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阶段 JAVA常见对象的学习

集合框架概述和集合的遍历

(一) 集合框架的概述

(1) 集合的由来

如果一个程序只包含固定数量的且其生命周期都是已知的对象,那么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程序。

通常,程序总是根据运行时才知道的某些条件去创建新对象。在此之前,不会知道你所需要对象的数量,甚至不知道确切的类型。为了解决这个普遍的编程问题,需要在任意时刻和任意位置创建任意数量的对象。所以,就不能依靠创建命名的引用来持有每一个对象,因为你不知道实际上会需要多少这样的引用

——Thinking in Java

我们来简单的解释一下:

首先要知道我们所学习的Java语言是一个完全面向对象的语言,而这种语言对事物的描述是通过对象体现的,为了方便对多个对象进行操作,我们就必须把这多个对象进行存储

一个基本类型的变量显然是无法满足存储多个对象的,所以应该是一个容器类型的变量,通过前面的知识,我们知道数组和StringBuffe、StringBuilder均属于容器类型。但是呢? StringBuffer的结果是一个字符串,不一定满足我们的要求,所以我们只能选择数组,这就是对象数组。

可是问题又来了,对象数组又不能适应变化的需求,因为数组的长度是固定的,这个时候,为了适应变化的需求,Java就提供了集合类供我们使用。

(2) 数组和集合的区别?

A:长度区别

数组的长度固定

集合长度可变

B:内容不同

数组存储的是同一种类型的元素

而集合可以存储不同类型的元素

C:元素的数据类型问题

数组可以存储基本数据类型,也可以存储引用数据类型

集合只能存储引用类型(装对象)

虽然数组看起来有一丝不太灵活,但数组也确实是保存一组对象的有效方法,如果想要保存一组基本数据类型,我们也推荐使用这种方法,只是由于其长度固定,导致它在很多时候也受到一些限制。

补充:

在Java中,数组是一种效率最高的存储和随机访问对象的引用序列的方式。数组就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序列,这使得元素访问非常快速。但是为这种速度所付出的代价是数组对象的大小被固定,并且在其生命周期中不可改变。你可能会建议使用ArrayList,它可以通过创建一个新实例,然后把旧实例中所有的引用到移到新实例中,从而实现更多空间的自动分配。尽管通常应该首选ArrayList而不是数组、但是这种弹性需要开销,因此,ArrayList的效率比数组低很多。

——Thinking in Java 第16章

(3) 集合框架关系,以及Collection 类简介

Java提供了很多种集合类,他们的数据结构是不同的,但是,它们肯定有一些共性的地方 (存储,获取,判断)一直向上追溯,我们可以的得到这样继承体系

Collection : 是集合的顶层接口,它的子体系有重复的,有唯一的,有有序的,有无序的。

Collection c = new Collection(); //这是错误的 接口不能实例化

Collection的功能概述:

1:添加功能

//添加一个元素Boolean add(Object obj)//添加一个集合的元素Boolean addAll(Collection c)

2:删除功能

//移除所有元素  void clear()//移除一个元素boolean remove(Object o)//移除一个集合的元素(有一个移除就返回true)Boolean removeAll(Collection c)

3:判断功能

//判断集合中是否包含指定的元素Boolean contains(Object o)//判断集合中是否包含指定的集合元素(包含所有)Boolean containsAll(Collection c)//判断集合是否为空Boolean isEmpty()

4:获取功能(重点)

 Iterator<E> iterator()    

5:长度功能

int size()

面试题:数组有没有length()方法呢?字符串有没有length()方法呢?集合有没有length()方法呢?

数组求长度用length属性字符串求长度用length()方法集合求长度用size()方法

6:交集功能

//两个集合A B ,A对B交集,最终的结果保存在A    中,B不变。返回值表示的是A是否发生过改变boolean retainAll(Collection c)

7:把集合转换为数组

Object[] toArray()

(二) 集合的遍历

(1) 集合转数组遍历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import java.util.Collection;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llection c = new ArrayList();        c.add("I");        c.add("love");        c.add("you");        c.add("!");        Object[] objs = c.toArray();        for (int x = 0; x < objs.length; x++) {            //System.out.println(objs[x]);            //得到的元素是字符串,我在获取到元素的同时,如果还想知道元素的长度            //System.out.println(objs[x] + "---" + objs[x].length());            //上述代码实现不了是因为,Object中没有length()方法            //我们想要使用字符串的方法,就必须把元素还原成字符串            //向下转型            String s = (String) objs[x];            System.out.println(s + "---" + s.length());        }    }}
/* *    Collection存储自定义对象并遍历案例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import java.util.Collection;public class Studen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集合对象        Collection c = new ArrayList();        //创建学生对象        Student s1 = new Student("admin", 10);        Student s2 = new Student("张三", 20);        Student s3 = new Student("李四", 30);        Student s4 = new Student("王五", 40);        //把学生添加到集合        c.add(s1);        c.add(s2);        c.add(s3);        c.add(s4);        //把集合转化为数组        Object[] objs = c.toArray();        //遍历数组        for (int x = 0; x < objs.length; x++) {            //System.out.println(objs[x]);            //得到的元素是字符串,我在获取到元素的同时,如果还想知道元素的长度            //System.out.println(objs[x] + "---" + objs[x].length());            //上述代码实现不了是因为,Object中没有length()方法            //我们想要使用字符串的方法,就必须把元素还原成字符串            //向下转型            Student s = (Student) objs[x];            System.out.println(s.getName() + "-" + s.getAge());        }    }}

(2) 集合迭代器遍历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import java.util.Collection;import java.util.Iterator;/* *  Iterator iterator() 迭代器,集合的专用遍历方式 *  Object next():获取元素 *  oolean hasNext():如果仍有元素可以迭代,则返回 true。 */public class Iterator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集合对象        Collection c = new ArrayList();        c.add("I");        c.add("love");        c.add("you");        c.add("!");        //实际返回的肯定是子类对象,这里是多态        Iterator it = c.iterator();        while (it.hasNext()) {            String s = (String) it.next();            System.out.println(s);        }    }}//运行结果Iloveyou!
集合的使用步骤:
  1. 创建集合元素
  2. 创建元素对象
  3. 把元素添加到集合
  4. 遍历集合

    (1) 通过集合对象获取迭代器对象 —— Iterator it = c.iterator();

    (2) 通过迭代器对象的hasNext()方法判断是否有元素 ——while

    通过迭代器对象的next()方法获取元素并且移动到下一个位置

迭代器为什么不定义成一个类,而是一个接口?

假设迭代器定义的是一个类,这样我们就可以创建该类的对象,调用该类的方法来实现集合的遍历。但是呢?我们想想,Java中提供了很多的集合类,而这些集合类的数据结构是不同的,所以存储的方式和遍历的方式应该是不同的。进而它们的遍历方式也应该是不同的,最终就没有定义迭代器类。

而无论你是哪种集合,你都应该具备获取元素的操作,并且,最好再辅助于判断功能,这样在获取前,先判断,这样就更不容易出错。也就是说,判断功能和获取功能应该是一个集合遍历所具备的,而每种集合的方式又不太一样,所以我们把这两个功能给提取出来,并不提供具体实现,这种方式就是接口。

那么,真正的具体实现类在哪里呢?

在真正的具体的子类中,以内部类的方式体现。

结尾:

如果内容中有什么不足,或者错误的地方,欢迎大家给我留言提出意见, 蟹蟹大家 !^_^

如果能帮到你的话,那就来关注我吧!(系列文章均会在公众号第一时间更新)

在这里的我们素不相识,却都在为了自己的梦而努力 ❤

一个坚持推送原创Java技术的公众号:理想二旬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