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在工作中踩了个cherry-pick的坑,所以抽时间写个对于cherry-pick的用法记录下。

简介

在理论的开发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如下状况:

图中的abcdefgh示意不同的commmit节点, 在c节点时咱们建设出了2个不同的feature branch -- feature1feature2来别离进行个性开发, 在工作中可能遇到,feature1分支开发里须要应用到commit g中所提交的内容,实现如下的成果:

这时候就要用到cherry-pick的性能。换言之,cherry-pick的作用就是把某个特定的 commit 内容,利用到以后分支上。

根本用法

根本命令如下:

git cherry-pick <commitId>

这里的commitId就比方上述场景里的节点g对应的commit id,能够在git log命令,或者应用gitlab页面或者其余git工具里查到。

进阶用法

cherry pick 同样能够pick多个commit

  • 如果是要pick独立的几个commit,能够应用如下命令:
git cherry-pick <commitId1>  <commitId2> <commitId3>
  • 如果是须要pick两个commit之间的所有的提交,则能够应用如下命令
git cherry-pick <commitId m>..<commitId n> // pick m 到 n 之间的所有commit,不包含m,包含ngit cherry-pick <commitId m>^..<commitId n> // pick m 到 n 之间的所有commit,蕴含m,包含n

当然,这里的m n必须是依照工夫程序的, m必须在n之前提交。

注意事项

有必要提到的一个参数是 -n, 是--no-commit的缩写。 默认状况下git cherry-pick <commitId>命令会实现以下以下事件:

  1. 将特定commit里的改变使用到以后分支;
  2. 在以后分支上立刻做一次commit,commit messagecommit id对应的那次commit

第一点没有疑难,然而第二点这个性能如果不留神(尤其是习惯应用小乌龟,source tree之类的敌人)进行cherry-pick时,如果没认真看的话,在某些场景下很容易出问题,举个例子:

对于某些项目组,我的项目的开发周期划分比拟清晰,代码的提交阶段分为个别开发阶段,回归测试fix阶段等等,这种划分会体现在commit message的前缀里,假如规定如下

  1. 开发阶段的所有commit message必须是DEV:xxxxx的模式,xxx是具体的提交内容;
  2. 回归测试阶段,所有commit message必须RT:xxx模式,xxx是具体的提交内容;

(这类规定在大型项目里比拟常见,能够比拟不便地做一些治理和统计,比方防止在回归阶段做新性能开发等等),接下来就是重点了:

如果咱们在回归测试阶段遇到一个bug须要fix,并且在fix过程发现有一些改变时能够借用其余分支在开发阶段某次commit的内容。这时候很天然地,咱们会想到应用cherry-pick然而这时候如果不应用 -n参数,就会导致把开发阶段的commit message,提交到RT阶段。(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心愿大家不要像我一样犯这种谬误-_-) 所以十分倡议每次应用 cherry-pick都带上-n参数,即只保留文件改变,不做额定commit

小结

本文针对cherry-pick在理论工作的根本用法和一些注意事项进行一个简略的介绍。一转眼就年底了,心愿大家工作顺利,开开心心。

常规:如果内容有谬误的中央欢送指出(感觉看着不了解不难受想吐槽也齐全没问题);如果有帮忙,欢送点赞和珍藏,转载请征得批准后著明出处,如果有问题也欢送私信交换,主页有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