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给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找茬”,“否定一切”,“尖酸刻薄”。一开始的时候我也有这种感觉,不过也觉得怪怪的,好多大学都有这项课程,显然不是教学生做一个“尖酸刻薄”的人。那么批判性思维到底是什么呢?在中国,批判性思维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多年来一直被忽视。缺乏批判性思维,不会提问题,正是中国学生最大的问题。 - 翟晋玉(中国教师报新闻部主任,《幼儿教育周刊》主编)批判是过程,不是目的此“批判”非彼“批判”查一下字典你可以发现“批判”其实是有两种意思。一是:对反动思想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从而加以否定;二是:分析评判。显然,这里的批判肯定不是革命语境下的“否定”,而是“分析评判”。还是要用大白话总结一下:“批判性思维”是一套系统化找靠谱观点的方法。如果不想让人产生误解,可以用“理性思考”来代替“批判性思维”,这一说法。为什么过程非要“找茬”?你的这种感觉是对的,“批判性思维”的主要方法就是“找茬”。“找茬”是过程,不是目的。想一下,如果你在做一道语法判断题,你是偏向于找到错误,还是偏向于赞美他呢?我想只要是考过试的人都知道,大多数时候会采用第一种方法。因为无论一个句子,其它地方有多么完美,只要有一个地方有错误,那么这道题肯定就是错了。也就是说,要想找到正确的答案,最高效的方法就是先把错误的给排除掉。学习批判性思维有什么用?当要做出一个决定的时候,经常会接收到各种的信息,别人给你的建议,网上的各种资料。这些信息经常是矛盾的,我们该信哪些建议呢?什么才是好的建议?批判性思维就是一套“寻找好观点”的方法,让你在嘈杂纷乱的世界中,能听到那些真正好的建议。让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用一套犀利的眼光去审视信息,找到那些真正有用的“金子”。为什么不直接听专家的呢?因为在社会生活的很多领域中“专家建议”,其实并不靠谱。如果一道数学题,物理题不会做了,找到专家问一问,答案会很一致,不会有任何问题。但是如果你想要理财炒股票;想管理好你的团队;或者说你生病了,想请医生进行诊断;想更好的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想让自己能更自律,更充分的利用好时间。等等等等。这些涉及到社会和人的领域,少有一致性高,可靠的理论。因为影响因素实在是太多,太复杂了,所以你经常会听到矛盾的专家建议。这个时候,批判性思维就派上用场了。虽然你不是专家,也不知道谁是真的专家,对于某一行业的细节了解不多。但逻辑是大道,是通用的。批判性思维就像一面照妖镜,筛选出那些不靠谱的观点,找到真正对你有帮助的。可以说是防坑防骗必备了。闻过则喜人类有一种天性,就是本能的排斥与自己相反的观点和价值观。只要涉及到与人相关的领域,影响因素都非常复杂,听一下不同的观点,对我们的行动是十分有帮助的。虽然大多数人都觉得应该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但是知易行难,真正做到的人并不多。如果你想做到“闻过则喜”,那么批判性思维是一个很好的帮手;因为批判性思维是一套系统的评价标准,不会受到我们主观情绪的影响而变来变去。我管理公司是靠“发问” , 不是靠“ 回答” 。 问答会启动对话, 对话会刺激创新。 如果你想要一个创新文化, 那就多发问。—— 谷歌CEO施密特让讨论进行下去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接受询问和聆听异议。比如, 常常有被问的人这样来一句: “ 你怎么单单就盯上了我呢? ” 让批判性探询的过程就此中止, 没了下文。 每个人对于批评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为了让批判性思维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掌握交流的技巧是非常关键的。我们要让谈话顺利进行以获得建设性的结果,推进事情的发展,而不是迫使对方关闭对话渠道。如果你不改变问问题的方式, 你永远都不会成功。—— 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尾巴那么具体的策略又是怎么样的呢?该怎么样学习批判性思维呢?《学会提问》是一本著名的批判性思维入门书籍,广受好评,已经出到第十版了。看过前言之后,我就感觉这是一本值得精读的好书,现在看来我没有想错。读下去,继续在书中寻找答案吧。版权声明该文章版权系“心如止水”所有,欢迎分享、转发,但如需转载,请联系QQ:2531574300,得到许可并标明出处和原链接后方可转载。未经授权,禁止转载。版权所有 ©心如止水 保留一切权利。是读书笔记,但是并无大段摘抄,示例和论述逻辑大多是自己想的。查了一下版权相关资料资料,感觉还是有脸加版权声明的。更多文章:心如止水•精读 名人写日记是为了出自传方便吗?心如止水•速读 《微习惯》:如何才能坚持学习养成习惯?这本书的思路很有启发。心如止水•精读 《情绪急救》:人的区别在于如何与失败相处心如止水•精读 GTD四年反思:也许,我错怪了混乱心如止水•速读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心如止水•精读 没钱没势的人如何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