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5th),作者是 Andrew S. Tanenbaum和David J. Wetherall,译者是严伟和潘爱民,2018年11月第17次印刷。

尽管本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业余的,然而很遗憾,大学学的计算机网络常识差不多忘完了,或者说对于老师所传授的内容,本人所消化的其实只是很少一部分。既然忘了,那就持续看吧。而后就抉择了《计算机网络》这本书。抉择这本书的动机是:一、豆瓣评分很高,9分。二、无论抉择哪本书,最终还是要本人读。三、本人也不意识所谓的计算机网络大佬。既然没有大佬举荐,那么就依据豆瓣评分高的抉择一本吧,所以就抉择了这本书。

依照以往的常规,用一句话概括本书的读后感:《计算机网络》应该起名为“计算机网路导论”。

本书总共分为8章。第1章为概述,第2章至第7章自底向上介绍5个协定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第8章介绍网络安全问题。整本书波及的概念十分多,更多的是偏差实践,不足实际内容,当然,这并不是在评估本书的好坏,只是对本书的书写形式进行形容。所以,我把其称作“计算机网络导论”,它适宜作为学习计算机网络的一个地图,咱们能够依据下面所列的门路去寻找咱们想要的常识。

以下是对抉择这本书的一些倡议:

1、这本书适宜疾速浏览。理解有哪些主题,后续遇到问题的时候再在这本书上寻找。

2、本书不适宜初学者(注:自己将读者分为三个档次:高级、中级、高级)。至多有肯定计算机网络根底后再抉择看本书。不然后果就是你晓得这本书在介绍一些常识,然而看完也不会留下多深的印象,除非你在理论中利用到这些常识。

3、这本书适宜和其它书一起看,即“比拟浏览”。

参考资料

[1] 豆瓣, 计算机网络(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