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最怕什么,那相对是进度条:99%。

这是一个充斥魔力的数字,曾让我狂躁、焦虑,甚至冲动得想砸键盘锤电脑扔手机。

比方下载学习材料或看动作大片,苦苦期待2小时,好不容易下到99%,认为2秒后就能享受大片的美好,步入及时行乐。

后果半小时过来了,进度条死死卡在99%,任你千兆光纤,专线宽带,愣是一丝不动,稳如泰山。

再去查看路由器,狂按重启键,发现网络一切正常,网页秒开,唯独进度条上的99%永恒不变。

即便你重启电脑,从新关上下载软件,从新开始那99%的下载工作,它仍旧还是99%,不增不减。

你不禁开始纳闷:为什么进度条总要卡在99%?为什么最初1%永远加载不动?

明天,要为大家破解这一千古谜题,揭开背地不可告人的假相。

技术原理导致

对于进度条99%的问题,得从它的诞生说起。

1896年,波兰经济学家Karol Adamiecki制作了一种名叫时间表的图,提出了晚期的进度条概念,然而过后没有具体的利用。

等到1979年,这哥们Mitchell Model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进度条。

论文里他示意:进度条能在简单的计算机环境中监视系统行为。

说白了就是:进度条能直观展示电脑在做什么,做到哪种水平。

正因为进度条能用最简略的图案和数字,表白电脑简单的计算过程的个性,于是慢慢在各大操作系统流行起来,成为了电脑的经典标记之一。

但问题来了,人不是电脑更不是神,再牛X的程序员也无奈预测电脑什么时候实现工作。

所以程序员开发进去的进度条,基本不能精准地反映出电脑状况,所谓的50%、80%、90%,仅是大略的数字,预测而已。

能够说你看到的进度条,和理论的进度是两个货色。

对于一些可定量的我的项目,进度条根本能够和理论相符,但不同的硬件资源和后台程序都会互相占据资源,计算机很难恒定调配运行,当你影片下载到 99% 时又关上了大型游戏,或者哪个小工作卡住了,就到了艰巨的「1% 时刻」。

其实这种 1% 随时都在产生,但咱们只对最初的 1% 印象粗浅。

它有时候后面很快,前面很慢。

就像 U 盘复制文件,零碎会依据文件数量和传输速度算好大略工夫,但并不是每个百分比都执行雷同的工作,因为每个文件大小都不一样,而最初 1% 可能因为还要验证文件、全盘扫描、整顿数据等等,所以耗时也最久。

它也可能始终不快不慢,因为它整条都是假的。

尽管卡在 99% 的期待并不让人欢快,但也不得不抵赖,没有 0% 到 99%,咱们的情绪会更烦躁,因为不晓得止境在哪里。

这就是进度条的厉害之处 —— 让你迫不得已地期待。

产品经理的歹意

================

1985 年,卡内基梅隆大学人机交互研究所传授 Brad Myers 还是一位研究生,过后他就在论文里提出了这个观点。

只有看到进度条,人们就会感觉好点,它能让人放松,让人在等待时间去干点别的 —— 去花 5 分钟发个传真,或者干些在 1985 年的办公室会干的事。

尽管进度条由程序员开发,但真正设计进度条的人,是产品经理,包含性能、款式、图案等。

很多产品经理在设计进度条时,会特意要求程序员制作一个“虚伪进度条”。

可能你会问,产品经理为什么平白无故搞个假货色骗人呢?

给你们举个栗子,看完就懂了。

假如当初有2个雷同下载速度的进度条,A和B,它们的下载实现工夫都是100秒。

A是通过产品经理非凡调教的虚伪进度条,它很套路,用了20秒下载到99%,最初1%花了80秒实现。

B是诚实进度条,没被调教,10秒加载到10%,100秒100%,一分不差。

此时因为A前十秒加载到99%,而同样工夫B却仅有10%,在强烈的比照下,大部分人会认为A比B更快,A比B更好用。

在优胜劣汰的规定下,用户必定更多会抉择A这种形式的软件,而产品经理想要留住用户,采纳这种虚伪进度条那是必须的。

当初明确了吧,有时候不是进度条不准,而是产品经理在搞事。

下载实现后的块校验

依据我多年的教训,导致这种状况产生的起因次要还是因为资源块校验的机制。

迅雷下载采纳P2P协定减速,P2P的长处在于有多个数据起源。

每个下载过该文件的人,相当于一台服务器,当他人下载时主动在后盾上传数据,提供速度。

说白了就是下的人越多,你所下载的资源能被拼凑工夫越短。

但毛病同样也有,因为数据起源多,品质参差不齐外加上传不稳固,容易导致文件乱码出错。

因而迅雷定下了一个规定:在下载到99.9%的时候,会对文件进行块测验,如果某个块呈现问题,无奈从新下载,则会始终卡在以后进度不动。

上面这个图很好的阐明了问题

兄弟你的形态怎么跟咱们不一样啊?

如果哪天卡在99.9%不动,别傻楞去充白金会员,大声通知你:钛金会员都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