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节流?节流是保证在一段时间内,代码只执行了一次。这个一段时间内指的是不管用户操作了几次,最终仅执行一次。比如说一个按钮,用户狂点按钮,但是如果用节流技术的话,不管用户点击了几次,最终某个时间段内只执行了一次代码。这个时间段是可以自行设置,比如说每一秒执行一次。啥是防抖?防抖其实和节流有些类似,毕竟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如出一辙。防抖是在一段时间结束之后,才触发一次事件。如果一段时间内为结束再次触发了事件,那么就会重新计算这段时间。同样的例子,还是用户狂点按钮,但是仅在用户停止点击按钮后的一段时间之后才会执行一次。如果用户暂停点击按钮的时间不到一段时间内又再次点击按钮,那么就会重新计算时间。这个时间同样可以自行设置。为啥要防抖或节流呢?为了优化高频率事件,比如说onscroll滚动 oninput搜索框联想 resize窗口大小变化 onkeydown onkeyup…等等。这些高频率事件很有可能导致页面卡顿,影响用户体验。运用防抖和节流可以有效降低代码的执行频率,从而解决高频率事件的页面卡顿问题。或许还有疑问,为啥高频事件就会导致页面卡顿呢?这就要从页面的展示过程说起了。页面的展示过程展示过程大致为以下顺序:Javascript -> Style -> Layout -> Paint -> Composite首先,Javascript阶段会往页面中添加一些DOM或动画,然后到Style阶段确定每个DOM应该用什么样式规则。在Layout阶段布局,最终确定DOM显示的位置和大小。在Paint阶段进行DOM的绘制,它是在不同层上进行绘制。注意,样式变化是重绘,布局和位置变化是重排。重排一定导致重绘,重绘不一定导致重排。最后一个阶段Composite进行渲染层合并。(所以做一些动画效果尽量用CSS3的transform等属性,因为该属性是脱离文档流,不用合并渲染层的。)由此可见,如果触发了很多高频率的事件,就会导致页面不停的确定位置和大小 ,不停的重排重绘并且合并渲染层。所以导致页面卡顿也可以解释了。接下来会用例子来一步步实现节流和防抖的原理。节流首先 比如页面上有个按钮,用户可以点击该按钮。该按钮上绑定了一个点击事件,用户可以疯狂点击触发该事件,肯定结果就是疯狂触发该事件。目标是让该按钮不管用户点击的多快,最终该事件每秒仅执行一次。<!DOCTYPE html><html lang=“en”><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 <title>throttle</title> <style> .btn{ width: 250px; height: 60px; background-color: hotpink; color: #fff; display: block;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60px; cursor: pointer; border-radius: 10px; } </style></head><body> <btn class=“btn”>按钮</btn> <script> let btn = 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btn’)[0]; function logger(){ console.log(’log’); } /* 按钮绑定了一个事件 打印log / btn.addEventListener(‘click’,logger); </script></body></html>可以看到,用户疯狂点击了20次,那么该事件也理所当然的执行了20次,这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基础版:<body> <btn class=“btn”>按钮</btn> <script> let btn = 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btn’)[0]; function logger(){ console.log(’log’); } btn.addEventListener(‘click’,throttle(logger,1000)); function throttle(func, wait){ / 上次的时间戳 默认第一次0 / let pre = 0; return function(){ let now = Date.now(); / 如果当前时间与上次时间的间隔大于wait / if(now - pre > wait){ func.apply(this,arguments); pre = now; } } } </script></body>为了尽可能的减少篇幅,把一些无用的代码都删除了。定义一个throttle方法,该方法传入了两个参数,一个是要执行的事件,另一个是间隔时间。该throttle方法是一个闭包的写法,并且返回了一个函数。首先定义了上次的时间戳pre,pre默认第一次为0。然后获取到当前时间,用当前时间减去上次的时间戳也就是pre,如果这个差值大于了传递的时间间隔wait,也就表明可以执行下一次的函数了。所以执行方法并且传递this和参数。并把当前时间赋给pre,以便做下一次节流的判断。 看下效果:可以看到,虽然疯狂点击按钮,但是事件却没有疯狂触发,保持了每一秒执行一次的速度。也就达成了我们的目标。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最后点击按钮的那次也应该触发事件,但是结果并没有。需要补上最后一次没有触发事件的问题,接下来优化它。进阶版:<body> <btn class=“btn”>按钮</btn> <script> let btn = 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btn’)[0]; function logger(){ console.log(’log’); } btn.addEventListener(‘click’,throttle(logger,1000,{trailing:true})); function throttle(func, wait, options){ let pre = 0; / 定义一个timeout定时器 / let timeout; return function(){ let now = Date.now(); if(now - pre > wait){ if(timeout){ clearTimeout(timeout); timeout = null; } func.apply(this,arguments); pre = now; }else if(!timeout && options.trailing !== false){ / 如果当前时间和上次️时间的间隔小于wait 并且trailing为true */ timeout = setTimeout(later,wait-(now-pre)); } } function later(){ func.apply(this,arguments); } } </script></body>很明显看到,进阶版多传了一个参数对象,trailing:true。该参数用来表示是否执行最后一次触发的方法。在函数中,首先定义了一个空的定时器变量timeout,用来计算时间间隔。其次多了一个else if的条件判断,判断如果时间间隔小于wait,就表示该方法要保留起来延迟去执行。所以生成了一个定时器,延迟执行later函数,later函数就是执行该func函数。此处注意一点,这个延迟时间的问题。延迟时间不能是wait,必须是wait减去当前时间和上次时间的时间奖额。剩下的才是剩余时间延迟。还有一点要注意,在if中一定要清楚定时器,不然会影响else if的条件判断。经过测试,确实能在点击的最后一次后,延迟不到一秒触发了该事件。剩下最后一个优化点,其实第一次点击按钮,也应该延迟触发事件。目前的版本是点击按钮的第一次就直接触发该事件。优化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