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ue实现数据双向绑定的原理?答:Object.defineProperty(),采用数据劫持结合发布者-订阅者模式的方式,通过Object.defineProperty()来劫持各个属性的setter,getter,在数据变动时发布消息给订阅者,触发相应监听回调。当把一个普通 Javascript 对象传给 Vue 实例来作为它的 data 选项时,Vue 将遍历它的属性,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将它们转为 getter/setter。用户看不到 getter/setter,但是在内部它们让 Vue 追踪依赖,在属性被访问和修改时通知变化。<body> <div id=“app”> <input type=“text” id=“txt”> <p id=“show”></p></div></body><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obj = {}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txt’, { get: function () { return obj }, set: function (newValu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xt’).value = newValue document.getElementById(‘show’).innerHTML = newValue } })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keyup’, function (e) { obj.txt = e.target.value })</script>2:Vue的路由实现:hash模式 和 history模式答:hash模式:在浏览器中符号“#”,#以及#后面的字符称之为hash,用window.location.hash读取;特点:hash虽然在URL中,但不被包括在HTTP请求中;用来指导浏览器动作,对服务端安全无用,hash不会重加载页面。hash 模式下,仅 hash 符号之前的内容会被包含在请求中,如 http://www.xxx.com,因此对于后端来说,即使没有做到对路由的全覆盖,也不会返回 404 错误。history模式:history采用HTML5的新特性;且提供了两个新方法:pushState(),replaceState()可以对浏览器历史记录栈进行修改,以及popState事件的监听到状态变更。history 模式下,前端的 URL 必须和实际向后端发起请求的 URL 一致,如 http://www.xxx.com/items/id。后端如果缺少对 /items/id 的路由处理,将返回 404 错误。Vue-Router 官网里如此描述:“不过这种模式要玩好,还需要后台配置支持……所以呢,你要在服务端增加一个覆盖所有情况的候选资源:如果 URL 匹配不到任何静态资源,则应该返回同一个 index.html 页面,这个页面就是你 app 依赖的页面。”3:vuex是什么?怎么使用?哪种功能场景使用它?答:专为 Vue.js 应用程序开发的状态管理模式。它采用集中式存储管理应用的所有组件的状态,并以相应的规则保证状态以一种可预测的方式发生变化。读取的状态集中放在store中; 改变状态的方式是提交mutations,这是个同步的事物; 异步逻辑应该封装在action中。在main.js引入store,注入。新建了一个目录store,….. export 。场景有:单页应用中,组件之间的状态、音乐播放、登录状态、加入购物车4:vue-router如何响应 路由参数 的变化?答:当使用路由参数时,例如从 /user/foo 导航到 /user/bar,原来的组件实例会被复用。因为两个路由都渲染同个组件,比起销毁再创建,复用则显得更加高效。同时意味着组件的生命周期钩子不会再被调用。复用组件时,想对路由参数的变化作出响应的话,你可以简单地 watch (监测变化) $route 对象: watch: { ‘$route’ (to, from) { // 对路由变化作出响应… } }5:vue-router有哪几种导航钩子答:全局的, 单个路由独享的, 或者组件级的。全局守卫:router.beforeEach router.beforeResolve(2.5+) router.afterEachconst router = new VueRouter({ … })router.beforeEach((to, from, next) => { // …})router.afterEach((to, from) => { // 这些钩子不会接受 next 函数也不会改变导航本身: …})路由独享的守卫: beforeEnter 这些守卫与全局前置守卫的方法参数是一样的。const router = new VueRouter({ routes: [ { path: ‘/foo’, component: Foo, beforeEnter: (to, from, next) => { // … } } ]})组件内的守卫beforeRouteEnterbeforeRouteUpdate (2.2 新增)beforeRouteLeaveconst Foo = { template: ..., beforeRouteEnter (to, from, next) { // 在渲染该组件的对应路由被 confirm 前调用 // 不!能!获取组件实例 this // 因为当守卫执行前,组件实例还没被创建 next(vm => { // 通过 vm 访问组件实例 }) }, beforeRouteUpdate (to, from, next) { // 在当前路由改变,但是该组件被复用时调用 // 举例来说,对于一个带有动态参数的路径 /foo/:id,在 /foo/1 和 /foo/2 之间跳转的时候, // 由于会渲染同样的 Foo 组件,因此组件实例会被复用。而这个钩子就会在这个情况下被调用。 // 可以访问组件实例 this }, beforeRouteLeave (to, from, next) { // 导航离开该组件的对应路由时调用 // 可以访问组件实例 this }}每个守卫方法接收三个参数:to: Route: 即将要进入的目标 路由对象from: Route: 当前导航正要离开的路由next: Function: 一定要调用该方法来 resolve 这个钩子。执行效果依赖 next 方法的调用参数。6:完整的 vue-router 导航解析流程答:导航被触发。在失活的组件里调用离开守卫。调用全局的 beforeEach 守卫。在重用的组件里调用 beforeRouteUpdate 守卫 (2.2+)。在路由配置里调用 beforeEnter。解析异步路由组件。在被激活的组件里调用 beforeRouteEnter。调用全局的 beforeResolve 守卫 (2.5+)。导航被确认。调用全局的 afterEach 钩子。触发 DOM 更新。用创建好的实例调用 beforeRouteEnter 守卫中传给 next 的回调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