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跟一位同事讨论问题。他坚持他的线程设计,“如果一段时间内没有工作,比如20秒内没有请求,才让线程进入idle状态(wait),其它时候线程处于活跃状态”。这样设计是有问题的,因为在这个情况里线程在工作状态的时候也不是100%满负荷的,而是间隙性的处理一个一个工作,所以在线程处理一个工作后就应该让他进入wait状态,下一个工作来了再进入活跃状态,而不是让线程处于一段活跃时间。会造成线程空跑,占有cpu过高,带来性能和功耗问题。在多核cpu上也是一样,会占住某个核心,这样设计有问题。这样的情况用top -H -m 10就可以看到这个线程一直处在前边。画了个图说明。做线程不要太自私,占住所有cpu时间,cpu很忙它要照顾多个线程。最后说服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