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机械硬盘:磁性碟片存储数据
扇区:大小固定——512Byte——磁盘最小存储单位磁道:逻辑构造,最外侧0号磁道磁盘大小:磁头数*柱面数*扇区数*每个扇区的大小IDE硬盘接口:ATA硬盘或者PATA硬盘 实践上133MB/SSATA硬盘接口:实践上600MB/SSCSI接口:服务器应用 理论值320MB/S
固态硬盘:闪存颗粒存储数据
抛弃了机械硬盘的物理构造,具备低功耗、无噪声、抗触动、低散热、体积小,读写速度快的特点;价格贵,寿命无限。
分区:隔断(分组)硬盘空间
格式化:布局和写入文件系统(在硬盘中打入隔断并贴上标签)
data block【数据块——block】:记录文件数据,大小(1KB、2KB,默认是4KB)和数量在格式化后就曾经决定了,不能扭转,除非从新格式化,每个block保留只能保留一个文件的数据,如果文件小于一个block块,那么这个block块残余的空间不能被其它文件占用;如果文件大于1个block块则须要多占用几个block块,Windows中的磁盘碎片整顿工具就是把多个block块尽量整合到一起,放慢读/写速度inode【i节点,索引】:记录文件属性;每个文件须要占用一个inode分类: 1、ext2、ext3、ext4 2、fat16、fat32 3、NTFS——须要从新编译内核
一、硬盘分区类型
Windows和Linux零碎,能够辨认以下三种分区类型
- 主分区:最多能分4个
- 扩大分区:只能有一个,类属于主分区;不能存储数据和格式化,必须进行二次划分为逻辑分区能力应用
- 逻辑分区:IDE硬盘——50个逻辑分区;SCSI硬盘——11个逻辑分区
- “sd”:SCSI或者SATA硬盘;
- “hd”:IDE硬盘;
- “1~4”:主分区或者扩大分区
- “5~59”:逻辑分区,肯定是从/dev/sda5开始计算的
- Linux所有的存储设备都须要挂载能力应用,(swap分区零碎间接调用,不须要挂载)
- 挂载:分区和挂载点建立联系
df #文件系统信息df -ahT #非凡文件系统,这些文件保留在内存中,如/proc。因为是挂载在内存中,所以占用量都是0h:单位不再是KBT:文件系统类型du #统计目录或者文件所占用磁盘空间大小命令;“ls -l”查看目录大小大多数是4KB,因为目录下的子目录和子文件名是保留到父目录的block(默认是4KB)如果父目录的子目录和子文件并不多,一个block就能放下,那么这个父目录就占用一个blockdu -a #统计当前目录的总大小,同时统计当前目录下所有的子文件和子目录磁盘占用量大小,默认单位是KBdu与df的区别: 1、df从文件系统角度思考,通过文件系统中未调配的空间来确定曾经调配的空间大小,既要思考文件占用空间,又要统计被命令或程序占用的空间(文件曾经删除,空间未开释) 2、du从文件角度思考,只会计算文件或者目录占用的磁盘空间,因而,df统计的分区更精确
挂载命令mount和卸载命令umount
1、应用空目录作为挂载点,如果应用已有的数据目录作为挂载点,则原目录的数据就查找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