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路径和画笔工具的应用

本章任务

  • 掌握AI中绘制路径的工具使用
  • 能够对所绘制的路径进行修改美化操作
  • 掌握AI中路径查找器的使用
  • 掌握AI中画笔工具的使用

绘制路径

学习目的: 学习在AI中使用工具去绘制一些路径

绘制线条:

特点一:结合“描边面板设置该线段的端点状态;

特点二:直接点击工作区可以精确绘制具体的线条

特点三:绘制线条过程中,按住空格,可以跟随鼠标移动线条的位置

1."直线段工具"

直线段绘制小技巧:

1) 直接任意绘制线段;

2) 按住Shift可以水平,垂直或者45°角绘制直线段;

3) 绘制过程中按住“~“可绘制很多线;

4) 精确绘制线段———使用“直线段工具”单击工作区,在弹窗中设置精确数值;

2."弧线工具"

弧线绘制小技巧:

1) 拖动鼠标绘制的同时,按住Shift键,可得到X轴和Y轴长度相等的弧度;

2) 绘制时,按住键盘的C键可以控制弧度是开放或者闭合;

3) 绘制时,按住X键或者F键可以使弧线在“凹”“凸”曲线间切换;

4) 拖拽鼠标绘制同时,按住键盘上下键可增加减少弧线曲率半径;

5) 精确绘制弧线———使用“弧线工具”单击工作区,在弹窗中设置精确数值;

3."螺旋线工具"

螺旋线绘制小技巧:

1) 绘制时,住Ctrl键可保持涡形的衰减比例;

2) 绘制时,按住键盘上下键可增加减少涡形路径片段的数量;

3) 精确绘制螺旋线———使用“螺旋线工具”单击工作区,在弹窗中设置精确数值;

4."矩形网格工具"

绘制矩形网格小技巧:

1) 绘制时,方向键控制网格行数和列数;

2) 绘制时,按住Shift键,可以定义绘制的矩形网格为正方形网格

3) 绘制时,按住C键,竖向的网格间距逐渐向右变窄。

4) 绘制时,按住V键,竖向的网格间距逐渐向上变窄。

5) 绘制时,按住X键,竖向的网格间距逐渐向左变窄。

6) 绘制时,按住F键,竖向的网格间距逐渐向下变窄。

7) 精确绘制矩形网格———使用“矩形网格工具”单击工作区,在弹窗中设置精确数值;

5."极坐标工具"

绘制极坐标小技巧:

1) 绘制时,按住Shift键或者Alt+Shift键可以绘制正圆形网格;

2) 绘制时,按住上下方向键,可以调整经线数量;

3) 绘制时,按住左右方向键,可以调整纬线数量;

4) 精确绘制极坐标———使用“极坐标工具”单击工作区,在弹窗中设置精确数值;

演示案例

  • 案例1:用矩形网格工具制作笔记本上表格

案例思路:

1)使用矩形工具绘制笔记本背景;

2) 使用矩形网格工具结合该工具特点绘制网格数量;

3) 使用椭圆工具和弧线工具制作笔记本边缘部分;

  • 案例2:绘制波浪线

案例思路:

1) 使用矩形工具、直线段工具;

2)使用效果菜单——扭曲和变换——波纹效果;

3) 使用文字工具输入文字

徒手绘制:

1."铅笔工具"

作用:主要是手绘路径;

精确绘制:

钢笔工具组:

1) 钢笔工具

技巧:用来绘制路径线和锚点,控制手柄可以控制弧线的方向,敲回车结束路径绘制;

2) 添加锚点工具和删除锚点工具;

技巧1:可以给绘制的路径添加或者删除锚点;

技巧2:快捷键“+”,添加锚点;快捷键"-",删除锚点;

3) 锚点工具

作用:可以使尖角点和平滑锚点相互转化;

技巧1:使用“转换点工具”,Shift+C;

技巧2:使用属性栏上方的工具

演示案例

  • 案例1:用钢笔工具绘制日式小插画

案例思路:

1) 使用“矩形工具”绘制背景并使用“钢笔工具” 绘制小路

2) 绘制太阳,并对齐填充颜色;

3) 绘制其它装饰元素

  • 案例2:绘制高脚杯

案例思路:

1) 绘制酒杯杯口,杯底等椭圆部位;

2) 绘制杯身,并使用“直接选择工具”和“平滑工具”调整路径

美化路径

学习目的:对所绘制的路径进行操作处理

1."平滑工具"

作用:对所绘制出来的路径进行平滑处理——通过使得锚点变均匀达到平滑路径目的;

2."路径橡皮擦工具"

作用:主要是用来擦除路径;

3."连接工具"

作用:主要是两条线段的两端锚点进行连接

4.橡皮擦工具组

1) "橡皮擦工具":专门针对于只有填充效果的图形起作用;

2) "剪刀工具":专门针对于只有描边效果的图形起作用;

3) "刻刀工具":可以对图形的描边和填充都起作用;

5.其他操作:

对象菜单——“路径”命令

1) "连接"命令(Ctrl+J):

主要是两条线段的两端锚点进行连接;

选择两条线段对应的锚点——鼠标右键——连接;

2) "平均"命令——常用来制作放射性背景线条

3) "轮廓化描边"命令——把所绘制的描边转化为填充

4) "偏移路径"命令

技巧:位移正值:向外偏移;位移负值:向内偏移;

对象菜单——“扩展”命令

作用:把所绘制的描边转化为填充

路径查找器(快捷键: Ctrl+Shift+F9)

学习目的:在AI中针对所绘制的图形进行形状运算

形状模式:

按住Alt键:

1)进行操作后会出现“扩展”按钮;

2) 可以使用“编组选择工具”对操作后的图形进行位置更改;

3) 点击“扩展”按钮后,图形会变成一个整体,无法进行单个图形位置更改;

不按Alt键:直接把所操作的图形变成一个整体,无法对单个图形进行位置更改;

1.联集

1) 所绘制图形的加法;

2) 最终结果由上层图形的属性决定

2.减去顶层

1) 所绘制图形的减法;

2) 最终结果由下层图形的属性决定

3.交集

1) 取所绘制的图形相交部分;

2) 最终结果由上层图形的属性决定;

4.差集

1) 取所绘制的图形除去相交的部分;

2) 最终结果由上层图形的属性决定;

路径查找器模式:

特点1:操作时,不需要按任何快捷键;

特点2:针对两个以及两个以上相交的图形进行操作;

特点3:执行完后需要鼠标右键——取消编组,可以把图形拆分;

特点4:在执行操作时和图形的前后顺序以及图形属性无关;

1.分割(最常用)

1) 把图形相交区域以及非相交区域都分离开

2.修边

1) 把图形非相交区分离开;

3.合并

1) 图形相同颜色:会把图形合并为一个整体,无法使用 “编组选择工具”去移动单个图形位置;

2) 图形不同颜色:

会把图形合并为一个整体,但可以使用 “编组选择工具”去移动单个图形位置;

上层的图形会减去下层图形被遮住的区域;

4.裁剪(少用)

1) 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图形进行裁剪后,得到图形相交的区域

5.轮廓(常用)

1) 把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填充图形变成图形的轮廓,但是可以手动修改描边的大小或者填充的颜色

6.减去后方

1) 和“形状模式”中的“减去顶层”得到的结果相反

2) 最终结果由上层图形的属性决定

演示案例

  • 案例1:欧尚光电案例

案例思路:

1) 使用椭圆工具,多边形工具绘制外形

2) 使用“减去顶层”、“联集”完成图形绘制

  • 案例2:绘制胶卷

案例思路:

1) 使用“钢笔工具”绘制图形

2) 使用“减去顶层”、“联集”完成图形绘制

画笔工具

学习目的:

  • 学习AI中画笔工具的使用
  • 定义画笔

自定义画笔

步骤:

1.在工作区绘制图形

2.把该图形直接拖拽到“画笔面板中”

3.在弹出的“新建画笔”弹出中选择——“图案画笔”项,点击确定

4.在工作区绘制出合适的路径(注意:路径必须是完整的一条),选择“画笔”面板中定义的图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