处理了,为了更好的安全性,Order 表的数据创建权限和修改权限都不应该对客户端开放。需要额外说明的是,而触发器和云函数系统级别的操作,相当于拥有最高权限,所以我们这里相当于禁止了客户端中除了读取数据外的所有操作,也就使得 Order 表的权限控制和数据的准确性得到了安全的保障。五、云函数创建订单,云函数校验并更新订单状态我们再来研究一下代码,在 pay 这个方法中 wx.BaaS.pay(params) 所做的事情实际上是发起一个请求,获取 BaaS 系统返回的支付解密数据,然后使用这些支付解密数据调用微信客户端的支付功能,最终由用户输入密码完成支付。同理,根据客户端提供的数据都不可信的原则,这个请求中 params 参数时的数据同样可以被伪造,比如修改掉 totalCost 的值,也会导致最终支付的金额跟实际应该支付的金额不一值,根据之前触发器的设定,虽然会如实地记录了最终支付的金额,可以为后台追溯金额异常的订单提供依据,但是并不会阻止订单更新为已支付的状态。当用户支付成功后,我们更希望在更新订单状态前可以先进行支付数据的校验,校验不通过则不更新订单状态。想要实现这个功能,则要将触发器和云函数进行搭配使用了。先将触发器的动作类型改为云函数:微信支付成功后会触发调用 verifyPayment 云函数:客户端的代码保持不变,此时整个流程是:调用 createOrder 云函数创建订单,拿到创建订单成功的回调数据后,发起支付,支付成功之后,由触发器自动调用 verifyPayment 云函数,校验实付金额是否跟该商品的价格一致,若一致则更新该订单为已支付状态。在 verifyPayment 云函数中只考虑了校验实付金额这一个维度,在实际开发中应综合考虑更多维度来确保数据准确,在此不再展开讨论。至此,本文完成了一个小程序在线支付的案例,介绍了如何借助 BaaS 平台最快地实现小程序在线支付功能,通过开发过程中发现的各种安全问题,迭代出四种不同的实现方案,一步步完善支付功能的安全性,最后得出一个最快最安全实现小程序在线支付的方案。六、商品详情页和云函数 js 代码商品详情页 js 代码/* 商品详情页 js 代码 /const productTableId = 12345678const orderTableId = 123456789Page({ data: { product: {} }, onLoad(options) { // 设置默认的商品 id,方便调试 const productId = options.id || ‘5ade97135acfb521865bf766’ this.getProductDetail(productId) }, / * 获取商品详情信息 * @param {String} id / getProductDetail(id) { const tableObject = new wx.BaaS.TableObject(productTableId) const query = new wx.BaaS.Query() query.compare(‘id’, ‘=’, id) tableObject.setQuery(query).find().then(res => { const objects = res.data.objects || [] const product = objects[0] || {} this.setData({ product }) }) }, /* * 点击立即购买按钮事件 / createOrder(e) { wx.getSetting({ success: res => { if (res.authSetting[‘scope.userInfo’]) { this.createOrderHandle() } else { wx.BaaS.login() } } }) }, /* * 创建订单处理函数 / createOrderHandle() { const tableObject = new wx.BaaS.TableObject(orderTableId) const createObject = tableObject.create() const product = this.data.product const data = { product_id: product.id, product_snapshot: product, total_cost: product.price, status: ’no_paid’, } // 客户端创建订单,客户端更新订单状态 // return createObject.set(data).save().then(res => { // this.order = res.data || {} // return this.pay(this.order) // }).then(transactionNo => { // return this.updateOrder(transactionNo) // }).then(res => { // wx.navigateTo({ url: ‘../order/order’ }) // }) // 客户端创建订单,触发器更新订单状态 // return createObject.set(data).save().then(res => { // this.order = res.data || {} // return this.pay(this.order) // }).then(res => { // wx.navigateTo({ url: ‘../order/order’ }) // }) // 使用云函数创建订单,触发器或云函数更新订单状态 wx.BaaS.invokeFunction(‘createOrder’, { product_id: this.data.product.id }).then(res => { this.order = res.data || {} return this.pay(this.order) }).then(res => { wx.navigateTo({ url: ‘../order/order’ }) }) }, /* * 发起微信支付 * @param {Object} order / pay(order) { const product = this.data.product const params = { totalCost: order.total_cost, merchandiseDescription: product.title, merchandiseSchemaID: orderTableId, merchandiseRecordID: order.id, merchandiseSnapshot: product, } return wx.BaaS.pay(params).then(res => { return res.transaction_no }) }, /* * 更新订单状态 * @param {String} transaction_no 支付成功后返回的微信支付订单号 / updateOrder(transaction_no) { const tableObject = new wx.BaaS.TableObject(orderTableId) const recordId = this.order.id const record = tableObject.getWithoutData(recordId) record.set(‘status’, ‘paid’) record.set(’transaction_no’, transaction_no) return record.update() }})创建订单云函数/* 创建订单云函数 /const productTableId = 12345678const orderTableId = 123456789exports.main = function createOrder(event, callback) { const {product_id} = event.data const user_id = event.request.user.id getProductDetail(product_id).then(product => { return createOrderHandel(product, user_id) }).then(res => { const order = res.data || {} callback(null, order) }).catch(err => { callback(err) })}function getProductDetail(id) { const tableObject = new BaaS.TableObject(productTableId) const query = new BaaS.Query() query.compare(‘id’, ‘=’, id) return tableObject.setQuery(query).find().then(res => { const objects = res.data.objects || [] const product = objects[0] || {} return product })}function createOrderHandel(product, user_id) { const tableObject = new BaaS.TableObject(orderTableId) const createObject = tableObject.create() const data = { product_id: product.id, product_snapshot: product, total_cost: product.price, status: ’no_paid’, created_by: user_id } return createObject.set(data).save()}校验并更新订单状态云函数/ 校验并更新订单状态云函数 **/const productTableId = 12345678const orderTableId = 123456789exports.main = function verifyPayment(event, callback) { const data = event.data const totalCost = data.total_cost const orderId = data.merchandise_record_id const transactionNo = data.transaction_no const merchandiseSnapshot = data.merchandise_snapshot const productId = merchandiseSnapshot.id getProductDetail(productId).then(product => { if (product.price === totalCost) { updateOrder(orderId, transactionNo) } })}function getProductDetail(id) { const tableObject = new BaaS.TableObject(productTableId) const query = new BaaS.Query() query.compare(‘id’, ‘=’, id) return tableObject.setQuery(query).find().then(res => { const objects = res.data.objects || [] const product = objects[0] || {} return product })}function updateOrder(orderId, transaction_no) { const tableObject = new BaaS.TableObject(orderTableId) const recordId = orderId const record = tableObject.getWithoutData(recordId) record.set(‘status’, ‘paid’) record.set(’transaction_no’, transaction_no) return record.update()}知晓云是国内首家专注于小程序开发的后端云服务。使用知晓云,小程序开发快人一步。 ...

March 25, 2019 · 4 min · jiezi

2019阿里云开年Hi购季满返活动火热报名中!

2019阿里云云上采购季活动已经于2月25日正式开启,从已开放的活动页面来看,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2月25日-3月04日的活动报名阶段、3月04日-3月16日的新购满返+5折抢购阶段、3月16日-3月31日的续费抽豪礼+5折抢购阶段。整个大促活动包含1个主会场和七个分会场。主会场将为大家带来新购满返和超值折扣热门产品。七大分会场包含基础云产品会场、域名会场、云通信会场、新用户会场、云安全会场、中小企业会场和开发者会场。那么,在每年开年的这个大幅度优惠促销月,怎样才能花最少的钱配置最特惠的云服务?云栖社区特为各位开发者奉献出省钱大法如下:丨活动阵地:https://www.aliyun.com/acts/product-section-2019/home?utm_content=g_1000042898丨关键词:Hi购季、新购满返、5折、续费抽豪礼社区小编仔细梳理了下活动规则,给大家作为借鉴参考:一、满返先报名,特惠提前知时间:2月25日-3月04日活动对象:1、阿里云官网已实名认证的注册会员用户;2、通过本活动页面点击“立即报名”,主动确认参与活动。本活动仅适用于主动报名用户,未报名参加活动的用户在活动期间的消费不享受返代金券优惠。3.4-3.15期间,累计新购、升级预付费云产品(1年及以内),消费满3000元即返!最高返7500元代金券!马上点此报名:https://www.aliyun.com/acts/product-section-2019/home详细活动规则:1、活动期间,用户在阿里云官网新购、升级时长1年及以内的预付费云产品,且累计有效消费金额满3000元的,即可获得对应金额的阿里云云产品代金券。具体如下:累计有效消费金额3000-9999元,每满1000返80;累计有效消费金额10000-29999元,每满5000返600;累计有效消费金额30000元及以上,每满5000返750,最高封顶7500。2、上述“有效消费金额”不包括:用户购买已享受5折及以下优惠折扣产品的消费金额、用户购买储值卡的金额、用户使用代金券支付的非实付消费金额、用户购买后又退款所产生的退款金额。3、本活动仅适用于主动报名用户,未报名参加活动的用户在活动期间的消费不享受返代金券优惠。4、同一用户使用多个阿里云账号参与本活动的,仅向其中有效消费金额最高的一个阿里云账号返回相应额度的代金券。5、用户参与本活动所获得的代金券,将于2019年4月1日0点-24点前统一发放至对应的阿里云账户。代金券的使用有效期截至2019年4月30日24点,过期自动作废。6、代金券仅限用户用于本账户下的新购、升级预付费云产品使用,不得转让或出售,或以其他方式换取利益。7、除特殊情况外,用户参加本活动购买的产品,不支持退订。如因特殊原因发生退订的,退订前需交回通过本活动所享受的相关权益,例如:补足差价、退还已使用的代金券金额、交回奖品等。8、如用户在活动中存在隐瞒、虚构、作弊、欺诈或通过其他非正常手段规避活动规则、获取不当利益的行为,例如:作弊领取、恶意套现、网络攻击、虚假交易等,阿里云有权收回相关权益、取消用户的活动参与资格,撤销违规交易,必要时追究违规用户的法律责任。9、活动名称仅为方便用户理解参考使用,不具有效力,实际活动内容以具体活动规则为准。于公布时即时生效;但不影响用户在活动规则调整前已经获得的权益。二、特惠产品抢先知晓多款云产品超值特惠,低至5折!据观察,2月25日刚刚上线两大分会场:新用户会场及云通信分会场,其他场次预计将陆续开启,请持续关注避免错失良机,云栖社区也将持续推出玩转各大分会场攻略,重重优惠,总有一款适合你!狂欢阵地直通车:新用户会场:https://www.aliyun.com/acts/product-section-2019/new-users?utm_content=g_1000042899云通信分会场:https://promotion.aliyun.com/ntms/act/product-section-2019/communication.html?utm_content=g_1000042900三、新老用户幸运抽奖阿里云注册用户专享,每个用户活动期间可抽奖1次!点此参与:https://www.aliyun.com/acts/product-section-2019/yq-lottery?utm_content=g_1000042901活动时间:2月25日-3月31日活动对象:阿里云官网已实名认证的注册会员用户;活动规则:1、活动期间,用户登录阿里云账号后,即可在活动指定页面参与抽奖,同一用户仅限1次抽奖机会。2、本活动奖品包括天猫超市满减购物券、饿了么满减红包、淘票票电影满减券,包括:①天猫超市满减购物券:A、满199减100购物券,支持日用百货、休闲食品商品;B、满99减50元购物券,支持休闲食品、个护家清商品。②饿了么满减红包:满30元减3元③淘票票电影满减券:满35元减5元3、用户中奖后,须在活动页面点击“领取”,且填写准确有效的淘宝账号,奖品将发放至用户填写的该淘宝账号,无效账号信息可能导致发放失败。如用户在活动期内未完成淘宝账号绑定或未点击领取的,视为放弃领取奖品。四、狂欢已“种草”,有问题咨询怎么办?面对如此折扣力度,丰富的促销活动,如果有问题建议一定要提前向云小二询问,避开购买高峰期,售前咨询:95187转1。云小二会为大家提供全方位的购买咨询、精准的配置推荐 、灵活的价格方案、1对1的贴心服务。阅读原文

February 25, 2019 · 1 min · jiezi

大话:边缘计算、雾计算、云计算

云计算一种利用互联网实现随时随地、按需、便捷地使用共享计算设施、存储设备、应用程序等资源的计算模式。云计算系统由云平台、云存储、云终端、云安全四个基本部分组成,云平台从用户的角度可分为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等。通过从提供服务的层次可分为: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通过将应用部署到云端后,可以不必再关注那些令人头疼的硬件和软件问题,它们会由云服务商去解决。使用的是共享的硬件,这意味着像使用一个工具一样去利用云服务(就像插上插座,你就能使用电一样简单)。只需要按照你的需要来支付相应的费用,而关于软件的更新,资源的按需扩展都能自动完成。云计算,像在每个不同地区开设不同的自来水公司,没有地域限制,优秀的云软件服务商,向世界每个角落提供软件服务——就像天空上的云一样,不论你身处何方,只要你抬头,就能看见!云计算已经走过了它辉煌的10年,云计算架构也日臻完善,越来越多的产品也登上了云!但是现阶段而言依然会存在计算延迟、拥塞、低可靠性、安全攻击等问题,云计算需要新的帮手,基于此边缘计算、雾计算等概念也陆续的被提出以弥补云计算存在的短板问题!雾计算 VS 云计算雾计算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斯特尔佛教授(Prof. Stolfo)起的,当时的意图是利用“雾”来阻挡黑客入侵。没成想美国思科公司把这个名词嫁接了过去并得到了发扬光大,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讨论的「雾计算」!雾计算可理解为本地化的云计算现在正在流行的“云计算”,是把大量数据放到“云”里去计算或存储,解决诸如电脑或手机存储量不够,或者是运算速度不够快的问题参自Cisco:雾计算原始定义图示在终端和数据中心之间再加一层,叫网络边缘层。如再加一个带有存储器的小服务器或路由器,把一些并不需要放到“云”的数据在这一层直接处理和存储,以减少“云”的压力,提高了效率,也提升了传输速率,减低了时延,这个工作原理其实就可以理解为:雾计算雾计算的原理与云计算一样,都是把数据上传到远程中心进行分析、存储和处理。但是雾计算相比于云计而言算要把所有数据集中运输到同一个中心,雾计算的模式是设置众多分散的中心节点,即所谓“雾节点”来处理,这样能够让运算处理速度更快,更高效得出运算结果。假如说云计算是把所有东西都送往天上的云彩中,雾计算就是把数据送到身边的雾气里,这种逻辑被称相关学者称之为“分散式云计算”。和云计算相比,雾计算显得更接地气了一些!云计算重点放在研究计算的方式,雾计算更强调计算的位置。雾计算相较云计算更贴近地面!更具体些说,它们在网络拓扑中的位置不同!雾计算和云计算实际上又存在有很多相似之处:如都基于虚拟化技术,从共享资源池中,为多用户提供资源服务等。相对于云计算来说,雾计算离产生数据的地方更近,“雾比云更贴近地面”的说法不是没有道理的!如果说CDN是弥补TCP/IP本地化缓存问题,那么雾计算就是弥补云计算本地化计算问题!雾计算 VS 云计算 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更轻压:计算资源有限相比较云平台的构成单位——数据中心,雾节点更加轻!雾计算能够过滤,如聚合用户消息(如不停发送的传感器消息),只将必要消息发送给云,减小核心网络压力更低层:雾节点在网络拓扑中位置更低,拥有更小的网络延迟(总延迟=网络延迟 计算延迟),反应性更强更可靠:雾节点拥有广泛的地域分布,为了服务不同区域用户,相同的服务会被部署在各个区域的雾节点上,使得高可靠性成为雾计算的内在属性,一旦某一区域的服务异常,用户请求可以快速转向其他临近区域,获取相关的服务。此外,由于使用雾计算后,相较云计算减少了发送到云端和从云端发送的数据量,和云计算相比延迟更短,安全风险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降低!更低延:除了物联网的应用外,网上游戏、视频传输、AR等也都需要极低的时延,这点雾计算也是有所发挥的更灵便:雾计算支持很高的移动性,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可以互相之间直接通信,信号不必到云端甚至基站去绕一圈!此外,雾计算也支持实时互动、多样化的软硬件设备以及云端在线分析等更节能:雾计算节点由于地理位置分散,不会集中产生大量热量,因此不需要额外的冷却系统,从而减少耗电,雾计算更省电!边缘计算 VS 云计算边缘计算:是指利用靠近数据源的边缘地带来完成的运算程序。边缘计算的运算既可以在大型运算设备内完成也可以在中小型运算设备、本地端网络内完成用于边缘运算的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这样的移动设备、PC、智能家居等家用终端也可以是ATM机、摄像头等终端边缘计算,让计算在身边发生!边缘计算和云计算互相协同,它们是彼此优化补充的存在。云计算是一个统筹者,它负责长周期数据的大数据分析,能够在周期性维护、业务决策等领域运行。而边缘计算着眼于实时、短周期数据的分析,更好地支撑本地业务及时处理执行。边缘计算更靠近设备端,也为云端数据采集做出贡献,支撑云端应用的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也通过大数据分析输出业务规则下发到边缘处,以便执行和优化处理。实际上这两者都是处理大数据的计算运行方式。但不同的是,这一次,数据不用再传到遥远的云端,在边缘侧就能解决,更适合实时的数据分析和智能化处理,也更加高效而且安全。典型场景1:赋能CDN内容分发业务传统 CDN 借助缓存数据,提高近地节点数据传输的性能,但是实际上对动态的计算服务,就只能回源到数据中心,这个成本本身其实是很高的。边缘计算和传统的中心化思维不同,其主要计算节点以及应用分布式部署在靠近终端的数据中心,这使得无论是在服务的响应性能、还是可靠性方面都是高于传统中心化的云计算。边缘计算保障大量的计算需要在离终端很近的区域完成计算,完成苛刻的低延时服务响应。此外通过边缘计算,同时缓解了传统数据「安全」层面的问题,毕竟数据传输的距离越远、路径越长、时间越久,数据的被窃取风险和丢失风险也就越高。典型场景2: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需要边缘计算助力随着网络边缘侧设备的迅速增加,设备产生的数据存量达到泽字节的级别,从网络边缘设备传输传输海量数据到云数据中心致使网络传输宽带的负载量急剧增加造成较长的网络延迟,单纯的云计算已经不足以匹配如此庞大规模数据量的即时计算。关于很多疑惑边缘计算能否取代云计算的问题:边缘计算不能也不会取代云计算,二者是互补关系!此外,现阶段客观来看,边缘计算距离落地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相关的解决方案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边缘计算和云计算又有何区别呢?实际上这两者都是处理大数据的计算运行方式。但不同的是,这一次,数据不用再传到遥远的云端,在边缘侧就能解决,更适合实时的数据分析和智能化处理,也更加高效而且安全。边缘计算服务的构建,从技术领域是一种很大的创新!如今AWS、微软、英特尔等国外大型企业已经着手布局边缘计算,可以预见的是边缘计算之于云服务企业重要性可见一斑!如果说云计算是集中式大数据处理,那么边缘计算可以理解为边缘式大数据处理!由于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 )指的是接近于事物,数据和行动源头处的计算所以我们也可以把这种类型的数据处理使用更通用的术语来表示:邻近计算或者接近计算边缘计算具备的几点特质:1.分布式和低延时计算2.对终端设备的数据进行筛选,不必每条原始数据都传送到云,充分利用设备的空闲资源,在边缘节点处过滤和分析,节能省时3.减缓数据爆炸,网络流量的压力,在进行云端传输时通过边缘节点进行一部分简单数据处理,进而能够设备响应时间,减少从设备到云端的数据流量4.智能化(Edge intelligence)对于未来而言物联网也好、AR或则VR场景也好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行业,实际上都有着极强的对近场计算的需求,边缘计算保障大量的计算需要在离终端很近的区域完成计算,完成苛刻的低延时服务响应!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边缘计算的发展并不边缘!雾计算 VS 边缘计算边缘计算概念出现时间上较早于雾计算,指代云和设备的边界雾计算而言因为和云相比位置上更接近设备,所以表示为雾。关于二者的区别实际上有很多的解读,角度不同观点自然也会有所区别。分享其中一种从物联网层面的解读:雾计算,经常是在IoT背景下被提及到,典型的主要业务是路由器、接入点甚至是与传感器和执行器一起的计算设备。处理能力放在包括 IoT设备的LAN里面,这个网络内的IoT网关,或者说是雾节点用于数据收集,处理,存储。多种来源的信息收集到网关里,处理后的数据发送回需要该数据的设备。雾计算的特点是处理能力强的单个设备接收多个端点来的信息,处理后的信息发回需要的地方,和云计算相比延迟更短。和边缘计算相比较的话,雾计算更具备可扩展性。雾计算不需要精确划分处理能力的有无,根据设备的能力也可以执行某些受限处理,但是更复杂的处理实施的话需要积极的连接。边缘计算,进一步推进了雾计算的“LAN内的处理能力”的理念,处理能力更靠近数据源。不是在中央服务器里整理后实施处理,而是在网络内的各设备实施处理。这样,通过把传感器连接到可编程自动控制器(PAC)上,使处理和通信的把握成为可能。和雾计算相比的优点,根据它的性质单一的故障点比较少。各自的设备独立动作,可以判断什么数据保存在本地,什么数据发到云端。实际上雾计算和边缘计算感觉很相似,但是在数据的收集,处理,通信的方法层面还是存在些许的不同的,也各有利弊!雾计算以及边缘计算、海计算而言等等概念、产品的出现,不是用来代替云计算,更多的是对云计算短板的弥补,无论是云计算、海计算或者是边缘计算、雾计算,其他产品概念也好,目的只有一个: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February 21, 2019 · 1 min · jiezi

直播、短视频平台如何选择合适的CDN?

对于初次接触和使用CDN服务的直播或者短视频平台,视界云认为其中有两个核心的点需要被关注:技术指标数据&服务支撑。技术指标数据:总体上:稳定运行、良好的性价比、灵活便捷、节点覆盖范围广、质量有保证、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为人称道的服务意识、DNS 调度准确、宽带统计的准确度高、回源带宽低、统计数据指标多、内容的刷新时间和内容的预读取速度快、日志统计的即时性等◎测试时的技术指标数据:包括但不局限于延时、卡顿率、下载速度、打开速度、回源率、宽带冗余提升率等由左至右:视界云音视频直播加速-音视频点播加速-文件下载加速◎四种场景下CDN技术指标数据:主要涵盖小文件、大文件、音视频点播、音视频直播小文件即网页素材,通常是指图片素材涵盖类型包括但不限于html、js、jpg、png、css。网页类的CDN加速,此类场景下对延迟最为敏感。根据全球第三方测速的公司Gomez官方数据显示:当页面加载时间超过7秒后, 50%的用户会选择放弃,且每增加1秒的延迟会带来7%转换率的下降。一般情况,100K的网页素材加载总时间低于250ms算优质CDN。延迟细分下来又可分为4个模块:域名解析时间、建立连接时间、首包时间、内容下载时间。域名解析时间这个时间维度和CDN具有一定程度的关系,刚购买的域名通常解析时间会很长 有时超过300ms 甚至达到几秒,当网站的访问带宽超过100M时时间会平稳控制在100~150ms。此外时间的长短和各个省分的本地DNS缓存策略也有一定的关系。建立连接时间则是指DNS解析完成到找到对应IP后建立TCP连接的时间。由于TCP建立的流程是固定的三次握手,排查机器负载过高的原因外,这个时间可以反映出CDN服务的节点资源以及调度能力,离得越近的节点建立连接时间越短,一般在几十ms内。而首包时间就反映的CDN服务节点程序的代码能力了,连接之后服务端程序多长时间会调度处理,如果时间过高很可能导致机器负载过高。内容下载时间对于小文件场景一般参考意义不是特别大,通常时间很短。大文件包括类型为apk、rar、zip、ipa等一些列大小大于10M的文件。大文件的场景相较小文件场景更为简单,也是CDN服务中对质量要求没那么苛刻的场景。其核心指标简言之就是下载速度或总下载时间。小文件和大文件大多基于网页类,而音视频此类属于流媒体类。音视频点播包括类型为mp4、flv、mkv 、wmv等音视频文件。点播场景会比较注看重卡顿比率,更准确的说点播可以算是大文件中一个分支,但点播场景的CDN服务质量要求比大文件下载要严苛一些。这方面主要是看2个核心指标:首播时间和再缓存时间。首播时间即从打开到看到视频画面的时间,会受域名解析、连接、第一包时间的影响,首播时间控制在1秒内算是不错的效果。其次是再缓冲时间,代表的意义是用户观看视频时的卡顿时间。由于实际服务中视频长度不一,一般会做播放统计的体验统计,主要监测的是卡顿率(卡顿率:把所有用户播放视频的卡顿时间上报,100个用户里面有 90个是播放过程中完全无卡顿的即卡顿率10% )音视频直播全协议支持 ,此类场景对于CDN服务来说,核心指标和点播有些类似。鉴于直播的时长通常较长,因此首播时间和卡顿率两个指标则变得更加通用。行业内而言直播首播时间300ms,卡顿率在15%以下算是优质的CDN服务。服务支撑价格这点的重要性是基于服务一致性层面上的,选择最优质性价比的服务模式。对于使用CDN服务的老司机来说,在自己的速度体验得到了保障后,关注的角度主要转变为后续的服务能力,主要涵盖以下三点:☆平台的稳定性:主要体现在CDN的节点数以及节点质量、内部的监控水平、DNS的调度能力等☆平台的定制化和全方位服务:视界云具有极强的系统健壮性和扩展性,在保持成熟稳定的同时支持各类业务需求的定制!需求对接阶段:在需求对接时,视界云PM与您进行1对1的需求沟通,确认您的具体需求,所有这些需求都会在签约后交由视界云着手落实测试阶段:包括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视界云PM将会在测试期间按照商定的测试方法和指标向您提供测试报告商务阶段:测试结果直到令您满意,双方再就计费模式、价格、QoS等事宜进行沟通,达成合作意向后再行签订合同切量阶段:视界云PM与您沟通确认切量的时间和宽带,切量时视界云团队将现场进行服务跟踪和保障7x24技术服务阶段:视界云为客户配备了专门的技术专家小组,提供7*24小时技术支持服务,有效规避潜在技术风险,随时解决突发问题,帮助客户实现平滑过渡☆问题的及时响应和解决:CDN服务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或大或小的一些问题,出现诸如此类的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出现问题后,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及时并且高效率的解决!基于此,一套专业的应急方案,一支专业负有强大责任感的客服运维团队的重要性便显得尤其重要。视界云拥有7x24服务体系,运维工程师24小时在岗,有效规避潜在技术风险,随时解决突发问题,面对突发问题,能够即刻做出响应!对于小问题的早一步发现,大问题的提前觉察和感知,更稳更准更狠的解决出现的问题!言而总之,此方面除了CDN服务公司的专业能力之外,责任感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万分重要的因素。

February 21, 2019 · 1 min · jiezi

边缘计算入门指南

首先:边缘计算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还是比较复杂的,这里简单分享下:✍边缘计算可以理解为是指利用靠近数据源的边缘地带来完成的运算程序。如果用更通用的术语来表示即:邻近计算或者接近计算(Proximity Computing)那么,边缘计算和云计算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其实如果说云计算是集中式大数据处理,边缘计算则可以理解为边缘式大数据处理。但不同的是,只是这一次,数据不用再传到遥远的云端,在边缘侧就能解决。✔边缘计算更适合实时的数据分析和智能化处理,相较单纯的云计算也更加高效而且安全!边缘计算和云计算两者实际上都是处理大数据的计算运行的一种方式。边缘计算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对云计算的一种补充和优化!✔简而言之即:云计算把握整体,边缘计算更专注局部对啦,边缘计算有哪些特点呢?边缘计算而言有以下几个特质✓分布式和低延时计算边缘计算聚焦实时、短周期数据的分析,能够更好地支撑本地业务的实时智能化处理与执行✓效率更高由于边缘计算距离用户更近,在边缘节点处实现了对数据的过滤和分析,因此效率更高✓更加智能化AI+边缘计算的组合出击让边缘计算不止于计算,更多了一份智能化✓更加节能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结合,成本只有单独使用云计算的39%✓缓解流量压力在进行云端传输时通过边缘节点进行一部分简单数据处理,进而能够设备响应时间,减少从设备到云端的数据流量说到这里,也许你会问边缘计算能用在什么地方呢?实际上,边缘计算可以用在很多场景中✍比较典型的场景包括 CDN、车联网(物联网)、智能安防以及2018开年火爆的区块链,此类场景对于近场计算有着极强的需求✍现阶段亚马逊、微软、英特尔等等都已经着手布局边缘计算✍可以预见的是,边缘计算不边缘的时代已经到来!说到这里,现在你多少了解了点边缘计算了吧!最后,说到边缘计算还有一个很重要概念不得不提:MEC即移动边缘计算,近年通信信息领域的新名词,指在接近智能手机或者移动终端的地方提供云计算能力✔即将计算能力下沉到分布式基站,在无线网络侧增加计算、存储、处理等功能,将传统的无线基站升级为智能化基站✔3G、4G的时代:智能终端技术促进了传统PC互联网同移动网络的深度融合,创造了全新的生态。5G时代:MEC技术将推动传统集中式数据中心里的云计算平台与移动网络的融合,带来新的变革和颠覆。5G时代而言,边缘计算的机会将会更大✔移动边缘计算把网络业务“下沉”到无线接入网里,因此具备三大优点更低延时有效抑制了网络拥塞更多的网络信息及网络控制功能可以开放给开发者

February 21, 2019 · 1 min · jiezi

CNCF案例研究:PingCAP

PingCAP将其TiDB数据库平台押注在云原生上公司:PingCAP地点:中国北京和加利福尼亚州圣马特奥行业:软件挑战流行的开源NewSQL数据库TiDB是由PingCAP公司领先开发。TiDB与MySQL兼容,可以处理混合事务和分析处理(HTAP)工作负载,并具有云原生架构设计。“拥有混合多云产品是我们全球市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战略与运营总经理Kevin Xu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团队必须解决两个挑战:“如何在容器化的世界中部署、运行和管理分布式有状态应用程序,例如像TiDB这样的分布式数据库,”Kevin说,“如何交付给我们的客户,在云中使用TiDB,在任何云,无论是云供应商还是不同云环境的组合,都能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易于使用,一致且可靠的体验。”了解使用分布式系统并非易事,他们开始寻找合适的编排层,以帮助减少最终用户的一些复杂性。解决方法该团队很早就开始关注Kubernetes的编排功能。“我们知道Kubernetes有希望帮助我们解决问题,”Kevin说。“我们只是在等待它成熟。”在2018年初,PingCAP开始将Kubernetes整合到其内部开发以及TiDB产品中。此时,该团队已经拥有使用其他云原生技术的经验,之前已将Prometheus和gRPC集成为TiDB平台的一部分。影响Kevin说,到目前为止,PingCAP客户对Kubernetes作为部署和管理TiDB的工具做出了非常积极的回应。客户部署TiDB时,默认情况下会安装带有Grafana作为仪表板的Prometheus,这样他们就可以在生产中部署TiDB之前和之后监控性能,并进行任何调整以达到目标。Kevin表示,监控层“使评估过程和沟通更加顺畅”。通过该公司基于Kubernetes的Operator实施(开源),客户现在能够在云中部署、运行、管理、升级和维护他们的TiDB集群,无需停机,减少了工作量、负担和开销。在内部,Kevin说,“我们已经完全转向Kubernetes进行自己的开发和测试,包括我们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和用于TiDB的自动化测试平台Schrodinger。使用Kubernetes,我们的资源使用率大大提高。我们的开发者可以自己分配和部署集群,部署过程从几小时降到几分钟,因此我们可以投入更少的人来管理IDC资源。生产率提高了大约15%,随着我们在Kubernetes的调试和诊断方面获得更多知识,生产率应提高到20%以上。”“我们知道Kubernetes有望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我们只是在等待它成熟,使我们可以把它带到我们自己的开发和产品路线图。” - PingCAP全球战略和运营总经理Kevin Xu自2015年推出以来,开源的NewSQL数据库TiDB因其与MySQL的兼容性,处理混合事务和分析处理(HTAP)工作负载的能力及其云原生架构设计而获得了追随者。全球战略与运营总经理Kevin Xu表示,TiDB背后的公司PingCAP从第一天开始就包括云计算平台在设计中,“拥有混合多云产品是我们全球市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团队必须解决两个挑战:“如何在容器化的世界中部署、运行和管理分布式有状态应用程序,例如像TiDB这样的分布式数据库,”Kevin说,“如何交付给我们的客户,在云中使用TiDB,在任何云,无论是云供应商还是不同云环境的组合,都能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易于使用,一致且可靠的体验。”知道使用分布式系统并不容易,PingCAP团队开始寻找合适的编排层,以帮助减少最终用户的一些复杂性。他们关注Kubernetes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我们知道Kubernetes有望帮助我们解决问题,”Kevin说。“我们只是在等待它成熟。”“由于治理过程如此开放,不难发现技术和社区的最新发展是什么,或者如果我们遇到问题或问题,找出应该与谁联系。” - PingCAP全球战略和运营总经理Kevin Xu那段时间是在2018年初,当时PingCAP开始将Kubernetes整合到其内部开发以及TiDB产品中。“让Kubernetes成为CNCF的一部分,而不是只有一家公司的支持,于对技术的使用寿命带来信心,是有价值的,”Kevin说。此外,“由于治理流程如此开放,不难发现技术和社区的最新发展是什么,或者如果我们遇到问题或问题,找出可以与谁联系。”TiDB的云原生架构由无状态SQL层(也称为TiDB)和支持分布式事务的持久键值存储层(TiKV,现在是CNCF的沙箱项目)组成,它们松散耦合。“你可以根据你的计算和存储需求来伸缩扩展,这两个扩展过程可以相互独立地进行,”Kevin说。PingCAP团队还构建了基于Kubernetes的TiDB Operator,可以帮助在任何云环境中引导TiDB集群,并简化和自动化部署、扩展、调度、升级和维护。该公司最近还预览了其完全托管的TiDB云产品。“云原生基础设施不仅可以为你节省资金,让你可以更好地控制所消耗的基础架构资源,还可以为你的用户提供新产品创新、新体验和新业务可能性。它既能降低成本又能赚钱。” - PingCAP全球战略和运营总经理Kevin Xu整个TiDB平台利用Kubernetes和其他云原生技术,包括用于监控的Prometheus和用于服务间通信的gRPC。到目前为止,客户对支持Kubernetes的平台的反应非常积极。默认情况下,当客户部署TiDB时,Prometheus(以Grafana为仪表板)安装,以便他们在生产中部署TiDB之前可以监控,并进行任何调整以达到其性能的要求。Kevin表示,监控层“使评估过程和沟通更加顺畅”。通过该公司基于Kubernetes的Operator实施,客户现在能够在云中部署、运行、管理、升级和维护他们的TiDB集群,无需停机,减少工作量、负担和开销。这些技术在内部也产生了影响。“我们已经完全转向Kubernetes进行自己的开发和测试,包括我们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和用于TiDB的自动化测试平台Schrodinger,”Kevin说。“使用Kubernetes,我们的资源使用率大大提高。我们的开发者可以自己分配和部署集群,部署过程所需的时间更少,因此我们可以投入更少的人来管理IDC资源。”“整个云原生社区,无论是Kubernetes,CNCF,还是像我们这样的云原生供应商,都获得了足够的经验,并且有实战伤痕来证明,随时准备帮助你取得成功。” - PingCAP全球战略和运营总经理Kevin Xu生产率提高了大约15%,随着我们在Kubernetes的调试和诊断方面获得更多知识,生产率应提高到20%以上。“Kubernetes现在是PingCAP产品路线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其他任何考虑上云原生的人来说,Kevin有这样的建议:“没有比这更好的时机了,”他说。“整个云原生社区,无论是Kubernetes,CNCF,还是像我们这样的云原生供应商,都获得了足够的经验,并且有实战伤痕来证明,随时准备帮助你取得成功。”实际上,PingCAP团队已经看到越来越多的客户转向云原生方法,并且有充分的理由。“IT基础设施正在迅速从成本中心和事后的想法,发展到任何公司的核心能力和竞争力,”Kevin说。“云原生基础设施不仅可以为你节省资金,让你可以更好地控制所消耗的基础架构资源,还可以为你的用户提供新产品创新、新体验和新业务可能性。它既能降低成本又能赚钱。”TiDB Operator:KubeCon + CloudNativeCon中国论坛提案征集(CFP)2月22日截止KubeCon + CloudNativeCon 论坛让用户、开发人员、从业人员汇聚一堂,面对面进行交流合作。与会人员有 Kubernetes、Prometheus 及其他云原生计算基金会 (CNCF) 主办项目的领导,和我们一同探讨云原生生态系统发展方向。中国开源峰会提案征集(CFP)2月22日截止在中国开源峰会上,与会者将共同合作及共享信息,了解最新和最有趣的开源技术,包括Linux、IoT、区块链、AI、网络等;并获得如何在开源社区中导向和引领的信息。大会日期:提案征集截止日期:太平洋标准时间 2 月 22 日,星期五,晚上 11:59提案征集通知日期:2019 年 4 月 8 日会议日程通告日期:2019 年 4 月 10 日会议活动举办日期:2019 年 6 月 24 至 26 日提醒:这是一场社区会议。因此,让我们尽量避开公然推销产品和/或供应商销售宣传。KubeCon + CloudNativeCon + Open Source Summit赞助方案出炉KubeCon + CloudNativeCon + Open Source Summit多元化奖学金现正接受申请KubeCon + CloudNativeCon + Open Source Summit即将首次合体落地中国

February 13, 2019 · 1 min · jiezi

工具的价值演进

随着互联网时代进入深水区,云计算、AI、IoT 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开始对传统企业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造,对企业而言,现在仅仅 “拥抱互联网”是远远不够的。在全球经济进入数字化转型的时期,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必须付诸行动的不可忽视的选项。那么,从根本上说企业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化转型呢?如何把握数字化转型的时机?哪些工具是帮助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呢?2019 年 1 月 19 日,CODING 创始人及 CEO 张海龙受邀参加 2019 极客公园创新大会(GeekPark IF 2019)并发表了以 《工具价值的演进》 为题的主题演讲。作为一家服务了超过 100 万开发者和近 4000 家企业的,从代码托管服务起家一直拓展到提供 一站式全 DevOps 工具链 的 SaaS 公司创始人,他从工具的角度切入,展示了人类历史中生产力的发展进程,并解释了为什么现在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期,揭示了 DevOps 才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 工具的演化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首先我们看这张图,图上展现了从人类社会初始阶段开始,一直发展到现代数字时代,所经历的几次生产力的飞速提升,这里可以清晰的看到生产力和生产工具之间的关系——在石器时代,工具以简单的木石结合为主,简陋的工具带来的生产力是非常有限的。之后锻造技术出现,给人类带来了更加高效的金属工具,原来需要一天的活半天就干完了,人们开始有空闲时间,闲着闲着,文明就诞生了。随着科技的发展,蒸汽机和电力拉开了机器生产时代的序幕,二十世纪成为了世界发明史上最璀璨的一个世纪。到了 2000 年,互联网让距离消失,把很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而未来,云技术和数字化的浪潮,注定会掀起新一轮的生产力革命。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十年的旅程互联网的出现让信息变得触手可及,同时也促使新技术的迭代达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速度。这使得很多体型庞大的传统企业感到措手不及,复杂的组织架构让他们好不容易接纳一种新技术后,就发现速度快的公司已经迭代好几代了。根据 IDC 对未来企业数字化的趋势预测,2017 年是数字化转型的原点,很多企业开始进行破釜沉舟式的变革,这中间将经历十年的时间,到 2027 年结束,届时 60% 的 GDP 将和数字化相关,并且全球 40% 的物理设备将被数字化取代。我觉得别的行业不说,汽车行业可能是最感同身受的。2017 年以前造汽车最关键的是什么,是内燃机技术,也就是汽车里的心脏。到现在为止中国的发动机技术跟国际一流还差了大概 2030 年的水平,毕竟从工业革命开始,西方国家对内燃机的研究已经超过 200 年了,而我们只有几十年的时间追赶。但是从 2017 年开始,这个形势发生了改变,为什么呢? 因为 Tesla 和他的自动驾驶技术掀起了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开启了电动汽车和无人驾驶技术的时代,把复杂的内燃机系统简化为电池+马达的组合,将重心放在了行车系统和传感器上,完全打破了大众对传统汽车行业的认知,把汽车这种产品直接带入了数字化时代。通过收集每一辆汽车的行驶数据对行车系统进行不断的迭代和升级,因此我们认为 Tesla 本质上其实是一家软件公司,二级市场的人应该也是怀着同样的想法才给了 Tesla 将近 40 倍的 PE 和 600 亿美元的估值,反观丰田作为估值最高的汽车厂商只有 470 亿美元左右,这完全是将 Tesla 当作一家数字化软件公司看待了。同时,这也给了中国汽车产业很大的机会,20172018 年优秀的电动车企业喷涌而出,在这个关键的时间点开始数字化转型,抓住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DevOps 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那么回到主题,现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问题在哪里?在数字时代又有哪些工具能帮助企业快速掌握变化,更好的完成数字化转型呢?先说结论,想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需要 DevOps。我们先来看问题,我觉得中国大部分企业无法快速转型的根本原因在于研发效率低下。之所以研发效率低下,是因为:1.人才缺口大,很多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2.由于落后的管理方式和组织架构导致的效能浪费。中国每年的 IT 行业人才缺口基本固定在 100 万左右,虽然一部分缺口会通过社会培训之类的方式填补,但总的来说缺口依然很大。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在研发效率上有所提升。而现有的组织架构却因为落后的管理导致效率很难提升,软件开发最高效的组织形式是“One Man Work”,只有一个人干活,写个小项目,从需求到开发,从测试到部署全部独立完成,非常高效。但随着业务的增长,项目开始逐渐变得庞大,变成团队,出现了分工,出现了产品经理、项目经理、开发、数据、测试、运维等等角色。这些角色间存在天然的工作目标上的矛盾。举个例子,对于运维来说,稳定压倒一切,新 Feature 越少越好。而对于研发来说,却希望能开发更多的功能。这种矛盾会导致大量资源和时间的浪费。就像两匹马拉一辆车,如果马头向着的方向不一致,肯定是没法全速前进的。DevOps 的理念就是希望能打破这种屏障,让研发(Development)和运维(Operations)一体化,让团队从业务需求出发,向着同一个目标前进。再通过工具搭建自动化流水线,更高效地进行软件交付。纵观软件研发的历史,如果类比成工厂生产力提升的历史:从最早的作坊,到小工厂,到富士康式的专业化流水线,再到现在很多智能制造企业已经进入的自动化流水线,都是机器人在流水线上工作。那软件开发行业也是一样经历了这个过程,只不过周期缩短到了几十年。现在优秀的软件研发团队已经进入了自动化流水线时代,也就是 DevOps 时代,而大部分国内的研发团队可能还停留在小工厂时代:有统一管理能力但是管理方式落后;工具化程度底,使用的工具比较过时;分工明确但是协作效率低;能制定计划,但是交付质量难以把控;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可能就是拉大家一起开会,这样效率极其低下,结果就是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被落后的研发管理效率拖累,逐步丧失市场竞争力。DevOps 就是数字时代的自动化流水线,看不见,摸不着,但在工作中是真实存在的。研发团队不同的角色通过这个流水线来协作完成工作,打破角色之间的隔阂,提高研发效率。 CODING 产品研发流程一条数字化的流水线是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来简单的解剖一下。这个图展示的是 CODING 如何使用 CODING 来 coding 的,可能比较拗口,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如何使用自身的产品,来搭建一条数字化流水线。比如我们要做一个 CODING 的小程序,那么首先由产品经理整理出需求文档,然后同步给开发,在统一的集成开发环境中进行代码的编写,通过自动化的持续集成来进行自动化的测试和构建,确认无误后交给运维,通过自动化测试高效地反馈问题,测试通过后再通过一键部署,快速上线完成高效的版本迭代。CODING 已经算是一个比较庞大复杂的系统了,但通过这条流水线,我们可以达到每周迭代一个版本。这个流程是一个完整的闭环,就像最开始举的例子一样,当你选用的工具越高效,这条流水线运转的越快,团队的研发效率就越高效。大家可以看到这里涉及到很多的角色,很多的环节,其实每一个环节都有对应的工具。我们挑一个环节来看一下,比如编码环节。在编码环节工具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呢? 数字化时代的工具是在云上的这里展示的是不同时代的集成开发环节,是程序员每天都要用到的开发工具。这个工具的演化进程,最左边是 90 年代,DOS 时代的开发工具,非常基础,只有文字,连光标都没有。再往后,中间这张图展现的是 04 年左右的开发工具,此时已经有了完备的图形界面和辅助功能,但是仍局限于物理设备。到了近年,编程工具开始云端化,出现了 Cloud Studio 这样的数字化时代的云端工具产品,完全运行在云端,通过浏览器就能访问,不需要安装,没有任何硬件设备的限制。它可以做到以下本地工具目前还不能完成的任务。比如说随意切换开发环境,你可以从编写 Java 的开发环境瞬间切换到编写 Python 的开发环境;再比如说可以通过 Web 终端连接到任意的云端计算资源,瞬间获得大量计算能力;再比如说邀请伙伴一起编写程序,两个人可以同时编写同一份代码等等。这极大地提高了编码环节的开发效率,我们可以想象刚才展示的流水线上的工具都在发生同样的演进,这将促使我们进入一个新的开发时代,那就是云端开发时代。我们相信开发的效率会成倍提升,满足这个数字化社会对于 IT 效率的要求。同时开发门槛也会降低,云技术将使这些工具触手可及。每一个时代都对应了一个大的生产力变革,而诞生于这个时代的工具是推动变革的根本因素。随着云端开发时代的到来,企业需要像 DevOps 这样的研发管理方法论和工具链来打造属于自己的数字化流水线,提高效能,让研发与业务同频共振,方能在如今这种高速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和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保持自身的竞争力。最后,我也希望 CODING 作为一个专业的研发工具厂商,也是一个云服务的厂商,能够在数字化年代,在一个云端开发的时代,能够贡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做到让开发更简单。 点击链接,立即体验一站式 DevOps 工具链。 ...

January 23, 2019 · 1 min · jiezi

云计算如何帮助直播行业发展

2016年被称为“直播元年”,那一年全网上百个直播平台出现,各路资本纷纷涌入,一时间直播这两个字就等于流量,就等于赚钱,尽管如今热度退去,但是直播已经是很大一部分人的生活组成。那么这样的大热概念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支持呢?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云计算和直播的因缘。支撑直播的云计算产品直播究其根本,是一种高并发下的视频流处理,将主播端录制的视频上传云服务器,处理后分发向数量庞大的用户终端,这中间需要使用到的云产品包括负载均衡、云服务器、云数据库和对象存储等。这些产品能支撑能确保终端用户网络质量不佳的情况下,自适应码率推流,提升速度;同时支持多路视频实施转码、录制、鉴黄服务;低延时直播,百万并发用户的视频分发和互动聊天也毫无压力。简单来讲用云服务器搭建直播平台,可以给用户和主播同时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云上搭建直播平台的特点使用云计算技术搭建直播平台具有以下特点1、视频直播加速支持媒资存储、切片转码、访问鉴权、内容分发加速一体化解决方案;结合弹性伸缩服务,及时调整服务器带宽,应对突发访问流量;结合媒体转码服务,享受高速稳定的并行转码,且任务规模无缝扩展。2、快速视频解码多路码率实时转码输出;GPU转码有效支持百万级以上并发视频流转码、并轻松扩容;CDN边缘节点缓存直播视频流GOP,迅速填充移动端播放器缓冲区、快速视频解码,有效支持播放器秒开需求;窄带高清转码,有效节省带宽成本;视频流分离合成。3、安全防护高防网络:针对多媒体应用自身流量大、qps高的特点,定制安全策略防护各种 4 层、 7 层流量攻击,并提供安全专家服务优化策略;内容检测:提供文本识别、图片鉴黄、视频鉴黄、OCR算法、音频识别等技术手段,协助直播平台完成内容技审工作、显著提升审查的效率和准确度。4、APP安全通过App安全扫描、控制流混淆、关键逻辑加密等多级安全加固措施,规避App被逆向分析、协议层窃听等方式造成的攻击漏洞,保障App及与服务端交互的安全;防欺诈:通过海量风险库、及人机识别技术,有效辨别风险用户或机器模拟情况,避免垃圾注册、刷粉、刷奖品等恶意请求。5、数据安全基于情报库,以及入侵检测、撞库检测、恶意登录及操作识别、态势感知等技术,有效避免被拖库、撞库的数据泄露安全事故。6、直播监控播控中心支持直播视频流级别的监控,覆盖就近推流节点、视频中心、边缘播放节点;视频流信息(如码率、帧率、播放并发人数)实时监控;API获取监控信息;各节点直播流量实时监控,自动化调度;直播流开启、掐断(违规内容)实时处理。除了目前还比较热门的游戏、购物等与直播结合显现出了商业价值,将来还会有教育、互动节目等用直播形式发挥力量。这也说明未来云计算将继续为直播行业提供技术支持,推动直播行业的发展。

January 22, 2019 · 1 min · jiezi

2019年企业云服务的十一大趋势

云计算已成为企业应用程序的主要范式。 随着企业使其计算和网络架构现代化,云原生架构是主要的目标环境。随着2019年的到来,很明显,无所不包的云计算趋势并未放缓。 以下是我对今年这个充满活力的市场的预测。软件即服务(SaaS)提供商将深化他们的企业应用程序投资组合显然,Oracle、SAP、Salesforce.com和其他SaaS提供商将无法削弱Amazon Web Services、Microsoft Azure和谷歌云平台在公共云市场的平台即服务(PaaS)和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领域所享有的势头。为了在这种趋势下保持增长,并防止占主导地位的PaaS/IaaS提供商侵占它们的地盘,SaaS提供商将加倍投资于企业资源规划、人力资源、客户关系管理和其他业务应用程序。2019年,我们将看到SaaS提供商推出更广泛的垂直行业产品,同时深化这些服务的AI驱动数字助理,嵌入式推荐器和机器人自动化流程功能,以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企业将会加速把应用程序、工作量和数据迁移到云原生主干网越来越多的商业混合和multicloud工具将加速并降低将企业IT资源从现有遗留平台转移到原生云PaaS和IaaS平台的成本。2019年,更多的企业将在不需要重写现有应用程序的情况下编辑遗留工作量,从而降低与复杂迁移相关的技术风险。公有云提供商将优先考虑提供迁移工具、multicloud底板和专业服务,以帮助企业以可控的风险来快速、经济有效地执行这些迁移。公有云提供商将完全托管的内部设备定位为其混合云入口去年,亚马逊Amazon Web Services宣布推出AWS Outposts,这是一种完全托管的基于计算/存储机架的服务,允许客户使用现有的VMware许可证在其场内运行选定的公有云服务。在2019年末发布之后,我们将看到这个解决方案是否能够引起企业的响应,这些企业可能仍然不确定如何平衡安全性、遵从性和延迟问题(这些问题迫使他们将计算资源保留在原有的平台上)与迁移到公有云的可伸缩性、效率和敏捷性优势之间的关系。为了在Outposts发布之前削弱AWS在混合云领域的势头,AWS的公有云竞争对手将增强和推广其现有的混合云本地计算/存储机架。然而,Microsoft Azure Stack、IBM Cloud Private、Oracle Cloud At Customer等公司在将现有企业客户迁移到其各自的公有云的战略推进中,是否会为这些供应商提供任何优势,仍然值得怀疑。随着核心开源代码库的稳定,Kubernetes的应用将会加速核心的Kubernetes开源平台显示出成熟的迹象,因为贡献的总数已经放缓,提交速度正在减慢。2019年,Kubernetes生态系统的创新将转向在外部GitHub组织中在CNCF外部管理的项目。在商业化方面,新兴的Kubernetes生态系统中的启动活动和产品发布将会增长,性能、安全性、自动化、可伸缩性、集群管理、边缘优化本地编辑、应用程序负载平衡和无服务器提取将成为创新和采用的巨大焦点。解决方案提供商将把他们的Kubernetes实现构建到成熟的网络操作系统中Kubernetes正在成为供应商管理的工具、服务和集成底板的投资组合的基础,这些工具、服务和集成底板可以支持用于虚拟化、本地编辑化和无服务器应用程序环境的日益复杂的网络操作系统。2019年,所有领先的公有云提供商将在各自的Kubernetes实现上进行更深入的投资,其中亚马逊网络服务(Amazon Web Services)、微软(Microsoft)、谷歌、IBM及其红帽(Red Hat)子公司、甲骨文(Oracle)、思科系统(Cisco Systems)、威睿(VMware)和阿里巴巴(Alibaba)将保持领先。容器将越来越多地跨越有状态和无状态语义云原生环境正在发展,通过扩展存储架构支持有状态交互,同时为跨混合无服务器multicloud的无状态、事件驱动型计算的下一个飞跃提供了基础。2019年,更多的企业将在Kubernetes上采用Knative实现无服务器功能,同时部署新一代存储解决方案,优化了容器结构中的持久性。服务网格将成为云计算中最主要的网络管理底板在云原生行业服务网络计划的进展中,最值得注意的是,Istio、Envoy和LinkerD将提升这些项目在企业multicloud计算中的显著性。到2019年,许多企业将把服务网格纳入其努力的核心,即在其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在本地编辑内部资源和越来越多的公有和私有云结构之间搭建灵活的桥梁。云提供商将加强对托管服务的支持,这些托管服务简化了通过网格和中心辐条架构对数千个虚拟私有云和内部网络的互联和管理。Cloud-to-edge分布式计算结构将会扩展在过去的一年中,供应商向市场推出了一系列创新的边缘网关、本地计算/存储机架和设备级别的容器运行时。到2019年,这些创新将汇聚成一个面向边缘、分布式和联合的本地云计算结构,使数据、应用程序和工作量更灵活地分布到代理点附近。随着物联网成为云计算的主要入口,“AIOps” IT管理自动化工具遍布整个结构,“数据中心”的概念将为完全分散管理的“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所代替。在这个Cloud-to-edge的计算结构中,区块链和其他超级账本的主干网将不断发展,为所有网络、系统和应用程序级的操作提供不可变的审计日志。本地编辑将转换网络路由平面虚拟区域网络操作系统将变为云原生,将所有协议和管理功能放在微服务中,并使用通过Kubernetes编排的不可变本地编辑。到2019年,更多的网络运营商将能够通过开发运维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工作流来管理路由和流量管理功能的更新。这将允许网络运营商只部署所需的网络功能,从而降低复杂性和减少网络攻击面。云原生开发运维工具将融合虚拟化、容器化和无服务器企业客户要求能够组合云原生微服务,以便在虚拟机、容器和无服务器结构的各种协调混合中执行。到2019年,我们将看到更多的开发工具将迄今为止不同的程序聚合在一起,并使CI/CD能够跨日益异构的multicloud,这些multicloud将Kubernetes集群联合起来,同时为无状态、事件驱动的微服务的轻量级开发提供无服务器接口。这种应用程序范例聚合的关键是“基础设施即代码”工具,这些工具支持云原生应用程序结果的声明性规范,以驱动必要本地编辑、无服务器功能、分布式编排和其他应用程序逻辑的自动编译和部署。容器化的微服务市场将会扩大公有云提供商已经建立了他们的可信本地编辑化解决方案的在线市场,这些解决方案包括他们自己的产品和不断增长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 在2019年,我们将看到这些市场在所提供的解决方案的范围和多样性得到扩展,因为公有云提供商更多地关注合作伙伴,软件供应商将这些渠道作为其主要的市场进入方法。为了帮助客户实施针对其用户采用基于云的解决方案的策略,公有云提供商将提供私有市场功能,使企业采购人员能够定义和管理与组织策略一致的、经过批准的、经编辑的云就绪解决方案列表。原文链接https://www.infoworld.com/art…

January 17, 2019 · 1 min · jiezi

满足用户的即时需求,金融云的效率优先与生态开放

人-手机-云端刷手机进地铁站,用手机购物,点手机叫外卖,靠手机应用租房/搬家……现代人与手机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人们通过手机应用连接后端服务,后端服务依照手机发送来的数据为用户提供定制化/标准化服务。随着云服务的日渐成熟,这些与人们工作生活紧密相关的各项服务也逐渐走上了云端,人-手机-云端的连接关系就此建立。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现代人的云,随影而行,而连接着人与云的,除了手机,还有金融。金融是连接现代人一切生活场景服务的必备环节。金融云考虑效率优先金融活动的一个典型表现是对现有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之后,实现价值和利润的等效流通。这提升社会资源利用效率有极大的帮助。不过,并非所有的金融活动都是如此。陈宇在他著的《风吹江南之互联网金融》一书中提到:“……美国银行业的跨州和跨行支付都需要3到5个工作日,而且手续极为繁琐;日本的银行业下午3点就关门,而且还需要支付极高的账户管理费。从很多层面来看,我们的银行业相对而言,效率更优。这背后,并非是美国的技术不如中国,而是从现实的需求来看,相对安逸稳定生活状态的国家,对效率是不敏感的,并不是很在乎这个效率的提升。”在金融科技的推动下,我国银行业的金融服务效率一直在按快进键。金融云出现以后,金融服务要能随时随地地提供服务,网上支付转账要能实时到账,夜宵外卖能即时下单,网上购物还能限时送达……金融云的部署,必须考虑效率优先,这是用户的客观需求,也是银行持续改进自身服务质量的目标。这一点,国内银行已经做得相当到位,网友们不必总是吐槽他们。金融云考虑生态开放生态闭环是业内大佬们经常提及的概念。在金融云领域,形成闭环的条件有两类,一类是将自身建成生态体系,完成闭环交易和相关服务的输出;另一类是和其他机构联合构建生态体系,形成生态闭环。现在银行业普遍的做法是和其他机构合作,以开放银行的身份来构建金融生态服务。银行将外部服务吸纳进体系后,形成闭环,而为了让生态体系保持健康,他们还会在开放体系中将“害群之马”踢出,再引入良驹。但不管是哪种生态,都需要有一个完备的再生循环机制。那么,什么样的生态才算是完备呢?除了大数据的获取/分析、脱敏利用、金融服务、物流服务、售后服务等,在外围还有更大的生态服务体系,那就是在整个社会资源整合体系下形成的场景搭建、整合营销等。让各个独立的金融云连接成片,形成更庞大的生态云,这才是金融云服务中最难做到的。毕竟,云与云之间的资源往往相对独立,不太愿意受他方支配,资源调配起来,难度极大。目前来看,各大云服务机构在构建金融云服务时,都会强调自己的生态建设,更有甚者会将自身的一些既有的平台资源进行更广更深度地整合,向客户推出金融、场景搭建、数据资源、整合营销等一揽子方案。这样, 银行只需要提供一个金融服务的出口就可以让自己置身于云端的任何一处。另一方面,银行也在构建以自己为中心的金融云服务生态,在开放API的基础上,保证自己的金融输出核心,将云端资源不断扩大,让自己的金融服务变得“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生态能力也不断壮大。不管是哪种方式,它都会在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金融市场上,每个客户的头上形成一朵如影随形的云,客户想要“风霜雨露”还是“晴天万里”,都可以得到即时的满足。

January 14, 2019 · 1 min · jiezi

GPU的前世今生

提起GPU,电脑端的游戏玩家一定不会陌生,这个横在自己和3A游戏间最大的障碍,让多少玩家欲哭无泪;而搞设计的朋友在面对漫长的渲染等待时,也恨不得手动给GPU提提速。那么GPU到底是什么?今天的文章我们来聊聊它的前世今生。起源与发展早期的计算机并不存在独立的图形处理核心,尽管当时的计算机还是有画面,但是其简陋模糊的画质,放在今天,和打了马赛克无异。这是因为作为计算机核心的CPU要同时承担运行数据的处理和图形数据的处理,很显然,它难以完成这双份任务。所以用户希望看到更加高质量的画面这一需求,让图形处理器的发展成为必然。Win95的到来,给GPU的出现打开了大门,随后的1999年,NVIDIA推出GeForce256,将图形处理器单独作为核心应用在计算机上,率先将显卡芯片带入GPU时代。GPU时代之后,游戏行业、图形设计行业、视频行业发展也随之加速,越来越多高画质游戏、高清图像和视频,在GPU时代井喷。时至今日我们对游戏、视频等的画质追求也越来越高,这都是GPU发展带来的变化。厂商的角逐GPU的厂商原本是有很多的,但是随着发展和竞争,目前仅剩三家。英特尔主要生产集成显卡,由于是搭配英特尔主板和CPU共同发售,借着这条渠道,英特尔的集成显卡占据了整个GPU市场的60%以上,但是实际表现非常平庸,这也是为什么有集成显卡的电脑用户还是会多装一块独立显卡。NVIDIA世界上最大的独立显卡芯片生产销售商,销售显卡有大家熟悉的Geforce系列;专业工作站的Quadro系列;超级计算的Tesla系列;多显示器商用的NVS系列;移动设备的Tegra系列。值得一提的是NVIDIA的创始人黄仁勋是一位华人,在之后的文章中我们会详细介绍他。AMDNVIDIA的主要竞争对手,不仅是独立显卡的经销商,也是CPU的经销商,尽管在PC端各方面逊于NVDIA,但是在游戏主机包括Xbox 360、Wii、Wii U、PS4、Xbox One等,均由AMD提供GPU供应。GPU云服务器尽管在图形处理显卡这一方面厂商间还在竞争,但是有一个产品线NVIDIA已经一骑绝尘,就是上面提到的Tesla系列,这一系列的显卡用于GPU加速计算,简单来讲就是把GPU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应用在高算力需求的项目上,例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科学研究、超级计算等方面。而随着云计算的兴起,NVIDIA开始为数据中心提供GPU加速器,这也让云计算服务商纷纷推出GPU云服务器这一高端产品,面向高算力需求的用户,提供服务。总结GPU的发展历程大致就这如此,在未来各个厂商应该都会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云加速器这方面,毕竟云计算的发展是这个时代的大势。另外关于GPU云服务器的应用领域如人工智能、超级运算、视频渲染等,我们在今后的文章中将会详细介绍,感兴趣的朋友请持续关注我们哦!

January 10, 2019 · 1 min · jiezi

一个“骗子”的坚持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位人物,曾经被所有人当作骗子,他经历了团队成员弃他而去,所做项目巨额亏损,在争议中升职被人中伤。但时至今日,中国的云计算行业最应该感谢的就是他——王坚博士。会编程的心理学博士毕业于原杭州大学的王坚,专业是应用心理学,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浙江大学做博士生导师,研究、教授心理学。这样的经历很难与云计算、互联网联系起来,但是生活中的王坚是那个最贴近互联网的人。在授课过程中他会教学生编程,在电子邮件刚刚出现在中国的时候,他是最早使用的那一批人。当时的王坚曾有机会和图灵奖(计算机领域最高奖项)得主,人工智能专家西蒙对话,那时的对话被王坚表述为“像是穿越了时空隧道”,西蒙对人工智能的解释和展望,让王坚接触到了全新的领域。也许那时,他真的“穿越”和十几年后的自己见了一面。误入歧途的技术人员与马云的相识算是一场意外,当时已经转行在微软亚洲研究院任职的王坚博士,有技术方面的经验和对未来的敏锐判断,这一次相谈让马云认为阿里转型需要的那个关键先生就是王坚。出于对核心技术的直觉与坚信,王坚接受了马云的邀请,进入阿里巴巴阿里巴巴着手云计算的布局。忽悠马云的骗子尽管得到马云的大力支持,但是现实并没有给王坚好脸色。云计算这个当时在国内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的项目,无比烧钱,一年十亿的投入不只是马云的承诺,那个时候确实是需要这样的预算来支撑。但是这么多钱投进去,几年间也不见一片水花,最初相信王坚博士的程序员们,渐渐失去了信心,怀疑自己做的事毫无意义。最艰难的时候,80%的程序员离开阿里云项目团队。“云手机”项目的失利也让王坚在阿里内部恶评如潮,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他的想法带着理想主义者的浪漫色彩——“恰好因为没有办法证明它一定不行,所以就有希望!”也因为这句话,王坚背上了“骗子”的骂名。“十亿”和“4500亿”所谓黄天不负有心人,颇有理想主义者气质的王坚博士在坚持5年之时,终于得到了一点点回报。2013年,体系完备的阿里云收购万网,开始向各种企业出售云服务。2015年,12306把车票查询业务放上阿里云,以往的瘫痪问题大大改观。2016年十月,王坚博士提出的“城市大脑”计划开始在杭州落地。如今的阿里云,估值达到4500亿元,和当初马云对王坚博士许下的“每年十亿,投十年”的承诺相比,已经远远超出,王坚博士至此才终于正名。总结从王坚博士的经历来看,这位理想主义者似乎始终有一种盲目的乐观,但是这都是出于他对核心技术的坚持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洞见。云计算在不被大多数人理解的情况下,王坚博士相信这样的核心技术会为一个企业提供最大的动力;在云计算被认为是新瓶装旧酒的时候,王坚博士看到它与人工智能、城市大脑的紧密相关。正是这样的坚持和远见,一个“骗子”为中国云计算开拓了道路,可以说所有的云计算从业者,都应该感谢王坚博士。

January 9, 2019 · 1 min · jiezi

云计算催生IT产业投资新机会

云计算是技术进步、时代发展的产物。在电脑刚被发明时,还没有网络,每台电脑(PC),就是一台拥有CPU、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等设备的单机。单机与单机之间,可以通过有线网络交换信息、协同工作。后来,单机性能越来越强,就有了服务器(Server)。把一些服务器集中起来,放在机房里形成小型网络;越来越多的小型网络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大型网络,产生了互联网(Internet);小型机房变成了大型机房,就有了IDC(Internet Data Center)互联网数据中心。当越来越多的计算机资源和应用服务(Application)被集中起来,就变成了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无数的大型机房,就成了“云端”。云计算或将重塑IT产业格局产业如此变化,意味着云计算拥有三个架构层次:一是Iaas(基础设施服务),是最底层的硬件资源,主要包括CPU(计算资源),硬盘(存储资源),还有网卡(网络资源)等;二是Paas(平台服务),类似于传统软件的“中间件”业务,比如说(Windows、Linux)等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三是Saas(软件服务),拥有具体的应用软件,例如FTP服务端软件、在线视频服务端软件等。云计算的出现,将重塑IT产业格局。比如说公有云能够提供超大规模、高可靠性、低廉价格和更多的服务应用。企业将逐步放弃自建IT基础设施,转而采购云计算厂商提供的服务。再比如说公有云厂商依托巨大的规模优势,向上游延伸到芯片等核心环节延伸,将对整个服务器、芯片等核心器件环节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如亚马逊、谷歌和阿里云等都在研发人工智能芯片。未来,其自研人工智能芯片投入使用,将对英伟达等芯片巨头产生重大影响。再比如说在Paas层,这是类似于传统软件的“中间件”业务。传统的中间件市场主要由IBM、Oracle等公司占据。而到了云计算时代,许多中间件业务都是由公有云厂商和SAAS厂商直接提供,将颠覆掉传统中间件市场。产业变局催生投资机会正是云计算板块重塑了IT产业格局,其拥有了两个较为清晰的投资机会:一是云计算产业高速发展所带来的新增市场容量。根据Gartner数据,2017年亚马逊AWS排名第一,市场份额52%;阿里云排名第三,市场份额约为5%,产业强劲增速之下,云计算所带来的新增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将成为亚马逊、BAT等大型互联网公司的未来的业绩增长引擎。二是重塑IT格局所带来的新兴产业机会。云计算基础设施层的快速渗透,为应用层的繁荣创造条件并打下基础。与此同时,企业等B端客户对于云的接受程度逐步提升,因为Saas软件相比于传统软件,一方面可以帮助客户节约软硬件成本,另一方面更加智能化与互联网化,逐步受到企业追捧。所以,随着习惯互联网的一代人逐步进入到企业的领导岗位,管理方式互联网化将成为趋势,Saas进入到高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2017年底,国内Saas的市场规模为87.2亿元,2016-2018年复合增速达到29.2%,因此,在Saas布局的用友网络、深信服等上市公司的未来业绩成长前景值得期待。另外,云计算的蓬勃发展也将推动人工智能(AI)的产业化。因为AI的四个要素包括:算法、算力、数据和场景。云计算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和在线化,为AI应用的发展创造条件,同时云计算也能为AI等应用提供好的算力支持。反过来,云计算的在线渠道具备及时性和可达性,可以第一时间将最新的技术落地到客户端,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更好的落地。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证券市场周刊,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January 9, 2019 · 1 min · jiezi

2018年云计算关键词:马太效应、价格竞赛与数字化转型

尽管目前科技巨头的B端转型包含诸多领域,如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但作为数字化转型的载体,云计算是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领域的“起点“,与之相关的业务能力也显得至关重要。换言之,2018年厮杀惨烈的云计算市场,2019年还将继续,其激烈程度甚或超过2018年。马太效应2018年,云计算市场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强者愈强。根据Gartner发布的全球公有云IaaS魔力象限,2017年共计14家企业进入该象限,而2018年这一数字锐减为6家。而在2017年度全球公有云IaaS市场份额分析报告中,Gartner方面指出,亚马逊、微软、阿里巴巴占据全球市场份额前三,其中亚马逊市场份额占比超过50%,同比增速达25%。位居二三位的微软和阿里巴巴,尽管市场份额远不及龙头老大亚马逊,但其市场份额同比增速分别达到98.2%和62.7%,体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反观前五名之外的“长尾”厂商,市场份额合计仅29%,整体增速为8.6%,远低于头部企业。但是就国内而言,由于用户对公有云的接受度依旧不高,所以市场仍然处于没有打开的状态,不论是头部云服务商还是新兴的云服务平台,都有在未来产生爆发的可能。价格竞赛2018年的国内公有云市场,延续着此前的价格竞赛。5月,腾讯云宣布新一轮核心产品价格下调,涉及产品包括CVM、CDN、数据库、COS存储等,最高降幅达50%。6月,阿里云在2018云栖大会海峰会上,对相关云产品和云服务进行降价,其中对象存储OSS降价18.9%,表格存储最高降价50%,EOS云服务器全地域降价24%等。8月,亚马逊宣布将Linux产品价格降低一半,Windows虚拟服务器的产品价格降低三成左右。据统计,亚马逊十年来降价已超过50次。9月,百度在云智峰会上宣布过去一年相关主要产品持续降价,CDN流量价格近期降低42%,BCC云服务器降价达到50%。“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各大云基础设施厂商纷纷选择降价来吸引更多用户涌入、增大云服务的规模效应。”招商证券研究团队就此评论道。不过,价格战的全面开打,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利润。未来的企业应该更加认识到质量在云服务和产品中的重要价值。因此,随着云计算产业从初期逐渐走向成熟,价格战也将逐渐过渡到价值战。用户所评估的不再仅仅是服务价格,而是为自身带来的价值点。数字化转型那么,在从草莽阶段的价格战,到成熟期的价值战过渡中,何谓价值?进入2018年最后几个月,国内科技巨头开始齐刷刷地变阵。无论是阿里巴巴、腾讯或是百度,新成立的事业群组均包含核心关键字“云”,以此迎接即将到来的上云时代。不过需要注意的是,BAT的相关事业群组不仅包含基础的云计算业务,百度智能云事业群组同时承载AI to B和云业务的发展,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整合腾讯云、互联网+、智慧零售、教育、医疗、安全和LBS等行业解决方案,阿里云亦将全面整合包括机器智能的计算平台、算法能力、数据库、基础技术架构平台、调度平台等核心能力。当前云计算还处于“浅水区”,更多是将富余算力、带宽、存储等基础设施能力共享给用户,但当云计算向PaaS及SaaS层等“深水区”推进时,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能力就会成为价值增量。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企业网D1net,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January 7, 2019 · 1 min · jiezi

关于域名的那些“彩蛋”

今年早些时候有新闻说,腾讯申请仲裁拿到了 fuckqq.com 这个网址域名。这个域名第一次出现是 360 和腾讯 “ 3Q ” 大战的时候。这个 fuckqq.com 主要的作用就是你输入网址进去之后,他会给你跳转到 360 的主页。。。。现在 fuckqq.com 的内容变成了一则声明当时还有个 fuck360.com,可以跳转到腾讯的网站,不过现在已经失效了。类似很狗血好玩的网址还挺多的,今天就带大家看几个。朋友, baidu.sb 了解一下?这个名字叫做 baidu.sb 的网站,进去之后会被跳转到 “ 今天 Baidu 倒闭了吗 ” 的微博。。。那么如果你用百度搜 “ sb ” 呢?第一条你就会发现他的老冤家 Google。。。你说这不是故意的我都不信上面这种都是巨头掐架类型的,但其实很多人用域名搞行为艺术。比如下面这个 www.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com我猜你现在一定在查有多少个 1,别查了,我刚查完,60 个。网站长这样↓↓↓我就问你魔性不魔性???而且点了施瓦辛格的头还有惊喜,具体大家可以自己去试试。除了个人,还会有大公司偶尔也玩个行为艺术,Google 之前不是做了个叫 Alphabet ( 单词意思是:字母表 )的公司变成了自己的母公司么。于是,他们注册了这样一个域名: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com 这样一个域名。你问我长什么样?上不去,你懂的~总之关于域名的趣事还有很多,例如以圆周率为域名的网站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搜这些奇怪的域名,更多彩蛋等着你探索。

December 27, 2018 · 1 min · jiezi

如何选择一个靠谱的域名?

域名(Dnmain Name),是由一串用点分隔的名字组成的Internet上某一台计算机或计算机组的名称,用于在数据传输时标识计算机的电子方位。简单来讲,就是我们平时会输入的网址,在访问互联网的过程中起“电话号码”的作用。我们平时最常见的,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域名就是“.com”后缀域名,但除此之外,还有包括“.cn”“.net”“.xyz”等。而域名作为一个网站的大门,如何选择关乎网站背后企业或个人的形象、用户体验、SEO、用户认可度等诸多方面。可以说选一个好的域名,网站就成功了一般。那么问题来了:如何选择一个靠谱的域名?1.域名与企业的相关度注册域名时,最好使用企业简称的拼音或者英文简写作为域名,这样可以让用户在看到你的域名时能联想到它背后的企业,例如“taobao.com”让用户可以很容易的和“淘宝”联系;但是这样的域名往往是伴随企业成长而提升的认知度,对还在成长过程中的企业而言,选择域名可以和行业相关,例如云计算行业的“cloud”。2.常用后缀的域名全注册企业在注册域名时如果主要使用的是“XXX.COM”,那么“.net”、“.cn”等域名也一并注册,防止被恶意抢注。有时候也会遇到自己想要注册的域名已经被别人提前注册,这时候更换一个后缀也是可行的办法,但是要预先搜索被提前注册的域名是否与自己是同行业,不然为竞争对手打广告得不偿失。3.注意后缀的适用范围尽管现在网站后缀可能与网站本身经营行业相关不大,但是域名域名后缀本身其实是有适用范围的。比如“.com”是“company”的缩写,适用于商业公司或组织;“.net”是“network”的缩写,适用于提供网络业务服务的企业;“.edu”是“education”的缩写,是教育、权威教育机构专用的域名。4.尽量不要用特殊符号特殊符号的存在不仅不利于用户识记,并且没有任何意义,对于企业经营业务的宣传也是不利的5.选择合适的服务商提供域名注册的服务商很多,同时代理公司、个人代理也很多,我们不推荐用户找个人代理注册域名,风险很高。而云服务商通常是提供域名注册以及备案服务的,例如新睿云。用户可以在新睿云购买服务器搭建自己的网站后注册域名,完成备案,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向客服反馈,避免损失。

December 27, 2018 · 1 min · jiezi

2019年主要的企业云趋势

2019年将至,显而易见,无所不包的云计算趋势并未放缓,以下是我们对未来云计算趋势发展的一些预测,希望能为云计算从业者有一些启发和帮助。随着企业将计算和网络架构现代化,云原生架构成了企业要实现的主要环境。云计算已成为企业应用程序的主要范例。随着企业将计算和网络架构现代化,云原生架构成了企业要实现的主要环境。软件即服务提供商将深化企业所有的应用程序软件即服务提供商推出种类繁多的垂直行业产品,同时深化这些服务的人工智能驱动的数字助理、嵌入式推荐器和机器人过程自动化功能,从而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企业将加快将应用程序、负载和数据直接迁移到云原生主干网的速度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在不重写现有应用程序的情况下对遗留的负载进行容器化,从而减轻常常与复杂的迁移相关的技术风险。公共云提供商将完全托管的本地设备定位为其混合云入口为了在Outposts发布之前削弱AWS在混合云中的势头,AWS公共云的竞争对手将增强和推广现有的混合云本地计算/存储机架。随着核心开源代码库的稳定,人们将加快采用Kubernetes因为代码贡献的总数已经减少了,提交速度也放缓了,可以看出,核心的Kubernetes开源平台正日渐成熟。解决方案提供商将在成熟的网络操作系统中渐渐实现KubernetesKubernetes正在成为供应商策划的一系列工具、服务和集成主干的基础,以便为虚拟化,容器化和无服务器应用程序环境提供日益复杂的网络操作系统。容器将日渐跨越有状态和无状态语义的界限更多企业将用Knative而不是Kubernetes来实现无服务器功能,它们还在部署针对容器化结构中的持久化做了优化的新一代存储解决方案。服务网格将成为多重云中主要的网络管理主干很多企业将服务网格纳入工作核心,从而在其分布式计算环境中为容器化的本地资产和越来越多的公共云和私有云结构之间搭建灵活的桥梁。云端到边缘的分布式计算结构将得到扩展在过去的一年中,供应商为市场带来了各种创新的边缘网关,内部部署的计算/存储机架和设备级容器运行时。2019年,这些创新将融合到面向边缘、分布式和联合的原生云计算结构中,从而更加灵活地对更接近代理点的数据、应用程序和负载进行分配。容器将改变网络路由平面虚拟区域网络操作系统将原生于云端,将所有协议和管理功能放在微服务中,这些微服务含有通过Kubernetes编排的不可变的容器。原生于云的开发运维工具将融合虚拟化、容器化和无服务器2019年,我们将看到更多的开发工具,这些工具汇集了迄今为止不同种类的编程孤岛,并使联合了Kubernetes集群,异构程度越来越高的多重云实现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同时为无状态、事件驱动的微服务的轻量级开发提供无服务器接口。容器化的微服务市场将扩大规模为了帮助客户对其用户采用基于云的解决方案实施策略,公共云提供商将向私有市场提供一系列功能,使企业采购人员能够定义和管理一系列经批准的,受监管的解决方案,即容器化的云就绪(cloud-ready)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与其组织的政策一致。

December 26, 2018 · 1 min · jiezi

云存储安全的最佳实践

建立云存储框架和云存储安全标准至关重要。以下是五种云存储最佳实践,希望能给从业者一点参考。评估企业的云计算架构安全云存储要求组织识别连接到云平台的所有设备和应用程序。了解企业中存在哪些云存储系统、谁使用它们,以及如何使用它们也是至关重要的。组织可以通过映射数据如何在系统、设备、应用程序、APIS和云平台之间流动来实现高安全性云存储。幸运的是,许多云存储应用程序显示了他们连接的其他应用程序和服务。这可以极大地简化映射任务,并在必要时断开与其他应用程序或服务的连接。确定云存储提供商如何解决隐私和安全问题服务条款协议是识别云计算提供商提供的一般保护的良好起点。但这还不足以确保安全的文件存储。云计算供应商经常更新服务条款和用户协议。这使得人们很容易忽视一个看似微小的改变,而这个改变可能对隐私和安全产生重大影响。此外,大多数协议未涵盖云存储提供商如何实施安全性,其使用的具体保护以及发生故障或破坏时会发生什么等细节。因此,仔细定义政策和程序非常重要。这可能需要进一步讨论和谈判。需要知道有哪些保护措施云安全加密是一项基本要求。了解云存储提供商如何使用加密非常重要,其中包括数据中心、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之间的传输,、谁控制加密密钥,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特定数据集。同样,使用云计算提供商的组织应该知道谁可以访问系统,以及它具有哪些其他保护措施来防范从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到应用程序安全漏洞的所有问题。将数据分类方法付诸实践。并非所有数据都是相同的。对它进行处理也是保障云计算环境内外安全的一个方法。更重要的是,随着组织积累大量非结构化数据,数据安全性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了解数据的价值非常重要,无论是存储在云平台中还是存档在磁盘或磁带等媒体上,以及所有这些都转化为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另一个因素是政府法规的数据合规性,例如Sarbanes-Oxley或欧盟的通用数据隐私法规(GDPR)。一些云存储服务提供了内置工具来促进这些流程。在所有设备和系统中使用多重身份验证多因素身份验证的广泛使用可以降低未经授权的人访问系统或应用程序,并使用它来降低恶意软件或获取其他数据后门的风险。虽然管理员账户的风险可能更大,但标准应用程序和工具不会消失。多因素身份验证可以帮助保护敏感数据免受黑客、心怀不满的员工和其他可能故意或无意中将数据置于风险中的内部人员的攻击。最后,企业可以通过专注于跨供应商的计算和数据框架,以及学习如何使用和管理新工具和技术来实现强大的云数据安全性。与云计算提供商密切合作以确保数据存储安全方法满足其要求也很重要,而最佳实践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最安全的云存储。

December 26, 2018 · 1 min · jiezi

邀好友赢大奖!快来抽取你的 2019 新年上上签!

还有不到一个星期,2019 年就将正式「官宣」。值此之际,七牛云特别推出【好运+好礼】新年上上签活动~不仅有好运好彩头,还有超多惊喜好礼等你拿。天猫购物卡、七牛云产品优惠包、樱桃机械键盘、终极大奖 iPhone Xs 256g,通通藏在你的上上签里!活动规则:在活动期间,通过个人专属邀请链接邀请好友注册,每成功邀请一名实名注册用户,获得抽奖机会一次,邀请越多机会越多~活动时间:2018 年 12 月 24 日-12 月 31 日活动奖品:天猫购物卡七牛云产品优惠礼包• 5GB/月 CDN免费下载流量(邀请多人最高累计40GB/月)• 100元对象存储抵用券(不可累计)• 100元智能多媒体API抵用券(不可累计)• 500元充值抵用券(单次充值5000送500,不可累计)樱桃机械键盘iPhone Xs 256g同时,在上上签之外!牛小七为您好运加码!在活动期间凡成功邀请 6 名标准用户或者 2 家企业标准用户,获得「蓝牙可编程重大决策按钮 SuperButton」一个凡成功邀请 9 名标准用户或者 3 家企业标准用户,获得作者签名版《Kubernetes in Action》一本凡成功邀请 15 名标准用户或者 5 家企业标准用户,获得树莓派一台以上好礼每日各限 10 份,先到先得哦~参与方法:1、登录七牛云官网,并进入管理控制台2、通过「邀请好友」页面的专属链接,邀请好友进行实名认证注册。每成功邀请 1 名标准用户,即获得 1 次抽奖机会;每成功邀请 1 家企业标准用户,即获得 3 次抽奖机会。抽奖码将通过短信形式发送。3、在微信公众号「七牛云」回复抽奖码,即可进行抽奖我们将在活动结束后统一发放奖品哦~注意事项:· 活动结束后,将由专员与获奖用户进行联系,并寄出实物礼品。天猫购物卡以卡密短信的形式发送至获奖用户。所有礼品将在活动结束后 20 个工作日内发出。请保持手机畅通并可正常接受短信。· 产品优惠包仅限领一次。· 每个账号每天限邀人数上限为 20 位。· 每个账号获得天猫购物卡的总金额上限为 1000 元。· 邀请者与被邀请者实际是同一用户不可获得奖励(同一用户指包含但不仅限于根据不同七牛云账号在注册、登录、使用中的关联信息,七牛云判断其实际为同一用户。关联信息举例:同一证件、同一手机号、同一支付账号、同一设备、同一地址等)。· 为保证活动的公平公正,对任何恶意刷量的行为,七牛云有停止发放抽奖机会及收回奖励资源的权利。· 已签约代理商不参与此次活动。· 活动最终解释权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归七牛云所有,参加本活动的用户,均视为认可并同意遵守《七牛云用户协议》,如有任何问题,欢迎邮件联系 marketing@qiniu.com。邀好友,抽好签,赢好礼!进入七牛云官网 https://www.qiniu.com/?hmsr=d… 立即参与牛小七提前祝大家2019年,新年快乐!

December 25, 2018 · 1 min · jiezi

盘点云计算2018:我国在追赶安全和赢利成未来重心

如果说过去几年我国的云市场属于发展初期的观望阶段,那么2018年则属于云与各垂直行业深度结合的过渡期。无论从政策监管还是客户认可度上,对于推动企业上云都显示极大的利好。8月10日,在工信部印发的《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中明确提出了企业上云的工作目标,到2020年,云计算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广泛普及,全国新增上云企业100万家。云海巨大众企业纷至沓来,截至目前,已有391家企业获得我国工信部颁发的互联网资源协作(云服务)牌照。我国云企业与国际巨头差距在逐渐缩小从全球范围看,云市场也逐步向巨头靠拢。在2018年基础设施即服务魔力象限中,Gartner大幅缩小了这个领域,只剩下六家供应商:AWS、微软Azure 、谷歌、阿里云、Oracle和IBM。而与此同时,国内云计算企业与国际巨头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例如,7月份,外媒披露了当时最新一期的2018 Gartner全球云存储魔力象限,全球前四依然是亚马逊AWS、微软Azure、谷歌GCP和阿里云,与去年相比最大变化是,谷歌和阿里云各自跃升了一个象限,分别跻身领导者和挑战者象限,这是中国云计算厂商首次进入Gartner云存储挑战者象限。云计算向行业纵深发展 政务云成最大“香饽饽”在行业应用上,当前,我国云计算的应用正从互联网行业向政府、金融、工业、交通、物流、医疗健康等传统行业渗透,各大云计算厂商纷纷进军行业云市场,行业云进入到了群雄争霸的“战国时代”。这其中,政务行业已经成为各大云厂商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之一,根据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政务云发展白皮书》,目前我国政务云市场规模已接近 300 亿元,全国超九成省级行政区和七成地市级行政区均已建成或正在建设政务云平台,政务云用云量增长迅猛,超过了传统产业、金融、互联网等其他行业。包括基础电信企业如电信、联通,IT 企业如浪潮、曙光、华为等,以及腾讯、阿里、京东、数梦工场等互联网企业均在政务云方面重点发力。我国企业在OpenStack开源社区地位日益提升前不久,IBM以340亿美元收购了开源软件公司Red Hat,让第二大开源软件OpenStack受到了更多的关注。2013年开始,中国开始出现了一批OpenStack的初创公司以及OpenStack技术大咖,中国公司陆续获得OpenStack基金会的黄金会员资格、白金会员资格。截至目前,OpenStack基金会的会员数已经达到10万,覆盖了全球187个国家,675个组织。OpenStack 基金会8 家白金会员中,华为和腾讯就占据两个席位,在20个黄金会员中,更是有众多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在OpenStack中的席位和地位正日益提升。OpenStack在中国发展如此迅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目前的国家战略和创业浪潮的影响,自主可控的政策推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热情,以九州云、EasyStack、UnitedStack为代表的初创公司在OpenStack进入中国初期起到了很好的推广作用。而华为、中国联通、中国移动、腾讯等大型企业的加入,让OpenStack的中国力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也使得OpenStack在国内的受欢迎程度远超国外。云途仍存挑战 企业当如何应变我国云企业与国际巨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差距依然明显。目前,全球排名靠前的云服务厂商多为国外企业,从营业利润来看我国大部分云企业仍然处于负利状态,而亚马逊AWS第三季度营业利润高达21亿美元,利润率达到31.1%,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我国云企业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此外,云安全问题和风险管理形势日益严峻。2018年,网络安全形势更加严峻。美国中央情报局遭遇Vault7黑客攻击,WannaCry勒索软件爆发,以及Equifax公司数据泄露等种种事实成为摆在IT行业面前的不定时炸弹。未来,云服务商如何有效保护用户数据安全成为首先考虑的问题,避免出现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悲剧。小结根据《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到2019年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将达到4300亿元,市场空间巨大。未来,合规经营、上云安全、实现赢利,当成为云企业未来发展的重心。

December 25, 2018 · 1 min · jiezi

对网站而言,虚拟主机和云服务器怎么选?

虚拟主机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历史,近几年随着其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其低廉的价格,成为众多站长的首选对象。但近两年云计算的出现,衍生出云服务器这个产物。这时,很多站长便对虚拟主机与云服务器应该如何选择感到困扰,不知是选择技术比较成熟的虚拟主机,还是选择最新的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又称云主机,是一种简单高效、安全可靠、处理能力可弹性伸缩的计算服务。弹性云服务器采用纯SSD架构硬件设备,只需几分钟,便可轻松云端获取和启用,实现计算需求。可弹性扩展资源用量的同时,还能节约计算成本,简化IT运维工作。此外,云主机还提供多重备份,这样数据安全又多了一份保障。虚拟主机和云服务器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在安全和灵活性方面,云服务器要强于虚拟主机,但价格方面比虚拟主机要高。所以我们出于网站的发展前景及成本的考虑,可以选择合适的主机来进行搭建。虚拟主机与云服务器应该如何选择:1、如果你的网站暂时不能带来利益且成本比较少,建议选择虚拟主机,因为其低廉的价格,是草根站长们的首要选择。2、如果你的网站对安全性要求不是很高,那么可以选择虚拟主机,因为在安全防护方面,云主机要高于虚拟主机。3、如果你是技术小白,可以选择虚拟主机,诸如软件配置、防病毒、防攻击等安全措施都由专业服务商提供,租用虚拟主机通常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开通,网站建设的效率非常高,用户无需具备技术能力。4、如果你对服务器方面的预算比较高,而且也不确定网站发展的速度,那么可以选择云服务器,因为虚拟主机性能限制比较严,像流量限制、空间限制等,当网站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虚拟主机性能就会成为网站发展的障碍。而云服务器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虚拟主机与云服务器是两个不同类型的主机,其实无论选择哪种,只有适合网站的才是最好的。我们在选择服务器时,一定检测其访问速度与稳定性,因为其决定着网站能否正常运行以及网站的SEO优化效果。

December 21, 2018 · 1 min · jiezi

云计算时代:哪些企业适合上云?

要问现在这个时代企业级市场什么最火?毫无疑问就是云计算!尤其是对于企业用户来说,传统IT架构的部署已经逐渐被抛弃,将业务全部放在云端的做法现在越来越流行。互联网巨头和许多运营商近年来也疯狂涌入云计算市场,现在哪个公司的业务不放在云上,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尽管我们都知道“业务上云”是提高效率的一条康庄大道,但是目前云计算产业本身的发展尚不完善,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上云”,甚至有些行业无云可上。那么那些企业适合云计算呢?适合上云的企业1、业务量变化大的企业一些企业数据中心的处理量由于产业特性、商业模式或经济变化,有着相当大的波动性。在这种情况下,拥有满足最大处理量需求的软硬件设备,使企业能够获得所有的业务机会,但这也要求巨大的成本投入。而大多数时候,业务机会都不处在高峰期,因此云计算是企业更经济的选择。当高峰期的业务量和时间都未知时,云计算更为合适。2、不时经历区域变化的企业一些经济行业正在经历调整和动荡,以适应新的环境,这迫使该行业内企业的组织也要相应变化,IT系统大规模变化的可能性也非常高。这些企业可能需要处理不断增长的业务量,并大幅更改IT运营模式。而使用云计算,业务量的增长、IT运营模式的变化,都可以在云端一键完成扩容、部署等工作。3、需要退出某些产品线的企业在开始一个特定业务之时,你无法预计到哪天会退出该业务线,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该退出会造成IT系统在使用期限结束前被提前闲置。而云计算的好处在于,企业可以按使用多少付费,这样它们就不需要担心产品线的变化带来的系统闲置问题了。那些可能在短时间内有产品线变化的企业将更受益于云计算服务。4、经常有短期项目的企业并不是每一个项目都足够长,能够配合长期性的IT资本收购,长期性的软件使用合同或聘用长期工作人员。但如果没有足够的闲置设备,那么企业在接到短期项目的时候,可能需要临时花高价购买IT设备。如果一时买不到合适的IT设备,可能会导致该企业无法接项目。这样的业务特性,与云计算按需付费、款速部署的特性完美契合。5、正在快速增长的创业公司对于那些暂时很小,但成长很快的创业公司来说,云计算本身的弹性特质以及按需付费的模式,也可以提供更多经济利益,为创业公司在初期节省更多成本来发展核心业务,而不是将成本耗费在服务器的搭建、维护上。目前市场上的云计算供应商品类繁多,头部大厂有完善的解决方案,但是价格方面也相应更高,新兴的云服务商如新睿云与大厂实际上使用相同的硬件设施,但是价格却更有竞争力。企业在选择云服务商时,要根据自身情况,挑选性价比最高的服务商完成上云工作。

December 19, 2018 · 1 min · jiezi

有效管理云计算成本的多个措施

随着云计算成为新常态,组织转向数字业务计划,IT的动态已完全改变。为了保持竞争力并跟上同时运行的多个创新计划,企业需要即时的基础设施可用性——这在传统数据中心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但实际上可以在公共云瞬间实现。随着人们更好地了解公共云采用的驱动因素,同样重要的是要了解由于所有公共云供应商都是API驱动的,因此基础设施组件彼此分离,并转换为单个应用程序堆栈。而这些需要管理的多种资源都带有价格标签。来看一个例子。传统IT中的标准裸机或虚拟服务器可通过采购硬件、带宽和电力来获得,或者通过每月以固定价格出租来获得。在公共云的情况下,动态变化:组织根据不同供应商的不同使用指标,使用不同的定价模型为计算、存储、网络、PaaS支付费用。这提出了一个问题:IT团队如何优化和管理不同的公有云成本?根据我们的经验以及帮助不同行业的组织,以下研究得出28种优化云计算支出的方法。分析1.了解定价模型:每个云阇供应商对不同的服务都有不同的定价模型。如果企业是公共云用户,请务必查看有关这些内容的细则。2.确定关键成本贡献者:根据企业的云计算支出,确定对月度开销有重要贡献的服务,并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关注这些服务。3.分析工作负载使用模式:检测公共云上使用的每个服务的使用趋势,特别关注关键成本贡献者。然后,收集诸如CPU、内存、磁盘/存储、API等指标。4.企业将其服务使用情况与支出进行比较:每项服务是否证明其所需的云计算花费是合理的?如果没有,确定优化机会。于应用程序代码存在缺陷,某些服务可能会被过度使用。5.识别未使用的资源:由于每个服务都可以通过单击按钮获得,因此每个服务都可以配置并可能完全忘记,这会导致孤立或未使用的资源,将会耗费数千美元的成本。6.识别未充分利用的资源:企业借助云计算使用模式,具体识别那些未用于预期目的的资源,并计划优化和正确调整大小。7.挖掘过时的数据:除了主要的成本贡献者之外,分析那些具有较高机会存储无意义的过时数据的服务也很重要。优化8.按顺序准备清理:在确定未使用的资源之后,启动清理过程。为安全起见,请考虑事先备份一些资源。9.减少未充分利用的资源:企业根据使用模式,慢慢地将资源缩减到最小规模,确保缩减大小不会影响应用程序性能。继续这种练习,直到企业的工作负载运行到所需的级别。10.清理过时的数据或用法:一旦识别出过时的数据,就进行备份和/或清理。实施生命周期策略以确保成本控制和其他问题不再出现。11.使用最新一代资源升级基础设施:公共云提供商不断优化其服务,以确保安全性、性能和成本具有竞争力。因此,企业明智的做法是,通过升级来优化基础设施,从而保持领先地位。12.利用按需服务:计划针对未在生产中运行的工作负载按需服务。由于开发团队无法全天候工作,因此非常适合自动启动/停止工作负载。13.合并帐户:在多个帐户上运行来自公共云提供商的服务时,请尝试合并其帐户。大多数提供商都有基于数量的折扣定价模型,可以帮助企业优化成本。容量规划14.基础设施的基线:在进行分析和优化练习时,可以达到基础设施的基线,企业需要运行任何工作负载。有时候其基础设施需要扩展,因此请牢记这些需求。15.分离工作负载:根据工作负载的使用模式和用途,将它们分为不同的类别,如稳定,可变、长期和短期。16.性能要求:企业可能需要扩展以满足性能要求的工作负载。确定它们及其容量要求。工程团队的性能和负载测试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这一目标。17.预留资源:一旦为每个环境确定了稳定的工作负载,请保留这些资源。如果容量满足不同供应商的定价模型,则预留在财务上更加智能。如果企业在不同时区按需在多个帐户上运行工作负载,请考虑为动态工作负载保留一些容量。退款和预算18.创建业务单元:每个工作负载都有特定的功能;根据组织的结构,创建业务单元并定义所有者。将这些工作负载分配给这些业务单元,确保它们对这些费用负责。19.确定每个BU的要求:每个BU应提供其工作负载的容量和规模要求,这些要求在短期内是稳定的,但足够灵活以满足预算要求。20.制定预算和退款政策:根据企业的要求,为每个BU定义预算。将预算传达给每个BU所有者,确保他们负责在预算范围内保持优化。持续成本治理21.找到合适的云管理平台:在公共云上管理基础设施意味着处理大量资源,彼此分离和连接。人工执行分析和优化很困难22.设置结算提醒:大多数云计算管理平台都提供结算提醒和费用摘要,因此请确保每个业务部门所有者每天都能获得这些提醒。此外,创建预算警报,在其支出接近预算的顶部时通知BU所有者。23.定义成本治理策略:策略因组织而异,但正如审查成本摘要可以立即节省,企业的基础设施应仅通过自动化进行配置,确保始终为每个资源分配关键标记(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访问基础结设施的配置)。24.获取标记:公共云提供商支持标记基础设施,它可以帮助识别用于管理、隔离和计费的工作负载。然后,企业的云管理平台可以使用这些标记并生成不同的报告。25.自动化:采用基础设施作为代码(IaC)可以帮助维护基础设施的一致性、可见性和可跟踪性。26.清理并重复:虽然成本治理可能重复,但如果每天完成,企业的云支出将保持优化。27.重新评估架构:由于云计算提供商始终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因此重新考虑企业的云架构并寻找潜在的优化机会是一个好主意。28.深入研究数字:开始使用企业的云管理平台查看所需的报告。许多云计算托管供应商(CMP)提供不同类型的报告(例如,使用报告、支出报告、自定义报告等)。了解最适合企业需求的内容,并定义相关治理。以上,是我们整理的一些管理云计算成本的有效措施,根据这些指导企业“上云”,将为企业在云计算方面合理控制云计算成本提供帮助,希望更多的企业可以将业务、程序等迁移上云,体验云端的高效和便捷。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51CTO云计算频道,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December 18, 2018 · 1 min · jiezi

GPU云服务器的应用场景

现在我们通常聊到的云服务器指的是ECS云服务器,这也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的云产品。ECS云服务器自出现开始,其具有的弹性伸缩、高可用性等特性满足了网站建设、企业应用运行、高峰流量冲击等需求,帮助越来越多的用户节省成本、提升效率。但是我们也能看到ECS云服务器存在的缺陷。前段时间微博热点密集捧红了微博技术人员胡忠想,这位新晋大V就曾说过微博服务器最低配置16核32G起。这在一般用户看来是极高配置的云服务器在顶级用户看来只是将将满足需求。那么如果遇到更高配置需求的用户,云计算是不是不好使了?问题的答案就是我们要聊到的GPU云服务器。GPU云服务器是装配有GPU云加速器的超高性能云服务器,相比一般的ECS云服务器,GPU云服务器能提供的算力要超出一大截,并且GPU本身对图像处理能力极佳,所以GPU云服务器也在视频、图形相关行业有用武之地。本文主要是聊聊GPU云服务器的应用场景。视频编解码视频编解码中应用的H264编码技术,为现今视频编解码中应用最为广泛,最为高效省时、省流量的编码技术,实现此编码过程所需要的运算、编码、压缩等流程十分复杂,此项技术常用于视频制作公司、直播平台等,所处视频流量高并发需要可进行快速、实时编解码。而使用GPU云服务器可支持H264视频编解码技术,可实现在视频编解码过程中更加方便快捷无需担心安全问题的使用方式,是涉及到视频编解码的企业与个人用户的最好选择。科学研究我们以生物制药为例,在生物制药行业的研究和运行中涉及到很多需要可以进行超级运算的设备,GPU云服务器就可以很好地满足这样的需求,组织器官模拟、药物研发、人类基因组相关研究、人工智能医生、健康医疗、生物大分子研究等,都会需要到双精度运算、模拟运算、160万cpu和MIC核协同计算、分子动力学第一性原理计算等。人工智能时下最火的科技圈话题可以说就是人工智能,但是要实现人工智能,需要两个核心:首先是足够强大的数据库,其次是足够强大的计算能力。而在计算能力上,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测试表明,Google数据中心需要1000台CPU服务器完成的工作,仅用3台GPU服务器完全搞定。这样的测试可以很明显的看到GPU在深度学习、机器学习方面的极致表现,在这样需要超强算力的任务中,GPU云服务器对效率的提升目前是无与伦比的。除此之外,GPU云服务器还在图形渲染、超级计算、气象预测、自动驾驶等方面有优异的计算表现,目前云计算市场上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新睿云等服务商都有提供GPU云服务器,由于显卡基本都是英伟达P40或者P100,性能上没有很大区别,有意愿学习深度计算或者有大算力需求的用户可以看看各家活动,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服务商购买。

December 14, 2018 · 1 min · jiezi

如何确保应用程序在公共云中的可用性

采用云计算的注意事项是一种很好的建议。云计算服务提供商(CSP)都会承诺在其基础设施中提供“高可用性”,其服务水平协议(SLA)通常提供95%至99.99%的正常运行时间,而每月服务费退款率将达到10%到50%不等。但通常没有达到这样的门槛,正如IT的许多方面一样,重要的在于细节。而采用正确的方法,在Amazon Web Services、谷歌云平台和微软Azure公共云和混合云环境中可以实现5个9的高可用性(HA)。这需要了解服务等级协议(SLA)中的限制,以及创建高可用配置的选项。高可用性限制大多数云计算服务提供商都提供具有99.99%正常运行时间保证的服务等级协议(SLA),而跨越云计算服务提供商(CSP)区域和/或区域的冗余配置增加了企业获得满意可用性的信心。但是这种安排存在一些严重问题,因为服务等级协议(SLA)中“停机时间”和“不可用”是导致应用程序失败的原因。不计入停机的潜在原因包括客户的软件,任何第三方软件或技术,计划的硬件和软件维护,以及个别实例或卷的某些问题,这些问题不能归因于某些不可用的情况。还排除了错误的输入或指令,或在需要时缺乏行动,这似乎涵盖了“人为错误”可能的原因。云计算服务提供商(CSP)排除某些失败原因是合理的,但系统管理员将这些作为借口是不负责任的。这使得有必要通过其他方式确保应用程序的更高可用性。实现更高可靠性的选项通常,有三种基本选项可用于提高云计算的可用性:应用程序软件中的规定,操作系统中内置的功能,以及专用的故障转移集群。许多应用程序提供自己的高可用性(HA)规定。一个很好的例子是Microsoft SQL Server企业版中的运营商级在可用性组上始终使用的功能。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需要针对不同的应用程序提供不同的高可用性(HA)规定,这使得持续管理成为一项持续且成本高昂的工作。第二个选项涉及使用集成到操作系统中的高可用性(HA)功能。 Windows Server具有故障转移集群的本机功能,但其缺乏数据复制功能。私有云中的复制通常通过某种形式的共享存储提供,例如存储区域网络(SAN)。但是,在公共云中,共享存储不可用,因此需要单独的数据复制解决方案。在Linux操作系统上,由于缺少像故障转移集群这样的本机功能,因此需要单独的高可用性(HA)规定。因此,实施高可用性(HA)需要使用像Pacemaker和Corosync这样的开源软件为每个应用程序创建(然后维护)自定义脚本,并且只有规模非常大的组织才有能力承担所涉及的巨大而持续努力。第三种选择是采用第三方故障转移集群软件,这是专门用于为公共云、私有云和混合云上的Windows操作系统或Linux操作系统上运行的应用程序提供完整的高可用性和灾难恢复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至少结合了数据复制、连续应用程序级监控、可配置的故障转移/故障恢复恢复策略。这种集成使软件能够检测应用程序级别的任何和所有停机时间,无论其原因如何,其中包括各种云计算服务等级协议(SLA)未涵盖的原因。许多解决方案还提供高级功能,例如支持WAN优化以提高性能,以及人工切换主服务器和辅助服务器分配以促进计划维护。虽然这些解决方案可以在私有云中与SAN配合使用,但大多数管理员更喜欢部署无共享SANless故障转移群集。其原因包括:消除潜在的单点故障、获得在公共云中工作的能力、并最小化恢复点对象(RPO)、恢复时间对象(RTO)和最短恢复时间(MTTR)。

December 14, 2018 · 1 min · jiezi

专访阿里云专有云马劲,一个理性的理想主义者

“我的故事都是和团队技术相关的,自己还真没有什么引人入胜的故事。”当马劲被问到能不能多分享些个人经历故事时他笑着说,我们就干脆怀着好奇聊了聊他和阿里云专有云一路走来的故事。马劲,花名隆猫,阿里云专有云事业部兼企业应用事业部总经理。全面负责专有云团队产品的技术研发、销售、运营管理服务以及产品市场营销等工作,并领导企业应用团队进行云产品的创新孵化,致力于为企业级客户提供优质、可靠、可控的云平台和云服务。在客户需求标准日益提高的环境下,实现多领域的快速增长。终极三问和专有云三定律“阿里云专有云究竟是什么?专有云生命周期管理是否在坚持技术导向?专有云产品现在遵循着什么管理流程?”这三个问题是马劲从2014年领导阿里云专有云团队开始一直到现在不断在问自己的,好在从开始到现在,马劲和他的团队对于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方向一直没变过,那就是:“阿里云专有云是阿里云的一种部署模式,是标准产品,不是项目定制开发。专有云的生命周期管理必须通过技术能力来满足客户业务和管理需要,要允许客户有权决定是否升级何时升级,但是不能无限制支持多分支版本,必须坚持热升级。专有云产品和架构管理流程由阿里云统一管理,不是法外之地。”马劲严肃的说这是必须遵循的“专有云三定律”,但同时他笑称:“这三个结论其实简单而清晰,这不是神的定义,而是人的选择,是我们的取舍。不过阿里巴巴要拥抱变化,阿里云更要拥抱变化,虽然专有云到现在才四岁,但客户并没有当我们是孩子。客户是期待拥有阿里巴巴的国内互联网公司的能力去帮助他们带来业务创新的,但在使用我们的产品时,又是用类似看待IBM产品的挑剔目光在衡量我们的,所以从一开始我们提供给客户的就应该是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做好专有云是理想不是梦想在加入阿里云之前,马劲已经在IBM就职超过10年,在软件方案设计、开发、实施、技术服务、产品市场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对于云计算产品技术发展有深刻的理解和洞察。按照常规剧本他似乎并不“应该”出现在阿里云的故事脚本中,但偏偏阿里云迎来了他,他迎来了专有云的一路盛开。“云计算的概念刚在国内IT圈开始被关注时,我就对它特别有好感,你看,云,多浪漫的一个词!” 马劲说道,这句话听着他更像是个富有浪漫主义情怀的人,“不像”个IT人,但当他跟我们说到在做专有云过程中的坚守和抉择时,笔者看出他既有着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追求也有一个务实主义者的理性。在聊到专有云初始阶段时,马劲提到那时有两大集中讨论点:公共云有各种各样的优势为什么要做专有云,还要做政府和大企业?大家眼中的阿里巴巴服务于中小企业,难道中小企业市场不够吗?实际上,对于政府和大企业,专有化部署、自主可控的运维和运营是唯一选项,是刚需,不满足这一条就没市场,所以专有云要做。阿里巴巴的愿景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而专有云是实现普惠科技路上针对政府和大企业的重要一环,是对整个经济体数字化转型的推动,是战略要地。在马劲看来,专有云4年走来的不错成绩是坚持正确的战略决策和果断的执行力打配合的结果。选择我相信的,相信我选择的专有云是站在公共云这个巨人的肩膀上的,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马劲深知专有云要做好必须打造技术壁垒,持续进行趋势性创新并达成规模化交付,可着其中的挑战和艰辛不可避免也难以言喻。多数金融、政府客户基于对安全问题的考虑需要自主运维,因此交付给客户独立自主运维成为一个必选项。这时的马劲遇到了第一个挑战:如何既能满足规模化交付还能否让客户自主运维?众所周知,阿里云公共云就像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各个产品的部署运维管理各自奔跑,需要上百的PE和大量开发人员进行运维DevOps,而只有做到两三个工作人员即可运维整朵云,才有可能规模化交付。随之而来的另一个大问题就是运维基础设施怎么选?马劲说:“我们相信公共云的先天优势,所以坚定的相信了天基团队。自从2014年底选择了天基,我们一直没有动摇过,选择我相信的,相信我选择的。”这个选择使得公共云和专有云拥有了统一的运维基础设施,马劲和他的团队坚信天基团队在2年时间内能做到全自动1天部署,傻瓜式运维,统一的面向企业组织的运维管理和权限管理。但选择虽然做了,业务并不能等天基两年,需要选一条路径,解决眼前的问题。路径,就是优先级,而这往往决定是否能成功的关键。马劲排优先级的思路就是先解决最短的短板,再解决第二短的短板,选择了“步枪”即先解决当前问题以及与天基团队并肩作战这两种路径双管齐下。按马劲的话说当时是按照紧急程度来排序而不是按照重要性来排序,先通过短平快的方式来解决,只要有当时能彻底解决的解决方案,就用!同时与天基团队一起打拼,两条腿走路。终于,在2017年初,天基团队憋出一个大招,提供了一个近乎完美的框架,专有云企业版V3版本正式发布,选择了天基是专有云能走到今天最对的选择之一,天基团队功不可没。“很多人都喜欢说自己是创业者,但我经常说专有云团队不是创业者团队,我们更关注不同视角,我们是在建设基础设施,并且是坚持建更好的基础设施,就像电站、水坝。但基础设施必须从一开始就具备完备的设计,要负责任,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同时还能不断的做的更好。”马劲这么评价自己和团队做的事。后记:“以终为始,看看终局。”在访谈结尾,马劲淡然的说。的确,只有清楚的知道终点在何处并且以初心驱动的人才能真正抵达终点。笔者刚了解到专有云办公区的墙上有这么一段文化宣言:以匠心对真心,以恒心待决心,以创新承初心–专有云,你我同心。通往理想的道路上不乏荆棘,我想正是这句话里的精神领着马劲和他的团队创造出今天的成绩,而这句话我相信也将在未来助他们一步步走的更远更稳。阿里云总监系列课重磅上线!聚焦人工智能、弹性计算、数据库等热门领域,首次集齐12位阿里云技术高管,耗时半年精心打磨,从理论到实践倾囊相授,从零开始绘制技术大牛成长路径,限时直播课程免费报名中!欢迎戳“ https://yq.aliyun.com/promotion/689&tlog=out_aiticai_zongjianke_181206 ”免费报名学习。本文作者:云攻略小攻阅读原文本文为云栖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December 13, 2018 · 1 min · jiezi

MQ消息队列产品测试

一、产品背景消息队列是阿里巴巴集团自主研发的专业消息中间件。 产品基于高可用分布式集群技术,提供消息订阅和发布、消息轨迹查询、定时(延时)消息、资源统计、监控报警等一系列消息云服务,是企业级互联网架构的核心产品。 MQ 目前提供 TCP 、MQTT 两种协议层面的接入方式,支持 Java、C++ 以及 .NET 不同语言,方便不同编程语言开发的应用快速接入 MQ 消息云服务。 用户可以将应用部署在阿里云 ECS、企业自建云,或者嵌入到移动端、物联网设备中与 MQ 建立连接进行消息收发,同时本地开发者也可以通过公网接入 MQ 服务进行消息收发。从官方文档中看到MQ消息队列的产品为一个提供消息服务的中间件,可以提供端到云的消息服务,这个端的覆盖面包括了移动端和IOT物联网设备,并且为了支持IOT的需要除TCP协议外提供了MQTT来支持物联网设备的消息服务,在云上的支持不止包括阿里云,可以支持用户将服务部署在企业自建云上。作为PAAS层的服务支持用户通过API的方式将消息队列服务集成在自己的平台上,目前在产品的结构上分成两部分,移动端和物联网的消息队列服务单独作为一个子产品MQ FOR IOT提供服务,这项服务和MQ主服务比主要的区别就是增加了对MQTT通讯协议的支持。从编程语言来看,因为MQ FOR IOT是面向移动端和物联网,所以需要支持的编程语言更多,包括ANDROID、IOS和PYTHON环境在消息队列服务中都已经支持。二、消息队列MQ产品测试开通服务进入控制台后看到菜单将消息队列服务清晰的分成两部分,支持MQTT的微消息服务单独列出子菜单,菜单选项按照功能分成三大部分,生产管理类子菜单,消息查询追踪类子菜单和监控报警类子菜单。TOPIC是消息队列服务中一个重要概念,用于区分消息的不同类型,比如在一次交易中,用户对于商品所下的订单和支付的订单虽然针对的是同一件事情,但是对于消息队列来说,这两种消息的功能和类型有明显的不同,可以用不同的TOPIC来区分,在TOPIC下还有个标签TAG用于二级分类,如一个用户对不同商品的购买订单可以作为不同的TAG。针对消息的配置来讲,需要定义消息的名字和消息的类型。在类型上普通消息、事务消息、定时消息、分区消息等都可以将不同类型的TOPIC根据类型区分。将TOPIC按什么类型进行分类及归入哪个分类需要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除了TOPIC外,对于一条消息,还有三个独特的属性可以为查询提供方便,生产者的编号(PRODUCT ID)、消费者的编号(CONSUMER ID)和消息编号(MESSAGE ID),加上TOPIC的配置,可以准确定义海量消息中的每一条,方便查询和监控等功能的支持。消息路由是指的在不同地域间的消息同步,需要配置源地域和TOPIC、目标地域和TOPIC,从最新写入源的消息开始进行同步。资源报表分成两个子项,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对于消息的两个源头的情况进行查看,如果需要对于消息服务的可以在监控报警设置中进行配置,对于消息的报警项,有两个重要指标堆积量和消息延迟,分别从数量和时间对于消息服务的异常情况进行报警,通过短信方式通知用户。三、微消息队列MQ FOR IOT产品测试从微消息队列的按量付费的计费项目就可以看出物联网在消息通讯上的几个主要特征,即时连接数、订阅消息数和消息收发量。万物互联后物联网设备的消息数在这三个维度都会到达海量的程度,特别是即时连接这个特点和一般的MQ服务有很大不同,可以代表物联网中消息传递的特征。此外,微消息队列服务对于消息的分类同一般MQ服务不同的是,将TOPIC分成父TOPIC和子TOPIC的方式而不是TOPIC和TAG的分类方式,子TOPIC从属于父TOPIC,这个特点我想也是因为需要支持物联网的关系,因为传统下的消息都是针对应用比较多,但是物联网情况下,消息的类型如设备的状态、工业监测数据等会比一般情况多的多,并且消息服务的实时性要求更高,所以将TOPIC设置成父子从属关系更有利于对海量不同类型的消息进行区分。本文作者:朱祺阅读原文本文为云栖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December 6, 2018 · 1 min · jiezi

开发一款即时通讯App,从这几步开始

欢迎大家前往腾讯云+社区,获取更多腾讯海量技术实践干货哦本文由腾讯云视频发表于云+社区专栏关注公众号“腾讯云视频”,一键获取 技术干货 | 优惠活动 | 视频方案“晚上去哪吃饭啊?”桌面上来自一条晚上约饭的对话框——QQ。突然灵光一现,新出了优化的IM SDK,可以尝试着搭建一个类似QQ的即时通讯软件01注册账号腾讯云官网注册腾讯云账号,也可以使用QQ或者微信直接登陆02创建应用选择【产品】→【云通信】→【立即使用】→【创建应用接入】03SDK接入1、集成SDK【下载云通信SDK】包括IMSDK(云通信SDK)、TUIKit(基础界面库)2、生成UserSig在【基础配置】下载公私钥,使用【开发辅助工具】生成测试用户的UserSig3、初始化SDKAndroid代码 //应用启动时(一般为Application的onCreate)配置UIKit的基本配置,具体参数说明参考API BaseUIKitConfigs uiKitConfigs = new BaseUIKitConfigs(); uiKitConfigs.appCacheDir(Constants.APP_DIR_CACHE).audioRecordMaxTime(120) .disableAudioPlayedStatusIcon(true).disableAutoPlayNextAudio(true) .ChatProcessor(new PojoChatProcessor()); ILiveUIKit.init(this, uiKitConfigs);4、创建登陆界面Android代码 public void onCreate(@Nullable 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实例化登录面板 mLoginPanel = new LoginView(this); //将登录组件设置为登录Activity的基本布局,也可在布局文件xml中引用LoginView setContentView((View) mLoginPanel); //添加登录组件的动作事件,登录点击与注册点击 mLoginPanel.setLoginEvent(new ILoginEvent()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LoginClick(View view, String userName, String password) { //点击登录时业务自己的登录逻辑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RegisterClick(View view, String userName, String password) { //点击注册时业务自己的注册逻辑 } }); }界面实图 5、创建会话列表布局文件 <!–在会话列表布局文件中引用会话列表组件,也可参考登录面板在代码中设置–><?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LinearLayou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xmlns:app=“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uto" xmlns:tools=“http://schemas.android.com/tools"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match_parent” android:orientation=“vertical” tools:context=".main.MainActivity”> <com.tencent.qcloud.uikit.business.session.view.SessionPanel android:id=”@+id/session_panel”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match_parent” /></LinearLayout>Android代码 /*** 获取会话列表组件,初始化默认设置* 会话组件的默认设置已经实现了会话数据的拉取与处理(与IMSDK关联完成相关逻辑)* 开发者如为特殊要求直接初始化默认设置即可* 另会话组件提供的可扩展的事件和UI处理,具体可参考API文档*/sessionPanel = baseView.findViewById(R.id.session_panel);sessionPanel.initDefault();界面实图6、创建聊天界面Android代码//从布局文件中获取聊天面板组件chatPanel = mBaseView.findViewById(R.id.chat_panel);/** 会话组件的默认设置已经实现了会话数据的拉取与处理(与IMSDK关联完成相关逻辑)* 开发者如无特殊要求直接初始化默认设置即可* 另聊天面板组件提供的可扩展的事件和UI处理,具体可参考API文档*/chatPanel.initDefault();//生成聊天基本信息,如聊天对象的昵称,头像,最后一页聊天信息等BaseChatInfo info = getChatInfo();//设置基本信息,以便用户进入该页面时能即时展示相关信息chatPanel.setBaseChatInfo(info);界面实图7、群管理Android代码//从布局文件中获群管理面板组件GroupManagerPanel groupManagerPanel = mBaseView.findViewById(R.id.group_manager_panel);/** 群管理组件的默认设置已经实现了群管理相关的逻辑也操作(与IMSDK关联完成相关逻辑)* 开发者如无特殊要求直接初始化默认设置即可* 另聊群管理组件提供的可扩展的事件和UI处理,具体可参考API文档*/groupManagerPanel.initDefault();界面实图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一个拥有单聊、群聊的即时通讯App就这样完成了再次崇拜自己的动手能力,一天就能搭建完成一个APP,啦啦啦啦啦啦最后,了解一下经过优化后的新版本IM SDKIM SDK–体积优化1.android so体积<1M2.ios体积增量<2M–性能优化1.线程裁剪(单线程架构,减少线程切换和线程同步开支)2.cpu占用优化(线程裁剪、代码逻辑优化)–消息到达率深度优化业务逻辑层、会话策略层和网络层,实现四个九(99.99%)的消息到达率–数据监控用户级数据监控,实时跟踪和统计用户行为dau/mau功能统计用户分布–海外布点增加富媒体消息海外布点,为图片视频语音文件的上传下载提速–版本兼容与老版本兼容,实现无缝切换–UIKit插件一套多功能自定义界面库,实现会话列表、聊天、联系人、群管理、弹幕等界面,实现客户一天接入问答请问小程序即时通讯如何接入发送消息?相关阅读IM即时通讯实现原理iOS 即时通讯 + 仿微信聊天框架 + 源码开发一款即时通讯App,从这几步开始 【每日课程推荐】机器学习实战!快速入门在线广告业务及CTR相应知识 ...

October 29, 2018 · 1 min · jiezi

快速搭建一个“微视”类短视频 App

欢迎大家前往腾讯云+社区,获取更多腾讯海量技术实践干货哦~本文由腾讯云视频发表于云+社区专栏关注公众号“腾讯云视频”,一键获取 技术干货 | 优惠活动 | 视频方案“爱就像蓝天白云晴空万里,突然暴风雨……”偷偷在上班期间看微视里美丽的小姐姐,不巧被老大当场抓包“看来还是给你安排的工作太少了,这样吧,竟然你那么喜欢看微视,那就给你三天时间搭建出类似微视的短视频APP,要搭建不起来,这个月的绩效奖金就取消!”我的天!除了绝望还是绝望!人们常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句话怕是要改成,人生如歌,歌如人生。三天的时间搭建短视频APP,唯有寻求度娘的帮助,网上的解决方案有千万种,最后选择了腾讯云的解决方案,从接入过程到最后的呈现效果都很赞,接下来带大家了解如何从零开始快速搭建一个类似““微视”类的短视频APP。集成独立的短视频功能如果您需要在您的 App 中集成短视频的部分功能,请参考如下四个步骤: 01step1: 申请测试License1.1 登录腾讯云官网,进入 短视频控制台,填写相应的信息,其中 Package Name 是填 Android 的包名,Bundle Id 是填 iOS 的 bundleId。1.2 创建后生成 License 信息,其中 Key 和 LicenceUrl 是要在集成的 SDK 中用到的。 02step2: 下载 SDK 并导入工程2.1 到 SDK 下载页下载对应的 iOS 和 Android 的 SDK2.2 按照指引完成工程配置iOS 平台拷贝 SDK 文件,添加 Framework,添加 -ObjC,引用头文件,短视频发布功能集成。具体详细内容参考 iOS 工程配置。Android 平台有 jar 包和 aar 两种集成方式选择使用,具体详细内容参考和 Android 工程配置。2.3 最后一定不要忘记验证一下配置是否正确: iOS 平台在 ViewController.m 开头引用 SDK:@import TXLiteAVSDK_UGC;在 viewDidLoad 方法中添加代码:- (void)viewDidLoad { [super viewDidLoad]; // 打印SDK的版本信息 NSLog(@“SDK Version = %@”, [TXLiveBase getSDKVersionStr]);}如果前面各个步骤都操作正确的话,HelloSDK 工程就可以顺利编译通过。在 Debug 模式下运行 App,Xcode 的 Console 窗格会打印出 SDK 的版本信息。2017-09-26 16:16:15.767 HelloSDK[17929:7488566] SDK Version = 3.4.1761Android 平台在 MainActivity.java 中引用 SDK 的 class:import com.tencent.rtmp.TXLiveBase;在 onCreate 中调用 getSDKVersioin 接口获取版本号:String sdkver = TXLiveBase.getSDKVersionStr();Log.d(“liteavsdk”, “liteav sdk version is : " + sdkver);如果前面各步骤都操作正确,demo 工程将顺利编译通过,运行之后将在 logcat 中看到如下 log 信息:09-26 19:30:36.547 19577-19577/ D/liteavsdk: liteav sdk version is : 3.9.2794至此,工程配置完成。03step3: 集成 License工程配置完之后,需要集成短视频 License 才能使用基础功能。第一步中已经拿到了Key和LicenceUrl,只需要一行代码配置就可以完成。iOS 平台在您的应用中使用短视频功能之前(建议在 AppDelegate 中)把拿到的 key 和 url 设置到下面接口中[TXUGCBase setLicenceURL:url key:key];Android 平台在您的应用中使用短视频功能之前(建议在 application 中)把拿到的 key 和 url 设置到下面接口中TXUGCBase.getInstance().setLicence(context, url, key);另外需要注意的是:1.您可以选择是否打包 license 到应用中:如果不选择打包,SDK 第一次使用需要访问网络;如果选择打包,iOS 把 TXUgcSDK.licence(名称要正确)拷贝到 App 中即可;Android 把 TXUgcSDK.licence(名称要正确)放到 asset 根目录下即可。2.当您的 license 过期了,可以登录腾讯云点播控制台进行续费,SDK 会自动续期,不需要您的应用做任何操作3.如果您的 license 校验失败,您可以调用下面代码来查看 license 信息是否填写错误。// iOS NSLog(@”%@", [TXUGCBase getLicenceInfo]);// AndroidTXUGCBase.getInstance().getLicenceInfo();04step4: 集成独立功能如果您希望在自己的 App 中添加部分短视频功能(比如录制和上传),那么可以参考如下的功能集成文档,完成指定功能的嵌入:接入功能iOS 平台Android工程配置XCodeAndroid Studio视频录制APIAPI视频编辑APIAPI视频拼接APIAPI视频上传APIAPI视频播放 APIAPI动效变脸APIAPI上述就是本文根据腾讯云官方文档指引,以Android和iOS平台为例总结的快速搭建短视频APP服务的主要步骤,如有遇到其他问题,欢迎留言。问答短视频UGSV中,短视频怎么编辑 ?相关阅读相较于传统视频,短视频开发主要有哪些特点一对一直播系统搭建,主要应用于什么样的行业领域短视频APP开发——主要功能分析 【每日课程推荐】机器学习实战!快速入门在线广告业务及CTR相应知识 ...

October 26, 2018 · 1 min · jiezi

手把手教你构建一个音视频小程序

欢迎大家前往腾讯云+社区,获取更多腾讯海量技术实践干货哦~本文由腾讯视频云终端团队发表于云+社区专栏腾讯云提供了全套技术文档和源码来帮助您快速构建一个音视频小程序,但是再好的源码和文档也有学习成本,为了尽快的能调试起来,我们还提供了一个免费的一键部署服务:您只需轻点几下鼠标,就可以在自己的账号下获得一个音视频小程序,同时附送一台拥有独立域名的测试服务器,让您可以在 5 分钟内快速构建出自己的测试环境。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授权登录腾讯云打开 微信公众平台 注册并登录小程序,按如下步骤操作:单击左侧菜单栏中的【设置】。单击右侧 Tab 栏中的【开发者工具】。单击【腾讯云】,进入腾讯云工具页面,单击【开通】。使用小程序绑定的微信扫码即可将小程序授权给腾讯云,开通之后会自动进去腾讯云微信小程序控制台,显示开发环境已开通,此时可以进行后续操作。注意:此时通过小程序开发者工具查看腾讯云状态并不会显示已开通,已开通状态会在第一次部署开发环境之后才会同步到微信开发者工具上。进入微信公众平台后台开通腾讯云腾讯云微信小程序控制台免费开通腾讯云服务1 开通直播服务1.1 申请开通视频直播服务进入 直播管理控制台,如果服务还没有开通,则会有如下提示:点击申请开通,之后会进入腾讯云人工审核阶段,审核通过后即可开通。1.2 配置直播码直播服务开通后,进入【直播控制台】>【直播码接入】>【接入配置】(https://console.cloud.tencent…) 完成相关配置,即可开启直播码服务:点击【确定接入】按钮即可。1.3 获取直播服务配置信息从直播控制台获取bizid、pushSecretKey,后面配置服务器会用到:2. 开通云通信服务2.1 申请开通云通讯服务进入云通讯管理控制台,如果还没有服务,直接点击直接开通云通讯按钮即可。新认证的腾讯云账号,云通讯的应用列表是空的,如下图:点击创建应用接入按钮创建一个新的应用接入,即您要接入腾讯云IM通讯服务的App的名字,我们的测试应用名称叫做“RTMPRoom演示”,如下图所示:点击确定按钮,之后就可以在应用列表中看到刚刚添加的项目了,如下图所示:2.2 配置独立模式上图的列表中,右侧有一个应用配置按钮,点击这里进入下一步的配置工作,如下图所示。2.3 获取云通讯服务配置信息从直播控制台获取SdkAppid、accountType、privateKey、administrator,后面配置服务器会用到:从验证方式中下载公私钥,解压出来将private_key用文本编辑器打开,如:—–BEGIN PRIVATE KEY—–MIGHAgEAsUj5ep7r9TVxTrZiSpXQKhRANCAASuxr7AJGiXRqGpiO7pPrLAchyORcY5uWCqVm+QFTn0H+ZcHP93ss3OhgZKh8pq+g7X26dW5fQkiSH1PXG/FYzbTbMHaWCqVm+QFTn0H+QKhRANCAASuxr7AJGiXRqGpiO7pPr7jTFTmg—–END PRIVATE KEY—–将其转换成字符串形式如下所示,后面在server配置文件中使用:"—–BEGIN PRIVATE KEY—–\r\n"+“MIGHAgEAsUj5ep7r9TVxTrZiSpXQKhRANCAASuxr7AJGiXRqGpiO7pPrLAchyORc\r\n”+“Y5uWCqVm+QFTn0H+ZcHP93ss3OhgZKh8pq+g7X26dW5fQkiSH1PXG/FY\r\n”+“zbTbMHaWCqVm+QFTn0H+QKhRANCAASuxr7AJGiXRqGpiO7pPr7jTFTmg\r\n”+"—–END PRIVATE KEY—–\r\n"三、安装微信小程序开发工具下载并安装最新版本的微信开发者工具,使用小程序绑定的微信号扫码登录开发者工具。微信开发者工具四、下载 Demo访问 SDK+Demo,获取小程序 Demo 和后台源码。五、上传和部署代码打开第三步安装的微信开发者工具,点击【小程序项目】按钮。输入小程序 AppID,项目目录选择上一步下载下来的代码目录,点击确定创建小程序项目。再次点击【确定】进入开发者工具。注意: 目录请选择 RTMPRoom 根目录。包含有 project.config.json,请不要只选择 wxlite 目录!上传代码开发者工具打开 Demo 代码中server目录下的config.js文件,将其中的bizid、pushSecretKey、APIKey、sdkAppID、accountType、administrator、privateKey配置成上述直播服务及云通信服务里生成的值,并保存。修改 MySQL 密码点击界面右上角的【腾讯云】图标,在下拉的菜单栏中选择【上传测试代码】。上传按钮选择【模块上传】并勾选全部选项,然后勾选【部署后自动安装依赖】,点击【确定】开始上传代码。选择模块上传成功上传代码完成之后,点击右上角的【详情】按钮,接着选择【腾讯云状态】即可看到腾讯云自动分配给你的开发环境域名:查看开发域名完整复制(包括https://)开发环境 request 域名,然后在编辑器中打开wxlite/config.js文件,将复制的域名填入url中并保存,保存之后编辑器会自动编译小程序,左边的模拟器窗口即可实时显示出客户端的 Demo:修改客户端配置在模拟器中编译运行点击多人音视频进入,在右侧的console里面可以看到登录成功的log表示配置成功。登录测试常见问题 FAQ1. 运行小程序进入多人音视频看不到画面?请确认使用手机来运行,微信开发者工具内部的模拟器目前还不支持直接运行请确认小程序基础库版本 wx.getSystemInfo 可以查询到该信息,1.7.0 以上的基础库才支持音视频能力。请确认小程序所属的类目,由于监管要求,并非所有类目的小程序都开发了音视频能力,已支持的类目请参考 DOC。如有更多需求,或希望深度合作,可以提工单或客服电话(400-9100-100)联系我们。问答如何搭建小程序音视频?相关阅读教你1天搭建自己的“微视”心随手动,驱动短视频热潮的引擎打通小程序音视频和webRTC 【每日课程推荐】机器学习实战!快速入门在线广告业务及CTR相应知识

October 19, 2018 · 1 min · jiezi

云开发初探 —— 更简便的小程序开发模式

欢迎大家前往腾讯云+社区,获取更多腾讯海量技术实践干货哦~本文由李成熙heyli发表于云+社区专栏李成熙,腾讯云高级工程师。2014年度毕业加入腾讯AlloyTeam,先后负责过QQ群、花样直播、腾讯文档等项目。2018年加入腾讯云云开发团队。专注于性能优化、工程化和小程序服务。小程序诞生以来,业界关注小程序前端的技术演进较多,因此众多小程序前端的框架、工具也应运而生,前端开发效率大大提高,而后台的开发技术则关注不多,痛点不少,具体痛在哪里呢?小程序后台开发之痛第一个是脑袋瓜疼,怎么疼呢?随着像腾讯云等的云服务商提供的云服务越来越便捷,业务上云已经是大势所趋。但是从简单地在云虚拟机上部署页面,到实现真正全面地上云,还是有很多区别。要真正实现全面的上云,要了解的东西非常多,当你第一次接触这些概念的时候,学的这些东西是一个接一个,让你应接不暇,往往分散了你的对业务的专注力。比如我自己,来腾讯云之后,为了对云服务有更好地了解,就去报了个腾讯云的课程。这课程系列分云架构师、云开发、云运维三门课程,还分初级、中级、高级,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才能理清这些知识概念,并且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去上机做实验。所以对于开发来说,要彻底搞清楚,还真的不是件容易事,绝对让你的脑袋疼。第二是肉疼,尤其是你老板肉疼。最开始当互联网还没有云服务商的时候,公司都得自己搭服务,不仅花大价钱买机器、买宽带流量,还得请人过来维护。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要搞小程序开发,公司得请一个维护服务器硬件的、一个维护网络的,一个数据工程师,一个后台还有一个前端,刚好五个人。当云服务商开始进入变革整个市场的时候,我们就不用再自己维护硬件了,由云服务商来维护,因此我们可以少请一个维护硬件的,但还是得有一个运维去维护云服务。当云服务商将数据库、容器服务都抽象出来上云之后,咱们连专业的数据库维护都可以不请了,由后台或者云维兼岗就行。云服务商的不断发展,确实是让云服务的成本不断下降,但投入的钱还是很多呀,要投入的人还是不少,这几年生意难做,作为老板肯定是想投入成本、试错成本越少越好。第三个是肾疼。大家都知道,开发是一个走肾的工作。比如,这些年流行的前后端分离,虽然让专人专项,但却引入了联调这个事,所以也增加了肾的负担。这里列出了三个前后端分离带来的麻烦。权责往往不清晰,有很多临界的位置,谁管都可以,容易引发扯皮。沟通时间增多,因为毕竟是两个人工作嘛,需要不少的沟通除了沟通,还需要两边的代码调试,看看数据、展示通不通,这个时间也很不可控,尤其是如果环境特别复杂,调起来不仅麻烦重重,还很有挫败感。无服务开发小程序是未来趋势正因为小程序后台开发的麻烦重重,因此业内都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开发方案,其中一种方案,“无服务开发小程序”,我们认为,将会是未来的趋势。但这个未来,其实今天已经到来了。那什么是无服务开发呢?无服务,又称为 Serverless。Serverless 还处在一个比较初期的阶段,目前也没有权威和官方的定义,不同人不同公司有不同说法,今天我也不打算讲太复杂。顾名思义, Serverless 就是指应用的开发不再需要考虑服务器这样的硬件基础设施,基于 Serverless 架构的应用主要依赖于像腾讯云这样的云服务商提供的后台服务。比如说无服务云函数、云数据库、对象存储服务等等。简单来说,相当于你现在要开个水果店卖水果,以前你还得要租店面,搞水电、装修门面。现在这些都不用了,你就在一个已经搭好各种各样设施的超市里,租一个已经帮你搞好门面的架子或者箱子,卖得好你就租大一点,卖不好就租小一点,随时随地随你的心意,非常灵活。为什么说无服务化开发是趋势呢?因为云服务的进程,已经从物理机,演进到 IAAS,再到 PAAS。IAAS 就是包括像云虚拟机、私有网络、网络专线、负载均衡等等的基础服务;PAAS 则更抽象一些,比如像云数据库、网络防护等等。基于 IAAS、PAAS,云服务商发展出 Serverless 这类更高级的开发服务。因此呢,无服务开发就会是今后开发类似小程序这类轻量应用的新的开发趋势。一句话概括就是说,有了无服务开发之后,你就不用再处理安装、运维,底层了,只管写接口、写逻辑就好。总得来说,虽然你管的东西越来越少,但开发效率却越来越高,开发出来的轻应用、小程序却是具备高性能、高可用、高扩展的特性。那无服务开发,具体怎么去解决刚刚提到的后台开发痛点呢?第一是让你更加关注你的业务逻辑。云服务许多好用但难理解的概念,什么冷备热备、弹性伸缩、负载均衡等等,通通都不用管,你只需要写好你的业务,服务好用户就行。第二,更省人力更省资金,老板不再肉疼。因为有了无服务开发,运维工作也不用操心了,像小程序这类的轻应用,有一个全栈开发,或者一个前端,半个后台就可以轻松应付了,资金和人力的需求可谓大大节省。第三,就是前端工程师向全栈工程师的转变。有了无服务开发,前端工程师其实也可以安全、高性能地去操作一些以前只有后台才敢操作的数据和逻辑,如果要开发的应用是像小程序一样轻量的、简单的,完全可以由前端工程师完成,除非是特别复杂的,可能才需要后台的介入。这样也省缺了先前提到的前后端联调的麻烦。小程序·云开发说了这么多无服务开发的概念、优点,在小程序无服务开发这一块,腾讯云有什么样的作品呢。这就是今天要重点介绍的,小程序·云开发,这就是腾讯云与微信联合研发后,交出的答卷。云开发,一共提供了三大能力,分别是存储、数据库、云函数。简而言之,就是提供了存文件、存数据和运行业务逻辑的能力。接下来,我会采取前后对比的方式,从方方面面去对比云开发和旧有的开发模式的不同。旧开发模式首先是开发模式与架构上的对比。在云开发模式出来之前,旧的小程序后台开发模式就是上面这幅图,在小程序端发请求,往往你得引入额外封装好的 SDK,然后你需要在云服务这边配置大量的运维产品才能做出性能、可用性非常好的产品。开发者要关心的内容,从前端、后台一直关心到运维这块。云开发模式而云开发的全新模式,只要调用小程序原生的接口,就可以操作最基本的三大资源,而云开发背后又有腾讯云的基础服务作为支撑,本身就高可用、高性能、可扩展,你要关心的事情是大大减少了。腾讯云控制台其次是资源管理平台的对比。以前你需要管理云资源,你需要在腾讯云的面板里,几十上百的产品里找到你需要的产品。云开发控制台而云开发呢,你在小程序开发工具里,就可以找到云开发的控制面板入口。进入后,我们将你要关注的产品,做成一个独立面板供你使用,极为简洁方便。旧开发模式-上传文件第三,我们对比一下在小程序端调用资源。以上传文件为例,旧的开发模式,小程序端,你需要用 wx.chooseImage 还有 wx.uploadFile 小程序接口,后台要部署业务框架、路由,还有写逻辑上传到腾讯云的对象存储,你还要考虑这个后台服务的性能与安全,万一用户量峰值很大怎么办,有黑客攻击怎么办。云开发模式-上传文件而云开发的例子,则极为简单,十几行代码,就可以写出安全、性能好的代码上传逻辑!假设开发者是一个菜鸟,只懂 JavaScript 基础,对比下来,传统的开发模式,前端耗时2分钟开发,1小时联调,后台框架、逻辑和联调一共8小时,运维,要花一整天时间去学,总共要花1142分钟,对比只要写2分钟就能完成的云开发模式,足足是云开发耗时的571倍!旧开发模式-插入数据最后,我们来对比在服务端里插入数据。这里的服务端里指的包括有云函数、还有你自己买的服务器。旧模式下,小程序端要用一个 wx.request 发送请求到后台,后台搭建好框架、路由等服务之后,开始写插入数据到腾讯云MongoDB实例的逻辑,自然也是需要考虑服务的性能与安全。云开发模式-插入数据而云开发的新模式,十几行代码,就可以开发出性能好、安全性高的插入数据逻辑。假设开发者是一个菜鸟,对比下来,传统的开发模式,前端要花31分钟进行开发与联调,后台要用6小时部署服务开发逻辑还要30分钟联调,而运维的话从学习到会用大概也得10小时,基本上是云开发模式耗时的1000多倍。从代码、耗时等多个方面去对比新旧两种开发模式,我们可以发现,云开发是绝对的碾压。小程序·云开发背后的技术力量大家现在知道了无服务开发是未来的开发新趋势,带有无服务特性的小程序云开发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好处,那么腾讯云在背后,做了些什么技术进行支撑呢?架构上,一个请求操作从小程序端,通过微信后台,一直到腾讯云这边的云开发服务层,云开发服务层调用的这些数据库、存储、云函数,其实都是基于腾讯云的各种基础服务。在这个请求通路上面,微信会将小程序的用户 openid, 小程序 appid 直接带过来,将用户的信息写到云函数、数据和文件元信息里面,为更方便的权限控制打下基础。另外,既然是复用了腾讯云的基础资源,那自然是具备了云资源的特性。比如存储自动接入了 CDN 加速, 数据库天然就带有自动备份、无损恢复等功能,云函数有弹性伸缩、多地可用的特性,能响应峰值不同的服务。而云开发服务层,我们也做了负载均衡、并且与微信后台进行就近接入,让性能更好。目前云开发正式上线5天(注:9月10日深夜发布,掘金技术大会是在9月16日),我们的服务所支撑的 API 日调用量最大的单个小程序,已经达到 1000W+ 的调用量了,这个调用量是什么概念呢?一般只有BAT,一些高频使用的独角兽开发的小程序才能达到这个调用量级。因此90%以上的小程序用我们这个服务都是没有问题的。推荐实践讲一项技术,除了讲功能、讲底层,其实更重要地说讲怎么去用这门技术去实践。接下来,我会介绍一些我们推荐的实践方式,但我只会是点到为止,我们其实更希望社区能基于云开发,做出更多更好的实践。第一点是资源操作的推荐实践。小程序端服务端在小程序端操作资源方面,我们是使用小程序的原生接口进行操作,而在小程序端操作资源,由于安全的考虑问题,基本上操作存储、数据库等的资源只能写用户自己的数据,而读数据则根据规则来判断是否有权限。在服务端操作资源方面,我们使用 wx-server-sdk 或者 tcb-admin-node 来处理,前者是基于后者的能力进行了封装。在服务端使用这两个 SDK 去操作资源,所拥有的权限是管理级的,就是意味着可以操作一切的资源。左边的图是数据库的权限控制,右边的图是存储的权限控制。这两个控制面板都有各自不同权限的一些推荐的使用场景,大家可以打开控制去读下面每个权限的灰色的解释。第二点,是数据库的推荐实践。这里以腾讯乘车码为例,像这种交通的小程序,可能会面对弱网或者无网的情况,开发初期为了省事,将大量的配置信息都写在小程序端中。但随着向更多城市的推进,配置文件越来越大,小程序的包体积越来越大。正好这个时候云开发推出了,腾讯乘车码就采用云开发的数据库,将一些不一定要在离线环境使用的配置迁移到云开发,另外还采用云开发的存储服务来存放静态资源。这就大大压缩了乘车码小程序的体积,为其它新增功能腾挪了空间。第三点,推荐使用云开发的存储存放小程序中所需要的静态资源。因为云开发的存储天然自带 CDN 加速。比如在控制面版的存储中,文件的详情里获取的下载地址,就是 CDN 已经加速的地址。第四点,是云函数的使用。目前云函数暂时不支持过于耗时、太复杂的操作,目前的超时时间为20s,函数包大小控制在20M左右。但其实这也已经能满足超过80%的需求,随着服务的逐步稳定,我们会考虑将这些限制进一步放宽。云函数另一种用法就是,我们可以将相同的一些操作,比如用户管理、支付逻辑,按照业务的相似性,归类到一个云函数里,这样比较方便管理、排查问题以及逻辑的共享。甚至如果你的小程序的后台逻辑不复杂,请求量不是特别大,完全可以在云函数里面做一个单一的微服务,根据路由来处理任务。比如这里就是传统的云函数用法,一个云函数处理一个任务,高度解耦。第二幅架构图就是尝试将请求归类,一个云函数处理某一类的请求,比如有专门负责处理用户的,或者专门处理支付的云函数。最后一幅图显示这里只有一个云函数,云函数里有一个分派任务的路由管理,将不同的任务分配给不同的本地函数处理。云函数还有一种用法就是,可以作为中间路由,然后将 appid, openid,转发给原有的服务。这里以腾讯相册为例。具体怎么操作呢。比如腾讯相册之前将评论功能接入了云开发,但一些敏感操作,像删除、编辑评论,这个请求发送到云函数,然后云函数会将用户信息转发给相册原本的后台,然后再将该用户是否有权限返回来告诉云函数,如果有权限,就在云函数里删除评论。最后,如果你们想在云函数调用 AI 服务,还有一些微信相关的操作,可以使用我封装的这两个 SDK。第一个 image-node-sdk 覆盖面比较全,覆盖了全部的腾讯云智能图像服务,下面的 wx-js-utils,也提供了微信支付、模板消息、用户信息获取等几个常用的接口。可以关注我的微博或者 Github 获取最新云开发的资讯或者技术资料。我的微博我的github问答腾讯云是如何解决小程序开发的难题?相关阅读小程序·云开发 项目开发经验分享小程序的全栈开发新时代微信“小程序云”(云开发)简介与初体验 【每日课程推荐】机器学习实战!快速入门在线广告业务及CTR相应知识

September 26, 2018 · 1 min · jie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