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想理解时下风行的主动驾驶相干AI模型吗?接下来就用华为云的ModelArts和百度的Easy DL带你体验一下AI平台是怎么进行模型训练的。
华为ModelArts主动学习 VS 百度Easy DL
在华为云论坛上看到了人车辨认的试验。
想看下时下风行的主动驾驶相干的AI模型是怎么样子的。
也想看看现阶段各大AI平台是怎么进行模型训练的。
那接下来就用华为云的ModelArts和百度的Easy DL体验一下吧。
华为ModelArts-主动学习-物体检测
链接:https://console.huaweicloud.com/modelarts/?region=cn-north-4#/exeml
数据导入
只反对8MB数据的上传。如果须要上传更多文件,须要应用OBS Browser或者到OBS服务界面上传。
模型训练
能够抉择增量训练、训练测试数据宰割比例。
模型测试
点击部署后,能够间接上传图片进行测试。
百度Easy DL-经典版-物体检测模型
简介:https://ai.baidu.com/easydl/
数据导入
通过本地形式上传,一次性能够上传100张的图片,上传过程能够显示上传进度(百分比)。
然而存在一个及其让人好受的Bug,当你一次性抉择大于100张图片时,在你上传完所有图片后,会提醒你数据超限,须要从新上传。
有几次上传完后,还会呈现无奈点击确认的状况,在Easy DL上传数据这块花了半个小时~ =_=!。
模型训练
能够抉择数据的标签。
训练实现后会发短信告诉
20张不到的图片要花半个小时,华为云100张图片只用5分钟
模型测试
在线形式(校验模型)
跟华为的很相似。
手机端(H5)
这性能超赞!
训练进去的模型,无需任何开发,间接在手机端就能够做预测。很不便。
比照
这次只应用了局部性能,写下我的领会(吐槽敏感词审核,原文是写一xia领会,xia体是敏感词)。
从数据、训练、推理三个角度看一下这2个平台。
数据
相同之处:
2个平台都反对根本的人工标注,也反对智能标注(没用过)。
标注形式也差不多。
不同之处:
百度反对数据采集,反对从云服务、摄像头采集数据
百度数据标注不便些。反对锁定一个标签进行标注(图片里物体较多的时候很不便),鼠标指到对应的标签上就能够进行删除。(这2点ModelArts仿佛都不反对)
训练
相同之处:
基本功能雷同
不同之处:
百度反对短信告诉训练进度。
百度反对抉择应用哪几个标签进行训练。
百度能够部署形式以及部署环境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只试了私有云API)
华为反对数据集按指定比例切分。
华为反对增量训练。
推理
相同之处
反对在线测试、云上推理。
不同之处
百度反对生成线下SDK进行部署,然而须要申请,而且仿佛不是企业用户不会给你通过-_-!。
百度反对生成H5,在手机端疾速体验。
一个小结
从整顿体验过程来看,ModelArts的Bug绝对少一些,体验很晦涩,整过过程很顺滑,不须要动太多脑子。
百度在做试验过程中磕磕碰碰,局部性能要本人去摸索。然而百度看起来在模型的部署这块的性能比拟齐备。
点击关注,第一工夫理解华为云陈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