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数据恢复环境:
HP某型号服务器,5块硬盘组建了一组raid5磁盘阵列。

服务器故障&剖析:
服务器在工作过程中,raid5磁盘阵列中的一块磁盘掉线,因为raid5的容错特点,raid阵列未受影响,工作人员也没有及时关注磁盘离线的问题。服务器持续运行一段时间后呈现故障,管理员将现有的4块磁盘进行了重建raid的操作,重建后进行了数据同步,原raid5阵列中的数据全副失落。
HP SMART ARRAY在创立一组新的RAID5时,默认会全盘重建所有的块校验。这意味着在组成新创建RAID5的任一条带中,总有一个校验块的数据是在创立raid时生成的,这个个性对于原raid阵列来说是极具破坏性的。
通过剖析,后生成的4盘RAID5组成构造是双循环、64K块大小、16次条带换校验。这意味着新组建raid5的4块成员盘中,每隔3M就会有1M的数据是谬误的。原5盘RAID5的组成构造为双循环、块大小128K、16次条带换校验。
要想复原数据必须修复早掉线的那块硬盘,数据恢复率取决于早掉线磁盘掉线之后数据变更多少。
最终敲定的数据恢复计划:对新旧raid5组成构造的差异性进行剖析,用之前掉线的盘从新补回重建RAID时被毁坏的校验信息,再虚构重组RAID并解释文件系统,而后导出文件。

服务器数据恢复过程:
1、将故障服务器中所有波及到的硬盘以只读形式进行全盘镜像,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数据恢复操作都基于镜像文件进行,防止对原始磁盘数据造成再次的毁坏。
2、基于镜像文件剖析所有磁盘底层数据,依据毁坏前后的数据痕迹剖析新旧RAID5的构造。
3、剖析新旧raid5组成构造差别,北亚企安数据恢复工程师编写校验修改程序。按原RAID5构造虚构重组RAID,生成镜像文件。
4、由北亚企安数据恢复工程师修改重组后的镜像文件零碎谬误(所幸硬盘离线后数据变更很少,谬误极少)。
5、导出局部分区数据,将局部分区在无谬误的前提下齐全镜像到筹备好的新空间。
6、通过数据恢复工程师和用户方工程师的严格测试,确认复原进去的数据残缺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