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80)1).请求报文:请求行 - 通用信息头 - 请求头 - 实体头 - 报文主体2).应答报文:状态行 - 通用信息头 - 响应头 - 实体头 - 报文主体3).访问过程4).状态码 A).1xx:指示信息–表示请求已接收,继续处理 100——客户必须继续发出请求 101——客户要求服务器根据请求转换HTTP协议版本 B).2xx:成功–表示请求已被成功接收、理解、接受 200——请求成功 201——提示知道新文件的URL 202——接受和处理、但处理未完成 203——返回信息不确定或不完整 204——请求收到,但返回信息为空 205——服务器完成了请求,用户代理必须复位当前已经浏览过的文件 206——服务器已经完成了部分用户的GET请求 C).3xx:重定向–要完成请求必须进行更进一步的操作 300——请求的资源可在多处得到 301——删除请求数据 302——在其他地址发现了请求数据 303——建议客户访问其他URL或访问方式 304——客户端已经执行了GET,但文件未变化 305——请求的资源必须从服务器指定的地址得到 306——前一版本HTTP中使用的代码,现行版本中不再使用 307——申明请求的资源临时性删除 D).4xx:客户端错误–请求有语法错误或请求无法实现 400——错误请求,如语法错误 401——请求授权失败 402——保留有效ChargeTo头响应 403——请求不允许 404——没有发现文件、查询或URl 405——用户在Request-Line字段定义的方法不允许 406——根据用户发送的Accept拖,请求资源不可访问 407——类似401,用户必须首先在代理服务器上得到授权 408——客户端没有在用户指定的饿时间内完成请求 409——对当前资源状态,请求不能完成 410——服务器上不再有此资源且无进一步的参考地址 411——服务器拒绝用户定义的Content-Length属性请求 412——一个或多个请求头字段在当前请求中错误 413——请求的资源大于服务器允许的大小 414——请求的资源URL长于服务器允许的长度 415——请求资源不支持请求项目格式 416——请求中包含Range请求头字段,在当前请求资源范围内没有range指示值,请求也不包含If-Range请求头字段 417——服务器不满足请求Expect头字段指定的期望值,如果是代理服务器,可能是下一级服务器不能满足请求 E).5xx:服务器端错误–服务器未能实现合法的请求 500——服务器产生内部错误 501——服务器不支持请求的函数 502——服务器暂时不可用,有时是为了防止发生系统过载 503——服务器过载或暂停维修 504——关口过载,服务器使用另一个关口或服务来响应用户,等待时间设定值较长 505——服务器不支持或拒绝支请求头中指定的HTTP版本      2.HTTPS(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Secure)超文本传输安全协议(443)1).HTTP+SSL(Netscape的安全套接层) a).SSL((Secure Sockets Layer) 安全套接层(40-128) b).TLS(Transport Layer Security) 传输层安全2).数据加密(SSL);身份认证(CA证书)3.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1).面向连接2).可靠传输的情况, 应用于文件传输, 重要状态更新等场景3).传输大量数据4).传输慢4.UDP(User Data Protocol)用户数据协议1).面向非连接2).高速传输和实时性要求较高的通信领域(可靠性需要应用层控制) 3).传输少量数据4).传输快5.Socket(程序通过一个双向的通信连接实现数据的交换,连接的一端称为一个socket)(API)1).socket本质是编程接口(API),对TCP/IP的封装,TCP/IP也要提供可供程序员做网络开发所用的接口,这就是Socket编程接口 2).连接过程:服务器监听,客户端请求,连接确认3).优势与劣势 A).优势: a).传输数据为字节级,传输数据可自定义,数据量小 b).传输数据时间短,性能高 c).适合于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之间信息实时交互 d).可以加密,数据安全性强 B).劣势: a).需对传输的数据进行解析,转化成应用级的数据 b).相对于HTTP协议传输,增加了开发量 c).对开发人员的开发水平要求高 4).基于Socket传输的特点其适用于对传输速度,安全性,实时交互,费用等要求高的应用中,如网络游戏,手机应用,银行内部交互等6.TCP/IP(TCP/IP Protocol Suite)TCP/IP协议族1).四层模型 a).应用层 有FTP、HTTP、TELNET、SMTP、DNS等协议 b).传输层 有TCP协议与UDP协议 c).网络层 有IP协议、ICMP协议、ARP(地址解析)协议、RARP(反向地址解析)协议和BOOTP协议 d).网络接口层 有FDDI、Ethernet、Arpanet、PDN、SLIP、PPP、IEEE802.1A、IEEE802.2-IEEE802.112).五层模型 a).应用层 有FTP、HTTP、TELNET、SMTP、DNS等协议 b).传输层 有TCP协议与UDP协议 c).网络层 有IP协议、ICMP协议、ARP协议、RARP协议和BOOTP协议 d).数据链路层 有FDDI、Ethernet、Arpanet、PDN、SLIP、PPP e).物理层 有IEEE802.1A、IEEE802.2- IEEE802.11等协议7.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开发系统互联(七层模型)1).应用层(为应用程序提供服务) 有FTP、HTTP、TELNET、SMTP、DNS等协议2).表示层(数据格式转化,数据加密、解密)3).会话层(建立、管理和维护会话)4).传输层(建立、管理和维护端到端的连接) 有TCP协议与UDP协议5).网络层(IP选址及路由选择) 有IP协议、ICMP协议、ARP协议、RARP协议和BOOTP协议6).数据链路层(提供介质访问和链路管理) 有FDDI、Ethernet、Arpanet、PDN、SLIP、PPP7).物理层(物理层) 有IEEE802.1A、IEEE802.2- IEEE802.11等协议