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025年私有云或将服务中国过半数字经济
阿里云研究院 高级策略总监 麻芃
2020年,疫情“黑天鹅”对寰球经济社会运行造成激烈冲击,但数字经济的引擎作用却逆势凸显。去年我国数字经济整体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实现9.7%的高速增长,是同期GDP增速的3.2倍,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同比晋升2.4个百分点,达到38.6%。
作为数字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云计算曾经成为数字经济倒退的要害撑持。2019年,寰球35个次要经济体的私有云市场规模与其数字经济体量呈显著的线性关系(见图1)。然而,我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奉献了寰球GDP的16.3%(世界银行,2019年数据),但私有云市场规模仅占寰球的5.1%(IDC,2019年数据),与经济体量极不匹配,这可能成为制约我国数字经济倒退的突出问题。基于此,本文比照中国和美国的云计算市场倒退现状,剖析中美云计算市场差别产生的深层次起因,并对中国云计算市场的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图1 2019年寰球35个次要经济体的私有云市场规模与数字经济体量
注:私有云市场规模数据来自IDC,数字经济体量数据来自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均通过对数化计算解决
01 市场规模、私有云占比、SaaS占比
(一)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仅为美国的10.8%
IDC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为193.8亿美元,仅相当于同年美国私有云市场规模的10.8%(见图2)。但过来5年,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1.1%,显著高于美国的23.8%。
图2 2016—2020年中美私有云市场规模及增长率比照
数据起源:IDC
(二)中国私有云公有云平分秋色,美国私有云是相对支流
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为1334.5亿元,其中私有云市场规模首次超过公有云,两者之比为1.07:1。因为公有云的市场边界绝对不清晰,少数市场钻研机构没有披露美国公有云市场规模数据。在此,应用公有云部署开销与私有云部署开销的比值,来反映二者市场规模的绝对大小,美国2019年该比值为28.7%(作为比照,中国为70.3%),即美国公有云市场规模显著小于私有云,私有云是美国用户上云的首选项。
(三)中国私有云IaaS占比超六成,美国私有云SaaS占比近七成
2020年,中国私有云中IaaS、PaaS、SaaS的市场规模占比别离为61.6%、12.9%和25.5%, IaaS占比最高且近5年来比重仍继续晋升,从2016年的49.6%回升至2020年的61.6%(见图3);而同年美国私有云中IaaS、PaaS、SaaS的市场规模占比别离为16.6%、16.4%、67.1%, SaaS占比最高但近5年比重继续升高,已从2016年的79.3%降落至2020年的67.1%。
图3 2016—2020年中美私有云市场IaaS、PaaS、SaaS占比变动
数据起源:IDC
02 影响中国云市场的因素
(一)中国企业生命周期较短,对数字技术的投入优先级低
据美国《财产》杂志报道,美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大企业平均寿命有余40年;而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团体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美国每年开张的企业约10万家,而中国每年有100万家企业倒闭。中国企业特地是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远高于美国企业,这使得中国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更偏向于把资金投向回报成果间接且显著的中央,如营销渠道的拓展等。对于数字化这种周期绝对较长且回报并不直观的收入,通常并不是中国企业的优先选择,甚至不是必选项。
(二)中国劳动力老本仍较低,企业偏向应用人力而非技术手段解决问题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公开信息,2018年美国居民人均收入为3.6万美元,其中 “非农就业人口”年收入约5万美元。作为比照,只管中国近年来人均可摆布支出一直晋升,但2018年居民人均可摆布支出仅为28228元(约合4266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摆布支出仅为39251元(约合5931美元),中国的劳动力老本只是美国的12%左右。然而,中美两国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费用却相差无几。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在面对业务需要时,更偏向于应用劳动力而非信息技术的形式去应答解决——与信息业务零碎相比,应用人力的形式只管效率低下,但短期老本低廉且资源易于复用。
(三)服务业的数字化程度高于其余产业,美国的服务业占比高于中国
无论是中国还是寰球,数字化的倒退都是衰亡并昌盛于个人用户;相应地,在商业机构中,离个人用户越近的行业和业务,其数字化的程度也越高,即在国民经济中,第三产业的数字化程度和对云的使用量通常高于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钻研也证实了这一点:2019年,寰球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数字经济渗透率别离为7.5%、23.5%和39.4%。而中美两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差别显著:2020年,美国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顺次为0.8%、17.7%和81.5%,同年中国的占比程度则顺次为7.7%、37.8%和54.5%(见图4),数字化程度最高、云使用量最多的服务业在美国的产业结构占比显著高于中国。
图4 2020年中美两国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比照
数据起源:中国国家统计局、美国商务部经济剖析局
(四)中国信息基础设施单薄,云化和信息化同步倒退
信息化是数字化的根底和前置倒退阶段,美国通过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对信息技术的大规模投入,奠定了松软的信息化根底:数据显示,1993年美国的大公司均已实现办公自动化;90年代前期,世界500强企业中近80%已应用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管理)软件。在云时代降临前,美国曾经实现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遍及。而中国在2014年云计算开始衰亡时,整个社会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仍在大兴建设中尚未欠缺,这使得近年来中国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投资和云计算根本同步倒退,IaaS在中国云计算市场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五)市场供应能力差距显著,中国产业生态尚在襁褓期
产业链不欠缺、供应能力有余,是导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小、SaaS占比低的另一个重要起因。中国云计算产业中的服务器CPU、内存等外围硬件和数据库、中间件等根底软件对国外产品依赖度高,如英特尔占我国服务器CPU芯片市场97%以上的份额。共性根底产品的供应尚能够通过全球化供给解决,而业务利用市场的供应仍在艰巨摸索中:中国的产业门类齐全、个性化需要多,国外SaaS产品只能满足多数需要,而外乡SaaS厂商大多没有亲身经历过信息化时代,不足软件标准化教训,整体SaaS市场目前仍处于指标用户抉择、产品打磨甚至商业模式验证的初期倒退阶段,SaaS供应无论是质还是量均无奈满足市场需求。
03云计算重塑数字产业生态,私有云服务过半数字经济
(一)云计算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带动中国信息技术市场收入显著进步
1. 数字经济的产业渗透率晋升将拉动云计算市场空间
信息通信研究院的钻研结果表明,2019年中国一产、二产、三产的数字经济渗透率别离为8.2%、19.5%和37.8%,除一产的数字经济渗透率略高于寰球平均水平(7.5%)外,二产、三产均低于寰球平均水平(23.5%、39.4%),三次产业的数字经济渗透率更是全副显著低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程度(一产13.3%、二产33.0%、三产46.7%),如图5所示。将来几年,在“继续强化农业根底位置”和“放弃制造业比重根本稳固”等国家“十四五”布局的领导下,预计中国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将根本稳固,服务业占比会略有进步。在此基础上,三次产业的数字化程度将全面晋升,作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云计算得以广泛应用。
图5 2019年中国、寰球和发达国家的三次产业数字经济渗透率比照
数据起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 新基建为云计算倒退带来空前时机
以后,国家放慢部署“新基建”,助力产业降级、培养经济倒退新动能。云计算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通过资源管理整合、技术环境部署、网络连接优化、算力弹性调度等方面的劣势能力,成为新基建价值实现和效用晋升的要害撑持。“十四五”是新基建的集中建设装置期,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倒退研究院预计,到2025年新基建间接投资将达10万亿元左右,带动投资累计或超17万亿元。在新基建国家策略的引领下,整个社会在将来一段时间内将加大在云计算畛域的投资规模。
3. 快速增长的数据量将撑持云计算的利用空间
依据IDC钻研,中国在2020年产生的数据量达13.1ZB,占当年寰球数据总量的21.4%;将来5年,中国数据量将继续快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4.4%,超过寰球年复合增长率22.9%,是寰球数据量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见图6)。数据须要通过信息技术基础架构的计算、存储等解决能力施展价值成为生产因素,而云计算已是信息技术基础架构的支流模式——2019年中国云基础架构投资首次超过传统信息技术基础架构投资。快速增长的数据量将撑持中国云计算市场的倒退。
图6 2020—2025年中国数据量及增速预测
数据起源:IDC
将来几年,中国的云计算市场将疾速倒退,进而带动中国的信息技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测,到2023年,中国的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3754.2亿元,相比2019年增长1.8倍,2019—2023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29.5%。在云计算倒退的带动下,中国信息技术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预计2024年将达到5477.8亿美元,相比2020年扩充23.6%,如图7所示。
图7 2019—2024年中国信息技术市场规模与增长率预测
数据起源:IDC
(二)2025年私有云或将服务中国过半数字经济,成为要害基础设施
1. 企业数字化意识加强,私有云成为数字化最佳入口
在从天而降的新冠疫情中,数字经济所展现出的弱小生命力重塑了人们对数字化的认知,即数字化不再只是企业寻求更好倒退的可选项,而已成为企业面对不确定性的必备生存能力。在企业特地是中小企业构建数字化能力时,私有云具备无可比拟的劣势:其按需付费的模式将传统信息技术我的项目的Capex(Capital Expenditure,资本性支出)转变为Opex(Operating Expense,经营收入),无效升高企业资金压力;而相较于公有云,私有云老本更低、无需保护、扩展性好,是企业低成本疾速取得数字化能力的最佳抉择。
2.劳动力老本一直晋升,私有云劣势逐步浮现
只管相较于美国,中国的劳动力老本依然足够低廉,但近年来已继续攀升,特地是2012年以来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连年降落,能够预感,中国的劳动力老本将来将持续回升。与此同时,数字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在摩尔定律和边际效应的双重作用下,性能一直晋升而价格一路走低。此消彼长之下,企业将从新扫视劳动力和数字技术两种形式,日渐偏向于通过数字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特地是老本劣势显著、利用生态丰盛的私有云。
3.大型政企愈发器重个人用户服务,相干业务偏向私有云部署
中国的政府和大型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时,通常构建对立的公有云平台,借助该平台买通业务零碎进步流程效率。时至今日,公有云的次要行业用户包含政府、金融等,都愈发强调对公众的服务能力,如政府心愿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治理现代化和职能转变。而私有云对个人用户的笼罩程度和服务能力是公有云无奈代替的,将来大型政企会把越来越多的个人用户业务部署在私有云上。
在上述等多重因素的独特作用下,中国的私有云市场将实现高速增长。IDC预计2024年中国私有云市场将达到659.5亿美元,是2020年市场规模的3.5倍(见图8)。数字经济的存在和倒退依赖于算力和数据,而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硬件是承载算力和数据的物理单元。近年来,中国私有云IaaS在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硬件开销中的占比逐年晋升,2020年已达25.7%,IDC预计2024年私有云IaaS占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硬件的比重将达到45.3%,如图9所示。思考到私有云IaaS市场规模增速远高于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硬件市场规模增速,加之私有云服务中有近四成是以PaaS或SaaS模式提供,其相应的硬件资源并不齐全由IaaS承载,由此可见,私有云或将于2025年服务中国过半数字经济体量,成为至关重要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
图8 2020—2024年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与增速
数据起源:IDC
图9 2019—2024年私有云IaaS占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硬件比例变动预测
数据起源:IDC
(三)云计算将引领新一轮技术创新,重塑数字产业生态
1. 云计算成为我国构筑信息技术产业倒退新劣势的突破口
云计算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的外围环节,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要害底座。在以云为外围的新技术体系下,中国通过把握技术更新带来的历史时机,迅速放大了与发达国家信息技术产业的差距——在IDC颁布的2020年寰球私有云IaaS市场服务商前7名中,有3家来自中国。这使得中国无望从原来欧美长期主导的以大型机为外围的旧有技术体系中解围,以云计算为突破口抢占下一个科技制高点。
2. 借助云对产业链上下游产品的弱小定义能力,我国数字产业无望做大做强
云计算能够向下定义芯片、存储和网络等外围硬件的演进,向上从新布局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大数据平台等根底软件的倒退门路。外围硬件方面,我国云计算产业已成规模,能为服务器CPU等芯片提供倒退空间:利用分布式部署容错性强的特点,单个芯片故障不会影响整体性能,云计算人造成为芯片产业的最佳试验场和孵化器,在此推动下,以“含光800”为代表的芯片已实现规模化利用。与此同时,简直所有软件特地是根底软件都须要进行云上重塑,这为我国软件行业提供了“换道超车”的契机:以数据库为例,过来中国市场长期被国外巨头垄断,进入云时代后,我国数据库产品“PolarDB”已位列寰球云数据库市场份额第三,跻身寰球一流行列。
3. 云的定位从信息根底资源向数字化操作系统扩大,SaaS成为厂商发力重点
长期以来,云计算被视为一种普惠、灵便的根底资源,而随着整个社会数字化转型的继续推动,仅是根底资源的云化已不能满足企业需要,企业更加冀望业务利用零碎的全面云化。
云计算被视为可提供“数字化底座+数字化操作系统”的社会翻新平台。其中,底座解决的是算力撑持问题,操作系统则为企业提供富集的应用服务,帮忙企业实现业务降级、经营提效、体验优化和组织降级。相应的,云计算的重心随之上移,SaaS成为厂商发力重点:传统软件厂商如用友、金蝶等均以云为外围策略继续推动转型;SaaS守业公司数量快速增长;互联网厂商则以钉钉等协同办公产品为平台,通过构建生态为用户提供行业解决方案。将来几年,中国SaaS市场生态将日渐成型,服务能力疾速晋升。
咱们是阿里云智能寰球技术服务-SRE团队,咱们致力成为一个以技术为根底、面向服务、保障业务零碎高可用的工程师团队;提供业余、体系化的SRE服务,帮忙广大客户更好地应用云、基于云构建更加稳固牢靠的业务零碎,晋升业务稳定性。咱们冀望可能分享更多帮忙企业客户上云、用好云,让客户云上业务运行更加稳固牢靠的技术,您可用钉钉扫描下方二维码,退出阿里云SRE技术学院钉钉圈子,和更多云上人交换对于云平台的那些事。
版权申明:本文内容由阿里云实名注册用户自发奉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阿里云开发者社区不领有其著作权,亦不承当相应法律责任。具体规定请查看《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用户服务协定》和《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知识产权爱护指引》。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剽窃的内容,填写侵权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即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