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

54次阅读

共计 820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1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super

super 是一个 javascript 得关键字。也正是由于它是一个关键字,使得标准有机会为它得每一种用法单独定义行为,从而使它得用法与众不同。ECMA262 有专门的一节 The super keyword 来介绍 super 的用法。

superCall

在派生类(class Derived extends Base)的构造里,可以通过 super(...) 的方式调用基类的构造函数。这个称作 superCall。在调用 superCall 之前,this 绑定并未初始化,不能使用 this。superCall 会使用基类构造函数的“返回值”初始化当前的 this。(这里的“返回值”,类似于 new Base(...) 的结果)

superProperty

在派生类的构造,或者成员函数中,可以使用 super[prop] 或者 super.property 形式,称作 superProperty。

superProperty 的行为跟其他的 A.B 的形式的结构表现很对相同。主要的 super.propertysuper 不是一个对象,这不是一个取对象属性的表达。标准直接定义了 super.property 作为一个整体的含义。

Reference

在继续说 superProperty 之前,先要介绍一下 Reference,因为 A.B 或 superProperty 的结果都是一个 Reference。Reference 是一种标准内置类型。它用来表示标识符解析的结果,也就是说,在什么地方找到了某一个标识符。在需要取值的时候或赋值的时候,会通过 Reference 进行。

下面主要介绍 Reference 中结构中与,与 A.B 与 superProperty 相关的部分。

A.B、superProperty 生成的 Reference 一般记录了以下几个信息:

  1. base value: 这个标识符是在哪里找到的。它可以一个 Object, 基本类型的值,或者是一个环境(Environment Record),或者是 undefined

    • A.B 中,为 A。即将会从 A 中查找属性 "B"。(注意此时不会检查对象中是否真的存在这个属性)
    • super.B 中,base value 为 Object.getPrototypeOf([[HomeObject]])([[HomeObject]] 的原型对象。[[HomeObject]] 是啥一会介绍)
  2. referenced name: 这是一个字符串。表示标识符的名字。

    • A.B 中,为 "B"
  3. strict: 引用标识符的地点是否处于严格模式
  4. thisValue: 仅在 super.B 得到的 Reference 中存在,为 super.B 所在环境的 this

[[HomeObject]]

[[HomeObject]] 是专门为 superProperty 存在的。Object.getPrototypeOF([[HomeObject]]) 将成为 superProperty 结果 Reference 的 base value。

只有成员函数(包括 getter、setter)、contructor 才有 [[HomeObject]],其它函数没有 [[HomeObject]]。除箭头函数外,只有在有 [[HomeObject]] 的函数中,才可以使用 superProperty。对箭头函数来说,如果箭头函数定义所在的最内层非箭头函数有 [[HomeObject]],那么在箭头函数中也可以使用 superProperty,他们共享同一个 [[HomeObject]]。(也就是说,直接定义在类成员方法中的箭头函数中可以使用 superProperty。)

class 的定义是通过 ClassDefinitionEvaluation 算法处理的。它为 class 的每一个成员函数(包括 getter、setter)定义了 [[HomeObject]]。

对于 class Derived extends Base,非 static 方法的 [[HomeObject]] 是 Derived.prototypestatic 方法的 [[HomeObject]] 是 Derived

根据类的定义,Object.getPrototypeOf(Derived.prototype) === Base.protorype。当 extends Base 不存在时(基类定义),Object.getPrototypeOf(Derived.prototype) === Object.prototype。也就是说,非 static 方法的 [[HomeObject]] 时当前类的原型对象,superProperty 的 base value 时其基类的原型对象。

Derived 本身时一个构造函数,根据类的定义,Object.getPrototypeOf(Derived) === Base。当 extends Base 不存在时,Object.getPrototypeOf(Derived) == Function.prototype。对于 static 方法,[[HomeObject]] 是当前类的构造函数,superProperty 的 base value 是基类的构造函数;没有基类时,是 Function.prototype

object literal

javascript 中的 Object literal 中以 MethodDefinition 形式直接定义的方法,也有 [[HomeObject]] 的定义。如下例中,method 中就有 [[HomeObject]] 定义。但是,non_method 对应的 function 并不是直接定义的,而是作为 non_method 属性的值,因而并没有 [[HomeObject]] 定义。

{method(){}
    non_method : function(){}
}

MethodDefinition 的形式包括:

{method(...){...}
    *generatorMethod(...){...}
    async asyncMethod(...){...}
    async *asyncGeneratorMethod(...){...}
    get propertyName(){...}
    set propertyName(...){...}
}

在 object literal 的构建算法,为成员方法指定了 [[HomeObject]]。这个 [[HomeObject]] 就是这个 object literal 本身。其原型对象(也就是 superProperty 的 base value)是 Object.prototype

取值

Reference 只记录了应该从何处去找到一个对象,并没有记录对象的值。取值的时候,需要到这个地方把只拿出来。这个操作,在 ECMA262 中称为 GetValue(V)(其中 V 是需要被取值的 Reference):

  1. ReturnIfAbrupt(V).
  2. If Type(V) is not Reference, return V.
  3. Let base be GetBase(V).
  4. If IsUnresolvableReference(V) is true, throw a ReferenceError exception.
  5. If IsPropertyReference(V) is true, then

    1. If HasPrimitiveBase(V) is true, then

      1. Assert: In this case, base will never be undefined or null.
      2. Set base to ! ToObject(base).
    2. Return ? base.[[Get]](GetReferencedName(V), GetThisValue(V)).
  6. Else base must be an Environment Record,

    1. Return ? base.GetBindingValue(GetReferencedName(V), IsStrictReference(V)) (see 8.1.1).

与本文相关的是第 5 步,最终取值的结果是 base.[[Get]](GetReferencedName(V), GetThisValue(V))。

这个 base 就是 base value。[[Get]] 是取对象属性得内置方法。GetReferencedName(V) 返回 V 中记录得属性名 (referenced name)。GetThisValue(V) 返回 V 中记录得 thisValue (superProperty);如果 thisValue 不存在(不是 superProperty),GetThisValue(V) 将返回 V 中得 baseValue。

这里,superProperty 与普通的取对象属性并不相同,区别就在于 [[Get]] 的第二个参数。

[[Get]]

[[Get]] 是 javascript 对象的一个内置槽,不同的对象会不太相同。对普通的对象来说,它是如下定义的:

O.[[Get]](P, Receiver):

  1. Return ? OrdinaryGet(O, P, Receiver).

OrdinaryGet(O, P, Receiver):

  1. Assert: IsPropertyKey(P) is true.
  2. Let desc be ? O.[[GetOwnProperty]](P).
  3. If desc is undefined, then

    1. Let parent be ? O.[[GetPrototypeOf]]().
    2. If parent is null, return undefined.
    3. Return ? parent.[[Get]](P, Receiver).
  4. If IsDataDescriptor(desc) is true, return desc.[[Value]].
  5. Assert: IsAccessorDescriptor(desc) is true.
  6. Let getter be desc.[[Get]].
  7. If getter is undefined, return undefined.
  8. Return ? Call(getter, Receiver).

对比 GetValue,可以看到,OrdinaryGet 中的 OReceiver,对普通对象属性,均为 base value;对 superProperty,分别是 base value 与 thisValue。

这里仅有第 8 步用到了 Receiver。也就是说,如果这个属性是一个 getter,那么 getter 函数中的 this 对 superProperty 来说将是 thisValue,而在普通对象属性中,将是 base value。

也就是说,在 superProperty 中,base value 提供了属性的定义,thisValue 提供了具体实现。这个定义如果是一个值,那么就直接返回了。这个定义如果是一个 getter,那么这个函数在 thisValue(具体实现)上执行。

在普通属性取值中,在经过 OrdinaryGet 第三步顺着原型链向上走,并递归调用到 OrdianryGet 时,OReceiver 也不再相同。O 此时是原型对象,Receiver 依然是原始取属性的对象。这同样可以理解为原型对象提供了属性定义,而实际对象提供的属性的实现。

赋值

向 Reference V 赋值 W,是通过 PutValue(V, W) 实现的:

  1. ReturnIfAbrupt(V).
  2. ReturnIfAbrupt(W).
  3. If Type(V) is not Reference, throw a ReferenceError exception.
  4. Let base be GetBase(V).
  5. If IsUnresolvableReference(V) is true, then

    1. If IsStrictReference(V) is true, then

      1. Throw a ReferenceError exception.
    2. Let globalObj be GetGlobalObject().
    3. Return ? Set(globalObj, GetReferencedName(V), W, false).
  6. Else if IsPropertyReference(V) is true, then

    1. If HasPrimitiveBase(V) is true, then

      1. Assert: In this case, *base* will never be `undefined` or `null`.
      2. Set *base* to ! ToObject(*base*).
    2. Let succeeded be ? base.[[Set]](GetReferencedName(V), W, GetThisValue(V)).
    3. If succeeded is false and IsStrictReference(V) is true, throw a TypeError exception.
    4. Return.
  7. Else base must be an Environment Record,

    1. Return ? base.SetMutableBinding(GetReferencedName(V), W, IsStrictReference(V)) (see 8.1.1).

与本文有关的是第 6 步,它使用了 base value 的 [[Set]] 方法来设置属性值。

对普通对象来说,它是如下定义的:

O.[[Set]](P, V, Receiver):

  1. Return ? OrdinarySet(O, P, V, Receiver).

OrdinarySet(O, P, V, Receiver):

  1. Assert: IsPropertyKey(P) is true.
  2. Let ownDesc be ? O.[[GetOwnProperty]](P).
  3. Return OrdinarySetWithOwnDescriptor(O, P, V, Receiver, ownDesc).

OrdinarySetWithOwnDescriptor(O, P, V, Receiver, ownDesc):

  1. Assert: IsPropertyKey(P) is true.
  2. If ownDesc is undefined, then

    1. Let parent be ? O.[[GetPrototypeOf]]().
    2. If parent is not null, then

      1. Return ? parent.[[Set]](P, V, Receiver).
    3. Else,

      1. Set ownDesc to the PropertyDescriptor {[[Value]]: undefined, [[Writable]]: true, [[Enumerable]]: true, [[Configurable]]: true }.
  3. If IsDataDescriptor(ownDesc) is true, then

    1. If ownDesc.[[Writable]] is false, return false.
    2. If Type(Receiver) is not Object, return false.
    3. Let existingDescriptor be ? Receiver.[[GetOwnProperty]](P).
    4. If existingDescriptor is not undefined, then

      1. If IsAccessorDescriptor(existingDescriptor) is true, return false.
      2. If existingDescriptor.[[Writable]] is false, return false.
      3. Let valueDesc be the PropertyDescriptor {[[Value]]: V }.
      4. Return ? Receiver.[[DefineOwnProperty]](P, valueDesc).
    5. Else Receiver does not currently have a property P,

      1. Return ? CreateDataProperty(Receiver, P, V).
  4. Assert: IsAccessorDescriptor(ownDesc) is true.
  5. Let setter be ownDesc.[[Set]].
  6. If setter is undefined, return false.
  7. Perform ? Call(setter, Receiver, « V »).
  8. Return true.

这,可以看到,O 依然只是提供了属性的定义。如果 O 中的属性不可写,哪个赋值将失败(3.1)。但是,实际写入时发生了 Receiver(实现)中的(3.4.4;3.5.1)。如果实现(Receiver)中已经存在了这个属性,那么 Receiver 中的属性也要可写,并且类型一致(4.1.1;4.1.2)。如果 O 的定义是一个 setter,那么已 Receiver(实现)为 this 调用 setter(7)。

对 superPreperty,O 最初为 base value,Receiver 为 thisValue。对普通属性来说,OReceiver 本来时一致的。但是,经过 2.2.1 递归进入原型链之后,O 将为原型对象,但 Receiver 依然为原调用对象。

函数调用

当 Reference V 的值是一个函数,直接调用这个函数时,函数中的 this 绑定为 GetThisValue(V)(参见 EvaluateCall)。对 superProperty 来说,getThisValue(V) 的结果就是 SuperProperty 所在环境的 this

base value 与 thisValue

对于 superProperty,base value 提供了属性定义,thisValue 为实现。通常情况下(不去故意改变 this 绑定时),base value 会处于 thisValue 的原型链中。

对于 class Derived extends Base 的非 static 成员方法,this 通常为 new Derived 得到的对象,[[HomeObject]] 为 Derived.prototype,base value 为 Object.getPrototypeOf([[HomeObject]]) === Object.getPrototypeOf(Dereived.prototype) === Base.prototype。而 Object.getPrototypeOf(this) === Dreived.prototype。即 Object.getPrototypeOf(Object.getPrototypeOf(thisValue)) === base value;base value 是 thisValue 的原型对象的原型对象。

static 成员方法,this 通常为 Derived;[[HomeObject]] 也时 Derived。base value 时 [[HomeObject]] 的原型对象(Base),也就是 thisValue 的原型对象。

对 object literal 内直接定义的方式,this 于 [[HomeObject]] 通常也是一致的,为 object 本身。从而,base value 为 thisValue 的原型对象。

this 绑定是在函数调时决定的。但是 base value([[HomeObject]])时在函数定义时就已经确定的。所以,如果在函数调用时通过各种途径,改变了 this 通常的取值,那么上述关系将不再成立。

小结

javascipt 中对对象属性的读写,都要通过原型链先找到属性的定义,然后根据定义在实际对象中读写。对普通对象属性来说,查找的起点与被读写的对象是同一个对象。

对于 superProperty,定义的查找是从基类的原型对象(类成员非 static 方法),或者 this 的原型对象(object literal,类 static 成员方法)开始的。而实际读写的对象都是 this。由于查找是从原型对象开始的,所以“派生类”的属性是找不到的。派生类的实例中的属性也是找不到的。

可以认为,superProperty 只是改变的属性定义查找的起点,从而只有基类中的属性才可以被找到,但实际操作的对象依然为 this

  1. 取值的时候,只有定义在基类 / 原型对象中的属性可以被读取到。定义在派生类 / 类实例中的属性是不可见的。(会返回 undefined

    • 如果定义为 getter,会以当前的 this 来调用 getter。
  2. 赋值的时候,值实际会被写入 this

    • 从而,对 superProperty 赋值之后再读取,其结果依然可能是 undefined
    • 如果定义为 setter,会以当前的 this 来调用 setter。
  3. 直接函数调用,函数中的 this 绑定,为 superProperty 所处环境的 this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