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一款魔性的小游戏在微博上刷屏了,各大平台的主播也纷纷如感染病毒一样直播自己怎么玩这个游戏(被游戏玩)。这个游戏叫做《不要停!八分音符酱♪》。它是一款来自岛国的恶搞游戏,主角是一只可爱的小生物 — 八分音符酱,玩家通过对它喊话来控制其前进和跳跃。因为操作方式太奇葩,所以玩游戏的人本身似乎会比游戏更好玩……不过这不是我今天重点。我们是编程教室啊,肯定不能像游戏主播一样打个游戏卖个萌就完啦! 所以,我就用了大约 100 行 Python 代码,自己实现了一个。而且,还配了个超霸气的主角:海中霸主皮皮虾!先上效果(优化后的版本): 魔性声控游戏 - 暴走皮皮虾 - 腾讯视频 https://v.qq.com/x/page/z0380ogn3e7.html 最初的仿制版本用了大约100行 Python 代码,花了半天时间。后来又花一天时间,根据自己的恶趣味,加了点更魔性的功能。另外加了个联机的排行榜。执行文件和代码都上传了,不用安装 Python 也可以玩。具体细节可以对照源码看,代码不长。 这里简单说下实现的核心思路,主要用到两个模块:cocos2d-python这个之前的贪吃蛇大作战 Python 版就用到。参见 爆款游戏《贪吃蛇大作战》的 Python 实现 - 知乎专栏。负责游戏的主循环、图像渲染、事件响应等。pyaudio基于开源声音库 PortAudio 的 Python 模块。靠它实现这个游戏的核心玩法:声控。有了这两样东西,其他就没什么特别的了。如果你用 cocos2d 开发过小游戏,剩下的就是一些常规工作。通过几个代码片段粗略地说下:定义角色,添加在场景上# 定义 sprite class PPX(cocos.sprite.Sprite): def init(self): super(PPX, self).init(‘ppx.png’) … # 略# 创建并添加 self.ppx = PPX() self.add(self.ppx)给角色增加重力的效果def update(self, dt): self.speed += 10 * dt self.y -= self.speed if self.y < -80: self.reset()获取麦克风的声音# 初始化 pa = PyAudio() SAMPLING_RATE = int(pa.get_device_info_by_index(0)[‘defaultSampleRate’]) self.stream = pa.open(format=paInt16, channels=1, rate=SAMPLING_RATE, input=True, frames_per_buffer=self.NUM_SAMPLES) # 每帧中获取音量 string_audio_data = self.stream.read(self.NUM_SAMPLES) k = max(struct.unpack(‘1000h’, string_audio_data))通过音量判断行走和跳跃if k > 3000: self.floor.x -= min((k / 20.0), 150) * dtif k > 8000: self.ppx.jump((k - 8000) / 1000.0)目前只是通过试验随意设置了下参数,不能保证在每台电脑上的效果。这里,地面上的每个块是放在一个整体的容器里,皮皮虾的“行走”,其实是通过地面整体向后退来实现的。简单的碰撞检测def collide(self): px = self.ppx.x - self.floor.x for b in self.floor.get_children(): if b.x <= px + self.ppx.width * 0.8 and px + self.ppx.width * 0.2 <= b.x + b.width: if self.ppx.y < b.height: self.ppx.land(b.height) break如果你现在对上面的代码还一脸懵逼,没关系,赶紧去看一看我们公众号里超好懂的入门教程。我们之后也还会对游戏开发、爬虫、数据分析等方面做进一步的介绍。公众号(Crossin的编程教室)里回复 皮皮虾 ,获取游戏程序和源代码。其他文章及回答:学习编程的过程中可能会走哪些弯路,有哪些经验可以参考?你是如何自学 Python 的?数据分析:当赵雷唱民谣时他唱些什么?我去扒了杜蕾斯的微博一行代码扫出“敬业福”今天,你抢到票了吗?Crossin的编程教室微信公众号ID:crossincode网站:crossinco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