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第k个排列
题目起源:力扣(LeetCode)
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permutation-sequence
题目
给出汇合 [1,2,3,…,n]
,其所有元素共有 n!
种排列。
按大小程序列出所有排列状况,并一一标记,当 n = 3
时, 所有排列如下:
- "123"
- "132"
- "213"
- "231"
- "312"
- "321"
给定 n
和 k
,返回第 k
个排列。
阐明:
- 给定 n 的范畴是 [1, 9]。
- 给定 k 的范畴是[1, n!]。
示例 1:
输出: n = 3, k = 3输入: "213"
示例 2:
输出: n = 4, k = 9输入: "2314"
解题思路
思路:DFS + 剪枝
先审题,题目中阐明,给定汇合 [1, 2, 3, ..., n]
有 n!
中排列。按大小程序列出所有排列状况,进行标记,而后返回第 k 个排列。
那么依照题意,咱们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列出 [1, 2, 3 ..., n]
个元素全排列,而后返回第 k 个排列,然而这样效率可能会非常低,而且咱们也没有必要去求得所有的全排列。
在这里咱们能够先看看法则,题目中开始就说了,依照大小程序列出所有排列状况。也就说,n 个元素组合的数,这个数每个元素都是从小到大进行抉择的。例如示例 1:
输出:n = 3, k = 3
在这里,给定的 n 为 3,那么要组合的数为 3 位数。这里它的全排列状况如下:
- "123"
- "132"
- "213"
- "231"
- "312"
- "321"
咱们能够发现,第一个元素是从 1 开始抉择,逐步增大。当首元素确定之后,第二个元素同样是从小到大抉择的,例如 123
,132
。
依据下面的剖析,咱们能够发现,假如给定 n 个元素,
当确定首元素时,前面元素则有 (n-1)!
中排列组合数,也就意味着首元素抉择后,以后分支会产生 (n-1)!
种排列数。以此类推,当确定后面两个元素时,前面能产生的排列数则为 (n-2)!
。那么:
- 当 k 大于后面分支可能产生的排列数时,咱们能够间接跳过;
- 当 k 小于或等于以后分支产生的排列数时,也就阐明要找的答案在这个分支的某个排列中,这个时候,咱们递归去求解(确定一一元素)。
具体的代码如下。
class Solution: def getPermutation(self, n: int, k: int) -> str: # 阶乘数组 arr = [1 for _ in range(n+1)] for i in range(2, n+1): arr[i] = arr[i-1] * i used = [False for _ in range(n+1)] def dfs(k, tmp): """ Args: tmp: 排列元素抉择数组 """ cnt = len(tmp) if cnt == n: return ''.join(tmp) # 排列数, # 这里留神,刚开始排列数组中元素个数 cnt 为 0, # 此时要开始增加元素,所以要去除以后元素,计算后续的排列数, # 所以排列数为 (n-cnt-1)!,对应 arr[n-cnt-1] arr_num = arr[n-cnt-1] # 比拟 k 与以后分支的排列数 for i in range(1, n+1): if used[i]: continue if k > arr_num: # 剪枝 # 如果 k 大于以后分支排列数,更新 k,跳过以后分支 k -= arr_num continue # 否则,将以后数增加到排列中 tmp.append(str(i)) used[i] = True # 持续向下抉择 return dfs(k, tmp) return dfs(k, [])
欢送关注
公众号 【书所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