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能够上程序咖(https://meta.chengxuka.com),关上大学幕题板块,岂但有答案,解说,还能够在线答题。
一、选择题
1.有一函数
$$y = \begin{cases}1 & (x \gt 0) \\ 0 & (1 = 0) \\-1 & (x \lt 0)\end{cases}$$
以下程序段中谬误的是( )。
A.
if(x>0)y=1;else if(x==0)y≈0;else y=-1;
B.
y=0;if(x>0)y=1;else if(x<0)y=-1;
C.
y=0;if(x>=0);if(x>0)y=1;else y=-1;
D.
if(x>=0) if(x>0)y=1; else y=0;else y=-1;
答:C
解析:依据函数, x 大于 0 ,y 的值为 1 。x 等于 0,y 的值为 0,x 小于 0,y 的值为 -1。选项 A,B,D 代码均正确。
2.对于变量定义: inta, b=0;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a 的初始值是 0,b 的初始值不确定
B. a 的初始值不确定,b 的初始值是 0
C. a 和 b 的初始值都是 0
D.a 和 b 的初始值都不确定
答:B
解析:定义变量时,没有给a赋值,所以 a 的初始值不确定。b 的值赋值为 0 。
3.下列程序段的输入后果是( )。
int a=3,b=5;if(a=b)printf("%d=%d",a,b);else printf( "%d!=%d",a,b);
A.5=5
B.3=3
C.3!=5
D.5!=3
答:A
解析:a 的初始值为 3 ,b 的值为 5 。执行 if 语句的条件,为赋值语句。赋值语句作为判断条件是什么意思呢?它并不是以是否赋值胜利作为 true 和 false 的判断机制,而是看赋值的值是多少,如果为 0 主动就作为 false了。这里赋值为 5 。执行 if 里的语句。所以答案为选项A。
4.能正确示意逻辑关系“a≥10或a≤0"的C语言表达式是( )。
A. a>=10 or a<=0
B. a>=0| a<= 10
C. a>=10 && a<=0
D. a>=10lla<=0
答:D
解析:a 大于等于 10,示意为 a>=10,a 小于等于 0,示意为 a<=0,应用的是关系运算符。两头的或应用逻辑运算符||,所以答案为选项D。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break 语句只能用于 switch 语句
B.在 switch 语句中必须应用 default
C. break 语句必须与 switch 语句中的 case 配对应用
D.在 switch 语句中,不肯定应用 break 语句
答:D
解析:
选项 A 中,break 语句还能够用于循环语句中,示意强制完结循环。
选项 B 中,在 switch 语句中,default 是可选的,能够有,也能够没有。
选项 C 中,break 语句能够用于循环语句,for,while,do-while 等语句中。
选项 D ,正确。
6.在嵌套应用 if 语句时,C 语言规定 else 总是( )。
A.和之前与其具备雷同缩进地位的 if 配对
B.和之前与其最近的 if 配对
C.和之前与其最近的且不带 else 的if配对
D.和之前的第一个 if 配对
答:C
解析:
else 和 if 的匹配准则:else 与最靠近它的,而且没有与别的 else 匹配过的 if 相匹配。所以答案抉择C。
7.下列程序段的输入后果是( )。
int a=2, b=-1, c=2;if(a<b) if(b<0) c≈0; else c++;printf( "%d\n", c);
A.2
B.1
C.0
D.3
答:A
解析:
a 的初始值为 2,b 的初始值为 -1,c 的初始值为 2。外层 if 语句的条件为 a<b ,这里条件不成立,那么间接完结这个 if 语句,执行最初的打印语句,打印 c 的值为 2。
8.在执行以下程序段时,为使输入后果为 t=4,则给 a 和 b 输出的值应满足的条件是( )。
int a, b, s, t;scanf("%d,%d", &a, &b);s = 1;t = 1;if (a > 0) s = s + 1;if (a > b) t = s + t;else if (a == b) t = 5;else t = 2 * s;printf("t=%d\n", t);
A. a>b
B. 0<a<b
C. 0>a>b
D. a<b<0
答:B
解析:
依照选项B为条件,a 大于 0,那么会执行第一个 if 语句,那么执行 s=s+1 后,s 的值为 2 。而上面的为 t 赋值的语句,咱们执行最初 else 中的就能够让 t 的值为 4 ,就须要让后面的 if 语句以及 else if 语句的条件都不成立,那么 a < b 即可。
二、填空题
1.执行以下程序段,若输出32,则输入( );若输出58,则输入( )。
int a;scanf("%d", &a);if(a>50) printf("%d", a);if(a>40) printf("%d", a);if(a>30) printf("%d", a);
答:32,585858
解析:
如果输出 32,那么 a 的值为 32,后面两个 if 语句条件不成立,最初一个成立,打印 32。
如果输出 58,那么 a 的值为 58,3 个 if 语句条件都成立,打印了 3 次 a 的值,所以 585858。
2.示意条件10<x<100或者x<0的C语言表达式是( )。
答:(x>10&&x<100)||x<0
解析:x 大于 10 并且小于 100。能够示意成 x>10 ,x<100 ,因为是并且的关系,所以两头应用逻辑运算符 与&& 来链接。和 x<0 的关系是或者,那么应用 或|| 来链接。
3.输入偶数。输出一个正整数 n ,再输出 n 个整数,输入其中的偶数。要求相邻偶数两头用一个空格离开,行末不得有多余空格。请填空。
char ch;int first = 1, k, n, x;scanf("%d", &n);for (k = 1; k <= n; k++){ scanf("%d", &x); if(__________){ if(__________){ printf("%d", x); __________; }else { __________; } }}
答:
x % 2 == 0
first == 1
first = 0;
printf(" %d", x);
4.以下程序段的运行后果是( )。
int k=16;switch(k%3) { case 0: print("zero"); case 1: printf("one"); case 2: printt("two*);}
答:onetwo
解析:siwtch 作用的数据是:k%3,后果为 1 。那么会匹配 case 1,打印 one ,没有 break 语句,前面的 case 2 的内容间接穿透执行,持续打印 two 。
5.找出 3 个整数中最大的数。输出3个整数,输入其中最大的数。请填空。
int a, b, c, max;scanf("%d %d %d", &a, &b, &c);if(a>b){ if(a>c) __________; else __________;}else { if(__________) max=b; else __________;}printf("The max is %d\n", max);
答:
max = a;
max = c;
b > c
max = c;
三、程序设计题
题目1:比拟大小:输出 3 个整数,按从小到大的程序输入。试编写相应程序。
解:
办法一答案代码:
#include <stdio.h>int main(){ // (课后习题3.3.1) /* 比拟大小:输出 3 个整数,按从小到大的程序输入。 */ int a, b, c; printf("input a,b,c:"); scanf("%d%d%d", &a, &b, &c); if (a > b) { if (b > c) { printf("%d <= %d <= %d\n", c, b, a); } else { if (a > c) printf("%d <= %d <= %d\n", b, c, a); else printf("%d <= %d <= %d\n", b, a, c); } } else { if (a > c) { printf("%d <= %d <= %d\n", c, a, b); } else { if (b < c) printf("%d <= %d <= %d\n", a, b, c); else printf("%d <= %d <= %d\n", a, c, b); } } return 0;}
运行后果:
办法二答案代码:
#include <stdio.h>int main(){ // (课后习题3.3.1) /* 比拟大小:输出 3 个整数,按从小到大的程序输入。 */ int a, b, c; int temp; printf("input a,b,c:"); scanf("%d%d%d", &a, &b, &c); // 先比拟a和b,让a中存储比拟小的,b中存储较大的。 if (a > b) { // 所以判断,如果a大于b,就替换a和b的值 temp = a; a = b; b = temp; } // 而后比拟a和c,如果a大于c,就替换a和c的值,此操作完结后,a存储3个数中最小值。 if (a > c) { temp = a; a = c; c = temp; } // 最初,比拟b和c if (b > c) { temp = b; b = c; c = temp; } // 依照a,b,c的程序打印即可。 printf("%d <= %d <= %d\n", a, b, c); return 0;}
题目2:高速公路超速处罚:依照规定,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机动车,超出本车道限速的 10% 则处 200 元罚款; 超出 50%,就要撤消驾驶证。请编写程序依据车速和限速主动判断对该机动车的解决。
答:
答案代码:
#include <stdio.h>int main(){ // (课后习题3.3.2) /* 高速公路超速处罚:依照规定,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机动车, 超出本车道限速的 10% 则处 200 元罚款; 超出 50%,就要撤消驾驶证。 */ double n = 120, x; printf("input x(为车辆理论速度):"); scanf("%lf", &x); if (x >= n * 1.1 && x < n * 1.5) printf("您已超速10%%,处罚款200元 \n"); else if (x >= n * 1.5) printf("您已超速50%%,已撤消驾驶证 \n"); else printf("您没有超速\n"); return 0;}
运行后果:
题目3:出租车计价:某城市一般出租车免费规范如下:起步里程为 3公里,起步费 10 元; 超过起步里程后 10 公里内,每公里 2 元; 超过 10 公里以上的局部加收 50% 的空驶补贴费,即每公里 3 元; 营运过程中,因路阻及乘客要求长期停车的,按每 5 分钟 2 元计收(有余 5 分钟则不免费)。运价计费尾数四舍五入,保留到元。编写程序,输出行驶里程(公里)与等待时间(分钟),计算并输入乘客应领取的车费(元)。
答:
答案代码:
#include <stdio.h>int main(){ // (课后习题3.3.3) /* 出租车计价:某城市一般出租车免费规范如下: 起步里程为 3公里,起步费 10 元; 超过起步里程后 10 公里内,每公里 2 元; 超过 10 公里以上的局部加收 50% 的空驶补贴费,即每公里 3 元; 营运过程中,因路阻及乘客要求长期停车的,按每 5 分钟 2 元计收(有余 5 分钟则不免费)。 运价计费尾数四舍五入,保留到元。 编写程序,输出行驶里程(公里)与等待时间(分钟),计算并输入乘客应领取的车费(元)。 */ double x, y=0.0; int t; //等待时间 printf("输出行驶公里x(x>0),长期停车工夫t:"); scanf("%lf%d", &x, &t); if (x >= 3.0) { y += 10.0; if (x >= 13.0) //超过起步里程后10公里 y += 10.0 * 2.0 + (x - 13.0) * 3.0; else //大于3公里但不超过13公里 y += (x - 3.0) * 2.0; } else //有余三公里的依照起步价免费 y = 10.0; // 加上等待时间 if (t >= 5) y += t / 5.0 * 2; printf("金额 %f 元\n", y); y = (int)(y + 0.5); printf("乘客应领取的车费为:%.2lf 元\n", y); return 0;}
运行后果:
题目4:统计学生问题:输出一个正整数 n ,再输出 n 个学生的问题,统计五分制问题的散布。百分制问题到五分制问题的转换规则:大于或等于 90 分为 A ,小于 90 分且大于或等于 80 分为 B,小于 80 分且大于或等于 70 为 C,小于 70 分且大于或等于 60 为D,小于 60 分为E。试编写相应程序。
答:
答案代码:
#include <stdio.h>int main(){ // (课后习题3.3.4) /* 统计学生问题:输出一个正整数 n ,再输出n个学生的问题,统计五分制问题的散布。 百分制问题到五分制问题的转换规则: 大于或等于 90 分为 A , 小于 90 分且大于或等于 80 分为 B, 小于 80 分且大于或等于 70 为 C, 小于 70 分且大于或等于 60 为D, 小于 60 分为E。 试编写相应程序。 */ int score, n, i, A = 0, B = 0, C = 0, D = 0, E = 0; printf("input n:"); scanf("%d", &n); printf("输出 %d 个score(1~100):\n", n); for (i = 1; i <= n; i++) { scanf("%d", &score); printf("输出百分制问题 %d 对应的五分制问题为:", score); if (score >= 90) { putchar('A'); putchar('\n'); A++; } else if (score >= 80) { putchar('B'); putchar('\n'); B++; } else if (score >= 70) { putchar('C'); putchar('\n'); C++; } else if (score >= 60) { putchar('D'); putchar('\n'); D++; } else { putchar('E'); putchar('\n'); E++; } } printf("等级占比:A=%d, B=%d, C=%d, D=%d, E=%d\n", A, B, C, D, E); return 0;}
运行后果:
题目5:三角形判断:输出立体上任意三个点的坐标(x1, y1)、(x2, y2)、(x3, y3),测验它们是否形成三角形。如果这 3 个点能形成一个三角形,输入周长和面积(保留 2 位小数); 否则,输入 “Impossible”。试编写相应程序。
提醒: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如下:
$$area=\sqrt{s(s-a)(s-b)(s-c)}$$
,其中 s = (a+b+c)/2。
答:
答案代码:
#include <stdio.h>#include <math.h>int main(){ // (课后习题3.3.5) /* 三角形判断:输出立体上任意三个点的坐标(x1, y1)、(x2, y2)、(x3, y3), 测验它们是否形成三角形。 如果这 3 个点能形成一个三角形,输入周长和面积(保留 2 位小数); 否则,输入 “Impossible”。 */ double x1, y1, x2, y2, x3, y3, S, C, area, a, b, c; printf("输出三个点的坐标(x1,y1),(x2,y2),(x3,y3):"); scanf("%lf%lf%lf%lf%lf%lf", &x1, &y1, &x2, &y2, &x3, &y3); a = sqrt(pow(x2 - x1, 2) + pow(y2 - y1, 2)); b = sqrt(pow(x3 - x2, 2) + pow(y3 - y2, 2)); c = sqrt(pow(x1 - x3, 2) + pow(y1 - y3, 2)); if ((a + b > c) && (a + c > b) && (b + c > a) && (a - b < c) && (a - c < b) && (b - c < a)) { C = a + b + c; S = (a + b + c) / 2.0; area = sqrt(S * (S - a) * (S - b) * (S - c)); printf("此三角形的周长为 %.2lf, 面积为 %.2lf \n", C, area); } else printf("Impossible \n"); return 0;}
运行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