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下半年技术精进计划

2020 下半年需要精进的技术: 云原生 (Docker、Kubernetes)微服务 (网关 Kong、服务通讯 gRPC、通讯格式 Protocol Buffers、服务注册发现 etcd、熔断/降级/限流、服务网格 Istio)DevOps (GitLab、GitLab CI、Drone CI)数据库 (高性能 MySQL、分库分表中间件、分布式数据库 TiDB、Raft 算法、SQL-NoSQL-NewSQL)监控系统 (Prometheus、Grafana)计算机网络 TCP/IP、操作系统、数据结构与算法Go 语言

July 1, 2020 · 1 min · jiezi

胡言乱语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一个搬砖6年的奔三低级前端。 怎么说,抱着抑郁的心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前段时间在找工作,一直在挣扎跟怀疑自我中痛苦地度过,最终才悟到要抛弃浮躁的心,脚踏实地地把落下的知识捡回。于是决定从今天开始,周更一篇技术文,顺带把前端基础知识好好整理一下。 下面简单总结一下自己面试遇到的不足: 1.表达能力实在是软肋,希望能通过开始续写技术文章来慢慢提升起来2.基础知识还是不够扎实,很多技术知识经常看过就忘掉,说明还是理解得不够透彻。而且,每项新技术的出现必定是有原因的,不应该单纯为了学框架而去学,理解背后出现的场景以及设计原因也是很有必要的。有时候技术选型的适用性比技术的牛逼还要重要3.站得高看得远,有时候做计划不仅仅是考虑目前所见的问题,需要考虑未来的发展与趋势4.编码能力仍需提升,算法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还需加强5.不要惧怕困难,不要觉得麻烦6.心态要端正 啊咧,写着写着好像变成了错误检讨书……总之,加油呗!要有收获必须有付出呐!!

June 11, 2019 · 1 min · jiezi

暨2019年上半马结束之季回顾一年来华理跑步之旅

从2013年大学毕业到2014年独自一人来到魔都打拼。在华东理工大学一住就是好几年,从小就身体虚弱,缺乏锻炼,又从事IT行业,身体明显大不如以前,也不再年轻了,还好有一个爱运动的女友。也就是在2018年5月份,在她的强迫(睡梦中被拽起床)与鼓励下,从5月1号开始连续坚持2周每天早上上班前跑5-6公里,并且在朋友圈发运动截图,渐渐地在5月27日,完成了首个半马(成绩02:01:06),其中的艰难只有第一次经历过的人才能感受到 ——成就感与汗水并存。因此付出的代价就是上班天天打瞌睡。 每次早上跑步前拉伸5分钟,然后打开咕咚记录运动轨迹,在操场上遇到跑得快的就加快速度去追,实在跟不上就放弃挣扎,遇到要来超过自己的就跟对方拼了。就这样发现自己的速度在慢慢提高,以前跑不到的速度身体也渐渐地适应下来了。现在还记得当初有一个小胖子每次都根我较劲,和我拼个不死不休,直到后来我在加入了Fun跑团后,也不是很确定那个人就是现在的宝宝。 记得第一次跟子愚跑10公里的时候,子愚这家伙430的速度死稳,200左右的步频,而我却喘着大气,使劲迈着最大步子才勉强跟上最终跑完了10公里,第二天发现大腿后面好酸痛。 由于上一份工作(2018年4月-2018年9月)的原因,老大不提倡加班,每天18点多就下班了,这几个月也就成了我跑步最多的时候。早上在操场跑了还不够,由于下班回家要坐12号线,就在龙华中路下了直接去跑徐汇滨江,刷个15公里,然后脱下短袖拧干汗水,喝着脉动吹着风做跑后拉伸。记得有一次和一个老外扛上,我跟在他身后喘着大气跑了5-6公里,硬是到了十字路口对方脱离了滨江才停下来,然后他给了我一个鼓励赞的手势,让我一下子激情更盛,然后往回跑的时候在将要到15公里的时候突然有一瞬间的眼前一片漆黑,大脑供氧不足,当时吓到自己了,还好没有出什么问题。 到目前为止的成绩来看半马跑个130还是很轻松的。全马跑过2次,在2019年3月跑了2个半马,2个全马。首马徐马在3小时18分赛,郑开由于30多公里受伤了,最后4小时多才完赛。 关于个人平时锻炼总的来说每个月的跑量还是偏少,通过堆跑量提高成绩的我也见过,不过这个哥们是为了跑超马,全马当然不在话下。我平时除了有时候早上跑一下,2019年多数情况都是以赛代练和参加NBRC的活动跑一下,而且最近每次跑完都要休息好几天才能恢复。跑量和强度不够,也让我发现自己的膝盖还是力量不足,脚踝也缺少活动,上半马跑完过了二天脚踝还没有恢复。 由于我在大学的时候参加过一次5000米运动会比赛,后面就再也没有跑过了,当时也就跑到了第10名。也没有什么运动天赋,虽然篮球、羽毛球和乒乓球都玩,也就那样,身体还是不好。 早上不跑步会起床做一些拉伸,从上身开始到下肢会整个活动一下。也会在原地做一些跑步相关的动作,对于核心的锻炼会做一点。现在的我感觉平衡力还可以,核心也还行,跑完步核心没有酸痛感。每天中午在公司吃完午餐都会去散步然后做一些高抬腿,压腿和拉伸。 对于跑姿我也研究了很长时间,甚至上下班就对着基普乔格破二的视频看了无数遍,但是说实话真正实践起来还是很困难的。首先要改掉以前的跑姿,要让肌肉群适应新的跑姿,而还得有意识地去锻炼这部分肌肉的记忆。一些不错的跑姿达不到一定的配速是根本体会不到的,而且在跑步的过程中会随着身体的疲惫慢慢的扭曲变型。我也尝试过很多次,只要那么几次感受过好的跑姿带来的轻松与速度,但是我到现大为止还是没有固定一个好跑姿。 对于如何跑得快我也不好怎么阐述,这是一个身体协调的过程,我也还是在探索中。至于我为什么跑得比别人(大神笑话了)快一点,我想说的是因为我瘦,然后比较努力而已,并且喜欢死磕自己。我也是慢慢地成长起来的,只是现在很少再像以前那样拼命跑了。 关于Fun跑团-华理分队Fun跑团是我唯一加入的一个跑团,每一个月都要做任务,最低60公里足量,我基本上每个月在150左右,并不算多。跑团对于跑者来说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大家互相鼓励,约跑共同成长进步,一起挥洒汗水。 华理操场大神很多,在不起眼的位置有着我的存在,时不时跟着李鹏和有一个大厉害的大爷(咕咚:家好万事兴)后面跑几公里,当是间歇跑。在操场上怼过很多人,也不心和大神小七干过,只是当时不认识,结果可想而知了。 子愚和低眉是和我一起跑步最多的两位队友,和低眉同场比赛了好几场赛事,也一起跑了好几次滨江,每次都把他位爆。分队每周三会约跑,每次由队长大熊带队,由于加班多我参加得比较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和NBRC在同一天,我到NBRC的距离较近。 就在4月15号有幸作为替补参加了一次滨江驿传接力的第一棒,遇到强劲对手戰。起跑的时候我就紧跟着他,跑完一公里看了一下配速330左右还行,再回头看后面的人,起步就被我们给拉开距离了。跑到4公里有点累了就放弃跟他,自已一个人跑,到后面发现他也降速了,距离并没有拉开多少,最后相隔10米冲到终点,接着我朋友也很稳定地跑完5公里稳住了第二的位置。由于大神门都去参加个人赛争夺了,接下来的几棒就慢慢地被滨江分队超了,最终第四名。 关于NBRC最开始接触到NBRC还是子愚带我去的。 NBRC的活动到目前为止报名参加了一期,然后空降了3次,一开始有些浪并没有遵守规则,结果就是发现没有什么照片(无赖)。 天天在NBRC群里面吹水,也认识了不少跑友,比如一开始认识的黑组小兵。我和他还一起去卢湾约跑过一次,那一次我的变速领跑带得他差点放弃跑了,后来他主动提出让我跟在他后面才愉快跑完半马。 然后通过黑兵认识了胖子,后来胖子拉我入伙参加了一次2019年上海市城市业余联赛,由各路大神组成的军团归心似箭成功夺得第一名,并拉了第二名接近10分钟。 这次比赛说实话对我来说有点难度,因为加班太多身体很虚弱,跑完第二棒后肺都要炸了,大脑还有点供血不足。跑的时候最后也没有去冲刺,因为小兵在第一棒就奠定了优势,我只需要保持就好。最后我的个人成绩也在个人第3名也相当不错了。这次有幸认识了小武、戰、李鹏林、盖神等一众大神。 在双创比赛结束后跟着小武和戰组队2019上海城市定向赛有幸认识了NBRC黄组兔小哈——能跑出革命战士壮志报国、视死如归的感觉,的一位跑步女神。也有第一次参加苏马半程认识的陈冰荣,后来我代孤旅和她还一起又跑了一次常熟半马。 NBRC的分组还是不错的,前面跟着兔子跑,后面间歇自由发挥,多参加参加对于成绩提升还是很有帮助的,至少融入了一大集体中,大家有着共同的爱好。不像Adidas的AR群里面不能聊和跑步无关的事,NBRC里面除了跑步大家还经常聊美食,购物等。当然广告是不允许乱发的,我也曾经在里面发了一些其它品牌的内容,还好小助理比较大度没有把我踢出群聊。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小伙伴,比如太阳、鸟姐等NBRC人尽皆知的人物,还有有一次NBRC活动把我拉爆的Acardia瘾℡????,恭喜他在2019年杨马上面成功pb126。 上面是教练助理小宝把我拉爆的场景,这样的多来几次我就适应这种节奏了。 关于2019年上海国际半程马拉松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就是因为上半马这里首先得感谢我的同事向海波给了我一个上半马的赞助商名额,不然我就去跑杨州半马了。 为了能够在上半马好好发挥 ,跑进前600名。在4月19号下班后我还特意去南京东路买了一双Adidas的竞速鞋Adizero Adios 4,然后第二天穿着去领物资,赛前先感受了一下。 由于自己平时睡觉晚的原因,加上睡眠质量不好,上半马前一天晚上我一直处理于兴奋和浅睡状态,从2点开始时不时的醒来,最后到了4点多起床,稍微有点睡眼疲惫。 早上吃了一桶泡面、一包每日坚果和一个鸡蛋,喝了点水,临时和Fun跑团华里分部的大雨一起拼车在5点半多一点到了比赛起点处。在6点15分和Fun跑团的伙伴了拍完合影后,等了一下NBRC的路小姐(声称自己能跑到130,有点厉害),准备一会儿带着一起跑。由于等路小姐错过了与NBRC的合影,有些小遗憾。 在存好包和公司同事合影后,来到C区后面碰到低眉和他一个小伙伴,然后我们边聊天边简单拉伸了一下,路小姐找地方仍手中的垃圾走开了。然后我想了一下自己今天是来pb的,不能排在人群最后,不然一会儿前面肯定速度会在5分多,放弃了带跑小姐的念头。于是三人就一点点的往前移动,最后到了人群三分之一的位置停下来等了一会儿,然后人群往前移动,借这个机会我一步步地串到了人群最前面。 当我站在人群前面想着一会儿冲出去不由心跳有些加速跳动了。而旁边一个妹子挤到最前面看到大家的样子,心里有些后怕,因为自己跑不快却把很关键的位置给占了。而我的前面有三个人,但是当起跑枪声响起后,我发现前面那个人明显没有冲的想法,结果把我给档住了,最后我不得不从旁边工作人员边上挤出去。 第一次穿着竞速鞋跑步,也许是太过于兴奋跑起来并没有感觉到有多快,当拐过弯后我发现自己已经冲到了前排第5位了,这个时候运动手表响了,一看配速3:25, 这个速度我也只是在NBRC跑过一二公里。再看看旁边跟我并排跑的哥们也没有打算追上前面的3人的打算,我也就慢慢地放慢一点速度到了3分40多,跑了一会儿发现自己身体内有点发热,想了一下再慢一点,然后前端5公里就和旁边的哥们一起时不时并排,时不时他领先我过了一会儿又去追上他。 这是5公里过后的情景,上图是我盗用的最后面这位大神的(咕咚:老狐-),他1:19:13完赛。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能够看到AB区拖尾的选手们。前面5公里用时18分22秒,接下来我又碰到了Fun跑团四五位跑友,上去打了招呼继续前进。 接下来到了第一补给点,由于人比较多,索性我就直接停下来拿着水杯边喝边走,喝完后慢慢恢复速度。不一会儿就追到了B区大部队,这个时候就是一段不平坦的征程了,让我有点懵的是怎么人群队伍那么长,跑了好长时间人群还是那么密集。这个时候我发现之前跟我一起并排的哥们已经掉队了,后面有没有再次追上来就没有注意了。 过了10公里,我看时间39分23秒,按照这个速度不出意外130是稳稳地。接下来我就以不超过430的速度慢慢跟着人群跑,慢慢追赶,这个时候也有不少大神从C区慢慢加速超过了自己,我还是谈定跑着。到了13公里处看到了Fun跑团的补给点,上去接了一杯水,然后跑着发现还真让我放松了一下,突然多了一点战力。 当线路到了滨江时,我选择了靠近江边的一边,因为人少,我加速跑了好一段距离后才又放慢速度跟着人群找到空档位穿过去。后面跑着跑着我发现自已的左脚小脚趾好像起了个泡,触地有点疼痛感,但是也顾不上了,还是正常跑着。 当跑到快20公里时,我还在考虑要不要最后冲一下,看看运动手表按这个速度正常跑完也在128了。最后还是选择了正常跑下去,到了最后几百米的位置我看到前面有一个穿着Fun跑团团服的哥们,我停下来给加油了一下(对方愣了一下,没有回应我),还以为他会和我一起冲一下,结果失望了,我又加速继续跑,前方右转后到了最后100米的位置,毫不犹豫我来了一个百米冲刺,成功超了十几人到达终点。 抵达终点后状态还不错,很轻松,朝着完赛出口而去,还顺便看了一下男子颁奖典礼。出了体育馆归还计时芯片,拿到奖牌,这个时候还碰到了公司同事邱云明。他说在20公里处看到我从他边上疾驰而过,简单聊了几句各自离开了。 同步了一下运动手表的数据,发现跑下来心率平均在180左右,有点吓人。一开始跑快了还是不行,以后还是选择缓慢加速比较科学。在展区看到很多人在领取果汁,我也去领取了一杯,还去京东体育那边去拍了一张完赛照片。 虽然没有完成赛前给自己定的125的目标,但是这次在中国马拉松官方的成绩数据还是pb了。相比上次跑蒸蒸日上跑完后都没有力气了,半马才1小时27分51秒。这次毕竟赛道不一样,不像赛车场那样平坦,而且这一次算是轻松完赛,咕咚上面的成绩也pb了。 最后感谢Fun跑团赛道补给团队的辛勤付出,给予了我们完赛保障。也感谢NBRC赛前精心准备的强度训练,感谢助理教练小宝带我跑到3分20多,让我有了从容应对比赛的信心。同时也对NBRC的路小姐说声对不住了,我食言单飞了。最后还是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万一实现呢。 半马跑到120全马跑到250人生苦短,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路还很长,到目前为我已经跑了1680公里,跑了180天。还有一定的成长空间,so, 加油,骚年。

April 23, 2019 · 1 min · jiezi

【5000字】我的2018个人总结

2018总结原本打算在2018最后一晚写的,不料昨天玩了一整天,很晚才回来,所以也就没有那精力写文章了,今天补上,如果不写的话,感觉我的2018就这么混过去了一样,什么都不作为,没有获失!花一点时间回首过去的2018,我都做了些什么,有什么样的感悟。文笔比较菜鸡~-~就分为下面这几个方面概述:学习运动想法情感(有一个困惑还往有心的读者帮助)1. 学习其实在年初我开始找工作的时候,我就说过这一年一定是我技术成长最快的一年,但是现在我认为我当初的想法是错误的,其实在技术方面,这一年,我收获的并不多,在工作上,一些业务需求都是重复的,本身前端就没有过多的逻辑,再加上自律性不强,没能静下心下深究那些更深层次的东西,这才导致有换工作有压力的危机感。下面从这5个方向简述下我的学习:前端学习后端学习Bbox学习UI学习英语学习1.1 前端学习在前端学习上,我花的功夫比其实几个方向上要多的多,因为我本身就是做前端的,不把自身方向上的技术练强,怎么保住我的饭碗。起初来公司的时候,用到的技术栈主要是jQuery,写一些CSS样式,项目上的JS大多数都是后端写的,我只负责写CSS,这让我的工作显得毫无什么价值性可言,所以我的薪资也降了,jQuery并不难,它只是 JavaScript 封装的一个库,根据它的文档API调用相应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做了一两个项目后,我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我感悟到前后端不分离大大的弊端,感悟到的CSS的重要性,感悟到了自己的代码是有多糟糕,还好后来的项目大多数都是直接作用Vue前后端分离的模式来开发的,我省了不少心,在CSS方面,起初我是看的网易ETC规范,后面又了解了BEM规范,实验了之后我选择了后者,在代码方面,我尽量要做到整个项目代码的整洁性,代码文件能少则少,公共样式公共方法都提取出来。使用Vue开发我也碰到过不少的问题,就比如公司开发的商城要求需要小程序和H5的,在技术选型上我选择了Mpvue,它可以以 Vue 的语法来写小程序,更方便了后期转H5,不过这个框架它没有做小程序直接转H5的功能,查阅一番后,我就只要把H5和小程序代码分开来了,这是一个大忌,一个相同项目用两套代码,想想维护起来就困难,加一个功能两套代码都需要修改。其实我之前就想到了这一点,可以通过做相应的兼容来避免两套代码维护的困难性,但是做兼容的地方不少,自己水平又有限,就Pass了这个想法。在转H5的过程中,错误源源不断,但大多数是UI框架和部分语法不支持的原因,多做一些重复的工作罢了。要是在这之前,我遇到了uniapp的话,我可能就没有这么烦恼了,这个框架可以支持H5,小程序,安卓和IOS,真正的能解决一套代码多端维护的世纪难题(~额,夸张了,其实我只试验了一个页面,还不知道有多少坑呢),它的实现原理就是使用它内置的已经做过兼容的API和组件来开发,语法和小程序一样,非常的Nice。1.2 后端学习后端我主要是学习了下NodeJs和Mongodb,在工作中也了解了下PHP和Mysql的代码,只是一丁点。玩了一些NodeJs爬虫,了解一些基础模块(fs/http)和写法,在Web开发方面,使用的是express,写一个导航站,学生管理系统等。Mongodb我要重点讲一下,我在做极客圆梦导航站的时候,就是要做用Mongodb来做增删查改工作,我使用了Mongoose库来完成,中途碰到一些问题,如:Mongoose如何在一个嵌套的集合里查询和增加数据?,这点我很困惑,好在已经找到了解决方案,相对了Mysql,Mongodb就显得简单多了,只需要简单的看下文档,就可以操作了,存取方式就和JSON一样。1.3 Bbox学习我学习Bbox其实是一个业余爱好,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看到网上那些高手玩Bbox的时候,我就非常想和他们一样这么棒,大多数人应该也是这样的吧,不过这东西需要持之以恒的练习,我现在只会基础的三音(还不太好)我在这里做个mark,每天花个20分钟来练习,我就不相信,还有东西是坚持还不能获得的。1.4 UI学习每个人对很漂亮,美好的事物都是非常向往的,现实如此,虚拟也一样,一个好的APP,必然有一个好的用户界面,给用户好的用户体验,做为前端,这方面是我重点需要学习的,好的用户体验就是一个好的产品。UI起初我是用PS来做的,因为在学校学习过半年的PS,做这店铺设计和一些海报,对PS的操作也大致了解,不过我现在已经转sketch了,它是一款在Mac上专门用户UI设计的矢量图设计软件,相对于PS它显得更加轻便,UI库,模板都很多,它体积只有30多mb,但是在UI方面的功能比PS多很多,毕竟PS不是专门的UI设计软件,用它来做UI设计简直是大材小用。我最近用sketch做了一个自己的项目:趣跑,一个有趣的跑步小程序,目前还未完工,有几个难点还没有解决,但是它设计UI真的是没得说,操作也不复杂,想着有时间看下sketch教程,了解下sketch的技术,做出更加漂亮/有型的UI界面。1.5 英语学习学习的重点是音标和语法,我在5月份的时候买过一本音标的书,跟着音频学了一段时间,让我对一些单词的发音有了颠覆性的认识,重点提示我学习的是美式英语,不过现在记不了多少了,打算最近在复习一下。在单词记忆方面,我原本打算从小学英语开始的,但是后来发现记了好像也用不到,就开始记一些编程相关的词,这个相对于记小学单词,可有用的多,因为这些单词在工作学习的时候可以用得到,这点我得奉劝英语不好的同学也谨记。我是在今年5月份学习音标的时候使用喜马拉雅,也沉迷到这款软件一段时间,从听音标->听三国->听盗墓->听传记,再到现在的听新概念,我想想除了听三国,听音标这些,其它的都是在浪费时间,哎,世上没有后悔药,时光一去不复返呐。每天晚上睡觉时听听英语,新概念和对自己未来有帮助的东西这才是重点,其它的可别多想,在这也立个mark。2. 运动相比上一年,我这一年的运动量可是大大增加了,在我的记忆了,仍忘不了上一年那段办卡的经历,说多了都是累呐,这一年在运动上面,几乎是零消费,除了出去玩的一些钱。2.1 爬山这一年,我爬了深圳的梧桐山/塘埌山/羊台山,这得多亏了一个人,一个群,让我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更认识一些同行的老司机,我很庆幸,话不多说,在这里祝福你们在新的一年里事事都如意,继续行好运。在年初开始工作时候,我就想买个运行器械在家里没事就练练,最终还是买了一个瑜伽垫,因为实在是腾不出地方来放其它东西,直到前几个星期,连瑜伽垫也放不下了,因为有了大床和大书桌,这些都是房东馈赠的(额~,是放在我房间的),想起前几个月每天睡觉小心翼翼的感觉(床板薄),这大床真的是舒服呐,暖心。2.2 跑步在刚来公司那会,同事介绍了一个跑步胜地,貌似前几个月我都会那里跑步,有时晚上,有时早上,那时空气好,场地也大,直到现在我几乎每天晚上都会有走一遭,除非天冷或其实因素,天公不作美,最近这天,我想还是算了吧,隔几天去一次吧,现在我已经夜跑49天了。2.3 打篮球对了还有打篮球,篮球是我年初来深圳的时候买的,那时我还在我叔那里住,每天边找着工作,有时就运动运动,我发现深圳的篮球场比上一年我的义乌的时候多的多,几乎是每个小区都有,可我现在住的小区就没有(好吧,我住的不是小区)。天气好的那段时间我每天早上都会带着我的篮球去隔壁的小区去练习,我发现无论什么时候去都会有人提前,一些老大爷总是比我领先,我非常敬佩他们,同时也羡慕和憧憬,想想自己老了也要每天都打打篮球(档~,你就这点志向),我老了可要比他们现在要好的多,那必须是我坚持奋斗的前提下。3. 想法人生在世,想法还是要有的。不光是哪个方面的想法,光想不做那是不成滴,敢想敢做才是硬道理,这里主要说我个人在2019年要去实现的小想法。虽然现在已经做了一点,但是这远远不够运营一个公众号做“趣跑”小程序3.1 运营公众号公众号我在2017年的时候就做了,当时是做的运营方面的公众号,有300个多粉丝,也很快的有了原创号所拥有的特权:留言和赞赏。其实一开始我是打算做头条号的,因为头条号收益比微信公众号来的更快,阅读的人数更多,到后来才慢慢把文章同步到微信公众号的,多个平台发布,传播更广点,其次是微信公众号更有利于用户的留存,方便后期的维护。我想重新捡起公众号来运营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在很多个时候我就一直在想,做什么类型的公众号更适合我,直到某一天,我看到一个小视频,是做IT相关的一个号,有300多万粉,我当前就很好奇,一个小众的领域能吸这么多粉,我们先不质疑粉丝的真假性,就从它视频的内容来看,这么我也会啊,不会的我也会百度,谷歌啊,这个号大部分内容都是在讲编程相关的,一些代码Demo的演示,电脑的技巧等,而我本身也非常喜欢折腾电脑,各种好工具,各种技巧,各种实践,一肚子干货,嘿嘿~定位的粉丝群体是那些想学编程/对编程感兴趣或者说电脑感兴趣的人,我给它们搜集或者把自己使用的一些好的工具技巧分享给他们,最主要的是在录制视频的过程中,需要讲,这样既锻炼了我自己的语言表达组织能力,还能带来一些收益,a good idea!(小视频引流),再考虑把流量吸引到公众号来,那真是棒级了。想起来确实是激情满满,但是实践却不总是如你所愿,必须多借鉴一些成功的案例,再把某个地方的细节做的更完美一点,是有希望的,但是你光想不做那是绝对没有希望的。3.2 “趣跑"小程序我也是最近一两个月才接触到小程序的,最近工作也一直在写小程序,所以就想着做一款自己的小程序,为自己未来发展镀镀金。可是做什么小程序好呢?思来想去,想一款跑步的小程序吧,因为我喜欢跑步,也厌倦了那些跑步APP上的营销福利什么的,尤其是悦动圈。这个小程序为“趣跑”,想了将近两个星期才想到的名,其实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的这款跑步APP和别人不同之处在哪?好在有先前买QQ机器人配置,游戏的经验,就想到了这个趣字,跑步就和玩Q群机器人一样,要有趣,所以我就从趣字出发,衍生趣跑/趣互动/趣游戏三个方向。定位人群是爱好游戏运动的年轻人。就以趣游戏为例子,跑步中的游戏该是什么样的?我想到了小时候大富翁的一种玩法,不过不同的是大富翁跳的步数是随缘的,但是跑步中(就叫占地盘)占地盘的玩法是靠自己去争的,和跑步打卡一样,只要你跑到了某个地方,这个地方在一定的时间就是属于你的,别人经过的话就会收取一定的过路费,这就牵扯到了积分机制了,此处省略1000字…游戏的思路和玩法大致是相同的,要有趣的,至于细节和技术难点问题,那就得好好打磨了,QQ的前身还不也是一个网络传呼机而已,非常简陋不堪。4. 情感我的个人情感,可分为对工作/对家人/对爱情。对工作工作方面我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我问心无愧,每天坐在电脑面前敲打的键盘,在外行人眼里,简直是无聊透顶,但是谁又懂我们内心的向往,对那个高度的渴望,不安于现状的饱满激情。其实在这期间我也迷失过,时常坐在电脑前想,我到底适不适合做这个?还有什么更好的出路吗?我想到了子承父业,跟我老爸也做包子,做买卖,开餐饮店。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想到这几年我走的路,一旦转行,那这几年岂不是白活了。我很笨,但是我相信努力一定可以弥补我先天的不足,同样时间的管理也会让我的努力加速增长,如鱼得水。对家人对家人,我一直是心存愧疚的,因为我很不懂事,小时候就经常惹事,经常和爸妈吵架,甚至动手,一想到这里我就鼻子酸酸的,眼睛里泛起了泪框。还记得最近的一次吵架是在上一年的10月份,我国庆回家休息,本来家人都很开心,每天伙食都很好,天天吃鸡补营养,其实都只是表面,其实他们两个内心都很恼对方。归根到底还是我的错,我妈喜欢唱歌,我把我的智能机给了我妈,并给她下了一个“全民K歌”的APP,这颗定位炸弹就自此安装上了,这时是2018年初吧。在2018一整年里,这颗炸弹不知道爆炸了多少回,每次都导致二老大伤元气,就是因为这个手机,我爸说我妈某天沉迷,生意也不做,我妈又说没事的时候不玩手机干嘛去,我起初是赞同我妈的,唱歌本身就是一件好事啊,直达国庆回到家后才发现我妈真的变了,做事也不像以前那样勤快了,没事就唱歌,吃饭的时候玩手机。简直像极了小时候玩手机游戏的我。直到有一天,我听家里人在讨论妈妈玩手机沉迷的这件事,我就想到了限制使用全民k歌这个想法,对一些APP访问受限,我把这事告诉了我妈,她大发雷霆,说不给她弄好手机就不过日子了,我就和它吵了一架,最后我妥协了。。。其实我当前也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事,老爸和老妈都说的有道理,一方面从生意考虑,一方面从个人娱乐心情考虑,两者并不矛盾啊,完全没有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说法,直到现在还没有解决这事,这是压在我心里的一块大石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还望各位网友出个主意。对爱情爱情对于一个成年的小伙来说不向往那都是扯,装。我记忆犹新的一次爱情是在青春期的时候(额,算不上什么爱情),就拉过手和拥抱过,实话。那时候很懵懂无知,也就很好奇,感觉很好玩,现在想想简直可笑,有什么意思。可能是越大越成熟了,要考虑的因素变多了,身上的担子变重了,这个爱情也成为了要重点要考虑的问题,爸妈也希望我尽快的找到心爱的另一半。我虽然不算什么帅哥,但是找一个女朋友应该不难吧。我常常这样自嘲,家人里也老是给我介绍对象,我今年23,我个人认为这并不是一个结婚的年龄,有合适的可以处处看,嘿嘿我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赚够钱,让爸妈早点退休,这样我就无后顾之忧了,认真学习,达到自己想要的那个高度。2019,新的起点,加油!也祝各种读者新年快乐,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January 1, 2019 · 1 min · jie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