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5 日,Figma 的 CEO Dylan Field 公布音讯:明天,Figma 发表承受 Adobe 的收买...
Adobe 以约 200 亿美元收买 Figma,这也是 Adobe 该公司在其历史上的最大一笔收买。那是什么样的魔力,让 Figma 被 Adobe 收买呢?上面以定位(用户、产品、市场等)、PLG 增长维度,进行进一步剖析和拆解 Figma。
一、Figma 是什么?
Figma 是由 Dylan Field 和 Evan Wallace 于 2012 年创建的设计在线协同工具。Figma 简化了数千家公司在设计过程中的协同流程,其团队规模在 1200 人左右,目前积攒的 400 万用户包含设计师、开发工程师、产品经理等。
正如 Zoom 为近程会议服务,GitHub 为代码治理服务,能够了解为 Figma 为设计协同服务。
Figma 的愿景是:让每个人都能够应用设计。官网原话如下:
make design accessible to everyone.
从愿景看出,用户群体不单单只是设计师,据统计 65% 的 Figma 用户不是设计师。
上一轮融资是 2021 年 6 月,实现 2 亿美元融资后,估值达到 100 亿美元。要晓得 2020 年估值是 20 亿美元,其增长几乎就是魔力。据三方统计,2020 支出已达 3510 万美元,2021 支出已达 5110 万美元,2022 支出预计 8110 万美元,涨幅在 50% 左右。
上面从定位维度,答复下 Figma 到底是什么产品?为什么增长如此魔力?
二、Figma 定位
2.1 用户定位
首先据 UXTools 统计:近年来支流 UI 设计工具占比。Figma 在 UI 设计工具上增长超过了其余同类产品。
再从下面的愿景能够看出,用户群体不单单为设计师。官网原话如下:
Figma connects everyone in the design process so teams can deliver better products, faster.
Brainstorm -> Design -> Build
能够了解为:设计工作流程中,从想法构思,到执行过程,再到复盘。简直所有设计相干工作,都能够在 Figma 实现。整个流程包含了发明环节和迭代环节,而后继续反复:
跟设计相干有不同的用户群体,上面举个常见的:
- 产品经理:用 Figma 进行产品头脑风暴、产品研讨会、原型图设计等等
- 设计师:用 Figma 进行设计研讨会、设计稿输入、设计评审、设计冲刺等等
- 开发工程师:用 Figma 在线互评、查看设计稿对应的参考代码片段等等
- 管理者:用 Figma 进行查看报表进行工作洞察、团队布局、团队复盘回顾、破冰等等
其特点为实时、共享、合作、可追溯、治理通明。Figma 还自带各种模板,适应不同场景互动会议。只有能力创作,在 Figma 在线白板上无所不能能够适宜不同场景。
按场景划分,其划分了两个产品线:FigJam 和 Figma
- FigJam(2021 年推出):团队在线协同白板
- Figma:团队 all-in-one 设计协同平台
2.2 市场定位
2021 年寰球团队合作软件市场规模为 216.9 亿美元,预计从 2022 年到 2030 年将以 9.5% 的复合年增长率扩充。市场的可喜增长前景能够归功于进化古代工作场合和日益须要整合跨组织团队合作的无效伎俩。
疫情下的封闭和限度迫使寰球企业在 2020 年施行近程工作模式,这减少了对用于虚构通信的团队合作软件的需要。
(数据起源:Report ID GVR-2-68038-633-2)
2021 年中国企业团队协同软件市场规模为 3.8 亿美元,同比增长 39.1%。其中,SaaS 模式的企业团队协同软件规模为 1.5 亿美元,同比增长 41.4%。将来,企业团队协同 SaaS 市场的增速要远高于本地部署模式,预计在 2022 年,企业团队协同软件市场规模将达 4.6 亿美元。
(数据起源:IDC、中商产业研究院整顿)
设计软件行业的市场倒退大抵如下:
- 传统设计软件时代:PS 等软件实现设计需要,但没有内容积淀和互动合作
- 设计云文件时代:文档共享等软件实现云文件,达到设计内容积淀,但没有互动合作
- 设计协同时代:all in one 一体化云服务
因而,Figma 产品切得定位就是设计协同,设计 + 协同场景 all in one 一体。
2.3 产品定位
Figma 的倒退路线
从 Figma 官网公布记录(releases.figma.com) 能够看出:
- 2015 年正式上线,解决设计师痛点,在设计师群体实现间接网络效应
- 前面几年,定位在团队协同,让团队非设计师参加其中,造成跨边网络效应
- 而后,让更多须要设计的角色都能够用 Figma,造成企业外部的浸透
- 最初,实现企业外部浸透后,思考跨企业合作,造成 B 端之间的网络效应
Figma 的产品劣势
Figma 产品劣势能够分为以下几个维度:
- 外围性能
- 模板性能
- 插件性能
- widgets 小工具
在设计的某些深刻业务场景中,Figma 反对真的到位。比方 Builder.io 这个插件,能够从任何一个竞品网站 HTML to Figma。如图所示:
这几乎是设计师的神器,想到一句话:
Good artists copy, great artists steal.
三、增长维度(重点 PLG)
3.1 流量形成
Figma 目前流量状况如下:
- 上个月访问量达到了靠近 6 千万
- 用户年龄特征在 18 ~ 44 岁之间,占总量的 80% 以上
(数据起源:similarweb)
Figma 目前流量起源状况如下:
- 间接起源占了 80% 左右
- 搜寻起源占了 10% 左右,天然和付费搜寻投放大概带来 3 百万访问量
3.2 PLG 增长拆解
从流量起源来看,间接起源占比最大,其外围起因是 Product-Led Growth(PLG) 增长。其 PLG 关键点在于协同机制,比方设计会议、设计合作、设计项目管理都具备协同效应,一传十、十传百。
那 PLG 的外围是什么?我认为是是绝对的,绝对于 Marketing-led Growth(MLG)来说, PLG 外围有几点:
- 产品主导的增长,产品自身必须上手容易(就像微信、苹果手机一样),包含性能、视觉、交互
- 产品用户自行就能体验到产品外围价值点:大道至简,少即是多
- 在产品自身中,发现并植入增长性能。比方 Figma 靠「合作」、有赞/WordPress 靠「powered by」等模式造成网络增长效应
- 在用户须要付费,被动接触到销售之前,用户曾经感触到了产品的价值和品牌力
依据 PLG 外围,Figma 的 PLG 增长拆解如下:
- 通过根本的初始推广(SEO、社交、投放等),用户注册
- 在模板和老手疏导下,深度应用产品,成为产品的指标用户
- 将产品引入团队合作中,造成企业外部网络效应
- 也会通过某些场景,将产品带到另一个企业。比方 B2B 内部培训、员工到职等等场景
通过粗疏体验了下 Figma 产品后,发现 Figma 用户体验做的真是极致:
- 官网到注册,简略两步实现注册:注册反对 google 第三方注册 -> 填一个用户名,选个用户角色。
- 进入后,还会记住浏览器已经拜访过的设计稿地址
- 进入后,自带默认几个模板疾速看到产品的价值
- 通过 Figma 发明出设计内容后,邀请也很简略
- 其余用户通过邀请链接,就实现了增长闭环
这里针对 PLG 增长,不要误会:
第一:产品性能
PLG 外围是 P ,即是产品力。
- Figma 首先浏览器优先,其 WebGL 技术上的当先,使浏览器上的数字产品成为可能
- 不单单云存储,还能云编辑和团队合作交互
- 同样 Figma 花了大量的工夫跟用户严密单干,在产品做厚这件事上,没进行过
- 产品如此重要,对应的产品数据分析也至关重要
这样,满足了口碑流传。
第二:思考产品适不适宜 PLG 主导
如果适宜 PLG 主导,按营销 ROI,那 PLG 增长主导。所以主导只是主导:
- 那 SLG、MLG 就不做了吗,显然不是的。Figma 始终在做,而且做的很不错
- PLG 增长也须要肯定的种子用户,种子用户越多,PLG 成果也越好
这样,同时满足了协同机制流传和举荐机制流传。
第三:PLG 跟收费无关
收费为主,只是某种策略。但商业的价值是成交。完全免费的策略,是不可取的。所以肯定要提前思考好商业化节奏,如何设计?这样趁早能力辨别出真正的付费用户群体画像,有利于后续对增长的决策。
因而,PLG 增长次要是为了更好的流量侧增长,也须要 sales 跟进,两条腿走路。在 growth + sales 共进的路线上,能力更好的实现商业化的后果。
三、小结
本文大抵从 Figma 相干的市场维度、用户维度,再到产品维度、最初拆解其流量形成和 PLG 增长去总结。
大抵总结分享的一些 PLG 关键点:
- PLG 产品,是自下而上,更靠近用户和企业,和用户共同进步
- PLG 产品,用户自行就能体验到产品外围价值点
- PLG 产品,在用户须要付费,被动接触到销售之前,用户曾经感触到了产品的价值和品牌力
- 不是什么产品都适宜 PLG
最初回到国内,对标 Figma 设计相干合作工具有哪些?如图:
出处:公号「SaaS 守业之路」,一位 SaaS 守业路上的普通人,喜爱力不从心的分享一些接地气的心得和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