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常用命令汇总
linux本质
linux : 文件系统,一切皆文件
- 命令、选项、参数彼此之间要用空格
- 命令本质上就是一个程序文件,选项和参数本质上都是参数
Linux中的大小写是敏感的,单词容易拼错,建议初学者使用快捷键TAB:对命令的自动补全
- 按一下自动补全,如果没有自动补全代表有多个候选项 - 按两下显示所有的匹配项
最常见的Linux初学者的报错:
command not found :命令没有找到
- 命令单词写错了
- 语法格式不对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没有找到该文件或者目录
- 文件路径写的不对
- 文件名写的不多
绝对路径、相对路径
- 相对路径:
如果不加 / ,即为从当前路径开始计算 - 绝对路径:
绝对路径都是使用 / 打头
linux基本命令
1. ls = list 显示当前目录下所有的文件,包括目录
ls /home 显示指定目录下的所有文件 -a 隐藏的文件也要显示出来 -l 显示详细的信息,包括属主,属组,文件大小,创建时间等 -al 显示所有的文件,并且显示详细的信息
2. cd = change directory 切换目录即打开目录
目录结构/ 根目录 bin :基本命令的目录,所有用户都可以用的命令就在这里 sbin :超级管理员才能使用的命令,root用户使用的管理类命令 usr :共享软件的安装位置 var :日志目录,重要记录文件的目录 tmp :临时目录 opt :可选目录 lib :库包的目录 etc :Linux的配置文件目录 root :管理员的家目录,root用户的家目录 home :用于存储每个普通用户的家目录的,类似于windows上的用户目录 zhizuobiao 用户名 haitong 用户名 ……
3. 其他常用命令
- pwd = print word directory 显示当前的目录机构
clear:清屏,等价于Ctrl+l
- whereis:用于查找某个命令的位置
- history:查看历史运行的命令
- last:查看登录信息
- man:用于查询某个命令的使用文档
man $command du:统计目录或者文件的大小
du [-sh] $dir_path
s:统计总和
h:人性化显示单位du -sh /opt/
- wc:用于统计文件中的单词、行、字符数
wc [-wcl] $file_path
linux文件管理命令
创建
> 对文件file touch:用于修改文件的时间,如果修改一个不存在的文件,就等于创建一个文件 touch $file_path touch /opt/haitong.txt touch haitong03.txt haitong04.txt 注意: 1. Linux中文件的后缀名不影响该文件的格式,文件后缀名只起到一个标示性的作用 2. touch命令中创建文件时,文件名中不要包含空格,如果文件名中包含空格,请用引号引起来>对目录director:在本质上实际也是一个文件 mkdir:make directory mkdir $dir_path mkdir /opt/bigC -p:递归,在linux中有两个选项经常在与目录相关的操作时表示递归 p/r
删除
rm : remove rm [-rf] $file_path -r:递归删除目录时使用 -f:免确认 注意: 1. 确认要删除的目标路径 2. 备份关键性的文件,可能影响服务或者系统运行的文件 3. 删除 4. 观察测试 5. 删除备份
编辑
vim/vi vim $file_path 三种编辑模式: 刚进入:命令模式 快捷命令 G:跳转到文件最后一行 gg:跳转到文件的第一行 100gg:光标跳转到100行 i:进入编辑模式 dd:剪切当前行 10dd:剪切从当前行开始的10行 yy:复制当前行 5yy:复制从当前行开始的5行 p:粘贴 o:在下一行插入 O:在上一行插入 A:跳转到行尾部,并进入插入模式 u:回退 按i进入:编辑模式 按esc键退回命令模式 在命令模式下:按:键(shift+:) 进入最后行模式 w:保存 q:不保存退出 wq:保存退出 !:强制的 wq!:强制保存退出 x:保存退出 X:加密,等待输入密码
查看
- cat:一次性查看 cat [-n] /etc/passwd- more:分页查看,不可回退 翻到最后一页自动退出- less:分页查看,可回退 按q手动退出- head:查看文件的前n行,n默认为10 head /etc/passwd head -5 /etc/passwd- tail:查看文件的末尾n行,n默认也是10 tail -[nf] $file_path f:动态显示文件的末尾变化
复制
cp:copy cp [-r] $sourcePath... $targetPath r:用于复制文件夹时使用,代表递归
剪切(重命名)
mv:move mv $sourcePath $targetPath
压缩、解压缩
原始压缩命令:
zip
zip/unzip
gzip;最常用的压缩格式
gzip/gunzip
bzip2:主要压缩大文件
bzip2/bunzip2
缺点:不能对目录进行压缩,只能压缩文件
推荐命令:
tar:打包命令,可以将目录打包成一个文件 c:打包 x:解包 z:gzip格式 j: bzip2格式 f:档名 j:bzip2格式 v:显示打包或者解包的过程 t:查看一个压缩文件的内容 -C :解压到什么地方 示例:压缩一个目录成为gzip格式的文件 tar -zcvf /big.tar.gz /opt/bigC/bigD/bigE 将bigE目录打包成一个gizp格式的压缩文件放在/目录下 tar -tvf /big.tar.gz tar -zxvf bigE.tar.gz -C /opt gz格式的压缩文件的后缀名:.tar.gz/.tgz 如果是bzip2 将上面的z改成j就可以了 后缀名:.tar.bz2 tar -jxvf bigE.tar.bz2 -C /opt
查找
find 查找文件的位置
示例:在/中查找名称中带有init的文件或者目录 find / -name *init* 查询条件: -name:按名称查找 -size:按大小查找, 默认的单位是块(512字节),可以指定K、M、G -10:小于10个块的大小 +10:大于10个块的大小 -o:表示或者 -a:并且 find /etc -size +1000 -a -size -1100 -type:按类型查找 f:文件 d:目录 -user:按用户查找符合查询: find /etc/ -size +1000 -a -name *init*
linux用户管理命令
linux是一个多用户的管理系统
两类用户: 管理员: 默认是一个叫root的用户 大部分的管理操作都只能由管理员来执行 软件安装、用户的管理、修改系统的属性…… 普通用户: 普通用户的家目录:/home/$username 创建用户: useradd -[g] $username useradd haitong g:指定用户属于哪个组的id 设置密码: passwd $username passwd haitong Linux中管理用户的配置文件:/etc/passwd root:x:0:0:root:/root:/bin/bash 用户名:密码:用户id:组id:组的名称:家目录:shell类型 普通用户的id都从500开始 删除用户: userdel -r $username r:表示删除用户时同时删除该用户的家目录 创建用户组: groupadd $groupname 删除用户组 groupdel $group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