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咱们将学习如何应用IDEA调试工具测试程序,调试是咱们在软件开发中解决bug的重要伎俩,是咱们必须把握的,毕竟在企业中,解决问题才是真本事。
另外,咱们曾经学过JavaSE的根底语法之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流程管制、数组等,语法格局是死的,然而将来软件开发的需要是多变的,咱们若要进步咱们的“编程能力”,必须通过千锤百炼。所以,咱们本篇不会解说新的根底知识点,而是通过多个案例练习坚固咱们之前学习的根底语法并进步咱们的“编程能力”。
第一章:IDEA调试工具
1.1-为什么要学习IDEA调试(理解)
在软件开发中,遇到bug是粗茶淡饭,而对于咱们开发人员,除了具备肯定的开发能力外,还须要解决问题能力。而解决问题中,最常见的伎俩就是利用调试工具检测程序的执行流程。所以,把握如何应用调试工具并利用调试工具解决问题,是每一个软件开发人员必备的机能。
1.2-Debug模式操作流程(重点)
源代码
public class Degbug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定义两个变量 int i = 10; int j = 20; // 求和 int sum = i + j; // 输入后果 System.out.println("sum:"+sum); }}
设置断点
抉择要设置断点的代码行,在行号的区域前面单击鼠标左键即可。
运行加了断点的程序
在代码区域右键Debug执行
查看Debugger
和Console
窗口
Debugger
Console
控制程序向下一步执行
点Step Into (F7)这个箭头,也能够间接按F7
删除断点
抉择要删除的断点,单击鼠标左键即可。
如果是多个断点,能够每一个再点击一次。也能够一次性全副删除
第二章:阶段案例练习
2.1-减肥打算if版本(练习)
需要
输出星期数,显示明天的减肥流动
周一:跑步 周二:游泳 周三:慢走 周四:动感单车 周五:拳击 周六:爬山 周日:好好吃一顿
代码
/* 思路: 1:键盘录入一个星期数,用一个变量接管 2:对星期数进行判断,这里用 if 语句实现 3:在对应的语句管制中输入对应的减肥流动 */public class Test0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键盘录入一个星期数,用一个变量接管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System.out.println("请输出一个星期数:"); int week = sc.nextInt(); //对星期数进行判断,这里用 if 语句实现 if (week < 1 || week > 7) { System.out.println("你输出的星期数有误"); } else if (week == 1) { System.out.println("跑步"); } else if (week == 2) { System.out.println("游泳"); } else if (week == 3) { System.out.println("慢走"); } else if (week == 4) { System.out.println("动感单车"); } else if (week == 5) { System.out.println("拳击"); } else if (week == 6) { System.out.println("爬山"); } else { System.out.println("好好吃一顿"); } }}
2.2-减肥打算switch版本(练习)
需要
输出星期数,显示明天的减肥流动
周一:跑步 周二:游泳 周三:慢走 周四:动感单车 周五:拳击 周六:爬山 周日:好好吃一顿
代码
/* 思路: 1:键盘录入一个星期数,用一个变量接管 2:对星期数进行判断,这里用 switch 语句实现 3:在对应的语句管制中输入对应的减肥流动 导包: 1:手动导包 import java.util.Scanner; 2:快捷键导包 Alt+Enter 3:主动导包 */public class Test0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键盘录入一个星期数,用一个变量接管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System.out.println("请输出一个星期数:"); int week = sc.nextInt(); //对星期数进行判断,这里用 switch 语句实现 switch (week) { case 1: System.out.println("跑步"); break; case 2: System.out.println("游泳"); break; case 3: System.out.println("慢走"); break; case 4: System.out.println("动感单车"); break; case 5: System.out.println("拳击"); break; case 6: System.out.println("爬山"); break; case 7: System.out.println("好好吃一顿"); break; default: System.out.println("你输出的星期数有误"); } }}
2.3-逢七跳过(练习)
需要
敌人团聚的时候可能会玩一个游戏:逢七过。
规定是:从任意一个数字开始报数,当你要报的数字蕴含7或者是7的倍数时都要说:过。
为了帮忙大家更好的玩这个游戏,这里咱们间接在控制台打印出1-100之间的满足逢七必过规定的数据。
这样,大家未来在玩游戏的时候,就晓得哪些数据要说:过。
代码
/* 思路: 1:数据在1-100之间,用for循环实现数据的获取 2:依据规定,用if语句实现数据的判断:要么个位是7,要么十位是7,要么可能被7整除 3:在控制台输入满足规定的数据 */public class Test0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数据在1-100之间,用for循环实现数据的获取 for(int x=1; x<=100; x++) { //依据规定,用if语句实现数据的判断:要么个位是7,要么十位是7,要么可能被7整除 if(x%10==7 || x/10%10==7 || x%7==0) { //在控制台输入满足规定的数据 System.out.println(x); } } }}
2.4-不死神兔(练习)
需要
有一对兔子,从出世后第3个月起每个月都生一对兔子,小兔子长到第三个月后每个月又生一对兔子,
如果兔子都不死,问第二十个月的兔子对数为多少?
法则
第一个月和第二月仍然放弃一对,第三个月生一对就一共有两对。
第四个月又多一对共3对,第五个月多2对功5对,第六个月多3对公8对象,
1月 1对2月 1对3月 2对4月 3对5月 5对6月 8对7月 ...
法则是:从第三个月开始,以后月兔子的对数 = 前两个月兔子对数的和。
若用一个数组,动静初始化为长度20,示意20个月,数组的每一个元素的值代表当月的兔子对数。
int[]arr = {1,1,2,3,5,8...}
代码
/* 思路: 1:为了存储多个月的兔子对数,定义一个数组,用动静初始化实现数组元素的初始化,长度为20 2:因为第1个月,第2个月兔子的对数是已知的,都是1,所以数组的第1个元素,第2个元素值也都是1 3:用循环实现计算每个月的兔子对数 4:输入数组中最初一个元素的值,就是第20个月的兔子对数 */public class Test04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为了存储多个月的兔子对数,定义一个数组,用动静初始化实现数组元素的初始化,长度为20 int[] arr = new int[20]; //因为第1个月,第2个月兔子的对数是已知的,都是1,所以数组的第1个元素,第2个元素值也都是1 arr[0] = 1; arr[1] = 1; //用循环实现计算每个月的兔子对数 for(int x=2; x<arr.length; x++) { arr[x] = arr[x-2] + arr[x-1]; } //输入数组中最初一个元素的值,就是第20个月的兔子对数 System.out.println("第二十个月兔子的对数是:" + arr[19]); }}
2.5-百钱百鸡(练习)
需要
我国现代数学家张丘建在《算经》一书中提出的数学问题: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
百钱买百鸡,问鸡翁、鸡母、鸡雏各几何?
剖析
咱们能够利用方程式剖析:
- x 示意鸡翁(公鸡)的个数
- y 示意鸡母(母鸡)的个数
- z 示意鸡雏(小鸡)的个数
百鸡:x + y + z = 100;
百钱:5x + 3y + z/3 = 100;
范畴:
- 鸡翁个数最大范畴 0<= x <=20
- 鸡母个数最大范畴 0<= y <=33
- 鸡雏个数最大范畴 0<= z <=100
代码实现
/* 思路: 1:第1层循环,用于示意鸡翁的范畴,初始化表达式的变量定义为 x=0,判断条件是x<=20 2:第2层循环,用于示意鸡母的范畴,初始化表达式的变量定义为 y=0,判断条件是y<=33 3:这个时候,用于示意鸡雏的变量 z = 100 – x – y 4:判断表达式 z%3==0 和表达式 5*x + 3*y + z/3 = 100 是否同时成立,如果成立,输入对应的 x,y,z 的值,就是对应的鸡翁,鸡母,鸡雏的值 */public class Test05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第1层循环,用于示意鸡翁的范畴,初始化表达式的变量定义为 x=0,判断条件是x<=20 for(int x=0; x<=20; x++) { //第2层循环,用于示意鸡母的范畴,初始化表达式的变量定义为 y=0,判断条件是y<=33 for(int y=0; y<=33; y++) { //这个时候,用于示意鸡雏的变量 z = 100 – x – y int z = 100 - x - y; //判断表达式 z%3==0 和表达式 5*x + 3*y + z/3 = 100 是否同时成立 if(z%3==0 && 5*x+3*y+z/3==100) { System.out.println(x+","+y+","+z); } } } }}
2.6-数组元素求和(练习)
需要
有这样的一个数组,元素是{68,27,95,88,171,996,51,210}。求出该数组中满足要求的元素和,
要求是:求和的元素个位和十位都不能是7,并且只能是偶数
代码
/* 思路: 1:定义一个数组,用动态初始化实现数组元素的初始化 2:定义一个求和变量,初始值是0 3:遍历数组,获取到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 4:判断该元素是否满足条件,如果满足条件就累加 5:输入求和变量的值 */public class Test06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定义一个数组,用动态初始化实现数组元素的初始化 int[] arr = {68, 27, 95, 88, 171, 996, 51, 210}; //定义一个求和变量,初始值是0 int sum = 0; //遍历数组,获取到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 for(int x=0; x<arr.length; x++) { //判断该元素是否满足条件,如果满足条件就累加 if(arr[x]%10!=7 && arr[x]/10%10!=7 && arr[x]%2==0) { sum += arr[x]; } } //输入求和变量的值 System.out.println("sum:" + sum); }}
2.7-判断两个数组是否雷同(练习)
需要
定义一个办法,用于比拟两个数组的内容是否雷同
代码
/* 思路: 1:定义两个数组,别离应用动态初始化实现数组元素的初始化 2:定义一个办法,用于比拟两个数组的内容是否雷同 3:比拟两个数组的内容是否雷同,依照上面的步骤实现就能够了 首先比拟数组长度,如果长度不雷同,数组内容必定不雷同,返回false 其次遍历,比拟两个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只有有元素不雷同,返回false 最初循环遍历完结后,返回true 4:调用办法,用变量接管 5:输入后果 */public class Test07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定义两个数组,别离应用动态初始化实现数组元素的初始化 int[] arr = {11, 22, 33, 44, 55}; //int[] arr2 = {11, 22, 33, 44, 55}; int[] arr2 = {11, 22, 33, 44, 5}; //调用办法,用变量接管 boolean flag = compare(arr,arr2); //输入后果 System.out.println(flag); } //定义一个办法,用于比拟两个数组的内容是否雷同 /* 两个明确: 返回值类型:boolean 参数:int[] arr, int[] arr2 */ public static boolean compare(int[] arr, int[] arr2) { //首先比拟数组长度,如果长度不雷同,数组内容必定不雷同,返回false if(arr.length != arr2.length) { return false; } //其次遍历,比拟两个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只有有元素不雷同,返回false for(int x=0; x<arr.length; x++) { if(arr[x] != arr2[x]) { return false; } } //最初循环遍历完结后,返回true return true; }}
2.8-查找元素在数组中呈现的索引地位(练习)
需要
已知一个数组int arr = {19, 28, 37, 46, 50}; 键盘录入一个数据,查找该数据在数组中的索引。
并在控制台输入找到的索引值。如果没有查找到,则输入-1
代码
/* 思路: 1:定义一个数组,用动态初始化实现数组元素的初始化 2:键盘录入要查找的数据,用一个变量接管 3:定义一个索引变量,初始值为-1 4:遍历数组,获取到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 5:拿键盘录入的数据和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进行比拟,如果值雷同,就把该值对应的索引赋值给索引变量,并完结循环 6:输入索引变量 */public class Test08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定义一个数组,用动态初始化实现数组元素的初始化 int[] arr = {19, 28, 37, 46, 50}; //键盘录入要查找的数据,用一个变量接管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System.out.println("请输出要查找的数据:"); int number = sc.nextInt(); //调用办法 int index = getIndex(arr, number); //输入索引变量 System.out.println("index: " + index); } //查找指定的数据在数组中的索引 /* 两个明确: 返回值类型:int 参数:int[] arr, int number */ public static int getIndex(int[] arr, int number) { //定义一个索引变量,初始值为-1 int index = -1; //遍历数组,获取到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 for(int x=0; x<arr.length; x++) { //拿键盘录入的数据和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进行比拟,如果值雷同,就把该值对应的索引赋值给索引变量,并完结循环 if(arr[x] == number) { index = x; break; } } //返回索引 return index; }}
2.9-数组元素反转(练习)
需要
已知一个数组int arr = {19, 28, 37, 46, 50}; 用程序实现把数组中的元素值替换,
替换后的数组int arr = {50, 46, 37, 28, 19}; 并在控制台输入替换后的数组元素。
代码
/* 思路: 1:定义一个数组,用动态初始化实现数组元素的初始化 2:循环遍历数组,这一次初始化语句定义两个索引变量,判断条件是开始索引小于等于完结索引 3:变量替换 4:遍历数组 */public class Test09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定义一个数组,用动态初始化实现数组元素的初始化 int[] arr = {19, 28, 37, 46, 50}; //调用反转的办法 reverse(arr); //遍历数组 printArray(arr); } /* 两个明确: 返回值类型:void 参数:int[] arr */ public static void reverse(int[] arr) { //循环遍历数组,这一次初始化语句定义两个索引变量,判断条件是开始索引小于等于完结索引 for (int start = 0, end = arr.length - 1; start <= end; start++, end--) { //变量替换 int temp = arr[start]; arr[start] = arr[end]; arr[end] = temp; } } /* 两个明确: 返回值类型:void 参数:int[] arr */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Array(int[] arr) { System.out.print("["); for (int x = 0; x < arr.length; x++) { if (x == arr.length - 1) { System.out.print(arr[x]); } else { System.out.print(arr[x] + ", "); } } System.out.println("]"); }}
2.10-评委打分 (练习)
需要
在编程比赛中,有6个评委为参赛的选手打分,分数为0-100的整数分。
选手的最初得分为: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 的4个评委平均值 (不思考小数局部)。
代码
/* 思路: 1:定义一个数组,用动静初始化实现数组元素的初始化,长度为6 2:键盘录入评委分数 3:因为是6个评委打分,所以,接管评委分数的操作,用循环改良 4:定义方法实现获取数组中的最高分(数组最大值),调用办法 5:定义方法实现获取数组中的最低分(数组最小值) ,调用办法 6:定义方法实现获取数组中的所有元素的和(数组元素求和) ,调用办法 7:依照计算规定进行计算失去平均分 8:输入平均分 */public class Test10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定义一个数组,用动静初始化实现数组元素的初始化,长度为6 int[] arr = new int[6]; //键盘录入评委分数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因为是6个评委打分,所以,接管评委分数的操作,用循环改良 for(int x=0; x<arr.length; x++) { System.out.println("请输出第" + (x + 1) + "个评委的打分:"); arr[x] = sc.nextInt(); } //printArray(arr); //定义方法实现获取数组中的最高分(数组最大值),调用办法 int max = getMax(arr); //定义方法实现获取数组中的最低分(数组最小值) ,调用办法 int min = getMin(arr); //定义方法实现获取数组中的所有元素的和(数组元素求和) ,调用办法 int sum = getSum(arr); //依照计算规定进行计算失去平均分 int avg = (sum - max - min) / (arr.length - 2); //输入平均分 System.out.println("选手的最终得分是:" + avg); } /* 两个明确: 返回值类型:int 参数:int[] arr */ public static int getSum(int[] arr) { int sum = 0; for(int x=0; x<arr.length; x++) { sum += arr[x]; } return sum; } /* 两个明确: 返回值类型:int 参数:int[] arr */ public static int getMin(int[] arr) { int min = arr[0]; for(int x=1; x<arr.length; x++) { if(arr[x] < min) { min = arr[x]; } } return min; } /* 两个明确: 返回值类型:int 参数:int[] arr */ public static int getMax(int[] arr) { int max = arr[0]; for(int x=1; x<arr.length; x++) { if(arr[x] > max) { max = arr[x]; } } return max; } //遍历数组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Array(int[] arr) { System.out.print("["); for (int x = 0; x < arr.length; x++) { if (x == arr.length - 1) { System.out.print(arr[x]); } else { System.out.print(arr[x] + ", "); } } System.out.printl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