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NFS概述
1.概述
NFS是一种基于TCP/IP 传输的网络文件系统协定。通过应用NFS协定,客户机能够像拜访本地目录一样拜访近程服务器中的共享资源
NAS存储: NFS服务的实现依赖于RPC (Remote Process Call,远端过程调用)机制,以实现近程到本地的映射过程。
在Centos 7零碎中,须要装置nfs-utils、 rpcbind 软件包来提供NFS共享服务,前者用于NFS共享公布和拜访,后者用于RPC反对。
手动加载NFS共享服务时,应该先启动rpcbind, 再启动nfs。
nfs端口:2049
RPC端口:111w
2.特点
采纳TCP/IP传输网络文件
安全性低
简略易操作
适宜局域网环境

二.NFS工作原理
NFS服务器能够让PC将网络中的NFS服务器共享的目录挂载到本地端的文件系统中,而在本地端的零碎中来看,那个近程主机的目录就如同是本人的一个磁盘分区一样,在应用上相当便当;

2.1NFS工作流程

1.首先服务器端启动RPC服务,并开启111端口
2.服务器端启动NFS服务,并向RPC注册端口信息
3.客户端启动RPC(portmap服务),向服务端的RPC(portmap)服务申请服务端的NFS端口
4.服务端的RPC(portmap)服务反馈NFS端口信息给客户端。
5.客户端通过获取的NFS端口来建设和服务端的NFS连贯并进行数据的传输。

2.2挂载原理

当咱们在NFS服务器设置好一个共享目录/opt后,其余的有权拜访NFS服务器的NFS客户端就能够将这个目录挂载到本人文件系统的某个挂载点,这个挂载点能够本人定义,如上图客户端A与客户端B挂载的目录就不雷同。并且挂载好后咱们在本地可能看到服务端/opt的所有数据。

三.NFS服务部署
3.1常用命令

罕用选项 形容
rw 容许读写
ro 只读
sync 同步写入
async 先写入缓冲区,必要时才写入磁盘,速度快,但会丢数据
subtree_check 若输入一个子目录,则nfs服务将查看其父目录权限
no_subtree_check 若输入一个字目录,不查看父目录,提高效率
no_root_squash 客户端以root登录时,赋予其本地root权限
oot_squash 客户端以root登录时,将其映射为匿名用户
all_squash 将所有用户映射为匿名用户

exportfs -v //查看具体的nfs信息
exportfs -r //重读配置文件
showmount -e //查看本机公布的NFS共享目录
showmount -e +IP //查看IP地址公布的NFS共享目录
mount -t nfs 192.168.48.6:/opt /mnt //将NFS服务端192.168.48.6下的/opt挂载到/mnt下
rpcinfo -p localhost //查看rpc注册的端口信息

3.2服务器端配置
我应用的是两台3a服务器,带宽比拟高,yum装置老快了。

1.查看并装置软件
rpm -q rpcbind nfs-utils
yum install -y rpcbind nfs-utils
2.创立共享目录
vim /etc/exports //NFS的配置文件,默认文件内容为空(无任何共享)
/opt 192.168.48.0/24(rw,sync,no_root_squash)
//设置/opt为共享目录,容许192.168.48.0网段的IP地址主机拜访
3.启动服务
systemctl start rpcbind //肯定要先开启rpcbind服务
systemctl start nfs //如服务已启动,更改完配置信息后须要重启服务

查看服务端的共享目录及网段

查看服务端的nfs详细信息

3.3客户端配置
1.1.查看并装置软件
rpm -q rpcbind nfs-utils
yum install -y rpcbind nfs-utils
systemctl start rpcbind
systemctl start nfs
2.将共享目录挂载到本地

3.4服务测试

四.总结
1.NFS服务多用于局域网内
2.搭建服务时肯定要先启动rpc后启动nfs
3.配置文件中的信息格式肯定要对,否则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