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莓派3B安装centos踩坑记录

25次阅读

共计 110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最近一直在思考学习点什么东西,感觉很久不太动脑子了,有些生锈。大概是上周吧,回顾了一下这几年来的事情,大家讨论得最多的就是高并发、事务、分布式、集群、微服务、负载均衡等东西,我突发奇想,既然以我的经济实力想一下子买个三五台服务器来玩根本不现实,那么我买几台树莓派来玩玩咋样。

于是我买了三套树莓派,图上是我接好的样子;

我原本设想的是,这个作为微主机,虽然架构不太一样,但是玩起来按理来说应该和 PC 端安装系统并进行启动的方式是一致的,当然,实际上也的确类似。

于是我在安装前,大致做了如下几个步骤设想:

  1. 找到匹配当前版本树莓派的 centos 系统;
  2. 按照教程烧录;
  3. 连接显示器,设置账号密码,并连接 WI-FI;
  4. 关闭图形界面,以 ssh 形式进行服务器管理;
  5. 大功告成;

首先,找系统很好找,根据官方的指引,找到华为的安装源:华为安装源,根据硬件情况自行选择;

然后,以 macOS 为例,在 macOS 系统下的烧录就蛮简单了,大致也分为几个步骤:

  1. 把 SD 卡插入电脑;
  2. 格式化,我这里也是找的教程,用的 SD card formatter 这个软件进行格式化;
  3. diskutil list 找到 SD 卡的挂载路径,如/dev/disk3
  4. diskutil unmountDisk /dev/disk3 取消挂载
  5. dd if= 解压出来的 centos 文件(以.raw)为后缀的文件 of=/dev/disk3 进行系统烧写
  6. 把卡拔出来查到树莓派上;

然而,就在我把卡插入树莓派上开机启动的时候,发现显示器根本没有输出,我一开始还以为是没烧写成功,但是启动有读盘行为,整体看来似乎是正常的,然后我想是不是我的 4K 显示器不支持,于是去某宝淘了个 4 英寸的 HDMI 显示器(因为我是三台树莓派,为了方便,所以用 HDMI 的);谁知道买回来发现还是不行;后来查找资料的时候说要写什么 config.txt,我根本就不知道这个 config.txt 在哪里,翻了很多资料都不甚清楚。

后来经过我的思考和研究发现,SD 卡烧写之后,整张 SD 卡会被分为几个分区,而在 macOS 下打开所看到的文件为 centos 下的 /boot 目录;而这个要配置的 config.txt 也就是位于 boot 目录。当然,对于这个 boot 目录其实我也不是很清楚具体是干啥的,我也没有找资料研究,不过依据我的猜测应该是系统引导用的引导分区,这么叫可能有些不正确,但大致可能是这个意思;

然后,我重新用 macos 打开 SD 卡,然后新建 config.txt 文件,并写入配置:

hdmi_force_hotplug=1

然后重新插入树莓派,启动,就可以正常进入系统初始化配置页了,就可以进行基础的配置。而且对于 4K 显示器也是支持的,只不过画质没那么高清。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