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 | 李喆 张宏祥

撰写 | 魏伯乐

摘要:领有极强技术能力的Rancher,定位于企业级容器云平台产品供应商,开发了开源企业级Kubernetes治理平台,从而帮忙企业疾速将容器技术落地。

过来十几年工夫里,得益于以AWS为代表的私有云厂商的倒退,IT底层资源迅速扩张,无论是计算、存储或是网络能力,都失去了空前晋升。

而在资源层充沛倒退后,研发层的问题则日益凸显。企业研发与运维能力的有余,为容器云厂商的倒退提供了时机,它们通过为企业提供容器云治理平台,帮忙企业更牢靠、平安且高效的部署并运维各类利用。

早在2008年AWS刚刚衰亡的时候,Rancher联结创始人&CEO梁胜就组建了http://Cloud.com团队,推出了开源云计算管理软件CloudStack。

2011年,http://Cloud.com被Citrix以2亿美金收买,梁胜出任Citrix云平台CTO,成为Citrix首位华人CTO。2014年,梁胜再次率领团队开始了容器云市场的新旅程,多年的研发教训与守业经验显然为Rancher疾速崛起提供了强有力的撑持。

在2014年到2019年的5年工夫里,技术过硬的Rancher疾速倒退,当下业务曾经从美国扩大到中国、欧洲各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南美、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齐全开源,反对全发行版Kubernetes集群

梁胜认为,Rancher作为一家守业公司,要在产品方面具备独特性,从而产生附加值,而不是照搬Redhat等解决方案供应商的产品模式。

基于此,Rancher围绕容器技术,推出了多款100%开源产品,其中企业级Kubernetes治理平台Rancher是外围产品。

企业级Kubernetes治理平台Rancher能够帮忙容器在企业环境实现部署,并提供各类容器管理工具,执行对立的安全策略,且领有简洁直观的界面风格及操作体验。

同时,Rancher还提供了企业应用服务目录、实时监控和告警、日志以及CI/CD Pipeline等一系列拓展性能,给企业在生产环境中落地Kubernetes提供更加便捷的路径。

Rancher是业界首个且惟一能够治理所有云上、所有发行版、所有Kubernetes集群的平台,除了Rancher自有的容器引擎RKE外,还提供对谷歌云容器服务(GKE)、亚马逊云容器服务(EKS)、微软云容器服务(AKS)、华为云容器引擎(CCE)、阿里云容器服务(ACK)和腾讯云容器服务(TKE)所有当先云提供商Kubernetes集群的反对,保障用户在应用各类云容器引擎的安全性和统一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往年的2月,Rancher发表推出轻量级Kubernetes发行版K3S,专为在资源无限的环境中运行Kubernetes的研发和运维人员设计,满足在边缘计算环境中运行在x86、ARM64和ARMv7处理器上的小型、易于治理的Kubernetes集群日益增长的需要。

除此之外,以容器为外围,Rancher还推出了基于Linux的极简容器操作系统Rancher OS、业界首个Kubernetes操作系统K3OS、基于云和容器部署的分布式块存储Longhorn以及反对多个Kubernetes集群之间的跨集群网络连接产品Submariner。

在免费方面,Rancher所有产品遵循Apache开源协定齐全开源,对于心愿从Rancher官网取得企业级技术支持的用户,Rancher依据企业部署的容器服务节点规模按年收取技术支持的订阅费用。

从下往上,通过开发者切入企业级用户

从出名评测机构Forrester公布的《The Forrester New Wave: Enterprise Container Platform Software
Suites, Q4 2018》来看,企业级容器平台(ECP)市场八大当先的企业容器平台提供商排名顺次是Docker,Red Hat,Rancher
Labs,Pivotal,Mesosphere,IBM,SUSE,Platform 9。

Docker诞生自2013年,作为一种景象级的轻量容器技术,简直波动了虚拟化技术的位置。然而,随着Kubernetes的衰亡,Docker的位置受到了肯定水平上的挑战。

从市场层面来看,曾经约有超过半数的企业开始利用Kubernetes,但这些企业大多只将其1-2%的利用部署在Kubernetes上。现阶段, Kubernetes的技术曾经绝对成熟,除了局部Windows利用较难容器化之外,大多数利用都可进行容器化。

据联结创始人&CEO梁胜预测,2023年左右,企业会抉择将10%的利用部署在Kubernetes上。

而在这一过程中,获客能力显然是容器云厂商间竞争的要害。目前来看,Rancher的对手次要是Red Hat和Pivotal。

其中,Red Hat是一家开源计划供应商。基于Red Hat的Linux发行版曾经领有了较大的大型企业客户基数,因而它可能比拟便当地去推广OpenShift的订阅服务。

而 “富二代”Pivotal,则次要将精力集中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为用户提供产品平台的同时,也为客户提供数字化转型方法论,通过业余工程师帮忙客户施行其PaaS平台,进步获客能力。

比照Red Hat及Pivotal ,Rancher抉择100%开源路线,通过开源社区的用户进行流传,通过好用的产品进步用户量并将局部客户转化成为付费客户。

具体表现为尽管容器云厂商服务的客户多为企业级用户,但企业用户实质上仍是以开发者为单位,Rancher通过开源社区获取大量开发者用户,进而触达企业用户。

技术能力过硬, 为客户提供易用、平安云容器引擎

此外,因为Kubernetes技术自身难度较大,企业研发人员在学习和利用时都有肯定难度。而容器云厂商若想服务好企业用户,本身须要具备极强的技术能力,在了解客户应用中门槛的根底上,通过技术手段进步产品易用性。

而Rancher外围团队领有多年技术研发教训,显然在技术方面具备劣势。

其中,Rancher联结创始人梁胜在中科大获得学士与硕士学位,并在耶鲁大学获得计算机博士学位,是Java的J2SE外围组件JNI的作者,曾领导设计了Java最外围的JVM虚拟机。

首席架构师Darren Shepherd是寰球Docker外围代码奉献排名前四位的贡献者,被选为Docker参谋治理委员会(DGAB)寰球成员。

工程副总裁Will Chan曾负责Citrix
System CloudPlatforms团体的工程总监,领有超过15年为大型企业和电信公司构建大规模可扩大软件的教训。

凭借多年技术与服务教训积攒,Rancher抉择对各类Kubernetes集群进行集成,为企业客户提供Kubernetes公布版,大大降低了用户的应用门槛。目前,Rancher的Kubernetes公布版RKE曾经成为用户量最高的Kubernetes公布版之一。

目前,Rancher次要服务于金融、互联网、科技、制作等行业客户,目前已领有300余家付费企业用户,其中包含中国人寿、华为、中国安全、民生银行、兴业银行、上汽团体、海尔、米其林、天合光能、丰田、本田、霍尼韦尔、金风科技等知名企业。

近日,爱剖析对Rancher联结创始人 &CEO梁胜进行了访谈,对Rancher的业务模式、将来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刻交换,现分享局部内容以飨读者。

容器技术仍需升高应用门槛

爱剖析:Rancher的容器云治理平台,能满足客户哪些需要?

梁胜:外围还是会放在产品功能性的打造上,这也是开发者用户最外围的需要。譬如说,在Kubernetes呈现后,DevOps相干产品就有了新的需要,须要做很多第三方工具的集成,从而进步DevOps团队的应用体验。

另外,Rancher还是会以客户的需要为导向,比方做Kubernetes集群相干的资源耗费与费用治理。

同时,咱们认为IT部门十分关怀产品安全性,所以咱们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产品的平安优化上。

爱剖析:容器Kubernetes作为底层基础设施,是否会划分成公有云版与私有云版?

梁胜:不会,容器技术自身对云资源适应性很强,公有云上的Kubernetes与私有云上的Kubernetes自身没有太大区别,所以将来也不会有显著划分。

爱剖析:容器云技术的落地场景有哪些?

梁胜:次要的利用场景还是治理投入生产的容器,很多企业开始利用容器化后,就会思考把各类利用进行对立治理,这时候Rancher就能够施展很大的价值。

现阶段,容器化遇到的问题次要是集中在Windows环境下,因为Windows容器化做的不好,导致有些利用没方法容器化,而Linux环境下的利用曾经能够很好的反对了。当然,随着Rancher等容器云厂商的一直迭代,容器曾经成为了IT畛域的根底技术,应用门槛也在一直升高,将来应用程序容器化应该是大趋势。

爱剖析:您判断,企业在利用容器技术过程中遇到的外围挑战有哪些?

梁胜:次要的艰难在于Kubernetes仍有肯定门槛,应用过程中须要开发者对Kubernetes有肯定了解,Rancher也在思考如何升高它的应用门槛,进步容器的易用性。

容器是工具,行业属性弱

爱剖析:容器底层存储最适宜用什么零碎?

梁胜:容器该当用文件系统,然而文件系统是能够放在块存储下面的。而容器上面块存储、文件系统都能够,如果有文件系统个别都能够间接应用,在块存储外面放一个文件系统就能够了。

这也能够看到咱们做事件跟其它公司的差别,有些公司做软件定义存储,但只是把业界的诸如Ceph等技术产品化一下,便推出了本人的产品。

实际上,Ceph尽管的确是很不错的技术,但对容器来说,Ceph也有十年以上的历史了,存在肯定的问题,没方法解决容器很多需要,所以咱们抉择全副重头做起,也就是咱们开发的Longhorn。

爱剖析:您判断,容器技术应该定位在PaaS层吗?

梁胜:我感觉把容器云看成是PaaS的一部分,但事实上,PaaS相干产品近年来都没有十分胜利,比方Docker、OpenShift以前都做成了PaaS,但都并不胜利,反而在更新到Kubernetes后则胜利了许多。

所以,我认为容器是在PaaS平台上的,但应该了解为新一代PaaS平台,但这个PaaS平台里应该蕴含哪些内容呢,不同行业也都还没有对立论断。

咱们对外没有宣传Rancher就是PaaS,很大一部分起因是PaaS平台在市场上反应并不好,因为PaaS产品的传统销售路线会说PaaS是一个大而全的平台,功能齐全,能够解决要解决大部分问题,但事实上企业方很难失去无效的使用。

对于Rancher来说,咱们的观点就是Rancher是一种工具,而且是百分百开源的工具,开发者通过Rancher这种工具构建了现实的程序后,在须要生产时天然会来找到咱们寻求技术支持。

在咱们看来,Kubernetes是底层的工具,但必须可能治理下层的利用,比方治理部署、治理镜像、治理目录、治理认证、治理平安等等,容器平台须要有整合平台的性能,相似操作系统,十分重视功能性。

比方Windows,通过多年的积攒功能性越来越强,包含很多业界的第三方工具,从而帮忙用户解决需要,这样能力服务好用户并且积攒用户。咱们认为,平台胜利与否的评估规范就是用户量,这也是Rancher专一于此的起因。

爱剖析:您判断,容器技术是否具备较强的垂直属性?

梁胜:容器行业实际上是绝对程度的,没有太强的垂直性,然而的确不同行业对容器的驳回水平有很大差别,大家个别认为驳回度最高的是互联网、SaaS公司,到金融、技术类公司,再到传统制造业、零售业等。

但事实上,Rancher制造业与零售业的客户也很多,所以咱们判断容器更多定位在平台级技术,就和云服务一样,并不具备太强的垂直属性。

爱剖析:将来,Kubernetes中的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是能够产品化的吗?

梁胜:实践上讲,是都能够产品化的。但一般来说,国外的客户更喜爱规范产品,这样产品也能更好地兼容AWS、Azure、阿里云等私有云,但国内也有局部用户想做一部分定制化,这个也是能够实现的。

容器普及率仍很低,产品化是沧桑邪道

爱剖析:Rancher在中国的客群和美国的客群相比会有比拟大的差别吗?

梁胜:是的,美国客户技术能力绝对强一些,对Rancher产品的应用能力更强,而中国客户除了华为这类自身具备较强IT能力的客户外,其余很多还在尝试阶段。

爱剖析:现阶段,Rancher有哪些渠道合作伙伴?

梁胜:目前还在市场推广晚期,咱们的渠道合作伙伴次要是一些SRI、托管等麻利型公司。这些企业在帮忙客户做云化、数字化转型时,会将Rancher作为开发工具举荐给客户。

Rancher目前是分级渠道合作伙伴体系, 第一大类的中国区分销商是佳杰和神州数码。其中佳杰偏差与倒退分销合作伙伴生态,神州数码偏重于重点行业客户拓展。

第二大类是行业性ISV利用解决方案合作伙伴,这方面如专一于高校行业的上海数维信息和专一与金融行业的达策科技。

第三大类在集成商方面,咱们于2018年底分和别昆仑联通、元鼎科技、信亦宏达等10家合作伙伴别离作为白金和金牌合作伙伴在中国区开展业务。

爱剖析:您判断,将来CMP厂商会不会成为Rancher等容器云厂商的竞争对手?

梁胜:现阶段,CMP厂商与容器云厂商之间并不存在竞争,业务之间根本没有穿插,而且相互之间的技术能力也比拟无限。然而CMP业务目前其实并不算太胜利,外围起因在于业务范围太窄了,不同私有云之间的差别很大,而应用CMP产品后,有些原生云性能便无奈应用,这也是很多客户不违心应用CMP的起因。

比照来看,Rancher底层都是基于Kubernetes的,在技术统一性上显著优于CMP,用户体验更好。

爱剖析:您判断,目前容器云市场的渗透率大略在什么程度?

梁胜:现阶段渗透率很低,大部分公司都对Kubernetes的利用能力还是有余,依据咱们从客户端的反馈来看,渗透率很可能在1-2%这个量级,所以将来市场方面的晋升空间还是十分大的,而Rancher也还是会想方法升高产品应用门槛。

爱剖析:您判断,容器行业有哪些大的发展趋势?

梁胜:我认为当初容器行业的最大的趋势是优化开发者体验,如何帮忙开发者将更多的利用搬到Kubernetes下面去。另外,就是将Kubernetes这种平台级技术利用到更广大的场景下。

爱剖析:国内局部容器云厂商抉择定制化路线服务客户,您是怎么对待这一景象的?

梁胜:产品化实际上是一门先苦后甜的生意,倒退初期难度很大,须要企业有独特的外围根底,才可能坚持下去。特地的,中国市场自身规模绝对较小,竞争也绝对强烈,使得守业公司都有十分大的压力,抉择做定制化也是感性的抉择。

所以,国内的大部分容器厂商和Rancher相比是有很大性质差别的,它们更像外包公司,业务是发售研发能力而非软件。

但在大家都抉择软件外包思路的话,市场竞争就会十分强烈,服务价格会被压的很低。之前有一家知名企业找到Rancher,心愿Rancher能为它提供定制化服务,并依照人天付费,但从付费认知和付费能力角度,客户只违心提供800元/人/天的价格,这对于容器云厂商而言自身就很难领取业务老本。所以,长期来看,做产品是最好的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