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群聊里偶然看到有位仁兄发了张今日头条前端面试题的截图,其中关于 HTML 的只有一题,如下:请问什么是可替换元素和非可替换元素,它们的差异是什么?并举例说明。前端面试中 HTML 的题目本来就最少,而且并不难,翻来覆去也就那几样。我们之前已经谈到过最经典的 HTML 语义化 ,今天就借此机会来谈谈可替换元素。释义什么是可替换元素?顾名思义,就是会被替换的元素。???? (尬笑……比如一个典型的可替换元素 img:<img src=xxx.jpg>我们并没有在 img 标签中写入任何内容,那它的内容从哪里来的呢?是浏览器去下载 src 属性给到的图片,并用该图片资源替换掉 img 标签,而且浏览器在下载前并不知道图片的宽高。所以,可替换元素比较特殊,它的宽高是由其加载的内容决定的。(当然 CSS 可以覆盖其样式)示例还是用 img 标签举几个例子:<img src=“https://avatars2.githubusercontent.com/u/17703242?s=460&v=4">该图片在页面中展现出来的话,就是图片本身本身的宽高。img 元素也支持 width 和 height 属性:<img width=“80” height=“80” src=“https://avatars2.githubusercontent.com/u/17703242?s=460&v=4">此时该元素展现出来就是宽高为 80 像素。如果我们再用 CSS 去覆盖其样式:img { width: 60px; height: 60px;}该元素的展现即为 60 像素。MDN 的释义看过上面的例子之后我们再来理解概念性的知识就比较容易了。可替换元素(replaced element)的展现效果不是由 CSS 来控制的。这些元素是一种外部对象,它们外观的渲染,是独立于 CSS 的。简单来说,它们的内容不受当前文档的样式的影响。CSS 可以影响可替换元素的位置,但不会影响到可替换元素自身的内容。典型的可替换元素有 <iframe> <video> <embed> <img> ,还有一些元素仅在特定情况下被作为可替换元素处理,比如 <input> 。了解更多可以戳 这里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